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美术基础

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

【摘 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美术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是中职美术类专业教学中的基础艺术科目,本文探讨了美术基础课的现状和提高中职美术基础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给我国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是,学校教育受传统思想的长期影响,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改革中职美术基础课教学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中职 美术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学校课程设计必须以培养出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种人才为原则,从而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中职美术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对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但受传统思想的束缚,中职院校的美术教学逐步被边缘化,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提高美术基础课教学质量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 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程改革意识淡薄,缺乏创新与动力

因为缺乏教学科学研究方面的压力,许多教师对整合优化课程资源与课程改革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一部分美术教师即使有想法,却因为缺乏能力、氛围和指导,所以不知如何具体实践,从而导致教师难以用科学的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开发思维与创新学习方式。

2.教学方式存在缺陷

由于教材选择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或学生不重视等因素,课堂上,学生不能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这时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不考虑具体情况,一直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更觉得课程单调乏味。教师这种“老调重弹”的方式,使学生难以感受到课堂的新鲜感。所以,我们要顺应形势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适时改变教学方式,改变过于偏重理论的做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3.课时不足、教材缺陷

较多中职学校为了顺应时代趋势,对电脑设计课程提高了要求,从而减少了美术设计基础课的课时量,加上教学中采用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美术教材,其理论难度比较大,导致学生的美术基础没有得到有效提高,许多学生毕业工作后由于基础知识薄弱,甚至无法胜任工作,这引发我们对这一个问题的思考。

4.教学条件严重制约了课程开发与改革

教学条件是制约改革的重要因素。教学条件包括物质方面和时空方面。具体问题体现为科研经费的缺乏,家庭拿不出或不愿拿出部分资金让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课时量的紧缩。此外,即使教师愿意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践研究活动,学校大多以安全方面考虑加以拒绝。

二 完善中职美术基础教学的对策建议

1.学生的思想认识是重要前提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第一位,优秀设计师的必备条件就是具备对美的鉴赏力。正确的审美意识能够培养并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习得的,通过教育培养出来的。美术基础教育正好能为学生纯洁的心灵提供养分,培养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

有效地实施美术基础教学,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美术人才。作为中职美术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正确的思想认识,并且能意识到除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启发和增强学生多元化的美术设计思维。

2.建立激励机制

学生激励方面:(1)激励学生参观多种美术展览,让学生从好的美术作品中获取营养和动力。(2)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作大赛,让获奖的学生得到奖励,学生既能竞赛中得到锻炼并增强自信心,也能让有美术特长的学生找到自己发展方向。(3)为参加艺术节等活动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加分,以此鼓励。

教师激励方面:(1)引进专业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学质量。(2)建立各种激励机制,如提高待遇、提供多种深造和晋升机会。(3)定期开展教学成果展览,在教学方面有顯著贡献的给予奖励,让教师把上好美术基础课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以此促进教学的长远发展。

3.提高教师职业素养

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探究能力。(2)教师要提高对课堂操控能力。好的教学方式是在教学双方的互动下进行的,在一种开放、自由的课堂上,一名美术教师如果能掌控课堂互动教学,将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倍增。(3)教师自身的教学观。正确的教学观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美术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还要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组织性地传授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实操技能、发展学生潜在智力、培养学生自身能力、陶冶学生优良品德。

4.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明确,要让学生具有较高的实操能力,实操能力不仅包括学好软件、设计等,更重要的是一种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是美术基础的应用,包括素描、速写、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所以,结构、空间、比例、对比、均衡、疏密、节奏、色彩冷暖对比、大小色块比重、明暗强弱对比、轻重色量、软硬粗细、尖锐方正等这些基本规律与美学元素必定是中职基础教学需要把握的基础。

总之,中职美术基础课程教学要适应时代需求,学校要有效整合美术课程资源,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有效地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为中职美术基础教育的发展寻找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陆机彬.探讨中职美术基础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投资,2012(21)

[2]金君.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3

[3]杨茜.中职美术中的素描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成功(教育),2012(12)

[4]余劲松.艺术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4)

[5]葛英颖.运用信息技术改革高校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4)

[6]张春梅.浅谈高职建筑类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7]邢伟.Wiki平台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8]朱岸静.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4)

[9]王群.美术基础课程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角色转换和设定[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0(2)

〔责任编辑:范可〕

作者:邢炜妃

第2篇:浅谈基础美术教学与国外美术教育

摘 要: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要全面实现多元化和普及化美术教育,首先要解决传统的美术教育思想僵化,存在着原有社会偏见。因此,传统的美术教材内容中所存在的问题等都影响美术教育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解放思想,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美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教学理论,同时本文从多角度论述国外美术教育对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强调了重视基础美术教育是培养当代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美术教育 国外美术教育 重视基础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在教育科学领域不断改革的今天,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也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中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大纲、课程、教材等)让人感欣慰。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包括业余美术教育又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了。美术教育对青少年在政治、思想、感情、道德、健康成长上是极为重要的,它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与境外发达国家的美术教育相比较,虽然各有优劣,但综合权衡起来,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我们应该客观认识这一点。

1 前苏联美术教育对于中国美术教育的影响

目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先进国家都极为关注现代艺术科学的发展。在基础教育中,中小学全面发展的教育早已形成了科学的体系,美术教育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回顾50年代我国中小学美育教育的情况,由于苏联教材的传入对我国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以很大的影响。苏联50年代的教育体制中就充分体现了对美术教育的重视。早在苏共中央最高苏维埃公布的《改革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基本方针》中就明确提到教育要培养青少年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全面发展的人才问题。由此看来,50年代苏联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是先进的,是具有多方面创新的。像儿童心理学,形象思维,智力培养。美术教育的知识结构就比较全面。苏联的《中小学图画教学法》一书内容有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命题画和欣赏、美术讲话等课程,就是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全面教材。欣赏课《伏尔加河拉纤夫》介绍画家事迹和作品创作构思,说明了画家列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热爱和对沙俄黑暗统治的抨击揭露。再如,《又是一个两分》是一部典型地生动地思想教育题材。这幅画是50年代的名画,反映了苏联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深刻地描写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苏联50年代的美术教材是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特点的,是陶冶儿童审美趣味、情操和精神的教材,50年代苏联的美术教育给我们很大的启迪和借鉴。

当今世界在教育科学方面尽管各有所异,但共同点和目标都将沿用先进的教育科学,去为本国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一代人才服务。我国的教育在不断发展,教育工作是百年大计,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体系指明方向。在新时期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艰巨而光荣的,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美术教学水平全面的普及业余美术教育,我们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坚持以人为本,但我们又不能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搞拿来主义。要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与我国的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美术教学体系。

2 目前国外多元化和普及化的现代美术教育

(1)20世纪80年代末德国巴伐利亚州就颁布:小学美术教育目的任务是,为儿童提供自由绘画的机会,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使儿童在自己的艺术创造中得到快乐,发展他们多方面的创造能力;教师应指导儿童有意识地注意和观察,在熟悉制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础上,发挥他们的表现能力(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参观教堂和博物馆,使儿童有机会看到真正的艺术品;使儿童在年度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进行装饰布置和多种形式的游戏表演。从大纲制定的教学目的来看,德国的美术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能力与评价能力,强调个性形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把美术教育作为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的教育获得全面谐调的人,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社会服务三者统一。

(2)日本的美术教育从70年代就有了很大进展,由于不间断的改进革新,现在已居世界前列,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注目的。

日本文部省编制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纳是全国的统编材料,大纲明确规定:普通教育的《图画手工科教科指导书》是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又是培养儿童能力的途径,通过造型活动和鉴赏,陶冶儿童美的情操,进而达到创造的表现能力。

日本的现代教育和教育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教堂大纲和教材的汇编形成了一整套的方案即《教科书研究编》《教科书指导编》《教学参考卡片》《教学音响》四个部分:(1)教科书研究编:是指教材选定,课题结构的研究,作品解说和课题讲述研究资料;(2)教学指导编:是指按学年教学内容及教学具体问题,作以实际指导,并作出具体指导方案加以说明是完整的教学计划指导;(3)教学参考卡片:是指用类似题材图片或照片范围,图解和学生的典型作品向学生介绍,给予参考;(4)教学音响部分:是指结合欣赏和学生手工作业时进行配乐的录音带。

从日本昭和五十二年编订的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和这一学科的教育方案是现代教育具有科学性和广义性的综合性教育。日本的美术教育特别强调培养一代具有创造性和为社会实践的智能性的科技人才,并把教育放在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地位上。日本中小学美术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的,所有的中小学校均设有专用教室和手工操作的专用场所。

中小学每常年的图画手工课程所占的比重又不同,低年级的课节多于高年级的课节。各科比例如下:(1)绘画和雕塑占40%;(2)图案设计占15%;(3)手工占40%;(4)鉴赏占5%。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发展还存在不平衡的状况,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这种教育方法与国外多元化的艺术教育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的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急待解决,这个问题各地的有关教育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务必大力支持和扭转过去单一化、机械化的基础美术教育所造成的局面。我们美术教师、美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要学习借鉴一切先进国家的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对现代美术教育的认识,要做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美术教育的开拓者。

3 重视基础美术教育是培养当代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早在1986年《中國美术报》第48期,介绍了太原三十中学的冀桂连老师在25年的美术教学中,她造就和培养了很多人才,自83年以来,她向全国高等美术院校输送了三十几名本科生和二十几名中专生。在她的教学日记中曾这样写到:在时光的流逝,岁月的蹉跎,感到肩负着从未有过的紧迫之感,她所处在哪个年代因种种原因教育的投入很少,与国外相比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条件很不健全,普通中小学的美术教育仍然面貌依旧,许多具有美术天才的学生才华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反而被埋没了,当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克服了那些世俗的偏见,想尽了各种办法创造了有利条件,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利用早晚上、星期天和课外美术培训班来培养学生。

本报同时介绍了邯郸八中安成元老师在学校开办了美术职业高中,他担任班主任和美术的教学工作,80年代后通过几十年的美术教育工作中和教学实践中曾多次创办业余高考美术培训班经他所培养近百名美术学生中参加美术高考的33人中,17人被录取(全校高教录取18名,美术班就占了17名),这就是当时的美术教学改革所出现的成果。进入21世纪的今天象冀桂连、安成元这样能作出成绩的美术教师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激发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全面发展。毫无疑问,良好环境的创设和科学的教育理论,在艺术教育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进行创新性美术学习的保证。美术教师不仅要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而且要在基础教育中使学生能得到全面谐调的发展,成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开拓型人才,这已是时代赋于我们美术教师和美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参考文献

[1] 冯天.当代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研究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2] 姜长友.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2(6):231.

[3] 李易栗.小学美术教育应侧重什么[J].甘肃教育,2003(7):93.

作者:刘利敏

第3篇:基础美术教育中工艺美术教育的构成研究

摘 要:“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和核心,是一种造型概念;在美术教育中,“构成”是作为基础造型或基础设计的课程来进行,是各种美术工作者必要知识组成。“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方面的内容。现从“构成”与工艺美术的关系角度,说明构成的重要性及其在工艺美术教育的作用,同时,从“构成”的对称与平衡的关系方面研究,说明了在构成设计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工艺美术 构成 形式美法则 对称 平衡

1 “构成”是滋润工艺美术的甘霖雨露

“构成”是工艺美术的基础,在速写、素描等美术基础造型课上,构成在基本点、线、面等构成元素里,结合形式美法则,使得各艺术的表现手法更具有操作性及更好的视觉表现力。

在工艺美术的审美因素中,其表现在于造型及表面质感的有效结合,以及带给顾客的视觉与使用体验;讲究其外在形态所表现的“造型美”,这种造型不是单纯地在平面上对客观事物的塑造,而是结合消费者的操作体验和视觉审美标准,依赖特有的表现手法所构成的物质实体,是运用艺术构成,将一种理论与抽象的概念,运用恰当的手法提炼成具体的造型。这样的艺术造型是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多样与统一、统觉与错觉的自由运用和完美结合,就是在具体造型中,运用形式美法则体现其中。

目前世界科技进入了更新的一个领域,色彩在工艺产品中有各种方法进行制作与体现;同时,色彩及其体现的美感也是工艺形象的重要因素,工艺美术对色彩的构成也十分注重。不同的色彩及色彩搭配,可以引发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激起人们不同的内心感受,并且能够影响着人们情感、情绪的变化,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工艺美术的色彩并不要求描述真实,它讲求的是一种装饰美和和谐美。所以,结合构成造型艺术方法,以及工艺美术的特点,工艺品的设计既利用现代高科技表现的绚丽,也可以保留其天然材料固有的本色。

所以,在实际工艺美术的教育中,在注重构成方面知识的积累和构成方法运用的同时,学会根据具体作品及其体现的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运用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方面的技巧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用构成技巧和其视觉效果,来滋润我们工艺美术作品。

2 “构成”能够自成一体,自立门户

在美术教育中,“构成”是作为基础造型或基础设计的课程来进行,是各种美术工作者和艺术家需要掌握的必要知识,可以说是艺术设计之母。它是艺术设计在实际操作的具体运用,同时也是艺术特点在生活中的提炼;它的涉及面很广不仅能够为工艺美术、造型艺术等提供养分,还能“自立门户”产生独立的基本要素、形成原理和结构方式。

平面构成能够通过单形、群化、联合、减缺、正形、负形、形的分离、覆叠、透叠、重合和接触,以及各种不同的形态给人不同的心理印象;色彩构成可以通过色相、明度、纯度、对比、渐变以及各种色彩来表达特有的心理反映,传达不一样的视觉感受;立体构成中的点、线、面、块的协调和平衡、反射、旋转、扩大、混合等空间运动的配合,结合构成方式中的重复、渐变、近似、发射、特异等手法,让人体验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随着人们生活形态的丰富,艺术领域不断拓展延伸“构成”也逐渐向造型艺术之外的更为广阔的领域渗透。它融合了力学、光学、材料学、数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工艺美术的基础原理向更为明确的方向发展。

3 对称与平衡——“构成”的关键要素

在世界万物中,讲究的是一种和谐与均衡,因为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与生活;在构成中,平衡与对称是构成艺术中用物质排列、组合、对比的方式,产生时空交错和视觉冲击的表现形式,是材质、色彩、线条、形体等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搭配、排列和组合。现代的构成艺术及工艺美术都强调鲜明的特色和别具一格风格。

在设计中,要形成构成艺术的个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1 在变化和统一中的形成和谐

在构成设计中,我们可以从色彩上的明暗、黑白变化,色调上的冷热选择,布局的虚实、开合和疏密的搭配等方面着手,巧妙搭配形成对比。而所谓“统一”则是指各个部分在构成形式上的共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某种关联、呼应的关系。统一讲求的是和谐,在差异中展现的一致性和共通性,表现了一种和谐美。

在基础教育中,在构成教育教学中,既要注意以一个统一的框架搭建整个画面,让整个作品紧凑而具有整体感,同时也要在这个框架中通过点的大小、虚实、疏密排列以及平面构成中的重复、渐变和特异等手法来丰富这个整体,表现出鲜明独特的个性。

3.2 加入节奏和韵律,像四季一样有律动的变化

节奏与韵律借用了音乐是的概念,是指音乐节拍的循环往复的击打和轻重缓急的变化,是一种因素重复的、有秩序的、持续的律动形式。在艺术领域,节奏可以理解为一种空间的次序,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连续往复的移动行为在视觉上产生的动感。

韵律通常指的是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原是指诗歌中的声韵和律动,音的轻重、长短、高低的组合,匀称间歇或停顿。在构成中韵律常伴与节奏同时出现。通过有规则的重复变化。韵律处理使之产生音乐诗歌般的旋律感,运用得好就能增加作品的美感和诱惑力。所以,在各种形象的排列、反复、连缀、转换、对称、均衡等要注意疏落有致,在交替更替中能达到形成节奏和韵律的和谐统一。

3.3 动静相宜,像杠杆一样互相牵制和平衡

对称,是平衡法则中的特殊形式,是事物中相似或相同事物之间以相称的组合关系所构成的绝对平衡。对称以静感为主导,在布局上通过色彩浓淡、体积大小、空间虚实等形式,形成砌面平衡以产生庄重、严肃、朴素等艺术效果。平衡是富于动感的结构,具有生动活泼的表现特征和变化丰富的动态美。尽管画面中的的元素形态各异、色彩多样、面积不等,但各个元素的位置和对比,达到了力量的平衡。

对称与平衡是构成艺术中创造艺术美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对元素明显的差异、矛盾和双立的双方,用巧妙的方式共置于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关系。在构成中协调对称与平衡的关系,能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龙凯音.认识三类美术教育提高美术教育质量[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1(10).

[2]张海波.现代构成艺术中的形式美法则[J].陕西教育(高教),2009(4).

[3]张宏慧.构成艺术中的对称与平衡美[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

[4]张永清.美术教育中的『构成』[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11).

作者:刘茂大

第4篇: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摘要:建筑美术基础教学之于建筑设计专业,不仅仅是造型艺术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直觉、空间构成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造的过程,更是设计由课堂走向社会实践的最初途径。然而,传统的绘画基础教学如何满足现代设计需求?如何优化建筑美术的教学才合理?这都是我们一直在实践和思考的。

关键词:建筑美术;教学改革;优化策略

建筑作为人类艺术创作中极其特殊的组成部分历来与绘画、雕塑等美术教育密不可分。加之建筑专业设计活动中须臾不可离的构图和造型,故而各类美术基础教学就成为培养优秀建筑设计师的必修课程之一。尤其是随着建筑设计艺术性、审美功能等越来越受到业界内外关注,扎实的基础美术功底便成为造就现代建筑设计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亟待创新优化以超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实现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

一、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一)夯实基础

既然是基础课程,建筑美术课程教学首要的重要职能自然就是夯实基础,促使进入建筑专业的求学者都能拥有足够牢靠的基础美术功底,从而适应包括建筑设计与规划等在内的一系列专业教学及未来职业生涯所需。

比如造型和构图,这不仅是让建筑走下图纸成为最终实体的万里长征第一步,而且也是实现建筑物艺术性、创造性和提供建筑审美本质功能的先决条件。所有优秀建筑设计师都必然具备一手卓而不群的美术造型与构图能力,这既是将设计师脑海中的建筑构想落实到设计蓝图的桥梁,也是传达建筑师设计理念、创作宗旨的渠道。缺乏足够坚实的美术基础教育,建筑设计师就如同在沙滩上建筑高楼,不仅随时可能遭遇倾覆和坍塌的风险,而且往往由于在造型或构图等方面的基本功缺陷而词不达意、不得其门而入。

(二)提升现代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创造性

纵观历史上一件件珍贵的建筑遗迹不难发现,传统古建筑在现代人眼中固然极具古典美与艺术性,但在本质上不过是对封建礼制严苛要求的惟命是从,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更侧重于实用而少了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和创新创意元素。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追求设计师或团队与众不同的符号化表达,甚至不断尝试以标新立异突出一件作品的新奇性。而要实现这样的时代化要求,前提之一就是建筑设计师可以凭借一手过硬的美术造型与构图功力形成设计图,以抽象的概括传达设计思想,求得受众的认同与接受。因此,良好的美术基础教育也是提升现代建筑设计艺术性、创造性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

二、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学生美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有序推进

与相对纯粹的艺术院校不同,进入建筑专业学习的学生往往并不会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足够全面和体系化的美术教育,这就极易造成学生美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进而影响后续教学有序推进。

尤其是不少应用类大专院校里,建筑专业学生中的多数都存在美术基础教育水平极低的情况,部分学生甚至为零基础。而基础教育的差异性表现在美术教学中会出现短期内产生巨大落差的现象,这很容易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一旦在一段時间的努力后无甚改观,这些学生就有可能自暴自弃,或是对美术基础教学产生抵触情绪,继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美术基础学习水平持续下滑。

(二)缺乏个性化教学设计,教学针对性欠缺

长期以来,国内不少大专院校的建筑专业在美术基础教学方面缺乏个性化教学设计,习惯于沿用艺术院校中美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仿照这些专业艺术院校的课程设计,这往往导致建筑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欠缺针对性。

比如五年制本科的美术基础一般涉及素描、色彩、平面造型(构图)、立体造型(构图)、美术史等课目,相对平均地分摊到四学期两年左右的教学时长里,累计课时近五百小时。然而对其他院校专科制建筑专业来说,只有不到三百小时的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时间,如此短促的时长根本无法实现对众多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这种课程设置不仅会使教师教学疲于奔命,也会影响学生美术基础水平的提高。

(三)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在不少应用类院校中,建筑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如同艺术类院校那般重视写生。然而建筑专业培养的建筑设计师并非纯粹的画家、艺术家,而是有其特性化的美术基础要求,比如对更加工整的结构、形式的关注,或者对美术实用性的侧重等。因此这样的美术基础教学就应兼顾临摹教学,让学生在临摹前人经典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扩展阅历。否则,这些陈旧的教学形式容易和建筑专业的现实要求间拉开距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美术基础教育和建筑专业学习之间的根本性联系,也就无法被激发出足够的学习兴趣,会在美术基础学习中大打折扣。

三、建筑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依据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新构建

美术基础固然是左右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然而建筑专业毕竟不是艺术专业,这样的根本性差异需要针对建筑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突出差异性,形成更加个性化的教学形式与内容。

构建一、二年级设计基础教学的“艺术造型”必修课,及高年级开展“艺术素养与创作”选修课的模式,与原有的美术教学是更深层的延续,对于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有根本的指导作用。

内容上改变现在的建筑美术基础教学中传统素描教学比重,因为传统素描耗时不菲,对需要在更短时间内记录下设计师创作灵感的建筑设计而言不甚实用。因此,美术基础教学中可适当增加速写训练。速写较传统素描更加精练,能够在寥寥数笔间勾勒出建筑设计的主体轮廓,也能够充分突显设计灵感的核心部分。因此,良好的速写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创作早期发挥想象力,记录更多的设计灵感。

为了更好地为将来的设计积累丰富的视觉经验,不如尝试以更多的色彩造型取代传统的色彩写生。比如对物像的色彩进行色彩归纳练习,有写实归纳、平面归纳、意象性色彩归纳等。这些色彩造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色彩装饰性的设计思维与创作视角,而且有利于学生由自然色彩的真实表达转换到对色彩的主观运用。

(二)艺术教学手段的多元拓展与延伸

美术基础学习是一项需要足够时间积淀的过程性教育,不是一时一刻的教学能够呈现明显效果。因此仅仅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数十分钟教学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更多课余时间持之以恒的自我练习才是促使学生美术基础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根本。因此,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延伸美术基础教育外延十分必要。

教学评价空间的延伸——在针对建筑美术基础教学的考核模式方面,不妨设计更多日常作品考核的内容。也就是综合考评学生在一段时间中一定数量作品呈现出的水平变化幅度,视前后作品差异性给予评分。这是为了保护低水平、零基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考察每个学生个体努力的程度并给予更多鼓励性质的评判。

院校可以组织一定频率的建筑美术基础作品比赛,并将比赛结果纳入期中或期末考核分数权重范畴内。这样一来,学生会有更大的动力在课余时间不断磨练自己的技术,久而久之,更加自觉的学习一定能够取得显著进步。

艺术教学课题的多元拓展——建筑美术基础重视造型能力的提升,而造型能力不仅限于平面的纸化绘图,还包括立体雕塑等三维造型。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增加诸如泥塑、陶艺、装置或木刻等立体造型的教学和课后练习,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且通过双手造型发现更多建筑设计的乐趣。如此,学生可以在造型学习基础上融入更多体验,指引学生创造性思考,以至达到空间想象力的实践。“最好的教育是自己的体验,体验比学习更重要,”包豪斯的约瑟夫·阿尔贝斯如是说。

(三)构建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的转化模式

建筑业是集艺术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特殊行业。建筑设计必须通过实体建筑物得以体现,因此实践操作在建筑专业学习中至关重要。美术基础教学同样需要考虑这样的专业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突出实践化教学比重也极为必要。

要实现实践化教学,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进入现实企业的具体操作环境。即便不具备进入企业现场的条件,在校企合作的实训基础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实训基地中除了院校的教师,一般还会有来自企业的工程师担任辅导教师或者导师。这些工程师往往会亲身参与众多工程项目的设计,也就拥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既可以临摹企业既有成功项目中的经典案例,也可以根据现实项目发挥想象力创作设计图,再由工程师导师进行点评修改。突出实践化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美术基础学习方面保持与行业足够的紧密性,兼顾艺术性与实用性,构筑绘画与设计的桥梁。

结语:

要培养出优秀的建筑设计学生,对于我们美术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如何让学生们在短短两年的时间达到与将来设计创作相匹配的绘画技能水准,这并不轻松。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尝试着调整建筑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实验结果归结如下:心理上,教师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美术课程的目,帮助其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技法上,依托传统绘画技能的基础上,不过度强求技法达标,注重学生個体想法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达到思维目的,因材施教;实践上,启发学生从自身、历史、生活中体验,让他们了解美术史,观赏各类艺术展,以及充分的户外写生考察实践。师法自然、师法大师、师法社会,多方面多角度感受和体验实现造型技能的多样性;在思维上,允许学生的标新立异,这是他们对现实的真实的个性表达。具体操作时应注重把握学生的体验反思与形态构成规律的逻辑推导,切不可随意纯体验主义;

综上种种,对于教师而言,要求教师不能因着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娴熟而安于现状,也需要保持开阔的视野,与时俱进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教会学生追求表象塑造的技术热忱,还要使其获得精神内涵的转化。由此,师与生教学相长,教与学也会获得出乎意料的生机。

参考文献:

[1]曾坚.当代建筑美术体系探析——建筑百家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2]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胡兰贞(1978—),女,江西高安,江西师范大学,讲师,硕士学位,设计艺术学方向。

作者:胡兰贞

第5篇: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探讨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课程当中,基础绘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们教授绘画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动手绘画的能力。关于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们对于绘画的学习兴趣和操作兴趣,进而一步步引导初中生的审美观。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因材施教,对多种教学手段加以运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绘画水平和审美观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

美术做为一种艺术性质的学科,不单只会表达出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性,另外其还有非常重要、非常强大的实用价值,鉴于这一层面,对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做出一定的探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初中美术教学课堂上,基础绘画教学包括的内容有素描、色彩和速写,这三方面主要培养了学生绘画技能、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每一名同学的水平进行因材施教,辅以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与教学技术有机结合,以期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1 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新特点

以往传统的初中美术绘画教学课程多为满堂灌,也就是直接统一的向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灌输,所有学生接收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学生的任务单调简单,并且目的明确,即应付考试,学生只需听懂老师的讲解并能做简单的绘画即可,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是敷衍了事性质的。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下,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已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初中美术教学的针对性越来越强,教师不单传授理论知识,同时可以针对性的为每一个学生制作教学方案;另外,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开展美术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基本上摒弃了以往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教学的倾向,这一举动表现出其更加重视绘画操作能力的培养,与现今社会人才培养的初衷相一致,譬如说,已有相当部分的美术老师在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前,会鼓励学生大胆的凭借自己的想象以及对客观事物上直观印象,首先做出一份绘画作品,并且这一由想象力和直观印象所做的作品可以借由多媒体辅助完成,继而再向学生进行相关注意知识的讲解,学生的理解自然更加透彻;还有,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教学过程中,现今更多学校和老师更加注重基础绘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老师们多都注意到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改变了以往以自身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突破了课堂讲解的局限,更多的是将学生带出去,贴切真实生活去体会社会、感受自然,感受美好的风光。

2 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具体探讨

2.1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绘画兴趣

做到因材施教,首先需要初中美术教师做好学生的工作,认识到学习的积极性在美术基础绘画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步步深入的了解学生,继而才能具体施展因材施教,培养出学生绘画的兴趣。在教学过程当中,美术老师要走进学生之中,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继而根据学生彼此之间的素质潜质差异进行侧重点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就是强调因人而异,根据学生当前水平的差异设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老师要允许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各个学生有专属自己的发展区和发展空间,教师使其掌握到最为基本的绘画教学,从而为以后的艺术个性发展打下铺垫;除此之外,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大关键就是教师要注重对学习氛围的营造,自古以来就有佳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身上普遍有的性格特点多为耐性差、活泼好动,然而美术中的基础绘画有要求学生能够反复的进行描画和观察,如此一来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一方面,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将紧绷的情绪缓解,类似将画家的小故事、带领学生参观建筑、实地写生等,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

2.2 示范教学,提高学生直观感受

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的具体教学中,尽管老师已经非常认真卖力的向学生讲解了具体的绘画原理,但是学生收到的效果大都比较一般,甚至一知半解,导致在实际的操作实践过程中也难以做到得心应手。这就说明了用语言来说明非常抽象的画理是很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單纯靠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是有一定的欠缺的,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非常难,因此,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加注重示范教学,这样做的好处即是更易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直观的感性认识,学生会容易获得基础绘画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示范性的教学,教师要边用语言讲解,便做出示范的绘画,使得学生既要有理性的认识,又有感性的认识,在自然而然中掌握绘画技巧,最终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2.3 综合评价,做好作业批改工作

综合评价要注重两方面内容的评价内容,一是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二是评价的内容要丰富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表现在许多具体的情况上,类似面批、互批以及学生自批等,师生之间共同制定出一个公平的评价标准,让学生按照这一评价标准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的一个评价过程学生真正做到了主体部分,长此以往,学生的眼力就会得到显著地提高。评价内容丰富化主要表现在教师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措辞,以往教师只是在学生作业上圈圈点点,学生并不知道应当朝什么方向做出改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作品的具体表现做出中肯的评价,表达出哪里比较棒,哪里怎样做就会更完美等类似评语,学生由此就可以做到修改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

3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既要达到使学生们心情放松的目的,还有使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教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对于没美得感受以及相关的表现能力,特别是基础绘画老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美术教学课程中,美术老师要不断的鼓励学生,鼓励他们要敢于不断地挑战自己,使初中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对未来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总之,在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要意识到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并重视到这一学科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葛明祥.浅谈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12):129-130.

[2] 乔颖慧.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分析[J].新校园 学习版,2012,(10):191-192.

[3] 崔彦彬.关于初中美术基础绘画教学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3,(05):147-148.

作者:陈巧

第6篇: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基础教育中的价值探究

摘要:美术课程本身从特点上来讲,具有一定的发散性,这种特征为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元素与美术基础课程的融合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本文所探讨的民间美术,就是一类带有显著的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美术元素类型,将两者实现有机的融合,必然会对高校的美术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本文主要就民间美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校美术基础;应用价值

引言:

民间美术的命名,主要是由于其美术元素和资料的来源统一来源于民间,这种美术形式的形成,是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沉淀和提炼后表现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洁净。相对与高校中模式化的美术教学状态而言,民间美术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发散性,通过科学的路径实现民间美术与美术基础有机融合,可以将民间美术中的精华吸收到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一、民间美术的内涵分析

所谓的民间美术,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和学术性的概念类型。其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从其内涵的角度来说,民间美术属于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我国,民间美术实际上是一种来自于劳动人民的,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而形成和创造出来一种以视觉形象为表现的艺术形式。从其性质上来讲,民间美术实际上是美术形式出现和发展的初期,形成的一种美术概念的雏形。从其地位上来讲,民间美术,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其来源上来讲,民间美术,是出自劳动人民之手的一种几何的群体智慧的艺术形式。

二、民间美术的艺术特点

(一)自发性和传承性

自发性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这种美术形式是来源于普通劳动人们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相关的美术作品中,也体现和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情感和社会关系。这种自发性的来源,有利于保持住民间美术这种艺术形式的纯洁性和质朴性。使其美术创作的作品中,包含了更多的生活原型,且都是对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真情实感的反映。且在具体表达的内容中,也更加直接和鲜明,可以使人在美术作品中真切的感受到劳动人民饱满的感情和情绪。而传承性质的由来,主要是由于其具体的美术形式,如剪纸、年画等,都是从劳动人民的家庭中由掌握这门手艺的老一辈人通过教授和传播而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家族性和独特的个人色彩。

(二)夸张性和变形性

除了还原和反映真实生活的民间美术来,在作品中融入夸张和变形的艺术造型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夸张和变形,美术作品的艺术性和丰富性得以更加充分的展现。且更能够突出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民间美术的这一特征也是在剪纸和年画这种形式的载体中得以体现的。为了鲜明的表现出剪纸和年画中的艺术形象,在夸张变形的处理上,通常会将造型中的主体的头部或脸部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描绘,以期通过这种手法将人物或动物形象表现的更加生动形象。

(三)显著的象征性情感表达

民间美术造型的具体内容,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的显著特征,其美术表达的形式可包括多种类型的内容。且从其美术创作的出发点来讲,多是为了表现一种祈祷幸福、安康、祝愿生生不息的一种美好愿望。可见,民间美术作品中也包含着人们丰富的情感。

三、基于民间美术构建美术基础课程的途径

(一)结合实际整合教学资源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选择具有可行性的民间美术课程单独开设供学生进行学习,在众多的民间美术课程中,以剪纸、年画这种取材便利,课程讲解操作简单的课程为主要选择。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民间美术形式中获得更多的美术学习和创作的灵感,也有利于锻炼学生在美术创作上的思维发散能力。在有了对于民间美术课程的接触和学习后,学习美术基础中的素描课程这种同样是对人物或者实物的细节进行刻画的课程时,学生就可以在审美感受和体验上有所借鉴。

(二)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

应当对美术基础课程和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及最终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和观察组,找出其中存在内在联系的切入点,在对两类课程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时,应当将二者融为一体去进行整体的教学流程设计和教学任务设置,从而将民间美术与美术基础课程从各个环节上完成衔接和融合。这既能够促进民间美术在美术基础课程的讲解中发挥启发和延伸的作用,也有利于民间美术课程体系在设置和规划时参照标准化程度较高的美术基础课程,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三)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模式的选择过程,选择一个适当的教学模式,是提升两者融合和借鉴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美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优化,而将更加具有自由性和随机性的民间美术的传授和传播方式适当的融合到基础美术的课堂教学中去。这样不仅能够营造出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也有利于转变和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最后,美术教学硬件设备的配备。这里所指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了专业画室、绘画材料和资源以及相关的作品素材展示。

四、结束语

总之,民间美术的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精华部分,基于美术课程学习注重创造力和发散性的特点,在进行基础美术课程教学时,适当地融入民间美术的资源和素材,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工,黄绍泓.土家族民间美术在地方民族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8(02)

[2]吴从瑞,江文淼.高校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的现代传承[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范鲁杰.浅议民族民间美术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必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24)

[4]王怀儒.浅谈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2(07)

[5]黄洋.试论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 2015(15)

[6]馮美玲.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J].文学教育(上). 2016(10)

作者简介:

刘宇(1981.9—),男,汉族,籍贯:辽宁大连人,现任教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 :美术学,学历 :硕士研究生

作者:刘宇

第7篇:中学美术专业基础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

l.中国山水画中的三远指__高远______ 、__深远______ 、_平远_______ 。 2.油画《蒙娜丽莎》的作者是__达.芬奇______ 。

3.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是由丹麦建筑师_约恩。乌松____ 设计的。

4.新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___造型。表现_____、__设计。应用______、__欣赏。评述______、__综合。探索______四个学习领域。 5.宋代有两位父子画家画的山水画被称为“米点山水”,父亲大米名叫_米芾 _,儿子小米名叫__米友仁__。

6.画家__王式廓______的素描画《____血衣____》再现了土地改革运动中的斗争场面。

7.____色彩构成____是现代三大构成设计基础之一,专门研究色彩视觉心理的新兴学科。

8.中国古代画论《古画品录》提出的绘画要旨“六法”是指_气韵生动____ 、_骨法用笔__、____应物象形_随类赋彩___、_经营体位__、_____转移模写___。 9.西方绘画中多用 焦点 透视来虚拟性地表现空间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空间表现大多采用_散点_______透视来表现。

10.《虾》是国画大师___齐白石_____所作,他画的虾在“___似_____”与“_不似_______”之间,重墨突出了虾眼、省略了一些虾腿。

11.中国古代瓷窑影响最大的是在宋代的五大名窑:_官__窑、___哥_____窑、___定_____窑、____汝____窑、__钩______窑。

12.《流水别墅》是_ _美国_____建筑师___弗兰克。劳埃德·赖特______的代表作。

1、教师考试试题美术课程具有 人文 性质,是学校进行 美育 的主要途经。

2、教师考试试题美术课程标准按教学活动分为

造型。表现

; 设计。应用 ;

__欣赏。评述________;综合。探索

四个学习领域。

3、在对于教材的处理方式上,新旧两种美术教材观的不同之处在于旧教材观是 教

教材,新教材观是 用 教材。

4、教师在美术教学行为中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参与者 、教师是合作者

、学生学习的欣赏者。

5、美术又称 造型艺术、 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 认

识功能 教育功能和 审美功能。

6、美术媒材是构成美术作品的 物质材料 ,如颜料、纸张、粘土、画布、电影胶片、录像带、木材和塑胶。

7、透视法又称 焦点透视 ,常见的焦点透视有 平行 透视和 成角 透视两种。

8.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分别是 色相 明度 纯度 。

9、用笔,中国画技法名。在技法上,笔不是指毛笔,而是指 钩、勒、皴、擦、点、等方法。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 等方法。

10、雕塑以其不同的表现形态可以分为 圆 雕与 浮 雕。 米开朗基罗 的作品《大卫》是一件 圆 雕作品。

11、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 画像石与画像砖 。

12、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吴道子 和北齐画家曹仲达 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13、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全图长1119.5厘米,高51.5厘米,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4、马蒂斯被称为是野兽 派,派别的画家。

15、毕加索是西班牙 籍的画家、雕塑家、版画艺术家,是立体 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 共8分 )

1、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和“画祖”的唐代画家是 (B)。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张萱 D、张择端

2、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B )。

A、后印象画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

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 (C)。

A、罗马式建筑 B、拜占庭式建筑 C、哥特式建筑 D、拉丁式建筑

4、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C)。

A、封建文化 B、市民文化 C、宫廷文化 D、贵族文化

5、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C)。

A、形体结构 B、光线明暗 C、光色变化 D、意象效果

6、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 (B) 提出的。

A、王洽 B、张璪 C、王维 D、张彦远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C )。

A、沈周 B、文征明 C、唐寅 D、仇英

8、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C )。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三、判断题:( 每小题1分 共8分 对的打“√”,错的打“×”)

1、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评价的依据是《美术课程标准》。( 对)

2、教师只是课程的传递者和执行者。(错 )

3、美术学习活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理学科的学习方式。( 对)

4、生活经验也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

5、两河流域最早的美术是由希腊人创造的。(错 )

6、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尼德兰。(错 )

名词解释:

1、二方连续:是用一个单独纹样,按一定的形式法则,上下或者左右连续重复而成的。

2、明度: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称为明度。

一、

3、美术史:研究美术发展过程的学问,包括有关美术作品、美术家、流

派和风格的信息、阐述和评价。

二、

4、工艺美术:指以美术技巧职称的各种有适用价值或欣赏价值的工艺品。

三、

5、同类色:指同一色相的颜色之间有深浅不同的变化,比如蛋黄、柠檬黄、中黄、土黄等都是同类色。

四、 简答题:

1、美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是什么? 答案:

1、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5、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五、 美术课程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案:

1、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六、 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

答案:

1、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3、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4、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

5、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综合探究的能力。

6、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和合作交流。

7、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8、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第8篇:[美术设计]素描基础

“素描”就是“素色描绘”和“朴素的描写”的意思。一般是指用木炭条、炭精条、铅笔、木炭笔、钢笔、毛笔等较为单纯的工具和单一的色彩在纸面上所作的绘画。它是造型艺术的形式之一,可以用来进行美术创作,绘制创作草图和进行造型基本功训练。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作为造型艺术形式之一的素描,它是通过形体结构、比例、位置、运动、线条、明暗调子等造型因素体现的。由于它使用的工具材料简单,色彩单一,通过严格的素描训练,便于学习者掌握造型艺术基本规律,研究和反握造型艺术诸因素,训练和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提高审美情操,打下牢固的造型基础。因而学习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工艺美术的同志,常从学习素描入手,世界各国均把素描作为重要基础课列入造型艺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对学习者进行基础造型本领的培养和训练。素描基础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造型能力,准确而又概括、生动而以深刻地表现对象。要达到此目的,必须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深刻的表现方法,坚实的造型能力,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要正确的科学的观察、认识和思维的方法。素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它要求眼、脑、手同时得到锻炼,认识和技能同时得到提高。为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造型的分析和综合,深入形容和艺术的概括,都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局部与整体等关系,整个作画过程都要在“整体的关系”中去观察,认识和表现对象。这是掌握形体塑造技巧的前提,健康而以符合审美原则的表现方法的基础。

要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提高造型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长期的素描写生训练对培养写实能力,深入准确的描绘能力是有效的,应作为造型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予以重视。但单有这方面的能力是不够的,也是不全面的。速写对敏锐的观察和艺术的概括能力的培养;默写对形象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的训练;摹写对借鉴优秀技法的作用;以及构图练习对创作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全面锻炼都是十分有益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把长期作业和短期作业结合起来;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结合起来;写生和速写、默写、摹写、构图练习结合起来。这样穿插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就能使造型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

要采取多种表现方法。一般人认为“素描”就是长期的全调子素描,这种理解是不够全面的。应该说这是素描的一种形式和方法,也是一般人目前常用的方法,但并非是唯一的表现方法。素描在平面上塑造形象、表现空间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通过它们的单个运用和综合运用,均会产生不同的素描样式,并有不同的表现效果。线条对形体的概括和情感的表现,块面对立体空间和真实感的表现,各有所长,我们要充分研究和发挥它们的表现功能,取各法之所长以适应专业学习和艺术表现的需要。我们还要向历代名家学习,得各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素描技法。

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素描基础训练的技术性很强,它需要艰苦的劳动,刻苦的磨练,通过大量的实践去掌握它,这是无疑的。但如没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路子未必对头,收效未必显著。在素描实践过程中,除了必须有正确的科学和观察、认识思维的方法橡皮,还要有解剖结构、透视变形、明暗调子、线条运用和构图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结合技能训练学习解剖、透视、素描、构图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样在理论指导下实践中提高认识,素描技能就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

上一篇:驱动程序下一篇:零售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