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田径运动之生命教育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厦门一中海沧附属学校(东孚学校)前身系厦门市东孚中学,创办于1969年,2007年9月更名并择址新建。新校区位于天竺山国家5A级森林公园内,学校依山傍水,占地面积达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98万平方米,是一所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学田径运动之生命教育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学田径运动之生命教育论文 篇1:

生命教育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渗透与融合策略分析

摘 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以客观视角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时期。青春期的到来促使学生开始思考生命的奥秘和意义。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生命,领会生命的含义,懂得珍惜和尊重生命,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之情。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体育技能,在体育运动中感悟生命真谛,从体能、健康、心理、精神、意志等多层面体现生命教育的价值,提升初中体育教学内涵。

关键词:初中体育;生命教育;渗透融合

一、 引言

近年来,青少年自残、轻生、校园暴力、戕害他人的事件不断见诸报端,这些消息在令人扼腕叹息的同时,也不禁引发教育者的深刻思考:是什么让孩子如此轻视生命,是什么原因让花季生命面临摧折危机?生命教育究竟还存在多少空白和盲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提升健康素质外,还要注重生命教育的渗透融合,引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焕发生命活力,感受阳光与运动带给生命的滋养,从中感受生命的成长价值,从而消除学生的负面消极心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人文关怀,让体育课堂散发出蓬勃昂扬的生命之光。

二、 初中生命教育概述

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引领学生认识生命。从生到死,从生命的萌芽到凋落消逝,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然过程。生命教育充满人文关怀,引领学生发现生命价值,并懂得如何保护和实现生命价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认识生命的独一无二性和不可复制性,从生命产生到死亡是一个不可逆转、不可回避的过程。所以,要学会接受生命不同阶段的喜悦和失落,能够在不同的生命季节感受不同的美好,在理解生命的基础上懂得敬畏生命。生命教育不仅仅针对自身生命展开,同时还要引领学生理解、关爱、尊重他人生命,能够以感恩之心对待每个生命,呵护身心健康,享受美好生活。在自爱的同时懂得爱他人、关注他人,懂得如何自我保护和帮助他人。要以生命教育充实学生心灵,引领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迈开青春第一步,扬起理性而幸福的生命之帆。

三、 初中体育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为生命注入正能量

初中体育侧重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不是单纯关注体能素质或运动技能的培养。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学生感受生命的成长状态,在提高自身体能素质的基础上获得更积极、更美好的成长体验,这种体验本质上就是生命体验。在这样的教育要求下,会激发学生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调整的主观能动性,会让学生保持积极的生命状态,对世界保持善意和纯真的心态。在正向情感激励下,学生会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主动去改善体质,主动感应生命的成长力量,让正能量注入学生的生命中。

(二)塑造正确的生命观与人生观

体育是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体育教学能够引领学生重新审视生命价值,懂得生命的意义,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机。体育课程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充满了对生命的人文关怀。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心态,懂得如何面对挫折,怎样走出逆境、直面困难,这些都是除体能、技能教育外,体育课程的重要育人导向,而这些都与生命教育息息相关。

(三)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初中体育课程中有专门的防灾演练内容。比如在地震、雨雪、台风等自然灾害中如何做到自保、自救和救助他人,懂得必要的防护、求助、救助方法,这对减少灾难伤害、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这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课上教师的专业讲解,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逃生技巧,懂得如何保存体力,怎样在特殊环境、极端环境下保持生命延续。通过演练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教育学生如何在危急时刻作出正确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敬畏生命,幸福生活

体育课堂的生命教育能够引领学生敬畏生命,懂得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宝贵,一旦建立起正确的生命认知,就能够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打架斗殴、校园暴力等,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懂得遇到问题后有很多解决方法,打架和暴力是最不可取的,这会对生命造成重大伤害,甚至导致不可逆转的悲剧。通过生命教育,学生懂得了生命的重要性,通过体育运动能够加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所以,学生会主动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不动、晚睡晚起、过度用眼、近视、肥胖等,建立起良好生活习惯。而且体育运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迎接挑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悦纳他人”的能力,促使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宽容,以此提高学生的生命幸福指数。

四、 生命教育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渗透与融合策略

(一)将生命教育纳入体育课程体系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所以,体育课堂也是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生命教育目标融入体育课程体系内,将其作为常规教育内容开展,这样才能真正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将体育学习和生命发展联系在一起。在体育课程设计中,教师也要注重生命教育的渗透,通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生命本质,懂得如何“让生命更丰满”。比如田径运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耐力和抗压能力,引领学生直面挫折、自我挑战;篮球运动能够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跃动之美,在團队齐心协力之下超越对手、超越自我,感受生命积蓄的喜悦;在体操运动中,能够让学生感受生命的韵律之美,建立起生命和谐及平衡意识。在体育课程体系中融入生命教育,能够让体育教学更有温度,更具人文价值。

(二)以生命教育充实体育课堂内容

生命教育并不是空泛的理论灌输,而是要和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才能突出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特色。首先,教师要善于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中学生活力十足,乐于尝试新鲜事物,而体育的娱乐休闲特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在体育活动中,能够让学生释放繁重的学习压力,缓解身心疲劳,感受生命的美好。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体验出发,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在注重体育项目的健身、减压特点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关注。比如在体育活动中增加互动内容,通过团队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集体中的自我价值,这种价值是独特的、专属的,不可替代的,这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命教育内容的融入,并将其细化为具体生命教育主题。比如“地震逃生”为主题的生命教育,是以强化学生的自救、逃生能力为主。在安全演习中,学生需要对危急情况做出及时判断,并在最短时间内确定较好逃生方案。这其中涉及不少体育技巧。例如逃生必须从安全高度跳下,注意发力位置,保持平稳技巧,保护膝盖和脚踝这些容易受伤的部位,掌握相关应急保护和急救措施等。

在生命教育中要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认知能力、行为特点,尤其是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关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实效性更加突出。在体育课堂的生命教育中,学生懂得自身抵抗力是防范病毒最关键的因素,而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免疫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结合疫情特点设计相应的体育锻炼和生命教育内容。如“三分钟睡前操”,利用睡前三分钟的时间做深呼吸和伸展运动,帮助强化学生心肺功能。通过肢体伸拉、舒展缓解关节和肌肉疲劳。这些运动简单易行,有利于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同时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引领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生命教育的融合让体育课堂更富人文关怀。

(三)创新体育课堂生命教育方法

初中体育课堂的生命教育要以学生为核心,采取科学、有效、趣味、直观的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易于理解和实践。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享的形式融入生命教育,用一些名人故事启发学生关爱生命,完善自我。比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由于繁重的脑力劳动导致失眠、焦虑。由于缺乏运动,他的身体日益肥胖,关节和代谢都出现了问题。意识到自身问题后,他选择了跑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但身体健康有所好转,而且跑步还让他身心愉悦,为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大量灵感。他还发明了自己的“跑步哲学”。通过真实案例分享能够塑造学生正确的生活观和生命观,认识到“一个人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并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维护生命”,而体育锻炼就是维护生命的有效方法。

此外,教师在生命教育中要注重无痕渗透,将生命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比如体能训练中的“接力跑”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认识到每个人都会对团队产生重要影响;跨栏跑能够培养学生直面挑战、勇敢应战的积极態度。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身高、体重、体型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健身方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突出生命教育的个性化特点。

(四)注重科学评价

初中体育课堂的生命教育不但要有先进的教育方法、务实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有科学的评价机制。在生命教育实施中,教师要建立三个评价视角,分别从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三个层面进行评价。自然生命评价包括学生的基本生命观,对自身生命安全、生命质量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运动习惯,提高健康水平;精神生命评价包括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认识到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懂得尊重、关爱他人生命,有独立自强的生命精神,懂得维护生命尊严;社会生命评价体现在人际关系处理、社会角色定位、危急时刻的生命选择、大我大爱、无私奉献的生命意识。这几种内容具有逐层递进、逐层深化的特点,共同构成初中体育课堂生命教育的评价体系。在实践操作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利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等方式丰富生命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从中找到生命的闪光点,有正确的自我定位,更好地实现生命价值。

五、 结语

青春蓬勃,生命无价。对刚刚迈进青春门槛的中学生来说,对生命的理解还不够理性、不够深刻,生命教育势在必行。体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多维度、多视角的观察和理解生命,懂得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利用体育的学科优势、教育优势、资源优势渗透生命教育内容,让学生懂得保护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斌庆.生命教育视野下初中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1(4):135-138.

[2]张雪华.初中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5):113.

[3]卢秀明.生命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分析[J].体育风尚,2019(6):114.

[4]王飞.初中体育应重视渗透生命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8(10):1.

[5]张飞阳.如何把生命教育融入初中体育教学中[J].新课程(下),2017(12):366.

作者简介:

高俊杰,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市梅岭中学京华城校区。

作者:高俊杰

中学田径运动之生命教育论文 篇2:

紧抓契机谋发展 携手名校创辉煌

厦门一中海沧附属学校(东孚学校)前身系厦门市东孚中学,创办于1969年,2007年9月更名并择址新建。新校区位于天竺山国家5A级森林公园内,学校依山傍水,占地面积达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98万平方米,是一所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的现代化花园式学校。

2008年,在海沧区政府和厦门市教育局的牵头下,海沧区教育局与百年名校厦门一中签订协议,学校挂牌“厦门一中海沧附属学校”,实现与名校“高位嫁接”。在厦门一中直接委派的校长领导下,学校秉承厦门一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借助厦门一中优越的教育教学资源,积极开展素质教育,锐意改革,创新发展。

围绕“生命教育”主题,学校与厦门市地震局合作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通过开发《点亮生命》校本课程、疏散演练、主题夏令营、培训学生急救队伍等“十个一”,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灾害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2008年、2009年先后获评为厦门市、福建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2009年12月,学校承办了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建设现场会,学校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工作获得省教育厅、地震局领导高度赞扬,誉为“东孚模式”,建议向全省推广。

学校开发的“琴棋书画”校本课程,开设了硬笔书法、毛笔书法、中国象棋、围棋、装饰画、国画、电子琴、舞蹈、合唱等课程,编印了专门的校本教材。通过这些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特长。学校合唱团获得海沧区一等奖、厦门市金奖;两名学生获得福建省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三等奖;2010年11月,国棋国手王煜辉亲自到校赠书,并与围棋班的学生下一对十指导棋;2011年,学校获得厦门市“为国际马拉松喝彩”拉拉操比赛团体金奖。

学校建立了水氡观测等科技兴趣小组,广泛开展校园科技教育活动,被评为“厦门市科技教育基地校”。2010年,张洁玫同学发明的四色视力色觉表,获得全国发明博览会铜奖;2011年,陈天章同学发明的带测距地球仪,荣获全国发明博览会金奖,均为我校历史首次。2012年10月,学校与家乡企业厦门石语珠宝饰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将定期到石语珠宝公司参加专题讲座,学习玛瑙加工、玛瑙鉴赏等实践活动。

学校坚持科研活校的管理理念,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成果颇丰。目前,共有8个区课题顺利结题,还有3个市级课题《初中生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中学生偏差行为产生原因与对策研究》、《城市优质校与农村薄弱校联合办学的实践研究》正在进行中。

2012年下学期开始,学校全面进行“导学案教学”改革,派教师到武夷山和洋思、东庐、杜郎口等中学学习,并邀请专家到校开设高效课堂专题讲座。目前,学校参加“导学案教学”的学科均已编订出“导学案”,班班实行“小组学习”,教学改革初见成效。

以“养德励志,幸福成长”为德育思路,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广播站、“棋艺社”、“书画社”、“文学社”、“合唱团”、“腰鼓队”、“玛瑙社”“歌仔戏”等学生社团,成为凝聚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形式。课间才艺广场每周由一个班级负责一次才艺展示,这些由学生自编自导的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节目,为校园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学校积极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通过经典阅读、读书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读书活动,促进学校“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风气的养成。凭着良好的硬件设施,优质的服务管理,学校图书馆于2012年2月通过验收,成为“省级示范图书馆”。2012年7月,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学校作为两个参观点之一,图书馆建设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学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体育水平提高迅速。近几年,学校中考体育成绩逐年提高,2012年学校中考体育更以17.8分高居海沧区第一名。在厦门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中,学校跳绳队获得团体第三名;在厦门一中吉尼斯体育节上,学校跳绳队一举包揽了三项第一名,赢得了本次比赛作为奖品的25辆自行车中的13辆。在2012年海沧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学校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学校心理课程建设彰显特色,在立足自身心理课程建设的同时,还与华东师大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所的合作,推进立足积极心理学,面向全体学生,基于情绪体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改建心理咨询室,开展“青少年应变力辅导”活动。

成功源于奋斗,发展源于创造。合作办学五年来,学校发展迅速,蒸蒸日上,获得福建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福建省行知实验学校、福建省示范图书馆,厦门市文明学校、厦门市素质教育达标学校、厦门市科技教育基地校、厦门市绿色学校、厦门市初中教学质量进步奖等荣誉,受到社会各界赞誉。

巍巍天竺山,悠悠红土地。在厦门一中的强力支持下,厦门一中海沧附属学校师生正满怀激情,向着成为“厦门市合作办学示范校”,“福建省素质教育先进校”的目标大步前进。(厦门一中海沧附属学校(东孚学校) 供稿)

中学田径运动之生命教育论文 篇3:

生态型教育的推动者

王杰,1987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共党员,硕士学位,中学特级教师,现任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校长,“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 首批学员。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天津市劳动模范等称号。主持完成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生态型学校实践研究”,出版论著《生态型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课题成果获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4月27日,天津市教委下发《关于批准本市12所普通高中启动天津市第二批特色高中实验项目的通知》,五十五中学等12所学校启动第二批特色高中实验项目。这是天津市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改革。这也是对五十五中学的肯定与“褒奖”,校长王杰表示:在总结学校前期生态型教育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特色高中的领导与实践,解决特色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五十五中学生态型教育的实践推向新高潮。

理论勇气来源于实践精神

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始建于1955年,1994年晋升为市级重点中学,2004年被市政府批准为国家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厚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和平区教育强区的优势奠定了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近年来,学校坚持生态型教育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关注生命教育,构建生态课堂,提升文化管理”的办学策略,倡导“启发自信,激励成功”的教育观和“尊重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构建生态型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校长王杰说,全校师生正努力实践“让校园生态成为学生精神的乐园,让德育生态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让课堂生态焕发学生生命的活力,让集体生态引领学生走向成功”这一美好的发展愿景,经过师生不懈努力,学校在特色建设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2年被评为“全国特色学校”。

王杰告诉《教育》旬刊记者,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营造“生态学习园地”。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挖掘和补充生命教育、环境教育内容,使学生既能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也能获得健全的人格。学校编写《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校本教材,开设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程,作为学生必选课,纳入课时。同时,学校以体验探索为媒介,搭设“体验实践平台”。开设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包括学工、学农、学军,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调查等。以年级为单位阶段性进行优秀成果交流展示,编辑研究性学习成果集,得到师生的广泛赞誉。

王杰介绍说,五十五中学的生态型教育来源于“教育要回到生活的原点”这一教育理念。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家卢梭、杜威等也一度提倡,教育要顺应孩子的天性,关照学生的生活、生命世界。给学生多样化的教育,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世界,帮助他们获得多样性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无疑是让教育回归自然,也即创建生态型学校,实施生态型教育。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和完成学校教学任务的主要渠道,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所在,是提升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生态型学校中,作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和主要阵地的课堂,也必然是在教育生态学理念指导下的生态型课堂,在生态型课堂上所进行的教学也必然是生态型的课堂教学。因此,学校把生态型课堂教学作为生态型学校的发展特色,并把构建生态型课堂作为学校的根本所在。

在王杰的引领下,生态型教育促进了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硕果累累。2012年学校共获得35项区级以上集体荣誉,包括:全国特色学校、国际生态学校、天津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市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单位、天津市绿色学校、和平区第三届教师技能大赛组织奖一等奖、和平区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和平区初高中毕业班综合评估优秀奖等等。在当年第八批特级教师评选中,学校又有两名教师被评为 “天津市特级教师”。先后接待来自上海市虹口区、河北省承德市,爱尔兰校长代表团到学校参观学访。学校生态型教育办学成果在《中国教育报》《天津教育报》《今晚报》《每日新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对此,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文喆说,王杰校长的理论勇气来源于她的实践精神,生态型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对发展学生主体的尊重,赞成这种探索……

目的是让学习成为自然态

五十五中学坚持用生态型教育理念打造高效课堂。王杰认为,生态型课堂模式的目的是让学习成为自然态,成为生命生存的需要,使学生真正减轻课业负担和精神负担,成为提升生命质量的需要。学校以生态型课堂的三个原则,即学案导学原则、自主体验原则、合作探究原则;四个环节,即整合式导学环节、互动式认知环节、分层式运用环节、发展性评价环节来整体构建生态型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以校本课题《生态型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为统领,组织全校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确定选题、人人实践。正是这种追求全面、强调重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享有完整愉悦人生的生态型教学环境,使学校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绩。近年来,初高中毕业班成绩优异,2012年囊括和平区毕业班工作全部最高奖项,并在全区毕业班总结会上作经验介绍。

王杰提出,学校要注重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对教师加以规范和要求,分年级设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就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各种课程的学习,我们以国家课程设置为依托,深入挖掘学校优势项目,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开设具有学校传统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同时,感受学校特色项目的内在魅力。

她介绍说,本学年学校体育组通过“生态型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校本课题研究,更加有针对性地研磨每一节课,精磨每一个教学环节,给学校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动力。学校每年举办春季趣味运动会与秋季田径运动会,深受学生喜爱,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学生在竞争中不仅磨练了意志,锻炼了品质,而且亲身感受到真正的运动精神。五十五中学作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学校每年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运动队训练,广泛挖掘和引进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参与,涉及项目有田径、国际象棋等。五十五中学田径队在近几年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多人多次获得个人冠军,2012年秋季区运会上更是一举斩获高中组团体第一,同时被授予精神文明运动队称号,教师陆洋、尹莉获得区级优秀教练员。当年11月,学校还包揽了和平区国际象棋比赛团体和个人全部冠军。

学校办学成果和经验被同行认可,接待任务繁重,除了有众多团体参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外,学校还先后接待东丽区校长两周挂职锻炼、天津市“265工程”教师一个月教学实习、新疆高中双语骨干教师两个月的学习,接待上海、山东、河北、贵州“学访团”,在接待中由学生接待、学生讲解,介绍学校校园文化和学习感受成为学生学习实践的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同时,学校也先后组织学生参加英国、澳大利亚游学活动。通过校内外、国内外教育资源的相互开放,使师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使学校在不断的借鉴、吸收、融合中创新发展。

达到教育教学总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王杰说,学校常规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晨检到升旗,从班级五项评比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到每年一次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都是学生会自发组织、自我管理,由此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体验。2012年7月,学校师生参加了天津和香港共同举办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教育”师生论坛活动,高中组获得论坛最佳团队奖,初中组获得论坛最佳展现风采奖;学生参加“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天津赛区决赛”,从全市399个参赛组脱颖而出,获得2012年天津市环球自然日决赛表演奖以及展览组织奖。

王杰主张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生态圈,注重用大德育观构建三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她介绍说,网络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延伸。“朝阳”公益社团是学校于2011年11月成立的“天津义工服务队”,公益社团学生与天津义工服务队一起,切实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迄今为止,社团累计服务时间已超过720小时,曾与天津义工服务队一起组织义工在市中心花园及滨江道商业街开展“拿出人性最善良的一面,携手救助白血病患者”义卖募捐活动,利用筹集来捐款救助了共计30余名白血病患者,通过募捐募集资金共计约70余万元。

学校还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普及网络法律知识,规范学生上网行为。学校各个班级都开通了班级博客、校讯通,让家长、老师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情况,增进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学校开办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建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增强家校教育合力;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让社区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新课堂”。2012年,学校先后和和平区司法局、和平区环保局、和平区文明办等部门共同开展“律师进校园”“关爱树木、关注自然知识讲座”“道德模范讲堂”“知音姐姐校园行”等活动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在学校管理中,王杰注重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不搞一言堂;在学校重大决策中,强调班子集体研究,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力图将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融入学校管理中。例如:2012年5月全校推行禁烟工作,她不是简单的下命令,而是传达文件,搞讲座讲清危害,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奖励与处罚措施,使大家欣然接受。另外,学校接到的家长电话中,有表扬、也有批评。凡是表扬的,都及时告知教师,注重对教师的激励;凡是批评的,应了解真实情况后再与教师沟通,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王杰认为,当校长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尊重、激励放在首位,注重方式方法,注重对教师起到向上、向善的导向作用。定期给教师发放学习资料,积极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对不同年龄的教师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为教师专业发展创设条件。在学校中推选“学生最崇敬教师”“功勋班主任”活动,为全校教师树立榜样。同时,帮助教职工解决孩子的入托入学问题,慰问有困难教师包括离退休教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组织教职工开展趣味运动会、跳绳比赛、联欢会,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这一切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和谐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

针对五十五中学生态型教育所取得的成绩,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华国栋评价说,“王杰校长立意好、定位高、角度新,她借鉴了农业科学的观点,生态型教育的特点是自然性、和谐性、多样性、整体性,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扬优补缺的教育,对学生不仅关注知识技能,还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起点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时把学生放在一个环境、集体区,使各个子系统之间有信息和能量的交换,最终达到教育教学总系统的和谐与平衡。”

人物对话

《教育》旬刊:请您谈谈学校是如何发挥校园生态育人功能的?

王杰:多年来,学校创设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形成了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学校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除了拥有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以及高规格的计算机、音乐、美术、通用技术等专用教室外,还配备有心理活动室、全自动录播教室。拥有现代化的体育馆和图书馆。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硬件设施堪称一流,那么如何让学校的校园文化发挥生态育人功能呢?学校文化建设应凸显“生态型教育”的办学理念,实验楼的每一层都设计为学科走廊将化学、生物、物理、信息技术的学科发展历史、前沿动态、学习方法等以展牌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学楼通道布置安全、环境、道德等主题教育板块;教学楼内外设置多个宣传橱窗,重点展示师生风采;班级展示牌和教室内富有个性的学习园地彰显了每一间教室的班级文化。学校力求让每一处景观都能体现教育力量,发挥校园的生态育人功能。我们的特点是学校的文化墙都是由师生共同研究设计的,研究过程也是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此外学校成立校园文化讲解团,每一位学生都是讲解员,为参观的来宾讲解,加深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教育》旬刊:学校是如何坚持生态型课堂教学评价的?

王杰:生态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追求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以及生命生长性,而要使生态型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教学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基于生态型教学评价应向过程性和多元化发展,实施中应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内容多维度,使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生态型课堂的教学评价不像传统教学评价那样只注重区分学生优劣,为选拔精英人才服务,它的目的在于激励和鼓励,在于促进每个人的发展,促进整体发展与和谐发展。生态型教学评价首先要坚持非标准化评价的观念,评价要因人而异,允许打破常规,超越常规,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教育》旬刊:您将如何利用市教委下发批准的“特色高中实验项目”,将学校办学特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王杰:五十五中学以生态型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生态校园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课程建设,探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实现“办有特色的生态型学校,育有特长的生态型学生”的办学目标。学校将以天津市教委下发批准的“特色高中实验项目”为契机,实施新的“标杆计划”,力争将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深化。

作者:王玲玲

上一篇:社保部服务工作总结下一篇:宣传部迎新晚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