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维品质管理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输入优秀人才的重任,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希望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思维品质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生思维品质管理论文 篇1:

浅议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 要] 学生管理工作作为重要的校园管理事务,对学生成长及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自主能动性培养不佳、过于展现权威身份属性两方面问题建立正确的认识,进而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最大化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管理过程中,要善用新媒体技术,巧妙迎合学生认知风格,并能创建趣味性的学生管理氛围,全面优化管理程序。

[关 键 词]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高校大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层次与独立意识,他们更热衷于从自身的视域出发规划学习与生活内容。依托学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与独特个性,高校促使辅导员必须对管理措施进行适当的改进与优化。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势必需对目前的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全方位、客观的分析与總结,并能够进行深刻的反思,认识到当下工作存在的不足,从而精准获取引发工作问题的诱因,并能制定具体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高校学生管理内涵

高校学生管理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借助科学的学生管理手段,指引他们积极地面对学习。在整个校园生活过程中,辅导员应科学指引学生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丰富与完善自身知识层次与能力结构。当然,辅导员在实际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紧密围绕学生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内容,保证学生保持良好学习动机,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在心理层面、思想成长上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辅导员应侧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等进行有效培养,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整个学生管理过程中,始终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全方位、深层次探究学生思想动态,以保证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二、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一)学生自主能动性尚未获得有效培养

目前,高校辅导员大多是从管理视角制定一系列的学生管理规划,并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规章制度践行各项学习行为。由此导致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无法获得有效培养,不利于他们形成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高校辅导员过于展现权威身份属性

通常情况下,高校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全是以管理者的姿态对学生进行强制性指导,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高校辅导员无法进一步完善学生管理。同时,高校辅导员过于看重制度的约束与管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在长期固定的管理模式下,形成“一言堂”的管理形式。辅导员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无法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三、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改进措施

(一)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最大化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移动设备终端已呈现高度普及化的现象。海量的信息资源,使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知识层次获得有效丰富。但同时,负面的资讯对他们的思想成长造成消极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加大学生管理力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并能重新定位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时,应营造一个平等、民主的交谈环境。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最大化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员应弱化权威角色属性,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当他们能够打破防卫心理,开诚布公与辅导员交流思想时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他们的思想意识。因此,高校辅导员应将管理视角放在学生的综合发展上。即在与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问题进行探讨时,辅导员应进行精准划分。例如,在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不要过度强调考试成绩,应从学习的根本意义出发,与学生就自我价值的实现进行探讨。在整个过程中,辅导员应以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诉求。同时给予他们适当的反馈,确保双方交谈的和谐性与有效性。当学生表露出交流意愿时,辅导员应认真、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进行信息输出的过程中,全程观察学生的反应。由此,确保整个谈话内容能够真正发挥作用与价值,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与此同时,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分析学生的成长背景、近期的活动轨迹,通过更加客观的评价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方案。对学生的偏激想法进行合理干预,使双方能客观地看待各自的权利与义务,避免出现“越位”“缺位”等管理问题,导致无法达到有效的管理目标。

(二)善用新媒体技术,巧妙迎合学生的认知风格

高校辅导员针对学生管理手段的优化与完善,应以现代管理视域重新定位工作目标。辅导员应明确了解,目前大学生具备个性化的思想。倘若辅导员仍旧沿袭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效果。面对新时代的大学生,高校辅导员应采用符合学生认知风格与规律的管理手段。目前,高校大学生在获取信息与不同领域资讯时,会利用网络平台满足自身的需求。在整个过程中,大学生基于自身长久以来形成的特殊表达方法,对网络社会中的不同观点与现象作出评价与反馈。而这些信息要素,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与价值观。因此,高校辅导员必须科学应用新媒体等技术,从不同渠道获取学生信息。例如,辅导员可建立微信公众账号、微博账号,与学生在线上保持持续的交流与沟通,并通过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的发言、浏览记录等,采集、归纳与他们成长密切相关的数据信息。基于客观的大数据,对学生在学习心理、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预测与判断,进而从实际问题出发,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科学研究。尤其,高校辅导员应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有偏激行为的学生的动态。利用新媒体平台,对这部分学生群体进行全程关注与跟踪,并找到合适的谈话契机,以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沟通方式,向他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巧妙迎合学生的认知风格,使有一定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坦露心声,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困扰,避免他们出现选择性的错误。当然,高校辅导员在致力于迎合学生成长规律与认知风格,去具体搭建健康、和谐的沟通平台的过程中,应科学设置管理权限。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任由学生自由发展,而是真正以学生的关注点、诉求为出发点,换位思考感受他们心里的痛苦与困扰。有效的共情,可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精准把控管理力度,将一切管理措施与手段放置在规范化的、标准化的制度框架中,避免出现辅导员越界等问题而引发学生反感,进而终止友好谈话。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迎合学生认知风格过程中,必须有序、有计划,并参照一定的人际交往标尺与大学生进行相处与沟通。

(三)创建趣味性的学生管理氛围,全面优化管理程序

关于高校学生管理问题,辅导员应引导学生遵循具体规则,去进行每一项社会实践。高校辅导员需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权利,并向他们提供平台与空间,使学生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实际诉求。辅导员以科学的制度为依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高校教学管理中。同时,以制度为保障令学生享有参与教学管理的权力。由此,当学生意识到自身作为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备一定的主动权时,他们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而产生自我严格管理的意识,促使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具备更强的人性化特征。当学生能更多地参與到管理活动中时,他们会逐渐改变对相关制度的看法,从而在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积极贯彻与落实相关管理规定与制度。辅导员通过创建具有一定趣味性、灵活性的学生管理氛围,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管理程序。一方面学生的身份发生变化,他们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辅导员赋予学生一定的管理权限,使他们转化成管理者。这样,无论是在自我约束上,还是对其他同学的影响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更大的影响力与管理效果。同时,高校辅导员应建立动态的学生管理理念,对他们的成长规律、精神需求、思维品质等进行全程关注与了解,能够在不同的阶段,制订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学生管理计划与活动。从不同角度关注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辅导员的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辅导员应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即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场所,通过有趣的活动主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思想成就。例如,与社会公益组织进行合作,带领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引导其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这个过程不仅为学生的生活带来新的体验,还能使他们高度融入社会之中。基于此,辅导员应帮助学生建立更丰富的思想体系,让学生能够从生活百态中获得感悟,并启发他们的思想。当学生了解困难与挫折是生活的常态,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时,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逐渐建立强大的心理防线,进而积极处理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困扰。由此促使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质量与效率获得质的提升。

总而言之,高校辅导员需切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科学设计学生管理模式与流程,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与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导地位,令他们建立更强的自我管控意识。进而从根本上优化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程序,给予学生更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引导与心理疏通。

参考文献:

[1]杨婷雅.从辅导员工作现状出发探析辅导员工作实质及其发展[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3):110-111.

[2]姜涛.民办高校辅导员管理和学生自我提升现状分析[J].知识经济,2017(11):157-158.

[3]宋爽.浅议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赤子(上中旬),2015(22):53.

[4]管文娟,谭嘉进,曾华,等.高校辅导员的作用及工作现状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3):292-295.

[5]迟桂荣.浅议高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J].新西部(理论版),2013(5):100,128.

编辑 常超波

作者:孙建莉

学生思维品质管理论文 篇2: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输入优秀人才的重任,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希望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 学生管理 思想教育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Work in New Era

ZHOU Bo

(Fuxin Higher Training College, Fuxin, Liaoning 123000)

Key words new era;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ideological education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是高校办学综合能力的体现,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不断进行着改革,高等教育正向着国际化的道路发展,这就必须要有先进的学生管理工作与之同步。新时期高校学生人数增多,大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学生个性鲜明,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必要对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

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行,我国的高等教育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学生管理工作也要与国际化接轨,走一条科学管理的道路。新时期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出生的一代,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成为人们生活主旋律的今天,大学生的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当前大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不成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意识较弱,面对社会上各种诱惑时很容易迷失自己,这些都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形势,对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2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分析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不仅要管理学生日常的学习、寝室生活,规范学生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加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当前大学生的个性鲜明,喜欢张扬个性,追求新奇事物,集体主义观念较差,缺乏远大的理想。针对学生这些特点,要将学生管理工作多元化,首先要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懂得相互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在学习生活中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创新素质是当前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正确的思维方式,不仅是科学创造和发明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有效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过激行为等现象的重要思维品质。最后,加强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通过锻炼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学习当中,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使学生乐观向上,积极面对挑战,正视失败的挫折,有效的进行心理自我调节,这些都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不断落实的目标。

3 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落后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落后,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很多高校管理工作模式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很少进行改革创新,在新的形势下,学生管理的环境在变化,社会的价值观在变化,学生的思想在变化,现行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这些变化,在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必须要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应对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

3.2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缺乏人文教育

一直以来,在高校管理的实践工作中都强调高校学生管理的强制性,习惯于运用制度约束学生,通过各种硬性规定来束缚学生。管住学生成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原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但是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品行,使学生发生质的变化,而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最缺乏的就是人本教育,没有从被管理者的角度去换位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往往流于形式或不尽如人意。

3.3 学生管理人员工作队伍缺乏

辅导员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高校辅导员管理队伍力量薄弱,满足不了管理工作的需要。一方面由于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加重了辅导员的工作任务,大部分高校一个年级只有一名专职辅导员,更有甚者两个年级一名辅导员,根本无法在时间和精力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掌握不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辅导。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质量参差不齐,辅导员大部分都是留校的优秀本科生,还有的是高年级的本科生担任,这些辅导员学历较低、学生管理经验不丰富,很少有人专门学习过管理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往往在实际学生管理工作中不到位,不深入,不能对学生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很难对学生日常行为、生活学习各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 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策略

4.1 加快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更新

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对做好管理工作有着指导性的作用,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很难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须要在管理理念上提升、创新以寻求新的突破,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管理工作理念的更新对学生管理工作制度的完善,健全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需要不断深入的研究。

4.2 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社会更强调以人为本,学校的管理工作应逐渐转向学生的人本教育,抛弃着力于功利目标的追逐,在管理中应该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在管理中尊重学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定要以学生为本,把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培养学生作为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以应对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人本教育要长抓不懈。

4.3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素质提高工作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较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学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对辅导员进行管理学、心理学的教育,提高辅导员的知识储备。学校要提高辅导员的待遇,规范辅导员的职称评审体制,使辅导员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5 小结

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发的重要,管理工作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管理思想的更新,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挺,叶晓勤.试论柔性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24).

[2] 鲍彦.浅析“以人为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体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3] 宋建修.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与建构[J].中国科技信息,2007(15).

[4] 陈志勇,黄小洁.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其对策[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7(4).

作者:周波

学生思维品质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对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的数量正在增加,而学生管理却跟不上形势的需要,管理相对落后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高职院校面临着许多管理的新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以人为本;学生管理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全面推广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形势和问题。生活在当代信息时代的高职学生,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有较强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现实和批判精神意识强;他们思维活跃,精神文化需求强大。他们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有些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但也易于受西方文化、观念的冲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长期困扰着大学的发展,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日常管理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

因为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受社会的影响冲击,他们的思路、认识、观念与上世纪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者大多是在本校就读的学生组成的兼职团队,管理方法大多采用上世纪陈旧的管理方法,学生管理队伍不稳定这种方法已完全不适应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其原因主要表现在:高职专科生做学生管理工作,其管理的方法、手段有待提高;而很多本科学生做学生管理工作后仍然是把学生工作当作一个短暂的临时的工作,并没有把学生管理工作当作一个终身岗位,他们做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在为考研或就业分配做准备。因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人员流动变化大、人心不稳,学生管理队伍总是处于相对不稳定的状态,使队伍自身建设比较困难,更是无法接受新的管理方式,只有沿用旧的管理模式。

2.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数量不足

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学生管理者队伍配备的数量不足,达不到教育部所规定的200个学生配一名管理者的要求,而且学生管理专职人员甚少。学校的后勤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保卫力量比较薄弱,学生的业余生活条件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方式有待更新。管理是一门科学,学生管理的特点是管理者必须具备专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管理者应该是充满活力的,管理者面对学生复杂的心理和行为时可以采用细致,果断的方式进行处理。

3.特殊的生源和学生的自身素质差异较大,给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就目前大多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大专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比中专生高。大二、大三的学生比刚入校学生的认识水平显著提高。大学生关心政治事务、热点问题,并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坚持看报纸,听广播,在校园广播站、服务台发布的评论时事和校园生活的稿件也大多出自大专生的手笔。但高职院校的新生是经过初中毕业后就读于中职院校的和各校新招收的大专生,他们的综合素质较差。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当时的学生是家庭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给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大学生由于扩招,高职院校比以往录取分数线下降,严格来说,并没有达到大学生的水平。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会出现在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差异。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思想简单,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与城市学生相比,容易比较产生自卑感。来自城镇的学生往往有超前的思维,讲求新鲜,注意享受,习惯攀比。再加上学生自身的知识、生活经验、年龄层次、家庭环境影响参差不齐,这给学生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提出新的问题。

二、解决了学生管理策略的问题

1.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应用到具体的管理学生之中是“以学生为本” ,其含义是采取有效措施,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管理的创造性,挖掘最大潜力,真正形成主人翁意识,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身的价值。首先,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应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院上下保持团结统一的高度,努力“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以培养学生既成人又成才为己任,使“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到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其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成长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需要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分别对待,对症下药。

2.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

学校各部门的学生管理需要协调一致,理顺关系,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系统。首先,我们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机构组织建设,加强组织和协调职能。要理顺各部门在学生管理系统的各个岗位的责任和权力的关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健全制度,权利和利益完全一致,建立个人责任追究制度;其次,适当放权发挥基层管理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系统中,学校、学院(系)、和班级三级管理,班级,学院(系)和课堂应具有学生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的双重任务。因此,有必要对学院(系)学生管理工作,并让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的权力,义务和限制。管理当局的学院(系),适当的代表团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提高效率;三是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学生工作小组制度,学生的协调和管理,提高学生管理系统。

3.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的结构合理、高效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团队,不断提高学生管理水平是高职院校结構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据学校自己的实际学生管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不断推进和创新。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要广纳贤才,以确保新进入者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较高的教育水平。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吸引优秀青年教师来当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实行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考核和奖励办法,每学期对学生管理者进行1至2次的系统规范培训,合格者颁发上岗证书。同时,也要对班主任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学校工作人员应定期举办活动,如班主任、班团委培训,并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管理研讨会,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和学生管理的新思路。三、建立健全班主任、班团委评价和激励制度。通过全面的评估制度,要以激励为主,以提高效率,实现奖惩机制,能上能下,激发班主任、班团委的工作积极性。

总之,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而且也要不断研究和解决新的问题。在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从现代化的实现出发,以提高我国教育的重要性为己任,增强国际竞争力、时代的迫切性,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努力做好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1]蒋海舰.论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工作的创新[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2]周亚敏.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

[3]李顺,张艳红.如何有效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管理[J].高教高职研究,2008

作者:王鑫

上一篇:小组合作学结下一篇:科室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