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2023-0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对生活有所感悟时,应当记录下来心得体会,这可以让我们在回首岁月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那怎么写出言辞合适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技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科技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多元文化活动实践体会

节日,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备受关注,“过节”也是孩子们喜闻乐道的活动,让孩子们熟悉中国文化,接触一些其他多元的文化,这也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作为学校教育奠基阶段的幼儿园教育,利用丰富的节日教育资源,挖掘中西节日中隐含的文化内涵,让孩子们接触世界各地节日文化,汲取不同节日文化的信息,对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球公民,具有重要意义。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即教育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节日民俗也是我们教育重要的内容来源。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选择以多元、多彩的节日为契机,感受多元文化,是我们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

一、以中、外重要节日为核心,以感受、体验为主线,建构主题活动,需要中外教师紧密合作

由于涉及中西方的节日,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中外教师对活动的特点把握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的中外教师也进行具体分工,中方教师主要承担自己本国的节日活动策划与组织,而外教则偏重西方的节日。

二、多元文化活动内容选择中,要中西兼顾,也要保留中国文化精髓

中外教师分工合作,轮流做主角与配角,积极交流配合,确保活动的多元文化活动组织实施,不是全盘西化,而是要让幼儿在熟知本国文化的基础上,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因此,我们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特别重视保留中国文化精髓。

如,元宵节是中国新年第一个节日。俗话说:没过正月十五,不算过新年。元宵节也是每年新年后幼儿与教师共庆的第一个节日。为了热热闹闹地过元宵,我们请来了民间艺术家,当场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在走廊里、操场上拉兔子灯,体验节日的快乐;教室里,孩子们和家长们济济一堂做元宵、吃元宵,热火腾腾。真正感受到“元宵节”所带给我们浓浓的中国味,孩子们在“闹元宵”系列活动中,不仅从视觉冲击,还在游玩中体验到“中国的民族风——热闹”。

三、利用多元文化艺术节,立足本土艺术文化,促进幼儿对世

界不同文化的认同。

在艺术活动中,孩子可以有更多大胆表现的机会,同时可以加深幼儿对各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体验。我们以了解一个国家为主题开展艺术节活动。把多元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学习的一日活动中。

例如,上午孩子们通过各种图片、音像资料和老师的介绍了解着某个国家的文化和建筑,中午品尝该国家的特色菜,感知与中餐的不同,下午大家集中在舞蹈房欣赏该国家的音乐和舞蹈,共同感受着音乐的快乐,孩子和老师在感受每一天快乐的同时,期盼着第二天的到来。星期五,多元文化周的最后一天,老师们把舞蹈房布置成“小小世博会”的情景,让孩子们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开心的Medium Expo。小朋友们拿着护照,去澳大利亚、菲律宾、埃及和墨西哥四国留影拍照、做木乃伊,扮演袋鼠妈妈等游戏,跳着踢踏舞,可开心了!在这个多元文化周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四个国家的风土人情、特色建筑和艺术体育等内容,而且提高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我们感到,开展多元文化活动,需要教师明确活动对幼儿的价值,需要中外教师互相配合认真设计,需要激发幼儿参与,让幼儿获得多种丰富的体验。这样,我们促进幼儿对不同文化认同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作者单位 上海市杨浦区时代幼儿园)

作者:刘妍

第2篇: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践活动体会探讨

摘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构建轻松、和谐、民主、愉悦的高效课堂,是化学教师一直在研究和实践的的新课题。本文就如何将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转化为高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及构建化学高效课堂的措施、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日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培养更多思路开阔、反应敏捷的具有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的个性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打造高效的化学课堂,是化学教师重点探究的新课题。作为化学教师,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下面浅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1.课堂模式传统,气氛不活跃

近年来高考压力不断增大,很多学校的教学理念逐渐向着“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的方向转变,课堂的设置也不断围绕着考试内容更新,一再增加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压力,而不去寻求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又由于化学学习的难度不断加大,涉及复杂的实验和方程式的记忆,很多学生“谈化学色变”,甚至对化学的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而化学教师则保持着一贯的严厉作风,在授课形式上往往采用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课堂中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起不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注重知识的记忆,忽视能力的提高

尽管应试教育与新课改要求出现了某些方面的冲突,但近年来随着对化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探讨,很多改革方案也被推入了当下的高中化学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是很多的改革紧紧是形式上的敷衍,并没有针对化学教学的特点和高中生的发展方向来进行改革,例如课堂的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对于记忆的形式和检测的方式则没有很大改变,很多时候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高,且课堂的设置只围绕高考内容,严重脱离了实际生活,缺乏实验的训练,这些问题都成为当今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阻力。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1.改变教育观念。教师要变传统“标准”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在中学化学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化学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获取知识,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2.创新处理教材。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将教材分成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初等化学的所有领域,并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选修模块各有自己所侧重的方面。新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新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例如,教师可以增加反映现代化学科技新进展的知识,如高分子污水分离膜,海水淡化,太阳能利用,纳米材料的发现和应用等;反映生活中会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化学物品,如锅、盘、碗、碟,炊煮燃料,各种调味品,洗涤用品,化妆品等;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有趣。

3.创设高效率的问题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在设问的过程中要讲究提问的形式,要遵循提问的原则,要选择提问的角度,要锤炼提问的语言;教师在组织研讨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主题,要给充裕的时间,要努力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要大力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质疑的勇气,要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是单纯由教师进行讲解,不能使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不能进一步的进行学习和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化学学习。而在化学课堂上增强实践活动的体会,就会大大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通过实践活动,切实的感受化学,能够充分的理解化学知识。能在不断的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能不断的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能不断的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主动研究、探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化学的学习,提高化学的学习效率。

5.联系生活,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化学。化学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因此,必须加强指引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不断的培养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研究,切实的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能让学生不断的对生活中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真正的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掌握化学的知识。能切实的关注生活中的和新闻中的有关化学知识的问题,让学生不断的根据了解进行化学知识的创造。在生活中不断的进行创造,才能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对化学的学习和了解,能与生活中的事件紧密相连,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关心,使学生真正的学以致用,不断的进行探索,不断的在生活中发掘蕴含的巨大的化学的知识资源,能使学生真正的进行创造,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真正的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有着多种多样的构建方法,高中化学教师应当根据现实需求和教学现状,有选择性的、有针对性的加以取舍,只有这样才可以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宁.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践活动体会探讨.课程教育研究[J].2014

[2]赵紫云.关于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新课程学习(上)[J].2014

作者:余晓斌

第3篇:在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及实践活动的体会

摘 要:笔者从自身舞蹈艺术教育经历和创办学生舞蹈业余团体的实践体会出发,分析了舞蹈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特别是通过舞蹈艺术实践活动在增强团队意识、同学情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舞蹈艺术素质教育作用

舞蹈是人的情感产物,它既善于表达人的强烈感情,也能反作用于人的情感,是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的心田,感染人们的情感,影响人们的思想,陶冶人们的情操。对学生进行经常的舞蹈训练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耐力和灵敏度,增强体质和综合素质。在舞蹈实践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使他们变得活泼可爱,开朗自信。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师于2001年在石河子大学创办了第一个学生舞蹈团,担任团长和编导,凭着对舞蹈教育的热爱和执著追求,与热爱舞蹈的学生一起训练、编排,并在参加各种活动和展演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为学生提供了解舞蹈和尝试舞蹈的机会,让学生强化了自身形象气质的培养,增强了自信心。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舞蹈艺术教育实践经历和体会,谈谈舞蹈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一、在增强大学生团队意识中的作用

笔者在创办舞蹈团开展舞蹈艺术教育过程中,所面对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不同年龄和性别,他们是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对老师的欣赏和个人的追求而做出的选择。他们凭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知识背景,产生了对于同样的舞蹈作品而产生的独特的理解,对提高自身舞蹈艺术素质涵养起到促进作用。

团队是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和为他人服务的基地,一个团队要维护其统一,其成员之间必须有共同的行为准则和判断是非的准则。作为学校的课外舞蹈社团,成员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更多的习惯是他人为自己服务,笔者作为舞团的组建者和编导,不仅限于专业上的指导,还需要在管理上将简单的“聚”在一起转化为“团队精神的凝聚力”。舞蹈团以舞蹈为媒介,排练、演出、比赛等各种形式的团队活动成为引导学生的极佳环境。排练中的合作,动作的到位,队形的整齐等不仅从专业角度上要求学生,而且还能在团队中营造互助友爱,共同进步的团队氛围;演出和各种比赛不仅锻炼学生,也是满足学生的成就感需要,他人的赞许,获得比赛的奖项,他们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到精神上的满足。

总而言之,当成员真正形成团队意识并产生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时,凝聚力才能真正形成并最大限度地产生凝聚的效应。

二、在大学生情感教育中的作用

舞蹈是一门严格的艺术,也是残酷的艺术,要让学生能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坚持,首先要求教师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只有对教师的品德、人格和能力有了首先的认同之后,才能对其教学要求和所做的事产生认同。

在舞蹈教育中集体舞居多,在排练中学生要注意队形是否整齐,动作是否一致,这就需要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强调舞蹈排练不是学生的个体活动,而是通过学生个体参与的集体活动,是合作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摆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要求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合作才会成功。

在训练中还要培养学生不仅要用耳朵听音乐的节奏,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内容和带着灵魂去跳舞。舞蹈团作品第一次亮相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届大中专艺术节舞蹈大赛上,那段经历和考验是难忘的。赛后,舞蹈团男队队长俞世仲在校报上这样写道“初赛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音乐放了一半就关了,我的心惊了一下:完了,所有的努力白费了。但我还是没停下,因为主演——我们的老师依然在舞,就像什么事没发生,其余三十多个同学也在跟着继续舞蹈;这一切得益于老师平时对我们的特殊训练,节奏早已在我们心中,我们和老师的心在一起。台下由最初的起哄到非常安静再到雷鸣般的掌声,我们终于渡过了没有音乐的五分钟获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

三、在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中的作用

(一)加强基本功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内容与形式,它不仅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注重教学过程,强化基本功训练,明确训练目的和用途,让学生们明白舞蹈是一门循环渐进的学科,每种能力的形成都要经历无数次的练习和感受才能产生。同时注重评教环节,学生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都会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基本功是在逐步增强,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在每完成一段时期的教学、实践任务时要及时的进行总结,培养学生严谨、勤勉、谦逊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教他们学会缓减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在基本功训练组合上是让人费很多心思的,让每个组合总是有新意,还要有难度和美感,以此让学生感觉到基本功是舞蹈的重要环节,好的基本功组合也是很好的舞蹈作品,从而激励他们刻苦练功的劲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

(二)强化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

最真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学生教和编的能力也是在表演训练时积累起来的。舞蹈表演训练是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学生用各种情绪和情感说话,让他们认识到单纯的不怕吃苦是不行的,还必须培养较高的道德情操;让学生明白对舞蹈的认识、实践和评价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又如何去感动别人呢,没有自身对美的感受又何谈表现力呢。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笔者还会注重启发式教学,把理论知识和欣赏课加进来,边看边讲作品的背景和内涵,以及舞蹈所要表达的意境。

在教学中强调表演中运用眼神的重要,培养学生要会运用会说话的眼睛,让眼神、动作表达出对音乐和舞蹈意境的理解以及自己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梦想;启发他们把内心的美好和善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动作相呼应,让学生充分理解“一人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在舞蹈表演中发挥的情感表达和传递的作用,感受到什么样的肢体语言才是有生命的;还经常让他们分组相互观看,就表演和动作上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在舞蹈教学和表演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努力表现美、感受美。

(三)注重激发学生艺术创造潜能,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人的创造力是美育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高境界,开展大学生的舞蹈活动,不能只局限于学习优秀舞蹈作品,而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编创能力,让他们能用自己的肢体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鼓励和开发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或是对民间舞的改造,或是对古典舞的发展,或是运用现代化的手法表现…..只要是能够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能表达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主题,都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们的舞蹈创造能力的开发,实际上还是一种形象和空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立体思维的培养,21世纪将会有很多交叉学科的产生,需要人才具有多向思维的能力,将来学生能触类旁通,将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造型艺术或与其他学科相碰撞而产生新的发明创造也是不无可能的事情。

教育的本质在于创新。如果说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从“学会”转向“会学”的话,那么,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会”而在于“会教”,只有会教的老师才能教出会学的学生。作为高校舞蹈教师,必须做到以人为本,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在舞蹈艺术教育和实践过程中运用现代的教育方法,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国宾主编.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贺志朴,姜敏著.艺术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

[3] 杨中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3.

[4]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5] 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6] 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孙国荣,余美玉.大学生舞蹈教学指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李鑫:新疆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舞蹈艺术教育与研究工作。)

作者:李 鑫

第4篇:科技实践活动计划、报告、体会

《石河头村土壤资源利用现状调查》

活动计划

林家村镇石河头初中科技实践活动小组

一、问题的提出

诸城市林家村镇石河头村地处原石河头乡驻地,是典型的地少人多的农村,土壤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的支撑点。

近年来,由于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小城镇人口急剧增长,土壤作为向人类提供生存基础物资的载体,越来越成为紧缺资源。与此同时,对土壤的污染、低效利用却愈演愈烈。可以说,不断恶化的土壤形势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党和政府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同学们一致认为,作为青年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家乡的又好又快发展尽绵薄之力。

借着同学们对土壤资源利用现状的忧虑及热情,在指导老师的支持下,我们把石河头村土壤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作为切入口,加深对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们拟从2009年3月起,开始对石河头村土壤利用现状的调查活动。旨在通过该项调查与研究,找出该村土壤污染的根源,寻求合理、高效利用土壤资源的对策。同时,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科技实践活动能力。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石河头村土壤利用现状的调查,了解当地土壤资源的现状。

2、关心生存环境,树立资源忧患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3、提高社会交往、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团结合作精神。

4、培养搜集、整理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唤醒全社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壤资源。

三、活动方法

1、查找资料

2、实地调查

3、走访调查

4、分析讨论

5、 撰写调查报告

四、活动方案

本次活动由石河头初中初一一班班科技实践活动小组在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完成,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知识准备,现状调查

时间:2009年3月至2009年6月

实施过程:

1、确定活动小组成员名单,讨论活动方案。

2、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多媒体资源查阅土壤污染、利用的知识。

3、求教林家村镇土地所、农技站,寻求活动的指导及技术援助,了解土壤污染、开发利用现状。。

4、农村布点,调查。

5、走访相关当事人,如农村居民等。

第二阶段:归纳综合,寻求对策

时间:2009年7—8月

实施过程:

1、现场调查的各种现象、问题汇总

2、讨论分析,形成统一结论

3、问题回访,探究改善措施

第三阶段:撰写报告,活动结题

时间:2009年9月

实施过程:

1、撰写调查报告,整理文字

2、同学们各自写出活动心得

3、在学校农村组织宣传教育

五、指导教师及组员

1、指导老师:

郑泽友 中学一级 本科生物教师、副校长

肖维宽 中学一级本科语文教师

张重林中学一级专科化学教师

2、实践活动小组成员名单:(均为本村学生名)

刘杰孙松涛付伟殷超郭永娟

刘桂芝李晨超刘永杰张笑刘金鹏

李媛媛刘凯

林家村镇石河头村土壤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及思考

石河头初中科技实践活动小组

土壤,我们的母亲,一位无声无息、任劳任怨的母亲。她用一往深情、温柔而慈爱地滋养庄稼,养育着地球上的绝大多数的生物。人类,正是在这位土壤母亲的怀抱中,繁衍生息,创造着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然而,我们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每天触及的却是一位难堪重负,正在痛苦呻吟的柔弱病体。

下面是我们所了解到、或亲眼目睹的真实现状:

一、污染,近在咫尺间

为了解有关土壤资源现状方面的知识,我们首先来到了林家村镇土地所。在我们讲明来意后,土地所得李叔叔告诉我们,要了解土壤资源现状,首先就得关注土壤污染。

石河头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没有工业企业,所谓的污染来自何处?

根据李叔叔的指导,我们查找了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土壤污染是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土壤的污染源十分复杂,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经有:①污水灌溉;②酸雨和降尘;③汽车排气;④土壤倾倒固体废弃物;⑤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基于这些知识,我们开始了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我们分成两组——调查组和走访组。调查组负责去田地及其周围进行调查,走访组负责去农家和农资经营点进行访问。

下面是我们了解到的现状:

(一)农用化肥,焉知祸福

作为重要农业生产资料的农用化肥,为农业的丰产、稳产提供了可靠保障,这已成为了广大农民的共识。

调查途中。我们碰到了林果站的贾叔叔,他得知我们的意图后告诉我们,当前农村一个重要的土壤污染源竟是农民自身的原因:过多的施用化肥。

化肥有这么可怕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进行调查。

我们调查时,已是阳春三月,除了麦田外,其它所有的田地还未播种。在几块被翻挖过的田地里,我们看到翻过来的土块又大又硬。是缺水造成的土壤变硬吗?否也,显然是过度施用化肥造成的。

我们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回答可谓不约而同:家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家中剩下的中老年劳动力实在没有能力去使用土杂肥、粪肥;当地养殖业不成规模也不够发达,几乎没有粪肥可用;使用化肥简单方便。

过度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板结,造成粮食减产→粮食减产,加大化肥使用量。这一恶性循环的怪圈,必须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了。

(二)废弃垃圾,“星火燎原”

漫步田野,本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但是,我们的心情却被一些不起眼的小东西搅乱了。

田垄上,水沟中,农药瓶、农药袋、塑料袋、废电池时时映入我们的眼中。让人揪心的是,农民对这些并不十分在意。他们的回答十分简单:你说放到哪里去?

我们向一位农民解释:一粒废电池对土壤的危害有多严重,他表示理解,但是,他对存放起来的废电池最终怎么解决的问题,让我们也不知所措。

我们还了解到,农民不吃施用化肥、农药种的庄稼,菜农不吃施用化肥、农药种的菜已再正常不过了,现在农家的“自留地”都不用化肥、农药,收获自给自足,不用担心农药污染问题。

另外,我们还了解到,城市垃圾“下乡”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2006年胶南某造纸厂曾将部分垃圾倒在我们学校西边,给当地几户农民部分费用,由他们焚烧清理,焚烧后给当地造成较重气体、水质污染。

二、破坏性开发,无法面对的话题

在中国,人均土壤资源占有量之低,众所周知。农作物品种的改良、高效化肥的使用等,一度使国人不再为吃饭穿衣发愁。可是,当我们仅有的这些土壤资源一方面被污染,另一方面被破坏性地开发时,我们最终将何以生存?

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目睹了一些地方的土壤资源不良开发的现状。

(一)小城镇建设圈占了较大部分耕地。石河头村地处原石河头乡驻地,路两侧沿街房、烟站、粮管所等占去土地多多,随着乡镇的撤并。造成部分土地闲置荒芜。

(二)土地承包政策三十年不变后,农民乱挖山场、滩涂现象严重,在成水土流失严重。

(三)部分山场承包者随意开山、毁林、造林,或在山上乱建养殖区,破坏了生态平衡。

三、对策,必须共同寻找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活动小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提出了一些初浅的设想:

(一)关于农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污染

让人高兴的是,有关农业专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正在探求化肥使用的科学方案。一些化肥生产厂家生产的可控缓释肥已在当地农资市场销售,以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资源。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应当培养一支更为壮大的农技员队伍,在农民当中宣传,推广更科学的种田方法。

(二)关于废弃垃圾,造成的土壤污染

在广阔的农村,要妥善处理废弃垃圾并非一件易事,既要扩大宣传,又要齐心协力,想办法寻找可降解、残留少的农资外装用品、生活包装用品。同时必须在农村设立规定的电池回收处,统一处理利用。值得注意的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必须尽快科学处理,不能再向农村无序倾倒。

(三)关于土地的破坏性开发

国家对这一问题已经高度重视。在此,我们真诚希望地方政府能贯彻国家的政令,做到有规划、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村级领导干部能真正提高素质,摒弃急功近利思想,不再做利在现任,祸及千秋的政绩工程。

另外,农村是农民的家园,农民们应去掉小农意识,多些长远意识,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多些忧患意识,毕竟,文明、美丽、富饶的农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还是广大的农民。

囿于知识和能力,作为我们初中生,还无法将调查进行得更深入、更专业。但对于环境的忧患,对于土壤资源的关注成了我们活动小组成员每个人的一个心结。我们希望寻找更好的对策,更希望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这个问题。

怀念碧水蓝天的日子

刘桂芝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看惯了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终有一天,当我发现故乡的水不再有鱼虾,土地不再那么松软清香时,我相信,这次的科技实验探究活动让我明白了很多。

作为实践活动小组的一员,从大量的走访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农民都把农药当成了“宝”,尽管土壤质量越来越差,杂草越来越多,但人们还是说“好!”这让我多多少少有些无奈,但也不能怪农民,如今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农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小孩,老一辈的人文化水平又不高,只能一错再错下去,农药有好处吗?有,但农药的大量使用只会让农民们得不偿失!尽管也有一部分人意识到了这一点,但那毕竟是极少数!

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农村,有水之处到处都有乱七八糟的农药瓶,原本清澈的水都变了色,有的甚至还发出了恶心的臭味,天哪,农民伯伯们,难道你们从来都没有觉悟过吗?

在农村,过去的“三大堆”非常严重,现在还会发现一种常见的现象,房屋前,小路边,早添了一些五颜六色的东西——垃圾,不难发现,其中还有不少废弃的电池,你可以看到,垃圾周围基本上没有什么植物。

我们的国家现在已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但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做的还不够。政府应定期派有关人员到农村开展活动,无偿向农民讲授相关知识,大力组织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政府限制一些农药的生产和销售,或向农民推荐一些污染较少的药品。对于垃圾处理方面,政府应对农村里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如果办不到,也应尽量增强农民的科学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污染。尤其对于污染企业“上山下乡”问题不容忽视,尽管工厂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其污染是不容小视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与学校、老师无关!

第5篇:太原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zjh

太原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机电学院 测控081201班

张江晖

2009-7-1

2 太原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测控081201班 张江晖

为了积极响应团中央、团市委和校团委关于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 ,宣传科学发展观和奥运精神,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宏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五四”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服务社会、奉献友爱、提高素质,由机电工程学院李伟老师以及机电工程学院共13名支援者同学组成“三下乡”服务团队,于2008年7月5日至2008年7月11日在晋中市榆社县讲堂乡下赤土村开展主题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传播文明新思想”的“三下乡“服务活动。

下赤土村是一个四周环山的山村。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这里的交通极其不便,村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经济来源。崎岖难行的山路、低矮陈旧的土坯房和村民们破烂不堪的衣着是它带给我的第一印象。但是,更让我感到心情沉重的是这里的村民对于生活的无奈。由于交通、信息、技术的制约以及人们一些思想上的误区,苍峪的村民们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

7月6日,我们走访了几十个农户,调查了村民对新型合作医疗、防灾、农民工问题、赡养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了解。在这里,虽然大部分群众都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是,他们对于合作医疗的具体政策却几乎都不知道。村里的干部只是在投保时到家里来宣传一下,由于干部的工作方法和村民的知识文化水平等原因,宣传的效果不是很好。在给村民讲解防灾安全知识的活动中,让我了解到村民们对“防灾减灾”知识的欠缺,仅靠老办法处理不仅会耽误还会带来负面影响,安全知识的宣传不仅给村民带去了一分自我保护的方法,也间接的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在农民工的调卷问查中就突出了法律的重要性,只有农民工知法、懂法,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自己劳有所得、让自己的劳动多一分保障,为自己的生命多了一份保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调查问卷中,我了解到村民们存在守旧思想,根本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新思想。他们对新事物的出现有明显的抵触和排斥心理,这也正反映了村民门思想觉悟不高,这也正是农村发展滞后的重大因素之一。在年老人赡养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差、居住条件差、老年人生活照料困难以及看病难等问题。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农户对老年人进行法律法规的选传,通过宣传老年人权益保章法,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敬老、爱老观念,弘扬中华民族尊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使“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的道理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7月7日,我们在村长的带领下经过弯曲的山路,来到退伍军人连向根家,家庭位于半山腰上,住一间窑洞,他今年82岁,当兵打仗八年,经历淮海战役,后在山东的某次战役中负伤而回家,老大爷告诉我们那时生活环境非常艰苦,虽然他们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生命,在战场上,他们决不能退缩,为的是人们更快的过上好生活。残忍的战争已经结束,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而这样的生活是由无数的革命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继续发扬并学习老红军能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去,使自己对社会贡献更大。

7月8日,我们给当地的小朋友们讲课。义务支教是我们这次下乡的另一个主要任务。首先我们调查并了解到,近两年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在较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家长和同学都对此表示欢迎,但同时家长们也表示了对农村基础现状的担忧。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这里师资力量都非常薄弱,很多村里的小学还是以前的那些代课老师,而且老师水平也不高。我们的队伍给学生们讲了思想道德、感恩、责任、理想等励志教育以及通过现场演奏小提琴让大家知道音乐可以给大家带来乐趣。学生们大胆的发言、欢乐的声音,使我们看到村子里的未来、村子里的希望,课后,我们举行了“捐赠文具”仪式,县团委书记在讲话中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步入社会,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最后,把带来的笔盒、本子、铅笔、圆珠笔等发到每一个学生手中。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虽然下赤土村的生活条件差,环境比较艰苦,但孩子们的活泼、朝阳,使我们看到另一个不同的下赤土村。作为学生的我们,我们现在只能是好好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将来把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7月9日,我们沿着山间小路来到野狼山庄的养殖场,在饲养员的带领下参观各种各样不同种类、不同年龄段的羊,并给我们讲解一些养羊的知识,我们还深入羊圈,向技术员学习挤奶。在下赤土村的这种环境中,四面环山,山地颇多,但山上多草,所以合理利用草这种资源,作为农民,有了新思想,发展畜牧业,可以强镇富村,而每天努力的奋斗。创新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创新就是财富,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打开自己思想的束缚,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科学的发展,使农村不再贫穷,走向富裕。

7月10日,我们回到了榆社县县城参观了广生制药厂和榆社县化石博物馆。在参观广生制药厂的过程中,总经理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公司的归模和发展前景,公司共计3亿元资产,在只要过程中引进世界先进的器材和技术制出人民满意、人民放心的药物。并带领我们参观了制药的各种机械,他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每一个机械的作用,并重点强调了在一线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穿什么服装、应该注意卫生等方面的知识。使我们更深刻的了解到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件物品都是经过许多人的汗水换来的。在参观榆社县博物馆的过程中,看到了以前没看到过的化石,了解了久远社会是怎么样的;看到了残缺不全的是佛像,勾起了我对历史的回忆,是战争、是侵略者的非正当入侵而破坏的;当我们走到红色记忆的大厅,看到了八路军用过的义务、矛、盾、刀等用品,墙上还挂着为了山西解放而牺牲的榆社军人的照片,他们是榆社人的骄傲,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短暂而又充实的“三下乡”活动结束,当我们坐上返程的客车悄悄地离开那座小镇的时候,我们的的眼神变得坚毅,在这6天的旅程中,我们的生活都与对方有关,互相见证和分享了对方的成长。我们带去青春,留下足迹。

六天的社会实践,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思考与感悟: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服务农村,是我们科大学子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农村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可以亲身地感受农民的朴素、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亲身体会农村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同时,我们更能学到许多在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来为农民带去实惠,从而体现自身价值,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

六天的社会实践,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得到了锻炼,受益匪浅。首先,生活上,我们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在农村,我们亲眼见到了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生存现状。看到他们艰苦的生活,我们感受到了自己现在生活的幸福。看到农村孩子读书的场景,看到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我们都下定决心珍惜现在学习的机会,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的发展兴旺贡献力量。其次,在学习上,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乡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活动,使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去,使我们为农村、为社会作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

2009-7-12

第6篇: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观察植物细胞——感受生命

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闫家湾小学五年级科技实践小组

指导教师:李杨

王红亮

一、 活动背景

植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自然界最具能量的生命体。它为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氧气和能量。但作为自然界最高等级的人类却很少关注植物,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植物,认识植物的组成,了解植物能量的来源,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我校结合自身实际,决定开展《观察植物细胞—感受生命》科技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

3、通过动手让学生学会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4、培养学生科研兴趣,感受生命存在形式。

三、活动时间

2013年3月11日至2013年3月14日,历时四天,活动人员 五年级科技实践小组8人

四、活动过程: 活动实施过程主要分四个阶段:

(一)活动准备阶段(3月11日)“认识植物细胞”从这里起步

为了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有效地展开调查体验研究活动,学校首先进行了有关植物细胞的调查问卷,让学生了解此次科技实践活动研究的目的意义。然后指导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方案。通过课外资料了解植物细胞的观察仪器及如何使用相关仪器,并通过教师讲解了解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二)科学体验阶段(3月12日)走进实验室—-走进细胞

1、认识及动手使用显微镜:根据准备阶段的讲解按步骤操作 (1).显微镜的取送:①右手握镜臂;②左手托镜座;③置于胸前。

(2).显微镜的旋转:①镜筒朝前,镜臂朝后;②置于观察者座位前的桌子上,偏向身体左侧,便于左眼向目镜内观察;③置于桌子内侧,距桌沿5cm左右。

(3).对光: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然后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用手指转动遮光器(或片状光圈),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向目镜内注视,同时转动反光镜,使其朝向光源,使视野内亮度均匀合适。

(4).低倍物镜的使用:①用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下降,同时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镜头,当物镜镜头与载物台的玻片相距2~3mm时停止。②用左眼向目镜内注视(注意右眼应该同时睁着),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如果不清楚,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至清楚为止。

(5).高倍物镜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象,并调到视野的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再换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

(6).反光镜的使用:反光镜通常与遮光器(或光圈)配合使用,以调节视野内的亮度。反光镜有平面和凹面。对光时,如果视野光线太强,则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如果光线仍旧太强,则同时使用较小的光圈;反之,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弱,则使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 步骤: (1)、对光 (2)、放置装片

(3)、先用低倍物镜,调节粗准焦 (4)、找到观察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5)、换用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 (6)、仔细观察

3、观察不同植物细胞的大小、形状,看是否一样

4、观察植物细胞的组成

组成:一般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其中,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细胞器包括: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叶绿体和液泡。

(三)动手操作展示阶段(3月13日)大家齐动手—近距离接触细胞

小组合作,完成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 步骤:

(一)准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二)制作临时装片

3、用刀片切取一块洋葱鳞片叶或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上划“井”字(大约0.5 cm2)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三)染色

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四)结果形成阶段(3月14日) 完成实践报告。

五、活动收获与体会

我校通过开展此次科技实践活动,开拓了学生视野,增长了见识。学生对于植物的认识更加深入,明白植物是由细胞组成的,初步形成对植物细胞的完整认识。在一系列科技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7篇: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你会睡觉吗? ——科技实践活动报告

崖门镇田边小学六年级 2011年5月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1、主题背景

一天早上,一位六年级家长急匆匆地带着孩子走进课室。经过了解,原来孩子昨晚因看电视晚睡了,所以上学就迟到了。临走,家长还说了一句:这孩子晚上就爱看电视,把电视关了,他就发起了脾气。我们都拿他没办法。

家长忧心地离开了,但孩子因睡眠而引起迟到的问题引起了陈老师的注意。其它班上也有这样的孩子吗?他们也是这般的吗?„„这些问题萦绕在陈老师的心头总挥不去。

正好上学期开展“你会吃饭吗?”活动后,学生就向我提出了吃饭不是件简单事,睡觉也占了一天中的很长时间,究竟我们会不会睡觉呢?怎样才是有效的睡眠呢?结合陈老师告诉我的这些情况,我们就定下了这学期的科技实践活动——《你会睡觉吗?》

2、选题设想

一个人生命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在某种意义上说,睡眠比日常饮食等对于生命和健康更为重要。但一些不正确的睡眠方式和习惯,影响孩子的智力、身体发育。健康的身体是学习的本钱,保证睡眠的质量,我们的健康就有所保证了,学生学习生活就有了保障。本次开展《你会睡觉吗?》科技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等综合能力。

二、“科技实践活动”的目标

(一)科学知识与技能

1、了解睡觉的有关科学知识等,知道科学睡眠对人的成长的重要性。

2、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探究睡觉的奥秘,能使学生们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充分地被调动了起来,增强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探究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3、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信心,增强在学习中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科学方法:

1.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实践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3.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学态度和科学行为习惯:

1.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的科学态度; 2.磨练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严谨的求学态度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子课题。

为了使活动避免盲目性,增强目的性。学生以平时固定的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提出对睡觉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情绪高昂,畅所欲言。20分钟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交了上来。问题提得很多,我浏览了一遍,发现其中一些问题是重复的,可合并在一起,而一些太简单的问题则没有必要研究。于是,我组织大

家进行讨论,从中选择出适合六年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研究问题。最后确定了下面几个研究问题:

1)我校学生在睡觉方面的情况是怎样的? 2)睡眠的意义。

3)睡眠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4)睡觉与疾病的关系。

2、组合学习小组。

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而集体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学生整理了以上的几个研究问题确定了每组的学习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并给自己的小组起了名字。

第一组:调查我班学生的睡眠情况。(调查组)

第二组:了解睡眠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意义组) 第三组:探究睡眠习惯与健康的关系;(习惯组) 第四组:探究睡觉与疾病的关系;(健康组)

3、确定研究方法

学习小组成立了,因为有了上次活动的实践经验,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如:查书找资料;看电视节目;上网查询;调查访问等等。 接着各个小组就行动起来了。

4、师生共同制定整个实践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方式

活动负责人 第一周实践课

确定活动主题

集体与分组讨论会 指导老师、小组长 第二——四周

小组开展调查

采访、上网等

小组长

第五周实践课

小组总结、交流

讨论会

指导教师

第七周

成果展示

展览、相声

指导教师、组长

5、指导学生制作调查问卷,认识调查注意事项,学写调查报告等。 书海寻宝

(二)活动实施阶段

1、搜集资料

这是研究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学生用了一周的时间搜集资料。大部分学生

首先想到的是采用查书找资料的方法。虽然有上次实践活动的经验,但对于刚上六年级的孩子来说,从书海中找出有用的资料还真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我们两位老师兵分两路,我带着一批学生在学校图书馆找,陈老师带着另一些学生到会城新华书店去找。当然不会忘了跟学生提起怎样分辨书的分类,怎样通过从书名,从书中的目录去快速寻找所需要的资料。有了方法的指导,老师的亲身示范,学生们也很高兴地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上网冲浪真快乐乐!

2、调查访问:对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学生一听到要去做调查访问,马上就来劲了。我们两位老师很惊讶地问他们这是什么回事?没想到第一次做调查还扭扭捏捏的样子,现在竟落落大方地接受了任务。

a、方法指导:我们先跟学生针对上次的调查情况作出了分析,提出了不足的地方,也再次提醒他们调查时的几点注意事项:一是要征得被调查者的同意;二是对被调查者要有礼貌;三是调查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四是注意调查时与对方沟通的艺术;五是调查的时间不宜太长。

b、设计问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调查任务,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调查问卷,学生使用起来方便简捷。

c、实施调查。问卷选在课间和放学时段进行。同学们在我们的支持和鼓励下,利用两天的时间兵分两路,有条不紊地进行调查。

d、汇总分析。接着,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各调查组组员汇总数据,并作汇报,老师将各人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由学生自己计算汇总。听到孩子们那真挚的话语,我感受到了他们成长的快乐。

2、整理资料

两周后,学生搜集了一大堆资料,而且还有大量从网上下载的信息。在周三的科技活动课上,我让各小组上台汇报情况,之后大家都有一种明显的感觉:这回,资料还是太散了。但这回他们变聪明了,异口同声地说“筛选资料吧”。我们两位老师采取逐组个别指导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所搜集的资料是关于睡觉哪方面的知识,与该组子课题研究的问题有无密切联系。学生们分析资料并从中选择自己所需内容的能力可强了不少,真让人兴奋的。

3、交流总结

各活动小组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便于听取意见,激发思维,创新成果展示。

交流总结会进行了一节课,同学们热情高涨,都感到收获很大。

四、“科技实践活动”的效果与评价

同学们通过亲自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了解到了最有益于健康的睡眠习惯、有益于健康的睡眠方式等。学生们为自己通过动脑、动手的辛勤劳动所获得的成果而庆贺和高兴,我们也为同学们认真学习的态度和开动脑筋、积极创新的学习精神而倍感自豪和欣慰。

在10月18日,我们班组织了“健康睡眠,快乐成长”科技实践成果展示会。在这次展示会上,我们把学生在这次活动的照片;学生这次活动后的感受;家长参加这次活动的感想;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稿子等。看到这些,学生自豪地说:“我们原来这么了不起呀!”家长们不但积极地支持孩子的科技实践活动,而且还与孩子一起参与了“科技实践活动”。他们也对这次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希望以后多搞这样的活动,这将对学生今后学习和教育起到很重要

的作用。

(三)收获体会(摘录)

瞧他们个个笑容满面,一定是收获了不少!

1、学生的心声

“虽然这是我第二次当老师站在讲台,但我还是好紧张。可是一想到今天的任务,我马上镇静下来,学着教师平时的样子说了起来。”“看着大家都围着欣赏我们的手抄报,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平时,我挺胆小的,但今天我能上台去表演,还真是不容易的一步呀。老师还表扬了我呢!”„„

2、通过这次活动,东芳认识到睡眠有很多学问,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受益非浅,我们家长也很支持学校开展这类活动,让孩子亲自学习,希望能保持!!!

四、活动点评

(一)活动反思

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是比较新鲜的,我们从去年蹒跚学步的稚童,到今天虽然走得还不算稳健,但毕竟还是取得了可喜的进步。教师带着学生走进了这一教学新天地,虽有一定的艰难,但在这一群六年级孩童身上却有不少的新发现、惊喜和欢乐。“你会睡觉吗?”主题活动是在去年“你会吃饭吗?”主题活动中启发产生的,但在这次的活动中更多地看到了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这个过程是快乐的,幸福的。

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种沉重的任务,而是把它当作一项愉快的活动。在查资料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在调查采访中他们又是那么的认真、大胆,真是初生之犊不怕虎。

(二)活动体会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和评价者。在教学中,教师能密切关注学生实践了没有,经历了没有;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对学生不恰当的地方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地搜集资料,及时归纳整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有序高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科技实践活动,我感觉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渴望还是很高的,他们希望更多的有意思的知识来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大多数的同学对这门综合课程感兴趣的。以后我们可以搞一些让学生自己定主题的实践活动,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作起来也会有兴趣。

第8篇: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参加湖南省第三十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摘录

优秀科技实践活动

1、《挖沙船挖沙对湿地破坏考察报告》实施者:东洞庭湖湿地保护兴趣小组岳阳县麻塘镇中心学校九年级

活 动 简 介: 麻塘镇中心学校湿地调查研究小组从2001年就开始成立了,学生经过多次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文化基础和实践技能,这次的“挖沙船挖沙对湿地的破坏”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兴趣浓,人人报名,把“为东洞庭湖湿地的保护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及时在自己的家庭中宣传我们活动的意义。由于他们的努力,使我们湿地行动小组在当地群众的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体现了我们麻塘镇东洞庭湖湿地保护特色学校应尽的义务。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自己参观、调查、采访等活动,在指导教师的努力下,使他们的在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实践能力、关系处理等等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他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对于我们将来的湿地保护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总之,这次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开拓思维深入实际,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在课堂中不可能学到的东西。

辅导老师:李利宁胡焱军易桂芬

2、《变废为宝科技实践》实施者:华容县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

活 动 简 介:本活动涉及华容县实验小学共3000余师生,是通过他们在校学习生活产生的废物回收、学校家庭节约利用等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实施的科技实践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思想”,通过学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并力求通过个人影响全班带动全校,进而影响到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达到节约的良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辅导老师:胡祥捷白艳宇张利军

3、《关于我市氮肥厂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实施者:周筱雅汨罗城关中学

活 动 简 介: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人居住在城关中学内,对氮肥厂的污染情况感受比较深,因此产生对本区域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调查的想法,经过与本校科技辅导周老师的讨论,并在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本次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活动采取问卷调查与定点观察相结合获得基本数据。设四个观察地点:城关中学、城关一小、归义社区友谊河北段、友谊河南段,对这四个观察点进行水样、空气质量、噪声影响的观察和取样,并对取样进行测试分析;同时对这四个观察点附近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进行汇总、分析得出基本数据。通过对问卷调查与定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当前氮肥厂环境污染的状况,并结合向专业人士的请教,对氮肥厂的环境污染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由于本人的生活经历有限,报告中有的观点可能有不太全面的地方,希望得专家的指正。

辅导老师:周兵何意花杨辉清

4、《“昌江河的倾诉”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活动》实施者:科技活动小组平

江县柘庄中学

八、九年级学生

活 动 简 介:昌江河发源于湘北重镇—平江县南江镇,自北向南,贯穿平江全境,最后由平江伍市镇汇入汨罗江。昌江河流域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近年来,昌江河河床不断升高,中上游有很多河段已成悬河,水质严重变差,流域内夏季频发水灾,秋冬季旱情不断,多次出现绝流,很多房屋受毁、田地荒芜,给流域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和痛苦。我们组织学生从09年4月25日开绐,历时200余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对昌江河流域内的生态环境、水旱灾害等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实地走访、进行实验、分析,得出了昌江河床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游的长石开采造成水土流失而产生的。通过活动,我们认为要解决昌江水土流失须从源头做起:一是对可采区制定治理及恢复森林植被制度;二是依法整治长石矿业秩序;三是对长石洗石场、长石粉厂依法进行全面清查。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些研究是稚嫩的,算不了什么成果。但从研究的过程看,学生收获远远大于研究成果,这是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

辅导老师:兰图湛科举罗纯

5、《三调芭蕉扇》实施者:社会综合实践兴趣小组岳阳县张谷英镇中心学校九年级

活 动 简 介:张谷英镇中心学校社会综合实践兴趣小组开展的“三调芭蕉扇”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该活动开展之前,在学生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对指导教师也认真进行了遴选。活动过程中学生个个积极,人人争先,进芭蕉扇厂参观、采访、实地操作和实践,走访家长和亲戚,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对大量的翔实资料学会了整理、分类、分析,写出了有一定水平的调查报告,特别是对我镇竹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具有现实及指导意义,得到了政府和经营者的高度评价。综观此次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社会参与能力不小,学生高兴,家长高兴,社会反响强烈,促使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开展好科技创新综合实践活动。

辅导老师:丁群芳陈梦九李向辉

6、《“红歌进校园”科技实践活动》实施者:汪炜航率岳阳市东升小学五至六年级同学

活 动 简 介:“红歌进校园”活动由学校大队部牵头,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指导教师具体落实,班主任协助的一项全体

五、六年级学生参与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要是同学们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学唱红歌,演唱红歌,进行红歌拉歌比赛,创作红歌歌词等系列活动,掀起了我校唱红歌的热潮。同学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历练,拉歌比赛结束后,他们的学习热情不减,写出了许多感人的文章,创造出了虽然稚嫩,但也精炼的歌词。为了拓展活动,让活动效果得以延伸,又组织学生谈国庆阅兵式,开展“我 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集体观看《建国大业》等活动。整个活动,同学们参与热情高,小组活动落到实处,组长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明显增强,同学们的凝聚力增加,爱国主义教育自然渗透。特别是家长参与其中,更让同学们感觉这次活动意义非凡。唱红歌让同学们燃烧理想,让师生释放激情,让校园增添活力。

辅导老师:李荷英李满红周晓莉

第9篇:2014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2014年三田小学科技月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废物变宝 环保我先行科技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废物也迅速增多。但是,由于多年来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不足,很多人没有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垃圾废物随处乱扔、脏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现象依旧存在,成为损害人们生活和环境的一大顽疾。因此,如何增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乱扔垃圾废物的危害。树立起变废为宝的观念,成为了青少年科技教育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这一主题活动。

二、活动的目的;

目标和要求:

(一)目标

1、活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

2、满足三个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

3、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

(二)要求

1、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数量、质量。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和个性特色。

3、科技创新、与时具进。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围绕活动主题,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1、重点是废物变宝。

2、难点是如何将废物变成有科技含量的宝。

3、创新点是以废物为原材料启发学生搞小创造。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活动准别阶段

1 、将全3-6年级学生分成3个组。3-4年级为一个组,原材料主要是废旧的塑料瓶;五年级为一个组,原材料是废旧的报纸;六年级为一个组,原材料是一次性筷子。

2、发动学生收集原材料。并上网查找有关废物如何变宝的资料。

3、分组讨论如何将这些废物变成我们有用的物品呢?各组写出实用的方案。

4、时间4月2日-4月11日

第二阶段活动阶段

1、 根据各组制定的活动方案,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活动时间是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搞小创作,每组必须上交5件有创新价值的作品。活动期间指导老师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特

别是在搞创作时难免要用小刀、剪刀之类的工具。注意收集活动期间的资料,学生创作的过程资料,学生的日记,感受,收获等。

2、时间是:4月14日-4月25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各组创作的5件优秀作品交王敬骊老师处。

2、各组指导老师将你们收集的材料交袁敏老师处

3、由袁敏老师指导学生写出废物变宝 环保我先行活动总结。

4、时间是4月27日。

五、活动小结。

1、 由王敬骊当组长,各班班主任为评委,评选出10件优秀的作品上交县科协。

2、由袁敏老师代笔写出活动总结上交县科协参加科技实践活动比赛。

3、本次活动获奖项最多的老师就是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

上一篇:小学篮球兴趣课教案下一篇:消防安全事故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