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期刊统计学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统计方法在医学上的应用渗透到医学发展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统计学如此强大的渗透性,反而引起一些医学实例中统计学知识被误用,推导出错误的医学结论,为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隐患。本文从医学论文中常见的典型错误展开讨论,辨析其造成错误的原因,并对正确的在医学实验中运用统计学方法给出一定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医学科技期刊统计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科技期刊统计学论文 篇1:

广西14种医学类科技期刊统计学应用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调查广西医学类科技期刊统计学的应用现况,以期找出存在的不足及差距,为同行提高统计学应用水平提供借鉴。方法以“中国知网数据库”或“万方数据库”为检索平台,检索2010年广西14种医学类科技期刊发表的所有论文,按约10%的比例抽取有统计学内容的论文共535篇,分别统计不同期刊的统计学应用情况。结果535篇论文中,所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包以SPSS为主,占91.59%(490/535),其次为PEMS占6.54%(35/535),SAS最少,仅占1.87%(10/535);使用1种统计学方法共223篇(41.68%),2种247篇(46.17%),3种54篇(10.09%),4种及以上11篇(2.06%);使用的统计学方法居前三位的是t/u检验356篇(66.54%),卡方检验为308篇(5757%),方差分析为118篇(22.05%)。结论 广西医学类科技期刊统计学使用现况与国内其他期刊相似,大部分期刊以t/u检验、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为主,且使用的种类较少,复杂方法使用率较低,错误的情况仍不少,应引起编辑同行高度重视,以期进一步提高统计学应用水平。

【关键词】医学;科技期刊;统计学方法;应用调查;广西

作者:潘明志 梁明佩 唐毓金 黄照河 黄研研

医学科技期刊统计学论文 篇2:

医学统计典型错误辨析

摘 要:统计方法在医学上的应用渗透到医学发展的方方面面,正是因为统计学如此强大的渗透性,反而引起一些医学实例中统计学知识被误用,推导出错误的医学结论,为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定程度的隐患。本文从医学论文中常见的典型错误展开讨论,辨析其造成错误的原因,并对正确的在医学实验中运用统计学方法给出一定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医学实验;统计方法;典型错误

引言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统计学知识研究的不断深入,统计学方法被不断应用在各个学科的发展中,其中以经济学和生物医学表现尤为明显。选取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帮助医学实验推导结果,是目前医学科研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否选取正确的统计方法将直接对医学科研发展中的的严谨性造成影响,方法选取正确可能带来较高价值的医学结果,而选取不当则会使得其反,甚至得出与事实严重相悖的结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医学工作者都对这一观点有着较高的认知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忽视统计学知识的重要性和科学性的实例层出不穷,某些研究人员滥用统计学方法,甚至未经科学验证就在文章里叙述“采用某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这些都造成了目前医学实验中统计方法应用较为混乱的问题。甚至存在,某些医学文献中盲目参考前人统计学资料和结论,没有深入理解,得出让人啼笑皆非的结论。本文从医学实验中常见的几个统计学错误:统计学表达描述出现问题、使用单因素方法考虑多因素问题、盲目套用统计分析模式以及不考虑统计推断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出发,讨论错误的成因,并就如何避免此类错误给出一点建议和对策[1]-[3]。

一、统计学表达和描述方式存在错误

在对医学实验的分析中,往往不可避免的要对所收集的众多数据进行某种意义的表达和描述,尽管常见的表达和描述方法所有人都会,看似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一旦应用到统计学的知识,很多人就会不可避免的犯各类错误。常见的表达和描述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统计表方面,表中纷繁的数据并没有给出一个合适的表达对其进行描述,容易使人造成误解;第二,在统计图方面,刻度值是极其容易出现错误的一种情况,此外,错误使用不能表现所需表达性质的图表的情况也较为常见;第三,在定性资料和定量资料的分析过程中出现表达错误;第四,在对定量资料进行描述的时候,不考虑其是否偏离正态分布,,不考虑标准差与平均值的关系,一味的使用x±s表达等等。

以某篇医学文章中的应用为例,展开讨论:在该论文中,用下表描述定量资料。

表1 两类奶牛乳蛋白含量比较(%)(x+s)

按照表中数据描述,是应用平均数以及标准差来有效的描述资料的,看似科学并且有理有据,但是经过与下表2的对比分析,却会发现,如下情况:

表2 两类奶牛乳蛋白含量比较(%)(x+s)

表中存在标准差大于平均值的情况,显然可以判断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性,此时若继续按照之前的方式描述数据,就会产生错误。相反,如果此时将标准差变为变异指标,从而有效表达资料情况就相对比较合理,而且更有利于过程中问题的发现。

二、盲目使用单因素统计思想考虑多因素问题

这一问题多出现在列联表的相关资料和问题当中,在这类问题中,可能对结果变量造成影响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并且和可能各因素之间也存在交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采取化繁为简的方式,将所需要的资料化简成最简单的二维列联表的形式,进而采取最为常见的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就可能造成错误。在笔者刚接触此类医学实验的时候,通常假定各因素具有独立性,在这一前提下,上述方法是合适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存在,各因素之间存在或浅或深的相互联系,就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某一篇医学论文中,作者写作的本意是分析不同年龄段、性别以及身体状况的人对某一病毒抵抗力的差异,然后分别针对三个因素各自整理一个列联表并进行卡方检验,然后开始数据统计分析的工作,并得出自认为比较满意的结论。但是仔细推敲,其实三个因素的独立性并没有得到正确的验证,这样盲目的分离数据的措施是相当不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的,统计分析的结论也可以说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结论。当然,从统计学角度来说,我们也并不能完全否定上述结论,只能说上述结论也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一步对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取代单一的卡方检验方式。

三、盲目套用统计分析的模式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分析

发展到现在,统计方法已经拓展的多种多样,比较常用的有卡方检验、t检验、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等,每一种统计方法都有其对应的特殊意义。有一些统计方法的作用只是单纯的为了判断某两种因素是否存在关联性,有一些方法则是用来比较两组数据是否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趋势,此外还有一些统计方法可能只是为了筛选出影响数据结果的最重要因素……很多医学论文中甚至没有搞懂不同统计方法的基本区别,就盲目套用统计分析的模式进行分析,不重结果只求分析过程的花样性,这完全丧失了统计学方法在医学实验中应用的意义。例如,在某医学实验的相关论文中,作者希望分析老年人的最大呼气流量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最终却选用了卡方检验的方式,得出二者之间间是否具有独立性的结论,完全与作者本意无关,既不能得出有效结论,还造成了论文表述的繁琐冗长,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作者的工作量。此时正确的想法应当是检验上述二者是否具有一致性的关系,所以采取比较常见的一致性检验措施更为有效和必要,例如在这篇文章中就可以采用Kappa检验,随之也将取得更为理想的结果。

四、忽视统计方法使用的前提

通常情况下,统计方法的应用都应当是考虑其适用的前提条件,例如在我们比较常用的一些统计方法应用在医学实验的实例中的情况,都是先考虑其前提条件是否适合,再进一步进行统计推断的:t检验就是最为常见的例子,采取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前,必须保证所参与比较的两组数据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此外方差齐性也是必须要满足的条件之一。如果不能够满足统计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而盲目应用统计推断的方法,必然带来不够严谨的实验結论。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某一种方法的前提条件并不符合,我们可以考虑换一种可以替代该方法的统计推断方法,比较常见的有,在使用卡方检验前,如果发现资料中的样本总数,不能满足卡方检验的最低要求,则可以考虑换成fisher精确检验法重新进行分析,对应的,将会取得更为严谨有效的结论。

五、结束语

上述四种错误,统计学表达描述出现问题、使用单因素方法考虑多因素问题、盲目套用统计分析模式以及不考虑统计推断方法使用的前提条件,造成的各类错误显而易见,而在实际的医学实验运用统计方法的例子中,还会出现其他各类可能的错误。例如,对资料的设计类型没有分辨清楚,在实验设计初期就完全没有考虑之后可能用到何种统计学方法,实验设计的盲目性对后期数据的选择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从而使得实验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

总的来说,在医学实验中应用统计学方法出现的错误较为常见,而且类型繁多,本文只是总结了较为常见的几种错误。由此,医学工作者及相关实验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当中,进一步汲取统计知识,并且一定在实验初期确定实验的指导思想,从而确定采取何种统计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等,进而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同时,还应当加强与统计方面相关人才的联系,减少错误出现的可能性,这对医学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是大有裨益的[4]-[5]。■

参考文献

[1]胡良平,刘惠刚. 医学论文中统计表达和描述方面的错误辨析与释疑[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03:352-354.

[2]刘清海,方积乾. 医学期刊统计学误用现状、趋势与对策[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04:549-552.

[3]李长平,胡良平. 医学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错误辨析[J].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2006,05:453-456.

[4]李蕾,汪东生,张莉,刘文雅,米楠,范蕊,周辰,王宁利. 医学论著写作过程中常用统计学方法的描述和常见错误[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03:188-190.

[5]李子建,沈东舜. 医学期刊论文中常见统计学错误辨析[J]. 实用医药杂志,2013,12:1129-1131.

作者简介:

刘东方(1986.08 -):男,汉族,山东济宁人,大学本科学历,北京法马苏提克咨询有限公司,统计师,主要从事医学临床研究工作。

作者:刘东方

医学科技期刊统计学论文 篇3:

疫情下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融合发展探析

【摘 要】 人工智能对期刊出版的影响是颠覆性的,通过影响出版流程来实现期刊出版流程的高效化和智能化。科技期刊应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契机,实现“人工智能+期刊出版”的新办刊模式。在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科技期刊应积极思考智慧出版路径,加强智能出版队伍建设,提供优质出版内容,真正实现出版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关 键 词】疫情;人工智能;科技期刊;出版融合

【作者单位】刘焕英,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药》编辑部。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已在战略和行动层面部署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人工智能正加速进入出版业,其与出版系统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未来,人工智能对期刊出版的影响是颠覆性的,通过知识服务来实现期刊出版流程的高效化和智能化[1]。出版智能化是人工智能与出版深度融合的主要方向,因此,探讨人工智能与科技出版的融合发展问题至关重要。

不少学者对“出版+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张勇等认为,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的深度融合,必须建立在以大数据为基础,利用现代互联网手段,形成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化新格局[2]。范军等认为,人工智能出版具有以人机生产协作化、出版资源集约化、产品形态多元化、知识服务交互化等特点[3]。张海生等认为,人工智能与出版以技术为物质基础,以数据为内容基础,以算法为有效服务[4]。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各行各业造成不同的冲击,但也加快了部分产业数字化,为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带来极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鼓励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等方面更好发挥支撑作用。科技期刊是发表具有研究价值的学术创新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载体,具有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正面引导作用。在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出版融合的大背景下,出版人应抓紧机遇,以“人工智能+期刊出版”的理念为抗疫出一分力,充分彰显出版人的使命担当。疫情过后,科技期刊更要积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快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科技期刊出版智能化。

目前,关于人工智能与出版的研究主要从宏观统筹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工智能对期刊出版的影响,但这些研究没有涉及人工智能对科技期刊出版流程微观环节的影响及改变。本研究就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深度融合对出版流程微观环节的影响及改变进行深入分析,为科技期刊智慧出版的发展提供思路。

一、人工智能融合科技期刊出版的优势

与传统出版模式相比,人工智能融合科技期刊出版,能适时构建一套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的出版流程,有利于科技期刊实现可持续发展。见图1。

1.智能选题策划

选题策划是科技期刊出版产业链的顶端,一个完整的选题策划过程涉及众多变量,如政策、作者、读者、学术发展等,而以往这些变量主要依靠编辑和编委的学识以及对该学科的预见及判断来把握,这种方式在如今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已经滞后。人工智能能降低人為因素导致的偏差,能抓取社会热点、行业信息及读者和作者信息,为科技期刊的选题策划提供全局化思维和科学化手段。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编辑部可利用智能算法,挖掘更多的抗疫选题,对各学科相关专家就疫情的研究进行定向约稿,介绍新冠肺炎研究的新进展。这不仅能促进学科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能有效发挥科技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2.人机协同内容生产

在传统期刊出版流程中,稿件由作者完成,稿件质量由作者的专业知识、对科研结果进行整合构建而成,计算机只是辅助作者进行记录。利用人工智能的协同编纂系统进行的科技论文内容生产,可以协助作者进行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及写作。人工智能协同编纂能系统充分利用群体智能的理论和技术,能够支持作者在线撰稿、编辑在线编辑,以及二者协同编辑[5]。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科研工作者的实验方法、结果及结论,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模块进行自动编写论文,如龙源数字传媒集团的“知识树”人工智能平台,可以根据编辑定义的内容自动编辑内容。

3.智能高效的编辑加工

科技期刊的出版内容大多涉及专业的学科知识、复杂的统计学知识,在传统出版流程中,编辑或外审专家需要对稿件进行大量的审核,审核稿件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审稿周期和出版流程较长。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出版融合后,能大幅度提高编辑加工的智能高效性。(1)编校自动化,系统可智能生成编校系统,实现数字化的内校、外校和作者校对三位一体的协同校对模式。(2)系统能识别科技论文的学术不端行为。系统不仅能对稿件进行整句或者部分段落的智能识别,还能对图片内容进行检测,检测图片真实性和合法性,有效检测稿件内容的学术不端等行为,保障出版内容的真实性和原创性[6]。如爱思唯尔的人工智能查重系统“伊威瑟”就能做到这些。(3)系统可智能发掘合适的审稿人员,完成同行评议的自动化。人工智能融合科技期刊出版后,系统能根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自主识别和确定审稿人,还能自动撰写和发送邮件,提醒作者审稿进度,自动发送修改文件或审稿结果通知书等。

4.精准的传播推送

人工智能通过归类和分析读者访问的期刊网站,得到期刊的用户画像,精确洞察用户需求,实现信息的智能推送和智能推荐。人工智能的传播模式为“千人千面”,以用户为核心要素,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读者进行准确定位,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推送服务,并能及时评估传播效果,实时调整传播策略[7]。如开放科学计划(OSID)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实现精准推送,在每篇科技论文中植入OSID码,通过二维码中的五项服务内容进行转发和分享,无障碍地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流。此服务不仅使论文的传播速度更快,还实现读者、作者的有效交流[8]。

二、人工智能融合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瓶颈

1.技术:智能化程度不高

目前,科技期刊出版的智能化程度不高,处于弱智能阶段。所谓弱智能阶段,就是人工智能根据人类预设的算法架构线性地处理数据,从而代替人类解决某类特定问题,但不具备推理和思考的能力。由于弱智能不能归纳总结逻辑框架并自主解决问题,在人工智能不够智慧的条件下,其只能承担科技期刊出版流程中一些机械性、技术含量不高的流程。提高科技期刊出版的智能化程度,需要解决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出版融合发展的技术问题。

2.人才: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缺乏

限制科技期刊出版与人工智能融合的因素,主要就是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缺乏。就目前来说,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较大,特别是科技期刊更是缺乏“人工智能+出版”的专业人才。人工智能高端期刊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因素是懂学科、懂出版、懂技术,但具备这三个要素的科技期刊编辑严重缺乏。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人不懂出版,科技期刊编辑不懂人工智能开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从此次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文献来看,大多源于医学类或者科技类的期刊出版单位,源自自然科学类的出版单位较少。面对疫情,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能够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提供与疫情相关的数字供应,这与其具有专业人才是息息相关的。科技期刊要加大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培养,为期刊出版的智能化打牢基础。

3.出版涉及的伦理及法律问题

人工智能可对出版技术层面和工具层面有促进作用,但其终究无法把握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无法做出有价值的判断。人工智能出版主要靠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用户数据,这可能会侵犯用户的隐私权。具体到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问题上,人工智能为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情诊断提供有力支持,但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及诊断记录保存于人工智能系统的云端,如果未经用户授权,患者信息被随意窃取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患者的隐私权会遭到侵犯。上述问题所带来的各种隐患,建议科技期刊及有关单位引起重视。

此外,人工智能出版物的著作权认定也存在争议。由机器人完成的科技论文的著作权究竟属于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是属于机器所有者或编程者?人工智能学术创作是对现有数据资源的组合利用,这一再创作过程是否构成侵权也值得商榷。人工智能作品在传播时未获得原作者的授权,是否也侵犯了原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这些都是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

三、人工智能融合科技期刊出版的发展思考

期刊界在看到科技期刊与人工智能发展融合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人工智能对科技期刊带来的挑战,应做好出版单位的事业升级等相关工作。

1.加强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出版融合的技术研究

当下的人工智能技术尚不成熟,科技期刊要实现“人工智能+期刊出版”的智慧化出版模式,必须让期刊出版单位与编辑通力合作,解决技术匮乏问题。期刊出版单位应加强与人工智能企业或者高校的合作交流,重构“人工智能+期刊出版”的生态系统,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融合模式。如上海大学期刊社与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合作成立期刊融合出版实验室,通过多媒体融合出版模式,成功创办了“数字影视技术专栏”,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同时,编辑要主动转变传统出版思维,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期刊出版服务。只有人工智能高端人才与编辑协调工作,才能有效清除人工智能与科技期刊出版融合的技术屏障。

2.加强智能出版队伍建设,提供优质学术出版内容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下,出版业生态脆弱问题暴露无遗,其中最大问题就是智能出版业务相对薄弱,这与出版单位忽视智能化队伍的培养有关。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应加快聚集人工智能高端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人工智能+经济”“人工智能+社会”“人工智能+管理”“人工智能+法律”等复合型跨界编辑人才,还要加大引进对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运行维护等方面具有深厚造诣的专业技术人才。在科技期刊智能化出版过程中,期刊出版单位除了要求编辑必须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如编辑学、语言学、计算机学等,还要求编辑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熟悉人工智能相关软件的使用,深谙人工智能下科技期刊出版的全流程。

智能化时代,科技期刊的原创内容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从技术层面突破人工智能的技术瓶颈,提高了期刊内容的传播力。编辑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读者在科研平台、社交平台的关键信息,多角度完善读者的兴趣模型,进一步优化算法,把出版产品精准地传递给读者。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人工智能需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合来进行创作和推送,这给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带来极大挑战,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完善法律条款给予保护。从法律层面看,相关部门要积极研究人工智能引发的责任认定、损害赔偿等问题,为后续法律追责提供法理依据,特别是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不能满足于事后懲罚,要完善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体系,提升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的保护[9]。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科技期刊出版应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契机,利用人工智能的优势,开启智能选题策划、人机协同内容生产、便捷化编辑加工及精准传播推送的“人工智能+期刊出版”新模式。期刊出版人要积极应对科技期刊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时俱进,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做好期刊出版融合转型升级工作。

|参考文献|

[1]向飒. 人工智能对学术出版流程的再造及知识服务提升[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11):1091-1096.

[2]张勇,王春燕,王希营. 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未来[J]. 中国编辑,2019(4):64-68.

[3]范军,陈川. AI出版: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出版行业的融合创新[J]. 中国编辑,2019(5),64-71.

[4]张海生,吴朝平. 人工智能与出版融合发展:内在机理、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225-231.

[5]刘华东,马维娜,张新新. “出版+人工智能”:智能出版流程再造[J]. 出版广角,2018(1):14-16.

[6]用 AI“减负”编辑 | 方正电子携手北京印刷学院成立“智能审校联合实验室”[EB/OL]. ( 2018-06-15)[2020-03-15]. http://www. founder. com. cn/News/index/ show/1294. html.

[7]刘平,杨志辉. 人工智能构建科技期刊智慧出版模式[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5):462-468.

[8]陈勇,郭伟. 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学术传播方阵的构建与探索[J]. 编辑学报,2019(2):138-140.

[9]闫立,吴何奇. 重大疫情治理中人工智能的价值属性与隐私风险——兼谈隐私保护的刑法路径[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报),2020(2):32-41.

作者:刘焕英

上一篇:学生会办公室工作总结三篇下一篇:上半年经济工作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