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土资源幼儿教育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基础教育中不断深化,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乡土资源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与主动性。本文分析了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地方特色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策略,促进农村乡土资源在地方特色户外活动中落地生根。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乡土资源幼儿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乡土资源幼儿教育论文 篇1:

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价值与利用

乡土教育资源主要指幼儿园所在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其中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田野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等。人文资源包括民间游戏、歌谣、手工艺品、节日、风俗等。

一、乡土教育资源的价值

在农村幼儿园纳入乡土教育资源,既可以解决幼儿园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又有丰富的育人价值。

(一)加深幼儿对生活环境的认识

乡土资源是蕴藏于生活环境中的活教材,幼儿通过对生活环境中事物的细心、主动观察和趣味探索,以自己的眼光去发现事物,以自己的心灵去感知事物,从而更好地认识生活环境、丰富知识结构。

(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

乡土资源有取之不尽的田野资源、动物资源、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激发幼儿了解自然、感受自然的兴趣和能力。比如在区角投入蝌蚪,既让他们观察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又培育了他们对小动物的爱心。

(三)增强幼儿对乡土文化的感受

充分利用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能让幼儿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比如把一些当地的名胜古迹图片、特色鲜明的民间美术做成主题墙,把当地的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区角游戏,可增强幼儿对乡土文化的感受。

二、乡土教育资源的利用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开发、选择、整合与利用丰富的乡土资源,是农村幼儿园实现“教育生活化”的重要途径。

(一)家校共同參与乡土资源材料的收集

幼儿家长很熟悉他们的生活环境,对乡土资源了解得很多,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等形式,宣传乡土教育资源的作用,发动家长带领幼儿积极参与到乡土资源材料的收集活动中来。如围绕“认识竹子”这一主题活动,我们很快收集了竹盆栽、竹筒、竹竿、竹篾、竹滤器、竹筛、竹背篓、竹筐、蒲扇、空竹等一系列的竹及竹制品,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材料资源。

(二)有目的、有层次地投放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分有关人文民俗内容的隐性资源和物质材料的显性资源。在显性资源利用中,应有目的地投放材料。例如制作交通工具的玩具,则投放体块特征鲜明的蔬果和竹木插接材料;开展“我把树叶分一分”的分类活动,应投放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方法对树叶灵活分类,体验分类方法的多样性。

投放的乡土资源还应考虑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投放资源。例如,在隐性资源的利用中,小班活动可多选择游戏性强的民俗主题,而大班教学,则多选择集知识性与娱乐性一体的内容开展活动。在显性材料资源的投放中,注意适应幼儿动手能力实际,例如在“数一数、捡一捡、装一装”的益智区角活动中,我们首先投放颗粒比较大、易于操作的核桃,待其大部分幼儿能熟练操作后投放颗粒较小的蚕豆、黄豆、绿豆等材料,这样既训练了手指精细动作,也开发了智力。

(三)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创设

可通过选择丰富多样的乡土材料,制作出有趣味、有美感的挂饰物和墙面装饰物,用以布置幼儿园的走廊、通道、楼梯和教室入口等。这样,既让幼儿在面对熟悉的材料时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彰显幼儿园的环境特色。

各地乡土资源具有不同的特色,只有在幼儿活动中充分利用乡土资源的价值,才能丰富幼儿生活,增添幼儿乐趣,促进幼儿发展。

(作者单位:成都师范学院,成都 611130)

作者:罗群 王清

农村乡土资源幼儿教育论文 篇2:

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地方特色户外活动

【摘 要】 随着新课改在基础教育中不断深化,农村乡土资源在幼儿园教学中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乡土资源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与主动性。本文分析了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地方特色户外活动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策略,促进农村乡土资源在地方特色户外活动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 农村;乡土资源;幼儿教育;户外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合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教育质效化、低成本化发展是新时期提升基础教育质量,补齐教育短板,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因此,强化本土资源的综合运用,是幼儿户外教育活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地方特色户外活动的必要性

当前,很多幼儿园在教育发展中都强化了想乡土资源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直接促進了乡土资源在教育中的发展与运用。目前很多幼儿的父辈都是源于农村,在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进程下,人们的思维观念及乡土情结逐渐变化,思维的更新与乡土情结消逝形成鲜明对比。新时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工作抓早抓小,充分挖掘乡土资源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资源与农村特色文化来拓展幼儿的视野,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内在兴趣,还能促进幼儿认识大自然,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加深幼儿的本土文化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二、利用农村乡土资源开展地方特色户外活动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的发展进程中,适当地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能够让幼儿充分地体验到大自然的魅力,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例如:利用宝堰地区特有的原始环境,通过户外活动区域间划分的模式开展不同类型的户外特色活动。在宝堰老街上开展游园活动,利用宝堰面条馆增强幼儿的生活体验,充分培养幼儿的生活动手实践能力。

(二)充分利用自然物品

玩具是幼儿成长中重要的物品,更是户外特色活动的重要载体。我园常见的乡土特色资源有沙包、独轮车、绳等常见的乡土文化物品。我园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通过消毒、制作、包装的方式变成了幼儿户外活动中爱不释手的玩具。同时,注重玩具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利用乡土资源麦秆作为游戏棒,孩子们可以利用麦秆在活动中编织辫子、吹泡泡等。

(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是重要的户外活动资源,教师在户外特色活动的打造中可以搜集多种多样的本土特色游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我园依托宝堰地区红色文化背景,开展了“新四军抗日野战区域游戏”,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道具,在区域内形成你追我赶的对抗游戏氛围。同时在区域内增加了攀爬网、吊桥等具备一定难度的玩具,让幼儿充分体会到完成目标中的困难,增强学生面对生活的毅力和耐性。

总的来讲,农村乡土资源是幼儿教学和户外活动的重要源泉,为拓展幼儿教学课程内容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农村乡土资源具备浓郁的地方特点,受到传统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是提升幼儿活动感知和生活体验的重要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农村乡土文化资源,促进幼儿户外活动质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靳芳. 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J]. 学周刊,2017(11).

作者:杨媛

农村乡土资源幼儿教育论文 篇3:

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

【摘要】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是低成本、高成效、易推广,操作性强的课程建构行为。但现时很多农村幼儿园在开发与利用本土资源幼儿园课程服务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幼儿园过于追求城市文化、幼儿活动意识牵引过度、幼儿活动内容过于单一、师资力量过于薄弱等。解决这四个凸显的问题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地域特点,科学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支持教师创建适宜的本土课程;激发教师创建本土课程的内驱力;提高教师创建本土课程的积极性;拓展教师创建本土课程的执行力。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高质量发展教育事业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是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的低成本、高成效、易推广、操作性强的有效途径。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各种资源,构建适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对幼儿都有魔幻的吸引力。一日活动皆课程,社会生活就是幼儿的学习内容。所以,在课程中融入本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可以让幼儿园课程体现本真特性;可以培养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可以提升课程的适宜性;可以促进幼儿园内涵文化发展;可以促进教师课程开发的专业化发展;可以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可见,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的重要性是不容忽略的。但是,纵观现在的农村幼儿园在开发与利用本土资源为课程服务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的观念概述

本土课程资源进行概念界定时,是把本土课程资源拆分为了“本土”和“課程资源”,对本土课程资源的内涵并没有统一界定。冯季林提出,本土课程资源是包括乡村自然条件、本土文化、民风民俗、乡规民约等物质性和非物质性资源的总和。王翠苹认为,本土课程资源是能反映所在区域特色的资源总和,她从资源性质和空间两个维度,将本土课程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以及园内资源和园外资源。王颖莉总结指出,本土课程资源是能够反映某个特定区域的群众心理和风俗文化的各种特色资源。总的来说,众多学者都是从某个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阐述本土课程资源的概念。

二、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中,包括教师、学校、教育部门、家长都存在一个共同的误区,在经济发展和教育基础不同的情况下,一味地与城市幼儿教育看齐。幼儿园的教育发展应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方向,城市幼儿教育虽然发展良好,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一模式适用于农村幼儿园。因此,在这一误区的影响下,虽然农村的幼儿园努力发展,但是所收获的结果却不尽人意。

(一)幼儿园过于追求城市文化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经常偏离幼儿园的园情、生情、师情和地情,采取“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城市幼儿园的课程经验,致使课程缺乏生活气息,脱离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导致幼儿园课程有“纸上谈兵”之嫌,没有操作性,幼儿没有动手的机会。离开了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离开了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幼儿摆弄的是不熟悉的教玩具,幼儿园的教材被城市通用教材替代,失去了农村幼儿园原本该有的独特本土气息和色彩,课程内容与本园实际严重脱节。

(二)幼儿活动意识牵引过度

开展幼儿游戏活动首先要保证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能高控幼儿的活动行为,从而对幼儿活动意识牵引过度。但现实的情况是,农村幼儿教育中因教育意识、家长需求等因素,只着重开展活动的效果,而忽视了幼儿游戏活动的出发点,造成了幼儿活动意识牵引过度。如,有些教师在进行幼儿游戏活动时,会主动对幼儿的思想和认识进行规范,如果绘画就会严格规定绘画的目的,应该怎样进行绘画,应该画成什么样子。这样虽然充分减少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和工作任务,却降低了幼儿的绘画积极性和创造力。事实上,幼儿的选择权利很少,因为不少教师习惯替幼儿作主。因此,在进行教育设计时将指定的、有限的资源给予幼儿,忽视幼儿的想法,出现强制性的教育模式。

(三)幼儿活动内容过于单一

当农村幼儿园将自己的发展路线定位在城市方向时,就限制自己可以开展活动的方式。而且,有些幼儿园对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用成人的思维去估计幼儿的想法,去设计幼儿活动。只有幼儿能够理解、能够思考的活动才能产生有效的教育结果。正因如此,活动内容的单一化使农村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没有利用本地的有效资源,结合幼儿实际的身心发育特点,幼儿园教育不成功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四)师资力量过于薄弱

通过调研发现,教师学历不高,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缺乏等情况在农村幼儿园里均存在,由于历史原因,学前教育在过去以推向社会办学为主。在这样的氛围下,学前教育在各方面都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尤其在师资方面更是明显。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对课程的研讨很欠缺,更缺乏进行深层次的研讨,对本土资源可用性视而不见,对利用农村资源为幼儿园课程服务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就算有教师能有利用农村资源为课程服务的意识,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的课程构建培训,使得本土资源利用率不系统,比较零散,教师对农村资源的使用认识缺乏广度和深度。这就妨碍教师挖掘本土资源的能力养成,导致在实践中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的程度比较低。就算有涉及也只是单纯地运用了自然环境的一些素材,而人文资源却没有很好地融入进去。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过于单一化和表面化,让教育性丰富的农村资源失去有效的教育性,错失生态而低成本、高效度的教育资源,错失很多对幼儿教育的大好时机。

三、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地域特点

农村的室外环境是丰富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点,将地域特点应用于教育教学。如,春天的柳枝刚刚发芽,可以带幼儿到田野间寻找刚刚冒芽的小草。语言区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花红柳绿的春天;美工区可以让幼儿带上画笔将自己脑海中的春天画在纸上;科学区可以让幼儿找到大树的纹路,等等。在一场夏雨刚过的时候,树林中的蘑菇会争先恐后地冒出脑袋,教师可以带幼儿去山上采蘑菇,每个教师固定看管几个幼儿。在采蘑菇的过程中,教师可将菌类的分类、产生原因、是否能食用的区分方法教给幼儿。当秋季来临,可以让幼儿再次来到山野间感受丰收的喜悦,试图让每个幼儿回忆春夏时的景象,告诉幼儿,只有春种、夏长才能换来秋收,带领幼儿多了解一些成熟的果实的样子。这样的教育行为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学习方式,很多本土资源可以直接成为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教玩具。

(二)科学利用自然资源

城里的幼儿可能有豪华的游乐场、温馨的亲子园,但是农村的大地是广阔的,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也是生长在城里的幼儿所望尘莫及的。农村幼儿园的自然景观,从一草一木到一山一水都是教师教学的教具。愉快的户外课堂让幼儿的身心感受自由的幸福。室外活动,教师要在保障幼儿的安全下带领幼儿亲近植物,采集花草和昆虫的标本,讲解关于环保的重要性,让幼儿从小就知道自己家乡的山山水水都是珍贵的,是不可复制的。在水、土、沙、石、木等物质的初步了解中,农村幼儿园的幼儿也占有优势。对于自然资源,他们更有机会亲自碰触。在晴天到户外感受阳光的美好,在夏季亲手种植自己喜欢的花卉。在这个小小的环节中,感受耕耘和收获的人生重要的道理。这些既有意义又温馨的活动其实就是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果在教学中应用好了就可以让幼儿与大自然有不一样的共舞。理查德·洛夫提出的“自然缺失症”,就是强调要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让幼儿的五感得到充分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三)巧妙运用农村文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只有社会与儿童找到完美的平衡点,幼儿对于活动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兴趣。”农村资源,农村的乡土文化可以使农村幼儿园开展不同的原生态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来开展幼儿的活动。比如剪纸等活动,既可以增加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增加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平时可以收集和了解村里一些留守老人的资料,可以每星期固定让幼儿任意准备节目,然后带领幼儿去老人家中为他们表演节目,帮老人收拾家务,也可以趁机让老人讲些关于风土人情的故事给幼儿听。现在的幼儿生长在幸福的年代,对于祖辈曾经历过的艰辛很陌生。因此,可以让老人讲他们年幼时的苦难,使幼儿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样,幼儿既得到了劳动的机会也获得了爱心的力量,还增长了知识,一举多得。

(四)巧妙使用农产品

相对城市幼儿园,农村地区可用物品更多样,对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开发智力是很有作用的。这些物品资源既不消耗太多资金,又唾手可得,随时可以收集和利用,而且可以在生活中使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指导幼儿做手工艺品,比如,柳树的枝条可以编出花篮和帽子,沙子可以堆砌小小的城堡,狗尾草可以编织小动物等。“变废为宝”既丰富幼儿的创造能力又让幼儿从小学会勤俭节约,也增强环保意识。农村院落宽敞,教师可以将自己小时候玩的丢沙包、跳格子、跳绳等传统的游戏教给幼儿。这会是一种特别的乐趣。如,将跳房子、放风筝等游戏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幼儿在学习时玩耍这些游戏,品味这些游戏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同样,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民间文化如木偶戏、龙船等,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思维特性,对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做好全面的认知。这样的教学发展过程有助于幼儿形成活跃的思维,幼儿对于本土文化的认知也会变得更加深刻。教师要按照幼儿的学习特性,鼓励幼儿进行自由探索,让幼儿完成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及自我探索能力,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民族责任感。鼓励幼儿热爱本土文化,专注幼儿课程教学开发,提升农村乡土资源课程能力。

生活在农村的幼儿虽然没有先进的玩具和完善的教育环境,但是大自然却是伟大无私的。教师利用游戏活动带领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作为教学软件之一,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到各种知识。幼儿时期的思想引导很重要,如果能让他们通过家乡的一草一木了解人类、了解自然。那么,在日后接触大都市的他们也一定会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将来更好地回报家乡。当然,游戏活动和农村自然资源这两者还需要教育者和教育部门的重视才能更好地融合实施,这也必然是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为本土幼儿园课程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为农村幼儿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合理建构和优化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幼儿营造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平台,为幼儿的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最需要的是寻求低成本投入的路子,尤其是经济有一定制约的农村,开发与利用农村资源是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只有立足于农村实际,回归大自然,回归幼儿本真的生活,才能使农村资源为课程服务,才能使农村资源真正“活”起来,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柯小卫.陈鹤琴传[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1):81-84.

[4]冯季林.论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导刊,2010(1):2.

[5]王翠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2: 16-17.

[6]王颖莉.农村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探索,2015(10): 42-44.

[7]潘晓琴.挖掘自然资源展现农村特色——谈农村自然资源在区域活动开展与环境创设中的运用[J].教师,2014,29(6):81.

[8]李巧红.挖掘农村资源开展幼儿区域教学活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3):67-68.

[9]孙婧.农村幼儿园的隐性课程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10]蔡蔚文.農村幼儿园课程现状的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 陈小凤

作者:张燕

上一篇:工会发展年度工作报告下一篇:个人工作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