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见有感

2023-0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看见有感

读木心的著作有感

木心在内地出版的一些著作,可见他常常在思考着一些似乎“无意義”的东西,那就是诗意与哲理。

早期他就写有像《哈姆雷特泛论》《伽米克里斯兄弟们》(九篇集)、《非商籁体的十四行诗》(100首集)等装订成20册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各种文体著作(手稿),但都在“文革”时候被销毁了。虽然听说后来他居住欧美后,为了补偿过往文学作品的丢失,日复一日笔耕至深夜,每天要写下万字左右文章;他也曾与朋友巫鸿谈到他要编写的《巴比伦语言学》《瓷国回忆录》等众多巨著,但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到这些著作。

目前在内地出版的著作,能读到的《文学回忆录》(两卷本)这本算是大的著作,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讲课五年的笔记记录集,是一本关于中西文学艺术历史的大纲性质著作,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其他的都是他个人的一些“诗意和哲理”的记录,看起来都是小书儿,类似散文集的《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看随想录》《即兴判断》等,更多像是随想录的《素履之往》《哥伦比亚的倒影》这样的,这就像是意识流手法记录的语录体,或许像是诗集《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的三棵树》《云雀叫了一整天》等,也都是诗意哲理句子段落的“诗化”。

如他谈关于人生的箴言: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只有机智透顶的人才可望重显憨厚。”“有人说,时间是最妙的疗伤药。此话没说对,反正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

“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

如他谈艺术:

“艺术品如果不是艺术,就什么也不是。岂止是艺术家孤独,艺术品更孤独。”“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不是幸福,而是不安与骚乱。”

“艺术本来也只是一个梦,不过比权势的梦、财富的梦、情欲的梦,更美一些,更持久一些,艺术,是个最好的梦。”“哲学非但不能解释艺术,而且不配解释艺术。世界上什么最伟大,艺术最伟大,可是艺术一直被弄成小丫头。”

如他谈爱情:

“爱情,亦三种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与审美,中年归向求知。老之将至,义无反顾。”

“一个爱我的人,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就知道他爱我。”“一流的情人永远不必殉陨,永远不会失恋,因为‘我爱你,与你何涉’。”

“轻浮,随遇而爱,谓之滥情。多方向,无主次地泛恋,谓之滥情。言过其实,炫耀伎俩,谓之滥情。没条件的痴心忠于某一人,亦谓之滥情。”

“爱一个人,没有机会表白,后来决计绝念。再后来,消息时有所闻,偶尔也见面……幸亏那时未曾说出口,幸亏究竟不能算真的爱上。又爱了另一个人,表白的机会不少,想想,懒下来,懒成朋友,至今还朋友着……光阴荏苒,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心中兀自庆幸,还好……否则苦了。”

木心无论是谈文学艺术,还是谈人生悲欢,或是爱情的温柔与无奈,他也在这些零碎的、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诗意与哲理思考中,从而获得了关于生命的另一种慰抚,以及人生经历遗憾的一种补偿。文学艺术在大多的时候,是人生遗憾的一种补偿,因为经历的坎坷与得不到,最后都会寄托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思考,并在创作与思考过程,得到了一种安慰。84年的岁月,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乌镇,历尽坎坷波折,以画以文,记录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风采,并成了乌镇的代言人,成为华人文艺导师,他长期在人文领域中进行着诗意又有哲理的思考,他也早已超脱了这种“孤独”。不同时期阅读木心,又有不同的体会,这也是人文艺术的真谛所在。文学或艺术学,归根结底还是人学。

作者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

作者:刘桐

第2篇:读丹纳《艺术哲学》有感

摘要:艺术作为不同学科中的一个门类,有着极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内涵,艺术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画家画的一幅画,一件好看的雕塑作品,一首动听的音乐歌曲等,都可以称作为艺术作品。《艺术哲学》是由19世纪法国的思想家、文艺评论家丹纳的代表作。通过阅读丹纳的《艺术哲学》,从中对影响艺术的三要素:种族、时代、环境、中的时代入手论述时代对于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时代、环境、宫崎骏

一、丹纳的时代精神

丹纳是法国的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 自然主义文学的倡导者,丹纳深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影响,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论是物质方面的或者是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循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在《艺术哲学》一书中,从三要素出发,丹纳阐述了艺术的本质,以及对于艺术的欣赏。

丹纳的时代内容包含了精神意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 丹纳将其称为“精神的气候”。丹纳认为艺术品所形成的艺术特色必然会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精神。

在书中丹纳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丹纳通过列举希腊悲剧:埃斯库鲁斯、索福克勒斯、以及欧里庇德斯的作品的诞生时代,正是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间,以及荷兰绘画的兴起正是荷兰凭借顽强与勇敢推翻西班牙的统治,与英国势均力敌的作战,在欧洲成为最自由、最繁荣、最发达的国家的时候。

二、艺术与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在一定的时期决定着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唐朝时期是国发展的较为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开放的一个繁荣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唐诗、青花瓷的出现。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都与时代精神相关的。在唐朝时期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对于思想不再是一味的禁锢,在诗歌上出现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出现了李白这样的伟大的诗人。正是处在一个较为繁荣开放的环境中,才能造就经典艺术。

正如书中所说:“艺术是短暂的,艺术在同一时代开始,也在同一时代结束。”艺术所产生的时代是短暂的,艺术本身在时间的长河中冲刷后所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内涵,更多的是艺术作品背后的时代精神,和当时大环境对于艺术的产生的影响。丹纳列举了希腊人的希腊文明的另一个朴素的特点,指出希腊人的“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境界是简单的,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是复杂的。因此他们的艺术比我们朴素;他们对于人的心灵与肉体所抱的观念,给他们的作品提供了材料;但我们的文明已经不允许这一类作品产生了。”书中描述到:“古希腊的男人只需要一件没有袖子的背心,妇女只要一件没有袖子的长到脚背的单衫,从肩膀到腰部是双层的,这是服饰的主要部分;”通过描述希腊人的穿着上可以看出希腊人的衣着是非常朴素,没有像英国人或者其他国家的人们一样穿着繁重的礼服;环境的复杂或朴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艺术。希腊人处于一个简约、朴素的这样一个穿着方式对于艺术的产生是来说是更加纯净,没有过多的欲望或者杂质夹杂其中。

丹纳指出艺术的本质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习俗。古希腊执行的是民主制,没有过多官职和社会阶层,普通人能够担任一切公共职务,社会并不分成官吏和平民。在这样一个朴素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习俗都是朴素的。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思想对艺术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朴素的社会环境中所产生的艺术是更加质朴的更加贴近人心的。相比之下在复杂或者社会动荡的一个环境中,艺术是难以发展下去的。在人们生存都是一个问题的时期,温饱难以解决的状态,艺术是难以发展下去的。社会环境对于艺术的创作,以及社会环境对于艺术家们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三、以宫崎骏动画作品为例

宫崎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大师,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表现纯真的爱情,表现少女的成长等。在他的动画作品中都会有一些描写战争的场景或着以战争为时代背景所发生的一些故事,例如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描述了哈尔是一个无情的战斗机器,被女巫施了魔法,在不同的国家中穿梭,服务于女巫的命令。而苏菲也是一个中了魔法的少女,从少女变成了老奶奶,最后因为爱的力量解开了魔法。在最后的镜头中,哈尔在枪林弹雨中化身一只巨大的鸟,冲向战争的最前线,画面中表现出的是无尽的绝望和勇于面对战争的勇气;苏菲面对战争失败的船只时,说道“我不喜欢这些”;在影片无论是在台詞的设计还是战争场景的设计中,都可以看出宫崎骏对于战争的一个反对。

宫崎骏的出生在二战时期,由于他父亲是从事军火方便的生意,他的童年生活并没有因战争受到影响,依然过得比许多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好。因此也目睹了因为军火利益而来的人性背后的丑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宫崎骏反战观点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幼年经历所造成的阴影,另一方面也与二战后日本的大环境有关。在《天空之城》《风之谷》等影片中所描绘的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最终都在战争的催化下毁于一旦,被大自然所占领。这种毁灭式的战争所带来的的影响一直在宫崎骏的影片中呈现,其中蕴含着对反战争的意味以及对人类的警示。

深处在动荡环境中的长大的宫崎骏,在他进行艺术创作时,把他儿童时期的生长环境,以及成年后国家的时代大环境的影响,都深深的带入到他的艺术作品中,对他创作的动画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中都有着体现。时代产生了艺术家, 艺术家又是最能洞察社会的人。丹纳认为艺术是影子, 才能是本体, 艺术始终跟着才能的诞生, 成长, 衰落。而决定艺术家才能的是时代。一方面, 艺术家在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学会了基本的技能。另一方面, 时代又赋予了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灵感。

四、理想与现实

艺术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丹纳把社会生态,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等都归类为时代。就时代而论我们不能单独的论述时代的为某一社会现象。正如书中所说:“无论什么时代,理想的作品必然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理解在战乱年代人民的水深火热的这样的环境中,无法理解因为生活所迫而流离失所的痛苦。我们只从一幅幅画作中,一部部电影中尝试着了解曾经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或者是艺术家本身的痛苦。例如梵高的绘画作品《向日葵》,整体画面呈现出一种热烈而奔放的情感,明黄色的向日葵在画面中绽放,似火一样明亮的黄色,同时画面中还有枯萎的向日葵代表生命走向了终点,生命在新和旧之间交替轮回。梵高用向日葵来形容自己,像向日葵般的热烈,却又短暂。梵高在世时,他的画作并没有受到世人的欣赏,一生贫穷,自我矛盾和怀疑。最后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艺术家如果在一个相对痛苦、穷困的环境中,在一个转乱的年代中,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总会有他痛苦的情感的表达,艺术家不会逃离环境,而去创作环境之外的一些作品。无论是自然环境,或者是宗教信仰、精神文明都对艺术家的带来影响,就如丹纳所说:“一个观念好比一颗种子———种子的发芽, 生长,开花,要从水分、空气、阳光、泥土中吸取养料;观念的成熟与成形也需要周围的人在精神上予以补充”,藝术家某种观念的形成和周围的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 就像水分、空气、阳光、泥土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与种子的生长达到和谐状态,种子才可以发芽;同样的道理,周围的人文、社会环境也同样影响艺术家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好的作品的背后一定能反映其背后所蕴藏的现实生活,正如艺术来源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因此不同的社会环境,时代因素会造就不同方式的艺术,也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

五、结语

在我们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艺术正在被一种处于宽泛且中立状态的文化所包容,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也更加容易去接触到艺术。在书中我们了解到艺术的创作,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最后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我们创作者启示,要用发展、包容的眼光去看待艺术;不要用孤立的眼光去看待艺术,每一件艺术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当然作为艺术创作的我们也应该从打开我们的思维,思维不应该被固定;同时积极接触新事物,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文化内涵,保持思想的进步,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陈薇羽.品评丹纳的《艺术哲学》——解读种族、环境、时代对艺术的影响.[J]科技风.2012年24期

(2)贾小蓉.从丹纳《艺术哲学》看民族性格对艺术创作的影响.[J].参花(上).2015年08

(3)陈峰.时光流逝中的艺术典型——关于丹纳《艺术哲学》中谈到的典型问题的思考.[J]美与时代.2014年06期.

作者简介:高家欣(1995年 11月——)女,汉族,籍贯皖,职务学生,学历硕,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动画艺术

作者:高家欣

第3篇:读《庚子勤王和晚清政局》有感

【摘要】戊戌维新失败之后,以慈溪太后为首清廷企图废掉光绪皇帝另立他人。流亡海外的康梁等人得知消息后,采取各种措施来保皇,并与清廷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桑兵先生的《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是研究这段历史的经典之作,本文是笔者阅读此书后的一些领悟和思考。

【关键词】庚子勤王;革命;绅士;政局

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1、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立

道德,即“善”的理念,道德文化便是关于善的文化理解。国外早在古希腊时期就由柏拉图这样一些哲学家提出并引发思考,而在中国也经历了漫长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可以说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同时也是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满满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从先秦时期到现在的道德文化发展来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主要是在儒家的基础上建立而来,这个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认同感,中国传统这个话题离不开儒家道德发展的基本元素:仁爱、好礼、尚中、修身、见利思义、忠恕、知耻。最初这种思想的提出也许是统治者为了维护一个相对稳定的统治环境而大肆发展形成的,但不管出于什么缘由,我们的道德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的稳定的认同——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这些“忠孝礼义廉耻”的词汇构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即中华美德的基本框架。

2、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

儒家文化从建立到形成完整的体系,经历了春秋到战国变革的短短几十年历史,也可以说是经历了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的几代师徒的传承而形成,但是秦始皇的一把大火烧尽了他们的心血,近乎干涸了他们的思想,直到汉代的大一统出现了一个“天人合一”的董仲舒,才使得儒家重新回到了我们正统的地位,也在而后一直成为我们正统思想。在我看来,中国儒家的发展和中国人的性格一样不温不慍,也许正是儒家在中国发展中经历了种种的不幸,在思想上相比其他流派略显得温和,而造就了中国人的这种性格,这正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发展中的精妙的地方,也是它之所以能过成为正统思想,并影响我们至今的原因。

二、现代社会的面临的新的困境

1、社會问题的凸显的表现

在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发展中片面的理解了个人得失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这种功利理论,似乎淡化了儒家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的“仁”的理念,而出现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商业不良行为,“学术造假”的诚信缺失等等社会问题,经济发展使得中国的重新再回到大国行列,但是文化发展出现了严重滞后甚至退步的情况。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具有时代精神、自尊自信、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是一个值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普遍的问题和碰撞,我们应认真反思,寻找根源,努力解决。例如:

(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骤然进入了城市生活,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伦理形成碰撞。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不同于以前的农民城镇化模式:城镇化分为两个阶段,我们所理解的城镇化是传统的简单的“点到面”的人口增长造成的本地域间的城镇化,而就湖北而言,我们的城镇化已经朝着第二个阶段“面到点”的发展方向发展了,我们先来看看这种“面到点”的发展特征是:完成了第一阶段传统的城镇化进程,各个城市农村人口增加,为第二个阶段人口迁徙做了准备,最终形成人口迁徙的城镇化,便形成了城市人口变多,城市减少,迁徙人口基数大,城市承载能力短期无法适应人口的增加的速度,便引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伦理的碰撞。

湖北以武汉为例,每年的毕业大学生留在武汉工作人员,外地务工人员迁入武汉,就造成了以上问题。他们不仅需要在经济能力上,还要在地域文化上对武汉适应,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在现代经济伦理上出现问题,我们传统道德文化要实施调节作用来解决。

(2)同为城市里的市民,人的素质也有差异。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加之受道德文化理解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理解角度和生活方式,造就出城市人口在素质方面的差异,以广场舞为例,现在这问题俨然成为扰民的重要问题,在广场舞参与群众的角度看来,他们用娱乐健身的方式来放松自己的生活,并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没有异议。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也影响了部分人的休息和安静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在不同的素质差异和不同视角中提出调解的道德文化指引,来缓解这以亟待解决的矛盾,比如限制地点,限制音量,限制时间等。

(3)家庭伦理与社会经济之间也存在矛盾。上面我们所讲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并日趋完善,人口迁徙是一个问题,他们多是本省地级市人口为了赚钱到外地打工,将子女留给家里的父母,造成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追求经济基础的同时,却忽略了亲人和家庭,最终会形成赚钱为了养家,养家却没有时间,无法做到精神上的家庭慰藉这样的怪圈。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践行问题,这些务工人员是拥有一定的家庭伦理知识的,他们所理解的生活好一点,家庭幸福一点不能说全部有悖于家庭伦理,毕竟他们是在去维护家庭的基础上做出的努力,结果也受到了想要的一部分成效,但却忽视了家庭伦理体系中精神的重要性。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在道德文化上做出正确的指引,用来平衡家庭伦理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2、社会问题出现的危害

“诚信问题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去留问题”、“不道德学术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国外的学者说中国的一个缺少信仰的民族,国内的社会学家也认为我国的年轻人没有一个正确的“三观”为指引。事实也许不是这样,我们缺少信仰吗?不是,我们有自己既定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目标,为之奋斗着。我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吗?不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儒学社会,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方式,我们的儒家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在周围的环境中已经深入我们的思想中。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以上的不良事件呢?很简单,我们明白是一回事,践行又是另一回事。在道理都明白,只是怎样去做?举个例子,社会上热议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我们知道应该伸出援手,也许我们不会去做,但是我们有正确的认同,出于道德理念上我们应该扶,这能说明我们没有正确的“三观”吗?关于践行,为什么没有实施,是因为监管机制和调节机制的不够明确,而造成“扶,被讹钱”的不良后果,所以,在遇到同种情况会望而却步,这不仅仅是道德文化的缺失问题,只是说少数的人群在追求所谓的个人功利效益伤害了实施道德的人群。这里插一句题外话,中国的个人价值观形成的方式与国外的文化不同,中国人主要是通过历史实例来判断来形成属于自己的心理方式和行为方式,而外国人的思想中是不迷信历史的,他们相信的是现行的改造成功形成的价值理念,这点是必须要提的。

所以在这些社会危害形成的同时,我们不及时合理解决前期社会稳产生的危害,后面的同样的事情发生,中国人第一反应不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要我们做什么,而是逃避这种问题构成的个人危害,在这种选择行为形成一种习惯了后,才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最大的挑战。这才是我们最急迫需要解决的事情。

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反思与发展方向

1、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反思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和生活环境中已经潜移默化的学会了,也就是说这种过程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民族传统道德的心理认同,难题在于践行时遇到了挫折,遇到了难以实施的地方,这是一个瓶颈。我们在实施中缺少保护机制和对少数道德文化行为人的处罚问题。

道德不是强制的约束方式,只能以一种稍微和缓的方式化解,比如,道德机制中的舆论工具,现在我们所要做的是用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和宣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使这种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感更加强烈,“正能量”的宣传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在道德践行实例中总结出相应人群划分;在道德文化冲突的范围进行统计:经济道德问题,政治道德问题,相悖道德问题解析。

传统道德文化在现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们对于这种问题要已一种应对的态度引导,正确的引导实施,使传统道德文化在发展中拥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这样及时处理道德实践中不文明现象产生的不良的后果,让道德践行有一个更好的实施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对传统道德文化“滑坡”现象的统计才能更加准确。

2、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方向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让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进入人们的实践,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南,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传统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必须世俗化,按照世俗化的方式传播,才可能被现代化,进入人们的生活实践。针对我国当前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践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可以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传播问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基本要素的传播,弘扬“忠孝礼义廉耻”的基本思想构架。这种传播与以往的传播不同,在整体思想的传播是基础,要在传播的同时,对于相悖的行为有相应的舆论谴责甚至法律制裁,让在传统道德文化在实施过程中拥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样一来践行者会越来越多,这样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便有了切实的用处和发展。

其次,引导问题,形成规范化道德。政府和领导集团的正确的引导,将传统道德文化的从理念到实施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环境;引导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今社会的发展和实施方式,让践行者有一条完整和安全的实施流程;让践行者知道如何应对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今社会的新的表现形式,让他们知道怎么去做,怎样更好的实施。

再次,法律机制和道德机制的协调,形成新的道德评价系统。社会群体中践行者大部分是一般人民,他们的践行过程需要保障,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法律机制对其实施保护,以后的践行者有一个效仿实例,这也是出于对中国人群特殊的思考心理的考虑。

最后,我们践行者需要学习足够的社会和法律知识,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对自己形成保护,这样的实例的发生,不仅保护了自己,也给构成良好的践行范例,对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规范化提供基础。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有着聚到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 李宝艳.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探索[J]. 党史文苑, 2005(06).

[2] 叶光林. 重构现在中国道德文化体系的理性思考[J]. 理論与现代化, 2002(04).

[3] “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 伦理学研究, 2010(01).

作者:冯鹏远

第4篇:读《看见》有感:看见

看见

——读《看见》有感

王紫茜

“想要‘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柴静将自己作为记者所看见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记录在《看见》这本书中,有些事情浓烈得像小说里的情节,然而这些事情都是真真切切地发生了的,也许与我们仅仅咫尺之隔。如果没有她,这些令人难忘的事情就会这样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第一个大事件就是“非典”,黑白的配图简直是跳入眼帘。死亡的数字不断增加,而柴静在非典病房前并没有止步,她说,“我不明白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务必明白。”非典时期,她站在里病毒最近的病房里采访、记录,抱着对探寻事实的坚定,持着对自己职业的尊重,怀着对生命的关切。

她说:“在所有的灾难中,这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我能从她颤抖的文字里感受到她的恐惧。短短的句子让我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但我又看到了生命的强大——“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我很惊讶,在这个人人为己的时代,竟然还有这样一个人。我一向认为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人只活在古代,但其实现在的社会也并不缺对他人关怀的人。每个人都有关心别人的一面,正所谓“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而我也深刻地意识到,柴静是一个记者,但不仅是记者,她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

《看见》并不只有触目惊心的重大事件,它也有着充满了生活气息的点点滴滴。柴静并非天生的优秀记者,她的人生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她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这些日常偶尔风趣,偶尔令人感慨,它们使“柴静”这个人鲜活起来,让人能看到柴静一次一次的进步。

作为记者她应该伸张“正义”,但是现实并不像动画片一样,总有绝对的正派和反派。正如她所说:“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因此她只是把真相写下来,因为真相自有力量。

在《看见》这本书里,所述即事实。她的文字有独特的犀利和敏锐,而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她的坚定与坚持。她就像大海一样,纵使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却能包容一切。

在《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一篇中,柴静写道,“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2005年,柴静采访同性恋者的片子审核通过。

柴静说:“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柴静从不避讳所谓的“敏感”话题。非典、杀人案、同性恋、环境污染,她一一记录。

如同这本书的书名,柴静就像一双眼睛,我们能通过她看见另一个世界,我们在看她的成长,同时也在看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柴静的话语并不会锋芒毕露,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她作为女性的温柔,但是她轻描淡写的话往往都有着深刻的道理。她是一位优秀的记者,不会对事实添油加醋。她很少把自己的感情全部流露于文字间,但这并不代表她只是在记录。

最初的篇章题目里随处可见柴静的感情,“温热的跳动”“双城的创伤”“沉默在尖叫”“讨厌屈服”,从第九章开始,“真相”“事实”之类的词常常出现,而最后的几篇又回归了“探问”“眷恋”之类富有感情的词。最初我看不懂这样安排格局意义何在,再读一遍,才意识到这就是柴静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之后的变化。她从一个感性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理性的记者,最终成为了一个有人性的人。

初读《看见》时,我只觉得柴静记录得真实而客观,不愧为央视的记者,然而其实任何看法都是主观的,包括记者的看法。柴静绝不仅仅是一双眼睛,她其实有着满腔的话要说,但她不会平铺直叙,她只是将她所见展现给我们,将她的想法写于字里行间。她要我们自己去看,自己去想,而非生硬地把她的想法强加给我们。

她说:“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要做个落后于时代的人,凝视人心。”

她也的确是这样的人。在她的文字里,没有华丽,没有夸大,没有说教。一切事情,她只是娓娓道来,却似乎有着比任何道理都更强大的力量。柴静用温和的字句让我看到了我本该看到的事情,用毫无添加的真实教会了我从未意识到的道理。

我想我不止学到了她想教给我们的东西。我钦佩柴静,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是一个勇敢而敬业的记者,更是一个理性感性兼备的真正的人。

《看见》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而我认为,能做到这样的人,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

我希望我能去看见千千万万的事,而不改初心。

学生编委点评:对书理解的很深,对柴静本人也很了解,落笔自然也就简洁明了。还记得前些年有一段时间新闻头条就是柴静和她本人的事迹,当时没怎么深入了解,阅读完这篇文章,多多少少了解了一些事实和真相,心里也对柴静有了敬意。

本文行文紧凑,语言有力度,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同时,也会提到一些书中的原句,增强感染力,全文也不少有对柴静个人的评价,读完很受益!

第5篇:读看见有感

再《看见》中所看见的

柴静,《看见》的作者,在我眼中,她是一位锋芒而不骄作、一位勇敢而又理性、一位固执而又睿智的记者。看过她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后,钦佩她那近乎忤逆的胆量,敢于揭露社会阴暗的勇气,要将大家从蒙昧中唤醒的决心。也许她会因得癌症的孩子有所偏激,但她告诉我们的却是铁铮铮的现实,让所有人都毫无还击之力。由此,我被他那近乎忤逆的胆量所折服,于是便搜索有关她的介绍,幸运的遇到了这本书《看见》。

这本书讲述了他在中央十年的成长历程,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中国十年变迁的备忘录。这本书告诉着你柴静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柴静,何以从一位懵懂无知的新人,在尝尽困难、挫折、迷茫与摔打的滋味后,成长成一位备受瞩目的央视记者与主持人;同时也会让你接触到那些几乎被人遗忘、被社会所放弃的人们,有艾滋病患者、同性恋者、甚至包括那些为求生存而出卖身体的女妓;在这本书里,他还记录着对那些犯罪者的采访,你会体会到那些人也需要倾诉的途径,有人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告诉着你要用理性的眼光去对待他们,不能盲目的倒向弱者,不要一味地跟风,如果你不了解,你就没有去评说的资本。“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正如书中所言:“‘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是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

2003年,北京爆发非典病毒,抱着“没有人要我做这个节目,我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你我不管那么多,,心理只剩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的心态,踏上了这条危险之旅。柴静在七二一医院进行采访,开始时采访时,柴静也十分害怕与患者接触,而且医院的病区里只有三个病人,没有医生、没有护士、没有走路的摩擦声、没有金属托盘的撞击声。在几天的采访过程中,她遇到过病重的老人、有绝望而面无表情的小伙子、有那谢想哭又无力哭不出来的母亲们、有那些尽管母亲去世却不想让人看出悲伤的孩子们、孤零零喷洒消毒液的工作人员和那在院外焦急等待妻子痊愈的丈夫,整个北京早被恐惧所笼罩,“工作听了,商店关了,娱乐业关了,北京像一口大锅就要盖上了。”此时我们看见的,那些医护人员并非像书本上描述那种英雄形象,但他们在生死攸关的时候选择了前线,一位初来的女医生不知所措,嘴里念叨着“我孩子才一岁,我孩子才一岁”,然而当那些同样身为父母的患者要哭出来时,是她给了她们安慰。我们看到的是毫无防护措施的医院和那些沤着的病人,体会到他们和那些逃跑和没有被波及的人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想继续生存下去。

2006年6月,他们费劲周折去找到一位曾进过戒毒所并被戒毒所卖去做女妓的阿文,一路上到过那个戒毒所,看见里面如地狱般黑暗残暴的惩罚,去过阿文卖身的康乐村,去过阿文的家里,好像从来没有人关心过她的去向与生死,最终在她姐姐的帮助下找到了她,,询问她他年发生事情的始终,讲述完她的历程之后,她浑身颤抖地说:“你戒毒所十万救人还是毁灭人,我也希望能做一个有用的人,希望社会给我一个机会,不要不把我们当人。”她吸过毒,偷过东西,但她也是一个人,他受侮辱,做恶梦,收了她不该受的罪。之后他们还去采访了那些更为边缘的任务——同性恋,他们找到张北川教授,询问他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不接受同性恋,张教授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做性的目的,把天真当做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她的采访这些告诉着我们,对于那些边缘性的人物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容纳他们的空间,不要让社会的偏见,让这份公平不复存在,他们承受着本不应该承受的痛苦。

当然她的采访还有很多很多,以上只是小小的一部分。

这本书描述了一位敢于面对非典的记者、一位愿意倾听犯罪者和受歧视者的记者、一位敢于如实拍摄黑幕的记者,她揭示着丑恶,唤醒着真实。但她不是超人,也有着常人有的弱点,这本书并没有回避这些。《看见》让我们看见我们该看到的,看见那些需要帮助、需要关心的人,看到那些不见天日的真相,最后看见一位直率、坦诚、亲切、令人折服的陈述者——柴静。

第6篇:读《看见》有感

高一(8)班邓韵诗

那是一个静静的下午,我走进了一家书店,一本充满微笑画面的书令我驻足了脚步。在这之前,我知道这是一本记录着柴静十年里所看见,所领悟的书,书中的每一章就有一个专题采访,一个曾经不堪了解的故事。翻开书的扉页,是一段段真切朴实的文字,没有过多渲染感情的辞藻,却有一种带动我去探寻真相的力量。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描写的是2003年北京非典事件。对于当时还处于童年时期的我并无太多的记忆,而如今读着,却感到那是多么恐慌的时代。人们的生命在生死的悬崖上摇摇欲坠,沉闷的、带着死亡的气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蚀人的身体,我无法想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走到今天这一步。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唐山大地震,四川汶川地震这些大自然灾害下,生命是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爱和善,从来都是一种能力,而非情感。”第一眼看见这样的字句时,我并不明白这有何意思。直到看完了整本书,才发现在这一件件事件当中无不在透露着爱的力量,折射出爱的光芒。双城事件——一个为爱而生的事件,或许每个人都有着自己所执着的东西。同性恋,当妻子发现她的丈夫是同性恋时,产生了恨,但也是因爱而恨。对于同性恋者来说,爱情、自由、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我想我能理解他们,而且我嗅到了自己进步的味道,一步步变得从容,理解。

书中的虐猫事件和药家鑫的杀人事件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通常我们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一些对生命不知怜惜,甚至做出一些毁灭人性的人和事时,都会觉得十分痛心,并对这些人和事做出讨论,但其实这样的行为也是在对当事人做出人身攻击。我们该知道,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表面的东西,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唯有完人才有资格向罪人扔石头。每个人所经历的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郁积和化解,而我们应只求了解认识而已,但唯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所了解,才能不轻易责难与赞美。

“我只是讨厌屈服”这是美国民权运动之母帕克斯在乘坐公交车时,拒绝给白人让座的一句话。曾经也有人提及过我们所拥有的权利是用来伸张的,否则权利就只是一张白纸。我十分敬佩书中为正义、为自身权利做斗争的人,尤其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欠缺的是历练,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如果今天你失去获得它的权利,你不抗争,那么明天你将会失去更多的权利,你无法抗争。

在“无能的力量”卢安克这一章书中,开始时我感觉到的是矛盾,因为卢安克给人一种向往自由、与世无争的感觉,他可以为了生命的自由,选择独特的生活方式,放弃不必要的物质羁绊。这令我回想起了我的童年,更令我反思如今充实的生活,不过通过内心的沉淀和衡量后,我发现只有过着最适合自己生活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我选择的是顺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规划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

苦茶啜后,再饮白水,水是甜的。啖过苦瓜,再嚼素馍,馍也甘美如饴。品书也不过如此。看了柴静的《看见》后颇有感动,但更多的是引人深思的感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在于井口的直径不同。要想摆脱自身早就的蒙昧,一点一点解缚,就要学会看见,保持一颗始终如一的心去感悟这个世界,

去追求人生的非凡意义。

第7篇:读《看见》有感

柴静,一个在中央电视台“混迹”多年的资深记者,其实很令人奇怪的是,既然是一个记者,那就好好采访好好做节目,怎么就写起了书。让她提起笔的,正是给她许多帮助的陈虻。但其实换个角度,也许记者能看到的,比其他人更多,更深刻呢。

新闻的存在正是基于现实和人性的存在,人们关注新闻,不单了解事件的发生,而更深的,是要体会事件背后的,人性的好与坏。

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一个国家由人组成,人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被重视,每一个“寻常“动作、事件都有它的价值,所以柴静说过:“不要去报道一个国家,就算报道自己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新闻。我们记录自己的同时,也是在记录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新闻史或者心灵史“。因此我们要回归“寻常“,寻常自有它的千钧之力,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情感。

柴静说:“《看见》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是的,看见,多么含蓄而直接的暗示,多么空洞而实在的指涉。谁在看见,又看见了谁?谁有权力去看见谁?谁又有被看见的权利?书中一个颇有意思的故事道出了其中的暧昧:柴静采访一个误入歧途的孤儿,临走给了他100元,并问孤儿说:你知道为什么阿姨给你钱吗?男孩说:因为我可怜。柴静答说:是因为你今天帮我们搬东西,这是酬劳。这则故事至少让我看见,有权力看见别人的人,从来不止步于看见本身,他们向往的是,自己之于别人的“看见”得以被“看见”

同性恋,这样尖锐的字眼,你怎么看?或许有的人觉得恶心,但当我们不再无知,当我们认识到性取向是由基因决定的,大多人会理解他们吧。我想我能理解。当文中的一个妻子,得知自己的丈夫是同性恋时,给了丈夫一个大大的拥抱时,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的眼圈湿润了。对于很多事件,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遇见,但这些确实真真的发生过,也许就在我们周围。许多事,许多人,我们不能理解,但我们没有权利去干涉它的存在。

这是一个放大镜的时代,是一个显微镜的时代。每个人的言行都被放大无数倍,混合着网络无处不在的疯传、草根民粹们的呐喊、虚假高置的正义良知,筑造成人人都当判官的审判台。

第8篇:读《看见》有感(定稿)

读《看见》有感

心灵引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的人和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

——心灵咖啡网

现实就是现实,没有那么多的脂粉雕琢、浮光掠影,大多数事情都冷静地发生,只有当自己被生生摁在社会里,才会发现之前的顾影自怜和为赋新词强说愁有其苍白和无力的一面,学会说人话的确要一定的功力。而恰恰在这样的现实里,生活自会显现出张力,也正是这样的真实才会给人以存在感和力量,才足够强大,能够塑造人的品格。每个问题的解开都可以穷尽很多人的一生,也有很多人已为这些问题的解开被赋予了“开拓者”甚至“先驱者”的称号。作者看见了什么?我又能看见什么?作者不愿看见什么?我又逃避看见什么? 书中多数章节记录的是调查报道,柴静看到了一些问题,然后去调查去报道去挖掘事情的真相,文章展现了调查与沟通的过程,并试图在其中寻找意义,或给社会、或给当事人,或给观众,或给自己。在“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中展现了社会给人造就的无力感,不仅看见了非典病人病入膏肓的痛苦,更看见中国医疗系统包括信息传播系统的病症;在“双城的创伤”中展现了孩子内心的孤独,不仅看见了孩子任无助吞噬了生命,更看见了中国农村家庭教育的失守;在“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中展现了媒体对人与事的审判,不仅看见弱者的面庞,出现一边倒的倾向,也要倾听他者的声音,给平衡报道一个机会,否则每个人都可能会在媒体面前摆出一种受害者姿态。在“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等多个章节,柴静对自己的新闻采访与报道进行反思,不仅看到了自己种种不足,更看见了自己可以进步的空间,可以改进的地方。她报道的事情有时是微小的,有时却有着庞大的范围,但是报道也只是一种探索,只是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式,虽然有时力量弱小,但总归是一种看见。

读完柴静的这本书,为她不断反思所看所感而感动,为自己培养的看的一种态度而羞赧,可怕的不是看不到,而是怀着一种自以为是的生存哲学假装看不到,在本该清醒的看到认识到的地方,本该看到后大声斥责的地方,本该看到后怒气冲天的地方失明,不只是眼睛,还有心灵,眼睛这时仍是心灵的窗口,不过早已关闭,里面什么也没有,除了无边的黑暗。

在看《看见》这本书时,感觉着柴静记录的这些事情在我身边轮番上演,我看见了吗?看见了什么?看见的是真实的吗?这些个问题在我心里打了好几转,依然是说不清道不明也看不见。看见这些对我有什么影响,我也不敢妄下结论,即使因为我看见了,也不一定会有勇气去改变,不一定有毅力去不环顾周围的看见。当然我不一定能够看得见,知识的缺乏,对人类同情心的遏制,对周围环境与人敏感度的丢失,有很多会看不见,当然还有一些可能的原因,我看不见,内外双重关闭,看见实属不易。同时,生活的经历在时时警醒我“眼见不一定为实”,现在有很多的东西已经分不清真假,实质与表象早已分道扬镳,真可以用假来掩盖,假可以用真来装饰。

只看了第一节我的心情便开始变得沉重起来,不知道理由。一种无果的沉重。也许只是从书中她的视角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生活中相识的影子吧。有时候想想,很多事情其实离我们是这样地近。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和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我的生活。非典、汶川大地震,这些事情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看见过的事啊。还记得2003年那场疫情,药店的板蓝根被人哄抢一空,后来又爆发了H7N9禽流感,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遭遇大灾,希望都能有大福吧。我们这一代人,也开始渐渐成长,90后的孩子好像突然就这样长大了,开始用我们稚嫩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

柴静在书中说到,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她说那么多年她才发现自己也是用这种模式来看人。老实说,很多事我们确实总是定要分出个好坏来的,可是渐渐发现,我们该知道,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只是表面的东西,从众心理总是如此泛滥。谁没年少轻狂的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对的,轻易就被蒙蔽了双眼,我们欠缺的是历练,欠缺的是走走停停,欠缺的是思考。

我觉得,柴静是个决绝的人,人性的柔韧度似乎离她很远,至少暂时是。她关心“弱势群体”和发自内心地羡慕卢安克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她渴望像卢安克一样思考和看待问题,可那是另一种社会情境和价值体系下发生滋长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就像卢安克说的:德国都已经完成了,中国才刚刚开始。她还需要继续上路,修行,我们更应该如此。

其实很多中国的问题都是古来有之的,像土地,中国的农民大多是背朝黄土面朝天成长起来的,你不说一句话强制征了他们的地,他们失去了精神的寄托,失去了生存的根基,这样还叫人怎么生活?常常看到类似上述强制征地这样的报道,然后我也开始反思,如果再不行动保护别人的利益,是否最终轮到我们的利益受损时我们还能够像此刻一样淡定,一笑置之,如此谈笑风生?国人的性子大多软弱,喜欢依赖,新的体制只是把我们更加标准化,我这么说并不是要抱怨什么,只是道出我看完后的感慨。也许你也可以说,这也是你的亲身感受。

“看见”是一个很质朴的动词,扬着鞭子,赶着黄牛的乡间老大爷都懂,伴着原始的动作,简单而纯净。而今,岁月的变迁,我却越来越不懂这个词,它的内涵越来越多,配上表情,加上背景演绎着各种复杂。而我期愿的只是我们从今以后看见的就是一种“看见”,伴着清脆的笑声,简简单单。

当还未踏足新闻记者行业的时候,二十三四岁的柴静面对高高在上的陈虻坚定地说,“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确实十年历程她都坚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见》中也到处体现着人性的矛盾与光辉,体现着人性中本能的善与恶。关掉书本,看看周围的人,我只能说这么一句话: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与丰收,在理性与感性的较量中清楚地把握自己。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世故当成熟,把死寂当沉稳,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成熟”打造的误区。想打人一样事故而实际,对于青春年少时遇到的一切机遇轻易放弃,不再会疯狂,不再会拼搏,不再有挥洒热汗热泪的感觉,那不叫“变得成熟”,那顶多只能算“会模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早熟”,这是一种悲哀,一种全社会的悲哀。当你听到,电视机里一个

17、8岁的少年对着全国观众说“长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时,我知道很多同龄的孩子会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后,我看见了一个个人的沉默,看见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迷茫的无奈,从眼睛里看着,那种感觉,一览无遗。也许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许的悲观,所以我敏感于任何悲伤的情绪,甚至可能会自动的夸大一些悲伤的情绪,但是,无论怎样,我看的出来,周围越来越多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误区,慢慢淹没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青春。对此,我无能为力。因为,如果不是看见了这本书,我会和他们一样,把世故当成熟,将成熟进行到底。是夜,我看着你的看见,终于看到了即将出现的黎明。也许,现在的我不能完全看透,但是柴静,但是这本书,他们就像一个向导,为我指了通向黎明的道路。所谓成熟,是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展现独特自我却不孤立自我的一种表现,在成熟这段道路上,还有很多路,需要我们自己去铺。

第9篇:读《看见成长的自己》有感

刘玲

这是一本书打动我的书,几年前看到话,也许我会觉得是一本普通的鸡汤书,不会有太多感觉,但今天看到它,却给了我很多启发与收获,推荐下。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同,人生阶段不同,遇到的困惑也不同,还是希望对这本书对你有用。

书中主要观点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她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人与人的不同,在于思维模式的选择不同,成长性思维VS僵化式思维。僵化式思维认为人的思维特征是固定不变的,成功就是要证明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体现自身的价值;而成长性思维,认为一切都具有发展的特质,人们可以不断地拓展自己,学习新事物,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

简单点说,前者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人们需要不断去证明;后者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和提升的。

当你进入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就如同进入两个全然不同的世界。在僵化式思维的世界里,挫折就意味着失败,例如考试考砸、比赛失利、被公司炒鱿鱼、被人拒绝,都意味着你不够聪明或者没有才能。而在成长性思维的世界里,没有成长才是失败,也就是说,失败仅仅意味着你没有充分体现你自身的价值或者没有完全发挥自身的潜能。前者眼里,努力尝试被认为不够聪明,没有才华;在后者的世界里,努力尝试和探索正是使你变得更聪明、有能力的必经之路。

启发与思考

按照书中的说法,我对照了一下,满头的汗,在我的思维模式中,原来存在着这么多的僵化式思维,比如我自己就会更多相信人的天赋与才华,内心的独白也常常会是"评价与被评价",对要如何努力和战胜挫折没有太多关注,更多是顺其自然。

我记起以前的同事和朋友们,好多年没见,再见面或者听说时,有一些人就会有非常大的变化和成长。我也曾疑惑过,在记忆中,原来某某某,看不出来啊,很普通的样子,现在已经很有成就了。想来,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更多是来自成长性思维和努力奋斗、战胜困难的结果,而并不完全是依靠机遇。

你理解和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吗,这对你影响有多大?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曾经认为自己不行但现在却表现出色的方面?想一想那些你认为普通却后来发生很大变化的人?这对你教育孩子会有多大影响呢?

商业:领导思维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你是否从内心相信,员工通过努力会发生改变,员工现在的表现,是起点而不是终点。你是否愿意更多的给予员工发展、学习、培养的机会?作为一个领导,你是否从内心里,真的相信员工的能力通过刻意训练和工作实践,可以逐步提高?

现实情况是,有很多企业管理者,并不相信人的自我成长能力,对员工判断也就一直停留在最初的评价上。而具有成长性思维的经理人会认为:拥有天赋固然是件好事,但只意味着他有一个很好的开始,要更多致力于自身和员工的个人发展,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和培训机会,关注员工的日常表现,欢迎员工提出各种建议。

很多企业开展的培训没有成效,是因为企业自身并不相信人内在发展的能力,当人们坚信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时,很多培训项目才能发挥作用,把员工变成"人力资源"并且不断地开发出他们的内在潜力。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你是成长式思维还是僵化式思维?你是为了完成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还是为了证明你个人能力而努力?这个起点的不同,就会带来很多的不同。还想问问那个老问题,你认为领导才能是天生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人际关系:爱的思维

社交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一种真正的能力,不要妄加评判,要拥有好的社交技能,通过不断学习并练习,不断改进,就会提高这个能力。

在恋爱关系中,僵固式思维认为,恋爱该是上天注定的,完美的,永远和谐的关系,是心有灵犀的,对任何事情都要达成一致的。就像童话故事结尾中说的:"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成长性思维会认为,两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去经营的;美好而持久的爱情需要靠努力,要不断磨合两人之间出现的不可避免的差异。双方都要付出努力进行好的交流,确切的说法是,"他们从此努力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在两人关系中,成长式思维让你超越自我,不要总是去追究责任,而是去理解问题,让这种思维模式带领你们一起去共同解决问题。

孩子思维方式的形成

事实上,父母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在传递着某种信息。从现在开始,要注意对孩子说的话,固定思维模式:你的品质是与生俱来的;成长性思维:你在不断成长,而我非常看好你所取得的进步。

你是如何给予孩子表扬的?孩子们都喜欢表扬和赞美,尤其喜欢别人表扬他们的智力和才能,而家长们也以为,通过表扬孩子们的头脑和才华,孩子们就会很自信,但事实上,一旦孩子遇到难题,或事情出了差错,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便很快消失,积极性也没有了,孩子需要诚实和有建设意见的反馈。如果家长想帮助孩子,应该更关注他的努力和成就,鼓励孩子热爱挑战,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享受努力的过程,并且不断学习。

作为家长,你是更注重孩子的长期学习能力,还是更关心才华、外表和名声?

如果你是一位老师,你是相信孩子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还是深信这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取的品质?好的老师,相信每个孩子通过努力,都可以成长和改变。

觉察一下我自己,记得儿子小时候,家里的亲戚,常会夸赞他聪明,比如,大人们并没有怎么教过他识字,他自己就认识很多字,姥姥也常会夸他非常通人情,小小年纪,就好象了解别人心里想什么,而我自己也常常会夸他真聪明,儿子为此也很得意,认为自己就是非常聪明,认为这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却在不知不觉中少了一份努力;还记得儿子二年级的时候,去参加学校运动会,他不是很积极,也不太想参加,因为他在体育方面不是很擅长,在其他方面,他会认为自己做得很好。我现在回想,这种体育上的落差也许会让他自我感觉不好吧,而我那时候应该做的,是从内心里相信孩子,鼓励他,通过不断练习去提高,当然,如果他有意愿提高的话。

如何去做

人与人为什么如何此不同,是思维模式的不同,你是有选择的。思维模式是存在于你脑海中的信念,它们非常强大,可以通过改变自我意识去改变思维模式。书中提供的建议是:

将内在心理独白由"评判性"转变为"成长型"

思维模式构建了人们头脑中的思考过程,引导了对事件的全程解读。僵固式思维以评判为中心,在接收到信念后,对每件事,每条信念都会作出一个强烈的判断。如果事情是好的,就给它贴上积极的标签,如果是坏的,就对它作出负面的判断。

相比之下,成长性思维模式的人,也在不断看到所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们创建的内在独白不带有对自己和其他人的评判性内容,他们对积极的和负面的信念也很敏感,但是却更注重: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我怎么样才能提高?我怎么样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遇到困境,迈出第一步

如果遇到一件事情受挫,想一想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思考一下你怎么可以达成这个目标?你可以收集到什么信息?你接下来可以采取的第一步是什么?

可以实施的计划往往是生动而又具体的

每天人们都会计划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有难度的事情,但是往往并没有按计划去做,而是想:我明天去做吧!甚至发誓:第二天一定会完成这件事。但发誓往往都毫无用处,一天又一天过去,事情仍无进展。

可以实施的计划往往是生动而又具体的。想一想你要做的事情、你想学的东西或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什么,然后制订一个具体的实施计划。你什么时候能够从头到尾实施你的计划?你打算在哪里实施?怎样实施?仔细考虑好细节。包括实施计划的具体时间、地点和步骤。这样的计划才会有后续的发展和成功概率翻倍。

感觉很糟,但却可以做得很好

在遭遇挫折以后,感觉很糟糕,但没有关系,计划要实施还是得实施,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他们感觉越糟糕,他们就越会去做一些有建设性意义的事情,越不喜欢做,他们越是要做得出色。事关紧要的是,你必须要定出一个具体的、成长式的方案,并且将它实施到底。

对待孩子

你的孩子是天才吗,不要夸赞他聪明,而是鼓励他通过努力,战胜困难,取得进步,才是值得的。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今天努力做什么事了吗?""你从做错的这个事中,领悟到了什么?"…把这些问题问问孩子,然后和他一起分享你们所做过的事情,所付出的努力,所采取的方法等等。你们也可以讨论一些昨天还不会,但通过今天的练习而学会的技能。

由僵化式思维转为成长式思维模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成长性思维模式会要求你接受一些令你恐惧的事情—挑战、奋斗、批评与挫折,也许你还会害怕接受你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但是接受成长性思维模式会让你更接近真正的你。转变思维模式并不是仅仅听几个忠告,学习几项技巧,而是要用新的方式看待问题,从"评价—被评价"转向到"学习—互助"的思维上来。要不断地成长和进取,这需要化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相互支持。

我自己有一个思考,成长式思维模式对一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主观意愿和有兴趣同样很重要,即"有意愿的刻意练习".成长性思维是以相信变化为基础的,你是有选择的,前提是:你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吗?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工作情况下一篇:公开承诺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