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2022-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的课文,作为初中的起始年级,应该在朗读上多下功夫。朗读是我们感受课文的最好方法,本设计重点以朗读带动整堂课的学习。组织多次朗读(感读—思读—悟读),每次朗读都有具体要求,每次要求各不相同,力求步步深入。

2、侧重于整体感知课文内涵,力求从文本走向能力、走向生活。

3、语文教育是情感教育,教师要善于捕捉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浓浓情意,把目光投注于学生自身,让学生在感受母爱的阳光中懂得珍惜亲情,懂得感恩父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畅文句,领会课文大意。

(2)、把握课文感情基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

(1)、字词音义的标注。

(2)、查找作者冰心材料。

(3)、查找文体“散文诗”材料。

(4)、搜集有关母爱的语句。

2、课前练笔:把你母亲最让你感动的点滴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二、读与感

1、检查预习作业(同桌交流查看)。

2、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

师: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

1、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2、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以看出。

师:这两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里,表现很好。

(2)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们概述的不足。

3、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读与思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赏析“风雨中三看红莲”部分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用圈点勾画法圈出表示当时作者心情变化、

环境和红莲表现的词句。一写看红莲(示例)二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三写看红莲 (师生共同圈点勾画)明确: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地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

三写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2)、学生分三小组朗读,让读得优美的学生朗诵表演。

(3)、学生齐读,同时思考: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即托物言情写法。)

四、读与悟

1、教师提示问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荷叶怎么就象征了母亲(可从情感、修辞、句式和作用等角度进行理解)

明确: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报答母亲的恩情呢?)

2、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

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

3、小活动:

(1)、在《感恩的心》乐曲中“许愿”,在心中默默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

(2)、学生代表朗诵表演感恩母亲的话。

五、作业:

1、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齐唱《烛光里的妈妈》结束教学。

六、附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诗)

寄寓

荷叶―――――― ―――> 母亲

(无畏遮蔽)联想(无私爱护)

红莲―――――――――>我

象征

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第2篇:《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诗歌导入: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今天我们将有幸学习著名作家冰心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歌——《荷叶

母亲》。

二、读“荷”

1、自由朗读课文,自主梳理生字词。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明确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老师很喜欢这首诗歌,请允许我为大家朗读一遍。那么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老师如何处理朗读的轻、重、缓、急,并且在老师朗读完之后,给老师做个评价。

如果说到抑扬顿挫,那么就说,知道老师为何这么处理吗,是因为老师根据作者的情感来处理自己的语调与语速的。请同学们仔细揣摩作者的情感,有感情地再一次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合乐朗读课文。

接下来请同学们和着这悠扬的音乐,朗读这篇美文。 (生读)

三、疑“荷”而知“荷”

同学们深情的朗诵非常好!大家看到题目《荷叶 母亲》是作者加的,后来人认为应该取名为《荷叶 红莲》更加适合。同学们你们的意见是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注:在此学生可畅所欲言,通过对荷叶红莲的认知,感受托物言志的这种表达,也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解释了文章的主旨和表达方式。

1、 情感的认知,主旨的把握

2、 荷叶红莲与我和母亲的关系,点析托物言志

3、 精彩词句的赏析,教师指点

四、析“荷”

母爱的赞美,冰心给予诗歌的表达“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同学们,你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的深情呢?

(自选方式,可写下文字,可表演,可绘画,可讲述你感受到的母爱)

五、听“荷”

1、课文配乐朗诵听读

2、多媒体播放雨打荷叶配乐

六、小结

1、学生大声诵读课文最后一段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为母亲做一件事,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读和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为诗歌,以读代讲更能让学生接受诗歌中的情感,感悟不可强求,引导学生自己完成对诗歌的解读。相对在知识性和基础性的地方用时用力较少,这需要课下做好预习。

第3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荷叶·母亲》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七篇课文散文诗二首的第二首诗歌。学生刚从小学语文转到初中语文,可能会不太适应,应使学生了解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的不同。 教学目标:

熟读这首散文诗,整体感知内容,积累诗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荷叶与荷花的图片,问同学们这是什么?

同学们往往会第一时间注意到荷花,而不是荷叶,由此导入。

二、新课

1、检查预习

菡萏

蒂瓜

姊妹

徘徊

攲斜

覆盖

荫蔽

2、了解作者

作者: 冰心(1900-1999),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小说集《超人》等。她的创作最显文学功底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略带忧愁的情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3、听课文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4、整体感知课文。

(1)逐段分析课文。

第一段交代了家中莲花的来历。

第二段回忆故乡院里的莲花。

第三段闲谈由花及人,把三个姊妹比作三蒂莲,为下文的以花喻人蓄势。

第四段一夜雨声,白莲凋零,红莲绽放。

第五段雨打红莲,心绪不宁。

第六段荷叶护莲,心绪安宁。

第七段赋予荷叶以人的性情,极力赞美荷叶。

第八段深受感动。

第九段将母亲比作荷叶,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划分自然段,本文可分为几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1~3):写得到两缸莲花和由此引起的回忆。

第二部分(4~7):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情景。

第三部分(

8、9):抒发感动之情,讴歌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3)老师提问,学生答。(快问快答) 提问:标题中的荷叶与母亲是什么关系?

明确:比喻的关系,以荷叶喻母亲。 提问:文中还有其他的物和人构成了这样比喻的关系吗?

明确:红莲与“我”。

教师总结: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喻手法的运用,以物喻人。

提问: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

明确:做铺垫,将莲花与“我”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提问:“我”为什么感动?请用文中的一段话来回答。

明确:“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填空下的荫蔽?” 提问:最后一段中,“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明确:人生路上的困难、挫折。

提问: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就如荷叶在雨中保护红莲一般,人生路上,只有母亲保护孩子度过种种坎坷磨难,这是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深情赞颂。点明了诗歌的主旨,深化了中心。

提问:阅读第4-8段,思考作者几次写到红莲?每一次看红莲时自然环境和红莲是什么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可从文中划出关键词或是关键句进行回答。

明确

第一次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 开满了 亭亭地立着 第二次 雷声作了 大雨愈下愈大

左右攲斜 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第三次 雨继续下

不摇动了 心情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第四次 雨势并不减退 雨点不住地打着

深深地受了感动 (上述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提问: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伟大最无私的感情。在生活中,妈妈把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该如何报答妈妈呢?(言之有理即可) (4)小结

《荷叶·母亲》采用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手法,将母亲比作荷叶,将自己比作红莲,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感激和赞美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遇到困难和挫折,比如生病了,受伤了,考试考砸了,和同学闹矛盾了„„这些就是我们“心中的雨点”,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们的妈妈在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如何帮助你们的,另外,同学们也要想一想,如果妈妈遇到了困难,你们又要如何去帮助妈妈。学会感恩。

5、课后作业:写一封给妈妈的信。

6、板书设计

两缸莲花,回忆往事。

荷叶·母亲

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歌颂母爱

深受感动,赞美母爱。

第4篇:《荷叶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畅文句,领会课文大意。

(2)、把握课文感情基调,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多种方式读来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验诗歌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至深至爱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1、品味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自主合作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作业

(1)、字词音义的标注。

(2)、查找作者冰心材料。 (3)、查找文体“散文诗”材料。 (4)、搜集有关母爱的语句。

2、课前练笔:把你母亲最让你感动的点滴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母亲是鲜花旁的叶子;母亲,是大海上的帆船;母亲,是灵魂的真谛。母爱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关母爱的语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母爱的语句。 生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生3:世界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师:是的,一次回眸,一个抚摸,每一个平凡的动作都会牵动为人子女的情思,今天 我们来学习冰心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

二、读与感

1、检查预习作业(同桌交流查看)。

2、快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作者对莲的情感态度。

师:诗言志,诗传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

1、母亲对子女的爱,因为荷叶荫蔽红莲。

2、子女对母爱的赞颂,从文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可以看出。 师:这两位同学能通过自己的感悟,走进作者的心里,表现很好。 (2)引导学生评价,补充同学们概述的不足。

3、再读课文(男女交叉朗读,个人自由朗读等方式),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评价。

三、读与思

1、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

(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2、赏析“风雨中三看红莲”部分

(1)、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用圈点勾画法圈出表示当时作者心情变化、环境和红莲表现的词句。一写看红莲(示例)二写看红莲(学生圈点勾画)三写看红莲 (师生共同圈点勾画)明确: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地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

三写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动摇

(2)、学生分三小组朗读,让读得优美的学生朗诵表演。

(3)、学生齐读,同时思考: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即托物言情写法。)

四、读与悟

1、教师提示问题:“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一句话的?(可从情感、修辞、句式和作用等角度进行理解)

明确: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报答母亲的恩情呢?)

2、冰心的母亲让冰心感动,你的母亲让你感动了吗?说一说你的母亲让你感动的点点滴滴并深情地读一读。

3、小活动:

(1)、在《感恩的心》乐曲中“许愿”,在心中默默写一段感恩母亲的话。 (2)、学生代表朗诵表演感恩母亲的话。

五、作业:

1、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

齐唱《烛光里的妈妈》结束教学。

六、附板书:

荷叶母亲

冰心(散文诗)

寄寓

荷 叶―――――― ―――> 母 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

红 莲―――――――――> 我

象征

心中的雨――――――> 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第5篇:荷叶母亲教学反思

春风化雨,在学生的心田播下爱的种子

——《荷叶 母亲》教学反思

刚刚执教完冰心的《荷叶 母亲》一文,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冰心用心铸就的爱的颂歌,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对于这样一篇美文,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春风化雨,让作品潜移默化滋润学生的心田,成为了我这堂课一直追求的目标。下面是我自己对这堂课的几点反思。

反思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郁于中,才能发之于外。作为执教者,心中有情才能打动学生的心。为此,我深入钻研文本,潜心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深沉情感,让自己先被作者打动,然后再去感染学生。所以,我反复地朗读课文,仔细地品析课文,深入体会“荷叶护莲”这一诗化意象里所蕴含的冰心的感恩之心。其次,我拜读了冰心的《繁星》里关于母爱的颂歌所有的诗作,深刻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方式,并多方探究冰心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让自己的教学既紧扣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力争做到教学的高屋建瓴。

反思二: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制定教学流程,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语文学科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课,空洞说教往往让学生心生反感,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为此,我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环节。“走近名家”让学生初步感知作者的“爱的哲学”;“赏文入境”让学生开始进入作品的情感氛围;“品文知心”让学生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心灵,通过对文本的诵读和品味,让作者的情感力量自然而然地沁入学生的内心;“心有所悟”让学生从作品里走出来,走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感悟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手写我心”则是在学生充分酝酿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文本诗化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此教学流程既遵循了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也严格遵循了课程育德必须紧扣学科实际,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育德的要求,让学生“读——品——悟——写”,在全面完成学科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对学生实施品德教育,收到了双赢的效果。

反思三:为了要让爱的种子能够播撒在学生的心中,我还注重了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资源,结合学生感受深刻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最近学校德育处开展了一次“孩子,你知道父母的付出有多少?”的德育主题活动,许多家长都给学校做了反馈,对学生道出了他们的心声。我有意识地利用了这一素材,让学生在现实的感召下体会父母为自己的爱与付出,学生受到的心灵震动很大,不少学生是满含泪光地写作,哽咽抽泣地诵读,让我也深受感动,忍不住潸然泪下。

反思四: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前提下接受情感的熏陶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充分展示语文教学的本味,体现语文教学的精髓,才有可能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依然应该是而且必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文本和生活中培育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方面的有利因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德方面的巨大作用,争取教学的最大成功。

总之,参加这次课程育德比赛,加深了我对语文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磨练了我驾驭语文课堂、提升教学艺术的能力。在以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将进一步在课程育德思想的指引下,充分发挥语文育德的巨大功能,在学生的心田播下更多爱的种子,并让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6篇:荷叶母亲教学反思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以亲情为主题,写出亲情的真挚。接下来是为大家带来的荷叶母亲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范文一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以亲情为主题,写出亲情的真挚。《荷叶 母亲》,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讲授《荷叶母亲》这节课时,我按照“初读感知——品读悟情——抒写感恩”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这篇课文的文质之美,体会浓深的母子深情。

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荷叶荷花的简笔画图片,然后问学生由图片会想到什么诗句或者想到什么话语,从而引入课题,介绍冰心。

接着让学生听录音朗读,注意把握字音、语调、节奏、情感。听完之后交流感受。在学生交流感受这一环节,有一些预习比较充分的学生还谈到了对主旨句的理解,但是这只限于个别学生而已。由于把握不准时间,让学生天马行空扯远了。所以导致在进入第三环节“品读美文,体悟情感”时,有些内容重复分析以至于花费了不少时间。

我是用下午的第三节课,由于担心拖堂,会造成学生的急躁不安,影响课堂效果,于是把学生读书的时间缩短了。这一做法,我觉得违背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应该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自己悟,这不仅把读的时间还给了学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发现能力。

而我觉得本节课比较成功之处在于:

让学生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出荷叶对红莲的荫蔽也就是母亲对儿女的庇护,体会诗歌中的浓浓母子深情。明白借物写人的写法。学以致用,课的最后环节设计让学生“抒写诗句,感恩母亲”在他们动手写一写母亲时,放音乐背景《烛光里的妈妈》渲染情境,让学生抒写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在这一环节,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几句优美的诗句来歌颂母亲。

在以后的路途中,肯定还会有失误和不足,希望各位同仁能给予帮助和批评指正。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范文二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符合散文诗的文体特点,以品析为主,以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为基础,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与学生互动不够。

课前我与学生的沟通较少,因此敢于主动发言的同学不多。而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我没有及时地予以鼓励,造成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二、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不够充分。

在我范读的时候,应该提示学生有意识地模仿我的语速、语调,再结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朗读一遍,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本文是要求背诵的篇目,课堂上应反复诵读,课文的主旨段在品析之后可要求学生背诵下来,其余段落可选背。

三、课文集美环节形式大于内容。

此环节本来是要求找出文中直接描写红莲的段落,从中选句子,形成一篇先描写后抒情的微型美文。我提示学生可以找与环境、心情、红莲情状相关的语句,范围太大,学生反而不好把握,其实只要找出能体现本文主旨也就是直接描写红莲的句子就可以了。

四、课文品析不够深入,变式较少。

我指导学生从炼字用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品析课文,让他们找出自己欣赏的语句,朗读并说出其妙处。显然,这种做法并不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教师应给出示例,让学生掌握赏析文字的方法,也可采取替换式,让学生感受本文典雅优美的意境。同时,不要囿于单纯的文字赏析,也可从本文象征手法的妙用、三条线索之美、托物言志的作用等方面入手,使学生深入文本。

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堂课虽然有不少瑕疵,但是在评课老师的批评分析中,也让我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出口,从而避免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再出现类似的问题。

荷叶母亲教学反思范文三

《荷叶母亲》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以亲情为主题,写出亲情的真挚。《荷叶 母亲》,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文章语言清新自然,隽永淡雅,显示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主要抓住“朗读美文”和“体味深情”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反复细读,让他们自然理解作品的情感。实际教学中,得失兼之,反思总结如下:

一、好的方面

① 准备:上课之前准备充分,认真制作课件,这样细致的备课过程使自己对教材足够熟悉,教学环节也流畅。

② 拓展:在理解文章情感后,又阅读了冰心的诗《纸船》,加深学生对冰心作品的理解。

二、不足之处

① 本文借红莲的际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为什么作者会想到母亲,我并没有在课题上

做拓展,如果这里插入冰心母亲在病中的事情,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中心了。

② 我们课堂上学过的东西,就是希望学生学以致用。这一课没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去仿写最后一段,也是一个遗憾。这段借用比喻表达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是很好的仿写段落。

上一篇:诗词进校园活动下一篇:国防与军事理论课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