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新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并逐渐得到普及是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在当今大学体育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引入使得传统体育教育与之有机结合,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田径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当中的必修课,由于当前体育发展以及社会面对不同体育人才所需的转变,使得这个传统的专业课程备受挑战,它在体育专业核心中的地位受到晃动。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

田径运动是在人类社会长期的构成过程里逐步演变而成,属于人类给顺应生存与自然进行斗争和人类内部斗争需要的结论,是通过人的走、跳、跑、投等相应生活技能为基准,在演变及发展的过程里结合了人类本身的身体形态构造特征,体现出了力量、速度、灵敏、耐力以及柔韧性的基本素质的良好结合。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田径都担负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生存的基本基础就是拥有较好的奔跑能力以及力量,这也成为了获取更多物质资源的基本条件。在一定阶段中,田径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一、田径教学现状的分析

首先,田径教学的目标

田径课程的改革应该将体育教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为基础,将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作为目标,将改变内容和方法作为主要内容,培养目标应当同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当前田径教学依旧通过传授经济技术的方式,将训练运动员的方式使用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上。加强竞技能力的提升,忽略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老师对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的掌控,忽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重视教学中对知识的认知,忽视教学当中情感和创新思想的构成。一旦没有及时将教学的目标进行调整,那么所培养出的学生并不能顺应社会的需求,使得学生毕业后出现就业困难的状况[1]。

其次,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田径教材并没有将以往的教学束缚摆脱掉,查阅近些年的体育院校普修通用教材能够看出,教材在编写中依旧偏向竞技运动项目技术发展的概述、技术分析、技术教学、常见错误及纠正。这些从小就学习的内容被不断重复,只是将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强化、竞技能力提高当作教学创新之处。大多数老师都认为大学学习的技术在未来的工作中没有起到任何帮助,这使得当前很多体育从业者拥有危机感。

新课标提倡的是生动活泼、快乐的体育氛围,而当前的田径教学则依旧是传统的方式,透过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体育院校依旧使用过去的三段式教学方式,也就是热身部分、基本部分以及结束部分,对于基本部分的基本指的是讲解、示范和练习。这样的带领方式,一代传一代令教学改革较难前进,并且也会对年轻的体育老师业务能力造成影响。体育教学评价基本不存在,教案常年能够复制,构成了惰性思想,不会对业务进行研究和分析。

再次,审核内容过于陈旧和乏味

田径教学大多以学习竞技项目的技术动作为主,以提升竞技能力为目标。因此,在审核中加强经济能力来达标,忽视了田径的理论和相应的知识审核,加强总结性的评价,主要是老师的评价欠缺綜合性评价,竞技技术和当前的体育教学不服,对于体育教学专业的学生没有对创新精神给予肯定,影响了学生对创新的积极性。

二、田径教学改革的路径

1、田径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以往的田径教学已经无法顺应当前多元化的课堂,针对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尤为紧迫,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以及技能把握方面,融入新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转变以往田径教学对学生的束缚。定向运动成为了融合身体素质、智力以及合作精神的运动形式,可以从整体上转变传统课程的乏味性,在令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还可以令学生的心理获得满足,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掌控。

2、田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创新

田径教学改革在形式上来看,主要体现为内容、方法以及手段的改革,而本质上这样的改革则是老师获取新知识、新信息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对田径教学起到影响的重要性因素,它决定了田径教学改革的过程。老师教学的能力以及教学方式的使用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新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在加强身体素质和技能提升的同时,加入了快乐体育的因素,降低了评价的难度。大学时期的田径教学,加强技能的掌握以及素质的提升。体育教学专业的学生是老师基础的保障,把控正确的田径技能才能够令田径知识的传授有所保障[2]。

3、老师的主导作用

对于田径教学而言,老师应当有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强化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尽管从初期有的练习在学生看来尤为严格,无法完成,可是只要这些要求是通过田径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的具体状况提出的,并且最终可以为学生带来好处,就能够逐步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老师作为田径教学过程的主导者,学生则是这个过程当中的主体。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技能的掌握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过程,也要加强学生意志和品质的培养,老师自身的示范作用以及严格的要求对学生而言才是获取知识的保证。

三、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对策

1、了解田径课程的价值,处理学生思想的问题

田径是通过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动作演变而来的,它在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当前的发展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们拥有汽车等交通工具后,下肢的功能逐步减退。在人们不需要搬运重物时,上肢功能会逐步减退。田径运动作为人们最根本的身体运动之一,令人们的头脑发达的同时,确保人的自然属性,以免脑体失衡形成病态化。并且,田径运动是持续超越自我的过程,它为人们带来的是深层次的快乐。

2、课内外一体化提升学生田径基础

设计一个课内外一体化的活动,让学生可以把课内外的时间结合起来,进而提升专项素质以及专项能力,并且也成为应对课时减少的一种方式。还可以让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中小学的田径课程中进行实习,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不足,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能力[3]。

3、提升老师职业荣誉感和危机意识

老师改革动力的欠缺成为了束缚田径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了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当结合现实让老师体会到危机,让老师意识到目前田径教学的现状,以便体会到职业荣誉感以及危机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大学体育田径运动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言,一定要完全转变田径运动就是田径课程的理念,通过各种渠道综合性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具备良好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楠楠.高校公共体育课田径教学模式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169-170.

[2]李春生.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及改革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1-46.

[3]王文.西安市部分普通高校田径课程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2:1-42.

作者:王建基 诸志楠

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篇2:

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发展趋势

摘 要 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新式的教育教学方式,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并逐渐得到普及是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在当今大学体育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引入使得传统体育教育与之有机结合,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大学体育教育中拓展训练的概念和特点入手进行阐释,探讨拓展训练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拓展训练 体育教学 意义 发展趋势

为响应国家素质教育的号召,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体育教育的教学改革在高校教育中势在必行。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训练方式,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得到发展和重视。大学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引入使得大学体育教学扩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育教学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同时也揭开了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及特点

拓展训练是最初用于战争中对军队的训练,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拓展训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拓展训练的引入起初主要是用于企业员工的培训,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拓展训练开始走进校园,与传统的体育教育相结合,并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方式。但是,不管拓展训练如何发展,其本质还是基于对生存技能和参与者身体素质的训练,其核心是一项体验式学习。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让个体充分参与到训练过程中,获得个人体验,与团队成员相互合作、相互沟通和相互配合,共享信息和经验,最终达到自身素质的提升。这是一个体验式学习的过程,它主要是在特定的情景环境下,以游戏为载体,通过学员之间的共同参与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随着拓展训练的不断发展,拓展训练的形式也是越来越多,例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行军野营训练、野外穿越训练、攀岩和探险训练等。但是不论何种形式的拓展训练,都要求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首先,拓展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和体验性的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参与者身体的运动来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员去了解和感受事物,从而获得经验和真理。另外,拓展训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拓展训练是对体力、心理和智力的考验,这些项目的完成需要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挑战自己和团队的极限。训练中加入的游戏成分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使得学员能得到身心的放松和满足。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应用价值

(一)拓展训练扩展了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育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体育教育的需求。拓展训练的出现让传统的体育教学和现代化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对某个体育项目的不断优化和发展,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扩展了教学内容。拓展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拓展项目都适合大学体育教学的,体育教师在选取拓展项目的时候应考虑本班学生的总体数量、男女比例的构成、所学专业、训练时间以及培训场地等实际情况。将拓展训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水平来选取适合本班级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并且要选择适合本项目的体育器材作为辅助手段。在训练方法的选取上,不要拘泥于现有的教学方法,要用于创新,大胆尝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拓展训练丰富了大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

拓展训练本身的表现形式很多,每个拓展训练项目的训练方式也很多,所以包含着很多的教育方式。因此,拓展训练被引入大学体育教学后可丰富其教学方式,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实践已经明显的提升了教育教学的效果。拓展训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强化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一系列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释放了心情,体会到了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信任大考验的拓展训练方式,通过这种带有一定刺激性的拓展训练活动可增强队员之间的团体协作精神,帮助学生战胜内心的恐惧,勇敢的面对挑战。体育教师应合理借助拓展训练,引入一些新型的训练方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三)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进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去和团队成员合作去完成一些极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去将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的挑战意识得到增强,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从而充分的突破自己的潜能。尤其是当今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0后,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困难的挑战,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手足无措,拓展训练让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

大学时代是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所以,大学体育拓展训练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之间的重要衔接。拓展训练的合理使用使大学生树立起较强的体育精神,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得到提高,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提升学生的意志力,能够勇敢、积极的面对出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为以后从学校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拓展训练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参与者充分的融入团队,与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还要分享个人心得与体验,从而使自己获得自我认识与进步。拓展训练最初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使个人的意志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和团队都获得了一定的收获。尤其是90后的大学生,由于其受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意识还不够成熟,导致其不懂得与他人相处,无法妥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拓展训练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学生的困扰,使得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他们要以大局为重,学会协同和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角色,并且与团队成员互帮互助。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体能,还帮助学生树立了团队合作精神,从而达到了素质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教育是社会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社会对各种新型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加与综合素质人才匮乏的情况相矛盾,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可以为给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另外,拓展训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授和学生模仿的固有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将拓展训练与传统体育课程相结合可以使课程变得更加活跃和有趣,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调查显示,目前环境下,拓展训练并未在大学体育教学训练中得到广泛普及,甚至可以说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并合理利用的并不多。在引入拓展训练的大学校园内对参加过拓展的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体育教育中引入的野外生存训练,目前的开展都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拓展训练也越来越受到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视,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课程的设置不够成熟、师资力量缺乏、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培训设备不够健全等。有的学校甚至把拓展训练当成是一种游戏,虽然娱乐了学生,却未能起到训练的目的,这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所以,为了更好的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使拓展训练能发挥其作用,应对其予以重视,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解决以上问题。

(一)拓展训练与传统大学体育课程有机结合

拓展训练与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传统课程有机结合,这也是未来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让前沿课程与传统课程相结合,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和层次,也符合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入具体的拓展项目,比如说在球类比赛加入小组竞赛,在田径项目中加入越野赛。让拓展训练项目充分的融入到传统的体育训练项目中,让学生全面的参与到体育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合作,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大学体育教师也应当注重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高,加强自身的责任感,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课程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以必修课的方式在大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

大学体育教学的另外一个发展趋势就是提高拓展训练的教学地位,将拓展训练项目以必修课的方式引入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课堂。由于拓展训练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展了教学方式,将拓展训练以必修课的方式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学习这门课程。通过必修课的方式给拓展训练以教育地位,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技术指导。同时,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的长远发展也需要有更多的能够面对困难和挑战、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性格的员工,员工的这些良好的素质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源泉。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正好培养了学生的这些精神,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多种方式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引入拓展训练

当前高校运动会中的项目设置到运动员的选拔大多沿用了竞技体育运动会的方式。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大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后挑出的项目骨干,而大部分的学生则只能作为观众来参加运动会。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运动会的热情不够高,这与学校运动会提高全民素质的目标相违背。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将某些团队项目引入大学运动会,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拓展训练项目便是团队项目的典型代表之一,拓展训练项目的引入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意识到团队的力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也起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运用于大学体育教学中,不仅扩展了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了体育教学的方式,还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人士的重视。虽然在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中普及并不是很广泛,但是在未来的体育教育教学中却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注重拓展训练的引进,提高拓展训练的地位,使其与传统体育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帕力哈提·达吾提.大学体育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发展趋势分析[D].教育学论坛.2015.

[2] 王宗友.大学体育教育中拓展训练的发展趋势探究[J].语言艺术与体育研究.2015(23).

[3] 吕杰.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探讨[J].科技教育.2014(17).

[4] 黄维轩.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D].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

作者:乔赛

大学田径教育教学论文 篇3:

四川省普通高校健美操师资队伍建设刍议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四川省普通高校健美操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存在的师资培训、学历职称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如下有效措施:把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作为高校健美操教师建设的主旨;更新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科研创新能力;更新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

[关键词]普通高校 健美操 体育教师 师资建设

[作者简介]张英(1974- ),女,四川双流人,西华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程远义(1974- ),男,四川青神人,西华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四川成都610039)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华大学人才培养科研课题“新时期高校健美操课程现状分析与教改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W0722503)

[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四川省内的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华大学、成都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10所普通高校从事体育健美操教学的教师为本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国际互联网的部分搜索引擎联机检索和查阅各种体育类书籍、学报学刊,查阅到175篇相关论文。在四川大学图书馆、成都体育学院图书馆、西华大学图书馆查阅到关于体育课程改革、高校课程改革和健美操书籍十余部。

2.专家访谈法。走访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工作的教授、高校体育部门领导15人,从不同的角度就四川省高校体育健美操教师队伍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并探讨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3.问卷调查法。向四川省的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西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10所普通高校体育部发放了45份问卷,请担任学校健美操课的教师填写问卷,回收问卷45份,有效率100%。

4.逻辑分析法。在对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的知识方法对资料进行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并对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

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目前四川省高校健美操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为:高校中专任体育教师以中级职称、本科学历青年教师为主;聘用体育教师时重视职称和学历、轻视教育教学经验;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教师职称晋升脱节等。

(一)专任教师以中级职称、本科学历青年教师为主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健美操教师中讲师和助教共有32人,分别占到了被调查教师总数的44.4%和26.7%,而教授和副教授总共只有10人,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22.2%。教龄在6~10年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总数的40%;教龄在5年以下的占26.7%;教龄在10年以上的占33.3%。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高校的健美操教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健美操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但是在科研方面还比较欠缺。由于高职称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有利于课程的建设,但是对于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健美操而言,长教龄的教师,应进一步加深和加强健美操专业知识的学习,充分运用已经具备的教学技巧,力所能及地进行准确的示范和科学性的讲解,满足学生“求新、求趣、求知、求动”的心理需求。

学历代表一个教师曾经接受的正规的教育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标准之一,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发展潜力,也预示着教师队伍的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的潜在能力。通过调查四川省部分高校的健美操教师显示:在被调查的45名教师中,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为33人,占74%;研究生学历的有5人,占11%;5人正在攻读研究生,占11%,还有2人学历在本科以下,只占到4%。四川省健美操教师的学历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大约有1/5,这对于高校健美操科研和理论的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另一方面,本科学历的教师仍然占很大的比例,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在引进健美操教师的时候,在研究生学历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健美操人才,这与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各校体育系的领导都认为,有些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与本科毕业生相比,在健美操的技术、技能和专业知识上要欠缺一些,对于高校健美操实践教学来说,本科生比研究生的教学能力更强一些,有的高校领导从教学这方面考虑,不得不放弃硕士毕业生而选择本科毕业生。我想这也是目前四川省高校健美操教师本科学历居多的原因之一。然而,从科研方面来看,研究生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各高校应加强健美操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聘用教师时重视职称和学历,轻视教育教学经验

从事健美操课教学的教师专业分布不合理。在45名教师中健美操专业毕业的教师8人,仅占17.8%;艺术体操和竞技体操毕业的教师总共占到了26.7%,而從其他专业毕业转而从事健美操教学的有13人,比例高达28.9%。说明专业健美操教师比例偏小,对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健美操教学来说,专业知识的缺乏,不利于健美操课程的发展。高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将丰富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深度和广度将是专项课教师的特点之一”,因此,高校从事健美操教学的教师专业结构有待调整。

近年来,健美操在高校得到迅速的发展,健美操运动不是从竞技运动项目转化而来的,而是具有很强的健身健美功能,同时又和时代的发展同步,具有时尚性,备受高校女生的欢迎。每所高校每年都有1000~3000人的学生选修健美操课,这使得高校要增加健美操课程安排以满足学生的需要。由于健美操专业教师的短缺,各高校为了弥补教学上的不足,不得不将其他专业的教师加以短期培训,然后进行健美操教学。在高校实行公共体育课选项课和学分制以后,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淡出了体育教学(如田径、排球),这使得部分学田径、排球专业的女教师面临没课可上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他专业的教师也纷纷主动转行学习健美操,进行健美操教学。高校在聘用健美操教师时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基本标准,忽视了对教师工作经历的要求。目前的教师培训项目和内容重视学科知识和学历的提高,忽视了教学技能和教育技术的培训与提高。

(三)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教师职称晋升脱节

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每一个教师都有密切的关系,即使是那些既有合格学历,又能胜任工作的优秀教师,也有一个不断提高和精益求精的问题,教师的在职培训实际上就是教师的终身教育,现代教育必然要求把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技术提高从自然成长状态变为自觉提高阶段。①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四川省高校健美操教师一年接受一次在职相关专业培训学习的一个都没有;两年接受一次培训的只有5人,占11.1%;三年接受一次培训的只有11人,占24.4%;5年以上接受培训的20人,占44.4%;还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有9人,占20%。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目前高校教师在职称晋升上对学历和科研都有明确规定,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教师在晋升副高以上职称时40岁以下必须具有硕士学位。在科研方面,晋升副高级职称的要求是至少公开发表6篇学术论文,其中在中文类核心刊物(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认定的刊物为标准)上发表两篇学术论文,并且有省级科研课题主要负责人一项,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缺乏量化的指标,还没有高校提出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职称晋升挂钩,这使得教师缺乏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缺乏自动更新自己知识结构和发展教学能力的自觉性,教师的培训和再学习情况令人担忧。相比之下,国外大学对教师培训方面高度重视,积累了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例如英国规定,所有教师每隔七年享有一个学期的脱产进修的权利。美国的一些州规定,中小学教师每年至少要在培训班学习两个星期。这些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把教师的进修和在职培训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教师进修与提高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

三、加强高校健美操师资建设的思路

(一)应把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作为高校健美操师资建设的主旨

根据当代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在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作为高校体育教师建设的主旨,在面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出现时能从容地接受和尽快地传授给学生,使自己与时代的发展同步。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教育要促使人的现代化,取决于许多条件,教师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除了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之外,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很重要的。②体育的运动项目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的网络化,各种新型的运动项目的不断出现,如以前备受女大学生喜爱的健美操运动,随着瑜伽、拉拉队运动、街舞等的出现,开始出现学生选课人数逐年衰减的现象。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的不断变化,体育教师更应该加强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把教育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作为高校教师建设的主旨。可以在教育部已经实施的六个项目中,增加教学技能和教育技术水平提高的内容,明确规定教师在任职期间必须参加相应的培训或参加一定学时的教育技能和教育技术的学习,使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有明确的制度保证。③

(二)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新世纪的新經济,以全球化、信息化为特点;新政治,以多极化、民主化为特点;新科技,以生态化、智能化为特点;新文化,以融合化、网络化为特点。新世纪的新教育是和平发展教育、终身素质教育、科学人文教育。④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的新型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工作,学会如何合作,以及学会如何生存。高校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意识与价值观、基本运动能力与健康方法、体育娱乐与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等,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健康”,从而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打下物质基础。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的“三中心”的教学思想,应紧紧围绕着学习者的需要设计安排课程,并将之置于有利于学习者掌握及所需学习内容的环境之中。体育课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体育课应运用各种学习途径,包括自我锻炼、他人指导、高科技协作、合作、交往学习等。

科研能力是衡量一名优秀体育教师的重要方面,教师的素质也只有在教育科研和教改实验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现代教育要求体育教师不只是个“教书匠”,而应是一个必须具有强烈时代感、不受固有观点和模式的约束、积极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开拓新领域,并且在创新中生存、在开拓中发展的科研型教师。⑥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激发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例如设立高校教师学术假制度,规定教师在工作4年后,可享受3~6个月的学术假。学术假不是休息,而是参与培训项目、做访问学者或进入研究部门参与合作研究。这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有效举措。⑦

(三)完善高校健美操师资培训制度和体系

信息化的社会,需要现代的高校体育教师掌握现代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学的过程,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学更多的知识,教师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被普遍应用,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职责发生了转变,教师要实现知识的更新、角色的转变、能力的提高,唯一的途径就是不断地学习,而在职培训是适应职业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互联网上有许多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战术的教学片,市场上也有很多各项体育运动的教学VCD、DVD,这些教学影片的出现,完全可以代替教师对学生运动技能技术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进行更形象化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现代的高校体育教师掌握现代的教育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对这些技术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培训和再学习。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模式主要是岗前培训、院校培训和校本培训。但是因为目前教师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重视学科知识和学历的提高,忽视了教学技能和教育技术的培训与提高。教师培训的内在动力不高,培训制度成为形式,教师并没有从中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教育部主管司局可设立高校教师发展专项,推动以质量保证为重点任务的教育教学改革,增设“高校教师教学技能与教育技术培训专项”,该专项可采取分级培训方式,由国家指定有关高校立项。目前实行的本科教育教学评估或专业评估时间由5年改为6年,与学校领导任期变化相适应,并适当增加了这方面的考核比重。

[注释]

①②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576,572.

③⑦盛连喜.高校师资建设应更加制度化[J].教育与职业,2008(6):19.

④查有梁.论新世纪的新教育[J].教育研究,2001(4):3

⑤《体育教程》编写委员会.体育教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11

⑥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95.

作者:张 英 程远义

上一篇:高中生学习计划(精选2篇)下一篇:运动会作文(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