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汇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1

根据卫生部《20*年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

1、市卫生局成立“*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领导小组”,负责调查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各区县卫生局成立区县的“儿童体格发育调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辖区内调查工作的开展。

2、市卫生局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专家小组”,负责调查工作的各项业务指导。

3、市儿童保健所成立“*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工作组”,负责起草具体工作方案、组建调查队伍、培训人员、进行监督指导、质量控制等各项业务工作。各区县妇幼保健所组织辖区内相关机构,成立调查队伍,按本工作方案的要求开展调查工作。

(二)调查队伍组成

每个区县均应组建一个调查组,每个调查组应配备10-13人。调查人员应由卫生专业人员担任,其中应有2名以上(含2名)具有一定临床经验、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儿保医生(1名负责测量数据的审核,1-2名负责体检和疾病的诊断)。其它调查及测量人员可由医(护)师及测量技术熟练的基层卫生人员担任(体重测量2人、身高测量2人、头、胸围2人)。此外,还应配备1-2名问询人员和1名组织巡视人员。

二、调查实施

(一)调查范围

本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的范围为*市19个区县的所属街道和乡镇。根据卫生部第四次9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工作的要求,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本市20*年的调查点以1995年为基础,同时考虑地域变化和前瞻性调查的总体设计和需要,由市调查工作组确定调查点(具体名单见附表)。如样本量不够需要扩充的,应向市工作组报告,由市工作组确定。

(二)调查对象

1、0~7岁的汉族儿童;

2、以本市户口儿童为主。外地城市户口儿童、迁入本市或临时来本市居住者,其居住时间大于年龄2/3者,也可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整理调查卡片时,凡属下列情况者,均应剔出单独存放(不作健康儿童卡)。

(1)居住或外地迁入本市时间小于年龄2/3者;

(2)早产或出生低体重儿(妊娠期在28~37周或出生体重<2500g);

(3)双胎或多胎;

(4)患以下疾病:心脏病、慢性肾炎、结核、迁延性肝炎、地方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度以上佝偻病或其它影响体格发育的畸形;四肢残疾;急性病(如:肺炎、痢疾等)初愈不满一个月者;近二周内发热7天以上或腹泻每天5次以上,并持续5天以上者;

(5)明显肥胖(病态)或明显消瘦。

(三)抽样方法

根据年龄组距的要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上每个调查点街道(乡镇)内所有年龄在调查范围内的儿童都应纳入调查范围,如果人数不足,则向附近相似街道或乡镇扩充,原则相同。

3岁以下儿童以居委会为单位、3~6岁儿童以幼儿园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

(四)年龄分组

1、共有22个年龄组,分别为:

初生(三天内);1月~;2月~;3月~;4月~;5月~;6月~;8月~;10月~;12月~;15月~;18月~;21月~;2.0岁~;2.5岁~;3.0岁~;3.5岁~;4.0岁~;4.5岁~;5.0岁~;5.5岁~;6~7岁。

2、年龄计算以公历为准,计算出实足年龄。

(五)调查人数

1、市区各区正常儿童每个年龄组男、女检查数各不少于18名,各区22个年龄组共计调查人数应不少于792名。

2、郊区各区县正常儿童每个年龄组男、女检查数各不少于21名,各区县22个年龄组共计调查人数应不少于924名。

3、全市调查人数不少于16104人,其中市区不少于8712名,郊区不少于7392名。

(六)调查项目

1、体格测量:体重、身高(长)、坐高(顶臀长)、胸围、头围。

2、营养状况:1岁以下儿童喂养(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情况调查。

(七)调查(测量)方法

调查(测量)方法同前三次调查保持一致。按照卫生部9市儿童体格调查方案的要求,全市统一选择和购置测量器材;体检场地要求地方宽敞、明亮,场地平整,进出口方便。

体检流程:登记、问询测量体重测量身高测量头围、胸围体格检查回收和审核(初审)调查卡片(间隔15人左右复测一人次)

(八)调查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当在以下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做好质量控制:

1、人员培训:由市儿童保健所统一负责对每个调查组人员进行培训,培训项目包括调查卡规范填写、正确体格测量和问询技巧等。

2、现场工作的质量检查:调查组在每次体检前应由专人对测、量器具进行检查和矫正;在体检时按受检儿童5%比例进行复测;建立现场调查组负责人审卡制度。

3、调查卡片的整理和审核:各区县应有专人对卡片进行中审,市级调查工作组应有专人负责进行终审。

4、市儿童保健所工作人员分别于调查初始及调查中期到基层进行2-3次质量控制抽查。

三、工作进度

(一)准备阶段:20*年5月中、下旬

1、市卫生局召开“20*年*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卫生部“第四次9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工作要求,布置本市调查工作任务。

2、各区县以妇幼保健所为主组建调查组,市儿童保健所统一完成对全市调查人员的技术培训。

3、各区县卫生局上报调查工作计划、调查点落实情况和联系人名单。

(二)调查实施阶段:20*年6月~9月

开展全面现场调查、审卡、整卡工作。

1、6月-7月,各区县先对调查点3-7岁的集体儿童进行调查;然后或同时进行0-3岁散居儿童的调查。8月底前各区县对调查卡进行中审后将卡上交至市儿童保健所。

2、市儿童保健所于8月底起对调查卡进行审核、补漏和整理;9月底前将整理汇总的调查卡片统一上交卫生部进行数据集中录入和统计处理。

(三)调查总结阶段:20*年11月-20*年6月

1、20*年11月-20*年1月,本市根据卫生部统一分析处理的数据及结果,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组织人员按卫生部要求完成调查工作报告。

2、20*年2月-6月,市和各区县按卫生部要求完成有关论文的撰写。

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2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设计与参与者该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对照研究,所有的参与者都是来自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三年制临床专业2011级、2012级,进驻我院进行二年级临床理论课教学的学生,总计64名。其中2011级33名学生被分配到对照组,即只参加常规的体格检查课程学习;2012级31名学生被分配到试验组,即接受改进的体格检查课程学习。当三个月后课程培训结束时,两组学生水平能力都通过客观性临床考试来评定。该项研究获得了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大兴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同时得到了院教学科研基金的资助。1.2常规体格检查课程(对照组)体格检查课程由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理论课由16节在教室进行的讲课组成;其中4节是病史采集课,12节是体格检查技巧课(每节45分钟)。另外,学生们还必须参加在教学医院病区内进行的8节相对应的体检教程辅导课。课程以3人为一小组,每节辅导课共90分钟,其中包括高年资临床医师演示查体技巧和小组间同学互查的时间。有的学生也有机会检查真正的病人,但这取决于病房和临床指导教师的安排。在8节课中,有5节课练习一般体格检查,3节课练习耳鼻喉科、眼科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1.3改进的体格检查课程(试验组)临床教学医师在负责常规体格检查课程教学的同时,与高年级医学生合作,开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学生助教为基础的体格检查教学模式。自愿参与该种教学模式的是大四或者大五的学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这些学生助教需要根据查体的内容先行培训,然后再得到临床教学医师的认证。在该课程的开始,五位教查体课的临床教学医师轮流向该试验组中的学生演示检查技巧,分别是眼科、耳鼻喉科、腹部、胸部和神经系统。之后,学生们以3人为一小组,每周在经过培训的学生助教督导下学习体格检查。一开始在学生助教的督导下学生们互相查体,后来在学生自己的督导下互相检查,最后再在学生助教的督导下检查病人。每个学生助教在所有课程中只教一种体格检查内容,如果在病人选择方面出现问题,学生助教可直接联系临床教学医师。1.4教学结果的评估三个月的体检课程培训结束后,两组的学生都要参加客观性临床考试(OCE),OCE考核的内容都来自体格检查课程,但学生与教师均不清楚OCE考核的细节。学生需要在标准化病人身上考核技能,评定人员用评估表来考察学生是否达到要求,而独立的考核评定人员对学生分组情况并不了解。如果每部分的查体技巧正确时即可得分,五部分考核内容中每部分最高分均为40分,其中35分是检查技巧,5分是沟通技巧,总分为200分。最后该课程的考核结果通过标准换算方式反馈给学生、学生助教和临床教学医师(>74%的最高分为优秀,63%~74%为良好,54%~62%为一般,38%~53%为及格,<38%为不及格)。1.5统计学分析所有参加OCE考试的学生,其数据都均是完整的;将两组学生的考核数据存入SPSS数据库,OCE得分换算成最高得分的百分比。数据描述采用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频数和百分比等指标。因为一些OCE数值不呈正态性分布,所以本研究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来检测组间差异。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

2结果

总计64名学生参加了本研究,2011级33名学生被分配到对照组(n=33,平均年龄21.32±1.06岁);2012级31名学生被分配到试验组(n=31,平均年龄20.80±2.15岁)。64名学生均参加了OCE考试,在最终的OCE考试数据分析中,对照组的学生得分的中位数是46%(第25百分位为39%,第75百分位为54%);试验组为70%(65%,73%);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U=2.15,P<0.001)。试验组第25百分位值比对照组最高分位还要高,试验组只有一名学生的分数低于对照组的最高分位。在OCE每一科目的考试中,试验组学生都较之对照组得分高,差异有显著性(U=1.96,P<0.01)。在试验组的评价中有8人评价优秀,23人评价良好,2人评价一般(图2);在对照组中没有学生评价优秀及良好,仅有7人评价一般,21人评价及格,3人评价不及格。在最后的总结及反馈调查中,所有的学生和学生助教都反映试验组教学效果非常好,并且认为学生助教有能力教好该项体格检查课程。另外,临床教学医师反映,在学生助教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导致额外的学业负担,而且病房内常规诊疗秩序也并未受到影响。

3讨论

在诊断学课程的教学中,体格检查技能培训成功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间的小组互动及实践教学。然而,有限的资源使得医学院校很难做到这一点。本研究致力于融合了经典教学的多模式课程教学,其优点在于一方面减少了病人和临床教学医师的负担,另一方面同时提高了教学课程的效率。无论从实践还是从教育学理论方面,学生助教的概念都是不可或缺或者非常实用的。这种教学模式以3名学生为一小组,由来自大四或者大五的学生助教作为教学督导,而床旁教学则是临床教学医师演示查体最好的地方。为了评价新教学模式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一项可靠且有效的能力评估考试-OCE。在OCE每一科目考试中,参加学生助教教学模式的学生要比常规课程的学生得分高很多(眼科、耳鼻喉、腹部、胸部和神经系统)。在本研究的64名学生中,对照组2011级33名学生得分的中位数是46%(第25百分位为39%,第75百分位为54%);而在2012级31名学生的试验组析中,中位数为70%(第25百分位为65%,第75百分位为73%)。最终的评价结果表明,试验组的OCE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因此说明这项新的教学模式改革明显地提高了该课程的学习效率。体格检查课程设在医学院校第三年是为了学生能够充分练习技能,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都较之对照组得分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试验组的评价中有8人评价优秀,23人评价良好;而在对照组中则没有学生评价优秀及良好,仅有7人评价一般,从而充分说明了该督导学习模式有效性。在最后的总结及反馈调查中临床教学医师反映,在学生助教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导致额外的学业负担,而且病房内常规诊疗秩序也并未受到影响。因此,该研究提示我们在学生助教的课程教学中,因学生常常在同学身上或在没有明显阳性体征的病人身上练习,这样在接下来的临床课程中,当学生遇到真实病人时就可以充分锻炼临床诊断能力和解释病情的能力,而不用再花时间练习查体技能。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学生助教也可以在很多方面受益。为了教学,他们必须更仔细地学习查体技能,必须以助教的角度而不是学生的角度来重新学习。因此,他们就会更努力地想出新的学习方法,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学习当中,这样既可以为成为临床医生提前做准备,也可以培养领导才能及自信。

4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诊断学体格检查课程考核中,参加学生助教教学课程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参加常规课程的学生得分。基于此研究的经验和结果,新教学模式整合了多种有效的教学元素,并充分应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所以该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实践。(本文来自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杂志。《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韩磊吴震宇黄东明赵留庄张颖邵山红宋春青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教科办

上一篇:杂交品种提高玉米种植效益论文下一篇:冲突融合转变改革教育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