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基础美术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科书中国画经典建构研究

摘要:在当代社会的时代变迁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随之变动,基础美术课程的目的也在一步步调整。经济、文化的发展,带来的是人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进入校园学习文化知识的青少年、儿童数量快速增长,科技的发展为学生带来更为方便、快捷的学习渠道,这也说明了中国画教育拥有日益扩大的受众群体和需求。学校教育的发展,促进基础美术教育体系日渐完备,为使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科书质量不断提高,美术教科书编者队伍有所扩充。以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当代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科书的中国画图例逐步走向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以纵向的时间维度来看,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由于受到“政治标准第一”等思想的影响,美术教科书的中国画图例显示出思想性与审美性的失衡。直至改革开放后,国人对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以及宽松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与多元化的文艺思潮,美术教科书的中国画图例走向追求多元化审美价值。进入21世纪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开始新的发展,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根基,美术教科书的中国画图例彰显出人文精神与经典意识的自觉。这一历史进程,既能够反映出中国画选取标准的与时俱进、美术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又从侧面折射出时代转型之下美术思潮、中国画审美观嬗变的轨迹。美术教科书中国画图例的流变过程,是中国画经典建构的过程,也是编者面对浩瀚丰富的中国画作出选择的过程,这就需要制定一些原则以便能够有效、有益地进行选择。从宏观上来看当代小学与初中美术教科书中国画图例的选取,是编者经过审美标准、价值标准、教学标准三个维度综合衡量的。再以历年来小学与初中美术教科书中多次入选的中国画作品与画家为代表,来分析中国画作品与画家的建构特点,可概括为,经典画家人品画品俱高,作品偏重于大众、人民性,以及一定的创新性,经典作品要具有典范性,并且符合小学与初中生的审美认知水平,在年代上大致构建出中国画的发展脉络。这些宏观标准与具体特点,共同构建了基础教育阶段美术教科书中国画图例的多样面貌。近70年间美术教科书的传播与普及功能逐渐凸显,一方面使中国画经典的建构成为了普及、传承和弘扬中华美术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在无形之中促进了中国画的经典化。今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科书的中国画经典建构,要始终确立“审美”的核心理念,并且要注重中国画经典的红色基因,还要提供更为清晰的中国画经典的发展脉络,侧重于发掘其现代价值。

关键词:美术教科书;中国画图例;经典建构;基础美术教育

学科专业:美术学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科书的研究

二、基础美术教育阶段中国画教育研究

三、美术经典、经典化及经典建构的理论研究

四、相关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科书中国画经典建构的背景

第一节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目的的变化

第二节 日益扩大的接受群体和教育需求

第三节 中小学美术教材编者队伍的扩充

第二章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科书中国画经典建构的时代印记

第一节 初创与探索时期(1949-1966)——现实主义与爱国情怀

第二节 “文革”时期(1966-1976)——“左倾”下的重思想倾向

第三节 新时期的变革(1978-1987)——审美的多元化回归

第四节 全面改革与发展时期(1988-1999)——文化素养的诉求

第五节 新课程改革时期(2000至今)——人文精神自觉与经典意识的强化

第三章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科书中国画经典建构的逻辑探究与前瞻思考

第一节 美术教科书中国画经典建构的三维体系

一、审美标准

二、价值标准

三、教学标准

第二节 选篇取向:经典的建构特点

一、中国画经典画家与作品代表

二、经典画家的选取特点

三、经典作品的选取特点

第三节 美术教科书中国画经典建构的现实意义

一、传承中华美术文化

二、对中国画经典化产生影响

第四节 美术教科书中国画经典建构的理念和策略

一、确立“审美”的核心理念

二、点亮文化自信的红色基因

三、增强中国画经典的系统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财务风险概念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计算机语言艺术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