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专项教学体育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评价改革工作的积极推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并落实到各学科、专项中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已变得刻不容缓。田径作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无论在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当前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维度存在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的结构要素进行逻辑推理和归纳,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教学大纲分析,得出目前体育院校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有以下不足:在评价内容和评价维度上存在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在评价方法上强调总结性评价,对于过程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评价主体上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单一且教师过于集权。(2)运用三轮专家问卷调查最终确定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三个层次指标,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55个,整个指标体系层层递进、相互联系,能较为全面的反映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需具备的专项能力要求。(3)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比权重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在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一级指标中,专项运动技能权重为0.420、教学能力权重为0.282、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权重为0.170、训练能力权重为0.087、科研能力权重为0.041,其中专项运动技能在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教学能力、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及训练能力,科研能力所占比重最少,但科研能力也是构成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要素。(4)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现状问题给出如下优化评价方案构想:优化评价方法,注重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强调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结合,通过设立多级专项课程考察,缩短评价周期加大考核频次,建立连续、完整的评价考核体系;优化评价主体,实现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学生参与互动,将自评和他评结合;优化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紧扣田径教学目标体系,既要重视学生基本技术的评价,也要重视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育;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指标体系

学科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能力

2.1.2 专项能力

2.1.3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

2.1.4 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2.2 理论基础——系统评价理论

2.3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

2.4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力的研究

2.4.1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研究

2.4.2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力现状的分析

2.5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研究

2.5.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结构的研究

2.5.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能力培养的研究

2.5.3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评价的研究

2.6 国内外相关研究

2.6.1 国内相关研究

2.6.2 国外相关研究

2.7 研究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参考依据

4.1.1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4.1.2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目标分析

4.1.3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4.1.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分析

4.1.5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的不足

4.2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构建流程

4.2.2 构建原则

4.2.3 评价指标筛选过程

4.2.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体系

4.3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权重的确定方法

4.3.2 计算指标权重

4.3.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方案优化构想

4.4.1 优化评价方法,注重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

4.4.2 优化评价主体,实现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

4.4.3 优化评价内容,紧扣田径教学目标系

5 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上一篇:电影海报的图形设计论文提纲下一篇:企业行政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