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艺术之景观设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基于地域文化表达的广州市上横沥城市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

摘要:滨水区作为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的空间形态。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城市滨水区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结构、城市生态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地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大框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不断受到全球文化趋同化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地域文化的发展与延续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滨水区作为一个城市中自然、历史、文化等要素积淀较深的区域,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将地域文化作为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切入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因此,本文围绕岭南水乡地域文化表达展开的调查和研究,并针对广州市上横沥城市滨水景观带进行规划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滨水区、城市滨水区、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界定、景观、景观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和地域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界定,同时也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富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案例进行探析。并且对游憩学理论、批判地域主义、环境心理学理论、构成艺术学理论、生态美学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其次,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相关论述;提出了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中地域文化的表达策略,并从表达要素、形式、载体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形成了基于地域文化表达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构建体系。最后,在综合国内外现有城市滨水区景观研究理论和规划设计案例的基础上,依据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策略,对上横沥自然风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古迹、民间艺术形式和民间工艺五个方面的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并提炼出相应的地域文化元素;运用保留存真、借鉴效仿、重塑融合、隐喻诠释和象征再现这四种表达形式,以建筑、小品、广场等硬质景观,植物、水景等软质景观和富有文化韵味的景点名称作为载体,构建起了广州市上横沥城市滨水景观带从背景探究,到综合分析和地域文化挖掘,再到地域文化构想,最后到地域文化塑造、地域文化展示、地域文化衍生的规划设计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广州市上横沥地域文化的基底特征,在维护横沥岛良好的生态基础和城市生活平衡点的同时,以岭南文化、水乡文化体验贯穿其中,沿上横沥水系打造了一条连续、复合、生态的景观路径,为横沥岛居民及周边游人营造一个可持续的、富有地域文化传承感的、体现城市特色之路的现代城市滨水空间,以提高上横沥城市的生活品质。本文希望通过以上研究和实践,引起有关方面对于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重视,强化城市滨水空间的可识别性,凸显城市特色。并提出以地域文化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导向、以人为本、以功能、景观一体化为准绳的规划设计方向,进而为城市滨水区景观空间的开发、多样性的营造和地域文化的延续提供一些可参考的途径。

关键词:广州市上横沥;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地域文化表达;岭南文化

学科专业: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2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地域文化研究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滨水区

2.1.2 城市滨水区

2.1.3 城市滨水区的空间界定

2.1.4 景观

2.1.5 景观规划设计

2.1.6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

2.1.7 地域文化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案例研究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及案例研究

2.2.1.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2.1.2 国内相关案例研究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及案例研究

2.2.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2.2.2 国外相关案例研究

2.3 中国城市滨水区在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理论基础

3.1 游憩学理论

3.2 批判的地域主义

3.3 环境心理学理论

3.4 构成艺术学理论

3.5 生态美学理论

4 基于地域文化表达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策略及构建体系

4.1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4.1.1 尊重地域文化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产生积极作用

4.1.2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对地域文化的反作用

4.2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策略

4.2.1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要素

4.2.1.1 地域自然要素

4.2.1.2 地域人文要素

4.2.1.3 地域社会环境要素

4.2.2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形式

4.2.2.1 原生--保留存真

4.2.2.2 相生--借鉴效仿

4.2.2.3 再生--重塑融合

4.2.2.4 共生--隐喻诠释

4.2.2.5 新生--象征再现

4.2.3 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载体

4.2.3.1 硬质景观

4.2.3.2 软质景观

4.2.3.3 景点名称

4.3 基于地域文化表达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4.3.1 背景探究---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项目背景探究

4.3.1.1 项目地社会环境状况解读

4.3.1.2 项目概况

4.3.2 综合分析---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现状的综合解读

4.3.3 地域文化挖掘---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要素的提取

4.3.4 地域文化构想---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构思

4.3.5 地域文化塑造---城市滨水区地域文化景观的构建

4.3.6 地域文化展示---城市滨水区地域文化景观的特色呈现

4.3.7 地域文化衍生---城市滨水区景观与地域文化的和谐共生

5 实践研究---广州市上横沥城市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

5.1 背景探究---规划背景分析

5.1.1 社会环境解读

5.1.1.1 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5.1.1.2 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5.1.1.3 相关上位规划研究总结

5.1.2 项目概况

5.1.2.1 规划范围

5.1.2.2 区位分析

5.1.2.3 水文分析

5.1.2.4 地形地貌分析

5.1.2.5 气候分析

5.1.2.6 现状分析

5.2 综合分析---广州市上横沥城市滨水景观带原场地条件综合解读

5.2.1 优势分析

5.2.2 劣势分析

5.2.3 机会分析

5.2.4 威胁分析

5.3 地域文化挖掘---广州市上横沥地域文化资源挖掘

5.3.1 上横沥地域自然风貌

5.3.2 上横沥地域自然资源

5.3.3 上横沥地域历史文化古迹

5.3.4 上横沥地域民间艺术形式

5.3.5 上横沥地域民间工艺

5.4 地域文化构想---规划设计构思

5.4.1 规划依据

5.4.2 规划定位

5.4.3 规划目标与策略

5.4.4 规划原则

5.4.5 规划理念

5.5 地域文化塑造---总体规划设计

5.5.1 总平面规划

5.5.2 功能分区规划

5.5.3 景观空间结构规划

5.5.4 交通规划

5.5.5 植物种植规划

5.5.6 竖向规划

5.5.7 堤岸规划

5.5.8 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规划

5.5.9 游憩活动规划

5.5.10 景观视线系统规划

5.5.11 夜景照明系统规划

5.5.12 经济技术指标

5.6 地域文化展示---分区规划设计

5.6.1 康健活力区

5.6.2 文化展示区

5.6.3 滨水生态体验区

5.6.4 商业休闲区

5.7 地域文化衍生---专项设计

5.7.1 种植设计意向

5.7.2 景观家具设计意向

5.7.3 标识系统设计意向

5.7.4 夜景灯光设计意向

5.7.5 铺装设计意向

6 总结与讨论

6.1 项目的思考与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对外贸易商务英语论文提纲下一篇:幼儿园园长工作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