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科技园区管理体制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园的运行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国内外科技园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在运行管理上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对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为其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提出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科技园区管理体制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科技园区管理体制论文 篇1:

大学科技园需要开放的视野

国家教育部科技司是我国大学科技园区建设的积极推动者之一,1999年6月,该司领导与科技部高新司领导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之前的一次会面中,谈到如何充分发挥高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做更大贡献,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合起来推动此事。

1999年8月举行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高等院校要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开发区去转化成果,同时鼓励高等院校创办科技园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高新人才。

借着技术创新大会的“东风”,当年9月,科技部和教育部共同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的通知》,并由时任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与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挂帅,科技部和教育部联手成立全国大学科技园指导委员会。2000年,科技部和教育部印发《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认定管理程序和评估指标体系。

“大学科技园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国家对大学科技园的推动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国家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武贵龙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说。

《商务周刊》:我国的大学科技园发展从早期阶段到现在走过了一条怎样的道路?作为大学科技园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成员,您如何评价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和现状?

武贵龙:中国的大学办科技园历史,可以追溯到东北工学院(后更名为东北大学)1988年开始建立的“东大软件园”。但大学科技园大规模的发展,是从1999年开始逐步推动的。截至2005年年底,经国家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有50个。中国大学科技园依托97所高等院校和6所研究机构,目前已经投入运营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科技孵化器170多个,孵化场地近400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5700多家,累计孵育毕业企业1400多家,园内企业累计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6000多项,设立各类开发机构880多家。

目前中国的大学科技园总体已经形成四大特点:第一,数量增加很快,“十一五”规划总数达到80家;第二,规模逐渐扩大,入园企业、孵化企业、销售收入、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解决就业等方面的指标都大有提高,比如大约已提供了10万人的就业岗位;第三,办园模式多元化,我们总的指导思想一开始就是强调因地制宜,可以搞一校多园,多校一园,体制上可以有校主办,政府主办,以及学校与企业或政府合办;第四,趋于国际化,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其中一个主要的表现应该是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国际一流的国家大学科技园,比如国际上对清华大学科技园就比较认可。2004年10 月在天津召开的国际大学科技园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从规模、成果转化效果、企业孵化等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了良好的国际影响。

《商务周刊》:大学科技园发展速度这么快,与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那么除了政策面的推动之外,各级政府为大学科技园建设还提供了哪些支持?

武贵龙: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都非常支持大学科技园建设。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设立风险基金提供经费支持,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偿,还有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大学科技园自身必须强调大学的特点,离不开大学的人力、技术和信息等资源,为此,各个地区出台了许多政策吸引大家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我觉得这些政策的效果还是相当明显,你要到各大学科技园走走就能够体会到。大学科技园所涉及到的国家的、地方的、学校的、包括有关部门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当然这个体系还有待于完善。

《商务周刊》:针对现在大学科技园在体制上有多种形式的现状,下一步政府会做一些规范吗?而且目前全国大学科技园在地区发展不够平衡,接下来我们如何解决?

武贵龙:按现代企业制度来规范大学科技园建设,这是大家都在强调的,但又是在积极探索的。从现有的优惠政策来看,有一些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有些是针对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专门针对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还没有什么特殊政策。现在大学科技园有一部分是在高新区,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不在高新区的相对艰难,这是事实。此外科技部每年有一定的经费来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比较好的大学科技园走到现在,的的确确是靠自身的一些优势特色,包括地域因素。目前,科技部牵头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鼓励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优惠政策。

《商务周刊》:刚才您谈到清华科技园,您认为清华科技园在发展模式上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何能得到国际上的认可?

武贵龙:清华大学科技园发展到现在颇具影响,和清华大学本身的影响有关。2003年我们在武汉开了一次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教育部领导在讲话中总结了大学科技园比较成功的8种模式,分别是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中科技大学、燕山大学、东北大学。清华科技园的发展也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

科技园的建设,在同样的政策和同样的环境下,关键还是在人,需要一种开放的视野和广开思路的开拓精神。我认为清华科技园的成功总结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是清华科技园主园区的发展,很好地实现了学校的资源与社会资源、资本等的结合;二是它在全国各地,比如珠海、南昌办了一些不同的园区,这些园区也利用了主园区成功的运作经验,从清华科技园的规模来看,它跟其他科技园比起来总量最大;第三,清华科技园的国际化现在已经成为其他大学科技园的学习榜样。在国际上,清华大学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反过来,清华科技园也能促使清华大学尽早跨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清华大学科技园开始发展时是靠清华大学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和它在人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清华科技园又反过来对提高清华大学的影响力和实力起了重要作用;第四,清华科技园很注重与国际上成功的大学科技园的交流,它的发展为我们更好地与国际大学科技园接轨、沟通和融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正在筹备国家大学科技园协会,其秘书处和办公室就设在清华大学科技园,通过这个协会加强和国际大学科技园协会的交流,比如我们正在与英国大学科技园协会进行的交流。

《商务周刊》:从我国大学科技园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跟国外先进的大学科技园相比,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

武贵龙:“十一五”期间和下一步大学科技园发展,我们考虑也还有一些问题要解决,比如我们的一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同模式自然有不同的运作机制,但如何能寻找到契合当地实际的科学有效的一种体制和机制,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许这一时期是有效的,但随着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区域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产生一种新的模式。第二个问题是科技园现在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有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条件的约束,同时还有地域条件的影响,从可利用的资源、园区的影响以及它的效果来讲,在北京和在云南就是不一样。第三个问题,现在大学科技园能否发展得更快、更好、更规范,实际上需要解决一个投资问题,或者说国家怎么投入的问题。在国外,特别是美国,它的高校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因素是有一个风险投资体系在提供支持,我们国家这方面还比较欠缺,这跟我们国家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国家的政策都有关系,这是个大文章。实际上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肯定有风险,这个风险谁来承担?国家也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这也是下一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大学科技园区管理体制论文 篇2:

高校科技园运行管理的经验及建议

摘 要: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园的运行管理体制也需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国内外科技园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在运行管理上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对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为其运行管理机制建设提出建议,以促进高校科技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技园;运行管理体制;社会化服务体系

高校科技园是以较强科研实力的大学为依托,通过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为大学发展、科研成果产业化,特别是大学社会功能的延伸提供场所和实践基地。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园的功能不断拓展,肩负的使命也越来越多。其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体制,促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创造,新产品的开发,创新人才的培养及科技成果的转化。

国内外科技园运行管理经验

国内外科技园区经历了相对较长的发展历程,在运行管理上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高校科技园可借鉴这些成功的管理经验,来完善自身的运行管理体制。

我国的中关村科技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园发展的典范。中关村科技园既实行管委会集中管理模式,同时又采用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做到有“统”有“分”,“统”“分”结合,发挥各方优势,调动多方积极性,共同参与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在人才引进方面,中关村投入大量资金,运用内挖外引,坚持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并举的人才政策,形成大量高端人才集聚,领军人物汇聚的良好局面。如今,中关村科技园已发展成为“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制度创新先行区和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国外的科技园区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运行管理体制相对比较成熟、完善。美洲、欧洲、亚洲都有成功的科技园发展典范,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研究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它通过政府支持、开放型生产结构、股票期权、共同决策与管理、部门分权与平等化制度、完善的专业化服务体系等适宜的运行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今天全球顶尖技术的发源地与聚集地—硅谷。

法国索非亚安蒂波里斯科技园采用“混合建设型”的建设模式,即同时吸收市场和政府的两种力量,实行所有企业都参与园区管理,基本确定形成了三角形管理架构。其管理经验成为法国其他科技园效仿的典范,使法国的科技园无论在规模、水平和驻园公司的数量,还是从业人员素质方面都在欧洲拔得头筹。

韩国政府专门为大德科技园设置了《大德研究开发特区育成特别法案》,将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迁入大德园区,并协同临近的几所大学为科技园输送优秀人才。韩国政府通过专项基金等方式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大德科技园区的产业发展,启动超大集成电路等多个计划。向园区的各个科研院所、研究特区和大型企业投资数百亿美元,使大德科技园发展成为亚洲著名的科技园区之一。

从以上各国科技园的发展壮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科技园区的发展中充当了有形或无形之手,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管理上加强引导使科技园区健康发展;二是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利用科研院校的优势培养所需的高科技人才,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最终形成高端人才的汇聚;三是有力的服务保障体系:从确保服务质量入手,积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服务管理,建立起自上而下的服务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形成了严格的服务考核机制。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科技园区健康、有效运作的有力保障。

我国高校科技园的发展

1988年,东北工学院(今天的东北大学)抓住沈阳市兴建南湖科技开发区的契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校科技园。由于受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东北工学院科技园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高校科技园这一新生事物标志着我国教育、科技体制的改革有了新的突破。

20世纪90年代,我国从政府层面推动高校科技园的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建设科技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在这一时期内,我国一些大学创办了各种形式的高校科技园,如校内科技创新园、开发区的“区中园”、新开辟的科技园等。先后建立的高校科技园有:上海工业大学科技园、北京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科技园等。

21世纪前十年,我国高校科技园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教育部、科技部先后审批通过了8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涵盖了24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34所高校。其他形式的高校科技园更是不胜枚举。呈现出政府大力支持、开发建设模式多样化、重点大学和一般性地方大学积极参与创办高校科技园的局面。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我国的高校科技园在运行管理体制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科技园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呈现出体制多元化、运营企业化、竞争国际化等新的发展趋势。需要在运行管理体制上作出调整,摸索一套更加合理的管理体系,使高校科技园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高校科技园运行管理的建议

1.充分利用政策,争取政府支持

世界各国科技园的发展表明,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是科技园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1999年,我国专门作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支持发展高校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知识和智力密集、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高校科技园的建设。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鼓励和支持政策。高校科技园应仔细研究各级政府部门制定的关于高校科技园发展的各类优惠政策,在众多的优惠政策中找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专利资助、高端人才资助等政策支持。密切联系地方政府,争取将大学科技园纳入地方发展规划中,在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突出园区特色,找准目标定位

高校科技园应具有孕育创新科技成果的功能。创新是高校科技园的灵魂,不断地进行科学技术突破性创新、孕育成果转化是高校科技园的重要功能之一。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国家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高校科技园应为高校培养和汇聚创业、创新人才。在高校科技园运行发展过程中必将培养、吸引一大批高精尖的创业人才。只有不断培养并吸引、集聚大批的人才,才能保证科技园的持续快速发展,反哺高校的创新能力。高校科技园应利用大学的人才优势、科研优势以及实验设备等,进行创新科学技术的转化,促进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除了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人才,建立多元化的培养、任用、配置等一系列有效的保障体制,还需持之以恒优化环境,挖掘人才资源的开发深度,搭建更多更好的发展平台。

3.建立准入机制,引进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高校科技园的准入机制,即根据园区的功能定位和特点,对入园的单位进行严格审查,筛选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符合园区发展规划的单位入驻园区。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根据不同园区的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园区准入机制,限定入园企业的性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入园企业的质量和创新能力。园区的准入机制能够控制入园单位的质量,形成优势专业方向的集聚和特色鲜明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高校科技园应紧紧围绕园区的发展规划,从入口上把握入园单位质量,防止创新能力弱、技术含量低、环保不达标的单位进驻园区。对于符合园区发展规划的单位,园区的管理部门应该给予相应的扶持措施和优惠政策,吸引其进驻园区。同时,园区应该引入社会化管理制度为入驻的单位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按照专业化服务的要求,调整结构,转变观念,本着科学、精干、高效的原则,为入驻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改善园区环境和条件,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入园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环境。

4.利用大数据手段,建立智能化的管理体系

建立智能化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和创新能力。当今,大数据、云平台等先进技术的出现,对园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化园区建设是创新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的最终途径。智能化园区管理是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将科研、管理和服务活动,全部通过信息化园区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园区的“神经系统”,完成园区信息的传递和服务。

在智能化园区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行政办公系统、实验管理系统、会议视频系统等。建设智能化园区,将彻底打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实现精确管理,解决新园区与老校区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等困难。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园区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入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和管理软件系统,是对传统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必将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通过网络信息发布、网络会议、网上办公等方式,可以连接整合园区空间,节约办公资源;通过网络管理会议室、实验室等,可以提高资源使用率,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能;按照人、财、物等管理对象的不同,建立面向不同管理对象的各部门共用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分割,实现数据共享和管理的无缝对接。

5.实现社会使命,建立开放共享机制

随着时代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国家需要高校科技园承担更多的社会使命,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驱动力。建立开放共享机制,实现高校科技园的实验仪器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有偿或无偿使用,为其他科研机构提供科研咨询,帮助企业用户解决技术难题,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同时又解决了高校科技园试验仪器利用率不高,科研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科技创新成果的开放共享,还避免了重复性科学研究,节约了科技创新成本。

高校科技园的开放共享是社会发展趋势。国家需要在政策层面给予引导,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盘活存量,鼓励高校科技园实验仪器和科技成果的开放共享。高校科技园成立之初就要打破自我服务的思维模式,考虑到未来的开放共享,对开放共享的可行性和举措进行深入研究,构筑有效的管理模式,健全开放共享的管理体系,提高开放共享的效率。实验仪器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开放共享,拓宽了人才培养渠道。利用开放共享的契机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公共服务体系,集中有限资金,构筑高水平的研究平台,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发挥资源效益,提高整体研究和创新水平,实现高校科技园的可持续运行。

总的来说,园区管理体制没有统一模式,也没有优劣之分。至于采取何种体制,必须考虑到整个经济发展环境、社会文化传统、园区发展阶段、园区功能定位等因素;应根据条件变化来推动科技创新,对管理体制进行革新。针对不同高校科技园的特点,结合所属高校发展的具体情况,探索并实践运行具体的管理体制和办法,在实践中对运行管理办法进行修正、优化。

参考文献:

[1] 李永顺, 贾磊, 姜鹏. 大学科技园管理运行机制探究[J]. 中国高校科技, 2014(1).

[2] 安毅. 国际知名科技园管理体制比较和借鉴—兼谈未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D].首都经济杂志, 2002(9).

[3] 李云. 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2010(5).

[4] 朱文斌,邵明国.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浙江大学高校科技园的规划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

[5] 仇松杏, 刘运玺. 论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历史[J]. 研究与交流·江苏科技信息,2013(11).

[6] 夏海力. 苏州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3).

[7] 陈祥南. 高校多校区科学管理策略探究[J]. 基建管理优化, 2013(25).

[8] 张武升,张华等.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经验[J].山东高等教育,2014(2).

[9]刘建新, 姜尔岚, 程昌华. 高校多校区功能定位与管理体制探索[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12(2) .

[10 ] 赖举, 宋伟, 任冬林.地方政府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的政策研究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 2012(4).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卜 珺]

作者:王志强等

大学科技园区管理体制论文 篇3:

浅谈大学科技园模式的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

摘要:文章以浙江省高职院校园区建设经验为实证案例,分析了大学科技园区的发展与现状,提出了基于大学科技园的形式建设高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想,讨论了园区在集成高职院校“科研、生产、实训、顶岗、就业、创业”需求的作用,着重在校企合作、多元化投资、企业孵化与培育及自主创业的机制方面,分析了园区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生产性实训;高职;校企合作;园区模式

国内近年来提出的生产性实训的模式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种突破性尝试。由于生产性实训的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仿真或纯消耗的实训,它需要通过企业的实际生产与经营来重现工作过程的全真环境,并由高职学生参与轮岗式的“顶岗实习”,因而,必须兼顾到企业的内在需求,才能确保实训基地的存在与持续。这无疑需要校企之间具有一种相对长期和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并有保障和运转机制。因而,科学大胆地寻求这种新的校企组合模式及机制,对建设好生产性实训基地十分富有价值,其中采用大学科技园的模式就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自1989年东北大学率先组建国内第一家大学科技园以来,全国至今已经出现了6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这62个大学科技园区一般均由本科院校组建,但这个现状目前已经得到改观。至2008年年底,浙江省已有11所高职院校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尤以“温州电子信息科技园”和“安防科技产业园”为典型,前者由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温州电信公司、温州忠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四家单位出资共建,后者由后者则是由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与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出资共建,本文作者曾作为课题组的主要成员参与了“安防科技产业园”的论证与园区机制的设计。

依园区的定位,高职院校采用大学科技园区的形式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期望能在园区中集成“科研、孵化、生产、实训、顶岗、就业、创业”的功能,以反哺来推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并通过学生的“顶岗实习”带动就业和创业。从理论上讲,这种组织形式和园区的机制必然有其规律性,其模式的可行性需要必要的论证和实践的检验。

一、大学科技园区的发展与现状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史源于国外,其建园的初衷和模式不尽相同。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科技园在理论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定义和统一的模式。在中国和英国,大学科技园被称为Science Park;在美国,被称为Research Park;在日本和加拿大,被称为Techno Park;在法国,被称为Techno Pole;在德国被称为Technologic Fabric。尽管称谓各不相同,但对于园区的功能和性质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即强调与企业和社会的对接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世界上第一个大学科技园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于1951年首创,命名为“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即今天闻名于世的“硅谷”。五十余年来,该园区涌现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成就了思科、惠普、英特尔、苹果、甲骨文等一批知名的企业,形成了具有创新能力的IT产业链,带动了美国本土大学的发展和人才就业,也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才。据美国2004年的调查数据,该园区带来的成就是使美国加州“硅谷”地区的人均收入达到5.3万元,是美国人均收入的1.6倍。在长达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有效对接,获取了相当宝贵的成功经验,在欧美产生了很大影响。1970年,欧洲成立了第一个大学科技园——英国剑桥大学科技园,至2008年止,剑桥大学科技园覆盖了1200多家企业,就业人数达到35000余人。以致在后来,包括德国、法国、加拿大、芬兰、意大利等欧美各国,相继模仿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的模式,创建了本国大学的科技园。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等,也都建有大学科技园,如日本的筑波大学科技园,现园区的就业人数达到了15000余人。至2008年年底,在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大学科技园有1000余个。

中国第一家大学科技园由东北大学于1989年始建,现已延伸为东北地区著名的“沈阳三好街”。此后,在1991年至1994年,北大和清华相继建成科技园,并以社会化管理方式组建了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之后延伸为北京地区著名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从建园的动机上看,初期组建大学科技园的行为主要是源于高校自身,它并未直接涉足到政府的层面,这个阶段的自我发展大约经历了12年的时间,直到2001年,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才开始制定大学科技园的考核标准,并联合认定和审批了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同时由清华大学牵头成立了行业性的中国大学科技园协会。

这些大学科技园借鉴了国外的园区经验,完全引入了市场化机制,专门成立了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进行管理,通过校企合作方式的方式招商入园,重点扶持市场化前景好、孵化能力强、产业化速度快的科研项目,予以成果转化和推广。仅以2006年的数据为例,全国50家大学科技园在孵的企业为6075家,其中研发机构1084家,高校师生自办企业1110家,入园企业总收入为271.9亿元,工业总产值为201.1亿元,实现的净利润30.1亿元。至2008年底,全国国家级的大学科技园已经达到了62家,已经孵化了近15000家企业,在信息、生物、新材料等许多产业领域实现了重点突破和技术跨越。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科技园在发挥高等学校“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方面,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其中园区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功能,吸引了高职院校的注意,早期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出现的“研究开发中心”代表了这样一种选择(表1)。

以浙江省為例,现有浙江大学科技园和浙江省大学科技园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其中浙江省大学科技园由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市江干区政府合建,现有入园企业85家,注册资金7000万元,规划用地1704亩,核心区用地317亩,而浙江大学科技园的建设用地为1700亩,以“一园多点”的布局分别在宁波、嘉兴、绍兴、温州、南昌建立了分园。此外,杭州市还借助这两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影响,引入了民营资本,组建了“东忠科技园”、“恒生科技园”,以及新加坡腾飞集团的“新加坡(杭州)科技园”等。

自2004年起,浙江省内一些高职院校通过参考大学科技园的园区模式,相继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科技园,特别是在2006~2008年间达到了一个高峰。至2008年年底,浙江省先后有11所高职院校通过与校企合作的方式,初步建成了大学科技(创新、创业、产业)园,占浙江省42所高职院校的26%(表1),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温州电子信息科技园”和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安防科技产业园”等,其园区的模式初具了传统意义上大学科技园的典型特征,均对入园企业规定了孵化和毕业机制的内容。

尽管目前浙江省内高职院校所建的园区冠以科技园、创业园或产业园等不同的名称,投资主体也各不相同,但从本义上讲,表现的都是大学科技园的不同形态,只是园区的定位和侧重功能不同而已。

二、园区模式的参考价值及可行性分析

考察前述大学科技园的现状,可以发现其入园的企业和高校的层次不尽相同。一是国外的大学科技园多数为名校主办,以研究型大学为依托,入园的也多数为知名企业。如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其入园的企业多为创新能力和技术能力较强的IT企业,而斯坦福大学本身也是美国名校,在美国并无社区学院或一般性本科院校组建科技园的先例,这从资料查新中可以得到证明;二是大学科技园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体制是社会化,因园区的规模大使得园区的投资并非完全来源于大学本身,除少部分由政府资助外,更多的是来源于企业集团的捐赠,其投资多元化及回报机制的特点表现得比较明显;三是园区通过社会化运营与管理,在研发、孵化、毕业、企业培育以及企业成长机制等方面运转有效,它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科技园的形式最为典型。

笔者认为,国内外知名的大学科技园区的模式不宜简单地平移即用,而是要思变与创新,其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本身的定位所限。首先,由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历程不长,使得在前期的发展中,并未在理论上对园区的模式给予更多的研究和涉足,对其规律性的认识尚有一个过程;其次,高职院校较之本科院校缺乏整体的科研力量,所建园区尚需兼顾生产性实训的功能,故不能在完全的意义上套用传统意义上大学科技园的模式,因而,既要防止走弯路,又要防止“水土不服”。从浙江省11所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的建设经验来看,只要参照园区的模式并结合具体的校情,就可以在思想上、经济上、管理上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可行性。

1.近年来高职教育理念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在深层次上已经奠定了改革的思想基础,高职院校早期出现的“研究开发中心”可以认为是园区模式意识上的萌芽和形式上的前身,虽然高职院校以往在生产性实训上从未采用过园区的模式,仅仅依靠一个模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它现在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这样的主流观点已被高职院校所认同,可以包容和支撑创新性的改革,因而,在思想认识上是可行的,能确保政策的科学制定。由于高职定位于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则这种“类型”与其它类别的异同必然需要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体现出来,同时,职业教育的层次性又必然要求高职体现出与中职的异同,这两个方面的交汇点在于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真正具有高技能。笔者认为,目前提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确保高职学生以“顶岗实习”和“工学交替”的方式,通过真实项目或全真工作过程的实训而获取技能,但至为关键的是校企合作必须持久有效,而且实训基地务必要具有较大的专业覆盖面以适应异构专业,使之不会因专业的更迭或招生的变化而导致基地的存废或闲置,导致失去对成本的控制。此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不同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校办工厂模式,而是需要对外开放基地,实现“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其目标的实现前提是高职院校本身务必具有一定的科研与技术服务的能力。显然,园区的集成与互补性、跨专业性及社会性等属性,都能在机制设计上彻底弥补这个缺陷,一旦采用园区形式设计生产性实训基地,则可使大中小多种企业形态共存、企业需求互补,最终使高职院校本身对生产性实训的成本可控。

2.园区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多元化投资渠道,引入一定的社会资本和风险投资基金,可以确保园区的运转资金,使之在经济上能够持续可行。

一是园区的存在将获得必要的政府资金扶持,这部分资金的获取需要首先符合政府的共建需求。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对与其共建的各个科技园都规定了相应的税收政策优惠,并按在开发区注册和纳税的入园企业规模和租赁面积给予园区一定的租金补助,前三年分别按100%、50%、30%的额度递减补助,现阶段的补助标准为10元/平方米·月。园区管委會可用此部分资金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性公共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和园区建设。此外,开发区还对学校与入园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申报立项的省级科研课题项目进行50%的经费补助。

二是包含园区基础建设和日常运转等,都将长期需要一笔较大的资金,若高职院校只考虑园区初建阶段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它的更大支出是发生在后期运转阶段。因而,当园区社会化管理后,园区的投资主体必须逐步转向多元化,吸引民营资本以创业基金、融资、担保、风险投资等金融形式进入园区,而入园企业则可按照园区的机制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园”投资了3000万、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温州电子信息科技园”投资了5000万,在创业基金方面,“温州学子创业园”获得了1000万元、“数字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获得了200万元。当投资目标实现后,园区将形成自身运转机制,实训的成本得到自然分担。

3.园区形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需要兼有孵化企业和培育企业的功能,高职院校因在园区的管理上居于主导地位,故园区管理必须逐步由学校转向具有社会化管理资质的专业公司,使之在管理上科学可行。目前,浙江省内11家大学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向此方向发展,以“高职科技创业园”为例,该园区已归由杭州高职科技园管理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并在2009年被认定为杭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享受一定的倾斜政策。从长远来看,高职院校在园区模式中尽管居于主体地位,并给园区附加了生产性实训的功能,但仍必须强调园区的社会化管理,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参照了大学科技园的考核指标体系,它一般要求大学科技园区在依托高校的前提下,要具有相对清晰和独立的边界、明晰的法人关系以及企业孵化与毕业机制等,并以具有法人资格和管理资质的专业公司对园区进行社会化管理。

二是因为在大学科技园六个要素“管理单位资质、园区硬件建设、与依托高校的关系、园区软环境建设、企业孵化、提供就业机会”中,首要的功能是孵化企业和培育企业,也是企业入园的动机之一,只有通过园区的社会化运作,才能真正设计出园区的企业孵化和毕业机制。尽管高职大学科技园的层次地位同知名园区暂不能并论,园区又被赋予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但也要具备体现园区本质特征的机制,因为这些功能无法在高职院校原有的实训体系中获得解决,只能依靠园区的社会化机制。

三是由于入园企业的根本需求在于希望通过园区的机制获得经济上的回报,高职院校的根本需求在于希望通过园区的形式实现生产性实训的功能,二者之间存在着互补的辩证关系,对它的误读会引起决策者行为上的碰撞,甚至形成行动中的阻碍。因此,只有依靠园区的社会化功能,才能使二者获得辩证的统一,最终确保园区存在下去。

4.园区的机制确保了科研、孵化、生产的自主运转,使高职学生的实训、顶岗、创业、就业等相互融合,在园区内盘活了重要的自主创业机制,使得指导学生创业、就业,以及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举措成为可行。“创业就业”和“科研孵化”是园区本身两个重要的属性,前者是园区内企业现存的状态,它可使学生的创业项目更加准确地与工作过程对接,终点既可以是在园区内直接就业,也可以是园区内的孵化企业;而后者可使教师的科研成果直接孵化于园区,刚性地直面企业的需求,较之于以往,“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渠道更为有效。

三、结语

大学科技园是实现高职生产性实训的路径良好的可选模式,它可以集成的方式兼顾高职院校“科研、生产、实训、顶岗、就业、创业”的需求,有利于培养出适应期短和针对性强的技能人才。虽然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实力不具优势,园区模式也不可能解决生产性实训的所有问题,但园区的试验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因而值得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梅萌.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职能与孵化体系[J].求是杂志,2002,(8).

[3]何晋秋,章琰.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8).

[4]吴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研结合操作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郝文星.示范性高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4).

基金项目: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b07138);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b07021)。

作者简介:马强(1962-),男,吉林四平人,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信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库和图像识别。

作者:马 强 付艳茹

上一篇:春季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公司副总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