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详解

2023-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看见读后感详解

《看见》读后感

看见

读后感

当拿到《看见》这本书时,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名记者十年来的采访自传,但当随手翻看了一下后,却发现这本书记录的是柴静采访中的错误与失败,内省与反思的成长历程,令人深思。

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将自己融入到当时的环境之中,看着柴静经历的一切,看到的一切,想着自己能看到的,还有那些看不到的,慢慢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活在表面世界里,就如同柴静所说“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意味着深层次的剖析,将事件一层一层剥开来看,在这个过程中,要抛弃自己的成见和已成的模式,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最难做到的,因为蒙昧已经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而当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所造成的就是心里的不安,痛苦。在看这本书前,我没认真去探究过一件事背后到底包含了多少东西,在这个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时代,让我们失去了太多反思的机会,没有去深层次的剖析,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对一件事的看法也永远停留在人云亦云,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自我,在工作中变得机械化,生活中变得冷漠化,就好像在看到《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章中对非典时期的灾情采访时,我看到了在灾情面前人的脆弱,顽强,看到了那些不顾生死的医生、护士,看到了有血有肉的世界,看到了人类最原始的温暖,这种震撼远不是当时的新闻报道所能体现,也不是未经深入剖析的我们所能体会,未经剖析的背后是我们看不到的真相,显示的是我们的无知。想想看,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若我们不去反思,不去深层次剖析,我们又能看到什么,又靠什么去进步,当我们嘲笑他人无知时,我们自己是否也在被另一些人嘲笑。

在生活中,我们总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件事,看待一个人,总是想把自己的感情、意识强加在别人身上,这个过程中,我们忘记了什么是客观,什么是多角度看人,看事情。从《看见》中看,柴静一直给人一种冷静客观的感觉,这或许是作为记者必须具备的,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的没有点缀和修饰的描述,也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这些故事的描述过程中,她没有把自己的情感加入其中,她呈现给我们的只是客观事实,其他所有的一切,由我们自己去涂色,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相信不同人看过后对其中故事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不管什么看法,我们的观点都基于事实,不会有产生一些事实之外的捏造。客观,多角度看问题,柴静用自己的故事提醒了我,将那思想最深处的记忆挖了出来,我们懂得太多,做出来的却少,为什么呢?发生的事情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是坏,它都有不同的方面,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往往我们看到了我们所认为的问题的“源头”,就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难免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而在与别人的探讨中又会发现这个“源头”背后还有“源头”„„直到最后,彻底摧毁最初的判断,但却又不是每次都能到最后,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客观冷静地去深入调查,真正了解问题本身,为什么我们不能像柴静报道“药家鑫”一样,通过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出一种社会现象、人性,再从深层折射出现在家庭教育问题,她走的很远,也走的很稳。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浮躁,太多的不堪一击,想像柴静那样走的远,真正做一个聪明睿智的人,那么,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还是要多问问、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

记得柴静在报道监狱女囚时曾说过:“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实这些放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不也是亦然吗!无论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经历了太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慢慢的认识自我,也开始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行为,从柴静的采访经历中我认识到,很多人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价值观行为处事,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先去了解他,把他当成一个和你一样对等的人来看待,去理解他的逻辑。不能理解的部分,应留有疑问,而不是劈头盖脸的质问。因为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看着这本书,看着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我曾想满于现状,压抑着内心那种向上走的冲动,而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选择不断前进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前进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勇敢前进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在读书过程中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努力让自己从坚硬的成见和模式中跳跃出来,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当有一天,我再回首看自己时,应该也会别有一番心境吧。

第2篇:《看见》读后感

一本《看见》,你读懂多少

“《看见》是扇窗,你得透过这扇窗看见自己,看见你生活的世界。”这是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话,至今还记在心里。文章的标题不是对别人的提问,而是对自己的质问。这应该是我对《看见》写的第二篇书评了,说不清这本书到底有什么力量,每次回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再翻一翻。我只是想写写《看见》到底教会了我什么。

隐 忧

白岩松在《看见》新书发布会上说过这样几句话:国家图书馆每天上架的新书多达一千多本,但真正有意义的,值得人们去阅读的,却挑不出几本,而《看见》就是这样一本。看了这几句话真不知道是该为我们有这么多的书高兴还是难过。然而我看到的事实是,身边的好多人宁愿去看那些所谓的言情,玄幻,或者“虐心”,都不愿意看这本《看见》,或者其他深刻点的书。“《看见》的一半,看不见的未来”,我曾把签名改成了这句话。在这样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看见》的出现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过,还好,听说《看见》在各大书店大卖,身边同学也有些人开始读了,还是有点欣慰的,不是为柴静,而是为他们自己。

看见柴静

这本书是带有一点自传性质的书,所以给人印象最深的肯定是柴静了。“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是柴静对自己的描述。的确,外边看上去柔弱的她,对新闻却又火一般的心。十年前,因为一句“我关心新闻中的人”,让她走到了今天。从初进央视不懂新闻的女青年,到《新闻调查》里果断睿智的记者,再到如今《看见》里沉静的主持,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是一段“不断犯错,不断质疑,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经历。

熟悉柴静的人都会发现,柴静的报道很多都是不具有时效性的——华南虎照是事情发生两三个月后采访的,药家鑫案是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拜访的。然而,这正是柴静不同于其他记者的地方,她关注的是事情的真相,事件背后的人,而非事件本身。小崔曾经说:“像柴静,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同行,她的报道不具有时效性,但她有对真相的坚持,别的记者可能一两遍采访不了就放弃了,她不会,她会继续第三遍,第四遍……”。也因为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她报道中的人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只要做了坏事就是坏人”,而是如实的报道出一个个新闻人物不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那些事情有时比新闻本身更真实”。“采访是什么,采访就是把你放在我的心里,相信他人今天承受的,我必受之。”

熟悉的事

《看见》也被称为“中国社会的十年变迁”,书中柴静写个这十年来发生在中国社会上的一些事,有大有小。从非典到大地震,从虐猫事件到安华事件,从两会到奥运,从卢安克到李阳。“对于这十年,如果说你不是去看见,而只是视而不见,那么你确实是配不上这十年。”——柴静这样评价这十年,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只可惜,由于自己的年幼无知,书中的很多曾在身边发生过的事情,都没有认认真真的去经历,不过,还好,有《看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对这本书百看不厌的原因吧。

了解的人

书中,很多人都给我了很大的震撼。无论是为了一元钱的发票把铁道部吿上法庭的郝劲松,还是为了土地问题质疑宪法的陈锡文,还是一直坚守的卢安克,甚至是那些被我们定义为“坏人”的周正龙、“虐猫女”、药家鑫。“他们是流淌的,不断的冲刷着已有的模式和坚固的成见,”新闻背后的他们或许才更真实。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是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这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这样的国家骄傲。

真相自有万钧之力

采访本身就是一个探寻真相的过程。有人试图以金钱、权位来掩盖事实真相,殊不知只是欲盖弥彰,真相从来不会屈服于任何事物,这就是真相的万钧之力。不管是华南虎照,还是山西污染问题,抑或是“戒毒所卖人事件”,无论有多长时间,纵使是十几二十年,真相总有大白之日。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的两个牵动全国的案件:一个是浙江叔侄的十年冤狱案,另一个是朱令案。前者无疑让我们相信,无论如何,真相总是逃不过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但对于后者,尽管警方现在已经宣布此案破不了,但我仍会选择相信:迟早凶手会服法,迟早会给朱令家人一个交代。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不否认,也会很难,但我依然相信。

争议中碰撞出的是人性

读《看见》有一个争议我一直忘不了。柴静在《双城》的那期节目最后,因为问到小男孩姐姐的死,小男孩伤心得哭了,柴静于是就为小男孩擦了眼泪。这个擦眼泪的动作在后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且到现在争议依然存在。一开始我不觉得这个动作有什么好争议,相信大多数人也同我一样。但后来想了想,这里面确实存在很大的矛盾——普通人与记者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有情感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上前去擦,这也是很多人一开始不以为意的原因。但作为一个记者,一个报道事实的记者,观众希望你呈现但大家面前的是不参杂个人情感的事实。

这个问题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回答,我相信如果我身处那种境地的话,我确实不知道还怎样做。

柴静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再次被问到这个问题 。“那是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镜头。那么我的领导选择了播出,这就是人性的碰撞,做还是不做。我当时问我的同事,应该怎么做?他们说应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其实过了十年,我也没想明白,反反复复的想,该不该擦眼泪?我想该,后来我又想不该。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27的我发自内心觉得应该擦,那就擦,如果37岁的时候还是那样的感受,那还是应该擦。”

看见自己 看完《看见》,我不断问我自己,我是不是做到了像柴静那样看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看见》教给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到底应该怎么看待问题吧。 把所有的事情归结于政治原因是一种懒惰,更是一种不负责。这个国家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每件事都与个人息息相关,仅仅把事情的责任归结于政治家是不敢担当。

人的本质没有好坏,只有做了好事的人与做了坏事的人,重要的是给每个人说话的权利。尤其是看了“虐猫女”和安华以及药家鑫案之后,我渐渐觉得其实他们也是需要同情、需要社会接纳的人。

我对柴静的期待

“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么多年,柴静在新闻的路上渐渐成长。白岩松曾说:几年前我曾对柴静说过,她会成为中国最好的记者和主持之一,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了,我也相信不久之后她不会是‘之一’。

我对柴静的期待并不是做什么“最好”,而是如同当年陈牤所说“她从不人云亦云”。

离开了《新闻调查》的柴静虽然没有了当年的和新闻正面交锋,但她的节目的话题从来不曾背离当年的那句话“我关心新闻中的人”。 祝福柴静,愿岁月静好。

第3篇:《看见》读后感

世界早安

生活中,总有许多温暖的是能让我们忘记所有的不愉快,只要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关爱。我想在心中对世界呐喊:早安!又是新的一天!

搞什么!原本6点45分才起床,结果妈妈看错了时间,5点45就把我叫醒。再回到床上,开始睡不着,好不容易有了些倦意,可是时间仿佛故意捉弄我,时间到了,妈妈又来督促我起床了。整个早晨都让我心烦意乱,再碰上最令人讨厌的阴雨天,我就这样踏上了去培优班的路,开始了新的一天。

坐在地铁上,耳朵里塞着耳机,真个人感觉昏昏欲睡。我旁边坐着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女士和一位老人,看样子他们应该是父女。女的背着个包,手里还拿着一个袋子,而老人手中握着一把长柄伞,目光呆痴,看上去没有神采。过了一会儿,只听“啪“的一声,老人正准备弯腰去捡,那个女的已经帮他把伞捡了起来,重新放回老人手里。没过多久,伞再一次被老人小心弄倒了。还是他的女儿去捡,轻轻地交回老人手中。为什么她不干脆自己拿着伞?也不用这样一次次的为老人捡伞了嘛。

我如此想着,忽然看到那个女的站了起来,结果接过老人手中的伞,又用另一只手把他慢慢扶了起来。老人一站稳,就去握那把伞,重复着说:“我来拿,我来拿„„”女的对

他一笑,扶着他走向车门。门开后,他们等门外的乘客都冲进来了之后,再缓缓地走出列车,向远方走去„„

我似乎明白了,为何女儿会任由父亲拿着伞,因为她知道父亲想帮她做些什么,可是又帮不上忙,于是让父亲拿伞,既不是什么很劳累的事,又可以让父亲安心,所以宁愿一次次地为他捡起掉落的伞——这个比自己拿伞更吃力的活。父女间微妙的感情啊!都是在为对方着想。想到这,我不禁扬起嘴角微笑。

生活中,总有许多温暖的的事能让我们忘记所有的不快乐,这要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关爱。我想在心中对世界呐喊:“早安,又是新的一天。”

第4篇:《看见》读后感

你看见,或看不见,它都在那里

——读《看见》之后

【摘要】非典、服毒自杀的学生、吸毒卖淫女、同性恋、家暴受害者、四川地震灾民、虐猫女、药家鑫、华南虎照片、奥运会运动员、征地问题。《看见》提到了许多社会事件。但如果仅仅是普通的“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某件事”的新闻报道,就愧对销售榜上的名号了。《看见》与其他新闻报道不同的是,柴静深入到事件的具体的人身上,真实地揭露了新闻表面的内里,不管好的,坏的,她都真实地揭露给我们看,不是为了颠覆我们的思想,而是让我们冷静地看到事件的全部真相后,再去判断,再去评价。

书名叫《看见》,与柴静在央视的访谈节目同名。她把“看见”翻译成insight,我觉得这个英文单词比中文更能诠释书的内涵——insight是眼光、洞察力的意思,比watch和see更深入,柴静的看见比一般人的看更深入到事情的内里,剥开一层层厚厚的皮,再展示出来,让读者自己看见里面的颜色,品尝里面的滋味。

《看见》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1 书中有二十个章节,写了二十篇故事,二十个柴静做新闻采访时的经历,汇成了这本柴静成长史。柴静从刚进央视的压力和迷茫,在追求真相路上的反思自省,到后来的游刃有余、独立理性;从初出茅庐的锋芒毕露,到而立岁月的恬静与内敛。这本书是自传,也是近十年来中国社会大新闻的一个整合和剖析。它带领我们看见这些社会事件的里面,看见CCTV没有播出来的画面。更传达出一种理性、独立、平等的人文关怀。

书中第一篇写的是柴静刚进央视的启蒙时期。做的第一期节目是关于剖腹产的话题,她联系好医生、产妇、社会学家,从生理方面、从心理方面大谈剖腹产的弊端,谈了三十分钟后顺利结束节目。送审时却惹来一顿大批,陈虻开会时公开批评:“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入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这是不是个医疗体制的问题?”柴静的第一期节目视角很狭隘,只是知识层面,然后得出一个结论,陈虻却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从社会角度上看待问题,看深问题。剖腹产为什么流行,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层面——这就是看见,洞察。作为记者,最起码的能力就是看见一般人看不见的面,然后挖掘它,呈现出来。这是陈虻给柴静上的第一课,也是这本书给我上的第一课。

看见的实质是什么,看什么东西,看到后有什么反应?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被媒体塑造后的,它并不是“真实”的。也许我们看见的往往只是一个面,然后就以偏概全地认识一件事。我看见的是一个记者用眼睛和心灵洞察着这个世界上平凡亦或不平凡的点点滴滴,柴静的世界里是一个又一个的人,抬头看我的世界,只有一朵一朵空洞的云彩。要想丰满这片云彩,必须用走的方式,去走,去亲历一个事情,这样才能完整地看见,不然我们看见的往往只是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我们接受的只是一个方面。

人很奇怪,虽然整天大谈理性认识,全面了解,但实际上我们认识理解事物时却会“选择性”忽略一些事情。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模式化。这些僵直的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的确,我们总是偏执、或无意识中忽略一个方面而重视另一个方面,谣言往往就是这么滋生。比如我们面对药家鑫,我们只接受他是一个杀人恶魔的形象,有什么可谈的?他就是心理变态。但是我们却看不见,药家鑫是个内向、自卑的人,他的胆小自卑在出事后被无限放大,超越了理智,我们看不见药家鑫在家庭成长环境中一直摧残他的巨大压力,看不见他害怕父母却又深爱父母的孝心。比如我们面对踩猫女时,我们愤愤不平地骂着变态没人性,然后把她人肉出来,公开私人信息。但是有谁看到当事人生活的窘迫,可怜的婚姻埋下仇恨的种子,勉强的生活滋润着仇恨,她的仇恨和绝望无处发泄,找错了途径,找错了方式。我们看到他们呈现的特性,却没有看到他们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有的人可能会说没有机会知道,但是关键是——有机会的时候,我们想知道吗?我们就在这种偏见里变得蒙昧。甚至还觉得自己很理性,透过事物看本质,看透了人性,实际上我们只是选择性地看见。(新鲜讯息,调剂生活,关注广东有线官方微信 U悦生活)

选择性地看见的后果就是无意识,无意识地、没有任何理由地、在以偏概全中武断地认定了一切。于是我们无意识地认为选举是假的,竞争是内定的,当公务员的都是尸位素餐,当医生的早已经摒弃了医德,无意识的种种内化在我的心中,我的脑海里,在我的意识里,于是我就在这种无意识里变得蒙昧,被偏见遮蔽。我们总是很情绪化。但是不论我们看见或看不见,这些事情都是存在的,它们在等着被你发现,等着你睁开眼睛的一刻。

决定你能看见什么的是视野,所以许多时候我们要做的,只要是“只求认识和了解”就行了。碰到事情,第一个反应是下定义,然后再去了解的人,他的视野和眼光无疑是狭隘的。应该先仔细地了解,不抱着任何先入为主的观点去认识它,感受它,才能进一步思考出自己的结论。有的人反感街边驯猴的艺人,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虐待动物;有的人反感听证会,因为他们觉得这只是个形式;有的人反对吃狗肉,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对“最好的朋友”的不公;有的人反感乞丐和妓女,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地位低贱,不劳而获或出卖自己。2但是却很少人在判断事情之前先去了解它,更多的是心怀着自己的武断,自以为是地看着世界,一幅洋洋自得的样子。暂且不说是否有机会去深入,扪心自问想不想去了解。我从中学习“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除了不轻易责难和赞美外,也会不轻易发怒、悲伤、喜悦,这并不是让人如同古墓派一样无情无欲,而是明白到世界的多元,以及不轻易被人煽动。如果在读着书的时候,能够体会到那种理性思考的光辉,而放下书,看到“是中国人就转”于是不假思索地转发微博,那么,看书不如不看,看了也并没有见,看见的也并不是完整的圆,而是一个缺口,空洞的缺口。“你有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吗?”3现在碰到容易被煽动的事,我都会问自己。(新鲜讯息,调剂生活,关注广东有线官方微信 U悦生活)

在学校,我也算是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多是出于对世界的好奇。但一年下来,却有所偏差,热情倦怠、定见成型,从无知无畏到熟门熟路,一种遮蔽取代了另一种遮蔽。作为一个新闻人,你能看见什么,就能决定别人看见什么。我们总是报道学校的大小事件,报道风格却一成不变,这是看不见的行为,有的事情的确存在,但是却被遮蔽了。单一的声音带来的是无知,是蒙昧。直言,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面,这样带来的看见才是真实的。“不赞美,不责难,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第一次看见这句话,我就立刻把它写在了采访本上,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与其偏执、煽情地被无知蒙蔽,倒不如从中醒来,真正看见一件事情,去触摸它,感受它。这样得来的看见才是真实的,完整的。陈虻说,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意识,无意识容易被蒙蔽,那才相当于死。有时候不是我们看不见,或许我们只是不想看见。看见,或者看不见,它都在那里,那是事情的原貌等着你,那是真相,是事实。你要做的,只是心平气和地去了解它,不带一丝的情感,只求认识而已。

(新鲜讯息,调剂生活,关注广东有线官方微信 U悦生活)

12 引用自百度百科《看见》页。

《看见》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一章有提及。 3 柴静刚进央视时陈虻的质问

第5篇:《看见》读后感

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读柴静的《看见》,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让我看看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然而,在阅读这本书时,每一次停顿,我都在思考着自身。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在展示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 :“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换言之,她在写的,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柴静身上有股子拧劲,这和她清秀的小小的身量不大相符。她主持的节目我看得不多,但我知道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语气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有很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一次她去采访曝光山西的污染事件,当地官员语带讥诮地问她,你是山西人吧,怎么不给山西做些好事?她答曰,“这就是。”2003年非典事件时,她和同事们不顾生死,置身一线,给全国人民带来很真实鲜活的报导,是英雄的行为。

阅读中的我,看见:十年前她因毫无工作经验而惨败,十年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日益成熟的身影。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亦或没有,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一中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梦想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生存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忘记外界的搅扰,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生命,始于独立。

第6篇:《看见》读后感

好久之前就已经买了《看见》这本书了,但基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好好翻阅过。假期这么长,总算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了,比如说,花一个下午去看一本书。

柴静的《看见》是多个章节构成的,可以说,每一章都讲述一件故事,还有一些没有在镜头前展示给大家的现实,更多的是作者本人的感受。于是乎,自己也仿佛亲临每一个现场,不再是一个倾听者,而是见证者。很多时候,看着看着,内心不禁感到酸楚,我们会觉得社会不够宽容,她无法顾及到每一个人,即便我们的经济一直在增长,可不公平,腐败等现象依旧还有太多太多。什么时候,才能让那些社会的弱势群体得到他们应有的一切,但愿这一天能早些到来。

对柴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说的,“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过后,她确实做到了。成长的过程不就需要不忘初衷么?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路上能始终牢记初衷,愿一切安好!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