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名词解释

2023-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项目管理的名词解释

“管理会计丧失管理相关性”的动因解释框架

摘要:“管理会计丧失管理相关性”是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的著名命题之一。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美国企业管理会计在1914年至1980年偏离了企业管理相关性的目标?其根源果真在于高校会计教育吗?本文以社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企业性质理论和分工理论提出了企业管理会计发展动因的解释框架,并利用以往文献资料分析、验证了该解释框架。

关键词:管理会计 动因 企业性质理论

一、引言

1914年至1980年间,在美国企业中,管理会计偏离了管理相关性的目标。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首先察觉这一现象,提出了“管理会计丧失管理相关性”的著名命题,并进一步将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因于大学的会计教育。这种归因不仅在逻辑上不成立,而且,在研究方法上(编年史学派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命题做出科学的解释,不仅对“管理会计丧失管理相关性”命题有完整的解释,也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及管理会计推动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管理会计丧失管理相关性”的表现及其后果

美国企业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是指为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美国企业因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需求,产生了成本会计,从而降低了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需求的满足程度。据以往文献所述,1914年之前的管理会计尚未丧失管理相关性,即仍能满足美国企业的管理需求。那时制造业计算成本可以从两个方面表现其管理相关性:一是从机会成本角度评价投资收益,选择投资方案;二是从成本控制角度优化流程和作业,提高企业收益。然而,自1914年开始,传统成本会计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企业管理会计逐渐丧失管理相关性。“但是,从1914年后,这些方法从制造业的会计的理论和实务中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本世纪会计师为财务报告目的而采用评价存货存在的。这些方法所产生成本信息对财务报告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这些信息却无助于战略性生产决策”。“1914年后,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成长起来了。但是成本会计并不是为了成本管理的目的描述每一产品消耗资源的情况,而是为财务报告目的,对存货进行计量”(约翰逊、卡普兰,1992)。

当时,丧失相关性的管理会计给美国企业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具体如下:丧失相关性的管理会计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错误的引导目标;没能提供准确的企业产品成本资料;分散了管理者对生产效率因素的注意力而降低了生产效率,进而追求短期企业利润;丧失相关性的管理会计可能成为管理层操纵的工具。

(二)约翰逊、卡普兰对“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的解释及其存在的片面性

约翰逊、卡普兰认为,大学会计教育是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企业的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的原因归根于大学的会计教育,这在逻辑上是存在明显错误的。事物发展的根源应该源于当时企业发展的经济原因。其次,约翰逊和卡普兰没有完整、清晰地解析他们所提出的命题:管理会计丧失管理决策相关性。这或许可归根于他们所应用的研究方法。约翰逊和卡普兰在《相关性的遗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中运用编年史学派的研究方法,主要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原因做出解释。然而,这种研究方法并没有从解释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出发,而是用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时间关系来解释管理会计发展的原因。由于经济事件间的时间顺序并不必然是经济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同时,对经济事件间关系的解读可能由于解读者个人知识限制而造成其对历史资料本意的误解。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学者们对于编年史学派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仍存在质疑。Foucauldcan曾以“视野狭窄,受个人思想影响,有否认过去和现在思考方式差异的倾向”批评约翰逊、卡普兰等的研究方法,而众多历史学家也都对此表示认同。

(三)“管理会计丧失管理相关性”的原因解释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及其企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企业管理会计就是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信息,消除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成功解决基本经济问题的前提是要发展企业管理会计。但是,我国企业管理会计落后于西方国家企业的管理会计。日本学者西村明(1994)在《亚洲的经济成长与管理会计》中提出:“由问答调查可以看到,中国的管理会计主要属于成行型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阶段。而美国、日本的管理会计主要属于综合型管理的阶段”。“有资料显示,在2000年,欧美已有大约25%的企业实现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9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目标管理、预算控制和责任会计制度,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很少”。

从逻辑上说,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缩短我国和西方国家管理会计差距的思路主要有两个:一是走移植的道路。就像引进技术一样,把西方国家中先进的管理会计全部吸收、照搬照抄地移植到我国企业中来。二是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依靠企业内部自身力量来发展管理会计,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那么,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到底应走哪一条道路呢?我国企业拒绝西方国家中先进的管理会计,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是否会导致资源的重复生产,是否能够赶超西方国家大型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移植是否受国家间社会文化、企业生产模式、企业管理范式的差异影响?

因此,这个“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命题的科学解释,不仅对“管理会计丧失管理相关性”命题有完整的解释,也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及以管理会计推动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文献评述及理论框架

西方对管理会计发展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呈现上升趋势;西方对管理会计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涉及管理会计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等广泛的范围。但是,西方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研究尚不能形成系统和全面的理论解析,我国对管理会计发展过程及其原因的研究探索较少。

(一)国外研究综述

根据对经济事实和管理会计之间关系的认识的不同,以往研究对于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理论解释基本上有两种思路:一是历史学的理论解释;二是社会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历史学的理论解释关注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时间关系,倾向于利用历史事实对管理会计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是叙事式研究方法,以著名人物或者重大事件为线索来叙述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Garner,1954;Solomon,1952),这种将科学的发展完全归因于个人的观点存在片面性。第二种是编年史式研究方法,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分析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约翰逊、卡普兰,1992;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2001),该方法因受研究者个人知识限制而存在局限性;第三种是后结构主义式研究方法,以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分析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Joan L. Luft,1997),这种方法对研究者能力和研究资料的完善程度的高要求导致其缺乏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社会经济学的理论解释注重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倾向于利用社会经济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方式主要有因素研究和模型研究两种。前者通过分析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索管理会计的发展动因,包括企业外部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Allot,2000;Carolyn R· Stokes and Charles Doryland,1989;Par Ahlstrom and Christer Karlsson,1966)两个方面。这种研究方式缺乏系统性,忽略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能为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较为全面的解释。后者通过构建框架模型对管理会计的发展进行研究,包括管理会计发展的层次模型(Carolyn R· Stokes and Charles Doryland,1989)、管理会计发展制度框架的模型(John Burns and Robert W. Scapens,2000)、分析管理会计创新模型(Trond and Olov Olson,1999)、管理会计发展的数学模型(Erkki K. Laitinen,2001)。这些分析框架将符合某些特点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虽提高了研究的系统性,但仍未能从本质上对管理会计发展动因进行全面解释。

历史学的理论解释和社会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各有其优点和缺点。历史学的理论解释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它给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研究带来扎实的客观基础;但是,由于历史学的理论解释是用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时间关系而非内在因果关系来解释管理会计的发展原因,这就导致历史学的理论解释具有片面性。社会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则以社会经济理论为依据,对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进行推导和阐述,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一方面,经济科学是个发展中的学科,经济理论对经济事实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的解释经常因人而异;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没有史料的验证而不具有扎实的客观基础,所以,社会经济学的理论解释具有主观性。

(二)国内研究综述

自从有管理会计实务就有管理会计研究,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开始,管理会计研究才在我国出现,一直以来我国多数学者并未对相关领域的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当前,与“管理会计发展原因”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章有两篇:一是《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发展与解释:1949—1999——从一个侧面总结成本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胡玉明,2002)。二是《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演进之研究》(张鸣、刘华,2001)。胡玉明的文章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总结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经验,揭示建国以来中国企业成本管理制度的特色,从一个侧面展示成本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但是,该文仅是从“一个侧面”即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侧面对我国管理会计(1949—1999)的发展过程及其原因进行解释,因而,它尚不能系统、全面地对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进程和原因做出解释。张鸣的文章在综述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演进的历史基础上认为,综观管理会计的发展史,我们发现,管理会计技术方法的演进,一方面归因于企业环境发展带来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则归因于对相关经济、管理理论的借鉴。该文忽略了企业内部环境及其因素对管理会计发展的影响。

(三)“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命题解释的动因框架

管理会计委员会1995年的报告中提出:“多样化研究是管理会计研究的新方向,会计问题研究追求运用一种理论解释能并且应该激励另一种理论解释。”结合上文文献综述,出于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客观基础的全面考虑,本文将利用企业性质理论和分工理论,从社会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提出企业管理会计发展动因的解释框架,并进一步结合历史资料和现实案例对该框架的可信度进行验证。

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充分认识到存在新的管理会计可以用于降低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所需信息,这一发展受知识发展规律制约;二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积极推行新的管理会计,将其真正应用于服务企业管理决策的实践中,这一发展受人的行为规范制约。因此,管理会计发展动因就是指管理会计发展的知识动因和行为规范动因。

1.管理会计的均衡与发展。依据均衡的概念,均衡从两个方面表现:一种表现为对立变量的均等,此时称为“变量均衡”,反之称为“变量非均衡”;另一种表现为对立势力的均势,当任何一方势力都不具备改变现状的动机和能力时称为“行为均衡”,反之称为“行为非均衡”。基于此,管理会计的均衡可以理解为:一是管理会计的“知识均衡”,即企业对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与供给是相等的均等状态;二是管理会计的“行为均衡”,即在一定的规范约束下没有任何相关者具有改变管理会计的动机和能力来打破管理会计的均势状态。

管理会计发展实质上是管理会计从一个均衡态向另一个均衡态发展的过程及结果。因而,管理会计均衡的破缺是管理会计发展根源,即管理会计非均衡导致管理会计发展。管理会计非均衡也表现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会计的“知识非均衡”,它包括“知识总量非均衡”和“知识结构非均衡”,“知识总量非均衡”是指企业对管理会计(知识)的总需求与企业对管理会计(知识)的总供给是不相等的状态,“知识结构非均衡”是指企业对管理会计(知识)的需求结构与企业对管理会计(知识)的供给结构是不相称的状态。二是管理会计的“行为非均衡”,即企业中有人具有改变管理会计(工作)现状的动机和能力的状态。

2.管理会计发展动因的解释思路。既然管理会计均衡的破缺是管理会计发展根源,那么导致管理会计均衡破缺的原因就是管理会计发展原因。管理会计非均衡分析就是解释管理会计发展动因的思路。它包括两个方面的非均衡分析:管理会计的“知识非均衡”分析和管理会计的“行为非均衡”分析。一方面,基于知识的性质,管理会计发展分析是管理会计的“知识非均衡”分析。管理会计的“知识非均衡”分析包括管理会计的知识需求分析和管理会计的知识供给分析。企业管理会计资源在企业的整个负反馈系统中的配置情况为梳理企业管理会计知识提供了分析逻辑。企业外部系统(社会系统)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系统和协调管理系统为企业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数据信息来源,企业管理会计系统则向企业生产系统和企业协调管理系统输送服务于生产和管控的相关信息。因此,从社会系统、企业生产系统和企业协调系统三方面来看,影响企业管理会计知识的企业外部因素包括管理会计的教育、科研、技术;影响企业管理会计知识的企业内部因素包括个人学习、组织学习。另一方面,基于契约性质,管理会计发展分析是管理会计的“行为非均衡”分析。这是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力问题的分析。管理会计发展的“行为非均衡”分析是对约束企业管理会计活动的主体的行为契约进行分析。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体,企业管理会计契约在企业整个层状契约系统中的地位为分析企业管理会计行为提供了参考。通用契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契约,主要包括政府颁布的法律和条例)和特殊契约(适用于单个企业的契约,主要包括要素使用权交易的契约和企业经营管理契约)规定并决定着企业管理会计行为应遵循的各种规范。

因此,管理会计发展分析的“行为非均衡”分析包括对特殊契约(企业经营管理契约、企业内部治理契约、企业内部非正式契约——企业文化)和通用契约(正式通用契约、非正式通用契约——社会文化)的分析。

三、美国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的解释

(一)在20世纪初,美国管理会计是管理相关性

据史料,20世纪初,美国管理会计没有丧失管理相关性。会计系统作为管理的决策和控制的职能可追溯到19世纪初企业的雏形。由于对内部报告的需求,管理会计实践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初在企业里得到广泛的发展,只是在过去60至70年代里,内部审计和财务报告系统开始执行管理会计的原始职能。当今企业管理会计的不足当然可被认为是相关性方面相对递减,而不是使传统的财务会计适合现代管理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滞后。实际上到1925年,所有管理会计实践已经得到了发展:为人工、材料和制造费用设置了成本账户,为现金、收入和资本编制了预算;弹性预算;销售预测,标准成本,差异分析,转移价格和部门业绩的评价,这些实践已经展示了企业发展的复杂性和管理人员对信息的需求(约翰逊、卡普兰,1992)。

(二)成本会计不能适应当时美国企业管理的需要:美国管理会计丧失相关的现象

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的成本会计不能适应原来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管理会计系统的功能(目标)已开始从以前为企业管理提供决策信息的功能向“为企业外部提供报告”的功能转变了。

“1914年后,在制造业中管理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事实上已经消失,……实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本会计成为一门学科成长起来了。”但它的出现并非是为了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而用来评估机会成本和控制作业成本,而主要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而将历史成本归集和分配于单位产品和部门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存货计价和收益确定。审计师在审计财务报告时,仅考虑期间成本和存货成本的区分,实行这种区分不需要每种产品成本的准确性,只要总量上正确,细节上有些错误也会抵消,这没有什么关系。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产品生产线扩大了,生产技术变化,产品的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全球性的竞争激烈,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希望企业的管理人员重新考虑是否对管理会计体系进行投资。但是,在1920年以后的几十年里,产品的种类和制造企业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继续增加。这样,对于精确产品成本的需要和有效的生产过程的控制增加了企业的管理会计体系新的要求。歪曲的产品成本,拖延的生产过程中的信息,以及短期业绩的计量并不反映企业真实的经济状况。

(三)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的实质与解释思路

总之,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实质上是因为管理会计为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为适应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需求而发生了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成本会计的产生。从上述分析可知,追溯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的根源不在于直接解析当时管理会计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原因,而应解析当时情况下,管理会计为何要向成本会计发展的原因。因为管理会计的这种发展而导致管理会计丧失管理决策的相关性。按本文的理论框架,美国企业管理会计丧失相关性的原因如下:

1.基于知识的解释。

(1)企业生产系统的转变。从企业生产系统看,20世纪20年代,美国企业生产模式从美国生产模式向大规模生产模式转变,美国企业的发展道路从资本积累为主向资本积聚为主的道路转变。由于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美国产品市场从过去规模小向规模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发展,美国的资本市场由于兼并浪潮的发生而呈现出剧烈的竞争,这就导致资本市场强烈要企业提供真实、公平地反映生产经营情况的财务报告。

成本会计的财务报表观点被本世纪中期有限计算能力部分地证明是合理的,由经济学家倡导的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和衡量机会成本的专门研究,用单一产品的例子可能较容易地加以论证和解释。但是由于少数产品决策看起来简单和合理的方法不可能适用于其规模和复杂性已大大增加的企业。对于一个经过复杂多步骤的生产过程、生产千万种产品的企业来说,按经济学家的要求收集、存储和处理信息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企业组织不愿陷入资料和专门研究的麻烦中,那么采用归集产品成本,并将期间费用分配给成本中心和产品的简单方法是必要的。

(2)企业协调管理系统的变化。20世纪20年代,美国现代企业产生,企业分层组织结构和管理职业化成为美国企业协调管理系统的主要特征。随着采用美国模式的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越来越多的管理部门,当美国模式发展成为大规模生产时,建立了层次组织结构(开始是单一层次,后来是多层次结构)来控制更加复杂的业务活动。为了满足企业增加的控制需求,由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分层组织机构便出现了。企业分层组织结构和管理职业化使当时美国经理层拥有了决策权,从而导致成本会计的产生。使用分权化管理体制相伴的对报告(财务报告)的严重依赖,也对公司办公室所有谙熟财务管理方法的经理人员施予了一种激励——这种状况会导致以牺牲长期目标为代价,过分强调短期的财务目标。

(3)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变化。20世纪初,美国企业管理会计是由企业一线人员(如工程师)来完成,但是,自20世纪20年代起,受经济理论和管理理论的影响,美国企业管理会计不能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没有为企业提供有用的产品信息。

“从1920年起,有关管理会计理论方面的许多著述,不管是克拉克、爱德华兹和科斯的决策思想,还是近期的运筹学、信息经济学和代理人理论,主要是学术专家所为。为了说明他们的理论,专家们强调在高度简化企业中的简单决策模型,仅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时常只有一个生产步骤等。学术专家用逻辑和演绎方法发展其理论。他们并不尝试研究复杂企业中管理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对实务工作者来说,原则同意专业研究者所提出的一切是容易的,但是在他复杂的企业应用这些建议(或方法)却相当困难。学术专家用简单企业来陈述其理论看起来是明智之举,但对复杂的企业来说,这种理论却很难有效和具有相关性。”这就说明:一方面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不再关注企业实践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研究依据不再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数据资料;另一方面企业管理的实务工作者对管理问题和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创新缺乏兴趣。理论和实务的脱节导致现存的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不仅抑制管理者进行正确的决策,而且会鼓励进行错误的决策。

(4)会计教育的变化。会计教育导致成本会计产生的观点在约翰逊、卡普兰(1992)得到充分的肯定。“然而,最终的问题不是谁创造或需要这种非管理性的成本信息,而是什么促使有理性的管理者在组织中自愿采用这种显然没有相关性的信息。” 约翰逊和卡普兰将其归咎于大学会计教育。在对外财务报告需求的强烈影响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理论和实务已经渗透甚至主导着当时的美国大学会计教育。因此,会计人才被灌输的是现代财务报告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而非管理会计的思维模式和知识体系。那么,他们必然按照财务会计的要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会计信息并将其作为管理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

2.基于契约的解释。

(1)企业经营管理契约的变化。①企业的员工选择系统发生了变化,其结果表现在管理会计的生产主体从过去的工程师向会计师转变。②美国企业的员工激励约束系统也从长期激励约束向短期激励约束转变。“许多文章和著作已对美国企业的经理人员鼠目寸光和依靠财务业务以求急功近利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对经理人员的批评不仅来自学术界,而且来自他们本身。”杜楠(Dun)调查了230名企业的主要行政负责人,“他们都是经理委员会的成员……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认为美国企业管理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而过分注意短期效益。”

从长期激励约束向短期激励约束的转变导致员工从追求为企业增加效益的努力程度向追求非生产性业务的努力程度增加。这些都需要成本会计。

“由于经营管理者获悉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利用这些方法来实现投资报偿率目标,所以与管理财务目标有关的一些问题增加了。最初,大约在利润中心和投资报偿率控制实施的数年后,管理者试图通过经营和投资决策去开发新的产品,以增加销售,降低经营成本取得好的绩效。……但是,在这一时期,许多管理者发现,当企业销售下降,却成本上升,毛利锐减和企业的试验室拿不出什么富有创新产品时,通过财务部门的努力,利润和投资报偿率目标仍可实现。管理者发现不仅通过销售较多的产品挣得利润,而且通过一些非生产性活动也能达到同样目标。”

(2)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美国经济主体从家族企业、合伙企业向股份制企业转变,到20世纪初,股份制企业成为美国经济中的主导力量。伴随着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权)分离,公司股东与企业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就成为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由于人是有限理性,人的本能具有机会主义动机和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信息非对称等原因(缔约当事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甚至第三方也无法验证,即使能够验证,也需要花费很大物力、财力和精力,在经济上不划算),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有两种:一是逆向选择问题,签约前当事人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问题;二是道德风险问题,签约后当事人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层操纵管理会计(成本会计)来达到个人目的。

3.通用契约的变化。

(1)金融行业角色的变化。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企业发展的资金不能仅仅靠自我积累及权益融资,企业必须从金融企业融资,那么,金融企业就拥有潜在的企业所有权。由于金融企业不能对企业进行直接管理,那么,金融企业对企业的外部报表的需求就加大了。

(2)政府角色的变化。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导致美国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自此,美国政府对经济的策略从自由放任的政策向宏观干预政策转变。1933年执政的罗斯福,在继承胡佛的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基础上推行了宏观干预为主的新政策。因而,政府对企业的对外财务报告的需求就增加了。

“为适应政府部门和税收部门的需要,1900年后对外财务报告也会迅速增加,即使没有其他原因,政府部门也会坚持独立审计。因此,即使没有公证会计师的鼓励,1900年后,为非管理目的而准备财务报告的方法,也有可能使企业保持一个非管理性的账户。”

(3)工人参与企业的管理日显突出。由于家族式资本主义和金融式资本主义中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超出员工的承受程度并为员工所认识,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员工的劳动熟练程度的提高,都使企业中的劳资关系得到了新发展。在罗斯福新政之后,为了促进美国经济的复兴,美国于1935年通过国家的劳资关系法案。该法案赋予劳动者结成他们自己所选择的工会的权力,并要求企业同意集体协商,工人开始对现代工商企业中层经理做出的有关工资、雇用、解雇和工作方面的决策具有影响力。工会也要求企业对外编报财务报表,因其能够作为使工会会员确信自己已得到公司收入中公平的一份的手段。

(4)产品市场的变化。由于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美国产品市场从过去规模小,向规模大的国内统一大市场转变,导致美国产品市场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企业产品成本管理信息的需求降低。大规模生产因为有稳定而且大量的需求,从而带来企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产品品种、质量的标准化,产品产量稳定化)。这就导致企业管理会计的相对简单化,对差别产品的成品计算的简单化。复杂的管理会计就没有产生的外部需求。而美国的资本市场由于兼并浪潮的发生呈现出剧烈的竞争。剧烈的竞争要求企业规模增加,企业规模增加需要资本市场的繁荣,资本市场的繁荣强烈要求企业提供真实、公平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财务报告。

(5)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20世纪30—40年代期间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转变为法定审计,企业利益相关者从仅仅关心企业财务状况转变到关心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产生了必须对企业收益表进行审计的客观要求。这一时期的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特点:审计对象转为以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为中心的全部会计报表及相关财务资料;审计主要目的是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以确定会计报表的可信性,查错防弊转为次要目的;审计报告使用人扩大到股东、债权人、证券、税务、金融机构及潜在投资人。

1900年后,由于资本市场、规章性等和所得税问题对公司形成新压力,所以对财务报告的需求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报告因公证会计师审计新的要求对管理企业产生了深远和持续的影响。许多企业需从日趋分散和独立的潜在资本供应者手中筹集资本,为有效开拓企业外部资本来源,企业管理者就必须向企业外部提供审计过的财务报表。

(6)社会文化的转变。反映生产经营变化的美国文化也从过去以友谊和家庭为基础的非交易式社会文化转变到不注重个人之间关系的以公平交易为基础的交易式社会文化。这种变化也导致了企业用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告来增加人们之间经济往来的可信任的工具。

(7)成本收益比较导致两套体系不能同时并存。从原则上讲,在20世纪初期管理人员并没有为财务会计师和审计师设计成本管理体系。他们能够保持分别为以企业管理为目的和为企业外部报表为目的的两套体系,但是,本世纪初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再使这两种平行的体系存在。也许到20世纪20年代,企业的产品生产线比今天企业的产品生产线更集中,所以一些过分简单化的方法对企业歪曲产品成本的影响并不像今天影响那样历害,对成本资料的收集和为生产管理人员提供及时的报告以控制生产过程是可能的。

四、结论

在管理会计发展史上,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提出了“管理会计丧失管理相关性”。它是指从1914年到1980年之间,美国企业管理会计与美国企业管理丧失管理相关性的一个论断。这实际上是在美国的1914年到1980年之间,为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美国企业因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需求,产生了成本会计,从而造成管理会计管理需求的丧失。

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把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因于大学的会计教育。本文认为,这种归因不仅在逻辑上不成立,而且,在研究方法上(编年史学派的研究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企业性质理论和分工理论出发来构建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构架:企业管理会计的变迁、基于知识的动因和基于契约的动因。

参考文献:

[1][美]H·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S·卡普兰.侯本领,刘兴云译.相关性的遗失:管理会计的兴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西村明.亚洲的经济成长与管理会计[J].会计研究,1998,(06):28-31.

[3]胡玉明.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制度变迁与解释:1949—1999——从一个侧面总结成本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应用[C].2001中国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2001.

[4]胡玉明.高级成本管理会计[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5]张鸣,刘华.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演进之研究[J].上海会计,2001,(04):3-5.

[6]余绪缨.管理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几点新认识[J].中国经济问题,2005,(5):3-11.

[7]许拯声.成本控制制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美]曼赛·G·布莱克福德.西方现代企业兴起(中译本)[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9]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全国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6.

[10][美]乔纳森·派恩.大规模定制(中译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1]Luft,Joan L. Fairness,Ethics and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on Transaction Costs[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97,(9):199-216.

作者:许金叶

第2篇: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内容摘要]企业年金之所以能够产生人力资源管理效应,不仅是因为雇员对企业年金有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雇主也愿意供给企业年金。也正是雇员对企业年金的需求与雇主对企业年金的供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年金计划的基本特性。本文将从企业年金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着手,分析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并提供相应的理论解释。

[关键词]企业年金;人力资源管理;债券理论;内在贴现率假说

作者简介:胡秋明,男,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成都 610074

责任编辑:单丽莎

收稿日期:2006.9.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各国养老金制度的结构性改革,极大地推动了雇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计划的快速发展。政府举办的公共养老金计划的日益缩减,为企业年金计划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年金在劳动者退休收入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企业年金的快速发展,既根源于养老金制度体系的调整,同时也不能无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的推动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激励机制之一。就私人部门企业年金计划的覆盖率而言,荷兰私人部门企业年金计划的覆盖率高达85%,丹麦的覆盖率也高达80%;就企业在企业年金计划的支出成本而言,早在1992年,美国私人企业在企业年金计划方面的总体平均成本是每个工时0.46美元,相当于现金工资的4%,接近于企业对员工支付的总补偿金额的3%。 [1](10) 今天的美国,所有雇佣员工在1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均向其员工提供某些种类的企业年金计划。

企业之所以将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之一,一则在于企业年金有助于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二则在于企业年金能够影响老年劳动者的退休行为,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更新。而企业年金之所以能够有助于企业吸引并留住优秀员工,则根源于员工对企业年金的需求。正是雇员对企业年金的需求与雇主对企业年金的供给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企业年金计划的基本特性。 [2](418)

一、雇员对企业年金的需求

(一)政府对企业年金计划的税收优惠激励

为了鼓励企业年金计划的发展,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对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年金计划均给予某些税收优惠政策。政府税收优惠的范围包括企业年金基金运动的三个主要环节:雇主、雇员向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积累基金的投资收益及养老金待遇的给付。目前,国际上为数不少的国家在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上均采用EET制,即对雇主、雇员向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及积累基金的投资收益给予免缴所得税的优惠(当然,享受免税优惠的缴费金额应限制在雇员工资的一定比例内),而在养老金待遇给付阶段计征所得税。也正是基于EET的税制结构,理论分析中常常将企业年金视为一种所得的延期纳税计划。在累进的所得税制下,所得的延期纳税计划能够产生显著的税收储蓄效应。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雇员而言,由于退休后的收入水平相比较于就业期间是要下降的,则退休后的所得将适用于一个较低的所得税率。这样,雇员参加雇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计划,并向该计划缴费,从而将就业期间的一部分收入转移至退休后再缴纳所得税,此举将增加其税后所得,也就产生了税收储蓄效应。也正是基于此,作为一种所得的延期纳税计划,雇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计划对高收入雇员的激励要大于低收入雇员,因为高收入雇员从企业年金计划中获得的税收储蓄效应要大于低收入雇员。

(二)雇员参加雇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计划是实现生命周期内自身效用最大化目标的理性选择

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约束,雇员参加企业年金计划并向该计划缴费,是其合理安排生命周期内的储蓄和消费支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强调随收入的增加,增加等量的消费支出而产生的效用增加量是递减的。正是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约束,高收入雇员有更强的储蓄倾向;同理,绝大多数雇员也倾向于参加企业年金计划,将就业期间的部分收入转移至退休后再消费,从而实现生命周期的效用最大化目标。①

(三)企业年金是一项重要的退休收入保险机制

Zvi Bodie曾指出,对雇员的退休收入保障构成威胁的五种风险为:收入替代率不足的风险、政府削减社会保障开支的风险、雇员长寿的风险、投资风险及通货膨胀风险。Bodie指出,由单个雇员来处置上述退休收入风险将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而由雇主举办企业年金计划,能够充分利用法律及政策许可的条件,去完成单个雇员无法完成的事情。 [3](28-49)

1.退休收入替代率不足的风险。之所以会产生退休收入替代率不足的风险,是因为要确定合理的退休收入水平是相当复杂的。作为个体的雇员,既无条件,也无能力去准确计算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平而在就业期间所需的储蓄水平,而雇主在这方面拥有信息优势和组织资源。因此,雇主举办企业年金计划,特别是企业年金计划与政府举办的公共养老金计划相配合,能够提供充足而合理的退休收入保障。

2.政府削减公共养老金支出水平的风险。影响公共养老金支出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社会、经济、人口等多方面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养老金制度的结构性改革,使得公共养老金计划的支出规模不断缩减,雇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计划在雇员退休收入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3.长寿风险。长寿风险是指由于雇员无法准确预测退休时的预期寿命,如果根据雇员退休时的预期寿命来决定积累养老基金的定期支付水平,则一旦雇员的实际寿命超过预期寿命,则在其死亡之前就会耗尽全部退休储蓄。当然,雇员也可以通过购买年金保险来转移此长寿风险。但问题是,由于商业年金保险市场上存在显著的“逆选择”,保险公司不得不提高年金保险的定价(即理论价格),而且年金保险价格中还要附加上保险公司的行政管理成本、销售佣金及利润附加,这将增加个人转移长寿风险的成本。据统计,个人年金保险的附加保费占精算公平保费的32%—48%。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通过强制雇员参加企业年金计划,并且仅以年金的形式给付退休金,雇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计划能够解决“逆选择”问题。而且,雇主可以成立自己的企业年金信托基金,来融通资金、管理基金,而在计算年金价值时并不包括利润和销售佣金附加。也就是说,雇主举办的企业年金相对于保险公司提供的个人年金保险,在定价、管理成本、信息披露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4.投资风险。雇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计划能够有效处置个人在投资运营流动性资产时面临的金融风险。比如,在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中,参保职工不承担任何投资风险;在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中,虽然参保职工享有直接投资选择权并承担由此带来的投资风险,但企业年金计划一般要提供至少一项无风险投资选择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处置了参保职工面临的投资风险。

5.通货膨胀风险。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修改养老金法案,强制性要求雇主举办的企业年金计划提供指数化调整机制,以此来处置参保员工所积累养老金权益的通货膨胀风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生活成本上扬导致养老金的实际价值下降的风险,比如爱尔兰、荷兰、英国。

除了上述所分析的诸多因素,基金管理方面的规模经济及专家理财的优势,也是吸引员工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重要因素。

二、雇主对企业年金的供给

雇主为什么愿意提供企业年金计划?早期的人力资本折旧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就像物质资本一样,随时间的推移同样需要进行折旧。因此,在雇员的人力资本消耗期间,雇主要提留折旧基金,待员工退休时对其提供经济补偿。而其后的延迟工资支付理论则将雇主支付的养老金视为雇员就业期间工资的延期支付。差别工资支付理论则将企业年金给付视为雇主对优秀雇员提供的一种差别工资,强调企业年金计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效用。上述理论解释均遭致来自实证研究的强有力质疑。相比较而言,20世纪90年代初期逐渐发展起来的“债券理论”(the bonding theory)和“内在贴现率假说”(the internal discount rate hypothesis)则更有助于解释企业年金何以能够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一)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

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常常被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金手铐”,其有助于抑制员工的流动性。企业之所以要抑制员工的流动性,是因为企业在员工的招聘和培训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些人力资本投资成本需要在员工的职业生涯中逐渐消化。因此,限制员工的流动性能够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最小化。那么,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又如何能够限制员工的流动性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首先了解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的给付结构。

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独特的养老金计发方式,有助于鼓励员工尽可能长时间地留在企业工作。在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中,员工退休前几年的薪金收入在养老金待遇计算中居于决定性的地位。这是因为,现如今的绝大多数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是根据雇佣关系终止之前3—5年的平均薪金收入来计发养老金的。即使有些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是根据参保员工整个职业生涯期间的平均薪金收入来计算养老金待遇,但往往也要定期调整养老金待遇计发公式,其实际效果相当于根据参保职工退休前几年的平均薪金收入来计算养老金待遇。退一步来说,即使没有这种养老金待遇计发公式的定期调整机制,就业期间特定的工资增长方式,同样使退休前几年的薪金收入相对于就业初期的薪金收入,在计算整个职业生涯期间的平均薪金收入上赋予了更大的权重。

为了进一步解释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为何能抑制员工的流动性,我们可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表1所示,假定员工25周岁参加工作,刚参加工作时的年收入是20000元,年工资增长率是5%,获得既得受益权所要求的工作年限是5年,每工作一年可获得的养老金权益按离职前最后一年薪金收入的1%计算。我们将比较两种情况,以此来说明员工流动所面临的养老金权益的携带性损失:一是以员工流动时的薪金收入计算的养老金待遇;二是假定员工在该企业一直工作至正常退休年龄,相同工作年限可获得的养老金待遇。

表1流动员工所面临的养老金权益的携带性损失

如表1所示,如果员工仅工作一年就离职,则其享有既得受益权的养老金权益为0(因假定员工获得既得受益权所要求的工作年限是5年)。但若员工一直在该企业工作至退休年龄65岁,则其第一年工龄可获得的养老金权益为1340.95元(即退休前一年薪金收入的1%)。若员工在35岁时离职,其已积累的养老金权益为3102.66元(即离职时薪金收入的1%乘以10年的工龄)。但若员工一直在该企业工作至65岁退休,则这10年工龄可获得的养老金权益为13409.50元(即65岁退休时薪金收入的1%乘以10年的工龄),两者相差10000多元。以此类推,只要员工在正常退休年龄65岁之前离开企业,其养老金权益均会遭受一定数量的携带性损失。②正是由于流动员工面临养老金权益的携带性损失,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有助于鼓励员工尽可能长时期地留在企业工作,从而客观上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性。

“债券理论”有助于解释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为何能够鼓励员工长时期地留在企业工作。“债券理论”将员工提前离开企业可获得的养老金权益与在该企业工作至正常退休年龄时同样工龄可获得的养老金权益之间的差额视为企业发行的一种债券,这种债券以员工的受雇佣状态作为清偿的条件。员工参加了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就相当于接受了这种债券,当员工在企业工作至正常退休年龄时,债券就能清偿完毕。为了获得这份债券的价值,员工会尽可能地留在企业工作,直至达到正常退休年龄。因此,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客观上能够吸引并留住那些愿意在本企业工作很长时间的员工。③事实上,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保状态与员工的流动性关系紧密。例如,Alan Gustman 和Thomas Steinmeier的研究表明,没有参加任何企业年金计划的员工,其流动的可能性高于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参保员工的3倍,前者的流动率为19.5%,而后者的流动率为6.0%。 [4](304)

(二)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

一般认为,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保员工流动不会遭致已积累养老金权益的携带性损失,故而不会抑制员工的流动。那么,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对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又有何助益呢?Richard Ippolito建构的“内在贴现率假说”理论模型认为,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有助于企业将不喜欢的雇员从员工队伍中剔除出去。 [5] Ippolito的理论模型构建在这样一个认识上:员工对未来消费的贴现率取决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为便于理解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假定某人有无穷大的贴现率或贴现率为0。对于内在贴现率为无穷大的员工,其决不会为未来消费作任何储蓄,也不可能在人力资本的提升上进行大量投资,因为这样的投资意味着将部分即期消费推迟至未来。雇主也不应该期望贴现率为无穷大的员工会进行大量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即使雇主为这种投资提供便利。这样的雇员需要严格的监督,以防止其偷懒、怠工。相反,内在贴现率为0的员工在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会有不同的选择行为,因为减少即期消费增加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将增加其一生的消费价值,这样的员工将争抢着利用雇主提供的培训机会,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当然,现实生活中员工的内在贴现率不可能处于这样两个极端,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由于员工的内在贴现率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紧密相关,内在贴现率可作为员工人力资本价值的衡量指标。由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有效率的筛选机制,把那些不适宜的员工筛选出来,并鼓励其离开企业,而且同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那些企业所需要的员工留下来。为便于理解,假定在一个典型的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比如美国的401(k)计划中,企业为所有参保员工缴纳一笔启动基金,并针对雇员的自愿缴费提供额外的匹配缴费。这样,那些内在贴现率较高的员工将倾向于尽早取得积累的养老金资产,也就是选择提前终止雇佣关系。如此,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具有一种经济激励,恰像一套高效的筛选机制,将企业不喜欢的雇员剔除出员工队伍;另一方面,针对员工自愿缴费提供的雇主匹配缴费,将激励内在贴现率较低的雇员向该企业年金计划供款。这种机制使得企业能够将最喜欢的员工筛选出来,并通过增加匹配缴费来增加其养老金待遇。

(三)企业年金与劳动者的退休行为

研究表明,企业年金的结构、待遇水平对劳动者的退休行为影响甚大。企业可以赋予企业年金计划某些特性,以此来影响劳动者的退休行为,实现企业某一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事实:有些企业希望员工年过60或65岁后也能继续留在企业效力,而有些企业则考虑到某些具体工作对员工的技能、体力的特殊要求,希望员工能够在达到60岁,甚至于在60岁之前退休,从而能够加快企业人力资源更新的速度,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经验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企业年金计划其方案设计不同,对劳动者的退休行为的影响也不同。比如,就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而言,由于雇主在确定养老金给付水平、养老金计发办法、某一年龄前后退休的奖励或惩罚办法、养老金给付阶段的通货膨胀风险处置机制设计等方面居于主导性地位,雇主可以通过调整企业年金计划的方案设计来影响员工的退休行为,鼓励员工选择在雇主期望的年龄退休。而对于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参保员工所能够获得的养老金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账户的积累情况。一般来说,参保员工工作时间越长,个人账户积累规模就越大,则养老金水平就越高。因此,在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下,参保员工似乎更易于倾向延迟退休。

事实上,早在90年代初期,Gregory Lozier和Michael Dooris就曾对美国101所高校职员的平均退休年龄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就平均退休年龄而言,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的参保职员要比仅仅参保缴费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的职员低2—2.5岁。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企业年金计划下参保职员的平均退休年龄(1981—1988年)

资料来源:G.Gregory Lozier and Michael J.Dooris,“Faculty Retirement Projections Beyond 1994: Effects of Policy on Individual Choice "(Boulder, Colo: Western Interstate Commiss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1991)

为什么在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下,参保员工的退休年龄普遍都要提前呢?对美国企业年金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在60年代后期和整个70年代,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普遍加强了提前退休激励机制设计。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时期美国雇主热衷于提供更有力的财务激励来鼓励老年员工提前退休呢?对此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1)这一时期雇主之所以提供更有力的财务激励来鼓励老年员工提前退休,是根源于美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巨大压力和动力。这一时期的美国,大量“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供给极大充沛,且整体上年轻劳动者比老年劳动者索要的报酬更低,新生代劳动力具备的素质也完全能够轻易取代老年劳动者。而要让这些年龄的员工腾出工作岗位,最适宜的方法就是劝导他们自愿退休。大多数雇主认为企业年金的提前退休激励机制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2)美国政府有关强制退休的法律限制,④使企业难以建立强制退休制度,而雇主加强企业年金的提前退休激励,可以在不违反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建立企业内部的退休制度。

另外,Robin Lumsdaine、James Stock和David Wise建立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模型,来分析待遇确定型企业年金计划参保员工的退休行为。他们假定,员工在进行退休决策时,要比较现在退休的期望价值现值与未来某一年龄退休的期望价值的现值。他们还引入了延迟退休的“选择权价值”(the option value)这一概念,来衡量未来某一年龄退休的期望价值现值与现在退休的期望价值现值的最大差额。如果延迟退休的“选择权价值”为正,则员工会选择延迟退休;如果延迟退休的“选择权价值”为负,则员工将选择现在退休。利用此模型来观察、预测一些大型企业员工的退休行为,效果相当明显。 [6](21-57) ☆

注 释:

① 一般情况下,雇员退休后的收入水平比就业期间要低,其边际效用也更高。

② 如果考虑贴现率因素,养老金权益的携带性损失将小于表中所列数据的差额。

③ 当然,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限制劳动力的流动对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总是有益的。因此,企业年金计划对流动员工的经济惩罚应具备相当的灵活性,而这往往增加了企业年金计划设计的复杂性。就此目的而言,解雇劳动生产率下降的员工时给予经济补偿,也许不失为一种值得实施的办法。

④《就业年龄歧视法案》(《Age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Act》)于1967年通过,之后并经多次修订。该法案禁止雇主强制年老雇员退休。

主要参考文献:

[1]U.S Department of Labor,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Employer Costs for Employee Compensation, March 1992", Compensation & Working Conditions, August 1992.

[2]Alan L.Gustman, Olivia S.Mitchell, and Thomas L.Steinmeier: “The Role of Pensions in the Labor Market: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Vol.47, No.3, April 1994.

[3]Zvi Bodie: “Pensions as Retirement Income Insuranc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28, March 1990.

[4]Alan L. Gustman and Thomas L. Steinmeier: “Pension Portability and Labor Mobility, Evidence from the Survey of Income and Program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50(1993).

[5]Richard A. Ippolito: “Discount Rates, Imperfect Information and 401(k) Pensions", draft paper, Washington, D.C.: Pension Benefit Guaranty Corporation, November 1993

[6]Robin L.Lumsdaine, James H.Stock, and David A.Wise: “Three Models of Retirement,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versus Predictive Validity", in David A.Wise ed., Topics in the Economics of Aging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胡秋明

第3篇: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及其理论解释

摘 要:伴随当前经济快速发展,企业年金服务变成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一个重要补充,在企业福利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当中,能够将保障和激励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提升企业劳动生产力提供很大的帮助。当前我国的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企业年金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重点分析企业年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效应,并且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讨论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

关键词: 企业年金;人力资源管理;效应;理论解释

引言

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养老保险金逐步开始出现很大的不足,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年金的制度快速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员工的重视,企业年金的发展与社会老龄化严重是分不开的,但也不能忽视企业年金的促进功能,很多企业逐步将建立企业年金计划作为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企业年金不单单能够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还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企业竞争力增加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一、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分析

(一)企业年金能够帮助企业吸引高质量人才

当前新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人才逐步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关键点和核心,是加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力市场当中人才和企业正在逐步进行双向选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凝聚高质量的人才能够让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而企业需要为人才搭建一个能够让自身价值发挥出来的稳定平台,并且提供优厚的待遇。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能够体现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并且说明企业的管理制度比较成熟,处于稳定发展期,能够给人才提供一个广大的施展空间,推动他未来的职业发展。建立企业年金逐步变成企业福利的一种重要表现,能够让企业更好的招揽高学历的人才,让企业在市场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二)企业年金能够激励员工提高绩效

在企业发展和经营的时候建立企业年金制度,能够进一步的激励员工,让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激情调动起来,让员工的工作绩效提高,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是对员工一种很好的激励。和绩效工资的作用很类似,但是其不同点在于企业年金在支付的过程中具有延期性,是一种福利项目,能够极大的补充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在城镇职业养老保险体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企业年金的收益通常条件与企业的就职时间有很大的联系,企业人力资源在管理的时候,企业年金能够进一步的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让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忠诚度提高,有效的提高和推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企业年金能够帮助企业留住人才

当前人才流动越来越大,市场竞争逐步激烈化。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加强内部管理,稳定内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企业由于内部管理问题以及人才流失,导致企业团队损失严重,客户资源流失,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运正常运行,造成企业出现一定的危机,而新引入的人员需要通过培训之后,在一段时间之内进行磨合,才能正式的填充原有岗位,这样就会让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对企业的快速发展是很大的制约作用,而企业年金的延期支付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能够挽留人才,并且对人才形成一种约束作用,特别是对一些员工进行差异化年金方案的设计,企业内部年金计划具有很强的调节性,能够对员工具有很大的吸引作用,让关键岗位的人才流失量减少,让企业和员工之间实现双赢,加强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四)企业年金能够帮助企业更新人力资源

在企業发展经营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即将退休的员工,因为企业的经营项目和经营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性,造成企业在经济化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对待,势必会影响一些退休职工的利益。所以一定要注意在建立企业年金的过程中,建立合理科学的退休机制。通常条件下,员工在退休前后的时间是对奖罚进行确立的基本依据,是确保企业年金制发放合理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时间段,所以一定要注意积极通过一些激励政策,加强晚退休员工的帮助,这样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励员工的退休行为,所以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加强企业年金制度的合理管理能够有效的激励员工,对企业退休机制进行优化,符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多种要求,在对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思考我国企业年金的建立

(一)企业和员工要注意转变观念

当前很多企业在建立企业年金的方面态度比较消极,他们认为企业年金会极大消耗企业的财富,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通常能够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另外在对企业年金进行后期管理和维护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企业恒大管理成本的消耗,另外企业年金给企业造成的收益并不非常明显,属于一种长期项目,没有办法在短期时间内获得利益,很多企业在发展企业年金方面是并不支持,然而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注意树立长远的目光,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出发,不能只是在乎眼前的一些小利益,需要注意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激烈环境当中逐步壮大,站稳脚跟,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创新,而企业年金的制度就是在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创新,这种创新的作用非常明显,企业需要注意在市场上的竞争,从本质上而言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一定要注意将企业年金计划建立起来,这对企业人才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在设计方案上要讲究效率

在实行企业年金制度过程中,需要将效率的原则体现出来,需要依照员工工作性质的不同,以及岗位的区别,还有工作年限等诸多因素来进行企业年金的分配,年金制度主要是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的角度催生出来的,所以,一定要注重绩效和利润,企业年金收益的高低主要直接影响员工的基本利益。企业在进行企业年金制度实行的过程中,一定要紧密联系绩效和企业利润,只有这种方法才可以利用企业年金的方式,进一步让员工的工作体系提高,加强员工的工作绩效。因此在进行企业年金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通过差别对待方式,多照顾一些对企业具有突出贡献或者,在关键岗位上工作的员工,将企业年金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在企业年金的管理过程中保证制度的公平性

尽管在设计企业年金方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以效率为先,在员工内部进行差别化管理,需要注意防止出现平均主义,然而这种差别化管理方式一定要建立在程序公平、制度公平的条件下,企业年金制度需要确保企业员工的基本利益。在实行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掺入一些个人感情色彩,确保企业年金的公平性。所以如果企业年金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不公平的因素,就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造成员工出现不满情绪。在员工工作效率低下的条件下是会将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弱化,不单单无法激励员工,还会导致员工出现感情紧张的问题,对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三、结束语

从当前的角度分析,老龄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从科学的角度建立起企业年金,能够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将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对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庆.企业年金投资运作中的难题及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7,(21).

[2]刘爽,蔡蓓蕾,杨稀.国有企业年金现状与趋势浅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7,(12).

[3]张肖肖.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效应分析[J].时代金融,2010.

[4]许芳芳.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效应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

[5]申志红.企业年金的激励效应分析[J].群文天地,2012.

作者简介:曹伟,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人民政府铁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

作者:曹伟

第4篇:财务管理学的名词解释

1财务管理 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财务活动 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的筹集、使用及利润分配等活动的总称。

3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4财务管理目标 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4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是:利润最大化原则、股东财富最大化原则、企业价值最大化原则和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原则。

5财务管理环境 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各种条件的统称。 6风险报酬 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的超过无风险报酬的额外报酬。

7期望报酬率 是指各种可能的报酬率按概率加权计算的平均报酬率。

8可分散风险 可以通过多样化来避免的风险。

不可分散风险 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证券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9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 10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

11年金 一定期限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12筹资渠道 企业筹措资金的方向和通道。

13筹资方式 可供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选用的具体筹资形式。我国企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筹资方式:①吸收直接投资;②发行股票;③利用留存收益;④向银行借款;⑤利用商业信用;⑥发行公司债券;⑦融资租赁;⑧杠杆收购。

14资金成本 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资金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用和资金占用费用两部分。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以个别资金成本为基础,以各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为权数计算出来的综合资金成本。

15经营杠杆 由于存在固定生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现象。

财务杠杆 由于固定财务成本的存在而导致息税后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现象。

联合杠杆 由于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的财务成本存在使得每股收益的变动率大于业务量的变动率的现象。

16资本结构 企业的各种长期资金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

17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 每股收益分析法、比较资金成本法、逐步测试法。

18 营运资金 企业在流动资产方面所占用的资金。

19营运资金筹集政策 包括配合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和稳健型筹资政策。 20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存货模型、成本分析模型、现金周转模型、随机模型。

21营业现金流量 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所带来的现金流人和流出的数量。

22投资回收期 是指回收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

23融资租赁 是由出租人按照承租人的要求融资购买设备,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较长时期内提供给承租人使用的信用业务。

24杠杆租赁 出租人只垫支购置资产设备所需现金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以该资产为担保向贷款机构借入款项支付。

25内含报酬率 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它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 26本量利分析法 就是利用商品销售额与固定成本变动之间的变动规律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的方法。27财务分析 以企业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第5篇:管理学中的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企业的核心能力:组织对企业拥有的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 并据此创造出超越

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

2、 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专家间的相互交流,在头脑中进行智力碰撞,产生新的智力火花,

使专家的论点不但集中和精化的一种谋划方案

3、 MRPⅡ:制造资源计划,以MRP为核心,主要包括销售和生产计划、资源需求计划、主

生产计划、初步生产能力计划、材料需求计划等计划,通过它可以统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4、 无形磨损: 无形磨损也称精神磨损,是只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设备贬值,是

由于非使用和非自然力作业引起的设备价值的损失并不发生实物形态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另外一种是由于出现了结构更先进,性能更完善经济性更好的设备使原来的设备淘汰了。

5、 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

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个方面最好的结果

6、 6SIGMA: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利用企业点人力资本、数据、计量工具和统

计方法确认最重要的关键因素,能够在减少浪费的同时又能够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企业的利润

7、 德尔菲法:是专家会议法的一种方发展,它是以匿名的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

意见,组织预测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作为参考资料再发给每一个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提出新的论证

8、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主要面向制造行业把顾客需求与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整合

在一起满足企业利用一切市场资源进一步提高效率和获取竞争优势的需要,实现集成一体化管理的企业管理软件系统

9、 有形磨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应力及、化学反应等原因造成的有形磨损不是由

于使用而产生的,而是源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发生的有形磨损,又称自然磨损

10、敏捷制造:是指制造企业采用现代通信的手段,通过快速配置各种资源,以有效和协调

的方式响应用户需求,实现制造的敏捷性,是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善于应变的能力

第6篇:公共管理学的名词解释1

1 公共管理

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2公共组织

从广义上看,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从狭义角度回答。 3 公共选择理论

是当代经济学领域中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分支与学说;它帮助人们理解和加深对公共产品、公共权力、公共选择等核心概念的认识,主要从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视角介绍国家的起源、政府的权利和义务、公共所有权、公共资源、公共政策、宪法、宪政、共和、民主和自由、市场与国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4 新西兰模式

在改革措施最为激进、新公共管理趋向最为明显的新西兰取得的佳绩,随着工党上台执政,开始了公共行政改革。其改革力度大、富于系统性而受到举世瞩目,被称为新西兰模式。 5契约失效

当服务的购买者与消费者分离的时候,消费者往往缺少足够的信息来评估服务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赢利性机构提供相应的服务,那么这些机构很可能利用自己在信息不对称关系中所占的优势地位,用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来欺骗消费者,即所谓的契约失效。 6公共伦理

公共伦理是指用以实现共同价值和利益,规范全体社会公众包括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各种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等。 7公共决策

公共决策是指公共组织在处理国家政务和社会事务过程中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做出决定的过程。 8风险型决策

风险型决策是介于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之间的一种决策,即决策时存在一个确定目标,掌握了部分决策必备的信息,面对两种以上的环境和条件,有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且每个方案可能出现几种不同的结果,但可预测各种结果出现的概率,对决策结果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决策。 9公共管理协调

公共管理协调指协商、调整公共组织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和系统内部的各种关系,使之权责清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有效地实现公共管理目标和提高整体效能的行为。 10主体合流法

在协调某些问题时,参加的各方往往各有主见,各不相让,在此情形下,协调者可以以比较正确的一方或几方的意见为主,以他方的意见为从,并且撇开各方意见的表面对立处,努力提示他们内在的相同点或相似点,巧妙地把这些相同点或相似点演变为连接点,通过沟通协商,使一方意见基本统一到主导一方的意见上来。 11 公共管理监督

公共管理监督指贪污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和监察和督导活动。 12 质询制度

一般是指人大或政协对公共组织的工作提出疑问并要求做出相应答复的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监督政府和公共组织的一种方式,是正式的监督制度,必须以代表联名的方式向公共组织正式提出。 13申诉控告制度

指各监督主体对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行为向有关部门提出的法律诉求行为。 14审批制度

审批制度是指公共组织中的上级机关及领导或专门审批机构对下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行活动事先进行的查验制度 15政治中立

各国文官制度都明确规定文官在政治上必须保持中立,不得以公务员身份参加某些政治活动,如不得任议员,不得参加罢工,不得接受政治捐款等。 16 职位分类

它是指把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按其难易繁简程度和性质及所需人员的资格条件等划分为若干职级,对每个职位和职级的任务,责任和任职资格等做出准确的定义和描述,制定职系说明和职级规范,并以此作为公务员考试,任用,考核,培训,晋升等的依据。 17 公务员交流

公务员的交流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工作需要或照顾公务员的个人意愿,通过调任,转任,轮换和挂职锻炼等形式,使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内外流动的一种人事行政活动和过程,遵循人尽其事、事得其人的原则。 18公务员回避

公务员回避是指为了防止公务员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属徇私舞弊而对其所任职务,任职地区和执行公务等方面做出的限制性规定。 19公务员辞退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在法定的管理权限内出解除公务员全部职务关系的行政行为。 20公共财政

是国家暖和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和需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经济活动,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公共财政既是国家财政的一种类型或模式,同时也是政府处理与市场关系的一种管理活动,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常常将公共财政等同于公共财政管理。 21税收

通常是指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税率向管辖范围内各类纳税人,组织和个人,强制性地,无偿地征收其货币收入的一部分构成的公共收入。 22公债

就是政府凭借其信用向社会公众所举借的债务,公债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它依据国家的信誉向国内外社会公众借债。 23政府采购

所谓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24 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的财政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指出,如补贴,捐赠,转移支付等,它是一种非市场性的分配活动,特点是非等价交换,转移性支出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管理和财政补贴管理。 25 财政补贴

是政府基于某些特殊的需要将部分财政收入直接分配给生产者或消费者,提供无偿补助,是政府调节微观经济的重要财政杠杆之一,也是发挥公共财政分配机制作用的特殊手段。 26 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方式,电子政务实际上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政务工作信息化。

第7篇:关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财政厅(局),农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林业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为了便于各地、各有关部门领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现将《关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印发给你们,请依照执行。

关于《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发字[1999]57号 1999年9月15日

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十条

规定,今后农业综合开发要“控制宜农荒地开垦”。据此,除极个别情况外,今后农业综合

开发原则上不再安排开垦宜农荒地项目。

二、《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单个土地治理项目年度连片治理面积,“平原地区需

在万亩以上,丘陵山区不小于1000亩”。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划分的原则是:以开发县或乡

为单位,经有关部门测定,地貌类型属平原、高原、盆地、川地、坝地等的面积超过土地总

面积50%的,列为平原地区,低于50%的列为丘陵山区。

三、《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多种经营“项目安排一般限于农业综合开发区”。这

里所讲的开发区,相对于项目区而言。项目区是指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扶持范围

的村或乡(镇),开发区是指项目区所在的县(市、区)。在具体执行中,是多种经营项目

既可安排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也可安排在农业综合开发区内,但不得超出农业综合开

发区范围(极特殊情况例外);二是多种经营项目要安排在目前有土地治理项目的项目区或

开发区内,已经没有土地治理项目的老项目区或老开发区不得安排多种经营项目。

四、《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多种经营“单个项目的年度中央财政资金投入不得少

于50万元”。是指单个多种经营项目的年度投资除中央财政资金不得少于50万元(含)外,

地方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也要按政策规定相应配套投入。

五、《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以省(区、市)为单位,每年原则安排30%的中央

财政资金,用于200万元以上的重点多种经营项目”。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各省(区、市)

每年原则上要将多种经营项目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用于重点多种经营项目;二是单个重

1 点多种经营项目的年度投资,除中央财政资金须在200万元(含)以上外,地方财政资金和

自筹资金也要按政策规定相应配套投入。

六、《暂行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每个农业高新科技示范项目“至少要有两项高新技术”。

农业高新技术一般包括:

1、利用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细胞技术)繁育的动植物良种;

2、

农业信息技术(包括各种专家系统、农业网络技术);

3、设施农业技术(包括温室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基质栽培技术);

4、节水农业技术(包括滴灌、微灌和喷灌技术);

5、核

技术(用于农业育种技术);

6、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带电脑程序控制);

7、农产品精加工、

保鲜技术;

8、精准农业技术;

9、新能源、新材料技术;

10、以生态农业技术为主的多色农

业技术。

七、《暂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农村集体、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包括现金和实物折

资)和投劳折资至少应分别达到中央财政资金投入的50%”。在具体执行时遇有特殊情况可

按以下要求掌握: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能力强的,自筹资金投入超过中央财政资金投入

50%的部分,可以用于抵顶投劳折资不足的部分;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投入确有困难的,

在保证项目建设标准和质量的前提下,其自筹资金允许以物折资为主。

农民的投劳折资,不计入项目总投资中。

八、《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以省(区、市)为单位,要分别将中央财政资金、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的70%以上用于土地治理项目,30%以下用于

多种经营项目”。该“70%以上”,含70%;“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不含农民投劳

折资。

九、《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范围中,所列土地治理项目“

支渠以下排灌渠道(5m3/s以下)开挖、疏浚的机械施工费用及配套建筑物”,如排灌渠道

流量超过5m3/s,须报经国家农发办批准;所列多种经营项目“农副产品加工及服务项目的

土建、设备及必要的管理设施”,其中“服务项目”限于为开发区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

2 后提供科技服务的项目。

十、《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前期工作费“以省(区、市)为单位,按财政投资额

的2%提取,用于项目正式立项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评估论证所必需的费用”。

前期工作费限用于正式立项的项目,未正式立项的项目所发生的费用不得列支。前期工作费

一律从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中列支,如所提费用不足,由当地财政另行安排资金。

一、《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范围中,所列“购置农业机

械及配套农机具”,含草场改良所需的机械设备。

二、《暂行办法》第二十条规定,“有偿资金借给用款单位时,须由经正式批准的金

融机构以委托贷款的形式发放。要根据已批准项目计划和工程建设进度及时拨借资金,并逐

步推行报账制”。“用款单位”,一般指直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实

行报账制的地区,应先对已发生费用进行报账审核无误后,再将应借有偿资金以委托贷款的

方式发放。

三、《暂行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

承担编制,并按职责划分,由国家农发办和省级农发办分别予以批复”。“相应资质单位”

是指能够承担相应可研任务的国家认可的有关研究、设计单位。需国家农发办评估审定的项

目,其可研报告须由乙级以上的单位承担,并由国家农发办批复;省级农发办评估审定项目,

其可研报告由能够承担相应任务的研究、设计单位承担,并由省级农发办批复。

四、《暂行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需由国家农发办组织评估、审定的“中央财政年

度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单个(土地治理)项目”,是指在项目准备阶段拟申报的,或是在

国家下达投资控制指标后拟纳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年度计划,经过可行性研究的中央财政年

度投资在500万元以上(其他资金要按政策规定配套投入)的单个土地治理项目。该需评估、

审定的单个土地治理项目,既包括当年即可建成的项目,也包括需分年实施的完整项目(

一次评估、审定,分年组织实施)。

3 十

五、《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由省级农发办根据国家

农发办下达的投资控制指标,组织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

是指能够承担相应设计任务的、国家认可的设计单位。需国家农发办评估审定的项目,其初

步设计或设计方案须由乙级以上的设计单位承担。

六、《暂行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的附件应包括“省级水利主管

部门对开发区水资源条件的鉴定意见(原开发区每三年鉴定一次,新开发区于立项时鉴定)”。

该规定从2000年开始执行。该水资源条件的鉴定意见,要按流域或灌区来搞,并对可用水资

源进行量化分析,而不能只是结论性的意见。

七、《暂行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省级农发办要按规定时间及时汇总上报各类项

目年度实施计划”。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省级农发办设在省财政厅的,由省级农发办一家

上报年度项目实施计划;二是省级农发办和省财政厅分设的,则由两家联合上报年度项目实

施计划。不论上述哪种情况,省财政厅都要出具“关于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及按期偿还中

央财政有偿资金的承诺书”。

八、《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经国家农发办批准的年度项目实施计划,“如遇

特殊情况,确需变动开发县(市),改变资金用途,以及对国家农发办评估、审定的项目进

行调整,均须逐级上报国家农发办审批。其他项目的调整或变更由省级农发办审批后报国家

农发办备案”。这里所讲的“改变资金用途”,是指在不同类项目之间进行资金调整,以及

在同类项目中改变具体工程措施的资金用途并超过一定额度的(财政投资超过100万元),

须逐级上报国家农发办审批。由省级农发办审批调整和变更的项目,每年一次报国家农发办

备案。

九、《暂行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期一般为一年”。建设

期以国家农发办正式批复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的日期开始计算。

十、《暂行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投标招标制和工程监

4 理制。……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由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项目法

人责任制”是指由项目法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对项目的策划、资

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财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承担投资风险。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要根据投资主体的特点成立相应的项目建设组织,重点多种经营项目(中

央财政投资200万元以上)和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单项工程(中央财政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建

设,应率先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是指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

家批准的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其他工程建

设合同,对工程建设实施的监督和管理。项目法人一般通过招标投标方式择优选定监理单位,

并和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委托合同。“相应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是指能够承担相应监理任

务的、国家认可的监理单位。

二十

一、《暂行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实行自下而上验收,

县(市)全面自验,地、省抽查验收,国家重点抽查验收”。省级对地级、地级对县级的验

收比例分别为100%;省级对县级抽验的比例不低于20%。具体抽验比例由省级根据人员力

量和开发县数确定。

二十

二、《暂行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农发办验收时,地方各级项目执行单位需

分别提供“申请抽查验收报告和自验报告”等。省级农发办以及地县农发办提供的自验报告,

应包括以下内容:

1、需验收项目的基本情况,以及如何进行自验或抽验的;

2、开发任务完

成和工程质量情况;

3、投资计划完成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4、项目效益情况;

5、运行管

护落实情况;

6、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

7、验收结论。要求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验收

报告既要有总体情况,又要有典型事例和能说明问题的数据;土地治理项目和多种经营项目

建设情况在自验报告中要分别反映;重点讲项目建设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不可专门介绍经

验和做法,如有特别好的经验和做法可另写单行材料。

二十

三、《暂行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竣工验收后,必须明确产

5

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已竣工验

收的项目要及时移交项目受益单位或经营者管护,其中跨村、乡的水利工程交由上级水利管

理部门管护。

二十

四、《暂行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遇有特大灾情,国家视

财力情况予以适当补助”。“特大灾情”,是指经国务院或民政部认可的特大灾情。

二十

五、《暂行办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的耕地,“如国家

重点建设工程需要征用,须依法报经批准,并由建设单位补偿用以开发同等面积土地所需的

资金”。该需征用的耕地,要依法报经土地主管部门或政府批准。对重点建设单位征用耕地

所补偿的农业开发资金,由重点建设工程所在县(市、区)农发办专款专用于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

二十六、《暂行办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省级农发办的职责之一是“拟订项目和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省级农发办与财政厅分设的,由两家联合拟订。

第8篇:与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相关的专业词汇解释

1、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讲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3、配送中心:配送中心是从事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特定用

户的送货业务,以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服务场所和组织。

4、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讯技术所进行

的商务活动称为电子商务。

5、报关:报关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货物

打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运输工具、货物、物品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6、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多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7、市场营销:市场营织与其利益关系人受益的销是创造、沟通与传送价值

给顾客,及经营顾客关系以便让组一种组织功能与程序。

8、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9、ERP(企业资源规划) 系统: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

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供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拓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的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第9篇:工程项目管理名词解释

1. 项目:是一个专门组织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次性活动,或所要完成的一个任务,以形成独特的产品或服务。

2. 单项工程:独立的设计文件、独立施工、建成后能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工程。 3. 单位工程:独立的设计文件、独立组织施工、但完成后不能独立发挥效益。 4. 分部工程:按工程部位或工种的不同做出的分类。

5. 分项工程:通过较为简单的施工过程就能生产、能用适当的计量单位、计算工料小号的最基本构造因素。 6. 项目管理: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为使项目取得成功,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的总称。

7. 工程项目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内,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从而使工程项目在既定的资源和环境条件下,其质量、工期和投资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8.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策划、立项、设计、施工、交付使用直至报废。

9. 工程项目决策分析:指项目投资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手段,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方案、投资规模、建设工期,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最终确定是否投资该项目的过程。

10. 公司融资方式:亦称完全追索的融资方式,是指一个公司利用本身的资信能力所安排的融资。

11. 项目融资:一种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的融资。借款人原则上将项目本身拥有的资金及其收益作为还贷资金来源,而且将其项目资产作为贷款的抵押。

12. 施工总包方式:业主首先委托咨询、设计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并交付整个项目的施工详图,然后业主组织施工招标,最终选定一个施工总承包商,逾期签订施工总包合同。

13. 施工平行发包方式:业主首先委托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与设计单位签订委托设计合同。在初步设计完成并经批准立项后,设计单位按业主提出的分项招标进度计划要求,分项组织招标设计或施工图设计,业主据此分期分批组织采购招标,各中标签约的承包商先后进点施工。

14. DB方式:为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

15. EPC方式:承担了项目的设计、采购和施工任务,并承担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大部分风险。

16. CM-at risk 方式:业主在设计阶段伊始选择CM单位,并由CM单位直接与各施工分包商、供应商签署合同。 17. 招投标:(1)投标人向招标人书面提出自己的报价及其他响应招标要求的条件,参加获取货物供应、承包工程或咨询服务的竞争。

(2)招标人对各投标人的报价及其他条件进行审查比较后,从中择优选定中标者,并与其签订合同的交易方式。

18. 公开招标:亦称无限竞争性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的招标方式。

19. 邀请招标:亦称有限竞争性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的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接到投标邀请书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才能参加投标的一种投标方式。 20. 总价合同:在合同中确定一个完成项目的总价,承包单位据此完成项目全部内容的合同。仅适用于工程量不大且能精确计算、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又分为固定总价合同、可调价总价合同。 21. 单价合同:承包人在投标时,按投标文件就分部分项工程所列出的工程量清单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费用的合同类型。又分为固定价单价合同、可调价单价合同。

22. 成本加酬金合同:实际成本价固定费合同、实际成本加百分比合同、实际成本加奖金合同、混合性合同。

23. 最低评标价法:以评审价格作为衡量标准,选取最低评标价者作为推荐中标人,,评标价并非投标价,它是将一些因素这算为价格,然后再评定标书次序。

24. 招标文件:招标人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应包括: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合同条件、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工程量报价表、投标书格式和投标保证书格式、补充资料表、合同协议书、履约保证和动员预付款保函。

25. 建设工期:指工程项目或单项工程从正式开工到全部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所经历的时间。一般按日历月计算,有明确的起止年月,并在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有具体规定。 26. 合同工期:指完成合同范围工程项目所经历的时间。一般以日历天计,它的开始计算日期为承包人接到监理工程师开工通知令这一天。

27. 施工合同:即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是发包人和承包人为完成商定的建筑安装工程,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合同。

28. 工程变更:即合同工程变更,是指对合同文件,包括相应的工程设计、建设条件,或经监理批准的施工方案,进行的任一方面的改变。

29. 工程项目质量:指工程产品满足规定要求和需要的能力,体现在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外观及环境协调等方面。一般包括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和工作质量。

30.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31.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在质量计划的基础上,致力于满足工程项目质量要求的一系列落实、检查、纠偏等活动。

32. 全面质量控制:从企业或工程项目作为整体,依靠全体人员,综合运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经济的开发和生产出用户满意产品的管理活动的总称。

33. 投资:一般是指经济主体为获取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他资源用于某些事业的经济活动过程。

34. 工程项目投资:指工程项目建设阶段所需要的全部费用总和。包含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两部分。

35. 工程造价:即为工程的建造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建筑工程领域,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工程承发包价格。

36. 工程施工成本:指承包商按照承包合同的要求,完成合同项目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的货币表现形式。

37. 工程项目投资管理:通过对工程项目投资的计划、实施、控制,以及纠正偏差的总称。 38. 工程项目投资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39. 预备费:在设计阶段难以预料而在施工过程中又可能发生的、在规定范围内的工程费用,以及工程建设期发生的价差。包括基本预备费(主要针对设计变更)和涨价预备费。 40. 工程项目投资计划:以货币形式编制的资金使用计划,用来确定合理的投资控制目标值。 41. 标准设计:经国家和地方批准的建筑、结构和构件等整套标准技术文件和图纸,称之为标准设计。

42. 价值工程:又价值分析。运用具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着重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使之以最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的功能,从而提高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提高产品价值的基本途径:功能不变,成本降低、成本不变,功能提高、成本小增加,功能大提高、功能少降低,成本大降低、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43. 风险:在给定的条件下,特定时间内发生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44. 项目风险管理:指项目管理组织对项目可能遭遇的风险进行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监控的动态过程。

45. 风险估计:风险事件发生发的概率、风险事件后果的估计

46. 风险评价:项目风险评价是对项目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项目风险分级排序的过程。常见的风险分析方法:调查和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统计和概率法、敏感性分析法、蒙特卡罗方法、CIM模型、影像图法。其中前两种方法侧重于定性分析、中间三种侧重于定量扥系,后三种侧重于综合分析。

47. 风险监控:通过对风险规划、识别、估计、评价、应对全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48.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在质量计划的基础上,致力于满足工程项目质量要求的一系列落实、检查、纠偏等活动。

上一篇:测量员项目个人总结下一篇:奔跑吧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