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艺术室内设计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为创造具有艺术内涵的视觉空间,提升室内空间的环境品质,促进室内设计水平的提高,从构成艺术的维度,诠释室内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构成形态、色彩应用等内在规律,应用艺术构成的美学法则,通过构成设计表现手法的实例应用,建立了室内空间构成设计的语意表达新方法,丰富了室内设计的空间内涵和意境,对推进室内设计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构成艺术室内设计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构成艺术室内设计论文 篇1:

构成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摘 要:构成艺术是任何艺术和设计的基础理论,它存在于艺术的方方面面,如雕刻艺术、绘画艺术、装潢广告等。构成艺术是每一个艺术生必须要学习的科目,它是整个艺术设计的基础,因为设计要遵从一定的自然法则,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艺术的认知程度也不断提升,艺术学习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将精力放在素描、色彩等基础的学习上,而应该放在对艺术的理解上。那么,构成艺术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室内设计,因为室内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构成艺术可以让我们了解整个室内的空间布局,创造一种舒服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带给人们在一种极高的视觉享受和丰富的文化气息。

关键词:构成艺术;室内设计;运用分析

1 构成艺术的定义与发展

1.1 构成艺术的定义

构成是有组合、组装的意思,艺术则是美的体现。构成艺术是将事物按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组合搭配,从而产生新的富于形式美感的事物。

1.2 构成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构成最早由西方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的先驱俄国塔特林(Tatlin)提出“构造,质感,结构原理”。格罗培斯主持的包豪斯学院将其发展成为指导艺术设计的自然法则。随后逐步形成设计教育的基础体系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服装、建筑、绘画等。

2 四类构成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2.1 平面构成

平面组成不仅是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平面内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构成包括点、线、面,是我们生活中最直观的感受也是室内设计的最初印象。所以,点、线、面是整个室内设计构成艺术的基础环节,它让室内所有的元素进行组合和安排,通过这些细微的变化造成不同的心理效应,形成另一种视觉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决定了接下来的设计如何发展和演变。例如,垂直线带给人生命力、水平线带给人平静和稳定感、斜线代表着动向、自由曲线代表潇洒、几何形使人感到单纯,所以点、线、面的给人一种极强的表现力既可以表现抽象,也可以表达具象。此外,在使用平面构成的过程中,首先要不断地思索视觉带给人的效果,否则平面理论的效果不会达到预期的程度,对全局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2.2 立体构成

所谓立体构成,指的就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则,使用基本材料造型要素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立体的过程。立体构成是对空间进行科学地解剖和重新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空间结构。这对于人们的思维创造能力有极高要求,同时也是室内设计构成艺术质变的第一步。立体构成在平面构成的基础上达到平衡和对称,要求整个室内设计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增加色调的对比和节奏的变化,给人一种多样性的体现。立体构成令整个空间变得丰富多彩而富有层次感,特别是在细节的处理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感觉,为后面的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3 色彩构成

不同波长的色彩作用在人的视觉感受器上,会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反应。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构成艺术的时候,首先要对整个的室内环境进行分析,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人的喜好进行色彩构成处理。例如,暖色调会让人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的感觉;冷色会让人产生寒冷、平和、稳定的等感觉。但是冷暖色并不完全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还取决于区域颜色的相对性上,所以确定不同区域的明暗色调变化以及颜色的对比,实现整个空间的平衡和协调一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成功的室内设计构成艺术,要求设计师能灵活处理色彩的应用规律,这与平时的积累是分不开的,所以设计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同时,也要不停地了解和学习不同民族和国家对于色彩的基本概念,这是一种扩展视野、提高色彩运用能力的方法,为独特的色彩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4 光的构成

人们生活中除了接触单色光以外,混合光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混合光对增加室内设计构成艺术的表现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增加空间感、立体感和艺术感,给人内心以强大的震撼,从而改变人们的视觉感受。例如,我们经常见到的总体照明,这种接近自然光的照明给人一种安定感,而区域照明则不同,区域照明是为了突出重点,如在舞台上为了突出演员而使用区域照明。不同的光的构成可以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可以让原本单一的死板的東西瞬间变得丰富多彩,层次感加强。

3 综合运用

如今,人们对室内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设计是非常复杂的,在构成艺术的室内设计中,不会只运用某一种构成艺术,很多室内设计师会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构成艺术用在同一个室内设计上。因为一种构成艺术是孤立的、不完整的,而且单一的个体也会显得单调缺乏变化。所以,这就需要设计师灵活地运用各种平面、立体、色彩、光线合理的进行组合,将原来死板的建筑变得活灵活现,并根据不同的要求做出不同的室内设计。这是一个成功的构成艺术的室内设计的要求所在。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室内设计的要求有了极大地提升。住得舒服、住得舒适、显得更有品位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特别是房价居高不下和商业化发达的今天,对一般的住户来讲一屋难求,房子是一辈子的事自然要进行合理的室内设计,让自己生活的更加安逸。对于一些商家来说,如何通过室内设计来吸引买家的眼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更加需要合理的室内设计。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探究构图艺术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在本民族文化继承方面,室内设计的构图艺术做得远远不够,所以,在室内设计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究,从而构建更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兰昱.构成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07.

[2] 郑楠,王小琦,李东升.构成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科技与创新,2015.

[3] 朱香菊.平面构成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6.

作者简介:李耘云(1981—),男,湖北荆州人,硕士,武昌首义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李耘云

构成艺术室内设计论文 篇2:

基于构成艺术的室内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为创造具有艺术内涵的视觉空间,提升室内空间的环境品质,促进室内设计水平的提高,从构成艺术的维度,诠释室内空间的规划与设计、构成形态、色彩应用等内在规律,应用艺术构成的美学法则,通过构成设计表现手法的实例应用,建立了室内空间构成设计的语意表达新方法,丰富了室内设计的空间内涵和意境,对推进室内设计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构成艺术 室内空间 设计方法 应用研究

引言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对室内空间艺术品味的追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不断创新室内空间的设计理念,探索视觉空间的艺术表现手法,为人类创造舒适而富有艺术内涵的室内空间环境,已成为室内设计行业十分关注的课题。

一、概述

20世纪20至0年代,包豪斯构建和发展了构成艺术的核心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开始对构成艺术进行广泛研究与应用,如:辛华泉从形态构成的角度,系统研究了构成艺术的相关理论和构成规律。2011年,陈雪霞通过探讨分析形态构成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提出了室內空间设计中合理运用形态构成元素的方法。2012年,张书鸿、张喜文从室内空间的规划以及氛围的营造、陈设的设计三个方面,总结了立体构成的美学法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杨东从三大构成出发,分析了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点、线、面、明暗、空间、色彩及材质等要素的组合搭配,为室内设计的风格、气氛、特色和主题服务。2014年,范璇从形态元素、构成方法、审美原则等角度对室内设计进行了解读,并将户主对室内装饰的情感需求融入设计之中;兰兴武认为构成艺术是集实用与审美为一体的艺术表达,它在色彩、平面、感官上的理解,能为室内艺术设计创造亮点。2015年,郑楠等认为平面、立体、色彩三大构成是室内环境设计的主体。2016年,张越从平面构成的美学法则出发,研究了点、线、面等平面构成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技巧;李然等认为构成造型设计审美意识的不同,对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环境的理解和研究有关;张蕾等认为点线面在展示空间展陈形式、色彩构成等设计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17年,卢菲、周子钰从点、线、面、体及色彩五个方面,论证了在建筑装饰设计中应用构成艺术表达形式美的途径和方法;聂敏从界面整体及细部色彩的把握以及软装色彩的处理三个方面阐述了室内色彩应用的策略;王葭以平面、立体、色彩和光的构成原理为基础,论证了它们在室内空间设计中运用的技巧和方法。

二、室内空间构成设计方法

(一)平面构成法则的应用

1.应用重复构成手法营造室内空间的节奏感

重复构成在室内设计中,具有加强空间视觉形象的作用。它通过有规律的重复,在室内空间中产生一种连续的、有节奏的视觉印象。在室内设计中采用重复构成的设计手法,运用同一或类似的视觉元素(如图1)中餐具和灯具,作为室内空间设计中塑造节奏感的载体,可以实现一种重复的、有规律的空间构图,使人在视觉上产生一种连贯性和流动性。

2.应用特异构成手法构建室内空间的视觉中心

不恰当地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用重复构图的手法,会给人-种审美疲劳的感觉,从而产生重复构成的枯燥感。因此,设计师常常会应用特异构成的设计手法,创造一些具有视觉冲击感的中心点来达到空间构图的效果。比如:在室内设计中,为了强调某一区域或者是某个物体,设计师会在连续重复的形象中,设计出一个空间视觉的中心点,(如图1)餐饮大厅的表演台及背景设计来实现特异构图的效果。

3.应用对比构成手法突出室内空间的重点

对室内空间而言,没有重点的空间必将会显得平淡,也很难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要突出重点空间,就需要应用对比构成的法则进行室内空间的组织和构图,通过次要空间来衬托重点空间(如图2)的儿童活动区),使重点空间能够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充分突现出来,形成空间构图的重点。

4.应用发射构成手法创造室内空间的视觉焦点

发射构成强烈的聚焦及在多方向的对称等特点,能够给人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所有的形象或向中心聚焦,或向外散发。(如图3)的螺旋楼梯是一个具有辐射状空间的发射构成设计案例。

(二)立体构成法则的应用

1.应用形象重复和平衡与对称的构成手法创造室内空间的均衡感

设计师常常通过形象重复、平衡与对称的立体构成法则来进行空间构图(如图4)中酒店大堂的吊顶、灯饰、家具等设计。形象的重复可以使室内空间产生因韵律和节奏而产生均衡感,平衡与对称的三维空间也是室内空间形象均衡、稳定的表现形式。

2.应用形象变异和对比与调和的构成手法烘托室内空间的重点

为了引起人们的视觉兴趣,设计师常常应用形象变异和对比与调和的构成设计方法来对室内空间进行重点处理(如图4)中酒店大堂的雕花作品。

3.应用节奏和韵律的构成手法处理室内空间的过渡与引导问题

通过节奏和韵律的立体构成法则对室内空间的过渡与引导进行处理,可以创造出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室内空间环境。(如图5)是一个餐饮空间走廊的设计它是一个本身具有过渡性质的空间,在空间的处理上,立体构成的节奏与韵律法则是整个空间设计的指导思想,圆形顶灯、矩形装饰门框等设计元素有节奏感的排列,使这种造型语言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赋予了走廊空间一种通畅,流动的过渡空间效果。

(三)色彩构成法则的应用

色彩的应用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重点。在室内空间环境中,最先进入人们视线的是色彩,而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也是色彩。在色彩构成设计时,设计师常常通过色彩配置方案来达到最和谐的设计配色。

1.应用单色配置法构建室内和谐空间

单色配置就是采用单一色相构成室内空间的主色调,通过对单一色彩的纯度与明度等的变化设计来创造色彩单纯、柔美的色彩空间。(如图6)中墙面与地面、座椅均应用单色配置的色彩构成设计手法来表现清新明亮的色彩空间。

2.应用用类似色配置法打造室内特色空间

通过类似色其明度和纯度等变化的设计配置方案,可以产生一种既有统—又富有变化的室内空间效果。(如图6)中顶棚的色彩设计应用了类似色配置的方法,使得整个室内空间产生了一种华丽雅致,富有特色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达到了室内空间生动活泼、色彩构图均衡统一的设计效果。

3.应用对比色配置法创造室内动感空间

应用色彩的个性特征,根据对色彩的纯度、明度的调整,以及对色彩的面积大小变化的设计创意,可以展现出具有鲜明色彩对比而又和谐统一的动态空间形象。运用对比色配置的构图手法设计的室内空间,常常会给人以明快、靓丽、活泼的视觉冲击。但是,在进行空间设计时,我们需要通过中间色进行过渡处理,以获得更加和谐的空间构图效果。另外,设计师还经常在室内空间设计时穿插一些对比的体、面等色元素来充分表现室内空间的层次、变化和内涵。(如图6)通过白、黄、绿、蓝四种色彩构成了室内空间的主体色彩,其对比强烈、鲜明的色彩效果使空间产生了一种活泼、明快的感觉,营造出了一个富有童趣和欢快氛围的小孩学习活动空间。

三、构成艺术设计实例分析

(一)项目背景

餐饮中心项目为厂房室内改造设计项目,主要设计内容有:拆除原有厂房内部结构,保留外围护结构,将内部空间改造为就餐空间,外立面另由城市规划设计院统一进行改造设计。

(二)设计概况

功能分区:—层为中餐区,建筑面积:2592.69㎡。二层为面点及西餐区,建筑面积:1857.67㎡。一层,二层就餐用房均按VIP房进行设计。

设计要求:空间设计以表现中式风格为主,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来表达餐饮中心空间的形象、秩序、节奏及其内在精神气质等中国饮食文化内涵。

(三)空间设计创意

1.平面构成手法的应用

重复构成是通过对空间元素进行重复的组织与设计,使相同或相异的设计造型元素,通过有规律的节奏性重复,连续排列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使人们对井井有条的设计空间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餐饮中心入口大堂(如图7)的设计,运用了点、线、面等造型元素,以重复构成的手法创造了空间的艺术感、视觉感和节奏感及秩序感,展现了大气高雅的空间形象。

特异构成是通过与众不同的空间形态的设计,达到引起人们注意的效果。(如图8)所示,为了打破由于落地竹帘形成的水平线条等元素的重复构成设计所产生的视觉疲劳,在餐厅中间位置设计了一个形状和色彩特异的吊灯,其“点”造型元素与空间的线、面的相互对比,为室内空间增添了趣味点和兴奋点,丰富了空间的内涵,达到了衬托整体空间的效果。

对比构成是通过对设计空间的构成要素之间,或者设计空间与设计要素之间的对比来表现室内空间的艺术效果。在空间对比的过程中,运用对比构成的方法可以形成视觉空间的强烈感染力。因此,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若要摆脱乏味引起共鸣,就需要突出室内空间表达的主题,用次要空间衬托主要空间,突出空间环境设计的中心和重点。(如图9)为餐饮中心一楼卫生间的入口,设计中通过入口墙上圆形玻璃镜(点元素)的大小对比和玻璃镜形成的虚点与实体墙面的点与面造型元素的对比构成设计,营造了一个具有感染力的视觉空间效果。

发射构成是重复的设计要素环绕一个共同的中心点构成向外发散或向内集中的构成设计方法,它具有发散性和凝聚性,通过发射构成手法形成的空间构图更容易增强人们的记忆、吸引人们的视线,并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如图10)所示的VIP房顶棚设计中,顶棚线条共同围绕一个中心点(餐桌上方的吊灯)向外展开,使得吊灯成为了餐饮空间的视觉中心点和内聚力量中心,从而,创造出了一個具有层次感和愉悦感的时尚餐饮空间环境。

2.立体构成手法的应用

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常常运用节奏和韵律的手法,通过室内空间元素有规律地、连续地重复与变化的设计,来表现室内空间形态的律动美、展现空间造型元素的生命力、创造满足形式美表现手法的具有节奏和韵律的视觉空间。(如图11)所示走廊过渡空间的设计中,通过顶棚灯,门框线和门扇面的点、线、面的连续有规律的重复与变化,使设计空间的过渡和引导变得自然、有效、合情合理,这种以节奏和韵律的立体构成法则表达的空间的引导性,使就餐人流随着交通线路而合理通畅地流动,创造出了良好的空间效果。

重复的形象会形成视觉中心,也能在空间设计中表现形象的重点。在室内空间构成设计中,形象重复设计手法的应用,可以创造一种空间相互呼应的效果,进而营造出一种具有节奏感的均衡空间。(如图12)所示的VIP房墙面与顶棚设计中,应用线立体构成手法,将线立体以重复的形象在餐饮空间有规律的均衡构图,加上房间的圆形餐桌及座椅,餐具的对称构图,使得空间的立体构成在形式上达到了一种和谐、平衡的效果,营造出了一个具有空间均衡感的用餐环境。

3.色彩构成手法的应用

色彩的调和是为了避免因统一造成单调,而在主体色调统一的基础上追求变化,以获得丰富多彩的色彩设计效果的手段。(如图13)所示的VIP房的设计中,墙面和吊顶的色彩主要由褐色与肉色构成,它们都含有红色素,色彩取得了统一,同时又带有不同的色素,所以富有变化。这种类似色调和构成设计的应用,使整个空间形成了一种个性突出、色彩灵活的空间效果。

在(如图14)所示的空间色彩设计中,由于卫生间的功能特性决定了采用对比色配置方案,室内空间主要以白,褐两种具有较高色彩纯度和明度的颜色构成空间的主体色彩,设计中利用色彩之间的变化、以及色彩明度和纯度的调节和色彩面积的调整,形成了鲜艳亮丽的空间效果,使本来狭小的空间显得宽敞了许多。

结语

把室内空间中点、线、面、体等实体元素,作为室内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元素进行概念化和抽象化,使它们存在于界面或空间之中作为一幅画面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分析研究它们按照平面、立体及色彩三大构成的美学法则对室内空间的组织规划及空间构成、色彩应用的方法和规律,为创新室内设计理念、构建室内空间的构成设计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结合实际应用平面构成中的重复、发射、特异、对比等构成设计手法,可以总结出如何将三维的立体空间中各种设计元素,按照立体构成的法则进行空间设计的方法;应用立体构成的美学法则解决空间的均衡及过渡空间的引导等问题,能够从中发现室内设计中处理空间构成设计的方法;应用色彩构成的法则、色彩对比调和的理论进行室内空间色彩设计时,不难发现室内空间色彩配置的方法。

从艺术构成的美学法则出发,探讨室内设计中空间设计语言的内涵表达,研究室内空间设计中艺术构成法则的应用规律,对拓展室内设计思路、创新室内设计方法、展现室内空间的艺术意境和内涵、创建丰富多彩的视觉空间,提升室内设计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范雯敏

构成艺术室内设计论文 篇3:

浅谈高职艺术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改革的新探索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1)

[摘 要] 围绕高职专科院校内立体构成课程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性作用,提出改革后的空间构成课程与室内设计专业的理论性联系更为紧密,以及其对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逻辑性培养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的论题。

[关 键 词] 高职专科;室内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改革

一、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学科,是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学院(Bauhaus)创办确立的艺术流派。到20世纪80年代才引进我国,并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在我国各个艺术院校设立起来,由于立体构成在创办之初就主张一切艺术作品都应尽量简化为最简单的几何图形,而艺术设计学的各分支,诸如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等,在构思阶段都是利用几何图形对作品的大体形态进行初步的组合、削加。尤其是现代的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大都热衷于追求设计产品外观简洁明快的视觉效果。

当今,高职专科院校主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和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成为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对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并且就高职专科学年制来说,一般为三年制,剔除校外写生、社会实习等较长时间的非在校学习时间,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时间基本缩短为1~1.5年,因此较短的在校理论学习时间必须得到充分的利用,以确保在校期间的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尽可能地为自己日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本的专业理论。

综上所述,高职专科院校学生面临着两个紧迫的问题——即充分利用较为有限的专业基础理论学习时间、增强基础理论课程知识点与专业学科联系的直接性。

二、空间构成

立体构成也是当代高职艺术院校室内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传统的立体构成作业主要利用纸张为媒介,通过折、叠、切等方式将纸张从平面的形式演变成半立体、立体模式,让学生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对物体的立体形态产生初步的认识,为日后的空间设计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而室内设计专业的立体构成课程在改革后,被容纳进大概念“空間构成”中,室内设计专业进行空间构成的学习更有利于日后的专业学习。如果说“立体构成是雕塑的话,那么空间构成应该是由界限(不一定是围合,可能只是界定)限定出来的空间。比如说,一个方形的房间。立体构成注重的应该是房间呈现出来的形态(像个骰子,还是像个魔方);而空间构成侧重点应该是放在这个房间的人的空间感受如何(是局促,还是宽敞;是流动,还是封闭)。”

由于空间依附于建筑,建筑有了空间也才能是建筑。老子说过:“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空间构成主要探讨的是空间的组织,而室内设计实质上就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建筑空间进行编排、分割,同时对空间内的家具等物件进行组织安排。因此,在这一系列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参考物体与物体或物体内部的结构组织是不是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以及形态上是否符合空间构成的审美标准,诸如,体量、节奏、韵律、均衡等。

空间构成的学习旨在增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在空间组织与构成上的逻辑思考能力,室内设计的宗旨是要以人为本,室内空间的使用者是人,设计的过程要尊重人的使用习惯以及人的使用度量,创造适合于人的活动空间,即以人为本。

而空间构成探讨的是空间如何组织、空间如何分割、空间如何构建等一系列方式,目的在于空间在完成重构、组织等设计后是否能够带给空间使用者舒适的身心感受。

空间的组合主要通过包容、连接、接触、互锁、线性、中心式、组团式构成、序列等方式,在组织与构建的过程中需遵循一定的形式美法则——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寸等。以达到较为完善的空间组合,创造适宜人居住、学习、工作的空间。

因此,空间构成对室内设计专业而言,是知识点更为直接,学习目的性更为明确的一门课程。将空间构成课程作为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的改革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方四文,朱琴,林家阳.立体构成[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段邦毅.空间构成与造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作者:吴娟

上一篇:附加合同(精选2篇)下一篇:策划合同(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