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格教育实施计划

2022-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我们从事何种工作,都会面临一定的任务,而要更好的完成任务,拟定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书写工作计划有哪些要求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小学品格教育实施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小学品格教育实施计划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

实施“国培计划”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示范性举措。通知明确,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两项内容。“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由中央本级财政支持实施,每年5000万元。“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为重点,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对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通知指出,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

通知要求,各地要精心筹划和认真实施,确保培训效果;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培训需求;要建立健全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遴选高水平院校和具备资质的教师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要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整合培训资源,为教师提供最优质的培训服务;要加强培训项目的组织管理,做好培训项目的督促检查,建立规范的培训经费管理制度,力求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通知强调,各地要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科学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大规模组织教师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师资保障。

(信息来源:教育部网站)

第2篇: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教育部、财政部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决定从2010年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

实施“国培计划”是加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示范性举措。“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两项内容。“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由中央本级财政支持实施,每年5000万元。“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为重点,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亿元,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对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通知指出,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

通知强调,各地要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科学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分类、分层、分岗、分科大规模组织教师培训,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师资保障。(教育部网站2010年6月23日)

全国校舍信息系统

有望在3年后建成

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基礎设施整合、标准规范、安全高效的教育服务与监管信息化平台,有望在3年后建成。这是由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教育信息化项目——“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届时将全面提高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目前该项目建设已经由总体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其基础设施以及部分应用系统如全国校舍信息系统建设已经全面启动。

据介绍,数据信息安全工作将是下一步教育电子政务工作开展的重点之一,核心是围绕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建设要求,全面建立教育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苏婷《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29日 )

深圳严打“有偿家教”九名顶风违规者被查处

据悉,自2010年4月1日试行《关于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的“五不准”》以来,深圳已有9位在职教师因顶风违反“五不准”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查处,有的受到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有的被取消当年评优、评先、晋级等资格,扣发从事有偿家教期间的绩效工资。

据了解,深圳市教育局3月10日印发了“五不准”文件,明确4月1日试行,给从事有偿家教的教师20天的时间进行自查自改,并对这段时间接到的投诉电话进行了反馈。从4月1日开始,根据投诉和线索,市教育局组织了6个明察暗访小组,通过现场查看、录音录像、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调查取证和反复核实后,按照教师管理权限,发出了整改通知书和行政查处通知书,由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别作出处分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

在9位被查处的教师中,有两位从事有偿家教“影响较坏”的教师,结果被给予了“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低聘一级、当年年度考核认定为基本合格”的处分。此外,教师违反“五不准”规定的,学校及校长不得参加本学年的各级别、各类型的评优、评先、嘉奖活动。

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这是深圳市教育局试行“五不准”以来的首次处罚行动,故未对有关教师和其所在学校进行公开披露,意在警示;下次,深圳市教育局将会对违反“五不准”规定的教师和其所在学校进行全面披露。(张莹《广州日报 》2010年6月22日)

国家制定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3年推45万人创业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王亚栋透露,国务院已经批准由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大学毕业生创业引领计划,为大学毕业生打造一个公共创业服务平台。

该计划将给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对大学生创业给予政策扶持,目标是在三年之内,把每年15万大学生作为引领计划的种子,在全国引领45万大学毕业生创业,并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王亚栋指出,下一步国家将要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就是要针对大学毕业生创业缺乏经验和能力而制定的,国家将从多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创业。

其中包括把其他领域就业创业的优惠条件拓展到大学生。比如大学生创业可以享受小额贷款8万元并且由中央政府全额贴息扶持,同时,每年减免创业者8000元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四个税种。

此外,国家还将会建立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导师制度,由企业家带学生去创业,在融资和产品项目的选择上,在市场、企业管理等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发展各种创业俱乐部、创业联盟,为学生提供创业服务;建立一大批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创业园区,给大学生创业孵化的场地。(搜博《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7月9日 )

福建:一次性就业率不足50%的专业将停招

福建省教育厅日前出台新规定,高校须把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一次性就业率低于50%的本专科专业实行停止招生。

福建省教育厅出台的新规定中,除了对一次性就业率低于50%的本专科专业实行停止招生外,还要求对一次性就业率低于60%的本专科专业,实行隔年招生,对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低于70%的本专科专业,应控制办学规模。也就是说,要把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

其实福建的新规定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早在去年,北京市就提出要建立专业预测预警机制,按照就业规律优化专业设置,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高校都会采取停招或隔年招生的措施。上海在前年就提出:连续3年就业率很低的学科要停止招生。当然就像前几次一样,福建的新规也再次引发争论。

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在于专业设置的初衷上。赞成的一方认为:根据就业率来调整专业设置,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就业率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地调整不合理的、过时的专业和学科。反对的一方认为:应有反对一方的观点。(钟生中国广播网2010年7月8日)

重庆:校门两侧一百米内禁止摆摊设点

禁止在校园周边200米内开设网吧、禁止在校门两侧100米内摆摊设点。重庆市从7月10日起开展为期3个月的综合整治行动,并出台了10条措施整治校园环境。

重庆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光磊介绍,近来重庆市部分农村乡镇“黑网吧”问题反弹,大量接纳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上网。为期3个月的整治行动中,重庆市委将集中公安、教委、工商、文化执法、市政管理等多家部门,联合下猛药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

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的10条措施中,包括了禁止在校园周边200米内设立网吧,禁止利用校内电子阅览室从事或变相从事网吧经营活动,禁止在学校校门两侧100米内摆摊设点,严禁学校使用或租用不符合安全标准和规定的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机动车等车辆接送学生等内容。

刘光磊要求,相关单位要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徐其勇《重庆晚报 》2010年7月10日)

新疆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前决定,将中小学体育工作纳入自治区教育专项督导范围。今年下半年,自治区将对全区中小学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对工作不力的将给予相应处罚。

据悉,督导重点放在体育课时、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上,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作为评价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辖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检查。各学校不得因为怕占用学生学习时间、影响升学率等因素,挤占、削减学生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间。对存在挤占、削减学生体育活动现象的学校,要责令其限时整改,情况严重的要进行通报批评。

该自治区提出,通过政府的统筹协调,加强与财政、体育等相关部门的协作,研究解决学校体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努力营造全社會关注体育教育的氛围,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对体育工作的投入,把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予以保障,并随教育经费的增长同步增长。要充分发挥体育等部门及青少年体育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多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联合协调共青团、妇联等,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点,共同参与体育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蒋夫尔中国教育新闻网2010年7月10日)

合肥:教师教满六年须轮岗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推进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合理配置,今年,合肥市将启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交流工作。今后,参加评选特级教师和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老师,必须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1年的经历。

据介绍,根据合肥市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凡在同一所学校任教满6年及以上的教师(男50周岁及以下、女45周岁及以下)需进行交流,交流范围在本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际间进行,各校每年参加交流的教师比例应占本校符合交流对象总人数的15%左右。今后,参加评选特级教师和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老师,必须具备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工作1年的经历,有异校交流经历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申报高级教师职务资格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同样必须有异校交流的经历。每位教师在一所学校的工作期限为6年,最多不超过12年;已满6年服务期限的青年教师,原则上应在满服务期限后的3年内予以交流;夫妻双方在同一所学校的,一方应优先参加交流。(胡霈霖中安在线2010年7月2日)

北京拟在2020年前

实现中职教育全免费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透露,继减免贫困家庭学生学费后,北京市中职教育拟逐步实行免费制度,力争在2020年之前实现全免费。目前北京市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为21.8万人,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已连续保持在95%以上。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处长邵和平介绍,目前,北京市中职校学生由招收初三应届毕业生、高考落榜生,以及有接受职业教育愿望的成年人组成。今年中考招生中,124所中职校共招生2.9万人。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改纲要规划》,将在2020年前对中职教育实行免费。邵和平表示,北京的教改长期规划中也涉及到这一内容,虽然具体何时实施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但肯定能在2020年前实现。(张 灵《京华时报》2010年7月13日)

第3篇:教育部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启动实施等

本刊讯 为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部于7月11日启动实施了“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周济部长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教师培训,特别要重视和加强农村教师培训,要把教师培训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提供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和条件保证,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帮助和支持。

“2008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性项目,是创新培训机制、大规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新探索,也是支持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教育部拨出专项经费3000多万,直接培训全国中小学教师共计30余万名。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实施“教育部支持西部边远地区骨干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实施“教育部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实施“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实施“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实施“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计划”;实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目前,“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计划”已于7月20日完成,“教育部支持西部边远地区骨干教师培训专项计划”已完成广东(广州)对口广西等相关对口援助培训。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计划和中小学教师暑期国家级培训班正在陆续组织实施开展,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计划拟于9、10月实施。

教育部以奥运为契机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

本刊讯 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也是我国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的重大机遇。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在8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教育系统要把迎接奥运、参与奥运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紧密结合,开创青少年体育工作新局面。

章新胜指出,教育和体育有着互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运动和竞赛在培养人的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同时各级各类学校也是培育各种竞技优秀人才基础性场所,为此,教育部门非常重视教育和体育的结合,组织学校开展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教育部门还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尚。

由教育部组织编创的第三套中小学生广播体操9月1日起推广

本刊讯 由教育部组织编创的“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于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行实施。

为了使广播体操更好地适应广大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教育部在1998年和2002年分别制定颁发了第一套和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这次颁布的“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由“七彩阳光”“希望风帆”“舞动青春”和“放飞理想”等四个操组成。与前两套广播体操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充分以大肌肉群运动和身体各个部位的活动为主,身体活动幅度较大,运动量有了提高,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身体姿态以及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的培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表示,为了支持西部地区中小学生推行“第三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广播体操”,教育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研究决定,向西部地区的部分中小学校免费赠送该套中小擘系列广播体操的教育光盘。

我区第16届读书教育活动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

本刊讯 日前,广西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组委会在南宁召开以“热爱祖国唱响和谐”为主题的第15届广西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暨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的第16届广西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在第15届读书教育活动中,我区共有107名学生和32名教师获全国特等奖,并在一、二、三等奖,全国优秀奖,全国组织特等奖、优秀奖等奖项中,以及在全国征文比赛、绘画比赛、网上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为开展好第16届读书教育活动,中宣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已先后作出批复,已明确把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主题的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列入自治区2008~2009年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范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读书活动将着重与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树立典型,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一活动。

第4篇:西关示范小学师生品格教育实施方案

西关示范小学

师生品格“双塑造”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适应社会的要求。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人的本质力量获得解放,然而“物质主义”横行,经济繁荣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随着现代社会结构和价值的多元化、多样化,“道德相对主义”比较凸显,“怎么都行”成为一种口号,我们看到了一种“去道德化现象”,并目睹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目前全球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的人们越发表现出对普遍伦理的祈求。作为传递人类基本价值观的品格教育则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通过“品格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提升学生的人生智慧与境界,让学生从小理解和确立一些基本的核心价值观。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来看,我们也看到了“品格教育”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同时又是深化学校教育实践与研究的一种有价值的新视角。

2、课题研究来自教育实践的需求。我们学校道德教育本身是有缺陷的,它不是源于康德所说的“我应该如此”的内心本原,而是一种基于畏惧而衍生的教育取向;我们的教育不是建基于诺丁斯所讲的“关怀”,而更多的是使用“灌输和控制”、“规训与惩罚”手段。我们的教育实践由于思想、认识、教育方法、行为方式的偏差,常常停留于教育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缺乏针对性、实效性。而品格教育强调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平等参与。我们要通过品格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不断优化品格教育资源,丰富和发展品格教育理论、改善品格教育行为、扎实提高教育质量。

3、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成长。学校所有教师和员工都是品格教育的实践者,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自己坚持和指导学生核心价值观。品格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能够将教师日常的品格培养上升为自觉自为的“品格塑造教育”;能够让教师在专家引领、校本培训、同伴互助中从对品格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对广大教师的日常教育工作进行一种有意义的意识化构建;更重要的是为广大教师开展品格教育的实践在教育观念、理论指导、途径方法等方面,提供可选择的新的路径。

4、课题研究有利于将学校教育引向深化,彰显学校一以贯之的重视品格教育的传统,将品格教育的经验做法形成系统化的“理论认识”,以更好的引领我校的德育实践,打造我校的“品格教育”品牌,并从学校向家庭、社区辐射,引导当地学校行之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品格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实践,亚里士多德提出,美德不能仅仅是教,还要通过表现美德的行为来形成习惯。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倡教育要促进品格的发展。英国哲学家缪勒把这一论题继续到19世纪,他提出“发展品格可以解决社会问题,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斯宾塞认为“教育要达到形成品格的目标”。20世纪初,宗教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在《品格教育》中明确提出品格教育的主张,并且认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他坚信,人的品格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预示了品格塑造教育的可行性。20世纪早期美国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把品格教育看作是教育的中心使命。20世纪90年代,品格教育成为北美地区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强调“品格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行为,此三者构成道德上的完整性。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经历着并继续发展着称为“品格教育”的运动(Character Education Movement),与我国的素质教育遥相呼应,给世界性的学校教育改革运动提供有益的启示。LVEP(全球生活价值教育)是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合作项目,主要目标就是价值观教育,重点培养儿童、青少年关乎个人与社会的12种价值观,即合作、自由、幸福、爱心、诚实、谦卑、和平、尊重、责任、朴素、容忍、团结等。品格教育是近十年来诸多国家发展起来并日益加以重视的一种教育研究取向。

国内: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包括学校道德教育)实质上就是“品格教育”。“仁”“义”“礼”“智”“信”等设计,没有一个不是指向培养儿童的道德品性(品性)。只不过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在目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在全球化和多元化时代出现了许多不适应。古之“以身立教”强调了教师品格的伦理作用,教师是伦理精神的象征,是伦理实践者、体现者、示范者。近年来,品格教育研究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鲁洁、王逢贤几位专家在《德育新论》中指出:“讲究德育实效,克服形式主义”,品格教育正是试图让学校道德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南通大学教科院院长丁锦宏教授所著《品格教育论》对品格教育的本质、目标、方法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对于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变革具有指导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成为每个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品格教育正是研究如何真正发挥学校道德教育在传递社会的基础和核心价值,培养受教育者基本品质中的作用问题。

三、 实施假设

1、课题的界说

师生品格:在英语环境中,品格(character)又称性格。牛津英语词典定义为“品德和心理品质的总和”。作为品格有很多含义和用法,如特性、性质、特征、品质、性格、角色等。当“character”与“education”连用,指称一种教育现象时,品格在相当程度上等同于“德性”(道德品性)。对于品格问题,布贝尔曾做个专门的研究。他认为,品格是介于一个人本质与它的外表之间的特殊纽带,是人在与外界发生作用时,稳定地支配着人的行动和态度的那种内在的精神或品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品格定义为“品性;品行。”我们认为,对品格应加以全面界定,它不仅指品德,亦包括一个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同样,品格教育具有比道德教育更广阔的外延。品格是个体素质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具有个体性、内源性、根本性、统整性、发展性等特点。品格是人性最高形式的体现,能最大程度上提升人的价值。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品格是其个性倾向、人格品质、道德素养在教育活动中的综合反映,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诸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动机、政治态度、思想品质、社会理想、职业信念、性格、气质、教育能力、职业道德等等都包括其中。学生的品格则包括礼貌、守信、耐心、公正、负责、宽容、合作、坚持、勤奋、有条理等品质及与之相应的行为表现,在学生的成长与一生中起着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

师生品格“双塑造”:师生品格“双塑造”是引导和促进教师和学生获得(形成)核心价值,形成核心品格的过程,是师生异质主体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认知、互相沟通、互相作用的具有教育性的活动,是师生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生活方式。教师是重要的品格教育的载体,其身上附着、渗透着的某种理念、精神,感染、熏陶、教化着学生,对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追求等方面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从而塑造学生的品格。教师从事的一切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指向于学生品格的形成。同时,学生的品性(诸如率真、赤诚等)亦会对教师的品格产生反哺效应。

作为农村集镇小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当地的现实问题所在。农村集镇小学师生品格“双塑造”的研究是以农村集镇小学作为实践和研究的平台,立足于师生品格的互动生成机制,着力于师生品格“双塑造”,着眼于学生品格的发展,关注师生共同成长,探讨育人规律。以品格教育的理念指导课题实验,指导教育教学。以师生品格的内涵研究、师生品格教育的课程研究、师生品格发展的实践与研究、教师品格在学生培养中的策略研究、教师行为的道德性实践与研究、师生品格的个案研究等为主要内容,逐步构建农村集镇小学师生品格“双塑造”的教育实践模式,为广大教师开展品格教育的实践在教育观念、理论指导、途径方法等方面,提供可选择的新的路径。

2、理论假设 (1)品格重于学识,成就品格就是成就学生的未来。品格在学生的一生中具有基础性、发展性的支撑作用。诚如但丁所说:“道德品格常常能弥补智能的缺陷,而智能永远填补不了道德品格的空白”。而品格需要通过教育进行塑造,小学生正是最具可塑性的时候,是品格培养的关键期,重视学生品格的发展和培养,是在整全意义上关照学生的生命,推动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针对当前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多元性、相对性,针对“当代道德争议的无休无止和无法解决”,我们认为,人类具有超越性和普适性的核心价值,通过品格教育让学生确立一些核心价值观,打牢学生坚实的人生基础是一种必然选择的策略。事实上,只有当社会的伦理、规范,时代的要求为生命个体接纳、认同,并成为自身的价值观的情况下,才转变为学生的个体品质。

(3)布贝尔在《品格教育》中指出人的品格是在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然而,在所有影响人的品格的因素中,教师是最主要的,因为教师的影响是有意识的、有选择的。教育过程中无可否认教师对学生的导引作用,教师品格的影响力。我们还认为,教师是最重要的品格教育的载体,其身上附着、渗透着的理念、精神,感染、熏陶、教化着学生的伦理道德、思想情操、理性、价值等,从而完成了教育过程。

(4)品格教育建基于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在品格塑造上,我们赞同弗来雷的“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在品格的“双塑造”中,我们遵循着布贝尔的“我与你”的对话原则:一方面,我们的教师在教并感化着我们的学生,实践着自己的品格主张;另一方面,我们也看重学生对教师的反哺作用。亦如人类学家玛莉所说:“„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同样重要”。

3、实践假设

(1)一切教育在根本上是实践的。品格教育是“实践之知”,而不是“闻知”或“说知”。品格教育摒弃“美德袋”式简单灌输和空泛说教,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我们认为,只有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在学生的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中,才真正蕴藏着品格教育的源头活水。

(2)今天的学校教育直接面临着一个多元主义、相对主义的时代,但处于全球化的背景下,由于人与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平等对话的内在需要,人们对共同性、普遍性的核心价值的诉求越来越强烈,这些价值将为人类所尊奉,为人类文明所公认。在学校中开展品格教育,将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关注的是学生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过程中价值观体系的发展。

(3)从品格教育的活动过程来看,品格教育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作用,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惠共生的关系。在品格教育过程中,教师既不是“主人”,也不是“仆人”,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和公民教育着眼于社会不同,品格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的和谐提升。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改造过程,而是要求尊重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个体人格和品质的建构过程,是学生内在需要与社会价值原则的对话过程。

(4)品格教育瞄准核心德性的确立,以尊重——责任——关怀为品格塑造的纽带。教育的展现通过尊重(包括自己、他人、社会一切生命体及其环境等);学生生命的个体展现通过学生主体的“责任感”(义务、良心等),而尊重和责任又通过“关怀”得以关联。我们立足整体互动(包括学生与课程的互动、学生的人际互动、学生与生活世界的互动),而把师生互动作为主要的着眼点,探究构建师生品格“双塑造”的德育模式。

(5)本课题把教师品格作为研究重点,研究教师品格的内涵,着力提升教师的品格境界;研究教师品格的教育影响,研究教师行为的道德性,对提升教师的品格教育实践智慧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课题研究内容

品格教育是一个蕴涵深刻而外延广大的研究课题。按照本课题的总体要求,我们确定以下一些研究内容。

1、师生品格的现状研究, 师生品格的基本问题(内涵、要素、特征、功能等)研究;

2、努力理解和把握师生品格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完善和发展品格教育理论;

3、探求品格教育的途径、方法、手段及其教育的规律,构建师生品格“双塑造”的有效模式;

4、不断开掘品格教育资源,丰富校本课程,进一步打造学校“品格教育”品牌。

5、研究教师、课堂、学校的教育品格,构建品格课堂、品格学校。

本课题将围绕教师品格塑造、学生品格塑造、“师—生”品格塑造等三个方面着力从下列四大板块加以研究和探索。

A.品格团体构建:

学生总是生活在一个团体之中,什么样品格的团体对学生个体来讲是一种无形的召唤,学生在对他们所处团体的感受、体验中实现品格的不断发展。通过研究,我们逐步弄清一些问题:树立怎样的团体意念?建设怎样的团体文化?如何构建一个有益于学生品格成长的社区、学校、班级、课堂等等?所有学生都有满足安全和归属的需要,都期望自己的观点和努力得到尊重,品格教育的研究要关注良好的社会关系和建立一个相互关怀的社会群体。品格教育与其说是一种研究项目,倒不如说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

B.品格教育资源: 从品格教育的视角审视社会、学校、家庭的一切因素,审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使它们产生对学生品格发展的积极影响,成为品格教育的有效载体。这里包括人们通常所说的隐性课程、学科课程和课外实践活动,单独设立的品格教育课程是必要的、有益的教育方式,但又不是惟一的教育内容,因为完整的品格教育将对学生的品格培养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教师不可坐等品格教育时机的到来,而是要不断开掘品格教育的资源,有目的地主动地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品格的发展。

C.品格教育内容:

通过研究,告诉人们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关心和实施核心的价值观。它研究关心、诚信、公平、正义、善恶、权利、义务、责任、感恩、合作、创新等被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在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核心价值观,揭示它们的内涵、外延,研究其个体和社会的价值,强调行为主体的内在目的意义、强调个体内化和品性人格性特点。

D.品格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虽然品格教育有一系列的核心价值观,但在教学和培养这些价值观时,人们却有着不同的手段和方式。例如有人关注课堂教学和课程的作用,有人强调道德推理的发展,有人认为应当努力发展学生本身的动机,有人主张必须保证学生有进行道德实践的机会。品格教育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操作程序,可以建立互相关心的伙伴关系,聆听或阅读鼓舞人心的故事,对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但是不同的手段和方法都必须在其研究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才有可能达到品格教育的目标。

五、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研究原则:

1、基础性原则。

前面提到,品格是个体素质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教师通过品格教育承担起传递人类基本价值观的使命。它必须让学生个体在情感上认同、接纳这些规范,用生命去体验、内化这些规范,而不是机械的品格教育训练。传统教育的清规戒律压制人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和创造,而当下认为不需要给学生传递人类基本价值的做法亦已遭到人们的普遍质疑。我们实施品格教育,正是对被人类普遍认同的,对人类发展真正具有价值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其核心又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我们实施品格教育研究,应该抓住“核心”内容,着眼学生“基础”,瞄准学生的品格发展。师生共同思考人类的一些基本价值,探讨这些基本价值对人类究竟有怎样的意义。

2、开放性原则。

品格教育强调学校与教师必须具有开放的精神。所谓开放的精神,首先指在研究与实践中,学校与教师能将研究取向与规范视为一种开放的系统,不是以僵硬的、教条的态度,而是以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这一系统的合理性,敢于提出质疑和修正;其次,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真实生活来体验与认定系统,通过亲身实践对既定的核心价值取向予以鲜活的说明、具体的充实;再次,品格教育主张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多种实践活动中经由开放式的价值澄清过程而最终自主地得出其认为正确的或合理的结论。第四,在社会日趋价值多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学校教育无法堵塞学生在校外接触各种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的途径,因而主张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之进行分析、比较与鉴别。

3、民主性原则。

传统教育教师被赋予至尊的地位,扮演着价值法官的角色,学生被视为受教育的容器,只被允许充当既定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的无条件的认同者与遵从者的角色,故整个教育过程便无民主可言。而品格教育非常强调的是师生关系的重新抉择、心理环境的全力改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真正视学生为价值生成的主体,民主、平等地善待学生,是品格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极重要的原则。

4、建构性原则。

品格教育的研究,强调和谐、宽松、自由、安全的教育环境的不断营造;强调各种活动方式符合学生需求;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感受、体验;强调教师在学生生活中的发现、激励与引领。这些,都没有现成的方式方法可以挪来套用。它需要全校教师上下齐心,全身心地投入并通过创造性地学习、实践与研究,不断地对品格教育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实施建构。

5、反思性原则。

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学校与教师很少对自己的教育加以真正意义上的反思。但是品格教育要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成长、要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确立人类普遍的基本价值,这是对学校教育的全新尝试,其改革不仅涉及观念层面,更涉及实践操作层面。品格教育的实施甚至需要改变教师平时一贯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所以它的实际操作必须建立在不断的反思基础之上,经常性地问一问:我们的教育是在关注学生的品格发展吗?我们的教育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自由空间了吗?我们的教育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与需要了吗?可以说,缺少反思,品格教育便难以有真正的成长。

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现代社会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品性,就不能空泛地复述关于各种品格的大道理,即杜威所说的那种“关于道德的知识”,因为品格的塑造不仅仅是理性问题,更是情感和行为的问题,而教师正是附着和渗透着情感、理念、精神的活生生的品格教育载体。由此,我们的研究面向教师活动,开展田野作业;针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发现缺憾及时调整,将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总结客观规律。

2、叙事研究法:我们的研究将契合学生的经验,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研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叙事性对话(如讲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或传记、甚至书信及文献分析)等,在师-生、生-生“感悟体验”、“观念碰撞”中促进学生的的道德认知、判断、推理、情感等方面的发展。

3、个案研究法:展开师生个体或某一群体的研究,对品格发展的情况作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力求尽可能全面地揭示出影响品格发展的诸多因素。激活学生的内在的道德“缄默知识”,开启学生内在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从而找到品格教化的生长发育点。

4、调查法:通过调查把握师生的生活世界,分析存在问题、了解发展状况、评价和总结教育效果。

5、经验总结法:组织和鼓励课题组人员不断发掘,及时总结提炼品格教育的成功经验。

6、文献研究法: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到新的生长点和支撑性理论,以利于有针对性制订研究方案和指导实践研究。

六、 研究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小原国芳所呼唤的“全人”。立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是知、行的统一,理性和情感的统一。把情感和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校、家庭和社区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教育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把教师、学生和学校员工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方位、多视角的体系。指向于学生的品格发展,关注师生共同成长,尊重育人的基本规律,注重教师品格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探讨构建农村集镇小学师生品格“双塑造”的教育实践模式。本课题的研究遵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依据“现状分析―问题筛选―经验提炼―资料寻疑―意念转化―实践检验”的方法,探索“品格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

研究过程:

起步阶段(200

9、9——20

10、2)

1、组建课题组,培训课题研究队伍;

2、收集有关的经验材料和研究成果;

3、开通《走进品格教育》课题网站;

4、专家讲座;

5、撰写开题报告并举行开题论证会。

研究阶段(20

10、3——20

12、3)

1、展开各个侧面的实践研究(学科教学、社区实践活动、师生个案等),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收集品格教育案例和论文,编印文集:

2、组织专题沙龙活动;

3、开展品格教育活动创新设计评比,并形成品格教育活动创新设计汇编;

4、编写品格教育个案研究专辑;编写《品格人生》校本教材;

5、组织撰写专题论文;

6、在加强品格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逐步建构品格教育“双塑造”模式,形成整套方案体系并在实践中去检验、修正。

总结阶段(20

12、3——20

12、8)

1、整合各种研究资料,编写《品格教育》专辑;

2、各子课题组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终向总课题组提交“子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的成果将形成一系列的专题研究报告;

3、撰写《研究报告》,召开结题验收会议。

七、 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本课题主持人为本校校长杨立峰同志,是一位有能力、有思想,十分注重学校教科研的学校领导,并主持过县级课题研究。课题组织工作由学校教科室主任牛小霞同志负责,学校现有一支乐于奉献、素质优良、层次合理、工作负责的教科研队伍。老师们普遍具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近几年来,本校教师发表和在各级获奖的论文达二百余篇,教学质量堪称一流。

2、制度保障:学校政教室具体管理和指导课题研究工作,有严密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健全的教科研组织,实行分级、分层管理,责任落实。为激发教职员工的科研热情,学校一改以往课题研究中任务安排的方式,而是将课题分解后实行自主申报制,由研究者选择内容、制定研究方案并报课题中心组、学校教科室审批,这样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内在潜力,形成“课题中心组—子课题研究组—研究教师”这一合理有效教科研管理网络。学校有相应的、较为系统的教科研组织制度,如课题管理制度、课题研究制度、业务学习制度、教研组活动制度、成果交流汇报制度、考核奖励制度等,基本形成了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长效机制。针对本课题,我们将制定一系列激励和管理制度,将实施过程与师生考核挂钩,为课题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效的管理手段。

3、设备保障:本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有着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极进取的办学精神。目前我校已建立电子备课室、多功能教室、校园电视台、语音室、网络微机室等现代化功能教室,均已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对接,学校网站运转正常,网络资源丰富,教师、学生都已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有利于课题研究。学校教科室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和科研期刊。学校每年确保一定量的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教师培训、科研活动和资助成果发表等。这些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专家指导。校领导非常重视课题的研究,拟邀请福尼斯学校专家、领导为课题组顾问,指导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解答课题开展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第5篇:2010年家园社区品格教育实施计划

09年,家园社区志愿者系统学习了品格教育课程,给予品格对人的重要作用,新的一年,家园社区会加强自身品格的锻炼,每周集体学习一种品格,相互监督,共同提高。以下是品格教育的具体内容:

1、 安稳 将生命建造在不会毁坏流失的根基上。

2、 诚恳 以光明磊落的动机努力做正确的事。

3、 诚实 准确的说明事情原委以赢得未来的信任。

4、 创意 从新的角度面对需求、任务或构想。

5、 服从 迅速乐意的执行领导的意愿与指示。

6、 感恩 以言行让人知道他曾如何使自己生命收益。

7、 公正 视为护纯正真实的事为己任。

8、 果断 认清关键所在做成困难决定。

9、 好客 乐意分享食物、住处或友情,使人受益。

10、机警 留意周围发生的事以便正确回应。

11、坚忍 以内在意志承受压力,以便不遗余力。

12、节俭 不容自己或他人有不必要的花费。

13、节制 摒弃私欲,正直行事。

14、谨慎 辨认并避免后果不佳的言语、行为和态度。

15、尽责 明白别人的期望并切实做到。

16、井然有序 随时整顿自己与环境,追求更高成效。

17、敬重 因领导所代表的更高权柄而尊重他。

18、决心 决意不计阻力在时限内完成任务。

19、慷慨 用心管理自己的资源,而且能大方的与需要者分享。

20、可靠 即或需付出额外的代价,也要言出必行。

21、宽容 认识到各人有不同层次的品格表现。

22、美德 不断正确行事,在生活中展露高尚品德。

23、敏锐 运用感官体察旁人真正的态度与情感。

24、明辨 能了解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

25、耐心 接受困境,不设下挪开困境的时限。

26、能屈能伸 愿意照领导者的指示改变自己的计划或想法。

27、谦逊 将个人成就归功于帮助过自己的人。

28、勤奋 全力以赴完成人所交代的任务。

29、饶恕 对得罪自己的人不记仇,不怀恨。

30、热诚 竭尽全力展现乐业的态度。

31、善劝 助人超越心理障碍,以便指引重要真理。

32、善用资源 善用他人忽略或丢弃的物品。

33、慎重 知道适时而动的重要性。

34、守时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表明自己重视他人。

35、随时待命 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过于自己的计划。

36、同情 为医治别人的创伤愿意付上必要代价。

37、温和 为人着想并表现出对他的关心。

38、温柔 甘心放下自己的权益与期望,乐意服务。

39、喜乐 即使面对不称心的事仍保持好的态度。

40、信心 即使不能预先看见,仍确信好品格带来好结果。

41、勇敢 自信言行是诚实的、正确的、公正的。

42、真爱 满足他人基本需要,不求回报。

43、知足 认识到真幸福不受物质左右。

44、智慧 超越现况,观察并回应人生处境。

45、忠诚 在艰难时刻仍坚守向服务对象的承诺。

46、周全 知道稍有疏忽必将有损工作或话语的成效。

47、主动 看到事情不待别人开口就着手去做。

48、专注 以全神贯注来表示对人对事的尊重。

49、尊重 约束个人自由以免违逆服务对象的意愿。

第6篇:2018宣传委员工作计划书与2018家园社区品格教育实施计划

2018宣传委员工作计划书

XX宣传委员工作计划书(一)

一、对自己的工作要求

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期宣传任务;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的矛盾,提高对工作的责任心;不断完善自我,培养主人翁意识,对于宣传工作要敢想敢做大胆创新;定时作自我评估和自我认知。以身作则,凡是起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同学树立榜样;多班级其他工作也应积极参与提议,协助其他班干做好班级各项工作;作为班级的‘小秘书’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做好每一次会议的记录;与组织委员培养工作默契有效的配合对宣传工作至关重要,具体做法为经常交换个自想法并提出意见想换勉励,共同进步。

二、和同学打成一片

作为宣传委员我最需要的是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平时和同学建立密切友好关系,有任务的时候大家一起完成,效果才会好。自知本人的能力提升空间还有很大,作为宣传委员不应该等待,而应该抓住、创造机会学习绘画、书法,板报设计。在经常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征求同学对宣传工作及宣传委员的看法和意见,虚心求教还要谦虚接受批评,并进行自我检讨,有错就改。

三、和学校紧密联系

做好每一期宣传工作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宣传主题,在每次接收学校下达的宣传工作以后,及时查找相应的文字和图片,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仓库。平时要多加留意校园各处海报、板报,出版的风格及特色,取其精华去其糠糟。

四、积极配合班团委工作,服从领导

五、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期初,我将着手讲班里的宣传栏布置,当然我会本着戒绑的精神,争取有亮点、突出,让同学们更多的关注本班的宣传工作,了解班级、年级、学校即将举办的活动,进而更好地参与。

2、同班委加强联系,尽可能早地了解本班即将举行的活动,然后能尽早安排宣传工作,才能做足做好宣传工作。

3、要积极配合辅导员和兼班的工作,落实其工作要求,将辅导员和兼班的具体工作要求、精神通过一系列宣传传达给同学们。

4、积极配合组织委员团支部书记做好团支部工作搞好宣传报道.

本工作计划包括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和同学打成一片、和学校紧密联系。我有坚定的决心,踏踏实实依照计划行事,身体力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义不容辞的任务,为建设先进文明班集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 1 页 共 5 页

XX宣传委员工作计划书(二)

一、工作目标

我们班各班级中排在前15名。

二、工作步骤

作为班委学习好是关键,作为宣传委员做好每一次宣传工作更是关键。

1)黑板报是班级的特色。在这学期里,我将继续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材料编辑,文字撰写,图文美化等内容,把每一期的黑板报出得有声有色。

2) 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宣传工作不容忽视。然而宣传也是要考舆论工具和各种途径的,只有通过各种宣传,外界才能更好的被外界所了接和知晓,我们班的良好学习作风和各种值得其他同学学习的方面才能被大家来学习。所以,做好我们班各方面的

宣传工作是我作为宣传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同学们对我信任和支持我才得以在这个职务上锻炼自己。

3)发现本班的好人好事及时发动舆论工具向外界宣传,为班上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4)负责起稿本班上的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5)把其他班上的良好作风向班上同学推荐。并鼓动同学们向他们学习。

6)了解班级内团员的思想情况,在团支书的领导下,提出宣传工作的意见、拟定和提出学习计划和建议;

7)组织班级团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政治理论、时事政策、团的基础知识,提高班级各团员的思想作风,与各班委一起搞好班风建设;

8)此外,还应该协助文体委员搞好文体活动,组织同学积极参与课余文体活动。

9)在我看来,宣组委员不仅是配合老师的工作,还是调节班级气氛,沟通班级同学之间感情的桥梁。利用过节或节假日之余组织班级同学在一起聚会,开了几个小型的联欢会,让所有同学都尽情的展示个人才华,同时也使大家更加的了解、熟悉。

我坚信,在今年,只要我们在全体团员的努力下好好工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班的团委工作一定能够做得更加出

积极响应我系公开公正系风,本人将负责我系本年级的“工商速递”快报。尽我最大的努力,传递我班宣传工作。首先,使得班委工作公开化,拉近班委与同学的距离,便于受到同学们的监督,希望同学们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其次,将与本年级其他各位宣传组织委员合作,纪录下各班的新闻逸事,尽可能的搭建交友平台,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获取消息最佳渠道。

继承上学期的管理记录博客工作,将我们的故事写得更真,更全,更温馨。将来的4年,我 第 2 页 共 5 页 们将一起度过,一起分享,一起憧憬。点点滴滴,收录起来,给年轻的心找个归属。在已建立班级群的基础上,以博客形式在网络上展现我房产班的风采。借此平台提供同学们心与心交流的无限空间,展现年轻一代的个性风采。让大家更好地溶入到班级体这个大家庭中。提高班级影响力,方便今后组织交流及活动通知,并有利于先进班级的评定。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在本学期开展一至二次文体活动,初步计划在清明期间组织一次集体出游踏青活动。以此达到纪念清明的历史风俗,增强同学互帮互助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集体凝聚力。拓宽视野,走到校外呼吸新鲜空气,接近大自然,在繁忙学习中,充实大学多姿多彩的生活。

在工作方面,做好本职工作,考勤任务,记录好大家的上课情况,及时与上级沟通,关注同学学习生活情况,调和班级气氛。做好宣传组织工作,传递好上级各项要求,确保各项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同学能够积极合作。本学期,我校立信会计学院将迎来她的80大寿,届时,面对更多的活动与挑战,我将时刻准备着为我班的宣传组织工作付出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以上便是我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上的本学期初步计划。我将贯彻落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好工作,努力为同学们服务,使我们的班级更和谐,更温馨,团结友爱,更加优秀。 第 3 页 共 5 页 2018家园社区品格教育实施计划范文

xx年,家园社区志愿者系统学习了品格教育课程,给予品格对人的重要作用,新的一年,家园社区会加强自身品格的锻炼,每周集体学习一种品格,相互监督,共同提高。以下是品格教育的具体内容

1、 安稳

将生命建造在不会毁坏流失的根基上。

2、 诚恳

以光明磊落的动机努力做正确的事。

3、 诚实

准确的说明事情原委以赢得未来的信任。

4、 创意

从新的角度面对需求、任务或构想。

5、 服从

迅速乐意的执行领导的意愿与指示。

6、 感恩

以言行让人知道他曾如何使自己生命收益。

7、 公正

视为护纯正真实的事为己任。

8、 果断

认清关键所在做成困难决定。

9、 好客

乐意分享食物、住处或友情,使人受益。

10、机警

留意周围发生的事以便正确回应。

11、坚忍

以内在意志承受压力,以便不遗余力。

12、节俭

不容自己或他人有不必要的花费。

13、节制

摒弃私欲,正直行事。

14、谨慎

辨认并避免后果不佳的言语、行为和态度。

15、尽责

明白别人的期望并切实做到。

16、井然有序

随时整顿自己与环境,追求更高成效。

17、敬重

因领导所代表的更高权柄而尊重他。

18、决心

决意不计阻力在时限内完成任务。

19、慷慨

用心管理自己的资源,而且能大方的与需要者分享。

20、可靠

即或需付出额外的代价,也要言出必行。

21、宽容

认识到各人有不同层次的品格表现。

22、美德

不断正确行事,在生活中展露高尚品德。

23、敏锐

运用感官体察旁人真正的态度与情感。

24、明辨

能了解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

25、耐心

接受困境,不设下挪开困境的时限。

26、能屈能伸

愿意照领导者的指示改变自己的计划或想法。

27、谦逊

将个人成就归功于帮助过自己的人。

28、勤奋

全力以赴完成人所交代的任务。

29、饶恕

对得罪自己的人不记仇,不怀恨。

30、热诚

竭尽全力展现乐业的态度。

31、善劝

助人超越心理障碍,以便指引重要真理。

32、善用资源

善用他人忽略或丢弃的物品。

33、慎重

知道适时而动的重要性。

34、守时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表明自己重视他人。

35、随时待命

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过于自己的计划。

36、同情

为医治别人的创伤愿意付上必要代价。

37、温和

为人着想并表现出对他的关心。

38、温柔

甘心放下自己的权益与期望,乐意服务。

39、喜乐

即使面对不称心的事仍保持好的态度。

40、信心

即使不能预先看见,仍确信好品格带来好结果。

41、勇敢

自信言行是诚实的、正确的、公正的。

42、真爱

满足他人基本需要,不求回报。

43、知足

认识到真幸福不受物质左右。

44、智慧

超越现况,观察并回应人生处境。

45、忠诚

在艰难时刻仍坚守向服务对象的承诺。

46、周全

知道稍有疏忽必将有损工作或话语的成效。

47、主动

看到事情不待别人开口就着手去做。

48、专注

以全神贯注来表示对人对事的尊重。

49、尊重

约束个人自由以免违逆服务对象的意愿。

第7篇: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南旺镇中心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2012-2013学)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镇中心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巩固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相结合,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三、具体措施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加深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转变教学观念,全面实施新课程。

2、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3、依法治教,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做到三表统一。

4、改革课堂教学,打破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强化写字教育,切实抓好写字训练,坚持每天练字,并使学生学会执笔方法及运笔技巧。

6、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晨会、班会正常化,班主任要针对班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建立家访制度和家长会制度,发挥“三结合”的教育功能,

1 使学生和谐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8、重视环境卫生教育,用优美的环境影响人,重视人文环境建设,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净化学生的心灵。

9、每周一举行一次升旗仪式,重大节日举行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训练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汉字。

10、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杜绝学生身边的事故隐患,鼓励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11、强化文明班级的评比,结合班务工作计划,正常开展班队活动,培养学生敬老爱老、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2012年8月

第8篇: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镇中心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继续巩固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相结合,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三、具体措施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加深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转变教学观念,全面实施新课程。

2、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3、依法治教,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做到三表统一。

4、改革课堂教学,打破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5、强化写字教育,切实抓好写字训练,坚持每天练字,并使学生学会执笔方法及运笔技巧。

6、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晨会、班会正常化,班主任要针对班上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7、建立家访制度和家长会制度,发挥“三结合”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和谐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1

8、重视环境卫生教育,用优美的环境影响人,重视人文环境建设,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净化学生的心灵。

9、每周一举行一次升旗仪式,重大节日举行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训练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汉字。

10、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杜绝学生身边的事故隐患,鼓励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11、强化文明班级的评比,结合班务工作计划,正常开展班队活动,培养学生敬老爱老、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2011年8月

第9篇:品格教育养成方案

小学生品格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在少年儿童良好品格习惯的培养上,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目前我校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实践依据,以未来社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为教育目标,以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为目的,积极的探索小学阶段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凸现个性,培养一代新人。

二、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的内容

所谓小学生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一般物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教育。从广义上说,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础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健康体魄的培养和教育。狭义的小学生好习惯养成教育单指人的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特别是指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具体划分为以下几点: (一)、生活好习惯

1、在家里不任性,自己的行动应事前告诉家长,外出前及回家后和家长打招呼。

2、经常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在家也讲普通话。

3、未经允许,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进入他人房间先轻敲房门,别人同意后才可以进入。

4、待人有礼貌。见了客人主动打招呼,起立让座,沏茶倒水,客人走时要送出门外,并说"再见"。

5、能认识到家庭、学校都是集体,懂得个人要服务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有事大家商量;懂得做事情要与别人合作,善于征求他人的意见,善于向他人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

6、注意安全,不玩火,不乱动家用电器,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7、注意关心国家大事,每天收听、收看新闻。

8、节约用电、用水,节约粮食,勤俭节约,反对浪费。

9、自己洗手、洗脸、洗手绢等小衣物。自己削铅笔,自己叠被子、叠衣服,自己收拾床铺,整理书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0、帮家长收拾饭桌、扫地、抹桌凳、择菜等,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家里经常开窗透风。

11、饭前喝水润喉,每日三餐按时进食,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售、不暴饮暴食,朴素节俭,不乱花钱。

12、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及时洗手,睡前洗脚。勤剪指(趾)甲、勤洗头勤洗澡。按时起居作息。

13、未经家长同意,不看电视、不看有害的书,按时作息,早睡早起,每天保证八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14、不早到校,上课前半小时离家;放学后不在校内外逗留,及时回家。

15、家长叫时,应马上停下自己的事情,及时应答,不拖拉。

16、在家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不用家长陪学,先做完作业后休息。

17、遇事爱问"为什么",勤于思考;相信科学,不迷信更不能参加迷信活动。 (二)、学习好习惯

18、读书声音哄亮,充满感情,使用普通话。

19、读书写字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姿势正确,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懂得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

20、上课前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本节课需要的书、练习本和工具。

21、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22、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书写工整、规范。

23、课外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与图书交朋友;读书时,勤做笔记,注意积累材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24、爱惜学习用品,自己的学习用品分类摆放,整洁有序。

25、懂得字典是无言的老师,养成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勤于思考,不懂就问,善于积累材料。

26、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主动求学。

27、能早起晨锻,为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充沛而旺盛的精力。

28、写完作业至少再从头到尾检查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可收拾,严肃、虚心、认真负责。

(三)、学校好习惯

29、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旷课,有事或有病须向班主任请假。

30、入校时,不带零食,并根据班级所在方向自动排成一队靠边走。

31、按时上两操,做操态度认真,姿势正确,不随便说话,站队快、齐、静,散开集合不说话。

32、上课时不随便下位、不随便推桌椅发出声响。

33、在走廊内要轻声慢步,上下楼梯要靠右边,不在楼道内大声喧哗、追来跑去。

34、课间做有益活动,不在教室敲桌凳、不骂人、不随便外出、不随便进花园、园地,不乱涂乱画,不吃零食。

35、见到师长主动问好,不欺负、不侮辱小朋友,不给别人起绰号,也不叫别人的外号。

36、升国旗、奏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有爱国意识,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37、有主人公意识,能对班级集体提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自觉服从大家的意见。

38、放学时,站队离校,站队和行进都有要整齐有序,不说话不打闹,出校后,根据回家方向列队而行,骑自行车的同学出校门到指定地点方能上车。

39、坐班车的同学上下车要遵守纪律,不要挤,在车内不打闹,不乱说话。 40、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交流要讲普通话。

41、做事有恒心,有耐性。成功后不骄傲,失败后不自卑。 (四)、社会好习惯

42、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损坏东西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43、团结他人,心地善良,遇事多为别人着想,不损人利己,做到"心中有他人"。

44、不讥笑别人的生理缺陷,同情并帮助贫困者和残疾人,

45、遇见外宾有礼貌,热情大方,不卑不亢,不围观尾随。

46、谦虚、诚实、待人诚恳,与人交往重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做到,说做一致,不说谎话、不骗人,有错就改。

47、不随地吐痰,不乱扔乱放垃圾,主动捡拾废物,能自觉维持环境卫生,

48、遇到坏人坏事要主动、及时向家长或老师报告,敢于、善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49、爱护公共财物,不乱触乱摸,不乱涂乱画。

50、遵守公共秩序,不打闹,不喧哗,不骂人,不干扰影响别人。

51、关心、尊重他人,乘车、坐船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不私拿、私拆别人的信件,

52、遵守交通规则,来回靠右行走,不违章骑车;不在公路、铁道、路口等有危险的地方玩耍。

53、遵守校规校纪和国家法律法规,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

54、热爱劳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生活,自觉服务公众。

55、关心身边环境的变化,搞一些有关环境、自然的小调查、小研究,并对环境保护提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

56、自觉维持环境卫生。

57、自觉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语言。

58、走路抬头、挺胸,步伐有力,精神面貌良好。

三、活动实施的方法:

(一)实施思路

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个重点,抓课堂教学研究。课外注重研究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完善。

坚持正面正确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创设形式多样的导行氛围,使学生在形象生动中受到教育,认识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纠错"要与"导行"相结合,及时纠正学生不良习惯。

(二)实施方法

1.教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严格约束,规范训练。

(2)个别接触,个别谈话。

(3)采用强化办法。

(4)对于不良行为的学生要采用科学的矫正方法。 2.家长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方法:

(1)塑造好家长自己的形象。

(2)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居高临下。

(3)家长要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4)家长对孩子要加强引导。

(5)让孩子做有限的选择。

(6)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7)培养执行好习惯的技能。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教育阶段

1、成立由学校"好习惯养成"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实施。

2、全校动员,人人参与,结合本校实际,寻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造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好习惯养成细则》,做到统一要求,统一布置。

3、印发《好习惯养成细则》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广为宣传。

4、发挥德育网络的作用。了解学生在家中的习惯表现,共商习惯教育的方法;与各教育点取得联系,接受有关信息。

5、要求低年级学生会读并知道《好习惯养成细则》中的内容要求。

第二阶段:实施操作阶段

(一)组建"侦察队",制定实施计划

1.以中队为单位,组织发动少先队员从公共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等方面,找出普遍存在、最需克服的生活陋习。并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主题队会,选出急需克服的前3个陋习。

2.指导队员们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等文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自己的"作战计划"(克服这些陋习的具体措施)

3、学校少先大队结合各中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教育重点,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好习惯养成细则》。

(二)、引导队员以实际行动向这些陋习发起挑战

1、发出"作战令"--印发《好习惯养成细则》组织学生学习,利用板报、宣传栏、广播等广为宣传。

2、各年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各班以点带面开设好习惯养成示范课,各年级从中挑选一节优质课参加学校《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教育》示范课,可以有演示、竞赛、评比、演讲、故事、儿歌、小品、哑剧、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队员熟记自己当前最应当克服的陋习和最急于养成的10条好习惯。

3、设立解决问题信箱,请有经验的老师和能干的队员,为"陋习"会诊,帮助他们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全校上下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排查出的"陋习"。

5、培训学生骨干,自觉执行《细则》。对部分较差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6、典型引路,定点、定服务对象,为好习惯教育活动提供实践的机会;二是以校歌、校训、校规、校史、校服为教育系列,增强学生的荣誉感,提高执行好习惯的自觉性。

(三):检查督导,进一步巩固"战果"

1、学校成立"告别陋习养成好习惯"小队,在学校、社区、家庭中争做小宣传员,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监督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以小队为单位,进行"克服陋习好办法对对碰"活动,比比谁的办法好。

3、以"好习惯成就好人生"为主题,进行征文、歌谣创作比赛。

4、少先队负责调查,低年级学生进行口头、情境设置的抽查。

5、学校设立督导岗,级部设立执勤岗,及时纠正学生违反好习惯的行为。

6、少先队"三个常规"(一日常规、纪律常规、卫生常规)一天一检查,"四个规范"(语言、行为、仪表、环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师、科任老师)共同目标,"三条渠道"(学校、家庭、社会)相沟通。

第三阶段:进行总结,评选表彰(评出"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小队标兵)

1.各级部、班级评选"小队标兵"。 2.学校召开好习惯教育活动情况汇报会和经验交流会。评选"向生活陋习开战--好习惯养成"优秀小队和优秀辅导员。

3.表彰优秀集体和个人,推动好习惯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由养成生活好习惯推向养成学习好习惯和社会好习惯,把学生的好习惯进一步推广到家庭、社会。

在小学生中间开展养成教育,对于加强小学生文明礼貌和日常行为训练,实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月龙小学

2015年8月30日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学法下一篇:以阳光为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