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建设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经济振兴的重要力量,但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滞后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借鉴苏、浙、粤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经验,建立健全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提供多层次、金方位的金融服务,对于促进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外贸企业建设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外贸企业建设论文 篇1: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人才建设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为我国外贸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其面临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放大,同时市场竞争也不断加剧。人才建设成为“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國外贸企业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本文主要对“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人才建设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建设对策建议,以此全面促进我国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贸企业;人才建设;对策建议

一、引言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近年来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举措,对各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面临着较大的机遇,其全球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但是“一带一路”建设同样加剧了外贸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才已经成为外贸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使其取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从“一带一路”视角来看,我国外贸企业在人才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缺乏贸易人才建设的认知和理念、缺乏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没有形成人才管理的合力等,因此必须要强化人才建设来提升人才对于外贸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人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贸易人才建设的认知和理念

虽然我国外贸行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但是在贸易人才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就是体现在缺乏人才建设的认知和理念。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外贸企业,认为能够正常开展产品和服务贸易就是良好发展的重要表现,并不重视人才建设问题。大部分外贸企业在人才建设方面存在跟风现象,主要是照搬其他地区及企业的做法,而脱离了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使其培育的人才难以适应自身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需求。另外,在外贸人才建设方面的理念还十分落后,因此在人才培育内容、计划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使得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缺乏人才的必要支撑。

2.缺乏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转型压力不断加大,其整体规模在不断扩张,在人才建设方面还缺乏长远的规划,使得其未来的人才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现象。一些企业为追求高素质贸易人才,往往十分重视人员的学历与职称资历,渴求“成品”人才,而不愿意通过内部举措来培育外贸人才。同时,很多外贸企业没有对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其对未来的发展定位还存在模糊性,因此在人才需求方面还不准确,难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需求与培养计划,使得人才逐渐成为外贸企业发展存在的重要短板。缺乏长远规划必将会限制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健康发展。

3.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

“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使得外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将人才建设视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但是目前大部分外贸企业还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使其人才建设的整体进程明显较慢。一方面,很多外贸企业在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方面还不完善,比如激励机制、职位晋升机制、薪酬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培训机制等,进而使得外部人才看不到未来的发展希望,难以达到先进人才的要求,进而不愿意进入到外贸企业,因此使得一些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建设十分缓慢。另一方面,很多外贸企业在内部文化建设的进程较慢,难以充分兼顾不同岗位的人才,整体的工作氛围较差,因此使其在人才聚集力方面还存在不足,这也是限制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没有形成人才管理的合力

人才管理合力就是要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来全面强化人才的价值,使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带一路”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外贸企业加速了对专业化人才的引进力度,但是在引进专业化人才之后,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成为关键。当前,很多外贸企业对专业化的国际贸易人才还没有形成管理与建设的合力,缺乏完善的人才考评机制,没有充分发挥管理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所带来的重要发展机遇使得大部分外贸企业呈现出急功近利的状态,在功利主义的推动下,如果其人才队伍难以全面投入到国际贸易工作中,则其价值就会大大降低,不利于外贸企业人才团队的稳定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人才建设的对策建议

1.树立先进的贸易人才建设理念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贸企业要想全面强化人才建设,必须要首先摒弃传统的人才观念,并树立先进的人才理念,以此指导其人才建设工作。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一带一路”对企业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将人才建设视为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并亲自参与到人才建设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中,提升人才建设的质效。另外,外贸企业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人才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跟风,明确人才建设的原则和目标,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不断更新人才的知识体系,使其能够充分服务于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以此提升外贸企业的发展成效,提升其市场竞争优势。

2.制定长远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人才建设更应该重视长远规划。所以,外贸企业要通过对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以此就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内容等进行全面规划,并将人才队伍建设视为促进外贸企业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学历和职称资历,更要重视对人才的日常化培训和管理,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培训和培养,同时要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准确的定位,通过既定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来提升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能力,进而可以使得外贸企业能够不断释放人才的重要作用,为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提供长足的动力。

3.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

“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斷推进带来了一系列的示范效应,使得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变化,如果外贸企业单纯从内部出发进行贸易人才的培养,则会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必须要全面强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以此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一方面,要通过充分完善内部激励机制、薪酬机制、职位晋升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培训机制等,使其人力资源管理逐步趋于完善,以此从外部引进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外贸人才,提升对外部人才的吸引能力。另一方面,要依据“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充分结合外贸企业自身的特点,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企业文化,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在市场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而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外贸企业中,促进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发展。

4.快速形成人才管理的合力

全面发挥人才管理的合力是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实施人才建设的重要目的,也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体现。外贸企业应该在引入专业化人才之后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和外部引进人才管理办法等相关措施,来强化专业化人才的各项管理,避免在人才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急功近利的问题,造成人才流失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同时,要通过进行拓展活动和交流大会的形式全面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协调,提升工作的整体效率和成效,进而可以使得外贸企业最大程度上提升人才合力,促进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长期持续发展。

四、总结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贸企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如何强化人才建设以提升其促进作用成为我国外贸企业考虑的关键问题。从本文的研究来看,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应该通过树立先进的贸易人才建设理念、制定长远的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升对人才的吸引力和聚集力、快速形成人才管理的合力等措施来强化人才建设,以此强化是人才对于外贸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实现我国外贸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曾.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3).

[2]徐晴,钱梦佳,陈宏付.跨境电商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1).

作者简介:李诚(1985.01- ),女,汉族,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跨境电商、国际商务

作者:李诚

外贸企业建设论文 篇2:

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经济振兴的重要力量,但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滞后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借鉴苏、浙、粤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经验,建立健全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体系,提供多层次、金方位的金融服务,对于促进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体系;金融服务

近几年吉林省的民营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民营外贸企业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经济振兴的重要力量,但是为民营外贸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未能及时建立,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借鉴苏、浙、粤金融支持的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功能,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苏、浙、粤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经验

苏、浙、粤是我国经济金融发达地区,民营经济活跃,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银行对民营外贸企业都高度重视,纷纷明确了民营外贸企业金融业务发展战略。

(一)股份制银行及外资银行积极开展民营外贸企业金融业务与产品建设

1、创新流动资金贷款业务

商业银行积极创新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等短期产品。江苏南京开展了出口退税质押贷款专项业务,由企业提出申请,经税务部门出具证明,银行审核后,企业最多可按出口退税款的90%贷款,而且推广了出口信用保险质押贷款业务,对企业办理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业务给予20%的贴息,浙江宁波市外经贸局与金融等部门合作创造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银行在对出口企业出口退税账户进行托管的前提下,向出口企业提供以应收出口退税款作为还款保证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

2、创新非抵押贷款业务

针对民营外贸企业抵押贷款日趋饱和、部分民营外贸企业信用状况良好的特点,许多银行提供了非抵押贷款产品。渣打银行在深圳推出了企业元抵押小额贷款,允许注册在深圳、营业时间在两年以上、经营稳定的中资企业申请最高贷款额度达人民币50万元,贷款期限长达24个月的贷款。同时采用按月分期还款方式,减少企业一次性还本的资金压力,方便企业资金周转。浙商银行推出了“小企业联合保证贷款”业务,联保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由5家或5家以上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组成一个联保体,共同申请贷款。

(二)国有商业银行逐渐加强民营外贸企业金融市场开拓力度

近两年,苏、浙、粤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也逐渐加强了对民营外贸企业金融市场的开拓力度,从贷款流程改造、激励约束制度建设、利率风险定价、差别化授权管理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积极推出各具特色和优势的金融服务品牌,积极尝试专业化运作。

(三)多种融资形式并存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江苏南京为引导企业扩大进口。鼓励企业进口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及资源性产品,开展进口预付款保费业务,对投保进口预付款业务的企业,按实缴保费的30%给予资助。

浙江宁波工商联积极组织通过商会形式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有的商会出资组成资金调剂担保团,设立调剂还贷专用银行账户;有的商会成立了企业发展互助基金会,为会员企业提供周转资金;有的商会帮助会员企业追讨债务。一批主要由工商联会员企业出资成立的担保公司,也把工商联会员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宁波市外经贸局与工行宁波市分行、宁波市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公司联合签订了《支持进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金融合作协议书》,宁波市外经贸局负责筛选一批经营稳健、具有较好发展前景、资信较好、贸易关系稳定、交易记录良好的中小进出口企业。并提供金融服务推荐和重点外贸政策的咨询辅导;市工行承诺为市外经贸局推荐的、并符合工行信贷条件的中小进出口企业提供融资;市民营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承诺给予三方共同认可、符合各方条件的企业或个人提供担保。

广东东莞康华信用担保公司和中国出口融资f英国)有限公司为东莞的民营外贸企业提供“创新型赊销解决方案”。双方为国际买家提供时间为30天、60天、90天甚至120天的赊账期限,费用为1.5%至3.3%,费用和银行渠道融资大体持平,出口商能在出货后立即回笼80%货款,加快资金周转,从而增大企业的出口量,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企业采用这种解决方案,无须承担美元加速贬值、人民币加速升值的汇率风险,甚至连出口保险都无须自己购买。

(四)积极鼓励民营外贸企业上市

浙江温州市政府积极支持民营外贸企业上市,按照“上市一批、辅导一批、改制一批”的思路,在拟上市企业中分流一批、未上市企业中挖掘一批“主攻”创业板,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通过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进一步明晰产权,积极储备和引入相关人才,选择合适的券商等中介,推动各项筹备工作顺利进行。跟踪掌握创业板最新动态,及时交流有关信息,提高上市工作效率,为企业冲刺创业板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二、完善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民营外贸企业信贷服务体系

当前吉林省民营外贸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银行贷款,而贷款难又是民营外贸企业融资中碰到的首要问题。因此,结合民营外贸企业的自身特点,完善信贷服务体系是民营外贸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1、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在民营外贸企业融资活动中的作用

吉林省金融业发展相对落后,在商业银行体系中主要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国有商业银行是民营外贸企业融资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民营外贸企业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强,国有商业银行在对民营外贸企业贷款方面表现比较消极。为促进民营外贸企业长足发展,应鼓励国有商业银行适当降低对民营企业融资门槛,结合企业信誉状况及生产特点,在确保信贷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民营对外贸易发展,信贷优先投向民营外贸企业以及相应的重点项目,建立适应经济形势的科学的贷款投放管理体系,保证企业正常融资渠道,降低银行放贷风险。

2、充分发挥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为民营外贸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吉林省股份制银行数量少,客户贷款门槛要求较高,业务针对性差,远远不能满足民营外贸企业的资金需求。今后几年将是吉林省金融机构逐步完善的关键时期,股份制银行及外资银行将陆续在省内开设营业网点,争夺优质客户,积极开拓市场将成为其首要竞争目标,他们将成为解决民营外贸企业融资问题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因此,应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鼓励引导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在贷款结构上向民营外贸企业倾斜,充分调动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为民营外贸企业融资的积极性,最终实现银企双赢。

3、规范发展地方性民营银行

地方性民营银行机制灵活,运作成本低,运作效率高,且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对当地的客户情况较

为了解,“寻租”现象较少,能够与民营经济一起成长,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推进力量。目前,吉林省地方性民营银行基本是空白,在支持民营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甚微。因此,应力争在政府监控、市场主导下,成立民营资本控股的地方性民营银行,主要为省内的民营外贸企业提供融资和相应的金融服务,利用民营资本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民营经济的集体竞争力。

4、用好用活利率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对企业依照出口收汇率差别实行不同的利率浮动政策,出口收汇率在50%(含50%)至70%,贷款利率可上浮30%;出口收汇率在70%(含70%1至85%之间的,贷款利率不浮动;出口收汇率达到或超过85%的,贷款利率可下浮10%。吉林省商业银行也应落实相关政策,对出口收汇符合一定条件的民营外贸企业给予相应贷款优惠。同时,各商业银行也应抓住西方各国普遍下调利率和外汇贷款暂不受规模、资产负债比例指标限制的时机,对有融通资金需求的民营外贸企业积极发放外汇贷款。

5、突出支持重点,促进民营外贸企业结构调整

一要优先安排信贷资金支持省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抓住能够保证出口稳定增长和带动出口商品结构调整的主要出口品种,对全省出口超千万美元的20个重点品种和有希望达到千万美元的品种重点扶持:二要大力支持科技兴贸战略,重点支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改造项目,支持企业开发出口新品种和促进出口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三要优先支持名牌产品出口,对工业制品、畜产品等出口商品重点扶持,争取培育出1-2个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名牌出口商品”,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四要在继续推动一般贸易进出口的同时,大力支持拓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积极扶持新兴外贸经营主体,培育出口新增长点。

(二)规范民营外贸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为民营外贸企业提供资金融通支持其发展,仅仅靠商业银行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鼓励商业银行融资的同时,注意规避相应贷款风险,规范民营外贸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再担保机构,完善担保市场,加强民营外贸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间的合作关系,从而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可行性。

(三)鼓励民营外贸企业参与创业板市场融资

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架构将逐渐取代以银行体系为金融制度基础的传统金融架构,因此,向银行贷款并非民营外贸企业唯一的融资渠道。改革以银行为主体的单一的投融资体系,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是解决民营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正在积极筹备推出创业板市场,成长型民营外贸企业创业板上市将成为融资的一条重要渠道。吉林省也应抓住机遇,出台具体政策鼓励、推动有条件的民营外贸企业优先上市甚至到境外上市,参与资本市场融资,为民营外贸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发展民营外贸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云 馨)

作者:李琳琳

外贸企业建设论文 篇3:

西门子供应链建设给中国外贸企业的启示

欧洲是实体经济大国,其制造业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德国又是外贸大国,世界出口亚军。欧洲企业在注重产品质量和研发的同时,一贯注重物流体系的建设。物流为欧洲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欧洲,近10年来在实践中开始较快发展,已出现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物流。

西门子公司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

欧洲西门子集团是大型跨国集团,业务范围涉及能源、电子电气、通信技术、医疗设备等。2010年集团实现销售额760亿欧元,盈利41亿欧元,全球员工有40.5万。

西门子每年在全球采购130多个大类货物,价值400多亿欧元,超过年销售额的一半。其中约230亿欧元用于采购同工业、能源和医疗技术这三个事业部生产相关“直接产品”,即半成品和和零部件。170亿欧元用于采购集团通用产品,其中信息产品和市场营销产品等“间接产品”采购额为100亿欧元。2008年之前,西门子的供应链是垂直型的,各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供应链。

2008年4月,西门子制定了供应链管理倡议。当年11月,董事会专门设立了负责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服务事务的董事一职,由Babara Kux担任。供应链董事下设管理团队,共有100多名员工,其中的高管包括集团三个事业部的采购总经理、工业财务总监、中国区总裁和英国区总裁。供应链管理团队分为财务、直接材料采购、间接材料采购、战略和计划以及全球价值采购等几个部门。供应链管理团队是集团最高采购决策机构,已成为集团新战略的运营核心之一。西门子供应链管理的口号是更快、更好、更具创新和更环保。

事实上,西门子没有实行完全统一的集中化的采购。集团制定了供应链管理“60—25—20”战略。具体为:

2010年底前全部采购的60%实行统一采购,剩下的各事业部门仍有采购权力,但集团内部形成了集约化供应链管理网络,各采购部门相互协作。中期来看,在新兴市场的采购比例要从目前的20%提高到25%。供应商数量要减少20%。

2009年3月,西门子开始实行供应链瘦身计划,消减了20%的供应商,即74000家企业。集团认为,供应商应该更紧密地、更早地同西门子的产品开发相结合。集团实施供应链管理后针对间接产品的采购实行了集中采购,集中的订单压低了采购成本。据麦肯锡咨询公司估计,实行供应链管理后西门子采购成本至少降低了5%。

西门子的供应链中有1000家左右的大供应商,他们背后有自己的供应链。这些大供应商可以看作西门子供应链的分链条,因为他们背后又有着自己的供应链。西门子认为,选择分链条要精益求精。当今的竞争已不再是供应商A和供应商B的竞争,而是供应链A和供应链B的竞争。

西门子的供应链管理战略中十分重视新兴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规模迅速增长。西门子在新兴国家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30%,但在新兴国家的采购额只占全部采购额的20%。为了降低成本而增强竞争力,西门子将加大在这些国家的采购力度。中国在此备受西门子青睐,这也是为什么在供应链管理团队中特意吸收中国区总裁的原因。举个例子。西门子将为中国高铁建造100组列车,其中西门子自己的供货额仅为7.5亿欧元,而中方两家合作车辆厂的供货额将达30亿欧元。

西门子的供应链管理还重视环保内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集团计划到2012年底前投资1亿欧元打造绿色生产。今明两年内西门子将派环境专家检查供应商的环保情况,目标是使供应链每年节能1.7亿欧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50万吨。2010年西门子开发出一套“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网络教程,所有采购经理必须接受该教材培训。当年西门子的主供应商中有953家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力自我评估。以中国为例,西门子在上海、北京和深圳为中国供应商举办了首届可持续发展交流会。西门子还为供应商制定了一套行为准则(code of conduct)并经常检查其遵守程度。

给中国供应链管理型外贸企业的启示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中国不可能永远依靠人口红利走低劳动力成本之路。况且中国大陆面临的外贸环境日趋不容乐观,针对中国“双反”案件不断增多,而且正在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要提升产业结构,努力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两个高端,即研发和销售。中国要努力发展和促进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型企业。21世纪的竞争可能不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现在的趋势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间正在加快战略联盟的步伐。

大企业要努力优化自己的供应链

要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大企业已经有实力进行全球采购。我们的企业要培养世界眼光,不能仅满足于接单—生产—出口模式。从前的“两头在外”的加工模式是当时条件下合适的模式,但只能带来价值链最低的部分,已不能满足外贸企业产业升级的需要。大企业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对采购、供应商选择、运输配送乃至国外销售商选择等供应链环节的研究,努力整合资源。邮政、铁路、航空等具有天然优势的大型运输企业要努力依托自身优势,建设自己的供应链管理服务部门或子公司,成为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中小企业要努力融入到全球供应链中

对于中小企业,受自身实力所限,最现实的做法应该是找准市场定位,成为本土大企业或者外国企业的供应链中的一环。争取获得长期稳定的合同,从而确保企业获得规划未来发展的基础。

要下大力气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性话题。跨国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形象都十分关注环保、节能减排。是否取得某项绿色证书已成为跨国企业选择供应商的必要审核条件。我们的企业一定要加以重视,努力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作者简介:陈玉平,国际航运物流博士,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凌峰,国际航运物流博士生导师,国际物流学会委员。)

作者:陈玉平 王凌峰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育论文下一篇:城管工作报告(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