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生的读书报告

2023-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国学生的读书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1篇:美国学生的读书报告

美国学生怎么写读书报告?

如何写读书报告?这是美国学生的基本功,但是却是中国的孩子的弱点,江博读书会特邀请Timothy(出生于美国,且在美国某著名中学就读)按照他得学习体会跟大家分享一下读书报告的写法。

How to Write a Book Response by Timothy (intern @Joyboom)

I’ll be going over a few points which I feel are instrumental in writing a good book response. The order is not significant.

1. Make sure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acts of the book. It’s very tough to write a book response without knowing both the specifics of the plot and the symbolism in the book. For example, I once began to write a response about A Separate Peace, in which I argued that Leper may have had a mental disorder. As it turns out, the book implies he suffered from PTSD.

2. Establish a main idea, and focus the entirety of the response around it. Every piece of writing should have a main idea. It is always easier to write an essay around a main idea than to think of one after the essay has been completed. As such, it is highly encouraged to have a first paragraph dedicated to informing the reader of the main idea. There should also be a recap of the main idea in the concluding paragraph, briefly explaining how all of your ideas link back to the main one. A very brief example could be: Main idea: California is a great state to live in. Idea 1: California has many job opportunities. Idea 2: California has great weather. Idea 3: California has all kinds of food. Link back: California is a great state to live in because of 1, 2 and 3.

3. Keep the essay smooth! It’s important to keep your sentences flowing smoothly. Here’s a tip: after every sentence you write, read it aloud to yourself. Do this when you finish paragraphs and entire essays. This will ensure you catch any parts that sound rigid. A prime factor in rigid sentences is repeated words. For example: “Put the book on that table, in case we need the book later.”

In this sentence, the word book is repeated. It sounds a bit awkward when read aloud, but this can be easily remedied. “Put the book on that table, in case we need it later.”

By changing the word, the sentence flows better. In some situations, a thesaurus can be even better.

4. Keep plot summary to a minimum. A rule of thumb when writing responses is to assume that the reader has already read the book. Of course, this isn’t going to be the case 100% of the time. Responses, however, are not summaries. Ideally, the only plot that should ever be in your response should be the quotes you use (if you use them) to support your ideas.

5. Quotes are powerful. At least, when used in the right way. Quotes are unquestionable fact taken straight from the book you are responding to. When used correctly, they strengthen your ideas by quite a bit by adding factual evidence. Here’s how you can use quotes effectively: In Lord of the Flies, Piggy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character, because he makes the conch a symbol of democracy. The sentence above is fine on its own, but a quote would strengthen it. In Lord of the Flies, Piggy is the most intelligent character, as shown when he “quote where Piggy first establishes the rules regarding the conch.”

6. Finish strong. Your last paragraph is what the reader is left with when they finish, so it should be impactful. Recap your ideas, restate your main idea, and always end with a thought-provoking sentence. This could be a question, a statement about a broad subject, or anything else, as long as it makes the reader think. 本文转自:北京英语培训

第2篇:关于美国等国家的国家网络安全计划的读书报告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关于美国等国家的国家网络安全计划的读书报告

J计算机1401 潘庆 4141110020 美国可谓是目前世界上互联网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所以它对于网络安全的一些政策及计划是值得其他国家关注及学习的。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互联网用户数最多的国家,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了解信息安全原理才能编写出能够防范黑客攻击、保护用户隐私的软件,解读美国的国家网络安全计划将是对我们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的关键一课。

通过查阅网络及书籍,我了解到,自从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网络安全计划得到了极大的支持。2010年3月2日,奥巴马政府对前总统布什制定的一份美国网络防御战略,即《国家网络安全综合计划》(CNCI)的部分内容进行解密。CNCI包括了许多互助性的提议,以实现下面3个重要目标,进而保护美国的网络空间安全:1.通过在联邦政府内部创建和增强对网络漏洞、威胁和事件的共享态势感知能力和对减少当前漏洞及防止入侵的快速反应能力,进而建立一个防御线以抵御当前面临的威胁;2.通过增强美国的反情报能力和增进关键信息技术供应链的安全,进而实现应对全方位威胁的防御能力;3.通过扩大网络教育、协调和重新定位整个联邦政府内的研发工作,以及致力于明确和制定相关战略,以阻止敌对和恶意的网络空间行动等措施,进而巩固未来的网络安全空间环境安全。

从这份计划可以了解到美国政府对网络安全的政策是一贯的,且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预防性,这就告诉我们,网络安全是需要提前准备的,而不是等到遇到问题后再亡羊补牢,只有未雨绸缪,才能在真正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将损失降到最低。

当然,美国的网络安全计划远不止这些。2016年2月9日,美国总统发布网络安全国家行动计划(CNAP),通过短期和长期战略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保护,确保公共安全,支持经济和国家安全。CNAP要点包括以下行动:1.建立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委员会 2.设立信息技术基金 3.保证美国人民电子账户安全 4.2017财年预算将在网络空间领域投资190亿美元。

从这项行动计划可以看出,美国对网络安全的投入越来越大,设立了专门针对网络空间安全的委员会,并且关注到了美国人民电子账户安全,这就体现了随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支付的普及,对于网络安全的建设刻不容缓。在我国,支付宝已然成为人们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支付宝也有许多验证支付的方式,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账户安全,同是对于电子账户的保护也需要国家出台更多法律文件,对信息安全技术投入更多资金,支持软件开发商的安全技术研发。

然而美国的网络安全计划也不是十全十美,“棱镜计划”就饱受美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诟病,因为它涉及侵犯人民的隐私权,在被斯诺登爆料后就争议不断。我认为国家监测民众上网活动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可以有效预防网络攻击甚至现实的恐怖袭击,但是还是需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到滥用监测的地步。

不仅是美国,欧盟于2013年也发布了《欧盟网络安全战略》,日本于2015年通过《网络安全战略》,这都显示了网络安全计划是一个国家战略层次的计划,影响到国家的竞争力。

国家的网络安全是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网络安全问题上决不能掉以轻心,因为未来必是一个互联网、物联网蓬勃发展的年代,我们国家可以借鉴美国的国家网络安全计划,并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安全计划,切实保护人民的网络财产。这将不仅是一个国家计划,更是一个民生计划,它将帮助中国走向互联网领导者的道路。

第3篇:美国文学读书报告

091112班 黄茜茜 美国文学选读

Book Report

——My View of Walden

Since I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last year, I suppose it is the best. But when I get Walden, my heart is caught again.

To be honest, when I first hear about Walden, I have no idea what it is concerned about. After my teacher introduces a bit about it, then I know it is a quiet book.

Because of that favor, I have much interest in it and read it immediately. I have to say, I think it talks nonsense in the Economy chapter, and I become confused when I finish it at the first time. I just learn some thing about Thoreau’s more than two years of life and thought at Walden Pond, it is like a journal. For further studying, I read more literature from library and search for more evaluating from the Internet.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in literary circles that Walden is such a book, a book is called “overcome all worldly thoughts and enter sainthood" by Eliot, a book together with Bible and the little prince was named one of the "twenty-five books for shaping the readers " by America National Library, a book that poets will never abandon.It is very important to know background of a book when you read it. Otherwise,you may not know why the author write it or what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readers. In Walden, they are mentioned in chapter two. Just like me, I am not able to understand Walden well at the beginning and think it is nonsense.

It is not the simple description of nature and life of Thoreau, it also reveals that the author comes back to the nature and makes an experiment of life to find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It seems that if one can meet the required for basic life to the world, one can more easily and more calm to enjoy life.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Walden, the themes contain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esthetic valu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lden and China, and so on. But, my heart just follow the words. I read it twice. When I think of seclusion, I think of Tao Yuanming. When I think of prose, I think of Zhu Ziqing and his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It is said that the writing style of Wei An ultimately from poetry to prose because of Walden. I am indulged in Thoreau’s thought and the words of Walden. The book is fresh,

healthy and inspiring. I love it.

I like the second chapter of it most.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explains why he choses to live alone in a small, simple cabin at Walden Pond, and why he writes this book. He thinks many of his contemporaries do not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of life. He describes the beauty of nature, some ideas of transcendentalism and his philosophy of life--”simplicity, simplicity, simplicity”. I love these sentences

especially, “Time is but the stream I go a-fishing in. I drink at it; but while I drink I see the sandy bottom and detect how shallow it is. Its thin current slides away, but eternity remains.” There is a metaphor, stream is used to be compared to time.

Although we can not like Thoreau to appreciate the lonely forest life now, Walden has never disappeared. Nothing can prevent us to have a clear Walden in our hearts. It

always can let the hearts be elutriated, according to Thoreau, to your inner exploration. The book is eternal.

I love Walden, such a quiet book.

第4篇:《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读书笔记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读后感

10城管 王馨 1002405040

前些日子研读了简·雅各布的第一部著作《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在阅读它之前首先看了看它的各种评价。在当时,这本书刚出来时,美国规划界对其评价为“除了给规划带来麻烦,其余什么也没有”,因为它对美国的大规模计划进行了批评,在当时是不为接受的,而现在这本书经常被引用,而一些规划师更坦承这本书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有些人甚至承认是受到这本书的触动才步入城市规划这一行业。前后的反差是这本书所吸引我的地方,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大家对这本书态度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否代表着城市规划的新的理念。

这本书分四个部分来进行了介绍,分别是城市的特性、城市多样化的条件、衰退和更新的势力和不同的策略,同时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城市结构的基本要素等方面的内容。书中,作者并没有单纯的用简单枯燥的专业术语或是空洞乏味的句子来阐述她的观点,而是将人与人的活动与活动场所相结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的场景,十分引人入胜。

有一个被频繁提到的词语——“多样性”。书中始终强调大城市的多样性,作者认为,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而这些人的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甚至口味又都千差万别。她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与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和光辉城市理论相结合,反对田园城市中单纯的功能分区,强调一个区域的多元化。针对衰败的大城市中心,她又进一步提出,挽救现代城市的首要措施是必须认识到城市的多样性与传统空间的混合利用之间的相互支持。城市的多样性包括了区域结构的多样性,也包括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书中还提到了“街道眼”这一概念,当时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陌生感,由于知识的匮乏,我并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是作者主张保持小尺度的街区和街道上的各种小铺,用以增加生活中人们互相见面的机会,从而增加街道的安全感,老社区才是安全的,因为人们之间有着更为亲密而且正常的交往。她认为“街道的基本功能:在城市里,除了承载交通外,街道还有许多别的用途。城市中的人行道——街道中行人走路的部分——除了承载行人走路外,也有其他很多用途。增加人们相互碰面的机会,促进城市居民的交流,增强城市的和谐氛围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用途。这些用途是与交通循环紧密相关的,但是并不能互相替代,就其本质来说,这些用途和交通循环统一样,是城市正常运转机制的基本要素”。作者对当时美国的“公共住房建设、城市更新、高速路计划”等等旧城更新计划进行了大篇幅的批评,认为那是一种“天生浪费的方式”,她主张“必须改变城市建设中资金的使用方式”,“从追求洪水般的剧烈变化到追求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她认为人行道的用途是安全,“一个成功的城市地区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必须能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觉受到陌生人的威胁。”“让我们再次回到街道本身的定义上来,在应付陌生人方面,城市街道责无旁贷,因为这是陌生人来往最多的地方。城市的街道不仅要防备那些干坏事的陌生人,也必须保护众多不会惹是生非,心地善良的陌生人,他们是街道的使用者,他们往来于街道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安全的保证。没有人可以在一个于是隔绝的人为环境理度过一生,即使是孩子也不行。每个人都需要街道。”可见,作者认为街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

极为重要的意义。

我所看到的第三点是城市内部的活力,作者认为内部活力是大城市最重要的生长源泉。良好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是城市活力的保证,从而推动城市的发展与进步。当然,“多样性”也是城市内部活力的一种重要保证,功能的多样性,形式的多样性,都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就像书中多次提到的“交叉使用”一样,正因为城市的各种构成要素交叉作用,使得城市健康而又活力。所以城市的多样性与城市活力之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这本书中所涉及到的城市多样性、城市街道眼、城市活力,再度提起了我的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唤起了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兴趣。城市的生活并不是枯燥乏味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努力,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表面、内在都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它对近现代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对于学城市管理的我来说,也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从另外的一个层面了解了城市的构造、发展与演变,同时也知道了街道对一个城市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一座城市,不仅从它的外观可以看出它的美丽与内涵,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在,它的人民,它的活力。正如书中作者所说“如果一个街道在应付陌生人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当它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划定了清楚,有效的界线,而且具备了提供活动和监视人的基本条件时,那么陌生人越多,街区的气氛就会越活跃。”虽然这本书是以美国大城市为例的,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但是其中的理论和观点却是大同小异的。我只读了它一遍,仅仅略读,理解不够透彻,见解也比较粗陋、肤浅,有机会再继续阅读,一定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全面的认识。

第5篇:美国学生实习报告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实习更接近于一次独立学习,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虽然早已知道那是在大学里。当我到达时,我可以选择愿意学习的科目。我选择了人工智能,在这之前对此没有一点真正的概念。我和高教授工作,他是学校最有威望的教授之一。高教授正在研制一种能够学会闻并且分辨不同化学物质的电子鼻。他有几个研究生学生,每个人发展不同的运算法则,他们编写程序,从电子鼻中提取输入数据并教会网络运用嗅觉分辨。他们给我一个标准运算法则,让我改进它-----为了了解这个主题的基本知识,这个任务就意味着大量的阅读和对材料的研究。最初三个星期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阅读教材,研究初始运算法则以及阅读科技文章上。接下来三个星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对初始程序和运行测试进行各种启发式修正。我没有在这个领域做出重大突破,但我确实学到

我住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留学生公寓的单人房间。令人满意的是,公寓里有餐厅,也有洗衣机,而且还有单独的浴室。总体说来,我对住宿条件比较满意,不过我在房间里待的时间不多。

我在中国的经历与我所设想的大不一样,有几个原因。对于工作经验我多少有点失望,因为我更象一个学生研究者而非雇员。这不能完全算一次国际培训,更多的是在中国进行我在美国所干的同样的事。然而,工作本身既不耗时间也不很严格。我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并且我对到上海市区里去也很积极。学校位于商业区外,周围环境较差,我就尽可能到城里去。结果,我每周在一所学校教两个小时的英语,并且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他们邀请我看电影和戏剧,还教我烹饪。对于这类事情我记得比工作多。

不过,我的最有意义的文化交流不是和中国人。由于住在留学生公寓,我的大部分好朋友都来自非洲,东南亚以及中东。与这些人交流很有意思,他们也是我将保持联络的人。在上海外出,尤其是在晚上,你会在非常舒适的环境中遇到来自世界各地,思想开放的人。

来到中国是我一生中最激烈最有回报的体验之一。我一个人来,不知道我将待在哪里,不知道我将做什么。如果事情不顺利,也绝对没有安全体系可以依靠。我是整个大学以及学校周围地区里唯一的西方学生。我对中国人的生活有了很到位的了解,也交了很多世界各地的朋友。我到上海时只有一个电话联络号码,而回去时笔记本上已记满了联系方式和我的观察所得。我迫不及待地等待着下一次出国的机会。谢谢。

第6篇:《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读书笔记

本文作者在冷战结束后的第7年,写下这本书。布氏在此背景下,为美国在最大的对手轰然倒下后的7年里,做出美国的全球战略构想,美国此时已经是全球霸主,在苏联的倒下,美国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角度看,得欧亚大陆的天下者,即是全球的天下者。进而对苏联的倒下出现的在欧亚大陆的上以及周边的各种状况做出了一一的分析和论述。书中视欧亚大陆为一个大棋局:“地缘战略棋手”法、德、俄、中、印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影响美国的利益;“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和伊朗则处于敏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能造成影响。在此我读了此书做了粗略的笔记,主要从作者介绍、文章主要内容和对文章的反思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作者简介布热津斯基,1928年3月28日生于波兰华沙,著名的波兰裔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地缘战略家、国务活动家、外交家。卡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1977~1981),美国重量级智囊之一。1928年3月出生于波兰华沙,其父为1938年波兰驻加拿大蒙特利尔总领事,幼年随父母生活在国外。1945年全家定居加拿大。

1949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1950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195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移居美国,1958年加入美国籍。1956年任哈佛大学俄国研究中心和国际问题中心助理教授、副研究员。1960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法和政治学副教授。1961年任J.F.肯尼迪外交政策顾问。1961年任社会科学研究学会当代中国问题联合委员会成员。196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法教授和哥伦比

亚大学国际动态研究所所长。1962年后任国务院和兰德公司顾问。1966年任国务院政策计划委员会委员。1973年与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D共同发起组织美、欧、日“三边委员会”,任主任。1977年任J·卡特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支持中美建交。1981年后,任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乔治顿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中心高级顾问。1987年3月起任美国-中国协会副主席。现任华盛顿战略和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理事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教授。曾获总统自由勋章。主要著有《大失败 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大失控—21世纪前夜的全球动荡》、《美国的抉择——是王道还是霸道》、《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大博弈——全球政治觉醒对美国的挑战》《实力与原则——布热津斯基回忆录》等12著作。

二、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七章,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章是第一部分,是对新兴的霸权,即现代意义的全球性大国的界定;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是对欧亚大陆的整体战略地位分析;第三至第六章是第三部分,是对具体的战略要地分析;第七章为第四部分,是对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总体分析。

第一章是第一部分:是对新兴的霸权,即现代意义的全球性大国的界定

从美国的1898年的美西战争胜利,门罗主义外交政策维持西半球地位,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地缘政治膨胀和短暂机遇,到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战争胜利,美国完成走上全球大国道路,再此苏联是与美国争霸和可以抗衡的世界大国。双方竞争各有优势,而美国在政治民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体系结构相对占优;在历史上的罗马帝国、中国个朝代、西班牙和英国等世界其他帝国在军事力量、经济、技术实力、文化以及交往和控制的范围都有其局限性,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美国要建立全球体系,要反映美国国内经验的社会和政治制度多元性,即建立一个标准式的美国模式和美国的世界,作者认为这不是每个民众的想法,而是美国民主思想、经济发展、技术先进、发达通讯和文化吸引等的作用。

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是对欧亚大陆的整体战略地位分析

在欧亚大陆上,美国在苏联的倒下,便想建立一个美国的世界。面对苏联的倒下出现欧亚大陆中间地带,“地缘战略棋手”法、德、俄、中、印有能力、有民族意志在其国境之外运用力量或影响去改变现有地缘政治状况以及影响美国的利益;“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和伊朗则处于敏感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们潜在的脆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能造成影响。

第三至第六章是第三部分:是对具体的战略要地分析

美国把在政治民主、共同价值观和总体相同的宗教以及相近的文化的欧洲作为在亚欧推广民主的桥头堡;在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地缘政治范围,分别对美国有着不同的地缘政治影响。而美国的在总体目标上反对法国、支持亲美的德国、介入欧洲统一和加强欧美军事的联合以及对俄罗斯的遏制或隔开,因此在短期、长期中实施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主要吞噬俄罗斯地缘利益。在冷战结束后出现的黑洞,即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的东欧、高加索地区和中亚地区。这里一直是苏联的地缘政治战略地,有邻近突厥语的土耳其,伊斯兰世界的阿拉伯国家,亚洲内陆的阿富汗和中国。在对俄罗斯的战略想法上,在对俄的友好西化俄方与对立中选择,而俄方的各种势力博弈和政治精英以及军方人士决定美苏走向或俄继续苏联的地缘利益,从现在看来那是符合俄罗斯的战略利益,而美国和欧洲支持俄的战略要地乌克兰独立。再此俄罗斯在面临地缘政治多元性和反对加入欧洲民主国家而排斥在外的困境,这也是后来美欧东扩采用缓慢吞噬策略。在成为欧亚大陆的巴尔干的的9个国家中,民族众多和民族矛盾多、民族混杂复杂、

文化繁多复杂再加上这地区的资源丰富和经济相对贫困,地区很不平衡。大国在这地区的利益争夺重叠成为地区焦点。美国对此采取不统治不排他的利益共享的军事制衡企图。而面对远东的中国视为美国未来最大对手,美国把韩国和西太平洋部分岛国作为遏制未来中国强大的立足点,用日本来阻碍中国亚洲大国和世界大国的实现。中国作为地区性大国在军事、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以及人权问题的阻碍,还有这个对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历史经济问题,涉及中国的地区利益。而美国把盟国日本经济和军事地区大国,但孤立于本地区的实际国际性大国。美国欲东亚实现中美日的地缘政治平衡关系。中国在资金和技术依赖西方又与日本相制衡,使美国的均势策略在全球体系减少远东负担。而韩国也是中美地缘利益直接点,面对朝鲜半岛统一和保持与日本密切关系,远东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对

手急需力量均势。

第七章为第四部分:是对美国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战略总体分析。

美国作为目前唯一的全球性超级大国,利用军事制衡亚欧大陆分配力量。在欧洲依靠法德两国推行民主和支持。俄罗斯的前途不确定性和对中国的在台湾问题上阻碍中美关系,实现和施压导致中国民主化。在欧亚大陆地缘战略上,美国要做好计划和步骤反击对手。培育真正伙伴,欧洲和北约东扩依靠德法国支持,遏制俄罗斯反击野心和加强对俄罗斯的安全保证。拉拢乌克兰和支持高加索国家以及中亚国家的独立性。推土耳其欧,改善与伊朗关系,推进和拉拢印度抗衡中国。加强中国对话免遭中国在远东赶出。欲在扩大北约加上俄罗斯以及中日形成欧亚安全体系。在长期的世界情况看,美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民族结构宗教等的影响和因素,还有网络的发展美国成为最后一个全球性超级大国。

三、对文章的反思和现实意义

作者对全球性大国的界定只是在于确立美国的话语权和优越感。西班牙、英国控制的土地和贸易相比美国要强,而且其经济、军事的控制或半控制。而基督教的传播也是重要方面。虽然美国有文化上的优越感,但也出现对他国的直接干涉和国内的分裂主义?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和入侵格拉纳达等。对美国全球性大国界定的四个方面,作者没有用政治力量来衡量,当然美国的目的也是谋求全球的政治霸权,虽然美国在全球确立了霸主而对他国为所欲为美国政治标准,但只是在谋求国家利益为核心时有时限制。美国认为其文化、民主吸引力,对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有着很强吸引力,那么既然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什么对中东伊斯兰主义、共产主义以及极权政府或政权的担心而进行渗透、干涉、打击,这明显是美国建霸权的战略选择。美国经济模式的吸引力增长,但建立在优势地位的全球市场以及美国控制或控股占绝对权的体系控制着体系的运作,这与美国善意无关。而在中亚地区也要加强上合组织的体系联系,限制和排除美军事存在是中俄以及中亚的良策。对于美国在乌克兰的战略上成功了,是乌克兰走近欧美 而与俄罗斯疏远及对抗,但克里米亚的入俄,其技术是失败了,克里米亚入俄也使俄在东南出海外有了战略要地。当然这也对俄罗斯地缘政治来说是一种牵制,对中国的西太平洋问题是否有机会或被美遏制,还取决于欧洲的统一对乌克兰干预程度,而欧洲独立与美国主导目的的差异很大,因此中国欧洲关系要加强和合

作,主要注重与德法两国的关系。即使美俄关系和缓但处于战略安全困境中。美国战略均势与欧亚大陆建立各种组织都有美国势力并维持组织均势,即达到美国控制世界的目的。美国对这目的实施也在开展,运用各地区和各国地区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种种矛盾维持实力渗透和存在,比如高加索民族问题、土耳其民族问题、伊朗民族问题、俄罗斯车臣民族问题以及中国的新疆西藏问题。当然这些地区资源对美国战略意义重大。如继续存在或中美日的大三角讲出现并且影响美日同盟,但情况没有那么乐观。美国也不乐意中日韩共同体的形成,可能共同体出现美国势力排除于外,进而美国可能也进入东亚共同体实现均势状态,达到遏制中国以及日本。而在东南亚将是现实版的遏制中国战略但中国要保持和加强与东盟的关系将是上策。

美国现在确实走了一些布热津斯基的大国战略道路,欲建立美国“标准”的国际秩序。美国在欧亚大陆力量真空的中部地区也进行了相关的战略部署,也阿富汗反恐战为由,借助中亚建立军事基地和插手与高加索地区问题,以及正在发生的乌克兰问题是明显的体现。而中东战乱和分散势力以及对伊朗制裁和拉土入欧和北约都是重要战略步骤。美国力图在欧亚中部地区填补这一力量,将是一把刀在欧亚大陆的心脏直插达到遏制俄罗斯、中国、伊朗以及南亚和中东,即等于控制了世界。这是值得中国在这地缘政治战略上灵活的应变,加强与俄罗斯、伊朗的联系和战略伙伴关系,军事联盟有待探讨。保持与南亚、中东国家以及美国后院南美的均势是上策。在东亚与日、韩、东盟加大共同体进程或相应的组织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非洲作用也不可低估。中国也要拿美国战略平衡思想灵活运用对中国地缘政治利益意义重大。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