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证明

2022-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证明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研究综述

【摘 要】近年来,学者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研究有大量的成果,纵观这些研究成果,内容主要涉及资助政策、资助模式以及资助体系等,运用学科视角研究有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

【关键词】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综述 学科视角

0009-02

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题跨度1999年1月~2013年8月精确搜索,相关研究有5214篇,再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题搜索有502篇,学者的大多论著是以党和国家资助政策为背景,选取不同的切入点展开研究讨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立足于资助政策,研究资助体制深化改革、系统化等问题;二是立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问题,探讨认定科学标准、细化程序及如何科学化合理化认定操作等;三是立足于心理学科范畴,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素质,探讨如何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能力;四是立足于资助工作本身,探讨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改革对策等;五是立足于现实层面,调查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状况、学习障碍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六是立足于诚信感恩、自立自强教育方面,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感恩、自立自强品质;七是立足于能力素质培养方面,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学生能力资助的重要性及提出能力培养的途径。

这些研究成果,是不同学者运用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展开讨论的,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本文以不同视角研究为标准,将有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研究归类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学视角

从社会学的角度展开研究的学者,大多从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弱势群体等层面切入,分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现行资助模式、资助效果、资助体系的建立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等方面。这类的研究是结合社会的现状和形势发展来进行反思。

如欧永美《构建“造血”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一文认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有四个主要因素:一是经济来源欠缺或薄弱,家庭地处贫困地区,经济基础很差;二是地域原因,家住农村,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那些经济落后、尚未脱贫的地方;三是社会转型出现的新贫困家庭,随着国企改革和城市改革的深化,部分城市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突出;四是天灾,由于天灾,一些学生本来的好的家境一下子发生变化,成为经济困难户。与此同时,有些学者认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如不能构建得非常好,就会容易造成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政府要成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的政策支持者和经济资助者。首先要树立国家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主体观念,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其次,要通过立法或其他手段,切实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权益,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化、法律化;再次,要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指挥者、协调者,对各个利益团体或个人进行指挥、引导、组织和协调,使其在一个系统的资助体系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最后,完善个人信用体系,加快个人信用立法的步伐”。通过这样的方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体系才能得到更好地完善,才能发挥其社会效益。

此外,众多学者提倡培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大量的研究成果针对就业困难的相关原因和对策展开论述,其中,不少的学者认为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因为社会资源的匮乏,而其实质也正是涉及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杨昌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教育救助研究》、徐国兴《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大学生资助体系中政府定位的中日比较》、吴庆《公平述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等专著,都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二、心理学视角

学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方式有很多研究成果,其中发现在检索到的929篇文章中有511篇文章从心理学视角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占55%,可以说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成果非常可观。

不少学者认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是物质贫困,还存在着“心理贫困”,他们大多数都存在着自卑、负担和压力感大、心理冷漠缺少感恩意识、焦虑不安、内心封闭敏感等问题。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学者们也提出了从单一的资助模式转向多元的资助模式过程中,要从心理上帮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他们端正心态,具备积极、主动、向上的动力,这样才更有利于学习和生活。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一文说:“大多数获得资助的学生在思想上是积极上进的,但由于他们大多来自经济、文化、教育较落后地区和家庭,在英语口语、计算机水平、艺术特长、知识视野、人际交往等方面与同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由于客观成长环境造成的先天不足,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存在接受能力弱、能力提高缓慢、自我评价过低的问题。因为家庭的贫困、囊中的羞涩、寒酸的外表而产生自卑心理,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自我否定,对自己的前途比较悲观,缺乏自信心。”由于这样的现象不在少数,有学者提出:“要注重精神上的扶贫援助,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谈心引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诚信观,树立自信、自强、自立的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因此,应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与心理援助渗透于助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各个环节,做到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此外,季枫《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吴玉明、杨文斌、谢太平《感恩维度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研究》,刘洁、熊国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新模式探索》,赵健、董晓曦《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新模式》等也是从心理学角度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的。

三、教育学视角

以教育学为视角去关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研究成果也很多,此类成果一般是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才、教育与教育管理等方面来展开讨论。如安冰《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问题研究》一文,是从资助管理的角度来展开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分析,全文共有五个章节,其中包括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现状、教育管理的案例、管理的经验与启示以及管理工作创新的对策和建议等方面的内容。他认为现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的教育成本分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国家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家庭方面的居民收入水平的因素,高校方面的学校培养成本因素,社会方面的由于学校、专业的差别导致收益差别的因素,等等。由于上述因素,政府在制定高校收费标准时就需充分考虑学费占人均收入的比例和学生的生活成本;政府在制定资助政策时应遵循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受益的社会各方同时分担教育成本,按照收益多的应多负担,收益少的可少负担的成本分担原则。此外,韩燕燕《高等学校“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能力开发资助模式探索》、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等文章,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如何教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其能更全面地发展。

四、分析与思考

纵观已有的研究文献,从研究的视角来看,以社会学、心理学的视角切入的论著非常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问题的重复性研究较多,而创新性强的研究较少,思辨性及推理式的研究较多,而定量、定性的研究较少。此外,能举出大量成功的个案的作品以及结合实际数据的成果至今仍阙如付,这就需要更多的学者能够结合实际,多运用各种调查方法来获取真实的数据,以运用其数据来展开有力的分析。

从研究内容来看,都集中于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政策、模式,以及资助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而关于其实施的效益和公平方面的问题则较少涉及。而随着资助模式不断发展,学者们对其研究也只是从大体上,或是共通性来展开研究,而对于特殊性研究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说不同专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心理能一样,是否都适用新的发展模式,是否能在短时期内起到受资助的效果,等等。而不同性别、年龄层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存在着不同的情况,这也是我们在展开调查的时候所需要注意的。

从研究方法来看,高校中的学者大多是采用座谈会或者是调查问卷的方法,虽然通过座谈会能够很直观地获取大量资料,但不容忽视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们在人数众多并且正式的场合下,他们是否能勇于说出心里的想法呢?相反,不少人会强调调查问卷法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它是匿名的,可是,我们深入思考后发现,这些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改善的问卷和量表调查,其结果总是可以估量

的,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和交互分类分析,

就会造成很多学者得出一些普遍的、笼统的对策和建议,这不利于研究的创新发展。

理论的运用以及实践中的结果,都是学者们不能忽视的重点,也将会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研究的关注点,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客观、更直观、更有益地展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开展情况。

【参考文献】

[1]欧永美.构建“造血”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消费导刊,2008(12)

[2]李雪峰,鲍玉仓,王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3]李超.高校贫困生研究综述[J].教育长廊,2009(11)

[4]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5]韩燕燕.高等学校“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能力开发资助模式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2(3)

[6]安冰.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广西学生资助专项研究课题(2011ZZ002)

【作者简介】蔡其明(1968- ),瑶族,广西恭城人,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及高等教育管理。

(责编 黎 原)

作者:蔡其明

第2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研究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合理规划和分担教育成本,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社保体系;完善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措施;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社会性资助和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支持与心理援助6个方面构建新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关键词: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资助体系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这个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型资助体系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机会均等”和“成本分担”的原则,采取无偿资助和有偿资助并行的方式,通过完善法律和制度,将国家、社会、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进一步明确,规范资助工作,提高资助效益。

一、合理规划和分担教育成本,加大政府投入

(一)科学制定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合理分担教育成本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学费价格体系。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收费标准已达到城镇家庭承受能力的最高值,并且严重超过农村家庭承受能力。在制定学费标准时,要考虑到国家、地区的历史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的支付能力等综合因素。其次,学校还应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根据培养方案自由选课,自主选择、支配在校学习时间;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勤工助学工作增加经济收入;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休学,工作一到两年后再复学;鼓励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前毕业,降低资助经费和教育成本。

(二)明确国家主体责任,加大政府投入

首先,国家是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主体,国家责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救助。政府应当把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看成是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政府义务,在对其资助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切实保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其次,加大政府投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实际上,造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在高等教育规模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翻倍的情况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却没有相应增加。

二、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使资助工作科学规范

(一)加强立法工作,使资助工作有法可依

目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还很不完善。给资助工作立法,在教育事业中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为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提供法律保障;为国家助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制度保障;依法设立助学机构,为资助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依据;更有效地提高资助工作的管理效率,充分约束资助体系中组织和个人的行为;有效提高资助工作社会融资,从法律高度给参与资助的社会团体和个人以优惠和激励。

(二)加强制度建设,使资助工作有章可循

作为资助工作操作层面主体的高校,在制度建设上也存在很大的欠缺,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和资助管理方面,维度单一、体系不全、方法简单、层次不清、效果不明。笔者认为应加强调查,摸清基本情况;细致观察,了解具体情况;运用科技,掌握消费情况;完善制度,科学规范管理。制定多维度、多层面、多方位的配套措施与制度,健全各种量化指标和科学设计工作流程,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全面把握和认识经济困难学生。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三、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社保体系

(一)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使其涵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笔者认为,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时应将暂时不能参与社会工作而获得经济收入,不能在经济上独立的年满18周岁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其中。这无论从“科教兴国”的战略出发还是从社会保障理论上考虑都是合乎逻辑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该具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

(二)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灵活对待,使其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为保证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府应该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如允许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失业保险,对于其不能缴纳的单位和个人承担的费用可以由政府垫付,等到其参加工作,有经济收入之后逐年补齐;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将户口暂留原籍,待其付清社保费用后再行迁出等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他们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

四、完善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措施

(一)充分整合到校资金

从目前运行的资助体系来看,各种资助措施的目标不明确,作用不明显,关系重叠不清。特别是社会资助,名目繁多,容易造成重复资助现象。可以根据资金的性质和用途,按照“奖、贷、助”等方式,由学校统一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避免重复资助和资助不足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效益。

(二)建立以助学贷款为核心的资助分配体系

作为实施资助工作主体的高校,应该建立以助学贷款为核心,以按各种资金性质、用途不同的分类资助体系。推动以助学贷款为主的、多元化的、各种资助方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建设,彻底将无偿保障性资助、有偿保障性资助、奖励性资助、奖励划分清楚。尽量避免单项资助对整个资助体系的冲击,要将整合过的资助资金,通过全面综合考察,根据预先设定的资助项目发放给经济困难学生。

五、拓宽资金渠道,增加社会性资助

(一)资助工作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

近年来,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以来,资助的资金总量相对于庞大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显得非常不足,还不能满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需要,在提高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资助工作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本。

(二)政府加强政策规划,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向教育领域

政府应该出台更多措施,使企业和高校联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达到企业、高校、学生三赢:企业可以得到技术支持而赢得利润,高校得以发展,学生得以解困。还可以将通过各种途径筹得社会资金成立资助基金,用于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另外,政府还可以尝试发行教育彩票促使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到高校学生资助行列。

作者:律明 乔宏峰

第3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分析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高校学生拖欠学费现象日趋严重,学生经济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参考国外的经验和做法,对于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提出了若干改进措施,对改进和完善助学体系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高校 特困生 助学贷款 经济问题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收费制度的推行,近年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逐年提高。目前我国高校已基本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从1999年起,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但是在实施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困难学生比例太大,拖欠学费现象严重

由于大部分学生家在农村,许多来自贫困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的学生日常生活都存在很大困难,更无力承担每年几千元的学费。学费不能按时收缴,直接影响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各省市都建立了学生贷款工作领导和管理机构,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并建立完善了监督检查、定期通报和举报等措施,但催缴学费和催还贷款难度仍然很大。

2.学校的助学体系无力完全解决困难生的经济问题

为了体现国家对困难学生的关怀,目前,各高校都形成了基本完善的奖、贷、助、补、减的助学体系。但是,尽管学校提供的奖学金、贷款及困难补助比例较大,但额度小,适合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和资金也少。而只面向特困生的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尽管额度大,但比例低,不能满足占学生总数20%的困难学生。

3.国家助學贷款条件苛刻,不能满足困难生要求

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银行认为风险较大,积极性不高。特别对于一般院校、专科学生和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银行经常不予放贷或采取债权保护措施,而贫困学生大多来自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因为教学资源落后,往往学习基础较差,因此很难贷到。

4.学生困难程度难以衡量和评价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物价指数存在较大差异,用同一标准衡量并不科学合理。学校和专业间特困生分布也不均衡,用同一比例划定特困生难以保证每个困难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资助,按照特定的比例确定特困生人数本身就不尽合理。而按照人均家庭收入和消费状况来确定特困生又缺乏科学的评价和操作体系。况且,学生家庭居住分散,对每个申请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调查工作量大,人力物力难以达到。另外,居民经济收入途径多样化,国家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出具的证明也缺乏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只能依赖于申报人的诚信。所以目前许多高校采用民主评议的办法依靠学生平时的消费表现确定特困生,尽管是按照规定的比例来进行“评选”,无法准确考察学生实际困难情况,难以避免地融入个人情感因素。

二、改进措施

1.完善助困机制

统筹考虑“奖、贷、助、补、减、免、缓”,充分引入激励机制,不仅仅助困,更要助优、助勤。由于在校学生经济困难只是暂时的,不同于民政部门和慈善机构资助的其他群体,毕业工作后学生很快就具有还款能力,所以应尽量少用无偿资助方式而应当以有息校内贷款作为解决经济困难的主要途径。对于经济困难学生要热情关怀,积极帮助,但从制度上,不能让困难学生具有优越感,将困难作为享受特殊政策的资本,而应该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将经济困难作为自立自强、拼搏进取的动力。

2.拓宽贷款方式

目前,高校实行的大都是信用贷款,但由于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完善,银行风险较大,加之学生贷款金额相对较小,放贷成本较高,所以银行积极性不高。银行更愿意办理风险小的抵押、担保等其他方式贷款。所以应当积极调动学生家庭力量,开办生源地贷款,将学校信用贷款作为补充。

一些省市从2003年试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对学生困难程度的评价更准确合理,既方便学生办理,也减轻学校的压力,同时对学生毕业后履约还款也增大约束力,降低了银行的风险。

3.放宽还款条件

英国是世界上首先提出开展助学贷款的国家,目前每门课程的培养费用为5000英镑,其中政府出4000英镑,学生负担1000英镑。近一半学生要通过贷款解决学费。还款从毕业后年薪超出1万英镑部分的9%在税前按月从个人医疗保险卡上扣除用以还贷,退休时仍未还清由国家偿还。

由于近年来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期限又延长至毕业后两年,一些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另外,工作后薪资普遍不高,还要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偿还其他借款和贴补家用。目前银行规定的还款期限太短,通常要求毕业后六年还清本息,尽管助学贷款大都采用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贴息甚至全部付息的办法,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仍存在较大困难,无法保证按时偿还贷款。经过调查,大多数学生不能按时还款并非都是因为不诚信所致。所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增加还款灵活性是改变目前还款问题的有效办法。

4.落实助困工作经费问题

目前,各大学遵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均成立了贷款管理中心,并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但工作经费却没有具体的文件规定落实。

5.建立银行激励机制

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主动性往往在银行方面,所以建立相应的银行开展助学贷款工作激励机制,有助于发挥主动性,进一步推进助学贷款工作,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困难学生经济问题。

三、结语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不仅是高等教育收费体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而且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所以,解决好家庭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更是全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作者:白仲航 连建新 张晓稔

第4篇: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篇1:

________省________市________县(区)________镇(乡、街道办事处)________村(或居委

会)________组组民(市民)________同志之子(女)________,于200____年____月考入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________专业________年级________班级学习。

陈述困难原因(家庭人口情况、地处偏远山区、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负债情况及其他困难原因等。)

家庭情况实属贫困,特此证明!

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 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或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篇2:

兹有我镇(县)___________(具体地址)村民(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子(女)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大学录龋该生家庭___________(家庭成员状况),主要从事___________(主要收入来源),家中经济收入___________(家庭收入状况),经济状况___________(是否困难),家庭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该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请有关银行和学校给予该生助学资助,扶助该生完成学业。特此证明!

___________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民政局)

单位公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3: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____________(父母亲姓名)之子(女)____________(学生姓名),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____________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第5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证明

现有我村(社区)村(居)民,男(女),族,年月出生, 家庭人口人,其中劳动力人。家庭劳动力主要从事工作。其家庭因 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属于家庭,无力负担儿女读大学的费用。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2012年月日

经办人姓名:

经办人固定电话:手机号码:

借款人家庭电话:qq 号:

借款人亲戚联系电话:

1、;

2、;

3、;

4、;

5、

第6篇: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___________同学是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县、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人,_______年升入_____________学校,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使家庭经济困难,请学校给予相应资助。

特此证明。

经办人:

村(居)委会或乡镇(街道)民政等部门(公章):

年 月 日

第7篇: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2、以上信息均为必填信息。

说明: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填写此表,入学后将此证明材料交至录取学院,将作为助学金等资助的评选证明材料。

3、填写时必须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 ;签字必须为父母(监护人)亲笔签字。

4、姓名等信息必须与身份证一致;家庭住址必须到最小单位:农村到组到户,城镇到街道门牌号栋号单元号。

5、须民政部门经手人签名并留下联系电话,盖章必须是民政部门公章,若无“民政”字样,须再多加一枚盖当地政府公章(乡、镇或街道一级)。

第8篇:天津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证明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天津师范大学:

同学居住在 (学生家庭住址)。该生家庭年总收入约为 元(大写),家庭人口总数为 人,其中在学人口数为 人,丧失劳动能力人口数为 人。

家庭经济困难所属情况:

□ 孤儿 □单亲 □低保户 □贫困县( 级) □ 务农 □父母单方下岗 □父母双方下岗 □父母残疾 □ 家庭子女多 □其他(需说明)

开具单位 公 章

年 月 日

…………………………………………………………………………………………………

注:

1、此证明为天津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的重要证明材料,请各地相关部门调查清楚家庭情况后,用黑色水笔按要求填写;

2、此证明所加盖的公章必须为学生所在地乡、镇及以上政府或民政部门公章;

3、此证明原件交至学校困难生资助中心,复印件交所在学院存留;

4、此证明需A4纸打印,其他纸张(如传真热敏纸)所开具的证明无效;

5、此证明仅适用于天津师范大学全日制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第9篇:上海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各种证明材料

上海师范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老生版)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制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2014版)

本人承诺:本表由本人填写,内容真实,绝无弄虚作假及隐瞒。

承诺人(学生) :填表日期:年月日

注:本表供学生申请享受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之用,必须如实填写。本表一式两份,必须全部为原件,涂改无效。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制

兹证明系本单位(填写“劳动合同制”、“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身份证号码为,于年月进入本单位工作,现工作岗位为,现任职务为,职称为。

近1年(时间以开具本收入证明之日起推算),该员工在我单位的税后年总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补贴、加班费、年终奖、分红等)为人民币¥元(大写:万仟佰拾圆角分)。

近6个月(时间以开具本证明之日起推算),该员工在我单位的税后月收入分别为: ____年__月收入为:元(大写:仟佰拾圆角分) ____年__月收入为:元(大写:仟佰拾圆角分) ____年__月收入为:元(大写:仟佰拾圆角分) ____年__月收入为:元(大写:仟佰拾圆角分) ____年__月收入为:元(大写:仟佰拾圆角分) ____年__月收入为:元(大写:仟佰拾圆角分) 上述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公章) :__ 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 系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 办 日 期:_ _______年__ __月 __日

注:此证明材料仅用于我校学生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请贵单位配合如实开具,谢谢。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制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制

兹证明为我校院系专业年级班的在读学生,于年月进入我校学习,(□ 是 / □ 不是)全日制学生,学制为年,最高学历,身份证号码为,其人事档案目前(□ 在 / □ 不在)我校。

上述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学校名称(公章):____________________ 经 办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日期: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注:

1、此证明材料仅用于我校学生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请贵单位配合如实开具,谢谢。

2、我校学生的家庭成员(学生本人除外)如果年满16周岁,且在校就读的,必须开具此证明材料。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制

上一篇:房屋裂缝鉴别与分析下一篇:高考过后如何选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