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

2022-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

构建中小学心理辅导的有效机制

心理辅导要顺利开展和高效运行,必须按照一定组织管理形式,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调动学校已有的人、财、物、时、空、信息等管理资源,保证心理辅导有效进行。但目前不少地方心理辅导机制还存在问题,影响到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

困境:心理辅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校内辅导力量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在学校中,科任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德育处(政教处)、保卫科等都是学校的辅导力量,这些力量若未能有效沟通、相互支持、分工合作,辅导工作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常见如学校处理校园危机事件时没有通知心理教师参与辅导。心理教师遇到学生遭校园暴力的咨询时,刻板遵循保密原则,没有及时向学校反馈,导致学生一再遭遇暴力或使更多学生受害。又如在对待学生犯错问题上,班主任倾向于严格严厉、强调规则,心理教师则倾向于理解接纳,强调个体差异与人本主义。理念不同往往使辅导失去合力,甚至彼此抵消。

校外力量未能密切配合,无法有效运用。学校是教书育人机构,在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中起支柱作用。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学生影响颇深,许多问题表现在学生,根源却在家庭,所以需要家庭的参与和支持;社区是学生休闲活动、接触社会的主要场所,对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潜移默化。然而,当前家庭、学校、社区三大辅导层面之间未能密切配合、整合发展,家庭辅导有心无力、社区社会停在呼吁,于是学校成为唱独角戏的一方。面对日益复杂的学生行为,单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引进家庭和社区辅导资源,并使这些资源与学校辅导措施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发挥以辅导为主、管教为辅的学校辅导功能。

突围:构建有效的心理辅导机制

建立健全学校组织机构,明确分工与职责。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这是辅导得以进行的支持和保障系统。首先要确立校领导为首以及相关部门参加的心理领导组织,成员包括校长、各处室主任、教研组长、专职心理教师、家长代表、专家学者等。其次要建立心理辅导中心(或辅导室等),以专职教师为业务主导,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辅导工作。

在管理上,各部门需各司其职、分工负责。以厦门市金尚中学(以下简称“金尚中学”)为例,校长领导下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负责心理工作,心理辅导中心作为一个独立处室,业务和管理独立,工作开展上则依托德育处。校级领导及专家顾问团队拟定学校心理辅导整体规划。学校心理中心规划全校性心理辅导工作、校内教师培训及心理咨询等。德育部门落实班主任辅导责任制,对学生违规问题的处理、建立学校危机处理机制等。教务处保证心理辅导课课时及贯彻学科渗透心理教育精神。教研部门开展相关心理课题研究,推广优秀科研成果。总务处充实校内辅导相关软硬件设备,提供各项辅导工作所需各项支持。辅导具体业务上实施三级管理体制,初级辅导以一般预防为主;二级辅导是早期问题处理,主要针对濒临问题行为边缘的学生进行较为专业的辅导;三级辅导是专业咨询与辅导,主要任务是针对问题行为及严重适应困难学生的咨询。学校明确逐级向上转介和各方相互配合辅导制度。

统合家长、社区辅导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学校要结合社区及家庭资源,如学生家长及退休教师、社工专业人员、心理卫生人员、公共卫生护理人员、片区民警、公益团体、校外辅导站等,建立学校辅导网络,协助学校工作。开展如课外辅导、交通导护、校园安全、亲子教育咨询服务等工作,以学校为纽带,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社会资源,寻求家长的支持,创造更好的心理辅导氛围,使校内校外协调一致,最大化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金尚中学在结合社区及家庭资源方面做出了大胆探索,以学校牵头,开展心育进社区、进家庭活动。首先,学校心理教师给家长或社区居民开展各类心理主题讲座;其次,利用“幸福心學堂”网站、每月编辑一期心理小报等媒介;第三,学校帮助金尚社区建立心理咨询室,由社区负责预约,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每周固定时间为居民做义务咨询;第四,把家长会开到社区,所在社区的村委会、居委会共同参与家长会,方便家长,提高实效;第五,开展心理辅导进社区专题活动等。除了走进社区和家庭,还开展请进来活动,例如成立家长义工队;邀请辖区民警、消防警察进校开讲座或协助处理个别学生的矫正工作等等。这些走出去与请进来的形式,有效统合了各方资源开展心理辅导。

建立协调一致运作模式,发挥叠加效果。虽然学校内的教职工及校外资源都已启动心理辅导,但各方资源必须协调一致整合发展才能产生“相加”甚至“相乘”的辅导效果。例如,学校利用大课间做户外团队游戏。每周两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由体育老师组织全校学生做户外团队游戏和心理放松操,班主任具体负责班级游戏开展,德育处再对班主任进行考评。每年的校运会,德育处组织各班进行大课间游戏比赛,根据创新、持续性、趣味、速度、效率、安全、分享等指标进行评比。正是基于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才使心理辅导发挥了叠加效果。

总之,行之有效的学校心理辅导机制,必须考虑学校的实际需要,以发展性目标、预防性目标为主,矫治性目标为辅,强调全体老师的参与、合作,借助校内本身的辅导网络,同时与社区资源结合,把各种辅导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辅导合力才能产生实效。

【李远,福建省厦门市金尚中学心理中心主任,闽南师大兼职硕土生导师】

责任编辑/邱 璇

作者:李远

第2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朋辈心理辅导的运用

摘要: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心理辅导方式,这种心理辅导模式大多应用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并不充分。现阶段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仍旧存在的一定的弊端,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弊端。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朋辈心理辅导应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探究了朋辈心理辅导应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朋辈心理辅导;运用

引言

小学生在刚刚进入学校时,由于刚刚迈入学习氛围极为浓厚的区域,小学生难免会遇到多种时间,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小学阶段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朋辈心理辅导,能够有效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保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质量。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朋辈心理辅导的价值

(一)缓解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压力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解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对小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发的力度并不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就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朋辈心理辅导,能够有效起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干预工作,有效弥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之处。

(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需求

在小学阶段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差异性,这是由于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程度存在着不同,因此当学生在生活或是学习生涯中遇到心理方面的问题,部分学生会选择向同学或是朋友倾诉,朋辈心理辅导则是以同年龄伙伴互相帮助的形式来对学生心理潜能的激发。为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朋辈心理辅导,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发展需求。

(三)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朋辈心理辅导中选出的辅导委员能够在解决同学心理压力的过程中,能够进行自我反省和完善,这对于心理辅导员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帮助心理辅导员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同时倘若心理辅导员遇到心理问题时,也能运用自身的能力快速解决心理问题。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朋辈心理辅导的运用策略

(一)构建朋辈心理辅导队伍

教师需要在班级内部建立完善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保证心理健康辅导体系的完善性。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学校内甄选出心理素质较高的学生作为班级内的朋辈心理辅导委员,通过对其进行专业性的朋辈心理健康辅导技能的培训,继而提升心理辅导委员的心理辅导技能。

首先,向全校发起班级心理委员的招募甄选活动,限定每个班级甄选的心理委员仅有一名男学生以及一名女学生,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面试后,就要对每个班级内心理委员辅导责任进行明确。其次,需要根据心理委员的辅导工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后,能够及时发现班级内学生的异常情况,继而给予需要心理辅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朋辈心理辅导。

(二)丰富朋辈心理辅导内容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技能的培训的重视力度,对心理辅导委员心理危机干预技巧的传授。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进行大多是以同年龄人的心理辅导为基础的,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具备一定的主动性,能够让被辅导对象更好的接受辅导工作。为此心理辅导委员需要在学校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学生的日常情况,对存在心理困扰的同学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心理辅导委员可以与存在心理困扰的同学一起玩耍和学习,来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并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在进行朋辈心理辅导时可以选择多种心理辅导形式来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也并不会对心理辅导委员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

教师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时,可以充分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充分实现心理辅导技能与通讯工具的有效结合,让心理辅导工作的開展始终处于极为轻松的环境,消除由于面对面心理辅导工作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有效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聆听学生倾诉自身不满

心理辅导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认真聆听倾诉者的话语,分析倾诉者的话语中所展露出的问题,继而给予相应的辅导意见。为此心理辅导委员在开展心理辅导工作时需要全程聆听倾诉者的倾诉,对倾诉者倾诉话语背后的心理问题进行探究,并选择适当的时机对倾诉者提出心理问题,继而明确倾诉者心理咨询的目的和心理咨询的需求。同时倾诉者在进行倾诉的过程中,仅仅是为宣泄心中的不满,因此心理辅导委员需要尽量释放自身的善意,让倾诉者放下对心理辅导委员的戒心,继而实现朋辈心理辅导的顺利开展。

在倾听过程中心理辅导委员需要根据倾诉者的咨询需求给予相应的话语反馈,因此心理辅导委员需要在倾听过程中对倾诉者的倾诉语调,倾诉神态及观察,以便于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话语反馈。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心理辅导委员与倾诉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正面影响,让心理辅导委员能够正确认识倾诉者的心理状态,实现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朋辈心理辅导,能够有效缓解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压力,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辅导需求,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虽然现阶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仍旧处于尝试阶段,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了解到,心理辅导委员能够有效发现发生心理困扰的学生,对其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缓解心理负担,进而帮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雪芬.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下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0):117-118.

[2] 王芳.大学生生命意义与主观幸福感教育中的朋辈心理辅导[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5):92-93.

[3] 单昕艳.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以威海职业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9):129-130.

[4] 邓婕.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4):181.

(作者单位:厦门市集美区新村小学)

作者:邱展祥

第3篇:重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探索小学心理辅导模式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是先导,思想重视是保证。我市教委在1999年6月颁发了《常熟市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试行)》,要求全市各中小学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随之,由我市教委教科室为龙头,建立了《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学校心理辅导方法的研究》主课题组,召集12所小学,共同加入全国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系统的研究》实验行列,形成了13个子课题,如此以点带面,推进全市小学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以素质教育为本,构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框架

我市在开展科研的基础上明确了全市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和分年级教育目标,并以此构建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框架。

1.小学阶段教育总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

2.分年级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一年级: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克服孤僻、胆怯心理。

二年级:让学生感受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在与同学交往中友善相待,互相谦让,克服粗心、马虎等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年级:促使学生萌发集体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自觉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学会挑战困难,品尝战胜困难和挫折后的喜悦滋味,学会动脑,做事认真、仔细。

四年级: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使之不甘落后,有上进心,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克服骄傲或自卑情绪。

五年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在交往中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勇于负责,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有张有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六年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奋发向上的态度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二、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小学心理辅导模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当代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教育理论,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的科学、适时且适度的心理辅导。

我们认为,小学心理辅导模式,是一种地方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集实用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活动课程,并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探索、自我感知为主线,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成的学校心理辅导,以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为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辅导、个别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

加强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升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建设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完善以心理辅导室为中心的学校心理教育阵地,建设和发展学校、社会、家庭综合型心理教育网络是促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保障。

三、以教育创新为机制,形成师生心灵沟通模式

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市教委鼓励各校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不拘一格。以下是教师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10种师生心灵沟通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旨在发展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进行心理训练,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以全体学生为中心的师生、生生互动活动,师生平等融合,重在心灵的沟通和心理感悟。它名为“课”,但已突破了“课”的界限,室内室外,校内校外都可进行,可与班会、队会、晨会、科教文艺课等有机结合。它主要通过游戏、唱歌、讨论、演讲、小品表演等形式使“课”活动化。

2.心语沙龙

心语沙龙类似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但相比而言,心语沙龙的参加人数要少,一般8~12人左右。活动形式更显简约、宽松和灵活,时间上常利用课余进行,场所选择也十分自由。教师会确定一个主题,针对一个目标,组织一次沙龙活动。

3.心语小屋

心语小屋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松弛、心理辅导、心理“充电”、心理活动等功能。学生走进心语小屋,目的是为求得心灵的更加美好,开发身心潜能,学会调节心理的技巧,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消除心理困惑,获得心理满足。

4.心育小报

心育小报是由学生自办的“手抄报”,也可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黑板报中开辟专栏。其宗旨是让学生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交流思想,同时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问题讨论和心理辅导。推而广之,心育小报又与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小电视台相结合,充实校园文化内容。

5.心理信箱

心理信箱有两方面效用,一是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教师要努力获得学生的信任,要特别注意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二是可以找出一些心理教育中共同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为心育小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等提供丰富的素材。

6.心育雏鹰行动

雏鹰行动是少先队活动的一种形式,心育雏鹰行动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加深了解,共同进步。

7.“心际”队员

由“心际”队员组成的学生心理小辅导员能在教师和学生心灵沟通中架设一道有效的桥梁。一方面,在心际交流中,有些教师不方便直接向学生说和做的,可以通过这些“心际”队员去完成,让他们发挥“二传手”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心际”队员也可以将学生的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而教师可根据这些反馈信息,了解到更多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心际”队员也是学生中互帮互学的骨干力量。

8.“心理热线”

“心理热线”是教师一学生一家长三方建起的连心纽带,通过“心理联系卡”、家庭走访、家长来校交流、家长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电话联络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三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开展“心育”。“心理热线”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与一致,扩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

9.“心语日记”

结合中高年级学生有写日记、写周记的习惯,鼓励学生记“心语日记”(周记)。“心语日记”是学生心理宣泄和排解的场所,记载着学生心理认知和感悟过程,是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显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窗口”。教师通过浏览学生的“心语日记”,能摸清学生的“脉搏”,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思想。

10.“心语赠言”

“心语赠言”是教师主动向学生的心理冲击。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除可结合每学年的“学生素质报告单”写操行评语外,可以单独设置“心语赠言”卡(由教师自制的卡更佳)。“心语赠言”要抓住时机,如在学生生日时、受到表扬获奖时、遇到困难受挫时、心烦苦恼时等等,也要选准火候,即冷热度要把握准确。“心语赠言”要重情感、重文采、重形式,可以是诗歌、名言,可以是书法、绘画,可以是工艺小制作,总之,是以“美”和“爱”来激活学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成为学生所渴望获取的“珍藏品”。

以上10种“模式”,是教师在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结晶。在实施心育过程中,我市倡导教师要不断提高、完善和发展教学水平,“模式”不能成为“程式”,而要产生更多的“变式”才有意义。

责任编辑/冯海珍

作者:程剑鸣

第4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团体辅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团体辅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 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目标。一般来说,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基本上处于同一层面上。他们在智力、人格的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大体呈现出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来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

“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关注心灵健康成长。”京师博仁团体心理辅导工具箱就是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常遇到的心理压力、情绪困扰、人际冲突所设计。意在帮助学生在如下方面有显著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管理情绪,积极乐观;懂得时间管理、学会探索学习技巧;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与信任,更为融洽的与群体合作;学会感恩,加强与家人的亲情联结;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承担责任,培养领导能力。

喜讯公告:岁末购买京师博仁“团体辅导活动包”享有75折特惠,且享受购买团体辅导工具箱一套,加980元,即可参加原价2280元吴秀碧团体心理辅导培训课程。

第5篇: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感想

当今学校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学校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却对学生的品德、兴趣、爱好忽视了,对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听老师话的学生,学校老师经常表扬,但是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由于心理素质差,不能正确估价自己,长大后极易傲慢、自负,交不上朋友,对人冷漠,不懂得关心人,以自我为中心,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无疑是阻碍人事业成功的大敌;而少数教师,对学习差的学生,则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犯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大加批评,严重地挫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失去前进的动力;有的教师自身素质差,缺少起码的师德,对学生动不动就打骂、说脏话,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有的教师则对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特点不了解,处理问题时感情用事,对好学生宽而不讲原则,放任自流,对差学生严而过激,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些学生在心理发展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对于完美性格的形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我们首先是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以教育者的心态与眼光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正常的个体,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用我们纯真无私博大的爱去关心、引导、教育他们,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人性的氛围中愉快地成长。如果确实碰到异常的个体,作为辅导员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同普通同学一样的关怀与爱,但在关怀中注意观察、注重信息的收集,准确辨别,及时反馈、寻求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对情况严重的及时上报,及时寻求支持,及时转介,从科学实效上关注我们学生的健康,避免将学生心理有问题作为我们逃避工作困难的借口。这样不仅会使我们的心理健康工作异化,更是对我们学生人性的摧残。

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京师博仁开设了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班。开课时间是:2013年7月21-22日。

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的收获很大,内心感到充实了很多,不仅学习了一些专业的心理知识, 解决了很多以前的疑问,并且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参加本次培训的一些收获:

一、 加强了对心理问题的重视

作为辅导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问题的产生,其实都是心理问题。我们应当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前,一直以为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如上课迟到,旷课,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那样。但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二、 了解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作为辅导员,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作为辅导员,当我们发现有某些特殊现象的学生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先沟通,不要急于辅导,要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要真诚、发自内心,尊重学生隐私,与其产生共鸣,帮助辅导对象剔出消极的预期;帮助辅导对象提高自我接纳的能力;帮助改变辅导对象的生活规则和核心概念;帮助辅导对象树立自信,沟通时,要善于调动辅导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中包括家长、老师及他周围的朋友、伙伴等。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尤其作为我们年轻辅导员,虽然有工作的热情,但缺少处理某些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这也是我以后的发展方向,准备学些关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便于更好的去为学生服务。

三、 对某些问题产生了思考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需要设定与进一步的完善和指导,积极运用他们在集体中的作用。所以自身关于这方面的学习需要进一步的提高。谈心活动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针对谈心活动也需要进一步的展开,更要有一定的规划和方法。

总结起来,其实心病还需要有心药医,这就需要我们心与心的与学生沟通,这就要有爱心。这就仿佛是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只要抱有一颗爱学生的心,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尊重、理解学生,做到真诚与信任、矫治与发展相结合,教育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逐步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关注心灵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学生不需要苦口婆心的说教,需要的是与老师的心灵交流。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乐观的心情、宽广的胸怀、诚实的品质、高尚的情操,我们的学生才可能在我们的陪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求实现工作上的与时俱进。“学然后知不足”。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不断地学习来更新我们的观念、提高我们的认识、创新我们的工作,让我们学院的管理理念、制度、精神、思想能够通过学生接受、喜欢的途径与方法更好地贯彻与落实。今后,我将用心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这一良心、民心工作坚持下去,为我们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创建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第6篇: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感想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生理、心理的发育尚不成熟、社会阅历比较浅,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据有关统计,我国青少年有学习、情绪、行为障碍等方面心理问题的人数达到了3000多万,因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众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心理品质如何,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而且直接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鉴于这一点,组织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班势在必行。当今学校教育也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一些学校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却对学生的品德、兴趣、爱好忽视了,对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听老师话的学生,学校老师经常表扬,但是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由于心理素质差,不能正确估价自己,长大后极易傲慢、自负,交不上朋友,对人冷漠,不懂得关心人,以自我为中心,而这种不健康的心理,无疑是阻碍人事业成功的大敌;而少数教师,对学习差的学生,则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犯一个小小的错误就要大加批评,严重地挫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失去前进的动力;有的教师自身素质差,缺少起码的师德,对学生动不动就打骂、说脏话,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有的教师则对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特点不了解,处理问题时感情用事,对好学生宽而不讲原则,放任自流,对差学生严而过激,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些学生在心理发展时期,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对于完美性格的形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学生辅导员,我们首先是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以教育者的心态与眼光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将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正常的个体,对他们进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用我们纯真无私博大的爱去关心、引导、教育他们,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人性的氛围中愉快地成长。如果确实碰到异常的个体,作为辅导员我们需要给予他们同普通同学一样的关怀与爱,但在关怀中注意观察、注重信息的收集,准确辨别,及时反馈、寻求专业心理老师的指导,对情况严重的及时上报,及时寻求支持,及时转介,从科学实效上关注我们学生的健康,避免将学生心理有问题作为我们逃避工作困难的借口。这样不仅会使我们的心理健康工作异化,更是对我们学生人性的摧残。

为了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会昌县教育开设了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班。开课时间是:2014年10月。

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我的收获很大,内心感到充实了很多,不仅学习了一些专业的心理知识, 解决了很多以前的疑问,并且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下是参加本次培训的一些收获:

一、 加强了对心理问题的重视

作为辅导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问题的产生,其实都是心理问题。我们应当及时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前,一直以为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如上课迟到,旷课,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那样。但通过心理辅导后,再来分析这些问题学生,有些是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二、 了解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

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作为辅导员,要改变一下心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作为辅导员,当我们发现有某些特殊现象的学生时,应注意方式、方法,尽量先沟通,不要急于辅导,要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要真诚、发自内心,尊重学生隐私,与其产生共鸣,帮助辅导对象剔出消极的预期;帮助辅导对象提高自我接纳的能力;帮助改变辅导对象的生活规则和核心概念;帮助辅导对象树立自信,沟通时,要善于调动辅导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中包括家长、老师及他周围的朋友、伙伴等。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尤其作为我们年轻辅导员,虽然有工作的热情,但缺少处理某些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这也是我以后的发展方向,准备学些关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便于更好的去为学生服务。

总结起来,其实心病还需要有心药医,这就需要我们心与心的与学生沟通,这就要有爱心。这就仿佛是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只要抱有一颗爱学生的心,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尊重、理解学生,做到真诚与信任、矫治与发展相结合,教育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逐步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关注心灵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学生不需要苦口婆心的说教,需要的是与老师的心灵交流。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乐观的心情、宽广的胸怀、诚实的品质、高尚的情操,我们的学生才可能在我们的陪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并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求实现工作上的与时俱进。“学然后知不足”。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不断地学习来更新我们的观念、提高我们的认识、创新我们的工作,让我们学院的管理理念、制度、精神、思想能够通过学生接受、喜欢的途径与方法更好地贯彻与落实。今后,我将用心将心理辅导、心理咨询这一良心、民心工作坚持下去,为我们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创建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赣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培训

结 业 作 业

县(市、区):赣州市会昌县 学 校:周田中学 姓 名:王红梅 阅 卷 教 师: 成 绩:

第7篇:小学生心理健康及辅导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指导自己,从而解除心理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达到人格的健康发展。我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采用从班主任角度出发的心理辅导方法,以及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心理自我调节的辅导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的心理准备

1.具备同理心,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

同理心是指了解与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同理心定义为能体会当事人的私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同理心被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心理辅导关系中关键的特质。如果班主任能设身处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观点,那么造成无效心理辅导的情况就会减少。

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班级教导,如果班主任把心理辅导的关系与一般教导的关系混为一谈,就容易陷入误区,达不到预期效果。同理心要求班主任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体验他的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理解。

2.正向关怀,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正向关怀指教师相信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进步。正向关怀要求班主任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价值和力量,帮助学生自己去寻找这种价值和力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发现自己的长处、谋求个人的成长方面来。人本主义哲学家认为,人类在本质上就有一种发展、成长的愿望和动力,这种力量会推动每一个人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努力,最终达到和实现自己的成长目标。班主任应重在引导学生思考:我的长处是什么,我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我有没有努力去做。

3.尊重学生,提高自己的亲和力

班主任向学生表达尊重有两种语言方式,即适时表扬和赞赏歧异。“适时表扬”就是对学生的意见和观点直言进行表扬,直接表示对学生的欣赏之意,如“你表达得非常好”,“你很有领悟能力”等。“赞赏歧异”指当学生对你的观点不理解、不同意或不接受时,仍然尊重对方,如“我也许并不同意你所说的,但是你能说出自己的意见来,我非常高兴”。

4.重视事情的具体性

在心理辅导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多数前来求助的学生,难以把自己的困扰表达清楚,往往以含混的方式抱怨“我很悲伤”、“我很苦恼”。班主任应该帮助学生将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有条理地叙述出来。

由于学生阅历浅,常常把一些无联系的事情联系起来,进行因果推论,如“同学不理我,就是老师不爱理我”等,并坚信这种推论的正确性,由此产生负面体验。当一个学生把自

己的问题和情感产生的原因弄清楚了,可能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5.注意即刻性,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即刻”意为“立刻、现在”。在心理辅导中,一般来说,双方开始都用过去时态交流,但是,随着交谈的深入,班主任应较多引导学生做更多现在时的反应,即针对现在发生的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

6.注意对立性

对立性指思想态度与行为方式之间的矛盾。在交谈中学生往往提供“双重信息”,如“我真的很爱学习,不过我不想太累”,“我真的想有很多朋友,可我又不想和同学打交道”。有经验的班主任要指出学生的矛盾之处,使学生正视自己的困惑,直面眼前的问题。

7.真诚与可靠

有效的心理辅导是真诚、可靠的。因为心理辅导是建立在同理心、坦诚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建立在交谈基础上的平等互助关系。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交谈技巧

在班级心理辅导中,语言交谈占重要的地位。班主任应当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倾听者,要鼓励学生倾诉,善于运用提问艺术。提问要避免用判断性的提问,如“你父母批评你,是为你好,有什么错?”这样会使学生认为你是站在父母一边的,不能理解他。班主任还要避免用“为什么”提问,而要用“怎么”提问,引导学生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出来。一个好的交谈者应该是:

1.善于运用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是指不能以“是”或“不是”来简单回答的问题,常用于谈话的开始,或希望了解更多情况的时候,例如: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能谈一下你在家里的情况吗?

2.善于从积极方面提问

许多学生常诉说“我不能控制自己”,“我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等,此时不妨改变问话的方向,例如:假如你能做的话,那会怎样呢?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新的可能性,引起他们的一系列新的感想和行为,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善于提出以获得结果为目的的问题

例如:你希望做什么?你希望怎么做?从中可以了解学生咨询的目的,以及他们的行为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找到问题没能解决的原因。

4.向学生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

任何方法只有经过学生认可后才能够成功。班主任可以用试探的口气,征求学生的意见,例如:如果你能注意学习,看看情况会怎样?你是否愿意试一试?这样的提问方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由感。

5.善于释意、注意情绪反应和摘论

释意是指对学生言语的主要内容、主要思想加以整理,再复述反馈给学生。释意不是一成不变地把学生的话重复一遍,而是对学生的话加以分析判断,并正确表达出学生的思想观点。这种反馈应当简明扼要,帮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矛盾搞清楚。注意情绪反应是指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并及时用语言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被人理解的感觉,达到共情的境界。摘论是把当事人的口语叙述、行为表现及情感整理后,以提纲方式向学生表达,经常用于交谈结束时,例如:从前面的谈话可以看出你现在主要有这样几个问题„„

三、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几种方法

1.平等的谈话式的辅导方法

谈话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技巧,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与学生谈话,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每次找学生谈话前,先把握好学生当时的实际心理,是揣测的、防御的、恐惧的、沮丧的、或对立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采用相应的对策,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①放松学生的情绪。热情地对待谈话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可以从学生特长、

爱好,拉家常引出主题,慢慢地引入正题,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谈话自然、和谐进来。

②随时调整自己的思维,以适应学生心理的伸缩变化,随机应变,恰当处理,使学生从不平衡到平衡,从不协调到协调。

③巧妙启发学生开口谈话,表述自己的见解。教师不能单纯地讲理、训诫、批评,从而剥夺学生的说话机会,使学生反感,失掉辅导作用。

④向学生提供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的模仿认同。

⑤善于选择场合。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能产生最佳的效果。

2.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卫生讲座式的辅导方法

运用班会进行集体教育。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开展适当的讲座。

3.联合式心理辅导方法

家庭是学生的又一重要课堂,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

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声音,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开家长会,应该向家长渗透有关心理的调节、转化的措施,让他们弄清相关的心理学原理,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办法,并邀请那些观察细致、教育措施得力、教育效果显著的家长走上讲台现身说法,激励其他家长一齐配合班级,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教育。

4.学生心理自我调节式的辅导方法

心理障碍的克服,是一个渐进、转化的过程,不是立竿见影的。通过教师、班主任采用以上诸多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心理进行自我调节,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学生学会运用心理自我调节策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然这一环节离不开教师的各项辅导。

①避开、转移:把一些不愉快的念头、感情和冲动置于一边,或把消极情绪转移到有意义的方面去,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心境的宁静。

②合理解释:搜集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减轻心中的烦恼和困扰。这种心理又称为“酸葡萄”心理。

③克制情绪,理智处理:在感情冲动不能冷静时,要及时反思,理智地处事,避免过激的举动或做后悔的事。如在进入初中以后,对异性初恋的处理。

④宣泄、松弛:将心中积压的消极情绪进行适当的释放,以松弛紧张的肌肉,缓和焦虑情绪。过度伤心时,不妨大笑一场;郁闷时,不妨找个亲人或挚友倾诉。

⑤模仿学习,加入集体行列之中:选择适当的学习榜样,并加入集体活动之中,弥补自己的不足,使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如不合群和孤僻性格的学生,可多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积极发展自己,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辅导是整个生命的流露”,是人格的力量的体现,而不仅是用技巧、语言、耳朵、眼睛在辅导。因此,班主任的人格力量与自身素质占居着首要地位。班主任的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知识、生活态度、个性品质等都是影响辅导的重要因素。

第8篇:小学心理健康辅导课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 《学会合作》

【活动目标】

1、了解友好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验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情

感,增强合作意识。

2、初步掌握如何进行团结合作,培养合作能力。

【活动内容】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形式】游戏、讨论。 【活动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准备】课件、卡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在音乐背下,学生进教室。老师在门口微笑迎接学生。

2、暖身活动:游戏《大西瓜》

二、观看FLASH动画《三个和尚》

师:同学们好,今天的心情好吗?今天的心理辅导课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和尚》大大的问号,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为什么人多了,反而没水吃了呢?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呢?

师:那他们三个人怎样做才能有水喝呢?请大家帮帮他们出出主意吧! 师:是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三个和尚只有合作才能喝到水,也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能做到人多力量大。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学会合作》。

三、进行合作性游戏,初步体验,探讨合作的方法

下面让我们先一起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做《紧急逃生》

⑴ 讲解游戏规则:老师想请两组同学参加游戏,谁愿意来?(安排学生坐在座位上)同学们呆会会遭遇危险,听到警报器一响,你们要马上通过这个安全出口离开教室,明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第一个先逃离出去。(师创设情景) ⑵ 大家全都拥堵在门口了,请大家说说他们没有安全逃生的原因在哪儿?知道自己失误的地方了,哪你们有没有想出什么方法呢?谁来帮帮他们呢?想不想再试一试。看来,他们已经学会合作了。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从这个游戏中,你懂得了什么?

师:说的没错,合作不单单是说人多就行,还需要大家相互谦让,相互配合。也就是说越是在危难之际,我们就越应该团结起来,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去战胜困难。合作还有哪些方法呢?下面让我们再来看看《瘸子和瞎子》的故事。(播放课件)从这个故事,你又有哪些收获呢?

指名回答。师:是啊,成功合作还需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三、辨析判断,深化理解:

1、讨论:那么,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事情需要我们相互合作?怎样合作呢?

2、是啊,合作无处不在。小到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大到我们国家的建设,都需要合作。

3、在合作中如何使对方满意你,接受你呢?请同学们做下面的心理测试题: ①合作伙伴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怎么办?

A、心里不痛快,不高兴。

B、甩手不管,看笑话。

C、仔细想想他的话也可能有道理。

②自己的做法被合作伙伴误解了怎么办?

A、心中很委屈,但不作声。

B、由此发生争吵。

C、不争吵,在背后发牢骚。 D、真诚地说理,想办法消除误解。

③合作中两个人都需要某件东西,怎么办? A、抢在别人前边先得到。

B、合理协商,共同使用。 C、为了成功,主动谦让。

四、体验合作

1、师:同学们,掌握了这么多的合作方法,想体验一下合作取得成功的乐趣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一个体验的机会。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讨论讨论,我们该怎样合作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 出示合作方法。

2、学生在柔和、轻快的乐曲中,进行合作实践。

3、展示合作实践的成果。

师:同学们,能够学会与别人合作并取得成功,那是一件令人愉快又非常有意义的事。今天我们只是学到了一点点,我们还要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

第9篇:小学心理个案辅导案例

小学心理辅导案例: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

一、基本情况

雍娜,女,四年级学生。该生在校学习较努力,每天都认真完成回家作业,字迹端正,清秀,上课能专心听讲,偶尔举手发言,回答问题轻声细语,学习成绩中上。 在校能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尊敬老师,友爱同学,行为文明,在学生中人际关系较好,大家都愿意与她交朋友,有一定的兴趣爱好,特别喜欢唱歌和跳舞,在学校的才艺——艺术节上一展甜美的歌喉,优美的舞姿,令全场小观众们都拍手称赞。但她和老师交往不多,不会主动与老师交谈,在老师眼中性格比较内向,不爱在公共场合侃侃而谈,找老师反应问题也总要有其他的女同学陪伴。

二、主要问题

刚升入四年级时,班级中的班干部例行改选,在激烈的干部竞选中,她没被选上中队干部,整天闷闷不乐,做任何事都无精打采,上课经常走神,学习成绩下降。老师发现了以后,找她进行了第一次心理辅导,雍娜的表现是垂头丧气地走到老师面前:

辅导老师:你请坐下。老师发现你最近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雍娜:老师,没什么。(声音很轻,摇摇头,摆弄起衣角)

辅导老师:老师发现你今天上美术课走神了,大家都很开心的在画画,你眼睛直呆呆的,在想什么呢?

雍娜:没有啊,我只是画不出在想问题。

辅导老师:那你在想什么问题?你能说得具体点吗? 雍娜:没什么问题。(声音更轻了)

辅导老师:老师发现你不喜欢画画了,画的作业也没以前认真,色彩也不亮丽了,这是什么原因? 雍娜:(低头不语) 辅导老师:老师很了解你的心情,你不愉快的原因同学也告诉我了,是不是因为中队干部没被选上? 雍娜:没有,我从来没放在心上过。

辅导老师:老师上学的时候同你一样,有一次竞选小队长的时候也落选了。回家我向妈妈诉说了委屈,妈妈和我讲了很多,最终我走出了失败的阴影。 雍娜:(低头不语)

辅导老师:好吧,今天我们的谈话就到这儿。

三、背景资料

雍娜是二年级时从外校转来我校的。家里虽有电话,父亲也有手机,但雍娜从不轻易肯把手机号码告诉同学,说是妈妈不让的。母亲对孩子学习要求很高,期望孩子认真读书,考出好成绩,也乐意投资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参加过上海电视台等联合举办的“绿叶艺术团”,学当小主持人,练习朗诵,体形等。雍娜母亲反映其在家有独立生活能力,自己的事能自己干,但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电视,母亲非常不满,希望老师教育。

四、初步分析

雍娜由于在四年级初的班级中队干部改选中落选,因此情绪低落,在第一次辅导老师辅导时不愿承认失败,不敢直面挫折,从她平时的表现可以看出她面对挫折采取了消极态度,主要表现为退缩、漠不关心与无动于衷的冷漠。觉得自己不可能再提出更高的目标,长此以往,会变得保守、封闭、自卑、丧失自信、减弱成就动机水平。

通过家访,我还了解到雍娜的母亲竞选前要求其能被选上中队文娱委员,落选后,对她大加指责,说她没本事,不会拉选票,表现出强烈的失望感,这更增加了雍娜的心理负担,沉浸在挫折的阴影中。

五、辅导技能和实施

1、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

学生的有些挫折是家长人为造成的,家长给孩子的目标定位过高,造成孩子遭受挫折,丧失自信,减弱成就动机;而成功往往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因此,我积极与其家长联系,鼓励家长为孩子创造成功机遇,如:和孩子一起画出她喜爱的物品,和孩子一起做画画游戏等。在班级的美术课中,我请她做主持人,评讲学生作品;当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时,我看到台上的她终于露出了一丝别不易察觉的微笑。我觉得解开她心结的时候到了,我又和她进行了第二次心理辅导,她推倒了那堵用自尊砌就的墙,终于向老师敞开了痛苦的内心,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我成功地跨入了心理辅导的第一步,赢得了学生的信赖。

此后,我在学习、生活中更多地关心和注意她,只要她有小小的进步,就在班中表扬,还给她讲了放风筝的故事:老师最喜欢在公园、草地放风筝了,老师小时候一直梦想自己能像风筝一样,可以飞起来,飞到很高的天空。风筝之所以飞得高,是因为离不开放风筝人的帮助。如果你是那只展翅高飞的风筝的话,那么老师就是在下面为你放风筝线的人,相信老师永远是你的支持者。

2、指导学生善于分析挫折。

挫折并非都是坏事,它是人生智慧的保姆,是强者的磨刀石,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强者面对挫折和失败,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找出不足,雍娜没有被选上中队干部是什么原因呢?我帮助她分析:(1)班级能干的班干部竞争激烈。(2)与同学人际关系是否融洽?是否乐意帮助他人?(3)学习成绩是否优秀。(4)有无特长等等。经过分析,提高了她的认识水平。

挫折是一般强大的内动力。强者面对挫折能激发人的活动和意志,虽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意志更为坚强,如:孔子因厄运而作《春秋》,司马迁因宫刑而著《史记》,屈原被贬而写《离骚》,歌德因初恋失败而写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些都是我们古今中外名人成功的范例,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3、给学生调整目标,期望要适当。

家长和学生的目标定位有时有一定的盲目性,往往偏高,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长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偏高,自我感觉良好,正是他们的一个弱点。期望越高,由于能力所限无法达到目标,失望越大,由此而产生的挫折感就越强。因此,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条件确立适当的目标,并学会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目标和行为,这是减少挫折压力的有效措施。我和雍娜商量,请她根据自己的实力下次在班中竞选小队长,她欣然接受了,并在小队长竞选中如愿以偿。

经过多次心理辅导,笑容又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从上述心理辅导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案例如何都有着其共同之处:

1、心理辅导的对象(即求助者)是一些有着一定心理问题或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帮助的正常人。在学校教育中更是如此,它主要是帮助学生消除某些不良行为,引导他们学习新的行为,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2、心理辅导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这种人际关系是以求助者迫切需要得到帮助、主动来访为前提、在特定地点和时间内建立的具有隐蔽性和保密性的特殊的人际关系。

3、心理辅导是在心理学有关原理、技术的指导下的活动。它是以会谈的形式进行,包含对求助者的关注、倾听、对求助者问题的分析与评估、辅导员用各种心理辅导技术如行为矫正、心理分析等技能帮助求助者。

4、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往往不是一次会谈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了解求助者的各种信息、不断沟通交流、确定辅导方案、开展心理辅导。

上一篇:柑橘研究进展下一篇:工作计划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