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特殊教育实施方案

2022-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特殊教育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篇:小学特殊教育实施方案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方案构建

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生命安全教育”成为了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生命安全意识、相关的知识储备,以及逃生和避險的身心素质和技能,导致当危险来临的时候,小学生不能及时作出最正确、有效的判断与应对,从而使其生命受到一定的威胁。由此可见,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问题、目标、原则、策略四方面,对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体育产生的本来目的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在体育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得到了广大学者的一致认同,但由于开设时间较短,目前正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案,非常不利于其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综合健康发展。因此,构建高效的安全教育实施方案,就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1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问题

1.1 缺乏健全的教学制度

与国外体育课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现状相比,我国明显缺乏健全、完善的安全教育制度,无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安全教育环境,从而导致我国小学体育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高效实施缺乏一定的保障,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1.2 缺乏科学的教学材料

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广大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体育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体系和模式等方面,但也仅限于理论层面,对于其课程资源的开发、实施途径的探寻、教学内容的拓展等方面,依然存在严重的问题与不足,导致生命安全教育缺乏科学、系统的教学材料,直接限制了体育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

1.3 缺乏充足的师资力量

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思想和理念,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主要目标,也从体质教育转变为了健康教育,教师不仅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还需要在生本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教师的教学工作增添了难度和挑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明显不足以支撑其高效教学课堂的开展,师资力量的不足严重限制了体育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与发展。

2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

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其教学目标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发生变化。通过对目前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体育教师对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进行了梳理,并与学校领导达成了共识,普遍认为其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减少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损伤,有效规避体育运动中的风险,以此来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全面实现新课改中“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

3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原则

3.1 创新性原则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创新性原则,指的就是教师在现有的思维模式下,提出有别于常规思路的独到见解,并以此为导向,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进行创新与改进,并取得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对课程目标进行创新,使其具有层次性、阶段性和持续性等特点,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优良品质,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通过反思、批判与实践运用,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训练学生的逃生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知识与技能。第二,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总和,对学生的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进行培养,主要包括增设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以及新的教学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全新课程体系等。

3.2 连续性原则

小学体育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连续性原则,主要是通过连续性的课程内容以及连贯性的课程设置,建立系统性的课程体系。首先教师需要将生命安全教育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性融入体育课程中,便于学生进行检索和应用,并设置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由易到难逐渐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其次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等,为小学体育课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设置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发展需求的教学课程。最后教师需要全面考虑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和顺序性,并按照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和安排,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开展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逐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让学生能够在面临多项灾害和危险时,对所学的生命安全知识与技能进行融合运用,更有效的保证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

3.3 区域性原则

小学体育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区域性原则,指的就是教师需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以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满足小学生生命安全的基本需求。如东北寒冷地区容易发生冰雪危害,生命安全教育应该以防范雪灾为主要内容;临海地区容易受到台风、海啸的危害,应该以防台风、避海啸训练为主;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危害,应该以防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讲解和训练。

4 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策略

4.1 转变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其自身的教学思想对课堂的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此,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时候,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思想,明确“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生命安全教育知识与技能,融入具体的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使其更具实际意义。如此既能够满足学校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又能够在无形之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4.2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体育教学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还具有明显的生命性等特点,因此,生命安全既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前提,也是小学体育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就目前的小学体育课程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现状来看,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制,没有明确的生命安全教育责任担当,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建立包括医疗管理、心理咨询、体育教育、安全保卫等多个部分的系统化防范联动机制,通过明确分工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小学体育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4.3 设置全新的内容和目标

体育课程作为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平台,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需要教师及时更新其教学内容和目标,使其更符合当下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将被动的保护教育改成主动的安全教育机制,既能够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又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和安全知识与技能,有效促进小学生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强化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此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在遵循创新性、连续性、区域性等原则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适宜的安全教育内容,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水平,保障小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内容与途径的研究)编号:FJJKXB20-578,课题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

作者:庄汝芬

第2篇: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实施研究

摘 要:本研究阐述了小学国学教育的重大意义,针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组织方式、教学方式和教育力量统筹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小学国学教育实施的相应策略,包括筛选国学经典教材、提升国学教师素养、联系生活实际以及家校合作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理清了国学教育实施策略的思路,对促进小学国学教育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国学;意义;策略

一、引言

(一)“国学”的含义

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所在。” 而在本论文中,所提及的“国学”以“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古代文学作品”论,包括古诗词、古代经典名著等等。

(二)“国学”研究的意义

深入了解小学国学的教育意义,有助于提高教育者对国学的重视程度,使国学教育在小学校园扎根发芽,从而提高国人传统文化素养。本研究综合提出了提高国学教育的策略,对小学国学教育步入稳健、可持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意义和促进作用,在我国小学国学教育的理论研究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二、国学经典对小学教育的意义

(一) 促进学生的发展

1.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积淀语感

国学的学习能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首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量地诵读浅显生动的国学经典,识字量绝对会远远超过只专攻教科书的学生,为他们进入更深层次的也更高难度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在学生不断接触大量生字、生僻字的时候,大脑能受到良好的刺激,得到充分开发。最后,对国学持之以恒的学习、诵读,能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丰富内涵以及独特韵味。学生们从中积累到的不仅是优美的词句,和丰富有趣的历史典故,更是一种能化为己用的文学涵养。

2.了解中华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已经慢慢出现了部分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经典名著、历史故事、谚语民俗,这些都是小学生了解我们的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例如夸父的不断追逐传递着要不懈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学弈的故事蕴含着要专心致志的道理;草船借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等,这些故事无一不以其生动形象的语文形式向小学生传达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3.接受人文精神熏陶,树立健全人生观

诵读国学经典是帮助孩子充实内心世界,提升品行修养的有效途径。里面各色以小见大的小故事生动有趣,打破传统说教的德育方式,浅显易懂又易于接受,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弟子规》能让学生熟读于口的同时也濡染于心。还有许多诗词歌赋、文化礼俗都交融着推己及人、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如此浸染之下,何愁学生不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呢?

(二) 促进教师的发展

1.增强教师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通过读书来提高文化内涵,要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尤其是我国的民族文化。国学的学习绝对是帮助教师吸取民族文化精华的绝佳途径。中国传统文化是历经千年沉淀下的国人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学习之,能增加教师课堂的厚度。

2.促进儒家教学理念的形成

《大学》是我国古代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总结了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经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中实现教育的八条目,既体现了实现教育的具体内容,又指明了实现教育目标的方向和途径。这些国学经典中的文化营养被教师汲取后,不仅能满足其专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其中蕴含着的儒家文化,更能让教师形成注重开发学生自身价值、能力和个性的教学理念,帮助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师生涯中保持着青春活力。

3.有助于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提升

教师的职业特点之一是复杂性,除了工作上的繁琐复杂,需要处理的人及关系也十分复杂。国学中的人生哲学能引领教师的思想,净化其灵魂,并形成更高尚的人格、师德,并运用适宜的交往技巧,在现实生活中展现出个人魅力。

三、小学国学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举隅

(一)实施组织不够完善

国学是新兴的校本课程,在实际操作上缺乏成熟有效的理论和经验支持,因此国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关于教材、师资等方面的问题,更缺少相关的教育政策引领指导。

1.教材混乱,缺乏科学性

国学教材的主要来源是学校自编自印的《诗文选编》、老师在黑板上的随抄随背以及家长出资购买的教材。这样随意选择而没有经过科学安排的教学内容势必会造成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混乱无序,教育效果的降低。

2.师资不足,缺乏保障性

师资是教育中的主导因素,师资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目前专门的国学教师十分稀少,一般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其中以语文教师兼任较多。这些兼任的国学教师基本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只能通过自学来提高教学素养,国学水平参差不齐。这将直接导致国学教育的开展得不到硬件的保障,声势浩大而后劲不足。

3.评价随意,缺乏规范性

教材的随意导致国学的教学评价也十分随意,一般由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评判。但是这种竞赛活动只能由少数拔尖的学生参加,不仅影响其他一般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评判的检测方式缺少相关标准作为依据,随意而主观,還会影响到国学教育的规范性。

4.政策模糊,缺乏支撑性

教育部门对国学课程的兴起一直持积极倡导的态度,但是关于国学教育的文件却迟迟没有出台。国学的教育目标、方针和原则都没有一致的明文规定,令国学校本课程陷入尴尬状态。一些有条件有兴趣而早早开展国学教育的学校因此而苦苦摸索,前进艰难;偏远一些的学校则因为没有相关文件支撑,得不到上级部门的政策和财力支持,甚至连开展的机会都没有。

(二)教学方式不够灵活

1.枯燥无味

学校在开展国学教育时大多集中在经典诵读方面,这样单一的教学方式只会慢慢消磨掉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效果低下。枯燥无味的课堂只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痛苦和折磨,展现不出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更不要说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涤荡了。

2.脱离现实

小学的国学教育中往往容易出现五种错误的倾向:泥古不跟新、孤立不融汇、深僻不易懂、守旧不变通和只学不致用。而这五种倾向实际也就是国学教育脱离了现实生活所致。任何与现实相剥离的理论都会流于表面形式,没有效用,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力量过于单一

众多研究表明,学校与家庭两股教育力量如果能相互融合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是由于家长往往会受自己经验的限制,或者与学校缺乏沟通,从而对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产生质疑。家庭的反对意见会让学生感到可以放松学习,给学校的教学活动带来许多不便。

四、提高小学国学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 优化实施国学的组织策略

1.筛选国学经典教材

选取恰当的国学经典篇目是在小学校园中有效开展国学教育的前提保证,国学虽然是古人历经千年后流传下来的精髓,里面也有不少内容还不适合小学生学习,这就要求在选择时体现经典性,使选取的教材既符合文化传承的作用,又符合当今教师学生学习的实际。要注意切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强调知行合一。

2.提升国学教师素养

教师的国学素养提高了,才能提高小学国学的教学质量。在国学课程出现后,很多老师选择了自学来增加国学方面的知识,买本相关资料书,或者上网查找一些资料,但关门造车能带来的提高空间实在有限。其实要提高老师的国学水平其实有很多途径,例如:集体学习研讨、专家讲座学习、网络平台辅助等都是很好的途径。

3.改进国学评价模式

在国学教学评价模式中,激励性的学生评价和反思性的教师评价能让学生和教师既有竞争的压力又有前进的动力,既从过程中感到紧张,又能从结果中体会到成功的愉快。

4.出台促进国学的相关政策

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政府应当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倡导,还要以相关的文件政策从制度上保证国学教育在小学中的实施。小学国学教育有了政策的指向,有据可依,便会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未来。

(二)改进实施国学的教学策略

1.改变教学方式

在国学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保障其教育实效。低年级中,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喜爱的动画和经典故事相融,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讲大道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通过经典名著读书报告会和读后感演讲比赛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有效吸收,增强学生对国学文化精华的理解和记忆。

2.让学生学以致用

国学虽然是古人的东西,但却是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的。国学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还在于让学生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对中国传统的珍视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最重要的是能以这些认知来指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

3.联系生活实际

在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还需进一步发展,在进行比较难以理解的国学时其实是一知半解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材料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用语言描述、直观的图像把文字展现出来。课堂讲解要联系现实,课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国学中各种各类的素材,细心观察周边的生活,留心生活中的每个细节,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

(三) 家校合作增强国学教育力

1.创建国学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学校国学渗透力

在小学中进行国学教育,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在学校橱窗、黑板报里展现以“国学”为主题的手抄报、学习心得和文学典故;在走廊上、教室墙壁上挂上古代圣贤的画像、名言警句;课间和午间的广播时间播放国学里的经典小故事和广为传颂的经典佳句;开展诸如诗歌朗诵、书法比赛和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目之所及,耳之所闻通通是国学精髓,在充盈着国学气息的校园文化中,学生日复一日地浸染着中国最优秀的传统文化。

2.营造国学家庭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力量

家庭氛围对于国学教育的开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开设国学这一校本课程时,一定要和家长们达成共识,争取到家长对此的支持。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国学评价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增加对国学的重视程度。也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易于操作的引导方法,例如亲子共读,定期抽查,鼓励评价等,营造良好的国学教育家庭氛围。

五、結语

对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也同时面临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要想确保小学国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学生、教师以及学校、家长各方面的有效配合。只有充分意识到国学对小学教育的意义,唤起教育实践者对国学教育的重视,才能让国学教育在小学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本研究通过阅读参考大量小学国学教育的研究资料,厘清了国学对于基础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且在国学的实施组织、教学方式和教育力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此研究最大亮点在于:看到了家庭教育对小学阶段的国学教育的促进作用,提出以家校合作增强国学教育力的实施策略,结合前人的成果,为国学教育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M].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

[2] 马琳萍,王秋雯,侯凤翔.现阶段小学国学教育问题举隅及对策分析——以河北省小学国学教育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0(23):188-189.

[3] 杨凤.小学国学教育校本课程实践体验与感悟[J].中国农村教育,2011(8):52-53.

[4] 周凤梅.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价值的研究——以乌海市海勃湾区第三小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5] 何成银.小学国学教育区域化推进研究_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J].教育研究,2010(1):104-108.

作者:梁洁

第3篇: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策略

【摘 要】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语文课堂是一块情感共鸣的教育艺术园地,本文从情感教育的特点出发,针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情感教育策略进行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这要求我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再融于教师个人的情感,从而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把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的同时,用心灵感受语言文字所特有的真情实感,让教材的人文思想内容化为春风甘露,滋润学生的心田,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小学语文课程中的情感教育特点

1.渗透性

所谓渗透性,就是通过语文课潜移默化地把文中所承载的情感溶进学生血液,成为学生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成为健康情感的拥有者。若教师没有健康情感,在情感渗透中学生就不能有意识地分辨教师的情感取向。如果教师的情感出现偏差,是非、善恶、美丑态度不明确,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

2.形象性

语文课中的情感,大部分是通过形象承载的。那么,教师在分析形象的时候,就要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情感世界,客观理解作者的情感意图,以合乎情理的再创作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普遍性

每一篇课文中的情感都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说明文、应用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情感因子,只不过不以直接的情感方式存在罢了。譬如,在说明文中作者也在运用形象简洁的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就是不动声色的应用文的―留言条、写信等也不可能不打上或多或少的情感烙印。

4.启发性

语文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这就是说,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不能像思品课那样直白,它的任务是不露痕迹地启发学生的灵性,唤起学生的爱僧情仇的健康意识,从而使其善的情感不断得到升华。

二、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创设情境,入境生情

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需要创造一种意境和气韵。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与课文内容协调一致,利用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乐渲染,语言描绘,实物摆设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激发想象与联想,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陶冶心灵为“动情”到“晓理”打下情感基础。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感情浓郁的抒情散文时,有的教师在教室里创造了一种气氛:周总理的遗像佩上黑纱,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教室里气氛庄严肃穆,老师在哀乐声中用深沉的语调讲述周总理生平事迹。这一切把那种对周总理沉痛哀悼的感情、悲哀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由动情到晓理,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

2.品赏词句,学语知情

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披文人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如抒情散文《海滨仲夏夜》一文中作者对大海的描写实意是什么?是在表现人的生活,是潮声,更是心声、时代声。“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成了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后面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在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反复使用“涌”“闪烁”“滚动”等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作者把大海的神奇,尽情描绘,为大海的动感重重涂上了一层雄浑的色彩。学生顿感大海的宏伟,饱含激情的笔触,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志。大海有激情喷薄的一面,也有柔和秀丽的一面。

3.抓动情点,以情激情

作者动情缀文,学生读文动情,这就决定了教师在阅读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作者的情感是否能被读者感受,进而得到自我体验,这就要求老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动情点,深刻地把作者的感情波澜传导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高层次地体会作者笔下的形象。如袁鹰的《白杨》这篇以大戈壁白杨为印象的借杨喻人的文章,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压迫下,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这么高大”,使作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长出租壮的枝干”,又使作者看到了建设者们哪儿艰苦哪安家的积极乐观的精神。大戈壁滩上“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满目荒凉,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见到了白杨高大挺秀的身影。作者以“出神”唤起人们的思索,正是这一行行的白杨,唤起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正是这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唤起了人们对大戈壁的无尽的遐想和坚定的信念。至此,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的感情已跃然纸上,正是这种感受引起了作者感情上的爆发,这深深埋藏着作者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们所寄予的无限崇敬之情。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加强情感教育。作为教师,要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能够启发学生的情感,并使之升华。要深入钻研教材,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情感教育。

作者:陈敬芳

第4篇: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安全意识等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陈国栋同志任组长,主要负责养成教育工作的策划协调。成员由教导处费秀英、刘雪艳,安全办吴成伟以及少先队周凤同志组成,主要负责养成教育具体工作的布置实施。

三、工作目标

使学生初步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终达到“知”与“行”的完整统一。

四、教育内容

为了使养成教育活动内容更贴切实际,活动更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提出“养成十种好习惯” 的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1、走好路的习惯。上学、放学路队整齐有序,按照一路纵队行走,进出校门规范、有条理,避让走在前面的同学,不插队,不散队,坐车的同学上下车要注意队伍整齐,不争抢、不拥挤;不乱穿马路,过路口注意避让车辆,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2、扫好地的习惯。每天自己要打扫自己房间的卫生,做到洁净、有序;到学校后,要积极的负责班级的卫生情况,扫地时要先洒水,打开门窗,摆好桌椅和教室内的其他物品,有顺序的轻轻打扫,不能用力将地面的灰尘散布在教室里。

3、做好操的习惯。按时、按要求参加课间操、眼保健操,课间操集队做到快静齐,动作准确优美,规范,做操时不说话、不疯打闹,跟随指挥员的口令,认真、正规的做操;眼保健操要做到动作准确、到位,有力度,符合眼操标准。

4、上好课的习惯。课前准备好上课用的文具用品,要在上课铃响前进教室,上课时间要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大胆发言,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其他的同学多多请教,遵守课堂纪律,不说话,不东张西望,不前后转头嬉闹,不做小动作,不打扰别他人,认真完成课堂练习。

5、读好书的习惯。认真阅读自己的教材课本和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学校的图书室阅读对自己成长有作用的书籍和报刊资料等,学会使用班级中的图书角,多与他人交换书籍来阅读,多订阅有益的书籍报刊等,学会读好书、好读书。

6、写好字的习惯。用正确的姿势来写字,不趴着写、不靠近本子写,眼离书本要有一尺的距离,胸离课桌一拳远,手握笔要有力,坐姿端正,一笔一划写到位,经常的加以练习,写出清晰漂亮的文字。

7、算好题的习惯。做题前应认真阅读题目要求,审好题后按照要求来作答,看清题目内容,不急答、不慌答、不乱答,答题时要多想课本中类似该题的作答标准和方法,答题结束要再次阅读题目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比对,确保答题的准确度。

8、说好话的习惯。对待自己的长辈或者老师,要态度诚恳,轻声应和,不能大声叫喊或是顶撞;对待同学要语气和蔼,不嘲笑、不讽刺、不挖苦,遇到有困难的同学要耐心帮助,而不能对其大喊大叫;见到师长、客人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声音响亮。

9、勤俭节约的习惯。不和同学攀比吃穿和学习用品;不向父母或长辈要压岁钱,零花钱;不在书本上乱写乱划,不浪费一张纸,用过的纸张不随意仍掉,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用途;不浪费水电,做到人走灯灭、人走水龙头闭;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饭菜,不挑食,不偏食。

10、诚实有信的习惯。答应别人的事应当做到,难以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原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诚实守信,不说谎话,不弄虚作假,考试不作弊;借东西要按期归还,损坏了要说明原因,并按价赔偿。

五、教育方法

l、讲道理:学校讲,班主任讲,让学生明白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养成好习惯是自己做人的航标。

2、反复训练:习惯的培养是不能单靠说教的,要靠严格的训练:训练过程中重要的四个字:严格、反复,要翻来覆去,没完没了地进行训练。

3、自我约束:利用小学生自评和互评,讨论和在养成某个好习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自己的想法及克服困难的心情和养成好习惯的措施。

4、教育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动力。学校和班级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不同时间段多渠道、多种形式的活动。

5、抓好“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做到 “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整合“三股力量”(学校、家庭、社会)达到最优化效果。

6、班级小干部自我管理:每班各选出“文明小天使”2名,“绿色小天使”4名,对班级同学进行提醒和督促。

六、工作措施

养成教育做起来不可能轰轰烈烈,但是它的质量却关系着学生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我校将在养成教育中,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落实,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培养,从点滴做起,用我们的心血,来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1、养成教育工作受学校领导小组领导,下设工作小组,负责学校养成教育的规划、布置、协调和落实工作。

2、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 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使学生“养成十种好习惯”,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3、少先队大队部设立“红领巾监督岗”,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激励和监督作用。学校成立养成教育督查组、重点检查学生礼仪习惯和行为习惯。

4、建立养成教育工作宣传栏,及时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

5、各班形成自己的好习惯评比考核制度,班级中开辟习惯评比专栏,利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的时间,评选出班级、校级的“好习惯少年”,并召开全校大会进行表扬。

6、坚持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做到每天一查,每周一评,每月一总结,并通报各班的检查情况。卫生工作不定期抽查两次,每周一次大扫除,并且把评比结果进行公示,作为文明班级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两周颁发一次“文明班级”流动红旗,一个月颁发一次“文明路队”流动红旗;坚持班队会制度,总结本周班级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个周一,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7、认真举办家长学校,积极探索家长学校在我校的最佳办学模式,发扬家长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8、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德育意识,强化学科渗透功能,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

9、加大养成教育工作科研指导力度,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基层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10、建立学生心理辅导站,对个别特殊学生进行重点心理辅导,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11、定期举行班主任在行为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交流和研讨。

12、在学生中经常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能力。

二〇一〇年九月一日

第5篇:小学书法教育实施方案

黄家营镇中心小学

关于开展书法教育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落实好洋教体发[2011]150号《洋县关于开展中小学书法教育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推动广大青少年热爱书法、学习书法活动开展的长效机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实施目标

1、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学生能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能规范、整洁的书写汉字,具有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初步建立完善的书法教学评价制度,调动师生书法教与学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书法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书法教学质量。

3、锤炼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书法教学教师队伍,培养一批书法爱好的“小书法家”,创作出拿得出来,走的出去的优秀作品。

4、创建书法教育示范学校,争创省市级书法教育名校。

5、努力做好书法教育教学研究,争取在书法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中做出成果,创出特色。

三、具体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为加强领导,确保书法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成立书法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全校的教师培训、教学研究、评价操作、组织活动等工作。

组长:李宏兴

副组长:杨建波魏桥安

成员:张文勇何甜张继峰彭娟各书法教师

2、组建书法教师队伍。为确保书法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特组建书法教师队伍。

李宏兴(书法教学带头人)彭娟刘义军李阳庆杨发武 马志林蔡文学李厚朴

3、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教师的书法基本功和教学水平是决定书法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要大力加强师资培训,力争通过各种有效的培训,使书法教师具备三方面的素质:能写一手好字,成为“活字帖”;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与教学艺术,具有较强的“读帖-临摹-创作-评价”等书法教学能力;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书法教学。

4、落实书法教学内容,做好教学安排。每周每班安排一节书法教学写字课,

一、二年级,练习写硬笔字。主要依托书法写字课进行,加强正确写字姿势的指导,注重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

三、 四年级,用毛笔临摹名家名帖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可以选择楷书、隶书中一种字体进行练习。

五、六年级,用毛笔临摹名家名帖书法,进行初步的毛笔书法创作练习,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5、构建校园的文化氛围

学校学校利用班级黑板报、学校黑板报、橱窗栏、校园网页、走廊墙壁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6、以常规考核和学校组织书法类活动平台为依托,做好书法教学的检查考核,调动广大师生的书法爱好和热情。

7、加大书法特色建设的投入力度 。向书法特色建设适当倾斜,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提供后勤保障,确保目标的实现。

黄家营镇中心小学

2011年12月14日

第6篇:小学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学生的文明素养,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现状和特点,拟订本方案。

二、目标

本学期段分别从环境卫生、文明礼仪(做人习惯、生活习惯等)、安全、学习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班风,做到班风、班容、班纪有较大改观,全班在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班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实施细则

(一)、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讲究卫生是每个人应有的卫生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

2、公共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拖)干净。

3、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定期整理和清理书包。

4、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5、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6、不在校园内用早餐,严禁买零食进校园(饮用水除外)。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举止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敬队礼,高唱国歌。

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

5、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得喧哗。课间活动不追逐、打斗、玩有危险的游戏。

6、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7、上下楼梯脚步要轻,右行礼让。做操时动作规范,精神饱满。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8、到别人家时应轻敲门,待主人应声许可方可推门进入,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9、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姿势正确。

10、积极参加课外活动,能自觉锻炼身体。

(三)、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放学回家,不在公路上玩耍、追逐,当心来往车辆,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有人行横道的走人行横道线。

2、不玩火,不触摸电器设备。

3、不准爬树,不准坐在楼梯走廊的栏杆和骑在楼梯扶手向下滑,不在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不爬篮球架。

4、进行体育活动和劳动时,要有明确要求,严密组织,具体指导,用体育器材要掌握要领,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5、不购买“三无”商品,学会辨别过期变质食物。

6、不得听从和跟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或家庭。

(四)、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学会带着问题听课,上课时做好记课堂笔记。

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坐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眼离书本一尺、身体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7、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四、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具体制定、落实、实施方案。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x

2、成立学生“先锋岗”,及时纠正本班学生的不良行为;成立文明监督岗,稽查班上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习惯。

3、积极开展 “星级少年”等相关活动,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的有效实施。

4、家校联手,经常与家长联系,指导和督促家长从自身做起,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对孩子的教育,行成家校合力,齐抓共管的局面。

5、长抓不懈,建立长效评比机制。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将其内容长期进行下去,并做到每星期一通报,每周一评比。

第7篇: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

龙王庙小学文明礼貌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的精神,结合学校“养正”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切实加强学生的礼仪教育、理想情操教育、培养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使自己日渐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断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扎实性,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从学生的一言一行的小事抓起,突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小学生文明礼仪素质,提升掇刀石小学师生的文明形象,建设和谐团结向上的人文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目的;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调查为 主题开展活动;以教师在平时言行的示范作用为先导;以学生在校园中的显性礼仪“坐、立、行、走、语言”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 仪素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文明礼貌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创建“养正”品牌作出贡献。

二、目标和内容:

文 明礼仪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 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教育。在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 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 质等。 我校拟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一)、从“坐、立、行、说”起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说”的姿势总有个规范。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说如潮,要通过

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二)、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学生文明的孝敬礼仪。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也是家庭和睦的基石。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尊敬 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礼仪要求,应当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小节做起,逐渐养成讲礼 仪、懂礼 貌的习惯,这是社会文明交往的重要根基。

(三)、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掇刀开始,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

小 学生对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还很难理解。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坚持低起点、重实际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 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做到:理解老师,勤奋学习;理解自己,塑造人生;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班级、学校这个集体。再进一 步,就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掇刀的历史、人文、风俗和掇刀的发展面貌,激发学生对掇刀的热爱与关心,并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将来要为建设第二故乡流汗、出力 的理想的种子。这些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能接受和体会的。我们应当从这些“小处”着眼,萌发起同学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理想 和信念。

(四)、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品性。

勤学好问,热爱劳动,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与发展靠的是勤学好问、热爱劳动。这些习惯,也是做 人的基本品性。

三、活动安排:

以 校园礼仪为重要内容,以唱响国歌为突破口,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主动问好;把纸屑扔进垃圾桶;不 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等方面的礼仪行为。我校要依托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策划、养成、固化学校文明礼仪,使学生逐步养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

第一阶段:学习礼仪知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1、举行文明礼仪教育动员大会。

2、全校各班举行“文明承诺一句话”活动,全校师生针对文明行为的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写下来在全班公布,同时把这些承诺以班级为单位发布在校园网上,一边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监督。

3、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各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编写出简易读本。

4、年级段组织进行文明礼仪训练。

5、举行“校园不文明行为漫画展或图片展”。

6、举行“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会,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教育,从文明的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根本性的渗透。

7、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队会,进行大讨论。

第二阶段:体验礼仪内涵。

1、举行一次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2、进行一次“文明礼仪手抄报”大汇展。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礼仪内涵,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践行活动。

①、从最简单的坐立行、语言、体态语言等方面入手开展“文明举止伴我行”活动; ②、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伙伴入手开展“尊长互敬伴我行”活动; ③、从学文明用语、说文明话入手开展“文明用语伴我行”活动; ④、从日常生活中各种习惯的养成入手开展“文明习惯伴我行”活动。

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践行礼仪开始,然后扩大到社交礼仪,在此过程中做到躬行、内省,全面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第三阶段:收获礼仪习惯。

1、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我校将评选出学期和学的“礼仪之星”,并在学校宣传栏展示“礼仪之星”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来感化、激励学生。

2、开展“礼仪之星”表彰会。

四、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文明礼貌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组

长:刘光明

员:曾召省

郝世凯

潘秀玉

闫秀祥

李厚英

周祥龙

高洪伟

2、充分发挥校文明督导岗的监督作用,坚持文明礼仪日查日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各班要根据学校实施方案,结合班情,拟定出自己班级实施的具体方案,因需而搞,形式多样,凸现特色。要作好记录,每阶段有一份主题活动设计及活动后的感想。

4、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学会“四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5、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倡议书、广播站、

宣传栏、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6、文明礼仪教育要长抓不懈,寓礼仪教育于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抓好养成。各年级、各班一定要强化学生礼仪训练,让文明礼仪成为学生的习惯。

2013年3月

第8篇: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体现“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发挥本校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学生在行为习惯、常规礼仪、道德修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将来成为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学校决定在全校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依据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准备建设若干意见》、《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礼仪助成长》校本课程为活动指导依据。

二、工作思路

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围绕个人礼仪、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生活礼仪和社交礼仪五部分内容,做到五个结合:礼仪教育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与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优秀学生评价相结合。通过主题宣传教育和“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全面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质,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三、活动内容

我学校拟从以下四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

(一)从“坐、立、行、说”起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规范的“坐、立、行、说”姿势却形象地展现着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素质。

(二)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入手,培养学生文明的孝敬礼仪。 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也是家庭和睦的基石。小学生的文明习惯可以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在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又是一个小学生最起码的道德礼仪要求,应当从很具体的见到老师、父母主动打招呼,帮助父母和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讲礼仪、懂礼貌的习惯,这是社会文明交往的重要根基。

(三)从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家乡开始,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怀。

小学生对爱国主义这个概念还很难理解。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坚持低起点、重实际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在学校,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同学,尊重和理解老师,做到:理解老师,勤奋学习;理解自己,塑造人生;在家里,要尊老爱幼,关心邻里。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关心班级、学校这个集体。再进一步,就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人文、风俗和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关心,并在学生们的心中埋下一颗将来要为建设家乡流汗、出力的理想的种子。这些都是爱国的具体表现,也是小学生所能接受和体会的。我们应当从这些“小处”着眼,萌发起同学们高尚的爱国情怀,并使之逐渐成为一种理想和信念。

(四)从勤学好问、热爱劳动抓起,培养学生做人的基本品性。 勤学好问,热爱劳动,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人类发展的基本前提。小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应该让他们深深地懂得,人的进步与发展靠的是勤学好问、热爱劳动。这些习惯,也是做人的基本品性。

四、具体活动安排:

以校园礼仪为重要内容,以礼仪教育体验活动为突破口,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逐步养成思想健康向上、谈吐文明优雅,举止大方得体的礼仪行为。

第一阶段:学习礼仪知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1、召开文明礼仪教育动员大会暨文明礼仪教育启动仪式。(11月)

2、进一步整理规范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校本教材,并利用校本课展开系统教学。

3、全校各班举行“文明承诺一句话”活动,学生针对文明行为的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写下来在全班公布,同时把这些承诺以班级为单位发布在校园网上,以便老师、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监督。(11月17日开始)

4、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各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编辑成册。(11月份)

5、成立学生文明监督岗,检查“坐立行”课前一分钟礼仪训练。(“坐”的训练主要在室内进行,“立、行”训练主要在体育等室外和带入功能室上课前进行。)(贯彻学期始终)

6、开展“校园文明行为图片视频展”活动,开设文明礼仪宣传栏和网络平台及红领巾广播台,表扬先进,曝光不文明行为。(贯彻学期始终)

7、举行“我与文明共成长”礼仪专题讲座,从文明的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渗透。(每月2次、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

8、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10分钟主题班队会,进行大讨论。(周班会课)

9、利用“成长的足迹”评价档案随时做好评价。(12月初) 第二阶段:体验礼仪内涵,践行文明行为。(10月—12月份)

1、举行一次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2、进行一次“文明礼仪手抄报”大汇展。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礼仪内涵,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根据年级特点,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践行活动。 一二年级:从最简单的坐立行、语言、体态语言等方面入手,开展“文明举止伴我行”活动;

三四年级: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伙伴入手,开展“尊长互敬伴我行”活动;

五六年级: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色的工作生活,如“小小售票员”、“小小服务员”“我是家里小主人”、“小导游的一天”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一至六年级:从学文明用语、说文明话入手,开展“文明用语伴我行”活动和从日常生活中各种习惯的养成入手,开展“文明习惯伴我行”活动。

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践行礼仪开始,然后扩大到社交礼仪,在此过程中做到躬行、内省,全面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第三阶段:收获礼仪习惯。(学期末)

1、2012年12月,文明礼仪之花盛情绽放——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家长开放日活动,举办“文明礼仪风采展示赛”。以推动、指导各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和竞赛活动。把礼仪宣传活动推向高潮深入总结和推广创建经验。

2、开展“文明之星”“文明班级’评选活动。我校将评选出学期和学的“文明之星””文明班级”,并在学校宣传栏和校园网展示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来感化、激励学生。

3、开展“文明之星”“文明示范班级”表彰会。

五、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组 长:韩玉芹 成 员:全体教师

2、充分发挥校值班教师和大队部文明督导岗的监督作用,坚持文明礼仪日查日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各班要根据学校实施方案,结合班情,拟定出自己班级实施的具体目标,因需而搞,形式多样,凸现特色。要作好记录,每阶段有一份主题活动设计及活动后的感想。

4、加强师德建设,教师要学会“四个一”,即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表率,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5、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倡议书、广播站、宣传栏、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将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到每一位教师,每一个学生,并争取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6、文明礼仪教育要长抓不懈,寓礼仪教育于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寓礼仪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抓好养成。各年级、各班一定要强化学生礼仪训练,让文明礼仪成为学生的习惯。

唐钱楼小学 2012年11月

小学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一、活动意义: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谈吐文明、讲究文明的行为举止,构建和谐校园,我校把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礼仪、走向社会实践礼仪、带动百万家庭传播礼仪”,来形成人人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我校德育教育工作水平,形成德育工作特色。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2.通过文明礼仪测评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让校园洋溢文明之风。

三、组织机构:

四、活动安排: 1.宣传学习阶段

A、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小学文明礼仪活动方案》。 B、利用晨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站、学校网站、校宣传橱窗,宣传文明礼仪知识,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C、班级内设立固定的文明礼仪宣传阵地。

2.行动实施阶段各班结合学校方案,开展有关活动。

(1)利用课堂、晨会、班队对学生“课堂礼仪、行进礼仪、问好礼仪、集会礼仪”等进行强化训练。

(2)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如课前课后起立,进入办公室称谓等)

(3)多渠道、多手段、多方位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如讲身边的礼仪小故事、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

(4)学生出一期以文明礼仪为专题的小报,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识。(每班上交5份以上作为活动资料)

(5)、召开文明礼仪主题队会,随机文明礼仪教育10次以上并有记录。(各中队上交主题会设计和随机教育记录表)

各班要以《文明礼仪教育家庭篇、校园篇》为教育读本,扎实开展各类文明礼仪教育图书诵读活动,要从“坐、站、行”、排队出教室、礼貌用语、行为习惯等入手,通过规范的指导和训练,养成文明的举止。

(7)各年级各班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周末开展“今天我当家”、“寻找我身边的礼仪细节”活动等等。低年级是:寻找身边的礼仪细节,中年级是:我和爸妈比文明,高年级: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

(8)积极开展“文明小书包”、“文明小课桌”活动。倡导少年儿童规范使用自己的小书包、小书桌,拒绝不文明物品进校园,学会整理自己的课桌椅,爱护自己的课桌椅。 3.考核评比表彰阶段

(1)对学生文明礼仪进行测评,通过同学(班干、队干部)、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有着正确的认识。

(2)根据测评得分对达到要求的同学授予本学期“文明礼仪绿卡”。

(3)根据各班开展情况和效果表彰文明礼仪班级(每教研组3个共9个),文明礼仪之星每班20%。

五、总结:

1.要求各班全面总结活动开展情况,以书面形式于5月底上交。 2.在六一节期间表彰文明礼仪班级,文明礼仪之星。

2011年3月

附1:各种活动表格 “寻找身边的礼仪细节” 我身边的文明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 我的感受

“我和爸妈比文明”

项 目 我的行为 爸妈的行为 我的感受 就餐礼仪 ……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和采访”

采访地点 现场发现 现场采访 我的感受 我们的心声 我们的建议

小学“我的文明礼仪”评价表 姓 名 本月训练要点 自我 评价 家长 评价 同桌 评价 教师 评价 自我 感受

1、

2、

3、

附2:《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达标要求》

1、见面礼仪:

(1)遇见校领导、老师主动敬礼打招呼“您好”或“老师好”;碰到学校员工、遇到同学打招呼“您好”或点头微笑。 (2)碰到外校老师来学校主动欢迎:“老师好。” (3)遇见其他客人、家长来校时主动欢迎:“您好。”

2、上课礼仪:

(1)课前两分钟准备好学习用品,摆放有序,安静等待老师上课。 (2)去专用教室上课,课前两分钟出教室排队,等候老师到来,做到“静、齐、快”;走队列时要“快、轻、直”,不得影响其它班级上课。 (3)在给老师行上课、下课行礼时,立正站直注视老师,懂得尊重老师的劳动,课后能够及时整理自己的抽屉,使之保持干净、整洁。 (4)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并保持良好的坐姿、站姿、读姿,学会做笔记。

(5)上课迟到在教室门口立正,进门前喊报告,方可入内。

3、课间礼仪:

(1)讲文明话、普通话;不讲土话、脏话。

(2)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追逐、奔跑、推搡和打闹等。 (3)文明轻声交谈,不尖叫、怪叫、大声嚷嚷。 (4)讲究清洁卫生,不乱吐痰、乱扔杂物、随地滚。 (5)认真做好该做的事,不随心所欲、我行我素。 (6)开展文明安全的课间活动,不做不安全的游戏。

4、交往礼仪:

(1)老师或家长讲话时不插嘴,不在旁边吵闹,学会尊重他人。

(2)能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自己在接受老师、家长或同学的帮助时,虚心倾听,并说“谢谢!”

(3)自己能处理的事情尽量自己处理,如需找老师,进门前喊报告,得到允许才可入内,并随手关门。

(4)同学之间交往不说脏话粗话,不骂人打人,不随便对人发脾气,要谈论健康、有趣、有意义的话题。

(5)要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别客气”

5、集队集会礼仪:

(1)上下楼梯靠右行,行进路上不讲话,动作整齐规范。 (2)有参加活动观看演出时,不故意起哄、插嘴、嬉笑不休,争当文明观众,并热情地为演出节目鼓掌。

(3)周一升旗时庄严肃穆,脱帽行队礼,旗手执旗要规范。高唱国歌,服从队列统一指挥。听领导、同学讲话时保持安静,讲话结束后热烈鼓掌致谢。

6、家庭生活礼仪:

(1)孝敬父母长辈、尊老爱幼。 (2)做客待客、与邻居和睦相处礼仪等。

7、综合礼仪:

(1)安全第一:不安全的地方不去;不安全的游戏不玩;不安全的事情不做。

(2)在学校就餐,排队领取食物,珍惜粮食,轻嚼慢咽,不挑食物,不说废话。

(3)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保护自己,并会拨打相关的求救电话:火灾报警119;急救报警120;公安报警110等。

(4)进出校门礼让同学,遵守学校上学放学规定,不争不抢,并按学校要求统一穿好校服,佩戴小黄帽、胸卡和红领巾或队徽。

(5)爱护图书,开放式书廊上的图书,读后按要求摆放,保护图书的整洁;遵守学校阅览室的借书规则,一旦损坏丢失主动赔偿。

(6)爱护国家财产,随手关灯、关水,不损坏公物,不爬树,不折花,不踩草坪

小学生文明礼仪一百条

一、称谓礼仪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

二、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长辈、亲友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如果离家时间较长,就要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9、自己回家时,应向父母、长辈打招呼。

三、餐桌礼仪

(一)在家时:

1、请长辈先入座。

2、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3、吃东喝汤时要小口天咽,闭嘴咀嚼,要细嚼慢咽,尽量不发出响声。

4、吃饭时,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尿拣菜肴。

6、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不需要时,应说:“谢谢,我真的不需要了。”

7、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8、先吃完要说“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毕,帮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学校:

1、不奔跑,有秩序地进入餐厅。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吃饭时,一手拿勺子,一手扶住碗。不敲饭盆,要安静、文明进餐。

4、饭、菜、汤要吃净(特殊情况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结束,应把凳子整齐地摆入在餐桌下面。

四、待客礼仪

1、客人来访,要事先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水果、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看书、听音乐、看电视。

4、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像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五、做客礼仪

1、去亲友家做客要准时,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如果在主人家用餐,要注意用餐礼仪,不能抢先入座,不能先动食物。

5、告别时,要说感谢的话,如“今天真高兴”、“欢迎到我家去”。

六、穿着礼仪

1、不穿奇装异服,参加重要的集会时候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2、保持个人整洁,着装整齐,朴素大方,不把上衣捆在腰间,不披衣散扣。

3、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或进入教室。

4、课堂上不敞衣、脱鞋。

5、同学间不攀比(如不穿名牌等),不穿中高跟鞋,不穿厚底时装鞋,以球鞋或平底鞋为好。

6、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7、按要求修剪头发,不染发,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披头散发。

七、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要靠右慢行,不可以骑在栏杆上向下滑。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功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八、尊师重孝礼仪

1、见到老师主动问“老师好”,见到来宾应面带微笑主动问“客人老师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靠右行,给老师让行。

3、上课(包括自修课)迟到应先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上课发言时,应立正站直,目光正视老师。

4、进办公室要喊“报告”,听到“请进”后方可进入;问老师要用“请问”,老师答后要道谢,说“再见”后再离开;不随便翻阅老师办公室的东西;不私自打开教师电脑。如果办公室无人时,学生就不能随意进入。

5、指出老师的错处要有礼貌,并要注意场合。

6、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接受师长的教育,态度端正。

7、对老师说实话、真话,不欺骗老师。

8、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按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9、服从老师管理,不顶撞老师。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及见解,应选择合适的方法诚恳地与老师交换意见。

10、在校道上遇见老师主动停下,微微鞠躬或点头问好。遇见两个以上的老师,问“老师们好”。

11、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12、老师在办事或与别人在交谈时,不可随意打扰老师,躬身站立一侧,等老师办完事或谈完话后再找老师(紧急情况除外)。

13、父母长时间外出,要经常以电话、短信或写信的方式向父母汇报近期学习生活情况。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态度谦和不任性。

14、对长辈有意见,应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

15、未经父母允许不得晚归、远出以及无故在外过夜。

16、长辈休息时,不要轻易打扰他们。长辈身体不适,要勤问候,多体贴。

17、观看电视节目时,不喧哗,不与长辈抢节目频道。

九、同学礼仪

1、同学间要面带微笑互相问候“你早”、“你好”,可点头、招手。

2、与同学说话态度诚恳、谦虚,语调要平和,听同学说话要专心,直视同学,不轻易打断别人的话。

3、同学间的交往应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问同学问题,问前要用谦语“请问”、“对不起”、“打扰你一下”、“向你请教个问题”等,问后要道谢;同学回答不上来,说“不要紧,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耽搁了你的时间,谢谢”等。

4、尊重同学,不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或叫同学的侮辱性绰号,不说使别人伤心羞愧的话。

5、同学之间互助互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选择恰当的方式 真诚地指出同学的不足或肯定同学的长处。

6、男女同学互相尊重和照顾,不欺负对方。

7、向同学借东西,要先征得同学的同意。对同学的东西要特别爱护,且按时归还,一旦遗失,应立即道歉并赔偿。

8、不在同学面前或背后说长论短、搬弄事非,不嘲笑同学。

9、不斤斤计较,对同学的过失或冒犯要宽宏大量。妨碍同学时要道歉。

10、讲究信用,在不违反校纪校规的前提下答应同学的事要尽力做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

十、升旗礼仪

1、有秩序地进场和退场,一般情况按要求穿校服。

2、立正站立,保持肃静。禁止回头回脑、东张西望。

3、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4、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5、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十

一、集会礼仪

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并在指定位置做好。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坐姿端正,不乱议论,不乱走动。

3、不在会场吃零食,不乱扔果皮纸屑。

4、报告或演出结束,要鼓掌致谢;精彩之处适度鼓掌,不喝倒彩,不吹口哨,不大声喧哗。

5、学生上台发言要向主席台领导和场内同学鞠躬行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发言结束后道谢。

6、上台领奖时,应面带微笑向授奖者鞠躬行礼,后双手下接捧证书(奖状、奖品),并向授奖者致谢。

7、会议、演出进行中不擅自离场;演出结束后,等演员上台谢幕后再有秩序地退场。

8、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会场,先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离开。 十

二、乘车礼仪

1、上学放学自觉排队候车,注意维持候车地点的整洁,有秩序地上下车。

2、在校车内不吃东西,文明乘车,自觉保持车厢洁净。

3、乘坐校车不抢座位,主动给小同学和有困难的同学让座。乘坐公共汽车、船应主动给老、幼、病、残、孕妇及师长让座。

4、在车上不做危险动作,注意乘车安全。 十

三、社会礼仪

1、要他人帮忙,说声“请您”或“麻烦您”,得到别人帮忙后,说声“谢谢”。

2、不小心影响别人休息或工作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不小心

影响了你,并诚恳地向你道歉时,应宽容地说“没关系”。

3、与人交谈,态度要真诚,说话要和气。听取他人发言或说话时,要正视对方,不能漫不经心,不能随便插话。

4、在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不能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能挖耳、抠鼻、剃牙、剪指甲等。

5、遵守交通法规,不违章骑车,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6、遵守公共秩序,应排队购票购物,对工作人员有礼貌。

7、爱护公共设施、文物古迹,爱惜庄稼、花草树木,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8、慰问病人时,要说:“您好好休养。”并带上慰问品或鲜花。 文明礼仪三字经 童谣

进校门,守秩序,单独行,不拥挤。 见师长,先问好,要热情,懂礼让。 课堂上,要动脑,写作业,要仔细。 课间操,认真做,眼保操,要记牢。 十分钟,备学具,不喧哗,不追跑。 放学时,快静齐,出校门,守交规。 新世纪,好儿童,懂文明,讲礼貌。

小学文明礼仪歌谣: 你拍一我拍一,校园文明懂礼仪。 你拍二我拍二,同学互助好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自己事情自己干。 你拍四我拍四,做事不能自顾自。 你拍五我排五,礼貌诚信好相处。 你拍六我拍六,行为规范要遵守。 你拍七我拍七,互助友爱要牢记。 你拍八我拍八,尊敬师长人人夸。 你拍九我怕九,文明用语不离口。 你拍十我拍十,文明礼貌要坚持。

文明礼貌十字用语,即"请、你好、谢谢、对不起、再见"。 小协镇中心小学 2011年9月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大教育家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人无力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深,国无礼而不宁。”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颜元说:“国有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 研究礼仪养成教育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礼仪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能够使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气氛更浓,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充满爱,更加温馨、和睦、幸福;在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人情味,少一些矛盾,多一份温情,使人们的行为受到自我约束,使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农场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紧紧围绕的“创建礼仪文明校”活动,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快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学校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学校德育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线,充分整合学校其他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谦和、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人人“学礼仪、知礼仪、用礼仪”,个个知书达礼。创建“礼仪校园”,两年内初见成效。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德馨校园。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具有良好文明礼仪优秀学生。

二、工作目标:坚持“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实践育人”的原则。着眼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将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使者。

三、主题:文明礼仪伴我成长

四、口号:让规范与细节同行;让成长与快乐并存

五、活动内容:

礼仪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教育工作,需要长抓不懈。

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抓实学校礼仪教育;重点培训与检查,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书;

2012年3月至2013年8月:推及家庭、辐射社区,向家长发出倡议书。

六、重点工作: 营造氛围、明确要求、抓实培训、开展活动、督导检查;宣传表彰。

(一)、营造氛围:文明礼仪知识普及活动

1、举行“文明礼仪伴我成长”的宣誓与签名仪式,校长为启动仪式致词,政教主任宣布活动方案,学生代表宣布活动倡议书,全校师生签名活动。各班召开礼仪教育动员会。

2、全体师生共同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师会、班队会)

3、认真学习《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安排校本课时进行授课、学习。

4、校园文化突出礼仪教育内容:

(1)、校内的外墙挂画以文明礼仪“三字经”为主要内容 (2)、各班设礼仪角:有礼仪方面的内容与宣传语。

5、国旗下讲话突出文明礼仪教育内容。

(二)、明确要求:

1、学校出台《小学生礼仪教育手册》

2、各班组织学习有关礼仪要求:仪容着装;行为举止;语言谈吐等。

3、举办礼仪知识讲座,办手抄报、墙报等,明确礼仪。

4、红领巾广播站播诵礼仪要求。

(三)、抓实培训:对礼仪方面的要求,采取分级培训、落实到人的方式进行:政教处培训小干部、校值日生;小干部在全校升旗仪式上示范;各班主任培训各班学生,由班干部落实检查。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刚要》要求: 小学1—3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知道常用的礼貌用语。

掌握正确的形体姿态,养成良好的坐、立、行的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知道保持服装整洁,爱清洁、讲卫生。 (二)交往礼仪 能恰当、得体地称呼他人。 懂得尊敬父母,对长辈有礼貌。 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知道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 遵守秩序,轻声交谈,不打扰他人。 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掌握肃立、注目礼、少先队队礼等礼仪。 小学4—6年级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礼仪

掌握问候、致谢或致歉等礼貌用语。 掌握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俗。 了解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交往礼仪 孝敬父母长辈。 学会倾听他人。

知道餐桌上的基本礼仪,文明就餐。 掌握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

做到集会时按时入场,遵守会场要求。

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 学校对各年级学生文明礼仪要求: 一年级:

1、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准确,声音洪亮。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提前向老师请假。

2、上下学要跟家人打招呼。见到老师行礼,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您”、“您好”、“别客气”、“请原谅”、“没关系”、“对不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不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注意爱惜,用完即还。

3、爱老师、爱同学,不打架,不骂人,热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4、不挑食、不剩饭。不乱撕书、本,自己整理书包、文具。自己穿衣穿鞋、刷牙洗脸,饭前便后洗手。注意安全、不玩火,不做危险游戏。

5、爱上学,按时上下学。写字、读书姿势正确(三个一)。学会上课认真听讲。 二年级:

1、关心班级,认真做好班级值日,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爱护学校桌椅物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2、不说脏粗话,讲文明。参加集会守时肃静,在大会上发言先敬礼,发言结束后要道谢。不说谎,做错事勇于认错,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3、愿意帮助别人,不影响别人的工作、学习和歇息。

4、节约水电,能随手关掉水龙头、电源开关。勤洗澡、剪指甲,洗头,会叠被子、开锁门。能准确拨打1

19、

110、120等求助电话,并能说清求助原因和内容。

5、上课专心听讲,大胆举手、发言,勇于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三年级:

1、遵守校纪校规。爱护校园花草树木,随手捡拾校园或教室内的垃圾废纸。

2、关心父母和长辈身体健康,主动给父母和长辈端茶到水。遇事能与父母商量,有不同意见,有礼貌地提出,不耍脾气、不顶撞。吃饭时请长辈先就座,主动帮助盛饭。损坏物品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

3、尊重他人,不歧视、耻笑他人。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烧水、煮牛奶等简单家务。

5、课前做好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考试不作弊。喜欢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 四年级:

1、自觉保持社区环境卫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铁道上玩耍或追跑打闹。

2、到教师办公室先敲门,经允许再进入,离开时要与老师打招呼。下课或散会时要让老师、客人先走。敢于指出别人的缺点和不良行为,并热心帮助别人改正缺点和不良行为。

3、学会与师长、同学交往,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4、学会自己收拾房间、洗小件衣服、洗餐具打扫庭院、楼道等家务和公益劳动。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观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五年级:

1、爱护公共财物,爱护花草树木和庄稼,保护有益动物。不再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

2、观看演出、比赛或参加集会时,出入有序,不随便走动,保持安静,适时适度鼓掌致意。言而有信,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不到要表示歉意。

3、学习别人的优点,学会原谅别人的过失,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做事想到与他人合作。

4、能辨是非,放学按时回家,不去不该去的场合,自觉回避不良影响。

5、勤于思考、善于提问、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学习刻苦钻研、一丝不苟。培养自己1-2项健康良好的爱好和特长。

6、有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为班级、学校、家乡提出合理化建议,对集体决定的事努力去做,不做损害集体利益的事。

7、乘坐公共汽车,不争抢,主动买票,能给老幼病残让座,不大声喧哗。不隐瞒事实真相,有正义感,对不良现象敢于揭发。

8、与邻里友好相处,相互谦让,主动关心、帮助,不给同学起绰号,不与他人吵架。

9、珍惜时间,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会作简单的饭菜,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不盲目追潮流、赶时髦、追明星。

10、自觉主动学习,讲究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能高效地完成作业。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敢于克服困难,承受挫折。

(四)、开展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各种礼仪教育活动,如:

1、“文明礼仪伴我行”书画活动、手抄报比赛;

2、开展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开展中高年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

4、以礼仪教育为主题的大队、中队主题活动;

5、举行以礼仪为内容的作文通讯赛;

6、开展“我身边不文明行为”的调查活动;

7、评比文明礼仪标兵

(五)、督导检查:

1、在学校星级文明班评比中,明确规定具体的文明礼仪要求,并与每天的文明班评比重点挂钩。

2、小干部与校值日生严格检查,发现有违礼仪要求的学生,给予记名批评,班级扣分;情节严重的由学校领导谈话或办礼仪训练班。

3、各班设立“文明监督岗”,时刻监督不文明行为,每日将班级里发现的不良行为记录在班级日志上,并在每周的班会课上给予总结评比。

4、行政、值日教师要将学生文明礼仪的检查、教育作为当天值日工作的重点,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沟通。

(六)、宣传表彰:

实施“礼仪教育”,打造“礼仪校园”要动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比如各类媒介的宣传报道;家庭的配合等。

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每周要开辟专栏,表扬文明礼仪方面做得突出的学生与班级,对有违礼仪的学生给予批评。

每学期,对在礼仪教育活动中表现优秀的班集体和师生个人进行表彰:评选出“校园礼仪之星”;“文明礼仪先进中队”。

七、领导小组

第9篇:小学“国学经典教育”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标

1.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促使学校师生诵读真正做到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营造国学经典的书香氛围,打造书香校园。进一步提升师生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学会向课外、向生活学习的能力,并在诵读中陶冶情感,浸润心灵,提升人生境界。

3.让诵读成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助推器。

二、阅读内容

学生:教育局推荐诵读内容。

三、实施途径

(一)自主阅读

学生根据推荐内容,自主安排背诵。

(二)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一般在课上进行。

三、实施过程

(一)精选诵读内容。

经典诵读内容分年段推荐:

一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年级《弟子规》《笠翁对韵》《孝经》 三年级《论语》故事、成语典故 四年级《论语》1-10篇 五年级《论语》11-20篇 六年级《大学》《中庸》

(二)培养学生热爱诵读的习惯。

班级每周必须安排并上好1节的国学课,让国学课成为学生的必修课;每天早晨合理安排20分钟晨诵(8:00—8:20)。

(三)评价激励手段要跟紧。

1.激励形式多样:为了让学生养成习惯诵读,老师为孩子设计一顶顶高帽、一项项奖励,变着花样去表扬奖励,让表扬经常地落到学习差、纪律差的每一个孩子身上。

2.阅读考级制度。 (1)、全校共设12个级别,教师需向学生说明各级阅读量,使全体学生了解各级考查的内容和标准,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诵读活动。

(2)中小考核以年级部为单位,学区考核以学校为单位,先进行报名考核,最后教研室在年级推荐以后组织终审一次考核。

(四)丰富师生阅读活动。

1.做好课前两分钟活动。课前两分钟活动内容要诵读古诗词。 2.定期组织学生举行诵读比赛。

四、阅读评价

在全面展开诵读活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定期进行交流检测,使活动有效开展,落到实处。根据学校情况,制定评估细则如下:

班级学生的诵读成绩,每学期检测两次,最后折合为10分,计入语文教师教学成绩考核。

上一篇: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下一篇:以书换书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