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学习心得

2023-0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信用社学习心得

在全省农村信用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讲话(摘要)

一、结合实际,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3月10日正式启动以来,全省农村信用社认真按照省委的统一要求和部署,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党员为主体,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突出实践特色、开门搞教育、解决问题的原则,紧密结合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强化“五种意识”,即强化机遇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领导干部坚持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带头抓好联系点、带头抓好调研、带头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强化学习,深化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面学习与专题辅导相结合,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一是学习形式多样。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专题辅导、讨论交流、撰写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各级领导深入基层进行宣讲,邀请省委宣传部马克副部长、省农委陈巳副主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倪连山副厅长做专题辅导讲座。各联社制定了学习制度,每周至少学习一次。同时,结合庆祝省联社成立五周年,组织了演讲、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二是学习内容丰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党章》、《科学发展观读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农信员工风采录》、《吉林农信警示录》。为增强广大干部员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省联社编写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知识问答》供全辖学习。三是宣传攻势强大。省联社开办了《简报》,在网站上开辟了学习专栏,信用社设立了学习园地,为员工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组建了60人的宣传联络员队伍,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通过深入学习,增强了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推动吉林农信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调查研究。各级联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总结五年改革实践经验为契机,以推动吉林农信全面发展为目的,广泛开展调研。省联社班子成员围绕规范化管理、资产质量、风险管控、干部员工素质、未来发展战略等方面,确定课题,带领职能部门下基层、进客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专题调研报告。市县联社围绕总结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奋斗目标,认真总结反思。活动期间,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共形成调研报告234篇,为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找准科学发展的着力点、制定促进科学发展的措施奠定了基础。

(三)坚持开门搞活动,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民主,干部员工广泛参与,是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显著特点。一是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发放征求意见函、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干部员工的意见,尤其听取了广大客户、业务联系单位、监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全省农村信用社召开座谈会2583场,参加人数28413人次,发出征求意见函24295份,征求到意见和建议1645条。二是发挥干部员工的主体作用。学习调研阶段,组织广大员工一起学习《十七大报告》和《科学发展观读本》,共同提高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的认识。在分析评议阶段,征求党员、广大员工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建议,让全体干部员工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三是开展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广大干部员工结合工作实际,为吉林农信科学发展踊跃建言献策。活动期间,共提出合理化建议927条。经评选有73条建议获奖。四是广泛开展分析评议活动。省联社召开了机关中层干部和市州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民主生活会,认真总结五年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刻剖析影响和制约吉林农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措施、办法,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市县联社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召开了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形成了剖析材料,制定了整改方案。

(四)坚持边学边改,认真查找和解决影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我们把查找和解决影响吉林农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贯穿始终,着重抓好七个方面的整改,即在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业务拓展能力上抓整改;在加强班子建设,提升执行能力上抓整改;在风险防范,案件专项治理上抓整改;在达标升级,提升内在素质上抓整改;在弘扬企业精神,深化理念文化上抓整改;在规范流程,提升管理水平上抓整改;在强化执业技能,提升干部员工素质上抓整改。在整改过程中,由领导班子成员挂帅,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对近期能够解决的明确了整改步骤和期限,对需要长期坚持的制定了长远规划。

(五)立足于巩固扩大学习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在活动中,既立足于当前,研究解决经营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又着眼长远发展,建章立制。在推进法人治理方面,进一步完善了议事规则,使日常经营和管理科学、有效。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制定了全省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规划,长春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营业。在风险内控机制方面,出台了贷款损失率控制实施办法;上收了基层信用社发放非农贷款和大额贷款的权限;指纹识别系统上线运行;建立和完善了加强票据业务风险控制办法,印章、印鉴、授权卡、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在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以防范道德风险为重点,开展了“携手自律行动”,研究制定了《员工自律公约》;细化了信贷品种,规范了操作流程,推行农户贷款精细化管理。

二、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学习实践活动成效显著

8月1日-7日,以县级联社为单位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满意度测评,全省1800名领导干部和党员群众参加了测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7.3%。这说明,全省农村信用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到了广大干部员工的充分认可。总结全省农村信用社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

(一)在推进科学发展上形成了广泛共识。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加深了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科学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省农村信用社在事关发展的问题上形成了四点共识。一是矢志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任务。二是坚定不移地实施科学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责任。三是坚持不懈地完善科学发展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四是持之以恒地增强干部员工的科学发展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

(二)在推动吉林农信科学发展上思路更加明确。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全面总结过去五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省联社党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即:高举科学发展大旗,坚持“三农”方向,走商业化、市场化的路子,实现“四大发展目标”,即资产规模实现全省金融机构第一;在全国省级联社综合排名上升到15位以内;全省70%以上的县级联社达到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标准;资产质量达到省内商业银行平均水平。确定了“科学发展、提高质量、产权突破、人才兴社”四大战略。努力实现“八个转变”,全力推进全省农村信用社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三)在破解科学发展难题上取得了新进展。活动中,我们始终把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和解决经营发展难题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实践,大胆创新。一是紧紧围绕提高资产质量,破解干部员工风险意识差难题,在提高风险防范上收到成效。二是紧紧围绕打造现代金融企业目标,破解管理基础薄弱难题,在推进规范化建设上收到成效。全面开展业务辅导检查和风险排查工作。通过业务辅导检查,建章立制,完善操作流程。通过风险排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堵塞漏洞。组织开展了“流程化管理”试点,着力打造流程银行。三是紧紧围绕客户需求,破解经济建设融资难题,在拓展市场上收到成效。

(四)在提高发展水平上跃上了新台阶。始终坚持“两不误、两促进”,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吉林农信改革发展全局,推动吉林农信发展上水平。今年前七个月,农村信用社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结构都有了新变化。至7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55亿元,比年初增加68.4亿元,增长6.9%;各项贷款余额825.2亿元,比年初增加132.5亿元,增长19.1%;存贷结构得到优化,低成本存款和贷款总量不断上升;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稳步提高,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7.15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3.9个百分点;实现账面利润1.5亿元,同比减亏增盈2.7亿元; “吉卡”发行量达到280万张,卡内余额89亿元。这些成绩,是全省农村信用社干部员工奋发努力的结果,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丰硕成果。

三、认真整改,建章立制,巩固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五个月的学习实践活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委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干部员工和客户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不断提高、不断深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要求,切实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成果。

一是要抓好科学发展观的继续学习教育。二是要切实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回头看”。三是要建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长效机制。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全省农村信用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理念,完善工作措施,为实现吉林农信又好又快发展,为吉林经济的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2篇:吉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

按照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和安排,6月9日-10日,省联社在吉林市召开了以“深入学习,科学实践,努力推动吉林农信又好又快发展”为主题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省联社各处长,市州联社、办事处主要负责人列席了会议。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督导组陈岐山组长、梁跃臣副组长以及督导组其他成员出席并听取了会议。会议由省联社主任唐忠民同志主持。

会上,省联社班子成员,市州联社、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以及8名处长做了专题发言。从不同角度对省联社成立五年 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认真总结,肯定了成绩,查找了不足,提出了推动发展的工作措施和努力方向。

省联社理事长高继泰同志做了中心发言。发言指出,吉林农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有“八个标志”:一是班子建设取得新成果;二是员工队伍建设达到新层次;三是经营规模跃上新台阶;四是资产质量实现新提高;五是经济效益达到新水平;六是服务功能实现新突破;七是企业文化建设达到新境界;八是品牌形象得到新提升。

发言查找了影响吉林农信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主要体现在“六个不适应”:一是干部思想观念不适应;二是员工队伍素质不适应;三是经营管理能力不适应;四是风险管控手段不适应;五是创新能力不适应;六是服务意识不适应。

发言强调,成绩属于过去,吉林农信要以6·12民主生活会为吉林农信发展的转折点和分水岭,从零开始,再创新的辉煌。发言明确了未来五年吉林农信“四大发展目标”:一是资产规模实现在全省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位;二是在全国省级联社综合排名中上升到15位以内;三是全省70%以上的县级联社达到组建商业银行标准;四是资产质量达到省内商业银行平均水平。为完成发展目标,确立了“四大战略”:科学发展战略,提高质量战略,产权突破战略,人才兴社战略。

发言指出,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吉林农信实现新的跨越,要实现“八个转变”:在发展理念上,由政策性支农向商业化支农转变;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向提升质量转变;在经营收益上,由高成本、高收益向低成本、高收益转变;在经营管理上,由传统经营方式向流程化管理转变;在管理方式上,由统一管理模式向差异化管理转变;在能力建设上,由落实执行型向开拓创新型干部转变;在业务品种上,由传统的结算业务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转变;在企业文化上,由形似向神似转变。

发言强调,吉林农信未来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广大干部员工要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提高能力,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创辉煌。

作者:姜海滨

第3篇:学习心得

四月二十七日,我随达县教育系统的领导和老师们一同前往成都,参加“教育发现杯”全国高效课堂(成都)课博会。四月的成都,天气是火辣辣的热,参会领导和老师们的心情也如天气一样异常兴奋,我就更不用说心中的这份期待了。有了这份热切的期盼,那两天半的时间也就在不知不觉中飞快的度过了,欣赏专家们的渊博学识,感叹专家们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追求,几十位名师的现场献课和指导、解疑释惑,更是让我们一线的老师受益匪浅。下面我把这两天我印象最深的报告和课堂观摩做一个小小的回顾,总结。

一、专家的引领,我们的成长

1、“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一身正气,以身作则,还学校正气、正义,强调领导的资格、风格、人格和品格。试想:每年一千多节课的听课是何等的不可思议?当校长还亲自担任班主任是对教育何等的热爱?学校管理小到一颗螺丝钉,一个馒头,一两个学生。那是何等的精细?学校没有规章制度,他的“用眼睛思考,用脑子做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管理办法得到与会同行的一致赞同。杜郎口中学的办学思想,改革理念,我想仅仅凭我们一两天的学习,是怎么也理解不透的。为了能更全面的学习他们的经念,我特地还买了一本李炳亭专家所著的《杜郎口旋风》,以方便自己学习,更想把这种教育思想带回南坝小学,让我们这个集体也至少能感受到外面教育同行们对课改的努力以及他们努力的方向,以争取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上哪怕有一丝丝的改变,我们的学生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也倍感欣慰。

2、“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武侯实验中学

踏进武侯实验中学的大门,迎面扑来的是一种现代化教育的气息:气派的教学楼,标准的塑胶运动场,一流的学生公寓,现代化的图书馆、室内体育馆,干净的学生食堂。校长李镇西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报告《做幸福教师,留温馨记忆》无不渗透着学校管理和教育的人文情怀,他站在教育家的高度把校训定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强调在孩子们的学生时代,老师有责任给所有学生的未来留下充满人性的温馨的记忆。他认为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示范,(向老师看齐),最好的管理莫过于感染。他从教多年,哪怕是现在当校长,他也从来都是班主任(现在是高中三个班的副班主任)。

在他的引领下,武侯实验中学的图书可以是开放式管理,课堂也完全参照杜郎口中学一样拆除了讲台,学生的感悟能和名人名言一同镌刻在铜牌上供其他学习,教室的窗台下张贴着学生各式各样的海报。整个校园没有一处不是时刻在彰显着学生的自信,老师的幸福。

领导的全力倾注和老师的细心呵护也许就是武侯实验中学学生的最大幸福吧!

3、从”狂人”的“狂语”中感悟教育的真谛

李炳亭专家、“高效课堂”山东片区首席记者,他妻子曾打趣地问他:“离了你,地球不会转吗?”而他却说:“离了我地球照样会转,但是我不放心”。一句趣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就是这样一个“狂人”,对教育却有着他独特的思考,他认为教育的问题就是课堂的问题,课堂如何高效,如何减负?他连问三个问题:1、学习何时成为负担的?2、减负是减量吗?网吧游戏是否需要减负?(不是量的增减,而是下功夫如何增趣)3、教师需要减负吗?教师是董存瑞吗?(学生老师两败俱伤,教得累,学得累),他强调没有教师的解放岂有学生的解放?更强调让一个人呆在一个不成长不进步的环境里,就是最大的野蛮和假慈悲。学生的生命就是由许多个45分钟组成的,做教师的就是要为学生的生命负责,这是为人师最基本的职责。他极力推行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改革,坚持认为凡是学习发生的地方都叫课堂,凡是学生的需要都是课程,一切课程都需要服从儿童的需要。他倡导高效课堂就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总之一句话:信仰学生。他的一分钟学会课改,我认为还是有较强的操作性:(把上课比喻成开车)1、点火,发动汽车(意在老师就是一个点火者,要充分的激励学生);2、起步(按照流程要求操作,组织自学、对学、群学);3、抓住方向盘(围绕导学案和目标展开课堂活动);4、踩刹车(总结反馈)。

听了他的报告,我深深地感到:教学确实需要反思和方法的总结。如果我们自己不去想怎么做,那么别人总结的方法我们何尚又不可用呢?

4、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让孩子们幸福的成长

山东昌乐二中的生气和活力简直让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无处遁形:他校每期进行65公里拉练(老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第二天总结汇报,然后资料整理编册),每位学生学会一样乐器(定期和国外友好学校联谊演出),学校有自己的美食节、读书节,蔬菜种植大棚,春秋组织学生参观文物古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太多了,数不盛数。

就是这样一所好学校,他们的校长却还是认为他们的教育活动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带着一群不完美的人在共同成长”。所以我想只要我们自己努力了,尽力了,也就无悔了!但是我们是否努力过,尽力过呢?

二、畅游课堂超市 ,领略别样风采

你们也许是第一次听说“课堂超市”吧?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课堂观摩活动。一天的时间里组委会一共安排了77节观摩课,从小学到高中各个学科都有,每个时段上课的教室全开放,你可以在这个教室听这节语文课的引入部分,然后你又可以出来到其他教室听数学或英语等,每个教室没有讲台,学生全是六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不用举手发言,只要你与讲解的同学有不同看法,就可以站起来进行反驳,直到谁把谁说服为止。老师站在一旁有时就像一个旁观者,看着听着学生与学生的辩论。在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课堂上,其实每个学生都是老师,他们想着,说着,听着,有时还动手操作,每个学生只要你想说都有机会上台(讲解得好的学生还会获得其他同学的掌声)。这节课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重难点,在学生的争辩中绝大部分学生是掌握了的,(这一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口,让他们积极地动脑思考)。高效课堂的反馈也很有特色: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黑板边站不下,你还可以在地板上写。(武侯实验中学的操场边还有专门供学生练粉笔字的小格子地板)我们所观摩的课完全不同于我们平时的课堂,课堂形式变了,老师的角色变了,学生真正动起来了。那这种模式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吗?这也是杜郎口中学刚开始推行“高效课堂”之初所有家长的担心,十年过去了,现在全国积极推行这种典型的教学模式,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试想:学生爱学了,乐学了,成绩会下降吗?

三、现实思考

1、我们所观摩的课堂,都是四五十人的相对小班教学,学生人数少,老师自然好操作一些,每个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机会自然也就多一些。

2、面对课改畏手畏脚,放不开。

3、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努力先做合格的老师,再争做课改的带头兵。

作者:柏江

第4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

众所周知,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力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生命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欲使农村信用社不断成长壮大,就必须在大力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推进其自身免疫系统──内控制度建设,以保证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农村信用社尽快建立起规范、科学而运转良好的内控制度不仅是日益加强的金融监管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预定发展战略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需要。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发挥如下作用:一是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二是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三是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四是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 我区联社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提高全体员工团结务实、审慎经营、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查摆、堵塞工作中的漏洞,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全体员工以满腔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我辖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现就案件专项治理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当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到位。有的把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有的在把握内控与管理、内控与风险、内控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认识有偏差,把加强内控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不切实际地求得资产规模的扩张,造成违规违章现象发生,以致资产质量低下。

2、对基层社的管理力度还有漏洞。对基层社的管理,往往是任务指标布置的较多,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手段检查不够。

3、稽核、监察监督机制不建全,是直接影响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稽核、监察部门不能起到查错防漏、纠正违规、强化管理、控制风险的作用。内部稽核、监察体制不顺,本身没有处理问题权,有的问题得不到真实反映,使一些问题被积压下来,没有相应的制约措施。

4、现行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管理和经营的有效性目标方面,其沿用的各项考核规章制度还是过去的考核办法,虽然每年在数量上考核指标有所变动,但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明显陈旧,导致部分社从自身利益出发,置各种制约于不顾,违章操作。有的机构抢拉客户,乱用核算科目、篡改账表、以贷收息等问题,都说明了内控制度与业务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有的领域、有的岗位内控环节至今还处于真空。

5、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不够。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难点,目前我区农村信用社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尚处于软约束阶段,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贷款分责管理还执行不严格,缺乏具体风险评估及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也极不完善。贷款发放还没有实行风险度管理,对计算机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差,而且对信用社内部控制的考核还缺乏具体的标准和办法。

二、本人的体会 所谓有效的内部控制包含有四层含义,即:其一,它是无时不控的---贯穿于业务操作的始终;其二,它是无处不控的——与业务的速度和空间同步,甚至有所超前,以体现内控优先的思想,其三,它是无人不控的——上到管理者,下至每位员工,只有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才是至高无尚的;其四,它是无事不控的——小业务要控,大事情更要控,一切经营管理活动无不在其控制之下进行,没有例外与“个案”处理。 农村信用社要建立怎样的内部控制呢?

首先我本人认为:增强自律意识是根本。一切活动离不开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的因素,内部控制不能例外。良好的内部控制既是经营管理者设计构造的产物,也是其遵循维护的结果。如果说设计构造不易,那么有颜色遵循维护则更难。因为,需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一以贯之。从这一意义上说,自律意识牢固树立之日,才是内部控制运行完全到位之时。 增强自律意识,从基本面来看,就是要增强全员的自律意识。即:每位员工首先要强化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不再是凭“经验”操作。

其次,要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不再是惟命是从。

再者,要树立内部控制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增强自律意识,从重点对象看,就是要增强两级经营管理班子的自律意识,真正做到经营与管理两手抓,业务发展与内控建设两手抓,效益与守规两手抓,做自律的表率。 增强自律意识可以从学习教育、剖析典型、调整人员等三方面入手。一线操作人员要做到业务再忙不忘学习规章制度;通过学习,要教育每位员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开展各项业务。要剖析正反两方面典型,使全体员工能够在学习经验上有标杆,吸取教训上有对象。要顶住一切压力,对那些置内控制度于不顾的我行我素者,果敢地进行调整,直到清理出队伍,以儆效尤。 完善规章制度是前提。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构筑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是各项业务应当遵循的标准和程序的总和,也是检查和纠正一切违规问题的依据。内部控制离不开规章制度,否则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当前,我区农村信用社规章制度完善的重点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从管理层次看,联社、信用社都需要加快规章制度建设的步伐,但主要在基层社,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各项制度具体化和本单位化。二是从管理范围看,要着重解决内部控制的“真空地带”的问题,填平补齐,使内部控制的触角延伸到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三是从管理内容看,要把可操作性的规程规范建设放在完善内控制度的首位,做到一册规范在手,操作方法在心。四是从管理质量看,旧制度的更新和制度间相互关联无疑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对那些时过境迁,不适应新情况的规定和办法,该废止的废止,该补充的补充,该修订的修订。要提高制度之间的关联度,应当与其目标考核制度、稽核、监察制度更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先考核、稽核,后离任离岗,避免逆向操作。 严格严厉查处是保障。内控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有效贯彻执行,这是因为还存在削弱其效力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07-07-18 16:49:55.0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一个高风险和突发性事件极易出现的行业和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是有效避免和防范高风险、突发性事件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设立新的机构和开办新的业务都必须要内控先行。但是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滞后于业务的发展,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在中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不足,风险意识薄弱。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分散人员较多,经营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方面观念淡薄,对内控制度的认识特别是在防范和化解风险上的认识不到位,粗放型经营,有章不循,违规操作,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为了眼前利益,以票引存,贷款交保证金签发承兑汇票,盲目贴现等短期行为、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违法乱纪现象屡禁不止,给业务经营带来了很大风险。

二、内控制度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差,执行时流于形式。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计算机在金融业务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控制度将成为内控制度的重点,但从目前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内容看,仍停留在纸制业务处理的过程上,对无纸化业务处理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制定流于形式,如不及时更新系统安全设置,由于人少,计算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岗位职责不清和相互替班时有发生,没有做到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各岗位之间不得兼职,各别机构没有设置专职的计算机安全管理人员,营业网点没全部安装计算机监控系统。由于计算机管理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计算机犯罪呈上升趋势,计算机犯罪金额大、潜伏时间、风险度高,成为今后防范的重点。

三、内控制度执行监督不力,责任难落实。在农村信用社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无事后监督、无监控设备、一人临柜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内控制度执行的监督流于形式,一些检查大多是事后的,不深入、不细致,往往停留在对业务凭证的审查和帐务核对上,如某一网点的营业员利用一人临柜的时机微机打印假存单,以作废的形式从机器中抹掉后,没将假存单作废收回,而是用假存单质押贷款,由于没有事后监督和监控设备,没有及时发现造成风险和损失。即使有的设立了事后监督岗位,也往往存在着重录入、轻审查;重凭证要素、轻资金对转关系,重帐表的核对、轻内部科目的对应关系,不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对风险的评估,内控制度执行中深层次的问题难以发现。

四、责任落实难,处罚力度不够。由于执行中的随意性,一旦出现问题极易造成责任不清,难以落实。从基层看即使事后监督发现问题,如漏签章、凭证要素不齐全等等,在处理时只作为小问题进行经济处罚,没有上升到不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的高度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在信贷资金管理方面虽然建立了审贷委员会,但没有严格履行职责,在审批贷款时审贷委员会人态度不明确、签字不齐全,一旦出现问题无法明确责任,更无法进行处理。

随着金融手段现代化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无纸化操作将代替现在的手工操作,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将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的力度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基层执行内控制度必须做到“五到位”:

一、认识到位。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的重要性,完善和执行内控制度不仅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也是经营管理水平的提现和实现金融资产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基本要求,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象人的眼睛一样重要而不可缺少,是生命线。内控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易产生内部人员作案,造成重大的资金和财产损失。健全的内控制度是规范、保障和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特别是管理层一定要提高认识,把执行内控制度建设放在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第一位。

二、人员到位。执行内控制度落实关健是人,以人为本提高从业人员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岗位培训,这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和关健,不要单纯追求某一项业务的技能培训,要把管理水平、规章制度、操作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做好重要岗位人员的交流和定期轮换,通过岗位交流和定期轮换,形成人员优化流动机制,达到暴露问题和自我控制的目的。三是加强对决策和管理人员的控制,转变经营管理的观念,把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加强内控制度落实的关健。

三、责任到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内控制度的贯彻落实。对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的不论是否造成损失都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四、监督到位。加强监管部门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首先要建立内控制度的风险评价体系,监测各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是否能有效的控制和避免风险的发生;其次是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要人员的监督:除传统业务中的存贷款、会计外,重点应放在计算机、新兴业务和或有资产的检查监督,把重点环节与全过程控制结合起来。再次把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与微观经济利益结合,建立完善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加大奖罚力度,凡是内控制度有漏洞或因执行不力而使内控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的,不论是否造成资金或财产的损失,都应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对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起到警示作用,形成威慑力。

五、制度到位。内控制度是银行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因此必须相关的制度来保证内控制度的贯彻执行:奖罚制度、检查制度、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发现内控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不断使之完善;发现执行中存的问题,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

对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评审问题的探讨

出处: 作者: 时间:2007-3-8 16:11:43 推荐好友 收藏 进入论坛 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业经营风险的行业之一,其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不可能消除、但不可以规避的。而内部控制作为预防、化解、规避金融风险,保证信用社资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内部管理制度,越来越受到农村金融机构决策者的普遍重视,它对化解金融风险、预防案件发生、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和完善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实属必要。笔者根据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在内控制度执行中暴露出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现 状

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内控制度评审执行中存在某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效益轻制度。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农村信用社的根本目标。然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离不开内控制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特别是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其点多面广的特点,各信用社首先都是从机构网点的增设上考虑,而对点多面广、地域分散可能造成制度执行困难却考虑过少,这种现象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落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就出现了内部控制评审上的一些薄弱环节,有的人乘机挪用、贪污,使内部控制失效。

第二、重开拓轻管理。作为农村信用社,开拓和发展业务是必由之路,但开拓必须与管理并举、发展必须与监督同行,从防范风险、合规经营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内控先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信用社或出于改革的需要,或出于竞争的需要,往往是改革在先、开拓在先,内控在后、制度滞后。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新业务开办,为了抢占市场,先做起来再说,而管理制度不能及时跟上,使之对一些业务操作的监督上出现真空或断层。二是内部岗位设置,从节约人力、方便服务出发,也会出现制度滞后、检查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对日常业务操作情况形成固定的印象,使内部控制缺乏机敏性,忽略了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控制,产生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包干代替的现象。

第三、重检查轻整改。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内部体制的改革和业务的开拓发展,稽核检查的力度加大、频率加快。但作为被稽核单位,首要的任务是如何应付稽查,尤其对外来的、上面来的稽查,怕通报批评、怕考核扣分、怕进行处罚,其心态是尽量少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少报告或不报告,至于如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则放在一边,检查人员一走,由于缺乏监督,整改也就大打“折扣”。

第四、重外审轻内审。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是为了帮助查找问题,纠正违规,防范风险,促使其依法合规经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重外审轻内审的问题,对系统内部稽查重视程度不够,抱着敷衍了事、无所谓的态度,但一听说银监委要来审计、人民银行要来检查却慌了手脚。这种轻视内部审计的做法实际上是轻视了内部控制的作用。

第五、重稽核轻处罚。稽核处罚是保证稽核检查目的的实现。但作为稽核监督部门,如果只查不处,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这样也就失去了稽查的意义,稽核的目的也就难以达到。然而,在稽核处罚实施过程中,往往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一些稽核处罚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或处理不力,因此屡查屡犯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二、途 径

第一、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评审的切入点

1、制定统一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农村信用社原有内部控制制度不仅零散不成熟,随着新型业务的开拓发展,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必须在对原有制度进行整理归集的基础上,然后根据本社实际,制订出统一的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从根本上解决制度多而流于形式的问题。

二是按照组织控制方法,加快内部机构改革,使信用社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统一体。三是完善人事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严格的员工行为规范制度和劳动管理分配制度,解决目前存在的分配报酬吃大锅饭等问题。四是决策部门应尽快制定一个管理各项制度的处罚制度,使职能监督部门真正做到处罚有据,从而有效遏制违规经营和有章不循、屡查屡犯行为。

2、完善以“三道防线”为主体的内控监督机制。监督机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其运行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信用社业务开拓和发展。因此,首先要完善各业务部门的自身监督,加强规范管理,形成横向的制约机制,筑造好第一道自控防线。其次要完善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相互制约、主管部门领导以检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相互制约机制,筑造好第二道互控防线。最后要完善以稽核监督部门为主体以纪检监察部门为辅导的内部稽核监督体系,筑造好第三道监控防线。另外我们还要重视和完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执行公开办事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通过构筑和完善“三道防线”,使内部控制达到科学、规范、严密、有效的要求。

第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评审的突破点

1、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在加强内控制度教育上下功夫。内控制度近年来在信用社内部虽然强调的不少,尤其是各级领导可谓是逢会必说、有会就讲,但真正作为内控制度专题还未进行教育学习过,员工对内控的内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理解,只是存在模糊的认识。因此,学习是基础,教育须先行,惟有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增强全体员工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

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在加强内控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内控制度建设必须走人控、物控、技控相结合之路。人控主要是指抓人的素质提高,增强遵章守纪、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物控主要是指配备必要的器具和硬件设施,代替自控互控不到位的真空。技控主要是指开发软件程序控制起到人控物控控制不了的作用,从根本上做到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差错事故、案件的发生。

第五、重稽核轻处罚。稽核处罚是保证稽核检查目的的实现。但作为稽核监督部门,如果只查不处,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这样也就失去了稽查的意义,稽核的目的也就难以达到。然而,在稽核处罚实施过程中,往往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一些稽核处罚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或处理不力,因此屡查屡犯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二、途 径

第一、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评审的切入点

1、制定统一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农村信用社原有内部控制制度不仅零散不成熟,随着新型业务的开拓发展,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必须在对原有制度进行整理归集的基础上,然后根据本社实际,制订出统一的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从根本上解决制度多而流于形式的问题。

二是按照组织控制方法,加快内部机构改革,使信用社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统一体。三是完善人事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严格的员工行为规范制度和劳动管理分配制度,解决目前存在的分配报酬吃大锅饭等问题。四是决策部门应尽快制定一个管理各项制度的处罚制度,使职能监督部门真正做到处罚有据,从而有效遏制违规经营和有章不循、屡查屡犯行为。

2、完善以“三道防线”为主体的内控监督机制。监督机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其运行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信用社业务开拓和发展。因此,首先要完善各业务部门的自身监督,加强规范管理,形成横向的制约机制,筑造好第一道自控防线。其次要完善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相互制约、主管部门领导以检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相互制约机制,筑造好第二道互控防线。最后要完善以稽核监督部门为主体以纪检监察部门为辅导的内部稽核监督体系,筑造好第三道监控防线。另外我们还要重视和完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执行公开办事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通过构筑和完善“三道防线”,使内部控制达到科学、规范、严密、有效的要求。

第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评审的突破点

1、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在加强内控制度教育上下功夫。内控制度近年来在信用社内部虽然强调的不少,尤其是各级领导可谓是逢会必说、有会就讲,但真正作为内控制度专题还未进行教育学习过,员工对内控的内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理解,只是存在模糊的认识。因此,学习是基础,教育须先行,惟有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增强全体员工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

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在加强内控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内控制度建设必须走人控、物控、技控相结合之路。人控主要是指抓人的素质提高,增强遵章守纪、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物控主要是指配备必要的器具和硬件设施,代替自控互控不到位的真空。技控主要是指开发软件程序控制起到人控物控控制不了的作用,从根本上做到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差错事故、案件的发生。

对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评审问题的探

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业经营风险的行业之一,其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不可能消除、但不可以规避的。而内部控制作为预防、化解、规避金融风险,保证信用社资产安全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内部管理制度,越来越受到农村金融机构决策者的普遍重视,它对化解金融风险、预防案件发生、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和完善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实属必要。笔者根据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在内控制度执行中暴露出的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现 状

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内控制度评审执行中存在某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效益轻制度。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农村信用社的根本目标。然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离不开内控制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特别是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其点多面广的特点,各信用社首先都是从机构网点的增设上考虑,而对点多面广、地域分散可能造成制度执行困难却考虑过少,这种现象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落后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就出现了内部控制评审上的一些薄弱环节,有的人乘机挪用、贪污,使内部控制失效。

第二、重开拓轻管理。作为农村信用社,开拓和发展业务是必由之路,但开拓必须与管理并举、发展必须与监督同行,从防范风险、合规经营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内控先行。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信用社或出于改革的需要,或出于竞争的需要,往往是改革在先、开拓在先,内控在后、制度滞后。主要表现形式为:一是新业务开办,为了抢占市场,先做起来再说,而管理制度不能及时跟上,使之对一些业务操作的监督上出现真空或断层。二是内部岗位设置,从节约人力、方便服务出发,也会出现制度滞后、检查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对日常业务操作情况形成固定的印象,使内部控制缺乏机敏性,忽略了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控制,产生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包干代替的现象。

第三、重检查轻整改。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内部体制的改革和业务的开拓发展,稽核检查的力度加大、频率加快。但作为被稽核单位,首要的任务是如何应付稽查,尤其对外来的、上面来的稽查,怕通报批评、怕考核扣分、怕进行处罚,其心态是尽量少暴露问题,发现问题少报告或不报告,至于如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则放在一边,检查人员一走,由于缺乏监督,整改也就大打“折扣”。

第四、重外审轻内审。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都是为了帮助查找问题,纠正违规,防范风险,促使其依法合规经营,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重外审轻内审的问题,对系统内部稽查重视程度不够,抱着敷衍了事、无所谓的态度,但一听说银监委要来审计、人民银行要来检查却慌了手脚。这种轻视内部审计的做法实际上是轻视了内部控制的作用。

第五、重稽核轻处罚。稽核处罚是保证稽核检查目的的实现。但作为稽核监督部门,如果只查不处,虎头蛇尾,甚至有头无尾,这样也就失去了稽查的意义,稽核的目的也就难以达到。然而,在稽核处罚实施过程中,往往受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使一些稽核处罚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或处理不力,因此屡查屡犯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

二、途 径

第一、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评审的切入点

1、制定统一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农村信用社原有内部控制制度不仅零散不成熟,随着新型业务的开拓发展,有的甚至是相互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必须在对原有制度进行整理归集的基础上,然后根据本社实际,制订出统一的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从根本上解决制度多而流于形式的问题。 二是按照组织控制方法,加快内部机构改革,使信用社内部各部门、各岗位形成权责明确、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统一体。三是完善人事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严格的员工行为规范制度和劳动管理分配制度,解决目前存在的分配报酬吃大锅饭等问题。四是决策部门应尽快制定一个管理各项制度的处罚制度,使职能监督部门真正做到处罚有据,从而有效遏制违规经营和有章不循、屡查屡犯行为。

对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评审问题的探讨 来自: 免费论文网

2、完善以“三道防线”为主体的内控监督机制。监督机制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其运行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信用社业务开拓和发展。因此,首先要完善各业务部门的自身监督,加强规范管理,形成横向的制约机制,筑造好第一道自控防线。其次要完善相关部门、相关岗位相互制约、主管部门领导以检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相互制约机制,筑造好第二道互控防线。最后要完善以稽核监督部门为主体以纪检监察部门为辅导的内部稽核监督体系,筑造好第三道监控防线。另外我们还要重视和完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执行公开办事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通过构筑和完善“三道防线”,使内部控制达到科学、规范、严密、有效的要求。

第二、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评审的突破点

1、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在加强内控制度教育上下功夫。内控制度近年来在信用社内部虽然强调的不少,尤其是各级领导可谓是逢会必说、有会就讲,但真正作为内控制度专题还未进行教育学习过,员工对内控的内涵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理解,只是存在模糊的认识。因此,学习是基础,教育须先行,惟有知其然同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增强全体员工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

2、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在加强内控科技含量上下功夫。内控制度建设必须走人控、物控、技控相结合之路。人控主要是指抓人的素质提高,增强遵章守纪、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物控主要是指配备必要的器具和硬件设施,代替自控互控不到位的真空。技控主要是指开发软件程序控制起到人控物控控制不了的作用,从根本上做到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差错事故、案件的发生。

3、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在加大稽核处罚力度上下功夫。稽核处罚是内控制度建设的手段,并不是目的。因此要着重解决四个问题:一是统一处罚标准,对事不对人,只要违反了制度规定,不论哪一级稽核检查发现,都应用同一标准处罚。二是实行累进处罚制,对同样性质问题屡查屡犯的实行累进处罚。三是建立有效的违规举报机制,鼓励员工举报违规行为、举报风险情况,并严厉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四是实行内部通报制,对那些重大违规问题,屡查屡犯问题,进行内部通报。这样做既可起到相互借鉴作用又可起到威慑作用,从而达到加强内控建设,规范经营行为,减少经营风险,确保安全经营之目的。

第三、强化内控制度建设评审的控制点

1、强化内控制度建设,要建立健全经营效益、业务拓展、风险控制涵盖三个方面的内控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完善的内控考核体系,达到对机构负责人的有效控制和银行内部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灵活经营的目的,使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保持和谐的统一。

2、强化内控制度建设,要完善三个机制即:内部自律机制、内部制约机制、内部监督机制。一是自律机制的建立,可以对业务操作人员产生一种制约,使之在业务工作运行中自觉地执行制度,照章操作,达到一种自律的效果。二是制约机制的建立,可以使业务处理与业务监督彻底分离,避免由一个人包揽经营业务全过程而容易产生的漏洞和弊端。三是监督机制的建立,即信用社内部审计监督部门,它是内部控制中不可缺少而又无法替代的一个主要环节,是 内部控制的特殊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对各内部控制环节具有检查、监督、评价的职能和防范金融风险、堵塞漏洞的作用。

3、重塑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稽核制度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内部控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保证。要适应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需要,首先必须对现有的稽核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在组织体制上具有独立性、在处理与被稽核对象关系上具有超脱性、在稽核工作开展上具有权威性的直接隶属于联社一级法人并对联社一级法定代表人负责的稽核监督体制。在稽核体制改革后,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快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员工队伍。与此同时,要制定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评审标准,大力开展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结果与控制目标的差异分析,促进业务部门改进管理、完善控制,切实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如何增强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

作者:兰 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678

更新

时间:2007-8-29

摘要:当前正值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时期,内控制度是保证改革成果的有力保障,同时内控制度建设又是强化内部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的当务之急。本文联系信用社实际剖析了当前信用社内控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隐患暴露;执行力度

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力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健康成长,而内控制度就是信用社“生命体”的免疫系统。欲使农信社不断发展壮大,就必须在大力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更加有效地加强其自身免疫系统——内控制度建设,以保证农信社稳健发展。

一、现阶段信用社内控制度的状况

近两年来,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相继成立,随着改革试点全面推开,新的管理体制框架基本确定,监督管理责任初步落实,法人治理机构逐步完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体制正在形成,产权制度的改革,经营机制的转换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然而,在农信社服务“三农”力度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逐步提高的同时,内控管理方面存在风险隐患和缺陷时有暴露:

(一)现行的内控规章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主要表现在规章制度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一些业务经营存在监控盲区,内控制度与业务发展不同步,在新业务开发推广或新的管理模式推行时,仍然延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营管理方式,未能及时制订相应配套的规章制度。相对滞后的规章制度难于形成约束力,缺乏监督保障措施和配套的具体实施细则致使制度流于形式。有些基层信用社不按会计制度要求执行规范化操作程序,未能严格执行相互制约、安全谨慎原则。

(二)对内部控制认识肤浅,理解上偏差大

一些信用社的内部控制之所以松懈,主要是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巴林银行作为老牌的商业银行仅仅是由于内部失控引起倒闭,足以令国内银行引以为戒。而当前有些信用社把内部控制理解成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制度,以为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就是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由于现阶段正处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关键时期,少数干部职工特别是信用社的法人代表们对金融规范、内控制度认识不足,很难正确处理发展与管理的辩证关系。他们往往受利益驱使,出现轻管理、重效益,忽视自我约束,一味强调争取所谓的“生存发展空间”,把内控制度当作捆绑自己手脚,约束自我发展的绊脚石,甚至有人还认为不违规就办不成大事,不冒险就获不了暴利,使内控制度长期处于虚设状态,造成违规违章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致资产质量低下,加剧金融秩序的混乱程度,加剧金融风险。

(三)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相结薄弱

时下信用社内部控制体系表现为:

1、对领导的行为约束不够。信用社制定的制约监督规定对象大多为操作人员,而对高级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监督,特别是各县级金融机构都实行法人负责制,然而个别理事长只行使权利,不负责,导致权责脱节。如某些高层利用其影响,贷款给自己的亲戚炒股、投资,分管的人员即使发现了这一问题,却往往碍于领导的情面,既不汇报,也未采取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致使信用社稽核、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2、内部控制牵制乏力。一些现行的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够衔接,有的甚至相互抵触,缺乏相互协调合作的精神。

3、缺乏奖惩制度。目前,大部分信用社不仅对违纪人员没有一个明晰、详细的处罚条款,更无相应的执行主体。这样一来,即使有违法、违规行为,处罚也无据可行,无从入手,给管理人员带来不便。同样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制度不落实,以及稽核体制不顺,稽核队伍良莠不齐,也是内控制度中的隐患。

二、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免疫能力

有了健全的企业治理,有效的内控制度则是信用社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结构(决策和管理层的职责界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分离和决策程序);二是会计规则(对账、控制单、定期试算等);三是双人原则(不同职责的分离、交叉核对、资产控制和双人签字等);四是对资产和投资的实际控制。 强化信用社的经营管理,提高内控水平,是信用社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措施,也是信用社强化经营管理的一种自律行为。内控制度是信用社为保证其资产的完整性、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各类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经营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而信用社内控制度的核心就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

(一)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

要以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业务行为、严格操作规程为指导准则,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内控机制进行全面清理、查遗补缺、充实完善。制定明确的农信社政策目标;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并建立公正、公开的奖罚制度;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明确每个部门的业务范围、部门之间的关系,同时结合信用社实际,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给予明确的授权,明确各岗位或员工在业务操作中的责权划分以及应承担的责任;建立畅通的报告渠道;制定各项业务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建立会议记录、重要文件、凭证、报告的保存制度;制定各重要决策事项标准的操作程序。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强化管理和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措施。

(二)加强会计管理和审慎财务制度

各基层信用社严格按照《会计法》要求,规范会计行为,严格落实会计工作责任机制,把会计岗位设置、工作目标、操作规程、规范要求、考核标准化,确实认真做好“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内部审核和事后监督的会计工作。建立统一周密的会计监控体系、指标体系和标准,完善现有的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会计工作业务操作规程和奖惩办法。使会计控制系统规范化原则和授权分责原则得以落实执行,加强会计监督制约能力,同时加强会计业务知识的培训工作,使会计工作在参与经营管理、预测方面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强化制度建设,增强法制观念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根据当前信用社“杂、乱、虚”的内部控制的现状,应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了解最根本的实情,做好基层建设工作。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制约机构的必要性和制订确实可行的管理办法的迫切性,使基层社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按照人总行公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要求和有关加强金融监管及信用社必须实行规范化管理等制度文件精神,结合当地信用社的实际情况,应制定《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有关规定》、《信用社现金调拨核算方法》、《信用社电汇核算办法》、《信用社储蓄电脑联网通存通兑业务的规定》、《重要空白凭证的办法》等管理办法和制度,与基层信用社签订有关综合治理和安全保卫责任状,重新规范《业务规章学习登记簿》、《会计档案登记簿》、《开销户登记簿》、《重要空白凭证登记簿》、《微机运行日志》、《会计出纳交接登记簿》等簿册。对主任、信贷员、会计员、出纳员等岗位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对凭证的领用、登记、销号进行严格规定,使改革期间的信用社形成一套责权分明、平稳制约、规章健全、运行有序、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使各类决策权力、各项操作环节和每个职工经营行为都处于慎密的内控制约和监控之下,从而减少违规违章经营的现象。

(四)建立人员调控机制,加强思想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领导的决策和员工的素质制约着内控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制度的制约与控制必须正确动用行为科学“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编制、岗位、职能”三定的人事管理方案。首先,要教育职工自觉地遵守执行各项内部规章,用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严于律己。其次,信用社领导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做遵守规章制度的模范,同时要求领导层加强政治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经营决策水平。第三,积极开展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针对农信社的工作特点,进行普法教育、法律法规专题讲座,开展警示和“现身说法”活动,提高全体员工政治、业务素质,增强经营管理中的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内控制度。第四,建立责任明确的内部激励机制,实行责、权、利挂钩,严格考核和奖惩,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把全体员工团结在为信合事业而奋斗的旗帜下。人事管理是信用社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人事管理既可以使农信社各部门、岗位、职能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克服机构重叠、职责不清、人浮于事的现象,又能够把每个员工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人力资源最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建立新的稽核体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信稽核队伍

稽核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稽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适应目前及将来的新业务,要建立严格的管理、考核、奖惩的稽核制度,规范稽核行为,制定稽核人员岗位责任制、工作纪律等方案,同时把内审成本和质量与绩效挂钩。强化内部审计首先应从改革内审机制入手,体制上建立以省级联社或市办垂直领导的内审机制,实行人员、费用、单独核算,以提高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其次从内部管理入手,加快电子建设步伐,畅通信息渠道,提高监控能力,加强学习培训,提高业务技能;第三着眼于提高稽核队伍整体素质,树立稽核队伍的良好形象,客观公正地履行稽核职能,确立稽核部门的权威性,必须确保稽核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建立一支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复合型内审队伍,保证稽核队伍的纯洁和稽核再监督权力的准确行使。强化内审以适应农信社的加速发展,提高农信社内控监控能力,以保证农信社稳健经营确实有效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真正做到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六)实行问责制,提高执行力度

认真遵守纪律约束,严格执行制度,对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责任进行科学的分解并落实到位,以形成人人守纪律的良好氛围。如有发现制度执行不严的,一经调查核实,尽可能短期内把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提高处罚力度和加强连带责任的追究制和问责制。加强责任追究力度,首先,要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到位率(严惩内控制度形同虚设的现象);其次,要落实内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责任(划清责任,严肃处理责任人);最后,要加强对监督人员的责任追究力度(从严处理监督人员的渎职行为)。对于违反制度的人和事,不论是否出现损失和风险,都必须按照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防范与纠正违规违纪问题,使内部监督和控制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加强,保证信用社员工认真落实内控制度,确保内控制度有效执行。

关于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思考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是规范农村信用社经营行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完善这一制度,才能防范化解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提高经营效益,实现稳健经营。因为农村信用社是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单个独立法人,资产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健全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既是信用社抓好当前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查防案件专项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是确保信用社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当前内控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主观上,对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不少信用社由于机构分散,人员较多,员工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一些人认为内控制度似乎可有可无。有的甚至把规章制度与内控制度混为一谈,认为既然制定了规章制度,就是建立了内控制度,没有必要再谈什么内控制度建设,忽视了内控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自律机制。有的信用社虽然建立了各种内控制度,在检查整改和案件防范上也有一定的措施,但在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认识往往不到位,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一味强调抓业务发展、抓规模经营,片面追求业务扩张,造成粗放经营,有章不循,有的甚至把内部控制与业务发展对立起来。一些信贷员在信贷管理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片面认为发放抵押、担保贷款等于给贷款加上了“保险”,怱略了贷款“三查”,弱化了制度管理,从而形成贷款风险。

(二)客观上,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由于多年形成的体制原因,当前不少信用社尚未形成职责权、相互制衡、运作有序的内控体系。一些内控制度对某些岗位和某些环节起作用,(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而对于另一些岗位和环节却失控,这容易造成整体监控的力度不够,也难以构筑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不仅如此,有的信用社由于内控制度订立时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给管理部门在监管和处罚违规行为时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会影响制度的执行效力。

(三)实践中,检查督促不力,造成有章不循。由于当前农村信用社现有的稽核力量明显配备不足,因而监督检查往往不到位。从目前信用社的经营现状看,稽核机构很难对业务部门的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稽核也是以事后监督为主,缺少事前、事中的监督,这容易造成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缺乏应有的督促检查,会使风险防范产生一定的死角和盲区。比如,会计工作现在只局限于单纯的记账、算账和报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很难履行监督职责,稽核机构参与监督管理的职能未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并会出现“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传统业务监督检查多,对新兴业务监督检查少;对操作的规范性监督检查多,对业务经营中风险性监督检查少;对事后的监督检查多,对事前的防范监督检查少,致使内控制度建设中深层次的问题难以发现。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内控制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若不及时加以解决,很可能给开展各项业务带来风险,影响到经营目标的实现,甚至可能会危及信用社生存。因此,我认为要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强化以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查防案件专项治理,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严肃性。目前,信用社的业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业务质量也不断增加,经营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这种情况下,要教育员工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业务规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既要发展业务,但又必须规范经营,依法经营,从严治社。同时要教育员工转变经营理念,把以业务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并推行以信用社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全社员工人人实行问责的内控机制,这样才能使内控制度建设真正落到实处。

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健全的内控制度是深化农信社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们信用社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不仅内容上滞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在管理上还存在不少盲区。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根据深化改革的需要,对现有的各类业务规章、人事管理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内控制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查遗补缺,充实完善。从制度上规范信用社法人和员工的行为,从而形成对各项业务的全程监控,增强风险防范的能力。二是严格规范信贷内控体系,建立贷款风险预警管理制度。依据贷款人的风险等级和贷款方式,确定贷款风险程度,根据风险程度高低决定贷款的审批权限、金额大小、利率高低和期限长短。三是健全内部稽核监控指标管理体系,对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等指标进行科学监督,优化信贷资产结构,最大限度地预防和规避经营风险。四是加快与新业务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建设,在电子化新业务开发或推广时,应对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运行以及数据流向过程实施有效监督,以便有效控制新生业务风险点。

加强检查督促,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一是坚持实行授权授信制度。根据各种业务经营活动性质及功能,建立统一法人管理和法人授权为主要特征的管理制度。各项业务均应按授权进行审核批准,对会计账务处理实行分级授权,特别授权业务要经过特别审核批准,以此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约束机制。二是实行岗位职责分离管理。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应实行适当的责任分离制度。如货币保管与账务记录相分离;业务授权审批与具体经办相分离;风险评定与业务经办岗位相分离等。在业务操作层,要建立规范的岗位管理责任制,重点岗位重点管理,对资金交易、信贷管理、财务会计等岗位实行人员轮换及强制休假制度。在业务管理上,要分清职能部门指导与监督落实内控制度的职责,切实维护各项内控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三是构筑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权力制衡、程序约束的内控机制,保证检查监督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稽核部门要全方位、全系统地加强对内部实行监督管理,独立行使内控职能。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网络业务稽核应用软件程序,并加强稽察人员稽核业务和微机方面的培训,提高稽查水平和覆盖面,同时加大对计算机综合业务系统安全性的稽核力度,将风险控制制度、指标及规程等项内容进行计算机程序化处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防患于未然。 免费文档网http://wendang.freekaoyan.com

怎样防范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

防范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规范信用社管理和经营,内控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内控制度是农信社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以科学化、法制化为基本理念实行自我约束的制度性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社内控体系,促进信用社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经营法制化,是信用社当前和今后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内控制度缺乏权威性。保证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有效执行,必须建立有权威、有独立性的内控机构,这是建立信用社科学经营管理机制的需要。现实情况是,制度建立的多,真正执行的少。由于内部稽核人员是在联社的领导下,缺乏独立性,在对实施项目的检查中,面对查出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只能在具体规范上作一些调整和纠正,很难对责任人作相应处理。

2、法人治理结构尚未真正建立。信用社虽然按照规定成立了“三会”。制定了相关制度和具体规定,但就“三会”制度本身来说大多形同虚设,许多规定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执行,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分离,由此也就很难对信用社法人代表实施有效的监督制约。

3、制度不落实。从目前信用社发生的各类案件来看,很重要的原因是内控制度落实不到位,违规违章操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在业务经营上,偏重于规模发展,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与落实重视不够。

4、制度建设不规范。一些新业务的管理制度跟不上,无法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有的制度不完善,与信用社的管理实际脱节。制度制定不系统,信用社在内控制度建设中缺乏统一考虑,影响内控制度整体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的思路

1、理顺关系,完善机制,树立内控机构权威。稽核部门具有独立性、超脱性、权威性和统一性,联社不但要从工作部署上予以明确,而且要从体制、职权、人员配备和管理机制上予以保证,从而树立稽核工作的权威,减少各方面的行政干预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2、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和制约机制。按照合作制原则,建立起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在股权设置上,积极改善股权结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在内部管理上,完善和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三会”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从组织形式上形成对法人代表的有效控制;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决策失误。

3、制度要坚决落实到位,堵塞管理漏洞。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就必须把落实各项内控制度作为强化内部管理、防范风险的头等大事来抓。一是要落实责任,真正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以制度落实责任,用制度说话。二是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严格业务工作环节和工作程序的监督检查,查出问题及时解决。三是要加强考核评价。每一项工作结束后,都要组织相关人员按照预先规定和要求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向有关方面通报情况。

4、加强会计工作控制和管理,严格核算制度和具体操作。要规范会计操作规程,实行岗位分工,严禁一人兼岗或独立操作业务全过程。会计核算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真实反映经营情况,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

5、构建完善的管理监控制度体系。一是对现行的某些内控制度进行调整和修订。二是要制定和完善内部责任体系。三是要按照从严治社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对于违规行为和失职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体系。要制定统一的内控制度,力求内控制度体系具有完整性、统一性,并努力使其规范化、科学化。

6、建立联社和信用社主任年审和离任审计制度,年终由稽核部门对信用社经营管理、权力使用、制度执行、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切实搞好此项改革,对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2003年8月,国务院决定率先在浙江、重庆等8个省市进行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自去年年底试点工作全面实施以来,各试点地区的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改革进程仍然缓慢。本文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背景、现状入手,提出一些建议与看法。

一、背景:农村信用社的历史与改革历程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一个曲折多变的发展过程。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召开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决定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由村民自愿入股组建。到1957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88368个。这一时期的农村信用社,资本金由农民入股,干部由社员选举,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1959年直至“文革”结束,由于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农村信用社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成为基层社队的金融工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信用社逐渐走上由农业银行进行管理的“官办”轨道,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1996年以后,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负责对其进行监管。此次体制改革后,国有商业银行为降低成本纷纷退出农村,农业银行也逐步取消县以下网点。农村信用社一方面成为农村金融惟一的支柱,另一方面又面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的尴尬局面。

在过去的50多年时间里,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愈加明显。但是,由于产权制度、监管体制、内控制度等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从而严重束缚了其服务“三农”的实践。农村信用社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迈出步伐的。

农村信用社改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开始了。从那时起,农村信用社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如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与农业银行脱钩、提高业务自主性、扩大管理权限等。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历史包袱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自2000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加大了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力度,不断探索改革的方向。此间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1.江苏:最初的试点

2000年7月15日,国务院批准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拟定的江苏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扎实工作,江苏的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产权制度方面,江苏省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于2001年组建了省级联社。在此基础上,江苏省重点实行统一管理、规范经营的办法,取得了良好成效。改革试点之前,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在全国排名第8位,2001年升到第4位。改革两年后,全省农村信用社存款规模增长52%,贷款规模增长1倍多,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江苏试点为全国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深化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2.新时期改革的深化

2003年6月下旬,国务院出台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8月18日,国务院召开了浙江、山东、江西、贵州、吉林、重庆、陕西、江苏8个试点省(市)政府负责同志座谈会,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根据国务院改革方案,国家将拿出1500亿元用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其根本目的是“花钱买机制”,通过合理的“输血”,帮助农村信用社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造血机制”。今年2月,在中国银监会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在全面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下半年可逐步扩大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改革工作的重点是要着力解决好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问题。此次会议为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二、现状: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与存在问题

自2000年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以来,改革成效是非常显著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存贷款规模迅速扩大,不良贷款比例大幅下降。

截至2001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为17263亿元,比1996年增加8469亿元,增长96%;各项贷款11971亿元,比1996年增加5681亿元,增长90%。到2003年11月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增至23594.5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536.4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增至17451.3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381.22亿元。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比例也在大幅度下降,初步实现了健康发展。全国农村信用社在2000年和2001年不良贷款比率下降了近7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下降137.6亿元,其中试点8省市下降134.2亿元,占全国总额的97.5%。

(二)增资扩股工作取得成效,开始获得中央财政支持。

从2003年下半年到今年一季度,8个试点省市农村信用社的清产核资、增资扩股工作陆续展开。据统计,2003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165亿元,其中8个试点省市为136亿元,占全国总额的82.4%;今年一季度全国增资扩股86亿元,其中8个试点省市为82亿元,占全国总额的95.3%。各试点省市增资扩股工作的顺利推进,促使其开始获得国家的财政支持。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向8省市共492个县(市)出具了首批专项票据承诺书,其中272家票据发行申请已获批准,占全部拟申请票据县(市)的43%,占全部拟申请票据金额(361亿)的33%。

(三)支农力度加大,小额信用贷款增加。

2000年以后,由于增资扩股工作的进展,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有了明显增强,支农力度也随之加大。截至2001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4417亿元,比1996年增长近2倍。至2003年11月末,农业贷款余额增至7358.12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比例从年初的81%上升到84.53%。至今年一季度,全国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农业贷款8180亿元,其中试点8省市发放农业贷款3183亿元,占全国总额的38.9%。

在试点地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广工作也取得突出成效。在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的积极引导下,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积极改善服务,因地制宜地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工作中,涌现出了江西省婺源县、江苏省姜堰市、浙江省东阳县、重庆市云阳县等一大批推广小额信用贷款的先进单位,在全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管理体制与产权制度改革取得进展。

管理体制方面,除重庆、江苏改革前已有联社外,贵州省联社已于去年底组建完成,其他5个省的省联社筹建申请已批复,并在陆续挂牌成立。产权制度方面,目前已有6家银行类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正在筹备,预计上半年还将有30家批准筹备,现在已有38家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批准开业,39家批准筹备,预计上半年还将有187家筹备。

总体看来,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明显增强,支农信贷服务工作得到加强。这些可喜的成绩为下一步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改革还面临许多困难,进展依然缓慢。究其原因,在于农村信用社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如产权不明晰,管理体制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健全,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等。

第一,产权制度不科学,产权约束薄弱。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在表面上是明确的,但法人产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企业,究竟谁是所有者不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关系不明确,出了问题究竟由谁来承担经营管理的责任不明确,从而使得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金融风险化解、经营管理改善以及相应扶持政策等,缺乏坚实的制度基础。由于农村信用社缺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权所有人,其经营过程也缺少来自于财产所有者的监督,相当多的经营者把农村信用社看作自己的企业,随意经营,甚至假公济私。即使有一些外部管理者的监督,也由于农村信用社缺乏内在机制,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些管理者甚至与经营者“合谋”损害农村信用社的利益。

第二,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上有“缺位”、“越位”现象。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多由国家金融机构管理。然而农村信用社点多面广,而且极为分散,国家金融机构人力、手段都有限,难以真正管理好。实际上,多数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落在社主任、联社经营班子的身上。很明显,这些人既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者,又是经营者,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体制上的管理者农行、央行却成了观众,真正的管理者“缺位”,经营者却“越位”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多年来不断出现的农村信用社贪污、挪用等腐败现象,不完善的管理体制难辞其咎。

第三,内控意识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信贷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需要一定的“沉没成本”,如设置相应工作人员等。为降低经营成本,部分农村信用社不去建立规范的内控制度,而选择对下级“一把手”实行信贷控制。这种“人对人”的内控模式,导致许多坏帐、呆帐。因此,内控观念的转变是建立合理内控制度的前提条件。目前,多数农村信用社尚未建立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审机构,内部稽核、监察力量配备不足。有些农村信用社虽然设立了稽核部门,但内控制度并不健全:稽核部门对会计、信贷等基层工作人员监督较多,而对联社、信用社领导干部制约很少;对具体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处理较多,而对领导干部违规或管理决策失误追究责任极少。这样,就使一些领导将自己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很容易出现一些违规违法问题,从而增加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第四,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缺乏真正胜任的各类专业人才。就全国农村信用社而言,大部分基层农村信用社员工的综合素质偏低,部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不强,认识不到自己所在岗位的重要性和所负责任的重大性。在试点8省市的农村信用社,这类问题也大量存在。另外,试点地区的多数农村信用社缺乏金融、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基层乡镇信用社,更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

三、几点建议

(一)因地制宜,实行不同模式的产权制度。

我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各地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产权模式的改革。

1.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大城市郊区以及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较大且已商业化经营的地区,可以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允许当地居民依法自愿组建新的合作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2001年11月,张家港、常熟、江阴三地农村商业银行成立。目前,三家银行的实践初见成效,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2.顺应国际上信用合作社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将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改革道路。2003年4月8日,我国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鄞州农村合作银行在浙江宁波正式挂牌,这是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另一种尝试。

3.转变为政策性银行。在一些老少边贫地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工作是支持农民脱贫,带有明显的政策性业务色彩。因此,可考虑将这些农村信用社改为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基层网点,专门从事扶贫开发工作。

4.对某些股份制改造存在困难的农村信用社,可以继续发挥其合作制的优势,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合作制,将农村信用社建成适应金融市场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合作金融机构。

5.允许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甚至外资银行收购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和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信用社,将其变成他们的分支机构。

必须强调,各试点省市不宜在全省(市)范围内搞统一产权模式,地方政府也应该克服普遍存在的“趋大”心态。只要产权改革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满足当地的融资需要,这种改造就是成功的。如果全部搞成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无异于在农村金融领域形成了一个新的垄断局面,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机制的完善极为不利。

(二)大力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将农村信用社管理权交由省级政府,同时加强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

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先是由农业银行管理,以后又交给人民银行管理,这种监、管合一的管理体制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职能,也导致许多不应出现的腐败问题。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服务对象是农民,服务区域在农村,服务目标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所以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应该合理地交给地方政府。这次改革试点方案,本着监、管分离的宗旨,明确提出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交给省级政府,这是符合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实际的现实选择。

为了统筹全省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省级政府应成立一个专门的负责机构。各试点地区可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成立省级联社。为了防止设立省级联社可能带来的行政管理权对所有权的侵犯,在成立省级联社的同时,还应该成立全国性的农村信用社协会,协调联社与农村信用社之间、农村信用社系统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以便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实现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顺利转轨。

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并不是说要削弱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它的监督,恰恰相反,这种监督应该进一步增强。自199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身兼监督者与行业管理者双重职能,这就必然导致对农村信用社监管的弱化。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开始逐渐取代央行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独立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后,管理权的转移需要一个磨合期,而且也不能完全杜绝管理上的违规操作行为。鉴于此,银监会要继续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督,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

1.制定内控指导性文件,提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

提高农村信用社干部员工的内控意识,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建议制定《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指导》等规范性文件,通过大力宣传和教育,使农村信用社所有干部和员工明确内控制度的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意识到内控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提高遵纪守法、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2.坚持内控原则,健全内控制度。

内控制度有一套科学的原则,包括体制牵制原则、程序牵制原则和责任牵制原则。在坚持三大原则的基础上,建议不断完善已有的内控制度。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展,补充修改各类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体系;其次要在各级联社建立贷审会、风险审查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分清职责权限,使农村信用社系统内的重大问题集体商议;再次要借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成功做法,将现行的规章制度整编成册,下发全系统执行,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3.建立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审部门,加大稽核力度。内部审计是对内控制度的稽核与监督,因此要从体制、职权上树立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减少行政手段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为充分发挥内审部门的稽核作用,建议从三方面努力:一是进一步发挥各级监事会的职能作用,把章程中规定的监事会监督职能与内审的稽核、监察职能进行整合,监事长兼任总稽核,与理事长平级,独立履行对联社、理事会和经营班子工作的稽核监督职能;建立联社和信用社主任年审和离任审计制度,年终由稽核部门对信用社经营管理、权力使用、制度执行、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全面审计。二是改革内审工作的组织体系,各级内审部门最好作为上一级稽核部门的派出机构,接受上一级稽核部门领导和管理,其人员任命、调整、撤换及工作待遇、考核和奖惩也直接由上级稽核部门进行管理。这样可大大减少稽核工作各种干扰,形成一套垂直、独立、权威和高效的内审工作体系。三是建立对内审稽核部门的监督考核制度,建立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制,稽核要有记录、有报告、有反馈,虽经检查但对问题处理不力或有意隐瞒的,要追究内审人员的责任。

(四)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

1.国家从政策上切实扶持。

农村信用社服务于农业这一弱势产业,收益性较低,加上历史包袱沉重,如果没有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改革试点工作很难顺利开展。在综合考虑当前农村信用社实际状况以及国家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的情况下,国家明确了对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扶持政策。为落实这些扶持政策,我们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国家给予8个试点省市农村信用社资金支持,帮助其转换经营机制,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对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可采取三种方式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一是由人民银行安排一部分专项再贷款,利率按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减半确定,期限可分为3年、5年和8年,由省级政府统借统还;二是采取措施把县以下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通过人民银行全额用于增加对农村信用社的再贷款;三是由人民银行发行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票据期限两年,按适当利率分年付息。

第二,给予财政补贴,解决其政策性亏损。建议通过以下两个渠道给予财政补贴:一是将1986年开征营业税、所得税等税种以来农村信用社累计交纳的465亿元税金分年返还农村信用社;对农村信用社承担政策性亏损和承办保值储蓄造成的143亿元亏损挂帐,比照国有商业银行的做法,由财政部门拨专款予以弥补。二是对农村信用社历史遗留的和因承担政府行为所形成的不良资产给予剥离,国家财政拨出专项资金处理农村信用社坏账;对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断的办法,对无法收回的呆滞贷款实行挂账停息,对新的不良贷款实行责任清收。

第三,调整税收政策,给予农村信用社税收优惠。日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已正式出台,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税收政策的通知》,从2003年1月1日起至2005年底,对西部地区和江西、吉林省实行改革试点的农村信用社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其他地区实行改革试点的农村信用社,按其应纳税额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从2003年1月1日起,对改革试点地区所有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按3%的税率征收;以前多征收的税款可退库处理或在以后应缴的营业税中抵减。

第四,允许农村信用社实行利率市场化试点,提高农村信用社盈利水平。在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地方,允许实行灵活的利率政策,贷款利率可在基准贷款利率的1-2倍范围内浮动。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不上浮,个别风险较大的可小幅上浮。

2.提高员工素质,引进各方面专业人才。

目前,试点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员工素质低下、各类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的“瓶颈”。我们建议从三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

第一,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农村信用社要重视员工培训工作,把加强员工素质的培训作为改革的龙头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采取有重点、多渠道、多层次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在教育培训中,要坚持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员工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

第二,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引进优秀的专业人才。信用社要增强人才资源开发的紧迫感,广揽四方人才,有目的、有计划地从社会和高等院校引进优秀的计算机、法律、金融等专业人才,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第三,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用待遇、事业、感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各类人才能够满腔热情地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既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

3.加快科技建设步伐,走“科技强社”的道路。

多年来,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组织不到位,未能及时跟上金融科技的时代步伐,农村信用社处于各自为战的局面,在电子汇兑等业务领域同商业银行存在很大的差距。金融科技建设的滞后,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制约了其自身业务发展和服务“三农”的实践。随着金融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经营的虚拟化,农村信用社确立“科技强社”的目标尤为重要。农村信用社的全体员工应树立“科技强社”的意识,充分认识到现代科技对于提高经营效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加快内、外联网建设,完善计算机配套设施,尽快缩短与商业银行科技建设的差距。农村信用社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大科技投入,开发信贷资金管理系统、案件防范系统、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等,尽快实现全国通存通兑和电子汇兑网络,同时要疏通结算渠道,实行跨系统结算,开办外汇结算和银行卡业务,努力实现管理现代化、经营网络化、服务电子化的目标。

金融机构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基本内容规定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制度。要求:存款人开立结算账户必须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身份信息;对存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预算单位开立专用存款账户实行严格的核准制;一般存款账户和单位银行卡、财政预算外资金、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期货交易保证金、信托基金专户资金开立的专用存款账户不得支取现金;严格控制从单位结算账户对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支付。

金融机构在具体工作开展中,建立客户身份登记制度,对大额现金支取做好向上级报备,对可疑的支取及时监控并向公安机关报告涉嫌犯罪线索。

第5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

时间:2010-08-13 20:45:25来源: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阅读:

19次

众所周知,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力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生命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欲使农村信用社不断成长壮大,就必须在大力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推进其自身免疫系统──内控制度建设,以保证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

农村信用社尽快建立起规范、科学而运转良好的内控制度不仅是日益加强的金融监管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预定发展战略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需要。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发挥如下作用:一是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二是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三是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四是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我区联社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提高全体员工团结务实、审慎经营、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查摆、堵塞工作中的漏洞,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全体员工以满腔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我辖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现就案件专项治理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当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到位。有的把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各种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有的在把握内控与管理、内控与风险、内控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认识有偏差,把加强内控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不切实际地求得资产规模的扩张,造成违规违章现象发生,以致资产质量低下。&*范$#文&%$目录##网@!

2、对基层社的管理力度还有漏洞。对基层社的管理,往往是任务指标布置的较多,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手段检查不够。

3、稽核、监察监督机制不建全,是直接影响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稽核、监察部门不能起到查错防漏、纠正违规、强化管理、控制风险的作用。内部稽核、监察体制不顺,本身没有处理问题权,有的问题得不到真实反映,使一些问题被积压下来,没有相应的制约措施。

4、现行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管理和经营的有效性目标方面,其沿用的各项考核还是过去的考核办法,虽然每年在数量上考核指标有所变动,但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明显陈旧,导致部分社从自身利益出发,置各种制约于不顾,违章操作。有的机构抢拉客户,乱用核算科目、篡改账表、以贷收息等问题,都说明了内控制度与业务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有的领域、有的岗位内控环节至今还处于真空。

5、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不够。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难点,目前我区农村信用社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

负债比例管理尚处于软约束阶段,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贷款分责管理还执行不严格,缺乏具体风险评估及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也极不完善。贷款发放还没有实行风险度管理,对计算机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差,而且对信用社内部控制的考核还缺乏具体的标准和办法。

二、本人的体会

所谓有效的内部控制包含有四层含义,即:其一,它是无时不控的---贯穿于业务操作的始终;其二,它是无处不控的――与业务的速度和空间同步,甚至有所超前,以体现内控优先的思想,其三,它是无人不控的――上到管理者,下至每位员工,只有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才是至高无尚的;其四,它是无事不控的――小业务要控,大事情更要控,一切

经营管理活动无不在其控制之下进行,没有例外与“个案”处理。农村信用社要建立怎样的内部控制呢?首先我本人认为:增强自律意识是根本。一切活动离不开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的因素,内部控制不能例外。良好的内部控制既是者设计构造的产物,也是其遵循维护的结果。如果说设计构造不易,那么有颜色遵循维护则更难。因为,需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一以贯之。从这一意义上说,自律意识牢固树立之日,才是内部控制运行完全到位之时。增强自律意识,从基本面来看,就是要增强全员的自律意识。即:每位员工首先要强化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不再是凭“经验”操作。

其次,要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不再是惟命是从。再者,要树立内部控制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增强自律意识,从重点对象看,就是要增强两级经营管理班子的自律意识,真正做到经营与管理两手抓,业务发展与内控建设两手抓,效益与守规两手抓,做自律的表率。增强自律意识可以从学习教育、剖析典型、调整人员等三方面入手。一线操作人员要做到业务再忙不忘学习规章制度;通过学习,要教育每位员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开展各项业务。要剖析正反两方面典型,使全体员工能够在学习经验上有标杆,吸取教训上有对象。要顶住一切压力,对那些置内控制度于不顾的我行我素者,果敢地进行调整,直到清理出队伍,以儆效尤。8*范$y文&%$目录d#网@

3完善规章制度是前提。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构筑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是各项业务应当遵循的标准和程序的总和,也是检查和纠正一切违规问题的依据。内部控制离不开规章制度,否则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当前,我区农村信用社规章制度完善的重点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从管理层次看,联社、信用社都需要加快规章制度建设的步伐,但主要在基层社,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各项制度具体化和本单位化。二是从管理范围看,要着重解决内部控制的“真空地带”的问题,填平补齐,使内部控制的触角延伸到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三是从管理内容看,要把可操作性的规程规范建设放在完善内控制度的首位,做到一册规范在手,操作方法在心。四是从管理质量看,旧制度的更新和制度间相互关联无疑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对那些时过境迁,不适应新情况的规定和办法,该废止的废止,该补充的补充,该修订的修订。要提高制度之

间的关联度,应当与其目标考核制度、稽核、监察制度更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先考核、稽核,后离任离岗,避免逆向操作。

严格严厉查处是保障。内控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有效贯彻执行,这是因为还存在削弱其效力的主客观因素。如:严格检查,严厉处置。即严格检查:就是要坚持以制度为标准,事实为依据,甄别是非,确认对错,分清主次,界定责任。不搞双重或多重标准,不故意夸大或缩小问题,不回避矛盾,混淆是非,不当“和事老”,报实情、说实话、办实案。严厉处置:就是要对一切破坏内部控制运行的违纪违规者,不管是谁,纵然有过“功高盖主”的业绩,也要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否则,姑息迁就,不过是内部控制建设上的叶公好龙;“下不为例”则久必酿成大祸;搞“心太软”将无异于自我放纵等等。所有这些管理之大忌,足以令人警醒。$#范@文%$目录网&综上所述,通过“内控制度活动”的学习,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忠于职守,弘扬创新之风,履职责;弘扬学习之风,强素质;弘扬务实之风,讲效率;弘扬艰苦奋斗之风,树形象。牢固树立“勤政、廉洁、求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带头模范执行“各项内控制度”,促进规范经营,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和秩序。通过教育月活动的有效开展,增强了本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显示了遵纪守法的必要性,激发了遵纪守法的热情,提高了工作中的自律意识,使我们广大职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细到项目,认真到成因”,自发地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严格要求自己

,并做到遵纪守法,严以律己,尽职尽责,恪守职业道德。通过教育月活动的有效开展,使我一定以此次学习教育月活动的开展为契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多出成效,多创佳绩,为促进信用联社的各项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6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众所周知,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力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生命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欲使农村信用社不断成长壮大,就必须在大力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推进其自身免疫系统──内控制度建设,以保证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农村信用社尽快建立起规范、科学而运转良好的内控制度不仅是日益加强的金融监管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预定发展战略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需要。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发挥如下作用:一是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二是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三是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四是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我区联社开展案件专项治理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提高全

一、当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到位。有的把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有的在把握内控与管理、内控与风险、内控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认识有偏差,把加强内控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不切实际地求得资产规模的扩张,造成违规违章现象发生,以致资产质量低下。

2、对基层社的管理力度还有漏洞。对基层社的管理,往往是任务指标布置的较多,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手段检查不够。

3、稽核、监察监督机制不建全,是直接影响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稽核、监察部门不能起到查错防漏、纠正违规、强化管理、控制风险的作用。内部稽核、监察体制不顺,本身没有处理问题权,有的问题得不到真实反映,使一些问题被积压下来,没有相应的制约措施。

4、现行的内控制度不健全,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管理和经营的有效性目标方面,其沿用的各项考核规章制度还是过去的考核办法,虽然每年在数量上考核指标有所变动,但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明显陈旧,导致部分社从自身利益出发,置各种制约于不顾,违章操作。有的机构抢拉客户,乱用核算科目、篡改账表、以贷收息等问题,都说明了内控制度与业务发展不同步的问题。有的领域、有的岗位内控环节至今还处于真空。

5、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不够。风险控制是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难点,目前我区农村信用社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尚处于软约束阶段,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贷款分责管理还执行不严格,缺乏具体风险评估及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也极不完善。贷款发放还没有实行风险度管理,对计算机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差,而且对信用社内部控制的考核还缺乏具体的标准和办法。

二、本人的体会所谓有效的内部控制包含有四层含义,即:其一,它是无时不控的---贯穿于业务操作的始终;其二,它是无处不控的——与业务的速度和空间同步,甚至有所超前,以体现内控优先的思想,其三,它是无人不控的——上到管理者,下至每位员工,只有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才是至高无尚的;其四,它是无事不控的——小业务要控,大事情更要控,一切经营管理活动无不在其控制之下进行,没有例外与“个案”处理。农村信用社要建立怎样的内部控制呢?首先我本人认为:增强自律意识是根本。一切活动离不开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的因素,内部控制不能例外。良好的内部控制既是经营管理者设计构造的产物,也是其遵循维护的结果。如果说设计构造不易,那么有颜色遵循维护则更难。因为,需要持之以恒孜孜不倦,一以贯之。从这一意义上说,自律意识牢固树立之日,才是内部控制运行完全到位之时。 增强自律意识,从基本面来看,就是要增强全员的自律意识。即:每位员工首先要强化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不再是凭“经验”操作。其次,要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不再是惟命是从。再者,要树立内部控制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增强自律意识,从重点对象看,就是要增强两级经营管理班子的自律意识,真正做到经营与管理两手抓,业务发展与内控建设两手抓,效益与守规两手抓,做自律的表率。 增强自律意识可以从学习教育、剖析典型、调整人员等三方面入手。一线操作人员要做到业务再忙不忘学习规章制度;通过学习,要教育每位员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开展各项业务。要剖析正反两方面典型,使全体员工能够在学习经验上有标杆,吸取教训上有对象。要顶住一切压力,对那些置内控制度于不顾的我行我素者,果敢地进行调整,直到清理出队伍,以儆效尤。完善规章制度是前提。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构筑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是各项业务应当遵循的标准和程序的总和,也是检查和纠正一切违规问题的依据。内部控制离不开规章制度,否则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当前,我区农村信用社规章制度完善的重点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一是从管理层次看,联社、信用社都需要加快规章制度建设的步伐,但主要在基层社,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使各项制度具体化和本单位化。二是从管理范围看,要着重解决内部控制的“真空地带”的问题,填平补齐,使内部控制的触角延伸到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三是从管理内容看,要把可操作性的规程规范建设放在完善内控制度的首位,做到一册规范在手,操作方法在心。四是从管理质量看,旧制度的更新和制度间相互关联无疑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对那些时过境迁,不适应新情况的规定和办法,该废止的废止,该补充的补充,该修订的修订。要提高制度之间的关联度,应当与其目标考核制度、稽核、监察制度更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先考核、稽核,后离任离岗,避免逆向操作。严格严厉查处是保障。内控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有效贯彻执行,

第7篇:四川农村信用社内控学习心得体会

古蔺联社教育学习活动心得体会

二郎信用社

张莉 这次联社组织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提高全体员工团结务实、审慎经营、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查摆、堵塞工作中的漏洞,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全体员工以满腔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我县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学习《员工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业务经营“20个不准”》、《十条禁令》、《五十个严禁》等教材,现谈谈自己的一点启发:

一、当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1、员工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到位。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也不能把加强内控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不切实际地求得资产规模的扩张,造成违规违章现象发生,以致资产质量低下。

2、对基层社的管理力度还有漏洞。对基层社的管理,往往是任务指标布置的较多,对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手段检查不够。

3、稽核、监察监督机制不建全,直接影响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内部稽核、监察体制不顺,本身没有处理问题权,有的问题得不到真实反映,使一些问题被积压下来,没有相应的制约措施。

4、风险控制系统不健全,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不够。目前我县农村信用社缺乏具体风险评估及控制为核心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也极不完善。对信用社内部控制的考核还缺乏具体的标准和办法。

二、本人的体会

我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包含四层含义,即:

1、它是无时不控的——贯穿于业务操作的始终;

2、它是无处不控的——与业务的速度和空间同步,甚至有所超前,以体现内控优先的思想;

3、它是无人不控的——上到管理者,下到每位员工,只有严格执行内部控制才是至高无尚的;

4、它是无事不控的——小业务要控,大事情要控,一切经营管理活动无不在其控制之下进行,没有例外与“个案”处理。

我们要建立怎样的内部控制呢?

首先我认为:增强自律意识是根本。增强自律意识,从基本面来看,就是要增强全员的自律意识。即:每位员工首先要强化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观念,不再是凭“经验”操作。其次,要树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念,不再是惟命是从。再者,要树立“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思想,不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增强自律意识,从重点对象看,就是要增强两级经营管理班子的自律意识,真正做到经营与管理两手抓,业务发展与内控建设两手抓,效益与守规两手抓,做自律的表率。 增强自律意识可以从学习教育、剖析典型、调整人员等三方面入手。一线操作人员要做到业务再忙不忘学习规章制度;通过学习,要教育每位员工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开展各项业务。要剖析正反两方面典型,使全体员工能够在学习经验上有标杆,吸取教训上有对象。要顶住一切压力,对那些置内控制度于不顾的我行我素者,果敢地进行调整,直到清理出队伍,以儆效尤。

完善规章制度是前提。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构筑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是各项业务应当遵循的标准和程序的总和,也是检查和纠正一切违规问题的依据。内部控制离不开规章制度,否则不可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严格严厉查处是保障。制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有效贯彻执行,这是因为还存在削弱其效力的主客观因素。严格检查是要坚持以制度为标准,事实为依据,甄别是非,确认对错,分清主次,界定责任。不搞双重或多重标准,不故意夸大或缩小问题,不回避矛盾,混淆是非。严厉处置,就是要对一切破坏内部控制运行的违纪违规者,不管是谁,纵然有过“功高盖主”的业绩,也要做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以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增强了本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显示了遵纪守法的必要性,激发了遵纪守法的热情,提高了工作中的自律意识,使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细到项目,认真到成因”,自发地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严格要求自己,并做到遵纪守法,严以律己,尽职尽责,恪守职业道德。 我一定以此次学习的开展为契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多出成效,多创佳绩,为促进信用联社的各项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8篇: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体会

众所周知,一个没有免疫系统、或免疫力偏低的生命体是不可能健康成长的,而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生命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欲使农村信用社不断成长壮大,就必须在大力拓展各项业务的同时,更加有效地推进其自身免疫系统──内控制度建设,以保证农村信用社的稳健发展。农村信用社尽快建立起规范、科学而运转良好的内控制度不仅是日益加强的金融监管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实现预定发展战略目标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需要。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发挥如下作用:一是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二是确保将各种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三是确保自身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现;四是有利于查错防弊,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业务稳健运行。

我区联社开展案亲爱的顾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华代写网,如果您有撰写稿件的需求,请联系我们的客服:在线QQ咨询:270459459

件专项治理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落实各项内控制度,提高全体员工团结务实、审慎经营、爱岗敬业、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查摆、堵塞工作中的漏洞,遏制各类案件的发生,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转变工作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全体员工以满腔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我辖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现就案件专项治理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当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⒈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到位。有的把内部控制简单地理解为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装订、汇总,认为做了整章建制方面的工作,就等于建立了内控机制;有的在把握内控与管理、内控与风险、内控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上,认识有偏差,把加强内控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不切实际地求得资产规模的扩张,造成违规违章现象发生,以致资产质量低下。

第9篇: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本阶段的农村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学习后,我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特别是在思想动员会后,我就立下了认真学习我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学习计划,明确了本次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将本次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如下:

一、通过学习了《xx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指南》,我更加认识到我所分管的安保工作的重要性,做好“三防一保”工作,确保各项业务的正常发展是我的首要任务。在所分管安保工作,我始终树立“安全出效益”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按安全保卫工作落实到岗、到人;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局面。通过组织职工进行安保教育,案例分析,提高警惕,使全体员工认识到“安全防范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做到警钟长鸣,把“三防一保”工作列入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坚持每月两次对所辖网点进行查库、查岗,并不定时对所辖网点进行防范器材检查,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签订责任书,制定防暴防火预案和应急处理方案,确保全社无案件无事故。

二、作为一名基层社的副主任,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在信贷工作中,坚持按照区联社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认真贯彻信贷政策原则,坚持贷款“三查”及审贷分离制度,严格执行贷款的担保抵押制度,照章办事,加强柜台监督,使每一笔贷款的发放都有法可依,依法收回,大力清收不合理的资金占用,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分配信贷资金,把有限的信贷资金盘活,化解信贷风险管理体系,健全监督机制,坚持审贷分离制度,严格按程序和集体审批制度操作。围绕区联社的信贷工作精神,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和产业政策,不断争取支农再贷款,增强支农资金实力,积极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把“xxxx”落实到农支工作中,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协助主任强化内部机制,完善内部管理,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对各项业务、账务、财务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严格结算纪律,加强印、押、证管理,严格分管,做好会计辅导稽核,根据《稽核处罚条例》进行账务稽核监督,促进员工自觉学习业务,认真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真正履行会计管理的职责,起到把关堵口的作用。

四、在本次的学习阶段中,我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日常工作中的一些在内控制度中的违规行为,如某位员工上班迟到,某网点出纳交接班手续不齐的情况,我都对其进行思想动员和再教育,使他们真正的认识到错误,并按有关文件作出相应的处罚,在实际行动中更加深了学习的意义性。

总之,通过本次的信用社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学习,让我认识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忽视的,事无巨细,每一项工作都是我社稳健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将本着本次活动的宗旨,为营造一个良好的信合人工作环境,长此以往,继续开展下去。

上一篇:幼儿园园本特色教案下一篇:热血街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