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柴静读后感

2022-08-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看见柴静读后感

柴静《看见》读后感

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已。——柴静 题记

很有幸能够读到柴静的这部作品,对她开始感兴趣的原因是在大学期间观看了她的演讲视频,获得了特等奖,演讲期间感情真挚而趋于平淡,让人有很真实的感觉。从那以后就经常关注她一些新闻和文章。我觉得柴静的文字给人的是心灵的震撼,平平淡淡的话语间,却有着发人深省的力量„„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起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认为在这本书中应该会有可以选择的标志性事件,或者会有描绘历史的雄心,然而,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这些人,让我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最后发现这种摇晃是危险的,然而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过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在阅读中的我,在《看见》这本书中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影子。虽然我的经历和柴静并不相似,但是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

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职场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社会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己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柴静的文字,有一种力量,一种有温度又有黏度的力量大多指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夹杂着探索人性的热情,关照着那些为怜悯所涵纳的不安、恐惧与绝望。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在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不断质疑,故而字里行间带有脆弱迷人的气质,与此同时,又因这种发问与质疑的持续性,这些文字拥有一种韧劲,糅合着作者的执拗与激情。但我猜,受过严格的逻辑训练的人,会对这样的文字产生些许不适,因为其中经常使用的,恰恰是“我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这种的悖论式表达,而其思考的探究,也常止于最易达成共识的界面上,诸如:过程是有价值的;人性是复杂的;认识自我是艰难的;内心要独立等。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不同时代的不同思考者那里,你都能找到相类似的句子,以及更精致的论证过程。

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喜欢《看见》,如此喜欢柴静,总之,每次的《看见》观看之后,我总不能立刻从故事中走出来,一段短暂地思考会留给自己,好像这时的自己,没有任何想做的事情,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思考。人生真的太过匆忙,我们都急于上路,急于奔命,没有时间去思考别人,思考自己,思考这个世界,或许,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因为透过它,我能够更加理性与清晰地去看待自己,透过它,我能够更加宽容与悲悯地去看待这个世界。一本浓缩、汇聚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一本记录、叙述个人成长的告白书,无论它被定义为什么,根本不重要,或许这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柴静要不断地去拾取那令人感动的过去,令人心碎的回忆。在这不断回头看的过程中,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那一双双渴求与失落地眼神,那一道道难以逾越地鸿沟似乎就在她的面前,有时候,我很难理解,在这,犬牙交错地现实生活中,《看见》为什么还能继续生存,因为在其中有生命的体验,有人性的感受,有我们不曾知道的世界!或许这就是答案!

我个人不是属于博览群书的人,属于看一本书就会有深刻印象的人,换言之,少儿精是我的阅读宗旨。当初选择这本书来读,一方面是对柴静这人的信任感,一方面是觉得此书的真实性比较可信赖——反映了现实中的一些矛盾,而自己却不知道的东西。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人的一生是不断实现自我意识的过程。人要在成长过程经历中,看清楚一段事物,不断的建立思维系统的平衡与完善功能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思绪,但尽量不要偏激,能了解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的评价事物,最后找到不合理的逻辑并为之努力去修缮它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想要告诉我的!

第2篇:柴静《看见》读后感

王敏

这几天下班回家看见女儿在看柴静的《看见》,兴趣使然,我便与她一起读了这本书。原先对柴静的节目并不怎么关注,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真心赞叹这位姑娘敢于探寻真相的执着和勇气。其实我本不该称呼她为姑娘,因为柴静与我同年生,她经历的中国社会变迁与我经历的是完全一样的。这本书中,有非典、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奥运这样轰动中国的大事件,也有讲述平凡个体的小故事。柴静白描式的娓娓道来,也一点一点牵起了我的回忆,仿佛我也回到起点,从小姑娘到中年妇女重新走了一遭。所以我更愿意称其为小姑娘,来体会这位央视名记者的成长历程。

刚进央视的时候,她还是个有楞有角的小姑娘,她“知道自己能到达的高度”。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可以微笑着向被采访者抛出尖锐的问题,把人家堵到墙角,像一把匕首一样剥出真相。

在采访完“踩猫女”那期节目后,她开始意识到采访的意义不在于批判坏人,歌颂好人,而在于给每个人平等地诉说自己的权利。看似应该遭到唾弃的人也有自己的无奈,也值得悲悯,我们要做的只是充分的理解,而不是冲动得一刀把好人和坏人切开。

做“唐山地震三十年”的报道,她明白了,记者要冷静客观,现在早过了媒体提供观点让别人读的年代,媒体应该做的只是提供信息,而把是非对错的判断留给自己。别总想着要比大众更有深度地思考问题,不管你的第二落点多漂亮,有一个简单疑问总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认为这样很好,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因为怕自己的观点被别人觉得肤浅或可笑,所以总喜欢搜索别人的应该是正确的观点。这样下去,中国的下一代会丧失自己思考的能力。

做“5·12汶川地震”专题,柴静早已不是那个急功近利的小姑娘了。她第一次尝试没有策划案,没有主题方向,什么都不知道的拍摄。摄像机往幸存者家门口一架,什么问题也不想,她索性与灾区人民一起生活了起来。无需刻意选材,生活自然地从片子里流淌出来,有悲伤,有同情,有鼓舞,有感动,个中滋味,由着观众自己体会,因为,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采访,不仅是工作,更是人与人的往来。在十年的问与答中,柴静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正是透过这些注脚,我们才得以真正地看见。

第3篇:柴静《看见》读后感

未忘初衷

读《看见》有感

一个春风沉醉的傍晚,我从语文老师口中得知了《看见》,得知了柴静。我想一个主持人、一个记者能看见什么呢。自己在心中揣测:她一定是向读者介绍一些采访背后的故事,教育引导我们该如何去看待记者,看待新闻。直到后来,我庆幸的买到了这本书,带着探究的心理读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的揣测是多么的片面和浅显。《看见》确实向我们介绍了一些采访背后的故事,但柴静并没有想去教育、改正、统一我们对新闻的看法。正如她所说,她只是尽最大可能诚实的描述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纸,二十六万字,能描述些什么。很私人的觉得它描述了柴静在央视十年的历程,既是她个人成长的告白书,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陈虻说:“ 想要了解一个事件,先要了解事件中的人”。我很恨自己之前怎么会不知道这样一个人。一个钟情于围巾,外表似邻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声音中透露着坚持与不可退让的央视主持人。我恨自己整日埋头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却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态度。当柴静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与正义,剥丝去茧,退去一层层伪饰的泡沫,向观众呈现事实真相的时候,我在干什么?或许在抱怨课堂的枯燥,或许在为一点点小成绩沾沾自喜。当她在非典前线冒着生命危险采访,在汶川地震中的杨柳坪村体验着死亡的伤痛时,我在干什么?我在上学。后来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柴静的初衷一直是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报道新闻中的人;而我的初衷在考上大学之前都是好好学习,考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学。我们只是在各自的年纪干着各自的事,坚守着各自的初衷。

当还未踏足新闻记者行业的时候,二十三四岁的柴静面对高高在上的陈虻坚定地说,“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确实十年历程她都坚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见》中也到处体现着人性的矛盾与光辉,体现着人性中本能的善与恶。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隐私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如书中所说:“没有夯实的报道为基础,评论只是沙中筑塔”,人生亦是如此。通过《看见》我认识到一个人终将在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之后,才会真正的成长起来,而我们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反思和完善自己。而且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就算是某些错误的想法,如果我们不付诸行动怎么才能让别人来纠正自己或者是通过别人的反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及时被改正,那正确的想法就永远不会产生。就像书中药家鑫的父亲一直认为自己强硬的教育方式是对的,直到这种教育方式间接导致药家鑫杀人惨案发生后,他才开始带着沉痛的心情和深深地悔意去反思自己。而也是因为反思和完善才使柴静从开始的冷冰冰,见谁就灭谁,咄咄逼人的采访风格改变成现在这种宽容、理解、准确的采访风格。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现在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我们呢,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衷?十年后敢不敢对自己说:我曾有梦,未忘初衷!

第4篇:柴静《看见》读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故乡、环境、经济、健康的故事。柴静讲述的是临汾,我却想到自己的家乡。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燕子窝,早上常常被鸟儿叫醒。课本上说四季变迁,鸟儿会南北迁移,家里的燕子真的是春天来秋天去,自己常常想他们在南方是不是也有一个像我家这样的房子呢?后来去外地上学,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燕子再也没有飞回来。

小时候很喜欢冬天,因为冬天经常会下雪,很大很大的雪。上学的时候,从家门口开始攒一个小雪球,然后就在地上滚雪球,一边走一边滚,等到了学校,正好可以滚出一个雪人的头。每次下雪就会看到很多的雪人,我喜欢拿一些树枝插在雪人身上,一个好好的雪人往往被我搞的满目疮痍,那时候的自己真是邪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雪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记得有一年都没有下雪。

小时候上学的路是一条土路,每到下雨的时候就泥泞不堪,非常难走。雨过天晴之后,地面的表层会被晒干,硬梆梆的,但是下边还是湿湿的泥,走上去软绵绵的,仿佛腾云驾雾一般,但是要小心,有时候表层比较薄,太过用力就直接踩到泥里去,那就回家等着妈妈骂吧。后来那条路变成了水泥路,下雨天也一样好走,但是汽车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差。整条路上弥漫着一层灰黄色,汽车过去,是难闻的尾气味道。以前可以在路上随意的跑来跑去,现在要小心各种车辆,有时候想要走到马路对面都要等个十几分钟。

柴静说,临汾很多地方因为挖煤地下都已经空了。我听别人说,我们那里因为挖铁也空了,国道上好多塌陷区的提醒标志。

柴静说,临汾的地下水已经被污染了。我想起小时候自己在河里玩,沿着及膝的河水,可以走一个下午,而现在那条河已经又黑又臭,靠近一点就恶心的想吐。

柴静说,临汾有在加强环保,但是效果不怎么样。我看到周围的工厂从冒黑烟变成冒白烟,但是大的工厂越来越多,整个城市的天越来越黄。

我明白很多不好的事情都有很复杂的原因,指责谁或者惩罚谁,都不见得有意义。我更加明白自己无法改变家乡所发生的一切。我只能做到逃离,逃得远远的。

第一次来到深圳,就喜欢上这个绿绿的的城市。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空气可以清新,一双鞋可以穿一个月都不用擦。

身在深圳,我常常想起家中的亲人,想起那些我记得或者不记得的同学,我想起那片灰黄的天空,那扑面而来的尘土飞扬。我也常常想起小时候那漫天的鹅毛大雪,如此的美丽动人。

第5篇:柴静《看见》读后感

上个学期就买了这本书,一直拖到今天才看完。之所以会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它的销量,不过的确没让我失望,全书一共二十章,讲述了她做新闻的这十年间一些印象深刻的人和事。前不久柴静在美国产子,传闻沸沸扬扬,伤了大众的一颗玻璃心。我倒没觉得去美国生孩子有什么不对,难道就因为她是一个知名记者,她的书畅销,她被称为公知女神,她就必须怎样去做吗?《看见》一书让人深入一个记者的内心,看到许多在电视节目上无法看到的画面,这远比看后期播出的片子来的震撼要大。

以前我一直认为,记者的工作,无非就是把事情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来,除了需要去现场采访和文笔,好像还是挺简单的。但事实上仅仅“客观”这二字,就需要一个记者拥有很高的职业素养,要做到“能持”。柴静在书中写道,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她有几年做节目喜欢做猛题,尖锐地问答,结尾时锐利地讽刺,柴静以为这样的自己颇受观众喜欢,直到被陈虹、张洁等同事批评指正才醒悟过来。真正的记者首先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他的报道中不能有太多的观点性的内容。

事实上,柴静所说的她犯的这些错误,在我们普通人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总是站在自己认为的弱者一方简单地批评。就比如书中后面讲到的药家鑫的案子,2010年年底的时候我还在上高中,从电视上看到了这个新闻。同学之间也会相互讨论,说到他撞人之后再将人用刀砍死的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满腔愤怒,觉得他就算立即被执行死刑都不够解气。而药家鑫也的确很快地就被执行死刑了。我还记得那时移动还给我发了一条彩信,详细报道他的罪过和刚刚执行完的死刑,彩信的最后一张照片是他走进监狱的背影。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那时的我突然就觉得胸口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对此我很奇怪。他不是已经死了吗,他不是罪有应得吗,我应该拍手称快才对。柴静在书中讲述了一些药家鑫案背后的故事,时隔三四年我才看到了一些当初我没有看到的事实,我才明白当时自己的莫名的空茫感为何而来。药家鑫曾说过他撞人后把她杀死是害怕她找上自己的父母,他曾受到极为严厉的家教,十分害怕他的父亲;他还是独生子,他父母的晚年该如何度过我不敢去想。大一时选修的一门法律课的老师也曾谈到过这个案子,他说,药家鑫其实完全是因大众的愤怒而死。也对,想当初有多少人听到这个新闻时是和我一样,对他充满了深深的厌恶。

当然,我们常人不必像记者一样严格地自制,但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书的序言中写道,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但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想这也是这本书取名为“看见”的原因。我们许多人都缺乏独立的思考,经常轻而易举地就被带进他人的观点里,如果你的眼睛已经蒙上了一层“成见”的纱,又如何能看见这个世界呢?

第6篇:看见柴静读后感

读一本书,感受一种生活。每个人都是自己最真实的存在,我们感受自己生活的同时,注定与他人的生活无缘。就像整天数理化的我,注定与新闻人的生活无缘一样。《看见》这本书是柴静作为新闻人最真实的生活,我读这本书,感受着新闻人柴静的生活,看着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我也跟随着她去认识我自己。

别当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

“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才那么幸福”,柴静初入中央电视台的生活是艰苦的,领导的不认同,同事的讥讽让柴静的生活寸步难行。为了一个片子,她要整夜忙碌;为了一句结束语,她要改了又改。她有抱怨,但好在她没有放弃。她很幸运可以遇到陈虻、白岩松这样的贵人。她很幸运可以亲临新疆地震现场,感受新闻人该有的性情。她意识到新闻的核心是真实。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她要直面这种真实,不能在镜头前做理想主义者,了解人们对新闻的欲望,虚伪的采访只能称之为表演,而不能称之为新闻。随着柴静认识自己,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天降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想要成为我想要的那种人,要更不怕吃苦,用心努力,用心靠近。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2003年,非典的一年。上小学的我并没有很恐惧,只是知道每天要量体温,甚至因为多放一些假而莫名的开心。也许是年龄太小,也许是沈阳的疫情没有北京严重。对于‘生命’我并没有特殊的理解。柴静的这章文字给了我很多震撼。她写道:“在医院里住着很多绝望的病人,他们脸上没有表情,一片空白”。“整个病区里只有三个病人,没有医生,没有护士,没有鞋底在水泥地上的摩擦声,没有仪器转动的声音,没有金属托盘在什么地方叮当作响,这个病区没有任何声音”。如此安静的气氛,我莫名的感到恐惧,我甚至可以感受到他们孤单躺在床上处于一种害怕到不害怕的地步,绝望到没有任何思想的地步。面对生命,我产生了敬畏之情。面对生命,我产生了珍惜之心。同时,我打心底里对柴静这样走在前线记者们的勇敢表示敬佩。

双城的创伤

一周之内,同一班级五个小学生连续用吸毒的方式自杀。是邪教?在获救孩子的沉默中没人知道真正的原因,而新闻处于所谓的‘政治正确’告诉大众的原因就只有聚会流言,我们不知道这个聚会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情感冲突。孩子心中最纯真的爱情与友情以及她们强大的自尊,最终导致了此次519事件。爱情,让他们彼此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让他们做出不可预知的事情。友情,让他们深记519,让他们相约用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自尊,让苗苗放弃生命。就像柴静所说的双城事件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也许他们的内心太过纯洁,也许他们认为死亡之后会去一个很美好的世界,也许他们后悔自己的行为。即便我们都从十二三岁走过,但只有身处那个年龄才能够真实的体会到,一旦走过,那种感觉变被忘记。总之,祝福获救的孩子可以走出阴霾,开始新的生活。

是对峙,不是对抗

对峙不就是对抗的意思吗?看到这个标题我就很迷糊。百度一下结果是:对抗包含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打击,对峙仅是相对而立,对峙上升一层即为对抗。这个解释似乎太过高深,起初的我并没有理解。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我发现,对峙是对新闻人的要求,对抗只是一种采访,持续坚持立场的采访。很多人认为善良的柴静做不来对抗性的采访,柴静并不认同,为了采访农村征地问题,她读了所有法律条款;为了采访,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她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没错,善良可以使一个人的性情更加完整,善良可以将对抗做成对峙,善良的人可以收获很多,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融于水中

戒毒所在我看来是生命重新开始的地方,可是柴静完全颠覆了我天真的想法,社会上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单纯,我们所看到的也并不是完全真实。阿文,被送去卖淫的戒毒女,她说:“你戒毒所是要挽救人,还是毁灭人?”她吸毒,她偷东西,但我却不能对她产生一丝恨意,也许只因为她是人,她受侮辱,做恶梦,受了她本不该受的罪。我可怜她,同情她,更讨厌这个名不副实的戒毒所。谢洪武,蒙冤被关在监狱里二十八年,柴静问所长为什么不关心他,他说,没那个精力,他管一摊子事,管他们有吃有喝,不冻死饿死,没那么高境界。我在想关心一个‘冤’犯只有境界高者才能做到吗?在28年里,面对黑暗,被人敲掉了双膝,他是多么的疼。没人交谈的28个春秋,他是何等的孤独,这些情况不足以引起所长关心吗?如此境界都没有,何以被人尊称为所长?同性恋,这个引人注目的字眼,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的的确确厌恶这些人,认为他们的行为违背伦理,认为他们做的事情很是恶心。但读过这篇文章我的观点有一点转变,同性恋人承受着我们料想不到的痛苦,他们渴望爱情,自由,他们梦想有能够公开表达自己身份的空气,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奢侈,面对这个世界,他们极度痛苦,他们萌生自杀的念头。同为人,他们只因为基因的缘故。就要承受这么多痛苦,生活本无羞耻,没有一个制度可以海纳五光十色的生存状态,而我能做的就只有,不去讥讽他们,不去嘲笑他们,用一颗平和善良之心对待他们。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身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沉默在尖叫

这一章是柴静在女子监狱进行的采访,讲述的是一些忍受不了丈夫的家庭暴力而亲手杀夫的女人的故事。读这些女人的故事,我充满吃惊,不解,失望,可怜,同情。无数种情绪充满全身,久久难以平复。读这篇文章之前,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存在这么多的阴暗,也想不出是何等的家暴,让女人选择‘杀’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她曾经最爱的人的生命,“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更是颠覆了我的内心,他认为对于家庭,成功是唯一的标准,真正的爱是带来巨大的成功。为了英语事业的成功,他可以与不爱的人Kim结婚,他做出了家暴。当女人们咬着内心的善,当女人血红的眼睛睁开,包里瞬间迸发。于是,男人死了,女人,失去自由,面对死缓,死缓,无期,无期,无期······全世界都存在难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没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但我真的希望可以有一种制度来避免这极端的不幸。

山西,山西

柴静的故乡在山西临汾。小时候的她愿意仰望天空,即便天空一无所有,还能给她安慰。长大后她来到山西采访,那时的天好像烧了很长时间的锅一样盖在城市上空。然而政府对于焦化,始终是冷静的,为了山西的发展,他们选择了牺牲环境。柴静一心想为山西办点事,她的心中始终存有一丝情感,这就是最真实的事情,最真实的柴静。山西的柴静经历错误,如今获得成长,那么山西呢?同样有错误的城市,你是否可以有完美的结果?柴静期待着,你我也期待着。

我只是讨厌屈服

讨厌屈服。我想每个人都讨厌屈服于别人,但对于社会公认的事实,对于条令法律,讨厌屈服,坚持自己的人却少之又少,陈法庆讨厌屈服,敢于与政府打官司;郝劲松讨厌屈服,敢于与地铁工公司打官司;马丁·路德·金讨厌屈服,敢于领导民权运动。我发现我的讨厌屈服或许不够勇敢真实。柴静说:“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最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厉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法理,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这也许就是高中物理老师所说的大心量吧!放大心量,不容易的事情,而我也一直在尝试。

许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两会的存在,是因为有人相信它能改善民生。通过尝试,柴静换了个方式做两会。从小区说起,将两会回归生活,在报道两会期间,柴静亲眼见证很多记者的花架子采访。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是人来选择呈现什么。柴静做她认为该做的事,也许没人认同,但这事跟别人没关系,只看自己能不能配得上自己的期望。想想现在,我有很多想法,但多半没有实行,看到柴静做两会采访,她的不妥协,有原则,敢尝试都是我所向往的,我想我该做些改变了。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我们常常同情我们眼中的弱智,记者也常常情绪化,不知不觉便脱离了真相。土地买卖事件的陈坤志并不是完全的恶,所谓的受害者同样也不是完全的善。在这件事中没有人是正义的。柴静逐渐地意识到,自己不能轻易对任何事物发表评论,做调查的记者很容易戴上“正义”、“良知”、“为民请命”的帽子,但必须要在涕泪交加中寻找真相,将真相展现给大众才是最重要的。或许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好中必有坏,善中必有恶,我不能只看到一面便想当然,对于事物要更多角度观察。其实,我讨厌的人,他的可爱之处还有很多。其实我厌恶的事情,它正改变着我的生活。

只求了解与认识自己

这章讲述的是“虐猫事件”,如果我没有读这篇文章,如果我看到“虐猫”视频,我一定会大声谴责虐猫人,认为她心理变态,毫无道德。但看到她的生活因“虐猫”而无法继续,看到她悲惨的人生遭遇,听她讲述自己内心的苦,听她说她人性恶的同时心中仍存善的事实,我的心情很复杂。当初她做出这样的行为以后就已经错了,既然她都错了,为什么我们还要跟着她一起错。她攻击动物,而我们攻击了她。攻击的背后是在发泄,发泄当时愤怒的感情。柴静认识到,一个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就会流淌出来,有就有,没有就没有。我也认识到,不要去苛责他人,自己记住不跟随着做错就可以了。记住,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恶共存,而究竟是善多些还是恶多些是掌控在自己手中的。

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很多人有思维定式,认为事情的发展就应该怎样。就像记者采访地震有意报道好的一样。但年龄不到很难意识到,直到今天柴静才认识到,采访一个人,如果只是为了印证自己已经相好的主题,这个主题不管有多正确,都是一种妨害。如何突破思维定式是我要探寻好久的吧!吴冠中说:“青年不一定新,有遗老还有遗少。真正的新是革新,创造,探索,不被旧的传统拖累,不被原来的权威所压倒。新青年就是不顾一切地,只要是真理,就敢于谈新的东西。”他这句话或许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吧,我是新青年,我要敢于质疑。

事实就是如此

这章讲述的陕西华南虎事件,周正龙拿着一张照片声称自己拍到了华南虎,于是林业局的局长坚持认为华南虎的存在不容置疑。当整个事件被宣布为一场骗局时,我们回观整个事件。周正龙的谎言或许出于他对财富、名望的贪婪。而林业局局长的“不容置疑”却是出于“相信”,他相信他的下级,他的下级相信农民出身的周正龙,这一连串的相信背后是他们的工作作风的不严谨、不科学。新闻追求真相,我们每一个公民也追求真相。陈虻曾告诉柴静宽容的基础是理解,知道这次华南虎事件,柴静才明白他的意思—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对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这种宽容是媒体需要的,要呈现出判断事物应有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让一个人成为公敌。有些话,只有放到真实的事中才能理解它的含义,就像精彩的大学必不悠闲一样。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四川地震,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电视上都是灾区的报道,捐款活动有很多,我捐了50元,可以说是那个时候我的“大钱”了,之所以卷的毫不吝啬,是因为我真的意识到在自然灾害下,人类的无可奈何,面对灾难,我们不同的人都是一家人。当时柴静对新闻的要求很简单,就是真实的报道。不需要有记者说很多的话,发表感想。更不需要去揭开他们的伤疤,叙述悲痛。这些真实的镜头,让我的心里很痛。虽然大家都在重建四川,可有太多的地方留有痕迹。这些痕迹会让他们失控,不敢面对。失去孩子的父母会在儿童节的时候想起他们可爱的孩子,失去父母的孩子会在每一次放学回家的时候想起他们曾经带来的那份温暖,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无法逃避,没法超越。

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

对于奥运,我向来只关注冠军,当然大多数的人也都是如此。柴静的一期《奥运瞬间》让我知道平常才是生活,寻常才是人生哲学。最让我感动的是柴静这些人对新闻的热爱,对自己的热爱。喜欢他们的行动,可以做一期节目,不知道给谁做的节目,但动力满满。《纽约时报》的老编辑Clark对柴静说:“不要去听那些声音,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这句话和我最喜欢的老师告诉我的一样,我听她的话,平和地度过大一,不听其他人的不满,平和地对待生活,把持好自己,回报会撒在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惹眼,不闹腾,也不勉强自己,我就生活在这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要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通过跟随比较才能判断自己,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

陈虻说:“不是说你把采访对象不愿意说的一句话套出来叫牛逼,把他和你都置于风险之中,这不叫力量。要是拿掉你这句话,你还有什么?”他解释:“你的主题要蕴含在结构里,不要蕴含在只言片语里,要追求整个结构的力量。”柴静在采访陈锡文得时候才明白这话的意思,不是她在引导提问,是逻辑在引导她,逻辑自会把链条只只咬合,使任何一环不能拆解,这链条就是结构。这是征地问题带给柴静的认识。而对于我有更深的感受,我经历过一次动迁,亲身体会过动迁给农民带来的灾难。政府用20万买一亩地,变会收益200万,农民即便获得眼前利益,但他们长久的利益是无法维持的。我亲眼见很多动迁户拿着钱“潇洒”,而四年后的今天,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狼狈。自治,本就是一个解缚的过程。解,不是一扯两断,是需要找到线头,以柔和手势轻轻一抽,让一切归于本来应然。真心希望征地制度可以将自治权还给农民。

无能的力量

这章中的老师卢安克,让我对很多固若金汤的常识和价值观产生疑问,我的没有创造力早就从幼儿园的学习中注定了?在大学学食品之前,我的愿望一直是当老师,我认为当老师的生活规律,每天面对花朵的心情应该会很好,我认为如此注重学历的社会,老师可以赚到很多钱。但了解了卢安克的教师生活,我发现我教书的心愿是多么不纯洁,我的想法又是多么的世俗。此刻,我再次想到了我挚爱的物理老师,她和我们相处的很好,我们对她的感情是特殊的。卢安克说:“跟他沟通没有用,跟他一起行动有用。创作就是这个道理,一起做某件事情,自然就融合在一起了。”我们和物理老师间特殊的情感,也正是一起熬夜,一起过生日,一起去康复中心这很多共同的行为所产生的吧!我想当老师想当可以和同学们融合在一起的老师。“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美丽的语言,践行的诺言。

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

这章的事件主人公是药家鑫,我在《今日说法》中看到过这个案件。在路一鸣的讲述中我并没有哭,只是惊讶于药家鑫的行为,对张妙的死表示委屈,对药家鑫的死刑表示惋惜。这次在柴静的讲述中,我哭了。我了解了药家鑫的生活经历,我感受着药家人和张家人在失去亲人后那撕心裂肺的痛,我意识到生与死只在一瞬间,无奈慌乱的心可以将一个人的未来熄灭。我开始思考死刑的正确性。张妙的死无法改变,但药家鑫活着,我们却用毒药让他死去,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掉,没等他绽放,没等他枯萎。但是如果法律宽恕药家鑫,这种恶劣的伤害他人,影响社会的事情便会不断上演,国有国法,无法难以治国也。此刻的我是矛盾纠结的,这或许就是法官吴经熊所说的人性吧!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007年之后,小组里的人慢慢四散。但是日子就是日子,柴静感谢老范、老郝这些人的存在,感谢他们原谅自己的偏激好胜,他们让柴静如此眷恋。而我也有如此眷恋的时光,我的高三,充满忙碌,充满疲惫,但疲惫才是最真实的,感谢我拥有一心为我好的老师同学,感谢一直支持我的父母亲人。“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我不再与世界争辩,如果离去的时刻钟声响起,让我回头看见你的笑脸”。

陈虻不死

电视人陈虻是柴静电视生涯的导师,她原以为陈虻的死意味着导师的不在,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死去可以换一种形式生存,最喜欢陈虻的一段话:“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醒,非常冷静,对支撑这种目标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静。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这段话在我看来是陈虻老师教我走大学路,常迷失的自己要开始找寻方向。

这是一本畅销书,起初我认为是柴静的名气使书畅销,知道读完这本书我才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即便我不学新闻。感谢柴静让我体会到另一种生命的可能,我相信读书震撼感动的同时我在成长。

上一篇:高中化学实验综合题目下一篇:食品安全员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