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伴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学术成果交流与传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科技期刊国际化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尤为重要。本文从期刊的国际化定位、国际化的主编和编委会、国际化的审稿人队伍、国际化的作者和读者、国际化的发行等方面阐述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实现国际化的基本条件,走国际化道路是我国英文版期刊的必然出路和选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论文 篇1: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实证研究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科技期刊势必在国际化道路中求生存、谋发展。该文选取了国内研究期刊国际化的文献,以文献类型、年代、来源期刊、作者、机构及高频关键词等指标对目前期刊国际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期刊国际化的研究的诸多特征进行了阐述,以期探讨如何加快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并在国际化视野中发现我国期刊的改革发展路径。

[关键词]期刊国际化;科技期刊; 编辑学报

[

1引言

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的主要传播工具和展示科学进步的重要窗口,是衡量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科技期刊若想跻身于世界期刊强者之列,势必要融入国际全球化行列,在国际化道路中求生存、谋发展,这在学术界已经取得了共识。

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一直是我国期刊界所关注的热点和重点研究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期刊界首次提出国际化的概念,目前期刊编辑部已纷纷将期刊国际化作为近期或中期的发展目标。但是什么是期刊的国际化?期刊的国际化有什么特征?当前我国期刊的现状要达到国际化还有什么差距?这都是我国期刊工作者和期刊管理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科技期刊的研究人员对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进行了很多探讨,目前的研究观点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国际化的内涵;二是国际化的指标;三是国际化的策略。关于国际化的内涵,高宏[1]、余党会[2]、李丽[3]等人已对此进行了探讨;南京大学曹明[4]对期刊的国际化指标进行了研究;赵基明[5]阐述了实现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保障措施为论文水平国际化、稿件来源国际化、发行市场国际化、编样出版效率国际化、论文投审网络化。本文试图以国内关于期刊国际化的文献作为研究视角,探讨目前我国期刊国际化的总体现状,以期找出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领先期刊的差距,并根据我国国情,探讨如何加快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进程,真正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科技期刊国际化,最终在国际化视野中发现我国期刊的改革发展路径。

2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CNKI)作为平台,以“期刊and(国际化or全球化)”进行主题检索,共检索论文1 691篇,删除其中不相关的文献后,导入Excel表格并进行查找去重后最终文献数量为1 427篇。

2.1 文献类型分布

按来源数据库将所检文献分类后发现:期刊国际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期刊类型的文献上,占总文献的79.06%;会议论文和优秀硕士论文也占很大比例,分别为214篇与125篇;报纸27篇;博士学位论文23篇。可见,国内学者关于期刊国际化的研究论文绝大部分发表在期刊上,其次是会议和硕博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期刊国际化的研究已成为各种学术会议专题探讨的焦点。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期刊国际化”这个术语一经提出,便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并日益成为国际性和地区性会议的研究热点。

2.2 文献年代分布

最早国内学者对期刊国际化的文献研究始于南京大学曹明,他曾于1994年提出要以国外科技期刊的稿源基础为考察对象,研究国外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的趋势[4],只是早期的研究文献在开始的各年份里呈断点式分布,数量较少且主题分散,1994年之后每年都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发表于2000年之后的论文占所有论文95.68%。从表1明显可见,近几年来发文数量有显著增多趋势,自2003年,年发文量突破100篇。表明国内学者对期刊国际化的关注度正在逐年递增,且在近几年呈现加速推进趋势。

2.3 文献来源分布

期刊的载文量就是某种期刊在某个时段内登载论文的数量,它能反映期刊的信息传递和输出能力。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有助于了解该专题的空间分布特点。从表2可见,所检文献的期刊分布比较广泛,有60种以上的相关期刊收录。在此仅将发文量居前9位的期刊列出。

由表2可见,期刊国际化文献的前9种来源期刊中,有三种属于编辑类学报,说明期刊国际化已经作为期刊杂志社编辑人员的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其次是图书情报类期刊也对期刊国际化给予较多的关注和探讨。其中发文量遥遥领先排位第一位的期刊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高达170篇,位居第二位的期刊是《编辑学报》64篇。可见《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一直是期刊国际化的重要研究专题,多年来收录了较多的期刊国际化研究文献,是我国期刊研究、发展和改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2.4 文献作者分布

有学术影响力的作者群体状况集中体现了学科科研实践的趋向,是某一学科领域科研活动的缩影之一,通过对作者群体进行研究,可以把握学科科研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对于科研活动的管理、组织、协调和引导都有积极的意义[6]。根据所检文献的分组调查,目前已有多位学者对期刊国际化进行研究,具体见表3所示。对期刊国际化的研究虽然人数众多,但人均发文量不大。其中以学者陈光宇的论文数量最多,高达5篇,表明这位作者在期刊国际化研究方面已有深厚的学术基础,已形成独立的研究风格。发文量为4篇的作者有三位,分别是李海燕、于卫和顾风尚。总体上,期刊国际化研究的人员比较分散,大多是单个作者少量发表,长期关注及持续研究的核心作者队伍尚未形成。

2.5 文献机构分布

机构的发文量能衡量一个机构的科研业绩和科研实力,透过机构、作者之间的相应关系,可以掌握核心研究机构中核心专家的主要研究领域,从而加深对该领域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了解,推动科研人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从作者来源机构(如表4所示)看出,复旦大学编辑部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团队凝聚力稳居发文量第一名(19篇),其次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编辑部)17篇,第二军医大学(编辑部)15篇。从表4还可看出,期刊国际化的研究机构大多是高校学报杂志社及编辑部,其次是图书情报研究机构,这些单位无疑是最早探索关注期刊国际化动态的科研机构。

从总体看,高等院校所占的比例较大,可见,高校学报编辑部及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为关注期刊国际化的主要人群。此外,作者机构来源分布非常分散,说明国内对期刊国际化的研究往往以个人研究为主,团队式合作较少,这势必造成期刊国际化研究范围广泛却不够深入的现状。

2.6 高被引文章分布

文章的被引频率是衡量一篇学术论文水平的重要指标,文章的高引用率一直都是期刊界以及作者所希望看到并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7]。对作者而言,高被引文章意味着高的学术影响和地位;对期刊而言,高被引文章是期刊高质量高水平的主要贡献者,构成高质量高水平期刊的核心内容[8]。

期刊国际化文献中,被引频次大于20次的有29篇,被引频次在10次以上的有52篇,其中有897篇文献没有被引用,占被引用文献的62.8%。其中被引频次最多(64次)的是来自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编辑部的任胜利[9],同时该作者在期刊国际化发文量方面同样也是高产者(5篇),其高被引论文对期刊国际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期刊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景,这都足以见证其学术造诣之高。位居第2名的高被引作者是蔡玉麟[10],其被引次数为6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期刊国际化的高被引文献来源的前13种期刊中,《编辑学报》就出现了11次,可见《编辑学报》已经作为期刊国际化的高频发源地,也是期刊国际化作者进行学术探讨和互相引用的研究阵地。

2.7 基金文献分布

基金论文是基金项目资助产出的论文,基金论文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研究领域内的新趋势,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分析期刊国际化的基金资助情况,可以观察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趋势,以及该领域当前的研究重点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国际化的1 427篇文献中仅有63篇文献受到基金资助,基金论文占总数的将近5%,其中有16篇论文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2篇论文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受国家基金资助的文献大多都集中在近几年,说明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对期刊国际化的资助和支持力度在逐年增加。获得国内最高水平科研基金的资助,不仅是作者科研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客观体现,也反映了期刊国际化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2.8 论文合作情况

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论文合作团队是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保证。论文合作能更充分的发挥群体智慧,从而提高论文的影响力。

所检索到的1 427篇论文中,独著的有879篇,占论文总数的62.6%,这反映了当前期刊国际化的发文多以自发、分散的个体研究为主,在合作研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从学术研究发展趋势来看,任何研究都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多个作者群策群力、精诚合作和取长补短。期刊国际化研究人员应以个体研究为主努力向合作研究方向发展,充分发挥1+1大于2的合作研究效应。

当然,目前合著率低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两方面:1)由于期刊国际化的研究侧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论研究,研究人员更偏向于独立性, 因而合作率偏低;2)由于当前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职称评审制度要求论文必须独著,合作发表的论文不被评定部门所承认。纵览当前社科领域的合著论文,大多为已经评过高级职称的教授和研究馆员,其合著论文不会再用于职称评审。还有一部分为学生写作导师挂名的师生合作文献,除此之外,大多数是独著(包括笔者)。所以,提高论文合著率,必须从宏观政策层面和根本制度上加以修正。

2.9 高频关键词分布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主题思想最精炼的概括。关键词词频的高低大致反映了期刊国际化的研究倾向和热度。通过对有实际检索意义的关键词的词频排列,可以显示和勾勒出期刊国际化的发展轨迹和脉络,具体高频关键词统计分布情况见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出,期刊国际化的高频关键词大致分布在期刊质量、编辑素质、网络化、策略、学科等方面。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期刊发展呈现多样化、高层次化、个性化的趋势,面对国际化市场需求和信息环境变化的挑战, 期刊国际化必须重新拓展发展和生存模式:树立以国际化为主导的期刊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编辑素质,适应网络化的产业市场模式,整合各个学科、学界资源力量,着力提高期刊质量。所有的关键词都应充分围绕这一模式,并充分构成当前期刊国际化的研究热点分布特征。

3结语

总览我国期刊国际化研究文献的分布特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文献的年份分布看,近十年我国期刊国际化研究文献的篇数显著增加,尤其最近几年,期刊国际化研究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传播速度呈现了加速推进的趋势。

(2)从文献的来源期刊分布看,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分别是《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编辑学报》,表明这两种刊物为期刊国际化研究的重要阵地和交流平台,是期刊发展和改革的重要研究刊物。

(3)从文献的作者机构分布看,期刊国际化的最大作者队伍来自于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编辑人员,其次是高校的图书情报界和出版学界。其中复旦大学编辑部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团队凝聚力稳居发文量第一名,其次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编辑部)。

(4)从文献作者分布来看,以学者陈光宇的论文数量最多,高达5篇,反映这位作者在期刊国际化研究方面有深厚的学术基础和持续的研究能力。

(5)从文献高被引频次看,学者任胜利为被引频次最高作者,高达64次,《编辑学报》为期刊国际化被引频次最高的来源期刊,更是高被引的主要期刊。

科技期刊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反映。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就是让我国的科技期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一个科技期刊大国走向科技期刊强国。总之,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需要依靠期刊界、出版界、图情界、学术界各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全方位的辐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科技期刊国际化。

[参考文献]

[1] 高宏,游苏宁,张晓冬,张琳琳.全球化中与我国科技期刊相关的自我歧视[J].编辑学报,2010,22(1):45—47.

[2] 余党会,石进英,邓晓群,沈志宏,沈志超.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评价指标分析[J].编辑学报,2005,17(5):387—389.

[3] 李丽.国际出版集团与中国科技期刊合作的互利分析[J].编辑学报,2009,21(1):49—51.

[4] 曹明.国外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4(4):11—15.

[5] 赵基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保障措施[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6):83—87.

[6] 邱均平,侯婕.近五年来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论文的计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8(6):47—52.

[7] 金碧辉.高论文量与低引文量带给我们的思考——关于科技评价的价值导向与定量指标[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9—11.

[8] 吴漂生.《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2—2004)全文转载情况分析[J].现代情报,2005(8):137—140.

[9] 任胜利.有关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5,17(6):393—395.

[10] 蔡玉麟.科技期刊国际化漫议[J].编辑学报,2002,14(1):49—51.

作者:杨俊丽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论文 篇2:

对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思考

[摘要]伴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学术成果交流与传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科技期刊国际化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尤为重要。本文从期刊的国际化定位、国际化的主编和编委会、国际化的审稿人队伍、国际化的作者和读者、国际化的发行等方面阐述了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实现国际化的基本条件,走国际化道路是我国英文版期刊的必然出路和选择。

[关键词]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化;影响力

[收稿日期]2013-05-20

[作者简介]苏静艳,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编辑,硕士,主要从事期刊编辑学研究。

一、引言

国际上许多知名期刊和重要检索机构收录的科技期刊多是英文版, 如SCI收录的80%以上均为英文版期刊,EI 副总裁Peter C. Kata指出: 当前评价期刊是否达到世界级水平的第一特征是以英语作为出版语言[1]。可见英文版科技期刊是国际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当今许多非英语国家都在积极创办出版英文期刊以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如日本、荷兰、德国等。当然,作为非英语国家的中国也不例外,调查显示,我国发表的学术论文已居世界第二,2012年的投稿论文还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2],我国已成为科研产出大国,所以我国的英文版科技期刊无疑应在加快这些科研成果的国际交流、促进我国科技成果的对外转化与推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走向国际化也是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必然出路。据统计,自1929年至2002年,中国(未计港澳台)共创办英文版科技期刊203种[3],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医学、技术及综合等各大学科领域,然而这些英文期刊普遍影响力不高,被国际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得很少,国际化程度低,与国际优秀期刊相比差距很大。只有了解我国英文期刊现状和差距,明确前进和努力的方向,英文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才能有路可循,办出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期刊。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4],近年来我国期刊界围绕这一课题也展开了诸多研究和探讨[5]-[7]。所谓期刊的国际化包含期刊自身和期刊论文所达到的水平的国际化。自身国际化包括编委会组成国际化、期刊编辑国际化、期刊论文作者国际化、期刊发行国际化、期刊语言国际化等。而期刊论文水平的国际化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多,如反映学术水平的学术指标包括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期刊论文的自引比、论文的参考文献数、期刊指标在国际同行期刊中的排位、期刊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等[8]。尽管我国不乏一些发展较好、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英文期刊的成功案例,但对于大多数英文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英文版而言仍然是前路漫漫、冷暖自知,尤其是面对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大潮汹汹而来,英文期刊的定位发展走势仍很迷茫,所以本文仅对笔者所认为的实现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国际化所需的基本条件或必备条件进行总结整理,以期对我国发展中的英文版期刊提供一点启示。

二、英文版科技期刊实现国际化的基本条件

1. 国际化的定位

期刊的定位是期刊的创办者根据市场调查情况,对期刊的办刊宗旨、读者对象、主要栏目、主要内容、发行方式等诸方面内容的确定,是办刊人对刊物及其形象所做的一种总体策划行为,体现着办刊人的主体意识和市场判断能力。期刊只有定位准确,才能得到顺利、健康、持续的发展,在激烈的期刊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992年创刊的《地震预报研究》(英文版)定位于“介绍中俄两国在地震科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及地震预测预报的进展”[9],这种定位的局限性导致其仅创办8年就被迫停刊;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于1990年创刊起就确定国际化的办刊方向,坚持走国际化道路,发展成为我国细胞生物学领域内国际影响最高的期刊,连续5年位居中国科技期刊SCI影响因子第一, 并在SCI收录的147种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14位,首次进入了SCI前10%,位居我国入选SCI的75种科技期刊的第一名[10];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科学杂志》)创刊于1999年, 仅3年就先后被11种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且其影响因子连续3年在世界各国核心男科期刊中位居第三,在国内入选SCI的70多份期刊中位居第四[11]。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即《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于2009年创刊,仅创刊1年后,即被美国SCI-E和Medline等国际著名数据库收录[12]。这些骄人成绩都得益于期刊坚持国际化的办刊宗旨和理念,并坚持走国际化路线。可见,坚持国际化定位并坚持走国际化路线是我国英文期刊发展之道。

2. 国际化的主编和编委会

主编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首脑,与期刊的办刊方向、稿件质量、编辑队伍组建等息息相关,在期刊发展中起主要作用并担负主要责任。编委会是科技期刊编辑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期刊组稿和审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英文期刊在国际化定位的基础上,必须组建国际化的主编和编委会,国际编委数量也是评价期刊是否国际化的标准之一。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科学杂志》)由亚洲男科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校长顾问王一飞教授担任主编,其编委会由来自几十个国家的109名国际知名专家组成(其中80%以上为国外专家),包括国际男科学会前任主席、现任主席、亚洲14个国家和地区男科学会或泌尿科学会主席、WHO官员等知名专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即《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由中国、美国的知名口腔医学专家联合担任主编,编委会成员来自中国(包括香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荷兰、瑞典、希腊、澳大利亚、日本和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编委会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国际性, 增强了期刊的国际影响力[12];Cell Research(《细胞研究》)引进国际同领域顶尖期刊Cell杂志的Associate Editor李党生博士担任专职常务副主编[13],自创刊初期便致力于建立国际化的编委会。目前,国内很多有影响力的英文期刊也都相继组建了强有力的国际化编委队伍,这既有利于期刊拓展国内外优质稿源、扩大国际影响,也有利于期刊尽快加入国际知名检索系统。

3. 国际化的审稿人队伍

审稿人都是各前沿学科的专家,既掌握各学科的前沿动态,也对学术不端现象能够进行把关,所以其审稿质量对于保证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化的学术期刊必须有国际稿件,只有国际化的审稿人才能对论文的质量和语言等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筛选出适合期刊发表的文章,所以国际性的期刊必须拥有一支国际化的审稿队伍,国际性期刊均实行严格的同行评议制度。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亚洲男科学杂志》) 现已建立了一支由几千位同行专家组建的审稿队伍,从创刊至今, 始终坚持100%送国外专家审稿的原则,所有来稿均要求至少有2位西方国家审稿人审阅。

4. 国际化的作者和读者

作者地区分布的广泛性是衡量学术期刊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14]。国际性学术期刊的作者不可局限于本土,必须来源于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化的稿源是期刊国际化程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期刊均通过国际化的编审队伍、参加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争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稿件,优质稿源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得以持续提升的保障。吸引国际稿源也离不开国际化的网上投稿审稿系统,Open Journal Systems, Editorial Manager(Aries Systems)及Manuscript Central(ScholarOne) 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三种投稿和审稿系统[15]。目前,我国英文版期刊普遍缺乏优质稿源,尤其是国际来稿很少,国内优质稿源外流也反映了国内外期刊竞争的激烈程度,所以如何有效地争取优质国内外稿源是我们期刊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读者的国际化程度是期刊国际化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14],读者国际化也有利于吸收国际化的作者和扩大编审队伍,二者互为依存。读者国际化也与期刊的发行范围和发行量密切相关。

5. 国际化的发行

国际化的期刊作为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平台应在全球范围内发行,以便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我国英文版期刊应重视期刊的国际发行工作。我国一些英文期刊已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参考。Cell Research于2006年与Nature Publishing Group(NPG)合作出版,大大提高了其国际影响力。此外,Cell Research还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机构和我国高等学府和研究所提供免费网站浏览权限[10]。《中国科学: 数学》(英文版)也与Springer合作,通过SpringerLink向全世界提供全文下载服务。其全球机构订户和全文国际网络下载量均大幅增加[16]。

三、结语

走国际化道路是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必然选择,我国一些优秀英文版科技期刊的实践也证明英文版期刊要想被国际学术界认可,坚持国际化的办刊路线也是必不可少的。或许对我国大多数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现状而言,国际化践行起来并非易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朱作言院士曾指出,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在我国办好一份有国际影响的学术期刊的难度, 比办好一个有国际影响的实验室更大,我国学术期刊国际化任重道远[17]。我国对英文版期刊的国际化尤为重视,自1999 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每年都会拨款资助具有国际化潜力的英文版期刊[18]。2003 年,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提出了新闻出版业要走出去的战略,为我国英文版期刊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期刊人,我们呼吁并期望能够改善国内科研评价和技术职称晋升机制、加大对英文期刊的基金扶持力度以减少前行中的障碍,促进我国英文版期刊国际化的进程。我们坚信,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广大期刊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英文版期刊会有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Kata P C.Ei Compendex 收录期刊标准[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3(6).

[2]张月红.让中国期刊自信地走向世界——《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办刊思路与实践[J].传媒,2011(10).

[3]张月红,等.中国有多少英文版学术期刊(不含港、澳、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2).

[4]曹明.国外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4,5(4).

[5]蔡玉麟. 科技期刊国际化漫谈[J].编辑学报,2002,14(1).

[6]刘建超. 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内涵与实现[J].编辑学报,2001,13(4).

[7]熊春茹.高校英文版学报国际化办刊改革实践谈[J].编辑学报,2001,13(5).

[8]张玉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进程(简介)[EB/OL]. http://www.doc88.com/p-005808922323.html.

[9]赵勇.中俄合办英文版《地震预报研究》停刊的反思[J].编辑学报,2007,19(3).

[10]程磊,张爱兰,李党生.国际化视角-Cell Research办刊经验点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21(5).

[11]郑芹珠,肖宏,任丹青. 从《亚洲男科学杂志》看我国英文版期刊如何国际化[J].编辑学报,2005,17(4).

[12]王晴,骆筱秋,胡兴戎. 努力创办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探索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1,23(3).

[13]黄辛.大陆科技期刊影响因子首度过4[N].科学时报,2008-07-07.

[14]刘雪立,等.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十大特征及其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4).

[15]Mark Ware. Online submission and peer review systems. ALPSP, 2005.

[16]杨志华.关于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

[17]朱作言.学术期刊国际化——任重道远[J].中国科学基金,2013(3).

[18]任胜利,祖广安.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J].编辑学报,2004,16(4).

[责任编辑薄刚]

作者:苏静艳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研究论文 篇3:

中国科技期刊推进创新与国际化发展

2010年12月22~23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力学学会承办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境内培训”活动在北京西郊宾馆举行。来自《中国科学》杂志社、《科技导报》编辑部、《航空学报》编辑部、《清华大学学报》编辑部等96个编辑出版发行单位的近180名代表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旨在通过组织国内科技期刊编辑学习国际期刊的成功办刊经验和管理模式,开拓办刊思路,提高国内科技期刊国际化办刊水平。为国内科技期刊工作者提供一个广泛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共同推动国内科技期刊的发展。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郑泉水教授等出席了12月22日举行的开幕式。郑泉水表示,国际化是当前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力学学会很高兴能够为期刊工作者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希望期刊界同仁能够在本次培训中共同学习国际上的一些先进经验,并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期待本次培训能够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和科技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担任本次培训的授课嘉宾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 期刊主编、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学院副院长胡仕新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英国工程设计应力分析(JSAED)编委吕坚教授,《Cell Research》杂志执行副主编李党生教授,《中国科学》杂志社任胜利副总编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秦成峰教授,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出版总监Mark M. Cassar以及物理/纳米技术/电子工程领域高级编辑Daniel H Broaddus。本次活动主要包括12月22日举行的主题培训和12月23日举行的分组讨论两个部分。

国际知名杂志主编和编委介绍办刊理念

胡仕新教授和吕坚教授在期刊的主编和编委层面上介绍了国际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各位代表共同探讨了如何提高杂志的质量和影响力。

胡仕新教授以美国工程师协会主办的Manufacturing System杂志为例,提出他对于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看法,并在总结Manufacturing System杂志如何解决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介绍了协调和管理科技期刊的诸多有益办法。胡仕新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他指出,要提高杂志的质量和声誉,应向有学术声望的研究者约稿、同时寻求与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吕坚教授和各位期刊工作者探讨了如何在中国办好国际杂志。他指出,杂志的质量和显示度对其发展尤为重要,提高杂志发表论文的质量是国际化的前提。吕坚教授特别强调,国际一流杂志要考虑发表内容的平衡,编刊人员需要了解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思路以便严格公正的审理文章。

国内科技期刊国际化先行者传授办刊

经验

Cell Research杂志在2006-2010年间国际化进展迅速,是国内科技期刊的楷模。执行副主编李党生教授向各位参会代表介绍了成功经验。李党生教授指出,我国的科学研究在飞速发展,但科技期刊水平总体落后,科技期刊加速国际化进程将对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有巨大的作用。李党生教授介绍,Cell Research在实现国际化的目标上主要做到了三点:一是多渠道拓展高质量稿源,提高期刊论文的的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二是加强科技期刊优秀人才的培养 ;三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期刊研究专家分析国内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任胜利博士以充分的数据向各位代表展示了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显示度、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潜力。他提出,期刊国际化需要有严格的符合国际水准的出版规范、很高的审稿效率和审稿质量,还要求办刊人有很强的能力与素质,同时注重在线传播和自主发展。

科研工作者坦言对科技期刊的期望

科技期刊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作者的关注和支持,秦成峰从科技论文作者的角度与期刊界同仁探讨了作者对科技期刊的选择、需求和期待。秦成峰表示,科研人员重点关注期刊的影响力,投稿首选国外综合性期刊,同时考虑期刊的审稿速度和退稿率。他希望国内科技期刊能够注重在这些方面的提高,从而吸引国内作者将高学术质量的文章投到国内科技期刊。

国外同行讲授相关行业知识

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出版总监Mark M. Cassar 向各位代表介绍了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的出版以及期刊的发展情况。物理/纳米技术/电子工程领域高级编辑Daniel H Broaddus 用典型的事例讲述了英文写作对提高期刊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性。

参加培训的各编辑部代表还就如何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进程、如何在推进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同时注重期刊学术质量两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来自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Cell Research、《中国科学》、《航空学报》、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等13个编辑部的代表参加了研讨。

会议期间,中国力学学会组织各位代表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力学所钱学森办公室、郭永怀办公室、院士墙以及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使各位代表对力学所深厚的科技底蕴有所了解。

(中国力学学会)

上一篇:生活演讲稿集合下一篇:让廉洁闪光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