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75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75例糖尿病足中医护理与健康教育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护理;健康教育

文献标识码:B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由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多见于病程长、年龄较大、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的老年患者,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全方位、系统、精心的中医护理治疗及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本科自2010年1月~2013年5月共收治糖尿病足病患者75例,通过综合治疗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5例患者均为本科2010年l月~2013年5月确诊为糖尿病足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诊断符合WH0的标准。其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48~81岁,平均(6382±896)岁;糖尿病病程2~23 a,平均糖尿病史(1080±490)年。本组7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足麻、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合并单足或双足、一处或多处溃疡,溃疡面积在(05cm×07cm)~(63cm×80cm)之间;按Wagner分级法0~1级30例,2级15例,3级15例,4级12例,5级3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措施 全部病例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良好血糖控制、控制感染(抗生素),纠正代谢紊乱,缺血性溃疡的处理,神经性溃疡的处理,营养神经(维生素B12、微生素B1、甲钴铵),改善循环及神经功能,增强体质等综合治疗。

22 中医护理

221 一般护理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症状。其病因多由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至肺燥胃热肾虚而成。其病机主要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极为密切,故在治疗、护理、康复期间环境和起居好坏直接影响其疗效。将患者安置在室温18~20℃,湿度在50%~60%的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整体安静的环境中。护理人员做到文明礼貌,服务周到,使患者感到舒适,方便和安全。患者入院应测体重,以便计算饮食和药量,以后每周测量体重1次。注意观察患者神志,视力、血压、舌象、脉象和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

222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过食肥甘致脾胃积热,灼伤肺肾之阴,也可发为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凉性有营养,忌食肥甘厚味和醇酒灸、辛辣刺激之品,禁食含糖较高之物,适量增加蛋白质,如瘦肉、豆制品。按规定食量进食仍觉饥饿者,可添加蔬菜、瘦肉或略加豆制品;口渴者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麦冬、葛根等煎水代茶饮,苦瓜、海带、猪胰等能养阴润燥,益肺补脾,对治疗十分有利,可多食;若并发皮肤瘙痒、溃疡、疮伤、痈疽等,忌食鱼、虾、蟹、竹笋、牛肉、猪头肉等荤腥发性食物。

223 积极控制血糖 采用短效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或采用短效加长效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使用胰岛素须严格的掌握准确的时间和用量,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引起注射脂肪萎缩。口服降糖药物必须按医嘱严格执行给药时间、剂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伴有口腔炎、牙龈炎者可用甘草、银花水漱口;外阴瘙痒者可用千里光煎水或肤阴洁溶液熏洗坐浴;皮肤溃烂者,可用双料喉风散喷敷;手足苍白或发绀冰冷者可用当归红花乙醇涂擦。

224 皮肤护理 局部皮肤观察: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皮肤色泽及温度,创面的部位、范围、深度、组织坏死情况。如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发凉或皮肤逐渐变白或由暗红色转为暗紫红,甚至黑紫色,提示局部缺血缺氧严重,容易形成溃疡并形成坏疽。护理方法:由于患者皮肤微循环障碍,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皮肤护理至关重要。每天可用软皂温水39~40℃泡脚20min,洗脚时水温不宜太高,皮肤瘙痒或脚癣切勿用力搔抓,足部按摩每天数次,动作轻柔,从指尖向上按摩,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对已发生感染者,可采取局部渗液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抗生素。除全身用药外,可局部用生理盐水60mL加敏感抗生素加普通胰岛素8U配成混合液体浸湿无菌纱布后敷于清创后的创面上。滴湿纱布2~3次/d,在肉芽组织生长并有治愈倾向时停止使用。也可采用中药红油膏或八二丹外敷创面覆盖无菌纱布,1次/d,达到生肌去腐的作用。局部皮肤有红热痛但感染未发生扩散及没有水泡者,用中药金苋散加入醋酸中捣烂后外敷,1次/d。同时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受压。

225 辨证施护 糖尿病足属中医学脱疽范畴,对于脉络血瘀型患者予血府逐瘀汤口服,指导患者保持患肢舒展,血流通畅,疼痛减轻,同时轻轻按摩患肢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血瘀化热型患者,予四妙勇安汤内服,嘱患者保持足部清洁,洗脚水温不宜过高(40℃以下)。创面不易触水,避免过多行走,忌用熏洗药及肢体针刺止痛;对于毒热血瘀型患者关键是保持创面清洁,创口每日用黄连、黄柏、生大葱煎汁清洗并用黄连膏纱布或胰岛素加庆大霉素纱布外敷。换药1次/天;对于脉络寒凝型予阳和汤内服,注意足部保暖。配合中药煎剂熏洗,达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效,并用阳和膏或胰岛素加庆大霉素纱布外敷,温经活血,促进肢体循环。

226 足部的护理 ①不要光脚走路,不穿不合脚的鞋袜,应柔软舒适透气性好。②糖尿病患者每晚在睡前都应自查或在家属协助下检查脚底,如发现患者脚上出现破溃茧子、膑骶(鸡眼)、皮肤干裂、湿冷水肿、肤色变暗,趾甲变形局部红肿及感觉缺失,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不要撕掉或剪掉膑骶周围的死皮,不要随意使用足锉、鸡眼膏、鸡眼水、刀片来自己处理鸡

眼。忌用热水袋、电热毯、电烫壶保暖,以免烫伤,注意修剪指甲,要平着剪,不宜剪太短也不宜剪得有角度,以免损伤甲沟,造成继发感染。③冬天患者洗脚要先手后脚,手是敏感的,而脚对热已经不敏感了。袜子应穿吸汗、透气性好的,不要穿有补丁或破口的袜子,以免脚穿压不均,影响血液循环。鞋子要穿系带的,便于调节,如果系带较松,脚在鞋里容易受到冲击,受到损伤。脚腕的地方要固定好,以防出现受力不均匀,避免压出溃疡。④糖尿病足患者面对截肢的危险和经济压力,且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沮丧、自卑等不良心理,影响睡眠食欲,导致血糖波动。因此在健康教育中,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其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及掌握相关的自我保健知识对疾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使截肢的发生率减少45%~85%。了解患者的担忧,适时疏导,耐心解释病情,宣讲糖尿病足的成因、治疗原则和可能的预后,特别要告知糖尿病足的预后缓慢,应有信心,坚持不懈,不要因短期效果不明显便放弃治疗、灰心丧气和频繁的更换医生。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治疗,支持家属陪伴,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反复向其家属宣教,如果经内科治疗不理想,应及早截肢,否则可危及生命。

3 健康教育

31 加强糖尿病知识的宣传,积极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指导患者及家属将足部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加强足部监护积极防止诱发因素,培养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每天检查足部,经常用温水泡脚(水温37~40℃),注意观察足部皮肤色泽、动脉血管的搏动、感觉功能、局部温湿度变化等。

32 适量运动 对一般糖尿病患者要求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但对糖尿病足患者为减轻病变部位压迫,患者应卧床休息,不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行走时可使用拐杖,尽量减少运动。

4 讨论

糖尿病患者组织内含糖较高,易于细菌生长且白细胞吞噬能力降低,感染机率增加,伤口难于愈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应迅速清创,早期使用足量的胰岛素和有效的抗生素并辅以积极的护理,从患肢局部皮肤观察及皮肤护理、饮食护理、适量运动、中医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着手,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局部护理、整体护理贯穿始终,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把防治糖尿病足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降低截肢致残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丽琼

第2篇:健康小屋模式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75例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中应用健康小屋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以健康小屋模式对其进行护理管理,观察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水平变化及糖尿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FPG及2hPG水平同干预前对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DKT、SDSCA评分同干预前比较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中实施健康小屋模式,可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利于血糖控制,值得推广。

【关键词】社区护理;糖尿病;健康小屋

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社区慢性疾病之一,该症发生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健康小屋是一种院外的健康服务终端,能够将各种专业的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从而提高社区糖尿病的管理质量[1]。本研究通过对比,探讨了健康小屋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广东省深圳龙华新区中心医院牛湖社康中心辖区内登记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2例,女性43例,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88±34)岁,糖尿病病程1~12年,平均病程(71±12)年,其中8例合并高血压,10例合并冠心病。纳入标准: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FPG≥70mmol/L,2HPG≥111mmol/L)[2];糖尿病病程≥1年;意识清晰,无交流沟通障碍;同意参与此次研究。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患者;病历资料不全;随访中断者。

12方法

121建立糖尿病健康小屋选择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并接受糖尿病管理相关培训的社康医师2名与护士4名,并配备糖尿病宣传册、血糖仪、身高体重秤、食物模型、血压计、教育挂板及有专门管理软件的电脑等物品,为方便登记,还应配备随访登记本。

122健康小屋干预方法①为入选的糖尿病患者建立管理档案,根据患者病情实施分级管理,对于病情稳定者每月随访1次,血糖波动明显患者每月随访2次,同时对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解;向患者发放糖尿病宣传册,通过一对一及团体宣教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座谈,鼓励其提出疑问,并交流经验。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控制主食,减少糖分、盐分及脂肪摄入,鼓励患者多进食粗粮及新鲜蔬菜,补充膳食纤维及多种微量元素,建议其尽量食用馒头等干食,并定时定量进食,同时向患者展示食物模型,使患者有更直观的了解。③讲授血糖监测方法:讲解血糖仪的正确使用方法、血糖检查时间、相关注意事项,并免费为患者进行血糖检测,患者可随时查看自己的监测数据。④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体质量等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运动方案需包括运动方法、时间、强度、频率等,并帮助其掌握运动技巧,嘱咐患者餐后运动,在出现劳累感时需立即停止。⑤监督并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其坚持用药对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并对不同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说明,使患者有一定心理准备,并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缓解方法进行讲解。

13观察指标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以己糖激酶法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进行测定。糖尿病知识评估采取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DKT)量表进行测定,共23道题,总分为23分,分数越高表明知识掌握越高[3];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进行评估,有6项内容,总分78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管理行为越好[4]。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对比干预后患者FPG及2hPG水平同干预前对比,明显较低(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具有较高发生率,且由于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5]。糖尿病属慢性疾病,且不可治愈,需长期服药控制血糖,如何增强社区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度及用药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一直是研究热点[6]。

健康小屋模式是一种结合专业医疗服务,社区健康管理及自助健康监测的护理服务模式,通过将各种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延伸至社区,从而为大量社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为便捷与高质量的健康管理[7]。有学者认为[8],健康小屋的建立,不仅能极大程度的解决看病难问题,还能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为疾病的防控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入选的社区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小屋模式进行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其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后糖尿病认知能力及自我管理行为得到显著改善,进一步证实了健康小屋的可行性。健康小屋模式能够为社区糖尿病的护理管理提供优质的平台,发挥自组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功能,同时将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运动指导、用药干预及饮食指导等有机结合。但也有学者指出[9-10],目前健康小屋模式的实施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专业人员及硬件设施的缺乏,未出台规范性制度等,还需进一步改进。

综上所述,健康小屋模式应用于糖尿病社区管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升其疾病认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建娟.糖尿病社区管理的重要性[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5):735-736.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 志,2014,30(10):893-942.

[3]王欣国,徐燕,丁晔,等.城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0):2079-2080.

[4]华丽,朱伟萍.《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的信效度验证[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6):5-8.

[5]倪云霞,刘素珍.我国社区糖尿病病例管理实施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7):2015-2017.

[6]魏学娟,吴浩,贾鸿雁,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4,31(6):412-414.

[7]韩荣.探讨社区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3):534,536.

[8]唐政,李建超,周海平,等.健康小屋在健康促进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华心血管病杂 志,2014,42(12):999-1000.

[9]冯伟,张建桃,朱春芳,等.“健康小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管理中的功能及意义[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4):64-65.

[10]陈观连,范穗光,沈丽琼,等.糖尿病健康小屋在糖尿病社区护理管理上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6):2748-2750.

(收稿日期:20160323)

作者:李仕红 贺卫权 唐艳 杨灼良

第3篇:小学生防溺水教育宣传标语(精选75句)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标语吧,标语是用简短文字写出的有宣传鼓动作用的口号,对文化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标语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生防溺水教育宣传标语(精选75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安全二字记心中,远离危险身体好。

二、齐抓共管,联防联动,严防溺水事故。

三、关爱生命旅程,预防溺水,注意交通安全。

四、加强领导,全面落实预防溺水安全措施。

五、生命只有一次,请珍爱生命。

六、平安伴我在校园,人人时时保平安。

七、珍爱生命,坚决不下水游泳;

八、生命只有一次,溺水只差一念。

九、大手牵小手,安全去游泳。

十、不要因碧波蒙蔽了双眼,不要因清凉失去了判断。

十一、预防溺水事故发生,确保学生暑期安全。

十二、注意安全常记得,快快乐乐每一刻。

十三、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平安校园。

十四、私自游泳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

十五、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

十六、若果你嫌命长,请在此处下水。

十七、花样年华,别为溺水停下!

十八、常在水边走,安全记心头。

十九、强化安全教育,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二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二十一、赶紧上岸很重要,喝补糖水解疲劳。

二十二、不明水域,请不要下水游泳。

二十三、玩水失足千古恨,回头是岸等来生。

二十四、生命第一,预防溺水;

二十五、严密防范,坚决遏制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二十六、如果你想变成死鱼一条,就请在此处下水。

二十七、清清河水,防止溺水;

珍惜生命,杜绝入水。

二十八、强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

二十九、切实增强安全意识,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三十、珍爱生命,远离溺水。

三十一、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

三十二、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不要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三十三、江河无情,生命无价!

三十四、你不能像鱼儿那般在水中自由,所以,请你预防溺水!

三十五、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三十六、此处发生溺水500起,至今未看溺水者上岸。

三十七、水中非天堂,涉水请慎重!

三十八、预防溺水,人人有责!

三十九、不要无父母陪伴下水游泳;

四十、伸手踢腿弯弯腰,预备动作不可少。

四十一、生命只有一次,请远离“水”边。

四十二、生命至高无上,学生安全第一。

四十三、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骄傲。

四十四、为了您的生命安全,去游泳时应有家长陪同。

四十五、珍爱生命!不要一人下水游泳。

四十六、珍惜生命,远离深水!

四十七、加强安全教育,建设平安校园。

四十八、游泳热身很重要,预防溺水要记牢!

四十九、依法监护子女,杜绝溺水事故。

五十、游泳有乐趣,生命最可贵,谨慎!

五十一、全社会齐抓共管,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

五十二、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

五十三、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

五十四、水是生命的源泉,但也有致命的`威力!

五十五、防范未成年人溺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五十六、增强防溺意识,绽放生命光芒!

五十七、维护校园安全,营造和谐环境。

五十八、让溺水事故远离校园,让平安幸福一生相伴。

五十九、溺水事故揪人心,下水游泳不安宁。

六十、我防溺水有高招,游前热身第二招。

六十一、请不要让江河成为你最后的家!预防溺水。

六十二、不要与同龄伙伴下水游泳;

不要无父母陪伴下水游泳。

六十三、生命仅一次,水火无情谊。

六十四、珍爱你我生命,河塘切勿靠近!

六十五、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

六十六、水是生命之源,请远离水源地。

六十七、不要让珍贵的水带走你可贵的生命!

六十八、切记:不要去非正规游泳场所游泳!

六十九、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远离危险平安成长。

七十、预防溺水,不要让水变成亲人的眼泪!

七十一、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七十二、管,联防联动,严防溺水事故。

七十三、请不要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七十四、生命只有一次,杜绝私自游泳。

七十五、珍爱生命,关爱为先,切实做好防溺水工作。

第4篇:小学必背75首古诗含注解49-75

古诗整理材料16

49、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风波: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作品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 表达作者对渔民工作痛苦艰险的同情和对百姓的怜爱。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 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公元1015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这首诗概述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本文描绘了生活劳动的艰苦。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艰辛。

50、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 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宋代诗人,汉族,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对北宋后期社会经济产生很深的影响,已具备近代变革的特点,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推动改革,力图革除北宋存在的积弊,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在文学上具有突出成就,是唐宋时期八大家之一,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

赏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51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京口: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长江的南岸,和瓜洲相对。

2、瓜洲:瓜洲在今天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县南,与京口相对

3、一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4、间(jiān):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要注意不能误读成去声,不是动词“间隔”的“间”。根据本平仄格律、“间”字固有的词义,以及古人语言习惯,此“间”字必须为平声。“一水间”为体词性偏正词组,内部结构与“咫尺间”、“几步间”、“一瞬间”、“一念间”相同,中心词为“间”,限定成分为“一水”。整句的意思是说京口和瓜州就一条(横向的)河的距离之内。按古人文言的说法,即所谓仅“一水之遥”。王安石是想说江南江北之近,而不是想说它们之隔离。

5、钟山:今南京市的紫金山,诗人当时家居于此。

6、隔:间隔。

7、数重:几层。读shù chóng

8、绿:吹绿了。

9、何时:什么时候。

10、还:回。

译文

春日夜里,行船停泊在瓜洲岸边,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 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地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了,也不远了。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句为千古名句,再次写景,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绿”字是吹绿的意思,是使动用法,用得绝妙。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因为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心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52、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①书:书写,题。

②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③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④无苔:没有青苔。

⑤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⑥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⑦将:携带。绿:指水色。

⑧排闼(tà):开门。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

清侯方域《宁南侯传》:“[左良玉]走匿牀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

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⑨送青来:送来绿色。

这是作者题写在湖阴先生居室墙壁上的一首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是作者的朋友。 译文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修辞手法

后两首诗句,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简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5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注释

1.望湖楼:在杭州西湖边。

2.翻墨:像墨汁一样的黑云在天上翻卷。遮:遮盖,掩盖。

3.跳珠:形容雨点像珍珠一样在船中跳动。

4.卷地风:风从地面卷起。

赏析

这首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

54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55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洒豚欲上时。

注释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歌和绘画。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芦芽:芦笋。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解说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

56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

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57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

58 三衢(qú)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人资料

曾几 (jī)(1084~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赣州(今属江西)人,徙居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畿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

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注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衢江区,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赏析:

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开朗!次句写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的路目,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诗意

这是一首纪行诗,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59 示 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6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题意思: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1)将晓:天将要亮。

(2)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3)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4)“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5)岳:指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6)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8)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9)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0)南望:远眺南方。

(11)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61、四时田园杂兴(1) (宋) 范成大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作者背景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虽写过不少爱国诗篇,但最著名的还是田园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农村生活和风土人情。 注词释义

杂兴: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

耘田:锄草。

绩麻:即缉麻,把麻搓成线。

童孙:幼小的孙子。

未解:不能,不会。

供:担任,担负。

傍:靠近。 古诗今译

白天出去锄草夜里缉麻,农家儿女都能各自持家。小孙子还不会耕田纺织,也靠近桑树阴学习种瓜。 名句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本篇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夏日村庄的生活场景:男耕女织,日夜操劳,虽然辛苦,却也其乐陶陶。最精彩的是后两句。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农村孩子的游戏,也多是模仿大人的劳动。一个“学”字,透出儿童的天真活泼,极富生活情趣。诗中没有出现老人的形象,但称农夫农妇为“儿女”,称小孩为“童孙”,分明是老农的口吻,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家乐事图。这里有写实的成分,更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语言通俗浅显,文笔清新轻巧,使人由景见情,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

jiě gòng

bàng sāng yīn

62.四时田园杂兴(2) (宋) 范成大

梅 子 金 黄 杏 子 肥, 麦 花 雪 白 菜 花 稀。 日 长 篱 落 无 人 过, 唯 有 蜻 蜓 蛱 蝶 飞。

译文: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简析: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前两句写出梅黄杏肥,麦白菜稀,色彩鲜丽。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后两句写出昼长人稀,蜓飞蝶舞,以动衬静。

jiá

注词释义: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肥:指果肉肥厚。

3、麦花:荞麦花。

4、菜花:油菜花。

5、日长:夏天已近,白天越来越长了。

6、篱落:篱笆。

7、惟有:只有。

8、蛱(jiá)蝶:菜粉蝶。

63.小 池 (宋) 杨万里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作者背景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注词释义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爱惜。

细流:细小的流水。

照水:倒映在水面。

晴柔:晴天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指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端。 古诗今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名句赏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阴、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用来形容初露头角的新人。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 竟 西 湖 六 月 中, 风 光 不 与 四 时 同。 接 天 莲 叶 无 穷 碧, 映 日 荷 花 别 样 红。

作者背景

杨万里(1124-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是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诗通俗清新,流畅自然,人称“诚斋体”。诗的内容以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经幽默地跟他开玩笑说“处处山川怕见君”。 注词释义

净慈寺:杭州西湖畔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曾做过直阁秘书等官。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的。 古诗今译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名句赏析——“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65.春 日 (宋) 朱熹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作者背景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学家。字元晦(huì),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写过一些好诗,善于寓哲理于形象,以《春日》、《观书有感》等较著名。 注词释义

胜日:风光美好的日子。

寻芳:游赏美景。

泗水:河名,流经山东曲阜一带。

滨:水边。

等闲:轻易,随便。

总是:都是。 古诗今译

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东风的妖面,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

名句赏析——“万紫千红总是春。”

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的所见所识。春回大地,诗人耳目一新。正是这新鲜的感受,使诗人认识了东风。仿佛是一夜东风,吹开了万紫千红的鲜花;而百花争艳的景象,不正是生机勃勃的春光吗?诗人由“寻”而“识”,步步深化,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但泗水在山东,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滨讲学传道;而南宋时那地方早已沦陷于金国,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来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难免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当然,如果读者全不理会那些哲理,只把它当作一首游春诗来欣赏,那也是读者的权利,朱熹是无可奈何的。

sì shuǐ bīn

66、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注释译文

1.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2.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3.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4. 徘徊:来回移动。 5. 为:因为。

6.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7. 那得:怎么会。 8. 那:怎么的意思。 9. 清如许:这样清澈。 10. 如:如此,这样。 11. 清:清澈。

12.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

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观书有感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观书有感二首作品鉴赏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

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67.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 外 青 山 楼 外 楼, 西 湖 歌 舞 几 时 休? 暖 风 熏 得 游 人 醉, 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作者背景

林升,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的一位读书人,其他情况都无从查考。 注词释义

临安:即诗中的杭州(在今浙江),南宋的国都。

邸:旅店。

直:简直。

汴州:北宋的国都,在今河南开封。 古诗今译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楼,西湖的歌舞何时方休?暖风把游人熏得陶醉,简直把杭州当作汴州。

名句赏析——“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想偏安一隅,在杭州大造宫殿园林,仅花园就修了40多所,其他贵族富豪的楼台亭榭更是不计其数。这首诗的前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的无限,写尽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复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几时能着手?然而,暖洋洋的风把游人吹得好像喝醉了酒,飘飘然,陶陶然,个个醉生梦死,毫无忧患意识,竟然把江南的杭州当作了中原的汴州。“暖风”语意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末句既是讽刺,又是警告:长此以往,必将重蹈覆辙,杭州也会像汴州一样,沦于金人的铁蹄之下。全诗不用典故,篇幅极短而内蕴丰富,语言平易而忧愤深沉。

xūn dé

biàn

68.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yīng

应 怜 屐 齿 印 苍 苔, 小 扣 柴 扉 久 不 开。 春 色 满 园 关 不 住, 一 枝 红 杏 出 墙 来。

chǐ

作者背景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原姓李,后嗣龙泉(今浙江龙泉)叶氏。长期隐居钱塘西湖,《游园不值》广为传诵。 注词释义

不值:没有遇到主人。

屐:一种木头鞋,底下有齿,可以防滑。

小扣:轻敲。

柴扉:用树条编扎的简陋的门。 古诗今译

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名句赏析——“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以“游园不值”为题,本是说自己游园的目的没有达到。可是诗人却由此生发感想。他想,这可能是因为主人怕踩坏园中的青苔,怕破坏了园中的美景,因此才不让自己进来的缘故罢。短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善解人意,也写出了他那一片怜春惜春的情怀!但这首诗更为脍炙人口的还是后两句。柴门虽然不开,满园春色却难以关住,你看一枝红杏探出墙头,不正在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吗?“关不住”、“出墙来”,简单的几个字,写出的并不仅仅是园中美丽的春色,还写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写出了一片春意盎然。尽管主人没有访到,但作者的心灵已经被这动人的早春景色完全占满了!

juǎn

69.乡村四月 (宋) 翁卷 绿 遍 山 原 满 白 川, 子 规 声 里 雨 如 烟。 乡 村 四 月 闲 人 少, 才 了 蚕 桑 又 插 田。

诗词注释

1. 2. 3.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乡村四月诗句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乡村四月作品鉴赏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

有的风物。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卷。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其实那不是雾,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广阔,笔触细腻;色调鲜明,意境朦胧;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四月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这首诗全篇语言朴实生动,风格平易自然,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之情。[2]

[4]

乡村四月作者简介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

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屡考进士不中,布衣文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 。他的诗大多讲究技巧,有清新淡远的意味,讲究锤炼字句,写景善白描,时有佳句,为人传诵,著有《四岩集》、《苇碧轩集》。

70.墨 梅 (元) 王冕 我 家 洗 砚 池 头 树, 朵 朵 花 开 淡 墨 痕。 不 要 人 夸 颜 色 好, 只 留 清 气 满 乾 坤。

作者背景

王冕(1287-1359),元代画家、诗人。字元章,号煮石山农、饭牛翁、梅花屋主等。诸暨(今浙江诸暨)人。出身贫寒,少年时常常白天下田、放牛,晚上去佛寺长时灯下读书。工于画梅,又擅长作诗。诗风质朴自然。 注词释义

墨梅: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洗砚池:传说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练习书法,在池水里洗刷毛笔,池水都变成了黑色。

淡墨痕:用洗砚的池水浇灌梅花,花朵上显出淡淡的墨痕。

清气:清香之气。

乾坤:天地。诗中指人间。 古诗今译

长在我家洗砚池边的梅花树,花儿朵朵都染上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奖它颜色美好,只求得让清香之气充满乾坤。 名句赏析——“朵朵花开淡墨痕。”

这是一首语言质朴,不同一般的题画诗。梅花本是彩色的,她不会因为墨池水的浇灌而变成黑色。显然,这墨梅不是现实中所有,而是出自于诗人的画笔之下;同时,这也不是对梅花外表之美的描摹,而是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试想,那傲霜斗雪的梅花,即便没有那娇艳颜色,她那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凌寒独开的高洁品格不照样值得我们去歌唱、去赞美吗?这同诗人自己不畏权贵、蔑视功名利禄的高洁情怀是多么一致。所以诗

人看来,他画笔之下的梅花不需要有美丽的颜色,只要能长久保留住她的清香之气就足够了。这是诗人对梅花精神的独特体会,也是这首诗的高妙之处。

71.石灰吟 (明) 于谦 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 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 粉 骨 碎 身 浑 不 怕,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作者背景

于谦(1398-1457),明代军事家、诗人,永乐进士。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诗歌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 注词释义

1、出深山:意思是说石灰是从深山中开采出来的。

2、等闲:寻常,平常。

3、清白:指石灰颜色纯洁雪白。 古诗今译

经过千万次锤打出自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

名句赏析——“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写志的诗,相传是作者17岁时所作。石灰是古人建筑中用于涂抹和粘合的主要原料,它由石灰石烧制而成,须经过山中千锤百击的开采和熊熊烈火的冶炼。诗人把这一过程用拟人的方式形象地描写出来,借石灰的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炼、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诗的语言简洁、生动,全诗贯注着一种磊落刚正的英雄之洁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72.竹 石 (清) 郑燮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清代书画家、诗人。字克柔,号板桥,清乾隆年间的进士,兴化(今江苏兴化)人。诗风质朴泼辣,在画坛上也是独树一帜,称其为“扬州八怪”之一。 注词释义

1、立根:扎根、生根。

2、原:本来。

3、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4、磨:折磨,挫折。

5、击:打击。

6、坚劲:坚韧、刚劲。

7、任:任凭。

8、尔:你。

古诗今译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

xiè

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73.所 见 (清) 袁枚méi

牧 童 骑 黄 牛, 歌 声 振 林 樾。 意 欲 捕 鸣 蝉, 忽 然 闭 口 立。

词句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所见白话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创作背景

诗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

所见文学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高潮。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4]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5]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平、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 “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作者简介

袁枚(公元1716年一公元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提倡妇女学文,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74.村 居 (清) 高鼎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村居白话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

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村居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

村居文学赏析

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3]

村居作者简介

高鼎(1821~1861),字象

一、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有关他的生平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著有《村居》、《拙吾诗稿》等。

gōng

75、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yīn

shì

九 州 生 气 恃 风 雷, 万 马 齐 喑 究 可 哀。 我 劝 天 公 重 抖 擞,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才。

作者背景

龚自珍(1792-1841),一名巩祚,字(?王+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道光进土,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在诗歌创作上也有相当高的成就,诗风瑰丽,有“龚派”之称。他的诗饱含着忧国愤世的激情和对理想的憧憬,语言恣纵雄奇。

注词释义

1、己亥:道光十九年。

2、九州:指中国。

3、生气:活力,生命力。

4、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的中国死气沉沉。

5、喑:哑。

6、究:终究、毕竟。

7、重抖擞:重新振作、奋发起来。

8、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

9、降:赐给、给予。这里有产生、选用的意思。

古诗今译

九州内生机勃勃要有风雷激荡,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可哀。我劝告天公要重新把精神振作,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才。

名句赏析——“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是首借题发挥,极力提倡“更法”,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的诗作。龚自珍生活的时代正当清政府腐败衰落的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诗人用象征的

手法,写了这首感情激越的诗篇。大自然要保持生气勃勃的状态就要有风雷的激荡,如果在死气沉沉的空气中则一切都会窒息。同样,中国要重现勃勃的生机,也必须要实行重大的变革。天公在诗中原指主宰宇宙的玉皇大帝,这里则借指清朝统治者。诗人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奋发有为,因而大声疾呼,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表达出一种渴望社会变革的急切心情。全诗充满了诗人关注社会政治的激情,想象奇物,气势生动,催人奋进,满腔爱国热情跃然诗中。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词释义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指春光明媚。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襄樊。

古诗今译

在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回头看妻儿没有了愁容,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禁得欣喜若狂。白日里引吭高歌且纵情饮酒,明媚的春光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立即动身走巴峡穿巫峡,然后经襄阳而转向那旧都洛阳。 名句赏析——“青春作伴好还乡。”

这是杜甫52岁流落到梓州时被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的佳作。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悦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如此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第5篇:小学生作文指导 (75)

大雄的恐龙读后感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书店里买到了自己的第一本《机器猫》,从此,便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憨态可掬的机器猫,傻里傻气的野比大雄,温柔可爱的静香,暴力又有义气的胖虎,狡猾的小夫。

今天,听说哆啦A梦有了一部电影《大雄的恐龙》,虽然早已看过漫画,但是还是忍不住去看。散文吧原创

看完了,有好多的感想,但是自己却表达不出来,这种感觉好奇怪。

看得出来这部动画片是制作者们用心弄出来的,画风给人眼前一亮,但是剧情却是最主要的东西,刚开始,我是狂笑着看过来的;笑着笑着,我沉默了――我看到大热天大雄为了孵出皮助而盖着厚厚的棉被,当我看到大雄感冒不能去看望皮助,皮助饿着肚子,冒着大雨来看望大雄。

故事的最后,大雄和皮助不得不分开了

大雄:皮助,以后你生活在这里,你会知道好多好多的事,你会变得越来越大,我也会,我也会,会,努力的。

当皮助追着大雄,大雄忍住心中的痛苦对哆啦A梦说:快,快启动时空机!

这个故事非常感人。

第6篇:小学生 古诗75首分类及练习

古诗75首分类及练习

姓名

学号

得分

春:

1、《咏柳》

贺知章

(

不知细叶谁裁

),二月春风似剪刀。

2、《春日》

朱熹

(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3、《游园不值》

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

)。

4、《凉州词》

王之涣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5、《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

6、《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夏:

1、《池上》

白居易

(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2、《小池》宋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

3、《晓出净慈寺》

杨万里

(

接天莲叶无穷碧

),

映日荷花别样红。

4、《江南》

汉乐府

(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秋:

1、《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2、《山行》

杜牧

(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3、《暮江吟》

白居易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

冬:

1、《江雪》

柳宗元

(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刘长卿

(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3、《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

4、《塞下曲》

卢纶

(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雨:

1、《春晓》

孟浩然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2、《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

3、《江南春》

杜牧

(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

4、《渔歌子》

张志和

(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5、《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

“日”字:

1、《绝句》

杜甫

(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2、《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

3、《乐游原》

李商隐

(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4、《忆江南》

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

5、《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

6、《望天门山》

李白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

月:

1、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2、《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

3、《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

4、《泊船瓜州》

王安石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5、《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

6、《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

)。

7、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

8、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9、今夜明月人相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

10、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

11、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

12、

(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雨:

1、(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2、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3、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4、夜雨剪春韭,(

新村间黄粱

)。

美景:

1、《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3、《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5、《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

6、《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

7、《题西林壁》

宋苏轼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

8、《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9、《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思乡:

1、《静夜思》

唐李白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3、《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

露水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友情:

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

2、《送元二安西》唐王维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3、《赠汪伦》

唐李白

(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4、《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

5、《别董大》

唐高适

(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6、《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爱国:

1、《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2、《石灰明于谦

粉身碎骨全不惜,(

要留清白在人间

)。

3、《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4、《题临安邸》

宋林升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5、《示儿》

宋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

陆游(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7、《竹石》

清郑燮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母爱:

《游子吟》

唐孟郊

谁言寸草心,

(

报得三春晖

)。

边塞:

1、《凉州词》

唐王翰

(

醉卧沙场君莫笑

),

古来征战几人回。

2、《出塞》

唐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

3、《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

4、《凉州词》

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

乡村:

1、《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夏)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

(

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2、《乡村四月》

宋翁卷

(春)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

3、《村居》

清高鼎

(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

4、《所见》

清袁枚(夏)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酒:

1、《清明》

唐杜牧

借问酒家何处有?

(

牧童遥指杏花村

)。

2、《江南春》

唐杜牧

(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3、《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4、《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

托物言志:

1、《蜂》

唐罗隐

(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2、《墨梅》

唐王冕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3、《竹石》

清郑燮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

明于谦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节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2、《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

其他:

1、《敕勒歌》

北朝民歌

(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2、《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

3、《风》唐

李峤

(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4、《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鹿柴》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6、《悯农》唐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7、《: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8、《江上渔者》唐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第7篇: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 咏鹅(上)

时间:2015-3-24 地点:北京吟诵QQ群 主持:朱思畅 主题:小学必背75首古诗 内容:《咏鹅》(上)

一、课前讲解

1、九而吟诵精选集, 收录246首作品,马上就出版。一张CD一张DVD。其中大量的音频进行了重新录制。246首包括了小学和初中的150首,以及增加的蒙学、散文、书籍等。希望到时候可以跟老师们分享内容

2、小学必背75诗歌《咏鹅》

这首诗歌是非常有名,也是中国人都会的诗歌。

3、《咏鹅》的小故事

网上传播的《咏鹅》的吟诵版本,开篇小设计十分有名的。“朱思凝,我来教你吟诵„„”

当年录制的时候朱思凝很小。现在我们重新录制了《咏鹅》。

4、出版CD问题 还没有公开发行的情况,这个是校内出版。

二、《咏鹅》讲学

1、说故事

说起《咏鹅》我们有个小故事。浙江义乌是现在有名的商品地,义乌有个塔,叫大安寺塔。这个是北宋宋徽宗时期的塔,但是这个塔年久失修倒塌了,有的人就到了塔下找砖时发现砖头上有字!大家一看,塔砖上居然刻着骆宾王的《咏鹅》,就可见这首诗歌是多么有名!

2、吟诵一遍《咏鹅》

3、吟诵注意

小朋友吟诵的时候可以调高一下高调、包括女老师也可以调高。

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计调子的高低。

4、师生跟随吟诵《咏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青波

5、老师总结

说到《咏鹅》时,总会有老师问,我从哪里开始教授吟诵?我提供个小建议,如果一开始讲授吟诵规则,可能听课的老师和小朋友难以接受。我们可以先从《咏鹅》开始,

6、《咏鹅》怎么教?

我在上课的时候,先展示了这么一幅图片,问:这个图你知道展现是什么诗歌吗?小孩往往能猜出来是《咏鹅》,因为有鹅。

“小孩是谁呢?” “骆宾王!”

“小孩边上有河!河是干嘛的?可以猜测有鹅有用嘛!” “还有有石头呢!” “小孩拿什么?” “笔!”

“拿笔在干嘛?” “写诗?” “没纸怎么写?”

然后台下的孩子开始猜测了:写鹅上?写石头上?写水里面?写地上?

(1)老师此时总结诗歌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中国画不是写实的!而是写意的,一种感觉!中国画和西方的画是不一样(西方一开始的画风是写实的,但是由于照相机出现才发现写实有些不切实际,于是改变了画风,变成抽象、印象派等!),中国的画是和现实生活完全不一样的!拿着笔只是在告诉你一个意象,说明这个孩子有文化!怎么能表现作诗呢?也可以用根笔!

说到这也许有的小孩子知道了,哦!笔代表了作诗! (2)那么他怎么作诗呢?

不能拿着一张纸和笔,边走边写,这个不现实。但是古代有个李贺,他就是背一箩筐,边走边写。

怎么写诗呢?我们先看看骆宾王,骆宾王七岁作诗,是个富贵家庭,当地的有名人,所以骆宾王的父亲遵从了家族的习惯去山东做官,留下了老父亲、儿子、妻子在义乌老家。

中国自古以来老人爱孙子,《礼记》记载“父亲可以不抱儿子,可以抱孙子。”也可以看出孙子比儿子地位高。

爷爷天天跟门客夸孩子有多棒!当然有一天门客把孙子带到了城外,询问:“你会作诗吗?”骆宾王:“会啊!” 但是这个时候没带纸啊!怎么作诗呢?肯定说到这里就有孩子说:“直接说出来!”

老师纠正:“说不对!应该是直接唱出来!” 然后老师示范吟诵

这个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教会学生了。 (3)虚注意的吟诵规则

对于初学的孩子我们要按照基本规则来做

“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面对吟诵,哪个最简单?“依字行腔!依意行调” 吟诵大体下:短篇的小古体诗最简单,指需要遵循入短韵长。 可以不提入声字!可以悠扬的唱起来! 边唱边背,熟悉了文本,达到了目的! (4)点明入声字

应该要不要点明入声字呢?看自己的班级情况来定!如果孩子能接受就说明,不能接受的话就这样说:

(就说本首诗歌有几个字,需要读短,为什呢?因为是入声字!什么是入声字呢?下节课再说!我们现在先来记住他们把它读短。)

(5)文读

文读是文人读书的方法,要尽可能读懂中国人的发音,发音关键在于它有入声字。只不过我们普通话中没有了入声字了,现在我们只是遵循了入声短读的特点,把入声的处理上处理得短了一些,是今天最好的处理办法。这个是最为现实的做法!(我们心里知道就好,学生没必要知道)

吟诵的时候注意,短一点就ok! (6)入声字短读的好处?

歌曲的节拍变得好玩,轻快,可爱,符合少年心性!(不要拆解古诗,吟诵一边整体感知,再拆解)

(7) 诗歌精彩之处

诗歌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入声字,尤其是颜色搭配和动作。入声字让整首诗歌变得轻巧可爱。(曲:弯着脖子)

(8)韵字拖长

本首诗歌除了入声字短读,还有的地方必须要拖长,就是黄颜色的字体。

现在我们来试试拖长,看谁的气拖长(拖长感觉到韵母都一样,老师就可以解释这个就是押韵,因为押韵好听;但是第三句不押韵。都押韵的话太单调了。) (9)本诗扩展的地方

歌(出示象形字,一个哥字边上一个欠,证明是一个人在张大嘴巴):一个人长着大嘴在有节拍的唱歌。(鸭子有节拍的嘎嘎)

波:让孩子展开想象力去想像。

7、师生跟随吟诵《咏鹅》

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青波

8、老师总结全新讲法

我们可以选择75首诗歌来讲解,目的就是开展吟诵课。我今天也想借助《咏鹅》来让大家知道怎么上吟诵课。

为了让课丰富一些,(拟人:曲项向天歌)刚才不是说一个人张嘴唱歌!在这里把鹅比喻成人一样唱歌,“歌”又是个韵字,是一个汉字,又是一个表示一个人的意象的亮点。

9、吟诵新录制的《咏鹅》

第8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注音版)

目录

1

江南(江南可采莲) 2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3 敕勒歌(敕勒川) 4 咏鹅(鹅鹅鹅) 5 风(解落三秋叶) 6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7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8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9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10 春晓(春眠不觉晓) 11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1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13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14 鹿柴(空山不见人)

15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17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18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19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20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2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22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23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24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25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26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27 绝句(迟日江山丽)

28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29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汉乐府 汉乐府 北朝民歌 骆宾王 李峤 贺知章 贺知章 王之涣 王之涣 孟浩然 王翰 王昌龄 王昌龄 王维 王维 王维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李白 高适 杜甫 杜甫 杜甫 杜甫 张继

30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31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3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33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34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35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36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37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38 池上(小娃撑小艇) 39 忆江南(江南好)

40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41 悯农(锄禾日当午) 42 悯农(春种一粒粟) 43 江雪(千山鸟飞绝) 44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45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46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47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 48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49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51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51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52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5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54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55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56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57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58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

59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6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韦应物 孟郊 韩愈 张志和 卢纶 刘禹锡 刘禹锡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 胡令能 李绅 李绅 柳宗元 贾岛 杜牧 杜牧 杜牧 罗隐 范仲淹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 苏轼 苏轼 苏轼 苏轼 李清照 曾几 陆游 陆游

61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62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63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6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65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66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67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68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69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70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71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72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73 所见(牧童骑黄牛) 74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75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范成大

范成大 杨万里

杨万里

朱熹

朱熹

林升 叶绍翁

翁卷

王冕

于谦 郑燮

袁枚

高鼎

龚自珍

1. jiāng nán

hàn yuâ fǔ

江 南 汉 乐 府

jiāng nán kě cǎi lián lián yâ hã tián tián 江 南 可 采 莲, 莲 叶 何 田 田。 yú xì lián yâ jiān 鱼 戏 莲 叶 间。

yú xì lián yâ dōng yú xì lián yâ xī

鱼 戏 莲 叶 东, 鱼 戏 莲 叶 西。 yú xì lián yâ nán yú xì lián yâ běi 鱼 戏 莲 叶 南, 鱼 戏 莲 叶 北。

2.cháng gē xíng hàn yuâ fǔ

长 歌 行 汉 乐 府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zhāo lù dài rì xī 青 青 园 中 葵, 朝 露 待 日 晞。 yáng chūn bù dã zã wàn wù shēng guāng huī 阳 春 布 德 泽, 万 物 生 光 辉。 cháng kǒng qiū jiã zhì kūn huáng huá yâ shuāi 常 恐 秋 节 至, 焜 黄 华 叶 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hã shí fù xī guī 百 川 东 到 海, 何 时 复 西 归?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少 壮 不 努 力,老 大 徒 伤 悲。

3. chì lâ gē běi cháo mín gē 敕 勒 歌 北 朝 民 歌

chì lâ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tiān sì qiï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4.yǒng ã luî bīn wáng 咏 鹅 骆 宾 王

ã ã ã 鹅,鹅,鹅,

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曲 项 向 天 歌。 bái máo fú lǜ shuǐ 白 毛 浮 绿 水, hïng zhǎng bō qīng bō 红 掌 拨 清 波。

5. Fēng lǐ qiáo 风 李 峤

jiě luî sān qiū yâ 解 落 三 秋 叶, nãng kāi âr yuâ huā 能 开 二 月 花。 guî jiāng qiān chǐ làng 过 江 千 尺 浪, rù zhú wàn gān xiã 入 竹 万 竿 斜。

6. yǒng liǔ hâ zhī zhāng

咏 柳 贺 知 章

bì yù zhuāng chãng yī shù g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ì yâ shuí cái chū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âr yuâ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7. huí xiāng ǒu shū hâ zhī zhāng 回 乡 偶 书 贺 知 章

shào xiǎo lí jiā lǎo dà huí 少 小 离 家 老 大 回, xiāng yīn wú gǎi bìn máo shuāi 乡 音 无 改 鬓 毛 衰。 ãr tïng xiāng jiàn bù xiāng shí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xiào wân kâ cïng hã chù lái 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8. liáng zhōu cí wáng zhī huàn

凉 州 词 王 之 涣

huáng hã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yí piàn gū chãng wàn râ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qiāng dí hã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chūn fēng bú dù yù mã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关。

9. dēng guàn quâ lïu wáng zhī huàn

登 鹳 雀 楼 王 之 涣

bái rì yī shān jìn 白 日 依 山 尽, huáng hã rù hǎi liú 黄 河 入 海 流。 yù qiïng qiān lǐ mù 欲 穷 千 里 目, gâng shàng yì cãng lïu 更 上 一 层 楼。

10. chūn xiǎo mâng hào rán

春 晓 孟 浩 然

chūn mián bù juã xiǎo 春 眠 不 觉 晓, chù chù wãn tí niǎo 处 处 闻 啼 鸟。 yâ lái fēng yǔ shēng 夜 来 风 雨 声, huā luî zhī duō shǎo 花 落 知 多 少。

11. liáng zhōu cí wáng hàn

凉 州 词 王 翰

pú táo měi jiǔ yâ guāng bēi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 yù yǐn pí pá mǎ shàng cuī 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 zuì wî shā chǎng jūn mî xiào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 gǔ lái zhēng zhàn jǐ rãn huí 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12. chū sài wáng chāng líng

出 塞 王 昌 龄

qín shí míng yuâ hàn shí guān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wàn lǐ cháng zhēng rãn wâi huán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dàn shǐ lïng chãng fēi jiàng zài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bú jiào hú mǎ dù yīn shān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13. fú rïng lïu sîng xīn jiàn wáng chāng líng

芙 蓉 楼 送 辛 渐 王 昌 龄

hán yǔ lián jiāng yâ rù wú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píng míng sîng kâ chǔ shān gū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luî yáng qīn yǒu rú xiāng wân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yí piàn bīng xīn zài yù hú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14. lù zhài wáng wãi

鹿柴 王维

kōng shān bú jiàn rãn 空 山 不 见 人, dàn wãn rãn yǔ xiǎng 但 闻 人 语 响。 fǎn jǐng rù shēn lín 返 景 入 深 林, 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复 照 青 苔 上。

15. sîng yuán âr shǐ ān xī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wâi chãng zhāo yǔ yì qīng chãn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kâ shâ qīng qīng liǔ sâ xīn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quàn jūn gâng jìn yì bēi jiǔ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xī chū yáng guān wú gù rãn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wáng wãi

王 维 16. jiǔ yuâ jiǔ rì yì shān dōng xiōng dì

九 月 九 日 忆 山 东 兄 弟

dú zài yì xiāng wãi yì kâ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měi fãng jiā jiã bâi sī qīn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ù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biàn chā zhū yú shǎo yì rãn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17. jìng yâ sī 静 夜 思 chuáng qián míng yuâ guāng 床 前 明 月 光, yí shì dì shàng shuāng 疑 是 地 上 霜。

jǔ tïu wàng míng yuâ 举 头 望 明 月, dī tïu sī gù xiāng 低 头 思 故 乡。

18. gǔ lǎng yuâ xíng 古 朗 月 行 xiǎo shí bù shí yuâ 小 时 不 识 月, hū zuî bái yù pán 呼 作 白 玉 盘。 yîu yí yáo tái jìng 又 疑 瑶 台 镜, fēi zài qīng yún duān 飞 在 青 云 端。

wáng wãi 王 维

lǐ bái

李 白

lǐ bái 李 白 19. wàng lú shān pù bù lǐ bái

望 庐 山 瀑 布 李 白

rì zhào xiāng lú shēng zǐ yān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yáo kàn pù bù guà qián chuān 遥 看 瀑 布挂前川。

fēi liú zhí xià sān qiān chǐ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yí shì yín hã luî jiǔ tiān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20. zâng wāng lún lǐ bái

赠 汪 伦 李 白

lǐ bái chãng zhōu jiāng yù xíng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hū wãn àn shàng tà gē shēng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táo huā tán shuǐ shēn qiān chǐ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bù jí wāng lún sîng wǒ qíng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21. huáng hâ lïu sîng mâng hào rán zhī黄 鹤 楼 送 孟 浩 然 之lǐ bái 李 白

gù rãn xī cí huáng hâ lïu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yān huā sān yuâ xià yáng zhōu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gū fān yuǎn yǐng bì kōng jìn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wãi jiàn cháng jiāng tiān jì liú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ǎng líng

广 陵

gu

22. zǎo fā bái dì chãng lǐ bái

早 发 白 帝 城 李 白

zhāo cí bái dì cǎi yún jiān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 qiān lǐ jiāng líng yí rì huán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liǎng àn yuán shēng tí bú zhù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qīng zhōu yǐ guî wàn chïng shān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23. wàng tiān mãn shān lǐ bái

望 天 门 山 李 白

tiān mãn zhōng duàn chǔ jiāng kāi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bì shuǐ dōng liú zhì cǐ huí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liǎng 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 chū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gū fān yí piàn rì biān lái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24. biã dǒng dà gāo shì

别 董 大 高 适

qiān lǐ huáng yún bái rì xūn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běi fēng chuī yàn xuě fēn fēn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mî chïu qián lù wú zhī jǐ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tiān xià shuí rãn bù shí jūn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25. juã jù dù fǔ

绝 句 杜 甫

liǎng gâ huáng lí míng cuì liǔ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yì háng bái lù shàng qīng tiān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chuāng hán xī lǐng qiān qiū xuě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mãn bï dōng wú wàn lǐ chuán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26. chūn yâ xǐ yǔ dù fǔ

春 夜 喜 雨 杜 甫

hǎo yǔ zhī shí jiã dāng chūn nǎi fā shēng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suí fēng qián rù yâ rùn wù xì wú shēng 随 风 潜 入 夜, 润 物 细 无 声。 yě jìng yún jù hēi jiāng chuán huǒ dú míng 野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xiǎo kàn hïng shī chù huā zhîng jǐn guān chãng 晓 看 红 湿 处,花 重 锦 官 城。

27. juã jù dù fǔ

绝 句 杜 甫

chí rì jiāng shān lì 迟 日 江 山 丽, chūn fēng huā cǎo xiāng 春 风 花 草 香。 ní rïng fēi yàn zǐ 泥 融 飞 燕 子, shā nuǎn shuì yuān yāng 沙 暖 睡 鸳 鸯。

28. jiāng pàn dú bù xún huā dù fǔ

江 畔 独 步 寻 花 杜 甫

huáng shī tǎ qián jiāng shuǐ dōng 黄 师 塔 前 江 水 东, chūn guāng lǎn kùn yǐ wēi fēng 春 光 懒 困 倚 微 风。 táo huā yí cù kāi wú zhǔ 桃 花 一 簇 开 无 主, kě ài shēn hïng āi qiǎn hïng 可 爱 深 红 爱 浅 红?

29. fēng qiáo yâ bï zhāng jì

枫 桥 夜 泊 张 继

yuâ luî wū tí shuāng mǎn tiān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jiāng fēng yú huǒ duì chïu mián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gū sū chãng wài hán shān sì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yâ bàn zhōng shēng dào kâ chuán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30. chú zhōu xī jiàn wãi yīng wù

滁 州 西 涧 韦 应 物

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 独 怜 幽 草 涧 边 生, shàng yǒu huáng lí shēn shù míng 上 有 黄 鹂 深 树 鸣。 chūn cháo dài yǔ wǎn lái jí 春 潮 带 雨 晚 来 急, yě dù wú rãn zhōu zì hãng 野 渡 无 人 舟 自 横。

31.yïu zǐ yín mâng jiāo

游 子 吟 孟 郊

cí mǔ shǒu zhōng xiàn yïu zǐ shēn shàng yī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lín xíng mì mì fãng yì kǒng chí chí guī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shuí yán cùn cǎo xīn bào dã sān chūn huī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32.zǎo chūn chãng shuǐ bù zhāng shí bā yuán wài 早 春 呈 水 部 张 十 八 员 外 hán yù

韩 愈

tiān jiē xiǎo yǔ rùn rú sū 天 街 小 雨 润 如 酥, cǎo sâ yáo kàn jìn quâ wú 草 色 遥 看 近 却 无。 zuì shì yī nián chūn hǎo chù 最 是 一 年 春 好 处, juã shâng yān liǔ mǎn huáng dū 绝 胜 烟 柳 满 皇 都。

33.yú gē zǐ zhāng zhì hã 渔 歌子 张 志 和

xī sài shān qián bái lù fēi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táo huā liú shuǐ guì yú fãi 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 qīng ruî lì lǜ suō yī 青 箬 笠, 绿 蓑 衣, xiã fēng xì yǔ bù xū guī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34. sài xià qǔ lú lún

塞 下 曲 卢 纶

yuâ hēi yàn fēi gāo 月 黑 雁 飞 高, chán yú yâ dùn táo 单 于 夜 遁 逃。 yù jiàng qīng jì zhú 欲 将 轻 骑 逐, dà xuě mǎn gōng dāo 大 雪 满 弓 刀。

35.wàng dîng tíng liú yǔ xī 望 洞 庭 刘 禹 锡

hú guāng qiū yuâ liǎng xiāng hã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 tán miàn wú fēng jìng wâi mï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yáo wàng dîng tíng shān shuǐ cuì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bái yín pán lǐ yì qīng luï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36.làng táo shā liú yǔ xī

浪 淘 沙 刘 禹 锡

jiǔ qū huáng hã wàn lǐ shā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làng táo fēng bǒ zì tiān yá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rú jīn zhí shàng yín hã qù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tïng dào qiān niú zhī nǚ jiā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37.fù dã gǔ yuán cǎo sîng biã bái jū yì 赋 得 古 原 草 送 别 白 居 易

lí lí yuán shàng cǎo yí suì yì kū rïng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yě huǒ shāo bú jìn chūn fēng chuī yîu shēng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yuǎn fāng qīn gǔ dào qíng cuì jiē huāng chãng 远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yîu sîng wáng sūn qù qī qī mǎn biã qíng 又 送 王 孙 去,凄 凄 满 别 情。

38. chí shàng bái jū yì

池 上 白 居 易

xiǎo wá chēng xiǎo tǐng 小 娃 撑 小 艇,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偷 采 白 莲 回。 bù jiě cáng zōng jì 不 解 藏 踪 迹, fú píng yí dào kāi 浮 萍 一 道 开。

39.yì jiāng nán bái jū yì 忆 江 南 白 居 易

jiāng nán hǎo fēng jǐng jiù cãng ān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rì chū jiāng huā hïng shâng huǒ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chūn lái jiāng shuǐ lǜ rú lán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nãng bú yì jiāng nán 能 不 忆 江 南?

40.xiǎo ãr chuí diào hú lìng nãng

小 儿 垂 钓 胡令能

pãng tïu zhì zǐ xuã chuí lún 蓬 头 稚 子 学 垂 纶, câ zuî mãi tái cǎo yìng shēn 侧 坐 莓 苔 草 映 身。 lù rãn jiâ wân yáo zhāo shǒu 路 人 借 问 遥 招 手, pà dã yú jīng bú yìng rãn 怕 得 鱼 惊 不 应 人。

41.mǐn nïng lǐ shēn 悯 农 李 绅

chú hã rì dāng wǔ 锄 禾 日 当 午, hàn dī hã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盘 中 餐,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42.mǐn nïng lǐ shēn 悯 农 李 绅

chūn zhîng yī lì sù 春 种 一 粒 粟,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秋 收 万 颗 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四 海 无 闲 田, nïng fū yïu â sǐ 农 夫 犹 饿 死。

43.jiāng xuě liǔ zōng yuán

江 雪 柳 宗 元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ã 千 山 鸟 飞 绝, wàn jìng rãn zōng miâ 万 径 人 踪 灭。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 孤 舟 蓑 笠 翁, 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独 钓 寒 江 雪。

44.xún yǐn zhě bú yù jiǎ dǎo

寻 隐 者 不 遇 贾 岛

sōng xià wân tïng zǐ 松 下 问 童 子, yán shī cǎi yào qù 言 师 采 药 去。 zhǐ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 在 此 山 中,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云 深 不 知 处。

45.shān xíng dù mù

山 行 杜 牧

yuǎn shàng hán shān shí jìng xiã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bái yún shēng chù yǒu rãn jiā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tíng chē zuî ài fēng lín wǎn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shuāng yâ hïng yú âr yuâ huā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46.qīng míng dù mù

清 明 杜 牧

qīng míng shí jiã yǔ fēn fēn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lù shàng xíng rãn yù duàn hún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jiâ wân jiǔ jiā hã chù yǒu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mù tï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47.jiāng nán chūn dù mù

江 南 春 杜 牧

qiān lǐ yīng tí lǜ yìng hïng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shuǐ cūn shān guō jiǔ qí fēng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duō shǎo lïu tái yān yǔ zhōng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48.fēng luï yǐn

蜂 罗 隐

bú lùn píng dì yǔ shān jiān 不 论 平 地 与 山 尖, wú xiàn fēng guāng jìn bâi zhàn 无 限 风 光 尽 被 占。 cǎi dã bǎi huā chãng mì hîu 采 得 百 花 成 蜜 后, wâi shuí xīn kǔ wâi shuí tián 为 谁 辛 苦 为 谁 甜?

49.jiāng shàng yú zhě fàn zhîng yān

江 上 渔 者 范 仲 淹

jiāng shàng wǎng lái rãn 江 上 往 来 人, dàn ài lú yú měi 但 爱 鲈 鱼 美。 jūn kàn yí yâ zhōu 君 看 一 叶 舟, chū mî fēng bō lǐ 出 没 风 波 里。

50.yuán rì wáng ān shí

元 日 王 安 石

bào zhú shēng zhōng yí suì chú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chūn fēng sîng nuǎn rù tú sū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qiān mãn wàn hù tïng tïng rì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zǒng bǎ xīn táo huàn jiù fú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51.bï chuán guā zhōu wáng ān shí

泊 船 瓜 洲 王 安 石

jīng kǒu guā zhōu yì shuǐ jiān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zhōng shān zhǐ gã shù chïng shān 钟 山 只 隔 数 重 山。 chūn fēng yîu lǜ jiāng nán àn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míng yuâ hã shí zhào wǒ huán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52.shū hú yīn xiān shēng bì wáng ān shí

书 湖 阴 先 生 壁 王 安 石

máo yán cháng sǎo jìng wú tái 茅 檐 长 扫 净 无 苔, huā mù chãng qí shǒu zì zāi 花 木 成 畦 手 自 栽。 yì shuǐ hù tián jiāng lǜ rào 一 水 护 田 将 绿 绕, liǎng shān pái tà sîng qīng lái 两 山 排 闼 送 青 来。

53.liù yuâ âr shí qī rì wàng hú lïu zuì shū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望 湖 楼 醉 书

sū shì 苏 轼

hēi yún fān mî wâi zhē shān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bái yǔ tiào zhū luàn rù chuán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juǎn dì fēng lái hū chuī sàn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wàng hú lïu xià shuǐ rú tiān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54.yǐn hú shàng chū qíng hîu yǔ sū shì

饮 湖 上 初 晴 后 雨 苏 轼

shuǐ guāng liàn yàn qíng fāng hǎo 水 光 潋 滟 晴 方 好, shān sâ kōng mãng yǔ yì qí 山 色 空 蒙 雨 亦 奇。 yù bǎ xī hú bǐ xī zǐ 欲 把 西 湖 比 西 子,

dàn zhuāng nïng mǒ zǒng xiāng yí 淡 妆 浓 抹 总 相 宜。

55.huì chïng chūn jiāng xiǎo jǐng sū shì

惠 崇 春 江 晓 景 苏 轼

zhú wài táo huā sān liǎng zhī 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chūn jiāng shuǐ nuǎn yā xiān zhī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lïu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 蒌 蒿 满 地 芦 芽 短, zhâng shì hã tún yù shàng shí 正 是 河 豚 欲 上 时。

56.tí xī lín bì sū shì

题 西 林 壁 苏 轼

hãng kàn chãng lǐng câ chãng fēng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yuǎn jìn gāo dī gâ bù tïng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 缘 身 在 此 山 中。

57.xià rì juã jù lǐ qīng zhào

夏 日 绝 句 李 清 照

shēng dāng zuî rãn jiã 生 当 作 人 杰, sǐ yì wãi guǐ xiïng 死 亦 为 鬼 雄。 zhì jīn sī xiàng yǔ 至 今 思 项 羽, bù kěn guî jiāng dōng 不 肯 过 江 东 。

58.sān qú dào zhōng zēng jǐ

三 衢 道 中 曾 几

mãi zi huáng shí rì rì qíng 梅 子 黄 时 日 日 晴, xiǎo xī fàn jìn quâ shān xíng 小 溪 泛 尽 却 山 行。 lǜ yīn bù jiǎn lái shí lù 绿 荫 不 减 来 时 路, tiān dã huáng lí sì wǔ shēng 添 得 黄 鹂 四 五 声。

59.shì ãr lù yïu 示 儿 陆 游

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死 去 元 知 万 事 空, dàn bēi bú jiàn jiǔ zhōu tïng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王 师 北 定 中 原 日,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家 祭 无 忘 告 乃 翁。

60.qiū yâ jiāng xiǎo chū lí mãn yíng liáng yǒu gǎn 秋 夜 将 晓 出 篱 门 迎 凉 有 感

lù yïu 陆 游

sān wàn lǐ hã dōng rù hǎi 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 wǔ qiān rân yuâ shàng mï tiān 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 yí mín lâi jìn hú chãn lǐ 遗 民 泪 尽 胡 尘 里, nán wàng wáng shī yîu yī nián 南 望 王 师 又 一 年。

61.sì shí tián yuán zá xìng fàn chãng dà 四 时 田 园 杂 兴 范 成 大

zhîu chū yún tián yâ jì má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cūn zhuāng ãr nǚ gâ dāng jiā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tïng sūn wâi jiě gîng gēng zhī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yě bàng sāng yīn xuã zhîng guā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62.sì shí tián yuán zá xìng fàn chãng dà

四 时 田 园 杂 兴 范 成 大

mãi zi jīn huáng xìng zi fãi 梅 子 金 黄 杏 子 肥, mài huā xuě bái cài huā xī 麦 花 雪 白 菜 花 稀。 rì cháng lí luî wú rãn guî 日 长 篱 落 无 人 过, wãi yǒu qīng tíng jiá diã fēi 惟 有 蜻 蜓 蛱 蝶 飞。

63.xiǎo chí yáng wàn lǐ

小 池 杨 万 里

quán yǎn wú shēng xī xì liú 泉 眼 无 声 惜 细 流, shù yīn zhào shuǐ ài qíng rïu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xiǎo hã cái lîu jiān jiān jiǎo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zǎo yǒu qīng tíng lì shàng tïu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64.xiǎo chū jìng cí sì sîng lín zǐ fāng

晓 出 净 慈 寺 送 林 子 方

yáng wàn lǐ 杨 万 里

bì jìng xī hú liù yuâ zhōng 毕 竟 西 湖 六 月 中, fēng guāng bù yǔ sì shí tïng 风 光 不 与 四 时 同。 jiē tiān lián yâ wú qiïng bì 接 天 莲 叶 无 穷 碧, yìng rì hã huā biã yàng hïng 映 日 荷 花 别 样 红。

65.chūn rì zhū xī

春 日 朱 熹

shâ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ì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děng xián shí dã dōng fēng miàn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wàn zǐ qiān hïng zǒng shì chūn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66.guān shū yǒu gǎn zhū xī

观 书 有 感 朱 熹

bàn mǔ fāng táng yí jiàn kāi 半 亩 方 塘 一 鉴 开,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îng pái huái 天 光 云 影 共 徘 徊。 wân qú nà dã qīng rú xǔ 问 渠 那 得 清 如 许, wãi yǒu yuán tïu huï shuǐ lái 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

67.tí lín ān dǐ lín shēng

题 临 安 邸 林 升

shān wài qīng shān lïu wài lïu 山 外 青 山 楼 外 楼, xī hú gē wǔ jǐ shí xiū 西 湖 歌 舞 几 时 休 ?

nuǎn fēng xūn dã yïu rãn zuì 暖 风 熏 得 游 人 醉, zhí bǎ háng zhōu zuî biàn zhōu 直 把 杭 州 作 汴 州。

68.yïu yuán bù zhí yâ shào wēng 游 园 不 值 叶 绍 翁

yīng lián jī chǐ yìn cāng tái 应 怜 屐 齿 印 苍 苔, xiǎo kîu chái fēi jiǔ bù kāi 小 扣 柴 扉 久 不 开。 chūn sâ mǎn yuán guān bú zhù 春 色 满 园 关 不 住, yì zhī hïng xìng chū qiáng lái 一 枝 红 杏 出 墙 来。

69.xiāng cūn sì yuâ wēng juǎn

乡 村 四 月 翁 卷

lǜ mǎn shān yuán bái mǎn chuān 绿 满 山 原 白 满 川, zǐ guī shēng lǐ yǔ rú yān 子 规 声 里 雨 如 烟。 xiāng cūn sì yuâ xián rãn shǎo 乡 村 四 月 闲 人 少, cái liǎo cán sāng yîu chā tián 才 了 蚕 桑 又 插 田。

70.mî mãi wáng miǎn 墨 梅 王 冕

wú jiā xǐ yàn chí tïu shù 吾 家 洗 砚 池 头 树, gâ gâ huā kāi dàn mî hãn 个 个 花 开 淡 墨 痕。 bú yào rãn kuā hǎo yán sâ 不 要 人 夸 好 颜 色, zhǐ liú qīng qì mǎn qián kūn 只 流 清 气 满 乾 坤。

71.shí huī yín yú qiān

石 灰 吟 于 谦

qiān chuí wàn záo chū shēn shān 千 锤 万 凿 出 深 山, liâ huǒ fãn shāo ruî děng xián 烈 火 焚 烧 若 等 闲。 fěn gǔ suì shēn quán bú pà 粉 骨 碎 身 全 不 怕, yào liú qīng bái zài rãn jiān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72.zhú shí zhâng xiâ

竹 石 郑 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ú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lì gēn yuán zài pî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qiān mï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rân ã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73.suǒ jiàn yuán mãi

所 见 袁 枚

mù tïng qí huáng niú 牧 童 骑 黄 牛, gē shēng zhân lín yuâ 歌 声 振 林 樾。 yì yù bǔ míng chán 意 欲 捕 鸣 蝉, hū rán bì kǒu lì 忽 然 闭 口 立。

74.cūn jū gāo dǐng

村 居 高 鼎

cǎo zhǎng yīng fēi âr yuâ tiān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ãr tǒng sàn xuã guī lái zǎo 儿 童 散 学 归 来 早, máng châ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忙 趁 东 风 放 纸 鸢。

75.jǐ hài zá shī gōng zì己 亥 杂 诗 龚 自jiǔ zhōu shēng qì shì fēng lãi 九 州 生 气 恃 风 雷, wàn mǎ qí yīn jiū kě āi 万 马 齐 喑 究 可 哀。

wǒ quàn tiān gōng chïng dǒu sǒu 我 劝 天 公 重 抖 擞, bù jū yì gã jiàng rãn cái 不 拘 一 格 降 人 才。

zhēn珍

上一篇:感恩主题班会演讲稿下一篇:幼儿园班级游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