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差异英语文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功能对等视阈下《十七、十八世纪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节选)汉译(实践报告)

摘要: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更加活跃于国际舞台,翻译的桥梁作用愈发显得举足轻重。优秀作品的译介就如同中国的名片,因此树立并维护积极良好的中国形象至关重要。译者需要不断总结翻译技巧和经验,助力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从而确立积极良好的中国形象。此外,国内关于“中国形象”文本的汉译研究相对较少,尚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本翻译实践报告以The Vision of China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of the 17th and18th Centuries(Excerpts)(《十七、十八世纪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节选)汉译实践为研究对象,以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为指导,以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为翻译策略,分析《十七、十八世纪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英译汉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总结经验。鉴于中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文化空缺现象时有发生,加之英汉词汇宽窄度的差异,翻译过程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多,翻译时需把词汇置于语境,挖掘能使译文行文流畅,语篇连贯的含义。英语为“树形句式”,结构严谨,汉语为“竹形句式”,多为小句和松散句,句式对等要求在两种句式之间灵活转换。篇章和文体是综合的整体,通过在字、词、句之间的斟酌来达到篇章衔接连贯,文体对等。翻译报告主要从翻译项目概述、译前准备、具体翻译行为研究、重点难点分析、和结论五个主题部分来进行论述。通过此次研究,笔者加深了对功能对等理论的掌握和理解。尽管各种翻译理论层出不穷,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当前的翻译实践依然具有指导作用。词汇、句法、篇章、文体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整体,前者分别为后者的基础。在研究过程中所建立的中国戏剧文化英汉平行语料库可以为英语专业学生和翻译爱好者提供参考同时,完成的译文终稿可以丰富“中国形象”研究的素材。

关键词:翻译实践;中国形象;功能对等

学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十七、十八世纪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项目概述

1.1 项目来源及作者简介

1.2 源文本的内容和体裁分析

第二章 《十七、十八世纪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译前准备

2.1 翻译工具的准备

2.2 理论准备

2.3 平行文本和翻译计划

第三章 《十七、十八世纪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具体翻译行为研究

3.1 功能对等理论的适用性

3.1.1 词汇对等案例分析

3.1.2 句法对等案例分析

3.1.3 篇章对等案例分析

3.1.4 文体对等案例分析

第四章 《十七、十八世纪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翻译难点分析

4.1 法语翻译

4.2 诗歌翻译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译文

附录2 原文

致谢

上一篇:铁路工程工程投标论文提纲下一篇:钢结构之高层建筑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