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有感

2022-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论语有感

读木心的著作有感

木心在内地出版的一些著作,可见他常常在思考着一些似乎“无意義”的东西,那就是诗意与哲理。

早期他就写有像《哈姆雷特泛论》《伽米克里斯兄弟们》(九篇集)、《非商籁体的十四行诗》(100首集)等装订成20册具有“百科全书式”的各种文体著作(手稿),但都在“文革”时候被销毁了。虽然听说后来他居住欧美后,为了补偿过往文学作品的丢失,日复一日笔耕至深夜,每天要写下万字左右文章;他也曾与朋友巫鸿谈到他要编写的《巴比伦语言学》《瓷国回忆录》等众多巨著,但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到这些著作。

目前在内地出版的著作,能读到的《文学回忆录》(两卷本)这本算是大的著作,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讲课五年的笔记记录集,是一本关于中西文学艺术历史的大纲性质著作,共八十五讲,逾四十万字,其他的都是他个人的一些“诗意和哲理”的记录,看起来都是小书儿,类似散文集的《哥伦比亚的倒影》《琼美看随想录》《即兴判断》等,更多像是随想录的《素履之往》《哥伦比亚的倒影》这样的,这就像是意识流手法记录的语录体,或许像是诗集《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的三棵树》《云雀叫了一整天》等,也都是诗意哲理句子段落的“诗化”。

如他谈关于人生的箴言: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只有机智透顶的人才可望重显憨厚。”“有人说,时间是最妙的疗伤药。此话没说对,反正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

“看清世界荒谬,是一个智者的基本水准。看清了,不是感到恶心,而是会心一笑。”

如他谈艺术:

“艺术品如果不是艺术,就什么也不是。岂止是艺术家孤独,艺术品更孤独。”“所有伟大的文艺,记录的都不是幸福,而是不安与骚乱。”

“艺术本来也只是一个梦,不过比权势的梦、财富的梦、情欲的梦,更美一些,更持久一些,艺术,是个最好的梦。”“哲学非但不能解释艺术,而且不配解释艺术。世界上什么最伟大,艺术最伟大,可是艺术一直被弄成小丫头。”

如他谈爱情:

“爱情,亦三种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与审美,中年归向求知。老之将至,义无反顾。”

“一个爱我的人,如果爱得讲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我就知道他爱我。”“一流的情人永远不必殉陨,永远不会失恋,因为‘我爱你,与你何涉’。”

“轻浮,随遇而爱,谓之滥情。多方向,无主次地泛恋,谓之滥情。言过其实,炫耀伎俩,谓之滥情。没条件的痴心忠于某一人,亦谓之滥情。”

“爱一个人,没有机会表白,后来决计绝念。再后来,消息时有所闻,偶尔也见面……幸亏那时未曾说出口,幸亏究竟不能算真的爱上。又爱了另一个人,表白的机会不少,想想,懒下来,懒成朋友,至今还朋友着……光阴荏苒,在电话里有说有笑,心中兀自庆幸,还好……否则苦了。”

木心无论是谈文学艺术,还是谈人生悲欢,或是爱情的温柔与无奈,他也在这些零碎的、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诗意与哲理思考中,从而获得了关于生命的另一种慰抚,以及人生经历遗憾的一种补偿。文学艺术在大多的时候,是人生遗憾的一种补偿,因为经历的坎坷与得不到,最后都会寄托于文学艺术的创作与思考,并在创作与思考过程,得到了一种安慰。84年的岁月,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乌镇,历尽坎坷波折,以画以文,记录他在文学艺术上的风采,并成了乌镇的代言人,成为华人文艺导师,他长期在人文领域中进行着诗意又有哲理的思考,他也早已超脱了这种“孤独”。不同时期阅读木心,又有不同的体会,这也是人文艺术的真谛所在。文学或艺术学,归根结底还是人学。

作者单位:中国歌剧舞剧院

作者:刘桐

第2篇:读丹纳《艺术哲学》有感

摘要:艺术作为不同学科中的一个门类,有着极其独特的艺术内涵和文化内涵,艺术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画家画的一幅画,一件好看的雕塑作品,一首动听的音乐歌曲等,都可以称作为艺术作品。《艺术哲学》是由19世纪法国的思想家、文艺评论家丹纳的代表作。通过阅读丹纳的《艺术哲学》,从中对影响艺术的三要素:种族、时代、环境、中的时代入手论述时代对于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时代、环境、宫崎骏

一、丹纳的时代精神

丹纳是法国的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 自然主义文学的倡导者,丹纳深受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影响,尤其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论是物质方面的或者是精神方面的都可以解释;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演变、消灭,都有规律可循在他看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 在《艺术哲学》一书中,从三要素出发,丹纳阐述了艺术的本质,以及对于艺术的欣赏。

丹纳的时代内容包含了精神意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 丹纳将其称为“精神的气候”。丹纳认为艺术品所形成的艺术特色必然会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精神。

在书中丹纳指出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丹纳通过列举希腊悲剧:埃斯库鲁斯、索福克勒斯、以及欧里庇德斯的作品的诞生时代,正是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间,以及荷兰绘画的兴起正是荷兰凭借顽强与勇敢推翻西班牙的统治,与英国势均力敌的作战,在欧洲成为最自由、最繁荣、最发达的国家的时候。

二、艺术与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在一定的时期决定着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唐朝时期是国发展的较为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开放的一个繁荣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艺术形式,例如唐诗、青花瓷的出现。这些艺术形式的出现都与时代精神相关的。在唐朝时期我国与其他国家交流,对于思想不再是一味的禁锢,在诗歌上出现了许多流传至今的经典,出现了李白这样的伟大的诗人。正是处在一个较为繁荣开放的环境中,才能造就经典艺术。

正如书中所说:“艺术是短暂的,艺术在同一时代开始,也在同一时代结束。”艺术所产生的时代是短暂的,艺术本身在时间的长河中冲刷后所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艺术作品所蕴含的内涵,更多的是艺术作品背后的时代精神,和当时大环境对于艺术的产生的影响。丹纳列举了希腊人的希腊文明的另一个朴素的特点,指出希腊人的“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精神境界是简单的,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是复杂的。因此他们的艺术比我们朴素;他们对于人的心灵与肉体所抱的观念,给他们的作品提供了材料;但我们的文明已经不允许这一类作品产生了。”书中描述到:“古希腊的男人只需要一件没有袖子的背心,妇女只要一件没有袖子的长到脚背的单衫,从肩膀到腰部是双层的,这是服饰的主要部分;”通过描述希腊人的穿着上可以看出希腊人的衣着是非常朴素,没有像英国人或者其他国家的人们一样穿着繁重的礼服;环境的复杂或朴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艺术。希腊人处于一个简约、朴素的这样一个穿着方式对于艺术的产生是来说是更加纯净,没有过多的欲望或者杂质夹杂其中。

丹纳指出艺术的本质艺术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习俗。古希腊执行的是民主制,没有过多官职和社会阶层,普通人能够担任一切公共职务,社会并不分成官吏和平民。在这样一个朴素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习俗都是朴素的。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思想对艺术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朴素的社会环境中所产生的艺术是更加质朴的更加贴近人心的。相比之下在复杂或者社会动荡的一个环境中,艺术是难以发展下去的。在人们生存都是一个问题的时期,温饱难以解决的状态,艺术是难以发展下去的。社会环境对于艺术的创作,以及社会环境对于艺术家们产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三、以宫崎骏动画作品为例

宫崎骏是日本著名的动画大师,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表现纯真的爱情,表现少女的成长等。在他的动画作品中都会有一些描写战争的场景或着以战争为时代背景所发生的一些故事,例如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描述了哈尔是一个无情的战斗机器,被女巫施了魔法,在不同的国家中穿梭,服务于女巫的命令。而苏菲也是一个中了魔法的少女,从少女变成了老奶奶,最后因为爱的力量解开了魔法。在最后的镜头中,哈尔在枪林弹雨中化身一只巨大的鸟,冲向战争的最前线,画面中表现出的是无尽的绝望和勇于面对战争的勇气;苏菲面对战争失败的船只时,说道“我不喜欢这些”;在影片无论是在台詞的设计还是战争场景的设计中,都可以看出宫崎骏对于战争的一个反对。

宫崎骏的出生在二战时期,由于他父亲是从事军火方便的生意,他的童年生活并没有因战争受到影响,依然过得比许多普通人家的孩子要好。因此也目睹了因为军火利益而来的人性背后的丑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宫崎骏反战观点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幼年经历所造成的阴影,另一方面也与二战后日本的大环境有关。在《天空之城》《风之谷》等影片中所描绘的人类高度发达的文明,最终都在战争的催化下毁于一旦,被大自然所占领。这种毁灭式的战争所带来的的影响一直在宫崎骏的影片中呈现,其中蕴含着对反战争的意味以及对人类的警示。

深处在动荡环境中的长大的宫崎骏,在他进行艺术创作时,把他儿童时期的生长环境,以及成年后国家的时代大环境的影响,都深深的带入到他的艺术作品中,对他创作的动画作品的主题和内容中都有着体现。时代产生了艺术家, 艺术家又是最能洞察社会的人。丹纳认为艺术是影子, 才能是本体, 艺术始终跟着才能的诞生, 成长, 衰落。而决定艺术家才能的是时代。一方面, 艺术家在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学会了基本的技能。另一方面, 时代又赋予了艺术家艺术创作的灵感。

四、理想与现实

艺术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也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丹纳把社会生态,自然环境、文化生态等都归类为时代。就时代而论我们不能单独的论述时代的为某一社会现象。正如书中所说:“无论什么时代,理想的作品必然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理解在战乱年代人民的水深火热的这样的环境中,无法理解因为生活所迫而流离失所的痛苦。我们只从一幅幅画作中,一部部电影中尝试着了解曾经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或者是艺术家本身的痛苦。例如梵高的绘画作品《向日葵》,整体画面呈现出一种热烈而奔放的情感,明黄色的向日葵在画面中绽放,似火一样明亮的黄色,同时画面中还有枯萎的向日葵代表生命走向了终点,生命在新和旧之间交替轮回。梵高用向日葵来形容自己,像向日葵般的热烈,却又短暂。梵高在世时,他的画作并没有受到世人的欣赏,一生贫穷,自我矛盾和怀疑。最后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艺术家如果在一个相对痛苦、穷困的环境中,在一个转乱的年代中,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总会有他痛苦的情感的表达,艺术家不会逃离环境,而去创作环境之外的一些作品。无论是自然环境,或者是宗教信仰、精神文明都对艺术家的带来影响,就如丹纳所说:“一个观念好比一颗种子———种子的发芽, 生长,开花,要从水分、空气、阳光、泥土中吸取养料;观念的成熟与成形也需要周围的人在精神上予以补充”,藝术家某种观念的形成和周围的人文环境是分不开的, 就像水分、空气、阳光、泥土等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与种子的生长达到和谐状态,种子才可以发芽;同样的道理,周围的人文、社会环境也同样影响艺术家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好的作品的背后一定能反映其背后所蕴藏的现实生活,正如艺术来源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因此不同的社会环境,时代因素会造就不同方式的艺术,也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

五、结语

在我们如今的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艺术正在被一种处于宽泛且中立状态的文化所包容,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艺术形式,也更加容易去接触到艺术。在书中我们了解到艺术的创作,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最后以不同的艺术方式呈现出来。对于我们创作者启示,要用发展、包容的眼光去看待艺术;不要用孤立的眼光去看待艺术,每一件艺术品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当然作为艺术创作的我们也应该从打开我们的思维,思维不应该被固定;同时积极接触新事物,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文化内涵,保持思想的进步,才能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陈薇羽.品评丹纳的《艺术哲学》——解读种族、环境、时代对艺术的影响.[J]科技风.2012年24期

(2)贾小蓉.从丹纳《艺术哲学》看民族性格对艺术创作的影响.[J].参花(上).2015年08

(3)陈峰.时光流逝中的艺术典型——关于丹纳《艺术哲学》中谈到的典型问题的思考.[J]美与时代.2014年06期.

作者简介:高家欣(1995年 11月——)女,汉族,籍贯皖,职务学生,学历硕,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研究方向:动画艺术

作者:高家欣

第3篇:读《庚子勤王和晚清政局》有感

【摘要】戊戌维新失败之后,以慈溪太后为首清廷企图废掉光绪皇帝另立他人。流亡海外的康梁等人得知消息后,采取各种措施来保皇,并与清廷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桑兵先生的《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是研究这段历史的经典之作,本文是笔者阅读此书后的一些领悟和思考。

【关键词】庚子勤王;革命;绅士;政局

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1、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立

道德,即“善”的理念,道德文化便是关于善的文化理解。国外早在古希腊时期就由柏拉图这样一些哲学家提出并引发思考,而在中国也经历了漫长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可以说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同时也是承载了中国五千年满满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从先秦时期到现在的道德文化发展来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主要是在儒家的基础上建立而来,这个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认同感,中国传统这个话题离不开儒家道德发展的基本元素:仁爱、好礼、尚中、修身、见利思义、忠恕、知耻。最初这种思想的提出也许是统治者为了维护一个相对稳定的统治环境而大肆发展形成的,但不管出于什么缘由,我们的道德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个相对的稳定的认同——传统儒家道德文化。这些“忠孝礼义廉耻”的词汇构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即中华美德的基本框架。

2、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

儒家文化从建立到形成完整的体系,经历了春秋到战国变革的短短几十年历史,也可以说是经历了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的几代师徒的传承而形成,但是秦始皇的一把大火烧尽了他们的心血,近乎干涸了他们的思想,直到汉代的大一统出现了一个“天人合一”的董仲舒,才使得儒家重新回到了我们正统的地位,也在而后一直成为我们正统思想。在我看来,中国儒家的发展和中国人的性格一样不温不慍,也许正是儒家在中国发展中经历了种种的不幸,在思想上相比其他流派略显得温和,而造就了中国人的这种性格,这正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发展中的精妙的地方,也是它之所以能过成为正统思想,并影响我们至今的原因。

二、现代社会的面临的新的困境

1、社會问题的凸显的表现

在现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发展中片面的理解了个人得失和集体利益之间的这种功利理论,似乎淡化了儒家提倡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者亦施于人”的“仁”的理念,而出现了“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商业不良行为,“学术造假”的诚信缺失等等社会问题,经济发展使得中国的重新再回到大国行列,但是文化发展出现了严重滞后甚至退步的情况。

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如何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具有时代精神、自尊自信、深入人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是一个值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普遍的问题和碰撞,我们应认真反思,寻找根源,努力解决。例如:

(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骤然进入了城市生活,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伦理形成碰撞。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不同于以前的农民城镇化模式:城镇化分为两个阶段,我们所理解的城镇化是传统的简单的“点到面”的人口增长造成的本地域间的城镇化,而就湖北而言,我们的城镇化已经朝着第二个阶段“面到点”的发展方向发展了,我们先来看看这种“面到点”的发展特征是:完成了第一阶段传统的城镇化进程,各个城市农村人口增加,为第二个阶段人口迁徙做了准备,最终形成人口迁徙的城镇化,便形成了城市人口变多,城市减少,迁徙人口基数大,城市承载能力短期无法适应人口的增加的速度,便引起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伦理的碰撞。

湖北以武汉为例,每年的毕业大学生留在武汉工作人员,外地务工人员迁入武汉,就造成了以上问题。他们不仅需要在经济能力上,还要在地域文化上对武汉适应,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在现代经济伦理上出现问题,我们传统道德文化要实施调节作用来解决。

(2)同为城市里的市民,人的素质也有差异。根据社会分工的不同,加之受道德文化理解差异,形成了不同的理解角度和生活方式,造就出城市人口在素质方面的差异,以广场舞为例,现在这问题俨然成为扰民的重要问题,在广场舞参与群众的角度看来,他们用娱乐健身的方式来放松自己的生活,并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没有异议。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也影响了部分人的休息和安静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在不同的素质差异和不同视角中提出调解的道德文化指引,来缓解这以亟待解决的矛盾,比如限制地点,限制音量,限制时间等。

(3)家庭伦理与社会经济之间也存在矛盾。上面我们所讲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并日趋完善,人口迁徙是一个问题,他们多是本省地级市人口为了赚钱到外地打工,将子女留给家里的父母,造成了“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这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追求经济基础的同时,却忽略了亲人和家庭,最终会形成赚钱为了养家,养家却没有时间,无法做到精神上的家庭慰藉这样的怪圈。这就是我上面提到的践行问题,这些务工人员是拥有一定的家庭伦理知识的,他们所理解的生活好一点,家庭幸福一点不能说全部有悖于家庭伦理,毕竟他们是在去维护家庭的基础上做出的努力,结果也受到了想要的一部分成效,但却忽视了家庭伦理体系中精神的重要性。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在道德文化上做出正确的指引,用来平衡家庭伦理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2、社会问题出现的危害

“诚信问题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去留问题”、“不道德学术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国外的学者说中国的一个缺少信仰的民族,国内的社会学家也认为我国的年轻人没有一个正确的“三观”为指引。事实也许不是这样,我们缺少信仰吗?不是,我们有自己既定的发展方向和个人目标,为之奋斗着。我们没有形成正确的“三观”吗?不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儒学社会,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儒家教育方式,我们的儒家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在周围的环境中已经深入我们的思想中。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以上的不良事件呢?很简单,我们明白是一回事,践行又是另一回事。在道理都明白,只是怎样去做?举个例子,社会上热议的“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我们知道应该伸出援手,也许我们不会去做,但是我们有正确的认同,出于道德理念上我们应该扶,这能说明我们没有正确的“三观”吗?关于践行,为什么没有实施,是因为监管机制和调节机制的不够明确,而造成“扶,被讹钱”的不良后果,所以,在遇到同种情况会望而却步,这不仅仅是道德文化的缺失问题,只是说少数的人群在追求所谓的个人功利效益伤害了实施道德的人群。这里插一句题外话,中国的个人价值观形成的方式与国外的文化不同,中国人主要是通过历史实例来判断来形成属于自己的心理方式和行为方式,而外国人的思想中是不迷信历史的,他们相信的是现行的改造成功形成的价值理念,这点是必须要提的。

所以在这些社会危害形成的同时,我们不及时合理解决前期社会稳产生的危害,后面的同样的事情发生,中国人第一反应不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要我们做什么,而是逃避这种问题构成的个人危害,在这种选择行为形成一种习惯了后,才是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最大的挑战。这才是我们最急迫需要解决的事情。

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反思与发展方向

1、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反思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和生活环境中已经潜移默化的学会了,也就是说这种过程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民族传统道德的心理认同,难题在于践行时遇到了挫折,遇到了难以实施的地方,这是一个瓶颈。我们在实施中缺少保护机制和对少数道德文化行为人的处罚问题。

道德不是强制的约束方式,只能以一种稍微和缓的方式化解,比如,道德机制中的舆论工具,现在我们所要做的是用舆论的方式来传播和宣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使这种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感更加强烈,“正能量”的宣传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在道德践行实例中总结出相应人群划分;在道德文化冲突的范围进行统计:经济道德问题,政治道德问题,相悖道德问题解析。

传统道德文化在现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我们对于这种问题要已一种应对的态度引导,正确的引导实施,使传统道德文化在发展中拥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环境,这样及时处理道德实践中不文明现象产生的不良的后果,让道德践行有一个更好的实施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对传统道德文化“滑坡”现象的统计才能更加准确。

2、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发展方向

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何让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进入人们的实践,成为人们的行为指南,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传统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必须世俗化,按照世俗化的方式传播,才可能被现代化,进入人们的生活实践。针对我国当前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践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可以向这几个方向发展:

首先,传播问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基本要素的传播,弘扬“忠孝礼义廉耻”的基本思想构架。这种传播与以往的传播不同,在整体思想的传播是基础,要在传播的同时,对于相悖的行为有相应的舆论谴责甚至法律制裁,让在传统道德文化在实施过程中拥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这样一来践行者会越来越多,这样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便有了切实的用处和发展。

其次,引导问题,形成规范化道德。政府和领导集团的正确的引导,将传统道德文化的从理念到实施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环境;引导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今社会的发展和实施方式,让践行者有一条完整和安全的实施流程;让践行者知道如何应对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今社会的新的表现形式,让他们知道怎么去做,怎样更好的实施。

再次,法律机制和道德机制的协调,形成新的道德评价系统。社会群体中践行者大部分是一般人民,他们的践行过程需要保障,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法律机制对其实施保护,以后的践行者有一个效仿实例,这也是出于对中国人群特殊的思考心理的考虑。

最后,我们践行者需要学习足够的社会和法律知识,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对自己形成保护,这样的实例的发生,不仅保护了自己,也给构成良好的践行范例,对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规范化提供基础。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也有着聚到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 李宝艳.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探索[J]. 党史文苑, 2005(06).

[2] 叶光林. 重构现在中国道德文化体系的理性思考[J]. 理論与现代化, 2002(04).

[3] “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J]. 伦理学研究, 2010(01).

作者:冯鹏远

第4篇:悟论语--读论语有感

悟论语

——傅佩荣《论语新解》

然而面对论语这样的大著作,各式各样的书籍实在太多,为此我经过了大量的筛选,最终选择了傅佩荣教授的《论语新解》。关于傅佩荣教授,而书中这样介绍他,祖籍上海,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6月,他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孟子的智慧》,当然我在此所讲的是主题是论语,而非孟子。这本著作体现了傅佩荣教授的对人生的思考,能使我们吸取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丰富自我人生。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首先我觉得傅佩荣教授讲得很好,想要了解孔子,了解论语,必须要穿越时空,回到古代,了解他的生平背景。孔子身处春秋时代,一生的遭遇并不顺遂,从事业功绩方面来讲,做官的时间也很短,能达到这样的地位与成就时难以想象的。我想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读其书先要知其人吧!

关于对论语的解读,傅佩荣教授将其分篇解读,分为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公治长篇等等,会将我感悟最深的对我影响最大的句子分享。 1·首先,在学而篇中,我认为最终重要的是那最熟悉的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句向我们传达了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和进德修业,追求至圣境界的理念与观念。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

我想这句话所想要强调的是,先要自己努力学习,其次与朋友相呼应,然后在学业有成而为首重视的时候,可以坦然自处。

2·其次关于孝悌,我感触最深的是,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却喜欢触犯上级,这种人是很少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竖立了,‘道’就会产生。孝顺爹娘,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论语》这段说的是古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孝顺爹娘。敬爱兄长,不触犯上级,不造反。一切在于务本就道生仁。而其基础是“孝敬父母,敬爱兄弟”。不得不说,时代在变,思想在变,这句话或许早已不适合现在,但我觉得这种这种孝悌之心是非常重要,尤其在现代的经济社会更为重要,更为可贵。

3·在为政篇中,我觉得这句很重要,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在此,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

但身为法学专业的我,不得不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虽说古代与现代背景不同,但我对法制不论古代与现代都持肯定态度。在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帅,用自己的想法去治理国家,约束他人的行为,即使立法,也是皇帝也可以任意制定和废止,对皇帝的行为也没有任何的限制作用。这样的治国可以算作是“人治”,这时法律没有稳定性,甚至是朝令夕改,也没有专门的立法与司法机关,法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和压榨人民的工具,人民当然无所适从。而在现在我国的法治社会中,拥有了专门的立法机关人大,人民立法取代了王法,独立的法院代替了原来的附属审判机构,确立了真正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样防止了专权,充分的实现了人民的权利。法治的作用巨大, 第一,确保公民实现权利。法治对于权利的价值就表现为依法束缚权利以放弃对权力的干涉和限制。保障自由的追求和实现权利的法律才是符合人类理性的。是否确保公民实现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实际上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是否步入法制社会的标准之一。第二,营造信用的社会氛围。法治所倡导的信用已不简单是对个人人品的要求,而是指当事人或交易主体能信守诺言,忠实于自己所承担的义务,并有能力承担义务,具备“平等意识”、"自主人格"、"虔诚态度"和"责任能力"。在这种要求下,人们将在法律约束下,信用将会成

为做事的标准之一,实现信用的社会氛围。第三,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因为法确认了一种能够为各社会主体理解和认同的秩序架构与秩序规则,来限制人们相互间的非理性行为。而法治就是把这种构架与规则当作治理之本,这样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构建出和谐社会。

综上所述,人治是不能实现人民享有权利的,所以必须法治;德治是没有强制力的,无法从行为上约束人,所以必须法治;法制拥有许多作用,所以不能没有法制。总而言之,在当今这种社会形态下,我们是离不开法治的,法治的意义是重大的!

4·在为政篇中的另一句,我也对其印象深刻,“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遇事不迷惑,五十岁就明白了有些事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六十岁时可以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

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其实就是没有认真地思考一下“我是谁”“我适合做什么”“我为什么要做”,也因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而无法体会如愿以偿的感觉。始终感觉自己想在大海中迷失方向的船只,太多的无奈和无助;还有很多人为金钱或其他诱惑,把时间用于追逐不是自己真正适合的工作上,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会感觉后劲不足。准确地定位,可以使自己集中精力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从而可以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就不懂得积累自己的资源。资源大致有:人脉、知脉、金脉。每个工作领域所需要的资源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定位不清楚会导致自己积累的很多资源得不到好好利用,被浪费。另外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很多人多来年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并不深入,每一项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但又好象什么都做不了。集中精力地职业发展,专精深,而不是“多元化发展”,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规律。现在市场营销都讲究细分,如果经历的行业很多,各种资源收益很少,过于分散时间和精力会让你失去原有的优势。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你就不能抵抗外界的干扰,轻易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多人选择工作,用现实的报酬作为准则,哪里钱多去哪里,

什么行业好去哪里,什么产品热门做什么产品,结果追逐金钱失去自我。钱不是目的,只是获取职业快乐的手段或工具而已。给自己准确定位,你就会理性地面对外界的诱惑,最终成为某个行业的专家。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用人单位不敢招聘你,怕你流失;上司不敢培养你,因为你的心不定,使得单位不敢委以重任。另外在求职写简历和面试的时候,也不能准确地介绍自己,使得面试官不能迅速地了解你,得不到好的工作。你的同学或朋友都已经做到总监或经理了,你还长期在基层岗位工作;定位不准,就好像游移的目标,云里雾里,让人看不清真实的面目,也失去了自我发展。如果职业定位不清晰,那么你可能经常换工作,有太多的试用期,花太多的时间去找工作,很多朋友往往一年半年在找工作,损失不仅仅是时间金钱还有自信心。别人已经专注在某个领域发展,你却还在寻寻觅觅,工资待遇事业发展等比别人差距就越来越大。想追逐金钱到后来往往什么也得不到。目前竞争压力很大,职业中的诱惑越来越多,如果你不能给自己定位,那么你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有了机遇看不到,找到的又不是自己适合的;或者找错了大方向,改变起来很难,毕竟有太多的顾虑;或者得到的又轻易失去,迷失了方向,走了太多的弯路;或者精力分散,失去自己的优势地位,导致自信心的下降。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定位多么重要。

5·最后,还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泰伯篇的那句,“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意思是,孔子说:“恭敬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烦扰不安;谨慎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符合礼的规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符合礼的规定,就会尖刻伤人。”这句话告诉我们,美德也需要适当规范。而最后那一句的“偷”字,代表风俗的刻薄。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搬家或者移民,不免和昔日的好友疏远。如果在官场上,能不遗弃旧日的朋友,自然不会刻薄无情,百姓也会跟着学习。适当会烦的美德也给我们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经济社会有很大

的启示。

6·还有一句,“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意思是,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再会受到损伤了,弟子们!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

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然而我觉得我们从中得到的更重的是爱护身体、戒慎行为的道理,这告诉我们,要一生都爱护身体,并在行为上不要有偏差。

综上所述,论语的精华不仅于此,希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借阅傅佩荣教授的《论语新解》,耐心解读这本著作,必定收获匪浅。尤其对于孔子看待人生的态度极其重要,它向我传达了一种快乐的人生态度。人活在世上快乐与否,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他能否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灵的独立性。他用一句话为这个原则做了最好阐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诉人们,与朋友之间,不管相处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强求两人观点完全一样。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应该能够保持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立。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进而获得真正的友情。当受到他人伤害的时候,他不赞同无原则的以德报怨,因为善待对自己坏的人,实际就是怠慢了真正对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认为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也是做人原则性的体现。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这点说来容易,但它需要个人有足够的判断力,有足够强大的内心世界,才能够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坚持的,什么是可以包容的,什么是应该反击的,这一切的前提,便是个人具有精神上的独立性。最能体现这种独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这是一种充分自我负责的态度。有了精神的独立性,便能够在任何情况下独立承担其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借口,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逆境中奋发而起,不论外界条件是贫是贱,是乱世还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第5篇: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1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之文人,其作《论语》流芳百世,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鬼不晓。

《论语》,封面精致,外壳鹅黄,厚厚的,正上方用宋体写着“论语”二字,下面写着“孔子的智慧”几个字,并配有一幅山水画,让人一眼就喜欢上了这本书。翻开书页,一股油墨香味扑鼻而来,啊!这本书我已经心仪很久了,还是妈妈特意从书店买来的呢!

这本书中字字珠玑,其中我认为最精辟的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两句话。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时常温习学过的知识,这难道不快乐吗?有朋友从远方来做客,这难道不开心吗?别人不知道我有学问,而我不介意因为学习是为了自己,这难道不是一个君子吗?””告诉了我们:“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应手。如果别人对你有误会时,不要生气或难过,只要你做的是对的,别人终究会明白的。”

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两个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是缺点的话,就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看看自己有没有一样的缺点,如果有就要立刻改过来。””告诉了我们:“朋友或同学当中,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和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两句话写得真好,我们大家也要好好读读哦!

《论语》,孔子智慧之精华,他告诉了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做人,就应该要不能只修饰外貌,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做人,就应该要对所有的人都要以爱心对待,也要多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应该要假若发现了自己的任何缺点和过失,必须得勇于改过,不能故意不改,并装作没发现;做人,就应该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态度来做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论语》,孔子,传颂千秋万代……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2

读《论语》有感《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于言行的语言,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这是一本十分值得让人去阅读,去品味的书。

四年级起,我便开始阅读这本书,这里面记载了孔子关于政治、哲学、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的道德修养各个方面的言论。

每当一有时间,我会棒着它贪婪地看。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么一句:子贡问曰“孔文子向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子贡问孔子:“为什么孔子的谥号是“文”呢?”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导,所以谥足是“文”。”

读了这句话,让人有所深思。是的,我们在学习上能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别人,就一定会有所提高。可是有的同学认为问别人会显出自己的笨、不聪明、这是不对的。你想想,连孔子这样的大人物也请教过别人我们就不能吗?孔子认为,什么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所以他遇不懂的问题总是虚心向别人请教。所以,我们小学生就更要虚心地向别人请教了。不懂就问,不要感到羞耻,不会就不会,正所谓知只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是知道,不知道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要虚心地去向别人请教。

《论语》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从中得到的乐趣不计其数。大家需多读这样的书。因为,它值得你用心去阅读。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3

我喜欢《论语》,论语里面记录着咱们的老祖宗孔子说的一些话,孔子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学家,他的一生出了《春秋》、《论语》等著作,每一篇都是博大精深。

寒假中,老师布置我们要背诵论语,我读到这么一段:子游问孝,子曰:&ldqu;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rdqu;这句话,我&ldqu;推敲斟酌&rdqu;了很久,才知道意思是:今天的孝者认为养父母就是给他们一点吃的,他们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买什么,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等牲畜都能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供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rdqu;我感慨万分:

孔子说的太对了,这句话说出了孝道,我寒假听到一则新闻,一位独处的80岁老人有5个子女,但是直到老人在家中去世1个多星期后,在同一座城市的子女们才在警方的通知下赶到老人的家里,为老人办理后事。听了以后我很气愤,父母是我们的长辈,把子女一把屎一把尿地养大成人,呕心沥血付出了一切,到头来,这位老人却得到了这个结果,不能不说这些儿女真的是大逆不道啊!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觉得我要从现在做起,听爸爸他*的话,长大以后要多陪陪父母,好好地孝顺父母。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4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一本书记录了他与他弟子的言行——《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撰的一部语录体著作。这本书涉及政治、文学、哲学、道德以及教育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朱熹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句子都能告诉我一个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我知道了如何才能保持君子风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明白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让我了解了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我知道了要向一切人学习,要随时随地注意学习······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句话阐述了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恕”。宽恕是一种润滑剂,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宽恕是一种镇定剂,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格守平静;宽恕是一缕阳光,可以消融彼此之间的猜疑积雪;宽恕是一座桥梁,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宽恕是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因素。如果没有宽恕,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无比沉重,身后的包袱就会越来越重。总有一天,它会把我们压垮。

《论语》中的句子不长,但是每一个句子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这本书。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5

前者说,几个人一块儿走路,其中一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后者说,聪明敏捷并且爱好学习,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作耻辱。这两句话出自古代圣人之口,但是到现在仍有着深刻的启迪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蕴含着这样一个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一些人,他们各自都有长处什得我们学习,可以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就拿我们班来说吧,有到四十五人的班集体,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音乐,有的写得一手好字,有的是篮球场上的猛将……多少这样的同学值得我们学习啊!你见过高山吗?你见过密林吗?高山之高,是因为它不嫌一粒粒的小石子;密林之密是因为它不弃一颗颗小树苗。如果你想具有高山一情怀和密林的亲密,就应寻找自己的身边的良师与益友,学习他们的点滴长处。如果说拜能者为师是理所当然的,要做到不耻下问就不容易了,我们应该放下架子,虚心向别人请教。

名人也有不少不耻下问的例子。例如,李时珍为了写好《本草纲目》,到处收集有关资料,甚至常常问当地农民。白居易自幼聪明,五六岁即会作诗,每写完一首诗都去读给邻居家不识字的老奶奶听,以便修改。一个不懂医学的农民怎能比得上一个有文化,聪明的识诗人。

朋友,让我们放下架子,虚心请教,知识宝库的大门将永远向你敞开。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6

《论语》这本书汇聚了春秋时期的大儒学家孔子云游四海、辅佐君王、教育弟子时曾经说过的话,读《论语》有感作文400字。聚集了孔子毕生的心血,处处展现了儒家“仁”的思想结晶。

此书总共有十三篇。自古以来都是用于教学和治理国家的。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它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呀!

读完此书后,我印象最深、感觉也是最有用的一句话是“三思而后行,行而再思也”。在如今的法治社会里,做任何事不仅要有实力,最关键是要有智慧的,在任何情况下,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再三思考,做到沉着冷静,不能鲁莽,这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读后感《读《论语》有感作文400字》。同样,我们在学习中,每件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开动我们的脑筋、丰富我们的知识;在平时考试中,每一道题解答前一定要审清题目的意思,经过全面的思考后再下笔解答,力争做到做一题对一题,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功”,省去了做完考卷后再重新思考重新答题的时间。

可见,孔子的知识渊博,《论语》的博大精深,他所宣扬的儒家思想,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7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或再传弟子整理而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作。《论语》全书共二十篇,涵盖了哲学、政治、伦理、经济、文学、道德等诸多方面。

在《论语》中,有记录孔子言行举止的,有孔子回答弟子问题的,有孔子评论别人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人启发。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有做作业遇到了一道不会的题目,我绞尽脑汁地想,可怎么也想不出来。当我准备向同学请教时,忽然想到如果同学嘲讽我:“这么简单的题目,难道连李思敏都不知道怎么做吗?”于是我立刻打消了向同学请教的念头。可眼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到了该交作业的时间,我只好空着交给了老师。课 后金 老师找到我,火冒三丈地对我说 :“你怎么这么粗心啊?居然漏写题!”我把事情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师,老师这才压低了火气,语重心长地说:“不会没关系,可以问同学,《论语》中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说,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低下的请教为耻。希望你以后有什么不会的多向同学请教。”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遇到什么不懂的就虚心 向 老师、同学请教,使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论语》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髓,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类似的经典语录还有很多,诸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使我明白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使我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8

这个寒假我利用空闲时间读了一本名叫《论语》的书,这本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这本书讲的是君子行为和为人处事的原则。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三思而后行”,遇到什么事,先冷静,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这让我想到了一件事。一次表演中,因为下雨,两个表演者不能来了大家都慌了,“怎么办呢?马上就上场了,又少了两个人”。这时老师走过来说:“大家别慌,一起想想还有没有办法。”于是,大家又开始想办法了。有人说:“我们不要他们了,自己演吧!”“不行,我们演的是话剧又不是舞蹈。”又有人说。突然,我想到了我两个闺蜜。我在家时,也让她们陪我练过,只能让他们上了。我给大家说了一遍,大家都说只能这样了。我拿起了三把伞,向外跑去,还好她们家离学校很近,不一会儿,我带着她们回来了。我们换上了服装,让她们两个练了几遍。

上台了,大家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虽然没有原来的好,但是掌声依然热烈。表演结束了,大家都说我真聪明呢!

所以说,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只要冷静想办法,一定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9

《论语》这本书汇聚了春秋时期的大儒学家孔子云游四海、辅佐君王、教育弟子时曾经说过的话,读《论语》有感作文。聚集了孔子毕生的心血,处处展现了儒家“仁”的思想结晶。

此书总共有十三篇。自古以来都是用于教学和治理国家的。常言道:“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它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呀!

读完此书后,我印象最深、感觉也是最有用的一句话是“三思而后行,行而再思也”。在如今的法治社会里,做任何事不仅要有实力,最关键是要有智慧的,在任何情况下,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再三思考,做到沉着冷静,不能鲁莽,这样才能做出一番事业,小学六年级作文《读《论语》有感作文》。同样,我们在学习中,每件事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开动我们的脑筋、丰富我们的知识;在平时考试中,每一道题解答前一定要审清题目的意思,经过全面的思考后再下笔解答,力争做到做一题对一题,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功”,省去了做完考卷后再重新思考重新答题的时间。

可见,孔子的知识渊博,《论语》的博大精深,他所宣扬的儒家思想,至今仍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10

我国春秋时期,有这样一位思想家、教育家,他创建了儒家学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不问出身与家境,提出“仁”的学说,并留下了《春秋》一书,他与弟子的言论被整理为《论语》,他就是孔子。在语文课本上,我们学到了来自于《论语十二章》,让我受益匪浅。

这十二则中,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到做人三个方面教育后人。学习要按时复习;被别人误解而不生气;积极向他人学习;思考与学习要共存;珍惜时间……这些都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留给我们的无价财富,每一则都让我惊叹于先人的智慧,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论语》不仅要读,更要应用于实际中。

每一天老师教授的东西复习过了吗?思考了吗?向自己的目标前进了吗?很多知识总是学过后堆积在脑海里,每天不断吸收着新的营养,但是在实际学习生活的面前却仅仅只是一堆文字,这些知识应该在问题面前能够及时“跳”出来,进行实际应用,而不只是一堆空洞的文字积累在脑海里,它们的深层含义以及蕴含的知识道理才是更重要的。学习要活,活学活用,让这样宝贵的精神财富散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仁”是孔子创立的学说,也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制止并反对苛政。“仁”包含了一切的美德,仅是一个字也可以折射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个字应该印在脑海中,时时刻刻能够想起。

《论语十二章》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汉字背后蕴含着多么巨大的精神财富。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11

《论语》当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是知也。”每当我读这句话时就会想起寒假的一件事。

“咚!咚!咚!”有人敲门了,会是谁第一个来拜年呢?我打开门,看见姑妈一家人先来,奶奶就叫我带六岁的小妹妹去玩。我就带她去堆雪人,正在滚雪球时,她问我:“娟娟姐姐,你觉得我聪明还是你聪明呀!”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我聪明呀!我比你懂得多。”她又问我:“那我就问你两个问题,好吗?”“可以呀!”我心想她是个孩子,问的问题我一定能回答,就爽快地答应了。

她一开始问我:“雪是什么颜色?”“白色呀!”我肯定地回答。她又接着说:“雪不管怎么样,都是白色的吗?”我说:“只要不加有颜色的东西,一定是白色的。”只见她把雪放在手上,走进屋里,她手上的雪就溶化了,变成了透明色。“哎哟!”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哪,真后悔。

接着她又问第二个问题:“雪和冰一样吗?”这是我沉思了一下说:“不一样。”她又说:“只要不加任何东西,都不一样吗?”“对呀!”我笑着说。随之,她把雪和冰放在手上,又拿进屋里,雪和冰都变成了水,她说:“这不是一样了吗?”我顿时哑口无言,脸红耳赤。

这件事后,我又想起了《论语》当中那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此,我也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最聪明的。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12

《论语》这本书讲的是孔子对学习、执政、敬孝、仁德、礼节和天道地论述。

我认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孔子对弟子说,老师教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能获取新的更深的道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如果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白学。学的知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执政就要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做人要孝敬父母;奉承君主要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要讲信用;为别人出主意要忠实,要广泛地与众人友爱;君主使用臣要以礼相待;臣奉承君主应当以忠相待,作为君子要谨慎地说话,敏捷地行动。

我也要用孔子的道理和品德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动。对学习,我要经常复习,而且要深入思考,要经常去实践,不能空想,做到虚心好学,说话要有分寸,不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孝顺父母,父母不愿听的话要委婉的劝说,为父母做事不要抱怨。尊敬师长,要听从师长的告诫,不冒犯长辈,做一个有孝心的晚辈。和朋友交往要讲信用,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长大以后做国家的栋梁之才。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13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莫属《论语》最为经典了。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一生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在《论语》中分24个章节,分别是子路、颜渊等,在其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学而篇》。这篇讲述了为人如何学习与做人的道理。这篇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使我颇受启发。它告诉了我们学习要有无时不学、无处不学的态度,才能使内心充满着掌握真理的愉快;远方的朋友来了,应该因可以一起切磋知识而感到快乐;人为人处事不能因小事而自寻烦恼。如果做到这些,就可以更好地成为有作为的人了。

确实,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人的记忆有遗忘性,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就象我在复习阶段遇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因为平时也没有很好地巩固,有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竞一直想不起来。平时有什么疑问我也很喜欢与同学一起讨论,虽然有时候会争论起来,但与同学的相处会让我获得很多一个人思考不能获得的快乐。以后,在生活中,与周围的同学相处,我一定不能因为一点点小事情而与同学争吵起来,破坏了彼此之间的友情。

《论语》这本书确实无愧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俗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将始终是我人生中的好老师。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14

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值得观察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它们,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奥妙。再往远处看,那娇艳的蝴蝶花如同翩翩起舞的蝴蝶花在风中摇摆。于是,我拿起一个小型的烟花;涂上了美丽的颜色。”看到奇奇很有智有谋,老狼便从身上拿出一颗蓝宝石对奇奇说:“你可别小瞧这颗蓝宝石,它能给你变出美味可口的食物,还能逢凶化吉,请你收下吧。

这两座山虽然高,却不会再长,我每天挖一点,总有一天会把它挖掉。”愚公的这种坚持不懈、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饶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毅力值得我们学习。记得我曾经在数学小测验上,考得不理想,很多题目都不会做。回家后我也不管了。

就在这时,妈妈拿了一本我已经读烂了的书,告诉我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气馁,一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不做了,而是我先要心静下来,万变不离其中,多看书,仔细想一想,肯定能做出来。所有的题目平时我要多做一些练习,关键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越是遇到困难,越要去战胜它。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论语》,要把愚公移山的精神运用到学习当中,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再多的困难,只要怀着一颗坚定的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当我们学到了知识本领后,长大后才能回报祖国。论语读后感:读《论语》有感15

《学而篇》开篇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虽然,对这句话不是很理解,但“君子”,我仿佛知道些。能称“君子”的人,应该是讲诚信的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诚信。若想正自己的身心,必须要有“诚”的思想、心境与行为。在“诚”上,我是要勉励自己的。

有天,我答应同学要给他课外书,结果回家玩起来便忘记了。次日,同学向我要,我明明知道是自己忘记了,却偏要说,是对方在放学时没有提醒而忘记的。其实,我说后的瞬间就后悔了,所以,第三日的早晨,我不仅把课外书带来,还与同学表达了真诚的歉意。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有时,不打不相识,自与同学道歉后,我们便成为了好朋友。我们还有了约定,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俩都要以“诚”相待,说到做到。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我喜欢这句话,因为有了诚实,才能有正确的思想。当我们听说一件事情后,一定不能盲目地说给别人听,万一事情不是本来的样子,那么就会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有可能会把错误的事情当成了正确的事情。在我与小朋友们的交往中,总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这是我们小孩子的专属。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读圣贤书,多思辨,才能使自己拥有明辨之心。

当然,能称为“君子”的人,不仅需要诚信,更需要一颗“至诚”的心灵。我想,这将是我努力学习的方向。

第6篇:读《论语》有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轻人在家孝敬父母,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要广泛爱护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就去学习文化知识。”

我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可是有一些人对自己的父母怎么样呢?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知道新闻上老是播,有好多的老人被自己养育了几十年的儿女们逐出门外,让自己流浪在外,迫不得已乞讨为生。看得自认为冷酷的我都动容。那一些不孝之人永远都不会明白,自己的父母就像一滴水,他(她)们拼命尽自己的所能呵护你这棵幼苗。却不知道等这棵幼苗长大之后又是那么庸俗不堪,丧尽天良,不尽自己赡养老人的义务,甚至将老人逐出家门。天理何在?

人除了孝道之外,还有道德仁义。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见过一则新闻:有一个中学女生因为自己的学习不好而伤心欲绝至跳楼自杀。我想:如果当时有一个围观的人可以出来引导那个女生几句,劝慰几句;如果当时有一个围观的人中有一个富有道德文明的人可以站出来叫那些围观者不要以激将的方式鼓励那个女生跳楼,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了。但是事情总是那么不尽人愿,反而让人有一种弄巧成拙的错觉。

应此,我们要牢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富有人生哲理的话。因为它是指引我们通往人生财富的指明灯,而财富,正是指:道德文明品质。

第7篇:读《论语》有感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儒家思想像一座丰碑矗立在两千年的历史洪流里,渗透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深深扎根于炎黄子孙的心中,其精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而浓缩其所有智慧的便是孔子的著作《论语》。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的岁月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独立的创造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如果西方的文化来源于《圣经》的话,《论语》便是东方人的源头。论语虽只有薄薄的一小本书,但蕴含了人生个方面做人的道理,理解并做到哪怕其中的一条也将受益终身。作为一名医学生,未来的医生,我们面对的是更多的人伦道德问题,论语中那些为人处世之道对我们尤为重要。

学而第一,这是孔子教我们的人生第一件要做的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在告诉我们学习后要注意温习,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是快乐的,不要埋怨别人不了解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是长不大的小孩,父母的宠爱使我们太自以为是,总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而去埋怨别人,孔子告诉我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只有先去了解别人才能让人家了解自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叫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出主意要忠实,交友要守信并复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然适用,但是这种好习惯已经已经渐渐消

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正是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需要的品质,我们生活在一个不需要担心温饱问题的安逸环境,所以要思考更多的事情。对我们医学生来说,众所周之,医学是大学所有专业中最难学的,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这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不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么?医生和其他专业不一样,别人的生命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是在死神的手中去拯救生命,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所以它格外的艰巨和辛苦,面对通向成功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保持这样的求学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为政第二,对我们这些在温室里成长的小孩,关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都源于书本老师的教授,平时根本就不会去了解哪个国家在内战或是总统接替,国家颁发的政策只有真正实施到自己身上时才会去关心一下,或许有的人认为政治这些国家领导应该考虑的事情,和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作为一名即将踏上社会的国家建设者来说,了解国家最新的政策方针,党的领导方向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但是在为政篇中我觉得孔子其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学习与修养的过程、以及对孝悌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对于我们更加的重要。在现代这个人情淡漠的时代,更应该拿起这本书好好学习一番,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从电视中看到的那些狠心的对待自己父母的人,他们的良心去哪里了?因此对其讲孝是非常

必要的,必须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这本书不禁让我想起千年前的那个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造就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谓乱世出英雄就是这个道理吧,虽然孔子没有披盔戴甲,征战沙场,但是他的功勋却比过任何一位王侯将相。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精神像路标一样矗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向前迈进时代的步伐,如果两千年前的孔子是处于时代洪流中被泥沙覆盖的珍珠,他的光滑在时间的冲刷下变得越发耀眼。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不同于我们在史书中看到的那个孔子,我们看到了他的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敢;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坚持;食不厌精、苦中作乐的精神。

08880325 临床三班 顾晓丹

第8篇:读《论语》有感

有幸拜读了陈家昌教授撰写的《论语》导读这本书,觉得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总结出来的道理,在当今的社会里,又仍然那么实用,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一种纯粹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对当今社会的人,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那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读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在生活如何去寻找快乐。

苦中作乐

我以为古来善苦中作乐者莫过于孔子。试观孔子一生,虽心怀天下而不得用世,虽才华绝代而无人能识,先后畏于匡,困于蔡,厄于陈,在适楚途中始得一觉悟,乃自卫返鲁,删诗正乐作春秋以终世,其经历可以说是辛酸悲苦极了,然而孔子始终没有过怨言。他抱着“君子不怨天不尤人”的坚定信念;安于“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和弟子燕居闲谈悠然论道以为乐。这种“嶷巍荡荡,随之自然”的雍容气度,“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广阔胸襟,真足以为万世师表。

既然吃苦在所难免,我们就应该乐着吃,而不是苦中吃。换一种态度对待苦难,生活会少一分苦难,多一分容易;少一分忧愁,多一分快乐;少一分痛苦,多一分甜蜜。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数十年,若经常都是在愁苦中度日,多么不值得呀!即使再苦再累也应该学会苦中作乐。有的人感叹教师的工作又苦又累,钱又少,但是若能帮这项工作看成一种享受,学生的进步是自己努力的成果,那我想我们的工作会开展的更好。

苦中作乐,是做人的积极态度,是成功的奠基石,是快乐的姐妹。

助人为乐

儒家以“仁爱”为中心,助人为乐当然是儒家所奉行的。在《论语》中关于这些言论孔子多次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及也记载了孔子的“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老夫子提倡助人为乐,并称之为君子之行。孔子也说“大德必寿焉”,这是至理名言。一个人常年行善积德,身心就会健康,良好的道德情操,必然得到别人尊敬,由此产生心灵的慰藉,就会拥有知足长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的喜悦心情,免疫功能就会大大增强,就能使人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孟子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荀子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也”,帮助别人,别人高兴,自己也快乐,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在每年的捐物中,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共同关心慈善事业。

手捧这本散发油墨清香的《论语》导读,在一行行一段段隽永朴实的方块字中神游,心里前所未有的充实,觉得自己的内心是如此的平和、快乐。人生短暂,如何把握自己的一生,让生命充实变得有意义,我们每一个人都需不断地探索。

第9篇: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

《论语》《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那时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精通六艺、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一个无时无刻坚持自己理想的孔子。在群雄争霸的春秋,孔子提出“中庸之道”“仁政”等一系列主张,给后世留下了一笔浓重的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不过,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说的,在《论语》传承过程中,对于《论语》某些观点的理解也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在阅读《论语》时,往往会看到好几个解释,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于《论语》的理解,但是我们不能肆意的去曲解千年前孔夫子的意思,或者通过曲解来达到污蔑孔子的效果,下面就举几个《论语》中有争议的观点。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这里的翻译是孔子说:“只有女子与伪君子是最难培养的,近之则不遵敬师长,远之则抱怨师长不重视对他的培养。”在这句话的理解上,有些人就会认为孔子是不是有一种对女子不尊重。

对此,目前这句话的解释主要有三种:

一、这里表述的是孔子的择婿观,有学者认为,在《论语.阳货》这章里,孔子没有任何轻视女人的思想。这句话反映的是孔子的择婿观。“女子”,并非现在所指的“女人”。古代传统称儿子、女儿为“子”,“子”也指女儿,这里说“女子”,在“子”前加一“女”字,是特别指明是“女儿”。《说文解字》解:“与,赐与也。”“与”在这里指嫁的意思是“嫁与”。 这章的意思是说:只有把女儿嫁给小人,才难相处。近之,其品德低贱,行为无赖,近不得;远,心系女儿,远不得。

二、他骂的是一个特定的女子,众所周知,《论语》是一部先秦儒家语录体政论文典籍,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但通览全书,孔子对待妇女的态度不但不歧视,反而十分理解和尊重。孔子受《诗经》的影响很深,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他认为《诗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而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孔子都很推崇的巨著,里边倒有很大一

部分歌颂了女子的活泼美丽,大方善良,歌颂了当时男女平等的浪漫爱情氛围,事实也是这样,在春秋时代,男女间是相当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了自己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观点。所以,说孔子歧视妇女,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不上号,因此这个说法,实在是大大地有待商榷。《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翻译为:孔老先生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参观学习休养,但在这期间,孔老先生突然发现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来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并不是真正支持他来这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那个卫灵公的夫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开炫耀。离开之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那种仗着得宠,骄横跋扈乱政扰民的事,就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三、这里的女子指的是妾室,“此小人,亦谓仆隶下人也。君子之于臣妾,庄以临之,慈以畜之,则无二者之患矣。”很显然,朱熹把这里的“女子”解释为是跟“小人”一样的“臣妾”。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出自《论语.乡党第十》,原文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洁,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其解释为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这句话一般被人理解为:春秋时期,被人们称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陈旧或变味,鱼肉不新鲜了,他都不吃。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

在《关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误解》一文中,赵荣光里面谈到许多关于饮食文化的问题,世人常见的如“满汉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他的书中都可找到较为合理的解释,让你信服。原文全段翻译成白话为“斋祭时用的食品不能象寻常饮食那样,用料和加工都要特别洁净讲究。参加斋祭的人要离开家居之所居宿到斋室中。现祭的饭要尽可能选用完整的米来烧,脍要切割得尽可能细些,饭伤了热湿、甚至有了不好的气味,鱼陈了和肉腐烂了,都不能吃;色泽异样了不能吃,气味不正常了不能吃,食物烹饪得夹生了或过熟了均不应当吃;不是进餐得正常时间不可以吃;羊猪等牲肉割得不符祭礼或分配得不合尊卑身

份,不应当吃;没有配置应有的酱物,不吃;肉虽多,也不应进食过量,仍以饭食为主;酒可以不划为一限量,但也要把握住不失礼度的原则;仅酿一夜的酒,市场上卖的酒和干肉都不可以食用(虑其不醇正精洁);姜虽属斋祭进食时可以食用的辛而不荤之物,也不可吃得太多;助祭分得的肉,应不留神惠当天班赐;祭肉不能超过三天,过了三天就不能在吃了。

由此看来,孔子的八字主张,是他就当时祭祀的一般原则而发的,因此只能放到他关于祭祀食物要求和祭祀饮食规矩的意见中去了解。孔子主张祭祀之食,一要“洁”,二要“美”(视祭祀者条件而定),祭祀之心要“诚”,有了洁和诚,才符合祭义的“敬”字。“精”“细”二字,要放到孔子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条件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精者,善米也”孔子主张的“精”是鉴于一般人常食粗砺的脱粟,主张祭祀应选用好于砺米的米。“脍”是肉类切后生食的,为使生肉尽可能除腥味,就必须切的薄些,细些,味道才能更可口,也便于咀嚼和消化。孔子的论述,正体现了他主张恪守祭礼食规以示敬、慎洁、卫生的完整思想和文明科学的进食原则。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选自《论语•泰伯》。一般人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抹杀了多少真理与人民的创造性。

但同时,我们的问题就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候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句断。

总所周知,孔子讲究的是有教无类,那么这句话就可以有两种断法:

一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政府颁布政令前,得到人民的认可,方可政化民众。即相互之间达到了一种共识的态度。如果得不到人民的认可,要充份解释清楚,以达同共识。二 、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意思是如果人民的行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支持他们的做法;如果人民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教育他们。无论哪种解释,都和“愚民”没有半点关系。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

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不能掌握好这些,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这才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家孔子的本意。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阅读《论语》,体味孔子的精神,万万不能断章取义,或者带有某种功利的想法来曲解其中的含义,否则不仅仅会得出错误的解释,还可能会让孔夫子的金玉良言变为旧社会的糟粕,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我们的罪过了。

一部《论语》让我感悟良多,里面的很多道理和精神都值得我们后人的借鉴。尤其是其中的“中庸之道”更是与今天所提倡的和谐社会相契合。儒学的那种品德和功能,是可以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精神皈依的归宿的。正如《论语•雍也》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固然读《论语》不能马上让我们成为一位君子,但是在学习的道路上,有《论语》的陪伴,与孔夫子对话,会让我们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

上一篇:百度文库钢琴教案下一篇:爸爸生病了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