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科技统计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当代社会,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成为加速经济增长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客观全面地评价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为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是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和有关计算方法,对我国1995-2001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描述。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OECD科技统计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OECD科技统计论文 篇1:

OECD科技统计数据库简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同,并不提供基金援助,而是着力于数据进而对经济社会问题进行研究,以帮助各国政府制定政策。而OECD数据库旨在为用户提供OECD成员国及个别非成员国的最全面和最新的统计数据。基于这些统计数据,研究人员可围绕生产率对一些经济体的经济运行效率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各种指标进行国际比较。

一、OECD主要网站介绍

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以及OECD自身研究范围之广,除官方网站之外OECD还有很多相关网站,如博客网、杂志网、在线图书馆、统计数据库等。下面主要介绍OECD统计数据库、OECD官方网站的数据模块和OECD在线图书馆。

1.OECD统计数据库

OECD统计数据库包括了其成员国和一些非成员国的所有指标数据及指标解释和数据说明,是OECD的数据仓库,也是OECD最具特色的一部分,用户可以自行创建表格,将OECD中的数据整理建立成自己想要的数据库格式。所用的软件都可以在其網上免费下载,无需培训,操作简单。其数据不仅来自OECD的30个成员国,而且也有来自中国、俄罗斯、巴西的统计数据

在OECD统计数据库分为若干个单独的专题,每个专题涵盖了OECD关于这个专题的所有指标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最全面和最新的信息,其数据更新方式为滚动式,即数据库中的每个变量只要在源数据库中更新在OECD数据库中就可以公开显示,其数据具有国际可比性。此外,数据库通过上标i的形式给出了数据说明,包括数据来源、数据处理过程中用到的方法(如季节调整)、数据质量(口径)、数据的局限性及使用建议等。

2.OECD官方网站的数据模块

OECD官方网站的数据模块为一般用户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数据窗口,将一些重要经济社会指标通过散点图、趋势图或地图展示出来,更为形象直观,便于用户发现、浏览或者查找感兴趣的指标并进行初步分析、比较。该部分的数据来自OECD统计数据库,并实时更新。

3.OECD在线图书馆

OECD在线图书馆是一个内容相当丰富的知识库,涵盖了OECD发布的所有内容——报告概览等出版物、研究论文和文章、以及相关的数据表等,这些复杂的资源被有序得存放在其中供用户查找、浏览和下载。

OECD共出版书籍、报告4000余种,现在可以通过PDF等多种的形式下载从1998年以来出版的1000多种图书、报告,并每年增加图书种类。这1000余种电子书、电子报告又分为农业与食物、发展、教育与技术、经济、就业、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金融与投资、经济与未来研究、政府管理、工业服务与贸易、国家经济账户与历史统计、核能源、科学信息技术、社会问题、移民、健康、统计资料与方法、税收、领土经济、转换经济、交通等20个类别,方便用户查找阅读。

例如,OECD在线图书馆中的“生产率统计专题”呈现了生产率指标、生产率年度报告及生产率工作论文,其中生产率报告——《OECD生产率指标手册》全面概述了OECD成员国和主要经济合作伙伴的生产率水平及生产率增长的近期趋势和长期趋势,强调了编制跨国可比较生产率指标时面临的测算问题,说明了分析时的注意事项,估算了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驱动力的作用,以及劳动、资本和多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生产率工作论文为研究生产率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信息、观点及经验的交流平台,同时也促进了国际间一些旨在制定更好的政策来提高生产率的公共机构部门间的合作。

二、OECD科技统计的主要特点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最早系统收集科技统计数据的国际组织,在世界科技统计界处于领先地位,对科技统计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在组织上有一套机构,并有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指标研究工作,并把科技统计、科技指标与管理决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2)注意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研究井制定了一整套科技统计手册,为科技统计工作提供了共同遵循的统一标准与规范;(3)系统地收集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了科技统计数据库;(4)定期出版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出版物,并充分利用INTERNET信息网传输信息;(5)为满足制定科技政策对指标的要求,十分重视研究能测独创新以及与知识经济有关的指标;(6)注意加强与非OECD成员国在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的合作、收集非成员国的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三、小结

OECD的职能主要是研究分析和预测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协调成员国关系,促进成员国合作,为区域性、国际性组织提供帮助。作为一个大型数据库,OECD有许多特点和不同凡响之处,这也是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力支撑,为研究学者及各行各业对社会经济、科技创新数据有需求的人士提供了充足的数据资源和研究文献,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

OECD统计数据库网址(http://stats.oecd.org/)

OECD官方网站的数据模块(https://data.oecd.org/)

OECD在线图书馆网址(http://www.oecd-ilibrary.org/)

作者简介:

王明婷(1992-),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统计.

作者:王明婷

OECD科技统计论文 篇2:

浅析我国高技术统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摘要:在当代社会,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成为加速经济增长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客观全面地评价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为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是科技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课题组根据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和有关计算方法,对我国1995-2001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描述。

关键词:高技术;统计;现状;问题

一、国内高技术统计现况

1.高新技术概念的提出

我国有关专家学者从80年代开始对国外高技术产业发展动态进行了研究,与此同时也引入了高技术概念。863计划中提及的“高技术产业”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一般概念相近,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初始概念。

2.我国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的研究

近些年来,科技部组织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界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我国制造业各小类行业技术密集度的计算,发现没有出现国外那种高技术产业按照技术密集度聚类的现象,也无法依据技术密集度在“高技术产业”与“非高技术产业”之间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

3.高技术统计的开展

(1)省市高新技术产品统计。广东省于1989年率先在全国建立了高技术产品调查制度,随后江苏、北京、辽宁等省市都开展了基于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但由于各省市的标准缺乏可比性,省市之间无法有效地进行比较。

(2)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统计。依据美国等国对高技术产品的划分标准进行出口贸易统计,科技部和海关总署合作已进行了多年统计,1999年科技部又重新制订了《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这项统计对反映我国高技术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我国高技术统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高技术与高新技术的区别——和国际的不可比性问题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以及倡导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政策需求,有关部门将高技术扩展到高新技术,并进行相关的统计,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应看到高新技术概念与高技术概念相比,其涵义有很大的扩展。高新技术的这种提法更偏重于新技术,其范围是按照某些科学技术领域进行划定的。其产品统计的范围定为凡是与某些科学技术有关的产品均列为高新技术产品,也就是将按照嫁接、引入新技术生产的,或通过购买的新设备、新机器所生产的新的最终产品均列为高新技术产品,而并不涉及这些产品的生产方式和中间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其统计结果,往往过高地反映(或者说估计)了我国高技术的发展状况;从统计上比较,与国际标准有着很大区别。

2.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技术产业统计调查制度的问题

基于产品的形式对高新技术进行统计,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统计标准。在我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采用国际上普遍承认的OECD基于产业的形式对高技术进行统计的方法,并逐步淡化“高新技术”概念,统计分类和基本指标逐步与国际高技术统计标准接轨、一致,是我们今后必然的选择。

根据我国当前的科技统计现状,和现有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可以在现有各省市高新技术产品统计的基础上,科技部根据1999年制订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在全国范围内基于产品的形式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常规性调查,避免各地自行其事,各按各的高技术产品目录统计,统计结果互不可比,水分极大,最后莫衷一是。同时,要跟踪国际高技术统计的发展趋势,采用国际规范,基于产业的形式对高技术进行统计,按相应的国际标准进行必要的对比分析,这样才能适时并且全面地、科学地和准确地反映我国高技术发展状况,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较为完备的数据、信息,避免统计评价走样,产生误导。采取这样的双轨制的统计方式,是当前形势下高技术统计一种比较稳妥的过渡方法。

3.我国科技统计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

现在,随着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统计标准国际化是科技统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现行的科技统计调查制度是一个多主题的综合性科技活动调查制度,这和国外RD统计和技术创新专项统计调查制度有很大的区别。RD投入统计不是按全成本核算口径计量,RD活动的间接费用没有分摊到RD活动中去,使我国RD投入水平较实际发生明显偏低,很难采用一整套RD的年度系列数据对高技术进行评价。

关于高技术统计的评价标准,将技术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或将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标准是不科学、不适宜的。技术开发是我国特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统计概念,泛指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的科技活动,包括企业内部RD活动,以及运用科技成果对已有产品、材料、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和装置等进行技术上的重大改进的活动等。由此可见,其含义比RD活动的涵义大,统计范围广,其人员统计包括了大量的一般职工,经费统计包括了购买一般技术的费用,甚至包括购买机器设备的费用。采用技术开发统计数据作为评价高技术的标准,往往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技术开发的涵义与高技术的评价标准是不对称的,使用类似技术开发等指标作为判别高技术的标准不适宜的。

三、结论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我国高技术统计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的一些相关探究,希望对广大学者及老师能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在此过程当中有很不足之处还希望广大教师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许继琴: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界定分类及其统计的思考[J];中国科技产业;2001年05期.

[2]魏和清:从科技投入与产出看我国科技发展的绩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12期.

作者:李金玫

OECD科技统计论文 篇3:

科技统计中研究与开发机构R&D数据折算方法的研究

摘要:文章以科技统计中研究与开发机构R&D数据折算方法为研究对象,首先简单阐述了R&D数据折算方法的应用背景以及应用必要性,随后分析了在当前R&D数据折算算法实施基本思路,讨论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相应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解决方法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科技统计;科研机构;R&D数据;折算方法

前言:当前我国在制定科学政策时,主要通过科技统计分析手段,了解我国不同省市科研机构R&D信息数据。为进一步提高R&D信息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为我国科学政策制定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针对当前基层科研机构,还需要加强对R&D数据折算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从而从中获得更多真实有效的R&D数据,更好地助力我国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实现稳定顺利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科研机构R&D数据折算方法研究必要性

通过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发展(R&D),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两大动力。尤其是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国在实际进行科技发展政策制定时,需要结合当前实际,通过科技普及,做好科技相关领域的信息数据的统计与收集。但在具体实践方面,虽然我国参考OECD提出的国际R&D调查统计标准与规范,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一个完善的规范标准体系。但针对R&D统计活动的实施,本身较为复杂,涉及很多专业的统计算法[1]。早期并没有让基层研究与开发机构单位参与其中,后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上述这些基层单位虽然也正式开始进行R&D统计,但受基层人员流动性较强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基层人员对R&D标准缺乏深入了解,导致不同基层单位在R&D数据填报方面,不够合理规范。受此影响,很多R&D数据并不是经过准确的计算而得到,而是通过推算获得,这严重限制了R&D数据信息作用价值发挥,不利于我国科技发展政策的制定。为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围绕R&D数据统计计算,加强对研究与开发机构R&D数据折算方法的研究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基层研究与开发机构单位R&D数据的准确性,最终为我国科技政策制定提供更全面准确的R&D数据信息支持,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实现更好地发展。

二、科研机构R&D数据折算方法的基本思路

在我国众多的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中,完全从事R&D活动的单位主要以中科院下属单位为主,这些单位实际数量并不多,在实际开展R&D活动时,只需要将不是R&D的数据从中剔除即可。R&D活动开展的难点在于,在很多的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单位中,即从事很多与R&D活动有关的工作开展,也从事很多与R&D活动无关的工作开展,那么这些单位在实际进行R&D数据填表申报时,为保障申报的准确合理性,应建立一套专门的算法,从而推动R&D活动填表顺利进行,保证填表中的R&D活动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在同一统计指标中,不同的采样点数据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关系,且这种关联关系有规律可循。通过在SPSS软件的帮助下,筛选分析出不同省市高质量的科研机构数据,然后通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R&D数据与科研人员、课题人员以及经费指标等有着显著相关性[2]。基于此,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设计出一个R&D主要指标的折算公式,将上述这种关系全面展现出来。

但从具体实践计算来看,这种折算公式并不是每个指标都适用。究其原因在于,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无法仅仅通过课题情况这一指标将其全面反映出来。比如对科学研究活动这一科技活动来说,在计算R&D设备购置以及其他经费时,可以通过“R&D课题全部经费”这一指标作为分摊比例,实现在整个单位内的经费分摊。但这种折算方法并不适合“技术开发活动”与“科技服务活动”,上述活动开展经费并不是仅仅通过课题来体现。

三、科研机构R&D数据折算方法分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需要对科研机构重新进行分类。在具体进行分类过程中,首先需要先了解科研机构本身从事何种科研活动类型,再以此为依据,结合其所具备的各种条件与产出情况,做好相应的辅助判断。对一个科研机构而言,活动类型可分为以下六大类:一是基础研究活动;二是应用研究活动;三是试验研究活动;四是实验研究成果应用活动;五是科学技术服务活动;六是科研生产活动。从科研条件的角度来看,具体又可分为科研人员条件与科研设备条件。关于科研人员这一指标条件,我们可以采用高级职称人员的数量来进行评价。而针对科研设备这一指标条件,我们可以采用现代化科研设备的配置率来进行评价。除此之外,针对科研产出指标来说,在实际评价时,可选择采用知识产出与经济效益产出等[3]。其中前者包括发布论文、著作的数量以及成功申请的专利数量等,后者则包括技术研发、转让带来的经济收入以及技术经营与服务带来的经济收入等。

而针对科研机构的活动类型,具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科学研究活动类型,该类型的相应指标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其中课题数用表示,参与课题的人员数量用表示,课题经费用表示。二是技术研发活动类型,该类型的相应指标有实验研究与R&D成果应用,其中课题数用表示,参与课题的人员数量用表示,课题经费用表示。三是科技服务活动类型,该类型的相应指标有科技活动推广示范、文献信息服务、科学技术咨询与生产活动等,其中课题数用表示,参与课题的人员数量用表示,课题经费用表示。

基于上述指标划分,通过在结构指数法思想的指导下,还需要考虑不同指标对课题活动量的权重,具体可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

对权重而言,可以采用熵值法来求出相应的数值。与此同时,关于指标效用价值的判断,因为主要采用的是评价指标的固有信息作为判断依据,所以在具体判断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规避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影响。现做出以下假设:本次R&D活动调查对象数量为,评价指标的数量为,那么原始数据矩阵可采用以下公式表示:

最后,可采用熵值法,计算出不同指标的客观权重,具体公式表示如下:

通过采用上述1至3公式,在完成课题活动量计算后,根据所获得的计算结果,依然无法将其作为判断科研机构类型的依据。究其原因在于,科研机构的业务活动開展,并不是仅仅依靠课题来进行体现。基于此,还需要充分参考科研机构实力指标与产出指标,然后再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完成科研机构类型的准确判断。以下是科研机构实力与产出相关指标内容:高级职称比重,可用表示,平均值为;人均论文数量用表示,平均值为;人均专利数量用表示,平均值为;设备现代化配置率用表示,平均数值为;科技服务收入比重用表示,平均值为;科技服务人员比重用表示,平均值为;科技营收用表示,平均值为。

可将上述指标组合平均值与课题活动量相乘,即可得到以下公式:

总结:总而言之,关于科研机构R&D数据折算方法的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系统的工作,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到该方法研究的必要性以及作用价值。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明确该方法的研究思路,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加强这些问题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应对解决方法策略,促使相应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充分发挥出科研机构R&D数据折算方法的作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珑. 我国高校R&D活动效率的测算——与科研机构的对比分析[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2):80-81.

[2]陈红喜、颜廷远、袁瑜. 政产学协同视角下R&D投入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于长三角高校数据的互动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19):80-82.

[3]庞弘燊, 张雯, 王露,等. 基于计量指标分析的城市科研成果产出能力研究[J].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21, 5(1):90-91.

作者:赵娟芳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