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邓小平历来非常重视中国的农业问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农业发展观,充分认识到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和起到的基本作用,提出了“农业是根本”的思想;他认为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推动力;科技兴农是中国农业发展观的核心。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立足本国实际的中国特性、面向世界的开放性、突出的创造性和务实精神、高度的战略性和全局意义。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时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时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论文 篇1:

邓小平的高科技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邓小平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敏锐地抓住高科技发展问题,形成了丰富的发展高科技的思想。本文系统地梳理了邓小平发展高科技的思想和观点,主要包括制定高科技发展规划是发展高科技的开端、学习与创新相结合是发展高科技的方针、实现高科技产业化是发展高科技的方向、培养高科技人才是发展高科技的关键。这些思想和观点不仅指导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高科技成就,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对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高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邓小平;高科技思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邓小平是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引路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在继承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恢复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的浪潮,邓小平认识到高科技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努力发展高科技事业,使我国高科技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已有关于邓小平高科技思想的研究中,赵建华等学者将邓小平的高科技思想归纳为“中国要有自己的高科技”、“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三个方面。学者阎峻认为邓小平高科技思想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三个方面”〔1〕。针对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的特点,本文着重阐述高科技的内涵和重要性、邓小平高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当代价值,并且创造性地从发展高科技的开端、方针、方向、关键等角度对邓小平的高科技思想进行了概括。

一、高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并且各国的竞争都转移到以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比较上。在众多科技当中,高科技无疑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哪个国家拥有了高科技或者哪个国家拥有的高科技最多,哪个国家在世界上就更有竞争力。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复出主持工作,主抓的内容就是科学和教育。1986年,他提出:“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2〕后来邓小平进一步认识到高科技对我国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强调要大力发展高科技,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3〕高科技的重要作用体现在诸多方面,集中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特别是在提升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

其一,高科技是一种前沿科技,一批各领域国际顶尖的优秀人才汇集到一起组成力量强大的科研团队,他们将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分析、加工、整合,或创造性地开发出人类未有的成果,形成新的科技成就,以进一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如今世界上的经济大国、军事强国,肯定是在科技方面,特别是在高科技方面遥遥领先。一个大力发展高科技,并且拥有大量高科技成就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必定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二,由于高科技的科技含量高,涉及领域广,因此高科技更多地集中于军工部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海洋深潜等领域都是高科技涉猎的范围。在信息化时代,战争的形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想打赢信息化的新式战争,将高科技运用到军事上来就是必不可少的。在新时期,维护国家安全不单纯是增加部队官兵,更重要的是增加军事的高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国家军事方面的高科技实力。

其三,高科技不仅仅在军事领域发挥着作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它的身影。高科技对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智能机器人开始走入平常百姓家,为老百姓提供日常生活服务;核能发电技术日渐成熟,传统火力发电的地位开始下降;生物制药成果普及普通大众,人们的身心健康获得极大保障。这些都是高科技的作用,体现着高科技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邓小平发展高科技的主要思想

邓小平通过观察世界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结合世界强国的崛起道路,创造性地提出发展高科技的若干观点,形成了他丰富的高科技思想。(一)制定高科技发展规划是发展高科技的开端规划是对未来一段时期内事物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发展结果的计划、规定,它可以使事物沿着一定的道路和方向前进,而不至于迷失方向。由于在规划中会制定事物的发展步骤和发展程度,相当于描绘了未来的发展目标,这使得事物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动力,促使人们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懈努力。发展高科技作为具有战略性和系统性的重大工程,必须制定相关规划,同时辅助以高科技发展的实施细则,这样才能使高科技的发展道路更加顺畅,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更有保障。邓小平大力强调发展高科技,首先就表现为高度关注高科技规划的制定。

1988年10月16日,我国在高能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一项重大突破性成果,这就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高科技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使我国在该领域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邓小平对此次试验给予高度重视,对撞成功后不久,邓小平视察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他说:“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也制订了高科技发展计划。”〔4〕这个高科技发展计划就是著名的“863”计划,这个计划是我国高科技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我国之后的高科技发展乃至今天的高科技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863”计划的出台和实施,离不开邓小平的亲自推动。“863”计划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高科技发展规划,它的原称是《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由于这个计划纲要最初是在1986年3月提出的,所以简称为后来人们耳熟能详的“863”计划。1986年3月,邓小平针对几位科学家提出发展世界高技术意见的来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相关人员抓紧研究,作出高科技發展的决策,不能拖延时间。4月,邓小平针对发展高科技方向的问题再次作出批示,指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项目要坚持“军民结合,以民为主”的方针。之后,国家科技委员会专门成立了高科技发展计划的编写部门,专门负责我国高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邓小平对计划编制工作极其关注,作过具体批示。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该纲要结合当时我国实际情况,瞄准世界高科技发展趋势,选择了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七个领域的项目作为我国高科技发展的攻关重点,目的在于迎头追赶世界先进水平。1987年3月,该计划正式在全国开始组织实施。

“863”计划的出台,揭开了我国高科技快速发展的序幕,在该计划的指导下,经过科技人员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高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杂交水稻、载人航天、“蛟龙”潜海、高速铁路,一项项杰出的科技成就彰显了我国高科技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我国高科技的瞩目成就正是得益于改革开放早期制定的高科技发展规划,并且这个规划是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紧跟世界趨势,可以集中精力实现的科学规划。实现高科技的跨越发展,在已制定的规划指导下,首要任务就是付诸行动,按照规划划定的任务,去认真落实、积极实施。1977年10月10日,邓小平在会见华人科学家邓昌黎教授时曾说:“现在重要的是把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搞好,把各种措施一一落实。”〔5〕只有认真落实规划的各项目标和任务,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体现高科技规划的现实重要性。(二)学习与创新相结合是发展高科技的基本方针“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是毛泽东提出的我国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方针。邓小平在领导科技发展过程中,基本上继承了毛泽东的科技发展思想,并在高科技发展中付诸实践。1984年2月15日上午,邓小平在上海为宝钢题词:“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6〕这就是邓小平发展高科技的指导方针,必须将学习国际先进高科技成果与我国自主创新结合起来。我国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科技水平低下,特别是高科技发展起步较晚,落后于发达国家数十年,学习发达国家的高科技成果成为我国高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起点。高科技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仅仅依靠学习他国并不是长久之计,长时间下去肯定会受制于人,所以必须要立足于我国实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创新成为我国高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1977年10月7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三冈访问团时说道:“我们要引进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学习世界上的一切先进成果。”〔7〕学习国外高科技的优秀成果,不但要引进先进的高科技,还要吸收外国的资金,广泛地开展高科技国际合作。在引进高科技后,要进行充分利用、吸收高科技成果的精华,为我所用,转化为具有我国特点的高科技成果,这是学习的关键所在。关于如何学习国外的先进高科技成果,邓小平也进行过相关论述。可以购买国外的高科技成果,但必须是我国可以支付得起并且不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可以派留学生出国学习,到高科技发达的国家学习发展的先进经验;可以请国外高科技方面的专家,到我国举办讲座或进行教学,现场指导我国高科技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科技实力的逐渐壮大,综合国力的逐步上升,对高科技的自主性创新开发成为我国发展高科技的新常态。一味地学习、引进国外高科技成果只能使我国紧紧跟在其他国家后面,永远不会有赶超的机会。1988年,邓小平曾强调:“这个工程“这个工程”指正负电子对撞机,这是1988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讲话的一部分。不完全是照搬过来的,中间也还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技术,有自己的创造。”〔8〕只有进行立足于我国自身的创造性开发,拥有我国高科技的自主品牌,才能使我国的高科技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保证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三)实现高科技产业化是发展高科技的重要方向高科技不同于简单的科技,它是一种知识密集、资源密集和产业密集的前沿科学技术。因此,高科技的研发、生产、应用不可能只局限在一个小小的领域,它涉及众多领域的多个方面。比如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需要计算机、控制论等领域专家的合作完成;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也会提高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极大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1991年4月23日,邓小平为全国“863”计划工作会议题词:“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9〕高科技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将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充分发挥其产业功能。

高科技的产业化不仅仅是将高科技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更多的是将高科技与其他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0〕高科技作为前沿技术,可以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农业。邓小平看到农业生产的出路在于高科技,将高科技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不但会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也会极大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工业发展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工业竞争的实质是工业科技含量的竞争,特别是高科技投入的竞争,唯有将高科技的最新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才能极大地带动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科技与其他产业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整体,是决定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加大高科技本身投入的同时,必须将高科技与相关产业有机结合。利用高科技的研发成果,来解决农业、工业等产业部门的技术难题,实现农业、工业的高科技化。“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11〕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间高科技的竞争异常激烈,在加大高科技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从而带动更多领域的发展。(四)培养高科技人才是发展高科技的关键邓小平在关于科技发展的论述中,多次强调科技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要推动我国高科技发展,必须有人才做支撑,培养一大批高科技人才是我国发展高科技事业的关键。怎样培养高科技人才,邓小平从高科技人才的选拔、使用、考核、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邓小平指出,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不足,导致一段时间以来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科技人才严重匮乏。必须打破常规,广纳贤才,去发现、选拔、吸纳现有高科技人员、港澳台专家、海外留学生和知名华裔学者,为我国高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为了打破传统观念,邓小平强调高科技人才不论年龄、不论资质、不论政治面貌,只要肯为国家出力,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他特别关心年轻高科技人才的成长,主张在职称评定、业务考核等方面减少对年龄的限制,为特别优秀的年轻高科技人员提供便利条件。要大量吸收留学生回国工作,为他们组建高科技研发中心。同时做好现有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选拔有潜力、基础好的人员出国学习。为调动高科技人才的上进心和积极性,通过提高其工作待遇,做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减少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高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良好的教育是培养高科技人才的基础。邓小平在1977年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12〕我国科学技术的希望在于教育,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更在于教育。要努力提高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水平,在全國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完善教育制度,改革我国招生、学制等体制机制问题,为高科技人才成长提供适宜的外部环境。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通过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形成高科技人才的成长体系,使我国高科技发展后继有人。

做好高科技人才的后勤工作是高科技人才专心科研的必要保障。高科技人员工作量大、任务艰巨、性质特殊,需要后勤部门提供必要的服务,做好高科技研究的资金、材料、信息、辅助人员等条件的保障工作。邓小平指出,要把科研人员和后勤人员分开,组建专门的后勤部门,由专人负责科学研究的后勤保障,这一方面减轻了科研人员的工作负担,可以安心搞科学研究;另一方面也体现出邓小平对科研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视。

三、邓小平高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

邓小平的高科技思想立足于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国特色,对后来我国科技发展、国家建设都有着重要影响。邓小平在1988年强调:“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这个领域的发展。”〔13〕他以战略性的眼光,高瞻远瞩地体察到未来世界高科技领域竞争的激烈性,认识到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的必要性,提出许多创新性、系统性、前瞻性的高科技发展思想,对我国人民生活、经济发展、民族独立、国家安全,乃至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邓小平的亲自关心和指导下,我国的高科技事业逐渐发展成长,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高科技成就。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成功对撞,揭开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领域的序幕,使我国的高能加速器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1986年,“863”计划的出台,为我国发展高科技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科技产业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部分地区开始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863”计划确定重点发展的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工程等领域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为我国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占领高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奠定了基础。同时,高科技的发展也改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拓展了人们对世界科技发展规律的认识,增强了对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认同,使高科技事业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邓小平发展高科技的思想及其实践,对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仍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

第一,重视高科技的发展。高科技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必将是各国重点发展的对象,决定着各国的综合国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必须高度重视高科技事业,加大高科技投入,将发展高科技放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位置。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过程中,发挥高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建立国家高科技发展战略,实施国家高科技发展工程。

第二,为高科技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实现高科技发展离不开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强大支持。首先,大量培养高科技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高科技人才,为高科技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撑。其次,加大高科技研发投入,将财政拨款向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高科技产业倾斜,同时为高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最后,设立高科技研发中心,为发展高科技提供有利平台。

第三,加强高科技体制机制建设。目前,我国高科技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展方向缺失、企业主体地位不明确、研发与生产脱节等等。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规范化,实现我国高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科技未来发展规划,使之既立足国情,又面向世界;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高科技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动高科技迈向市场,实现高科技的产业化。

总之,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继续深化的今天,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仍是国际竞争的焦点,认真学习并进一步发展邓小平的高科技思想,使我国的高科技事业走在国际前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阎峻.略论邓小平高科技思想的特点[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10.

〔2〕〔3〕〔4〕〔8〕〔10〕〔11〕〔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4,279,279,280,275,377,279.

〔5〕〔6〕〔7〕〔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技术部.邓小平科技思想年谱(1975-199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45,189,42,233.

〔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0.

(责任编辑王生胡学举)

作者:张远向

新时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论文 篇2: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及其特征探析

摘 要 邓小平历来非常重视中国的农业问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农业发展观,充分认识到了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的地位和起到的基本作用,提出了“农业是根本”的思想;他认为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推动力;科技兴农是中国农业发展观的核心。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立足本国实际的中国特性、面向世界的开放性、突出的创造性和务实精神、高度的战略性和全局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农业发展观;中国特色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农业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今天,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以农村为重点的过程中,重新体会邓小平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观点及其重要意义。

1 “根本”论——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立论基础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突出表现在对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及其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和论述,并自始至终坚持“农业是根本”的思想。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带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中,就把农业问题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在他撰写的《太行区的经济建设》一文中,明确提出:“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则是生产的重心。经验告诉我们,谁有了粮食,谁就有了一切。”“只有农业的生产,才能给手工业以原料,使手工业发展有了基础。”显然,邓小平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的经济建设与革命战争的胜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指出其重要性。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正确的指导了太行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有效地支援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而且为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直接参与党和国家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并在领导国民经济的恢复、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步形成了“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同时,也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建设思想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貢献。20世纪60年代初期,针对当时全国农业生产萎缩、产值下降、人民生活面临严重困难的现状,邓小平专门撰写的《怎样恢复农业生产》一文,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他明确指出:“我们要克服困难,争取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要从恢复农业着手。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邓小平还根据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农村所有制的现状,提出了“农业本身的问题,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的重要观点。他主张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尊重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减轻农民的负担,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理论,大胆决定将农业和农村改革作为新时期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真正把“农业是根本”的思想落到了实处。由他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了注重农业基础地位的紧迫性和重大作用。接着,邓小平倾注极大的精力,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和政策。一是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超越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二是允许农村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强调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特别是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以推动农业的进步。由邓小平亲自审定的党的十三大的政治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及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定不移地深化农村改革。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再次肯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指出:“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至此,邓小平关于“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已经完全成熟。这一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农业获得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

邓小平的“农业是根本”的观点,是以中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农业的基础、作用、地位为依据和逻辑起点的。第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人均耕地仅为国际人均数量30%,但是却人口众多、农业土地少的国家。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供给不足的情况就会逐渐加剧,因此,农业问题是维系十几亿人口生存的大事,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首先必须对待的重要问题,不能有丝毫的麻痹。第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要求必须把农业放在基础地位。邓小平认为,“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工业越发展,越要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第三,农业的发展是保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邓小平视农业为政治基础。农业稳定才能确保国家政治的稳定,国家才能久安长治。他说:“中国80%的人口在农村,中国稳不稳,首先要看这80%稳不稳。”“农村不稳,则中国不稳。”从中可以看出,农业对于全国发展的重要性。

综观邓小平的农业“根本性”的观点不难看出,邓小平把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当成关系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关键。因此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运行中,农业基础的加强,是关系国家经济、政治的重大问题。“农业是根本,不能忘掉”是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立论基础。

2 改革论——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动力机制

改革是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邓小平认为,改革就是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给他们有更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要通过改革解决农业发展的后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以其翻天覆地的变化载入共和国的史册,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用事实证明了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正确性。邓小平关于农村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废除不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旧体制,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率先取得突破,而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是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冬天,迫于贫困与饥饿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把生产队的土地分到各家各户,并订立了“生死状”。这在当时看来是“大逆不道”的事件,却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这种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迅速推向全国。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的政社合一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務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人民公社”这种旧体制从此结束。

第二,突破“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思想,乡镇企业得到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在“左”的思潮影响下,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社队企业的发展极为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崛起的乡镇企业,成为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个伟大创造。邓小平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突然冒出了各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门路,为农业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也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此后,邓小平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应该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重要思想,这是对中国农村传统产业结构的重大突破,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农村建设的新道路。

第三,打破平等的农村分配,鼓励一些人先致富,然后逐渐实现共同富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在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制约下,在严格、平等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强调国家实现共同繁荣是片面的。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农村长期生产力低下,实际上是一种普遍的贫困。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经济政策,允许一些国家、一些企业、一些工人和农民首先致富。他指出,这是一项重大政策,一项能够影响和刺激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邓小平还认为,“富裕的政策”不会导致两极分化,而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区别将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持公有制的原则,分配原则就不会导致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制度应该而且可以避免两极分化。这一重要思想突破了旧制度下所谓的“共同繁荣”思维模式,把人们的思想带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之中。

第四,提出“两个飞跃”的理论,指明了中国农村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构成了一个时期内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邓小平在积极支持和不断完善这种体制的同时,进一步为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提出了“两个飞跃”的理论。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两个飞跃”的思想,科学地揭示了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行的规律,指明了中国农业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目前,在邓小平农业发展“第二个飞跃”理论指导下,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科学的方法。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形成一种适度的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方式,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 科技兴农——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核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进程十分迅速,传统型的农业在此科技基础上逐步转变成了现代型农业。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下进行的,农民在农业技术的推进中缺乏内在动力。并且在没有充分了解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技术改造,对农业科技的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致使农业科技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状况,邓小平有着深刻的思考。他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有效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1989年6月,当他与第三代中央领导人交谈时,他说:“农业可能最终需要科学来解决,科学是一件伟大的事情,科学是重要的。”“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只依赖于政策,而政策是由投入和财政资源的增加所限制的。”只有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潜力是无限的。然而,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方向上,我们盲目地照抄国外的经验,片面地追求农业机械化。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机械化的目标才逐渐消失,人们才开始认真思考农业机械化的问题。当然,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中,中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利益。像一些大平原和兵团农场一样,使用大型农具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主要从劳动信息革命的角度来解决农业问题,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产业的产物。特别是农业机械,特别是大型农业机械和工具的使用,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有限的。片面追求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中的特殊性,不符合我国人民的更少,农业生产条件,多种具体国情,也不符合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发展的趋势。

忽略应用科学技术和发展科学技术,仅仅只是依靠机械化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行不通的。我国有着较为崎岖的农业科技发展历程。实践证明,没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在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情况下,未来农业大发展的出路,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尖端技术来实现。国人必须要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这一正确的思路,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要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依靠充足的劳动力,结合我国的优良农业传统,逐步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的整体提高。

近年来,我国农业方面的发展迅速,尤其是生物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得益于邓小平提出的“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农业发展计划,如丰收计划、温饱工程、菜篮子工程等,对于农业技术的促进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大批的农业科学技术为我国农业带来了重大转变,如地膜覆盖栽培、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新品种农作物选育栽培等。还有已经实现商品化、产业化的花卉、果蔬、马铃薯脱毒快繁等;用于生产的生物技术,如小麦、水稻、烟草等;取得重大发展的还有抗青枯病马铃薯、抗黄萎病小麦等基因工程,也已经进田实验师范。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我国在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下,产量却不减反增。全新的农业科技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邓小平的“农业最终依靠科学解决问题”的战略思想也逐步成为现实。

邓小平认为和“科技兴农”同样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普及并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水平低下、科技人才稀缺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缓慢的问题所在。因为高素质、高文华的科技人才是研发、运用科学技术的关键和保障。然而,目前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是达不到农业科技发展的要求的。所以,必须要加大对农业科学的研究和科技人才的培养。而且必须要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并培养具有多重技能的农业推广人员。在邓小平的亲自关怀下,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在做好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智力、技术的相对优势,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教育,培养大批新型的农业科技人员。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农民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4 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基本特征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并认真总结以往农业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表现出一系列鲜明的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立足本国实际的中国特性

邓小平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异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合乎中国情况的农业发展道路,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农业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这是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原则论定。关于农业发展问题,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发展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能搞两极分化。邓小平认为,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發展,才符合广大农民的利益,才能够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现代农业规模经济。其次,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中国特有的农业发展模式。邓小平认为,各个国家国情不同、文化传统迥异、历史各具特色,如果照抄照搬,只能陷于失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我国农业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于本国实际,在探索中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4.2 对世界开放

邓小平强调,中国农业的发展应走自己的道路,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然而,他也强调了反对孤立和促进世界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有益经验的重要性,并针对世界和世界农业的现代化。根据邓小平的说法,中国的农业发展正在逐步缩短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必须利用有利于我们赶上世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各种因素。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也是一个开放和吸收世界先进国家经验的过程。“要善于学习和获得国际上的帮助,我们应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

4.3 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意义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家和首席设计师,邓小平对中国农业和农民问题的思考,始终从总体和长远利益出发,从战略高度到设计中国农业的发展。首先,他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改革结合起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强调从现代化、稳定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我国农业的发展。在推进社会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在农业和农村领域取得突破。首先,他解决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其次,邓小平认为,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为经济强国,是考虑中国的农业发展。他认为,尽快解决农业问题是发展中国经济和农业生产力的关键,也是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关键。只有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为突出地位的战略重点,中国农业才能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工业、商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每隔几年才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4.4 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务实精神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通过务实和创新丰富了他的内容,从而保持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这种创造力的重要体现。邓小平把农村改革看作是一场革命、一种飞跃、一种巨大的农村生产力解放。这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动态的重要理论创造。邓小平倡导一些人先致富,最后实现共同繁荣的主张,与过去富有的致富方式相比,是一个重大突破。这一原则在各个方面提出了工人的倡议,实现了劳动效率与社会正义有机结合,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邓小平制度提出了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将农民推向市场,以提高农业商品率等一系列创造性原则,农民致富指出了根本途径。摘要邓小平加强农业科研和人才培养的理念已成为我党“科学技术”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

求真务实是邓小平农业发展观的又一个显著特点。邓小平研究和解决农业问题时,总是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实践提出问题,从农民群众的现状来考虑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解决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比如,他以求实的精神、极大的勇气,排除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毅然决定废除“政社合一”“统一经营”的脱离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人民公社制度,代之以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乡镇管理体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邓小平农业发展观中,关于发展粮食生产的论述,关于对传统农业改造的论述,关于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论述,关于农民致富道路、方法的论述,以及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论述,等等,都是其求真务实风格的重要表现。

5 结语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观,是一个科学的发展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的重大指导作用。它不仅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郭学旺 闫鹏

新时期发展我国农业科技论文 篇3:

统筹城乡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分析研究

摘要:科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外生力量,其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树立起科技创新的观念,以软要素突破硬约束,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因此,从统筹城乡发展角度对科技创新需求进行分析,探索科技创新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乡统筹;科技创新;需求

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日益受到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靠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来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富裕的目标;同时,从农民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民衣食住行的改善、农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的获取等,都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持。因此,从统筹城乡发展对科技创新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不断促进科技创新和提高科技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求,从而大大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达到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2012年中央文件“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和发展已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动力,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学发展观、自主创新观越来越深入人心,科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尤其是新农村建设提出的“把科技作为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按照统筹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重视科技创新,增加新农村建设中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新兴产业、乡村社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的现代化农业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需要促进科技创新和发展,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未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前进的必然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比如能源缺乏、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亟需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这些难题。

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迫切需要科技创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这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本现实情况,这就需要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但是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需要对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目前,人均耕地、淡水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越来越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继续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加快农业的发展取得的成效逐渐减小。另外,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不仅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要克服资源日益缺乏对农业的限制,实现现代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其根本解决途径在于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和40%左右。因此,我们要在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走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改善民生,迫切需要科技创新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对农村科技发展的领域进行调整和拓展。农村科技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就农业论农业、就产业论产业的范畴。科技对农业发展前沿和关键技术研究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科技突出战略性、前沿性、前瞻性,还需要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形成自主创新的品牌,为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提供技术储备。同时,在统筹城乡社区和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在村镇规划、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供重要的基础。所以,改善民生,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把民生科技作为农村科技新的重要发展领域,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四、转移农村劳动力,迫切要求提高农村基层科技发展能力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且未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农民工主要还是参与仅需要体力的工作,他们的劳动效率不高且收入很低。在当前大量农民工进城的背景下,要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就业压力,就需要提高农村基层科技发展水平。首先,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提高农村基层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增加就业机会。其次,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农村科技,加快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环境,从而为具有较高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奠定环境基础。再次,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科技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农村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制度,加快先进技术在农村的应用,进而带动基层科技的快速发展;实施科技富民专项行动,采取合理的农村科技计划管理方式,加强基层的主体性,强化基层科技管理职能,为农村劳动力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五、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迫切需要科技创新

合理对工农、城乡科技要素进行配置,加速把科技要素导入农村是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城乡资源要素中科技要素是具有基础性、关键性、长效性的要素。坚持“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促进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为城乡协调发展奠定基础,需要对城乡资源要素进行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这必然要进一步创新科技要素配置机制,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政策和措施,把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知识等引入农村一线。同时,进一步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通过科技进村入户等科技工作推进农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通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能力。把握农村经济专业化、区域化、协同化的发展方向,培育一批农村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村企业,培养一大批农村科技带头人,才能够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六、健全现代农村发展运行机制,迫切需要加速科技体制创新

一方面,随着农村农业的发展,多元化、新型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稳步建设,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需要,广大科研机构以及科技人员的市场意识不断增强,使得农村科技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而在科技推广服务中市场机制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为适应深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在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涌现、发展并壮大了一大批创新机制以及相关的创新企业,如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农村科技合作社、农技110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机制,这样的形式引导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员深入到农村一线。要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就需要提高运行效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但这些都需要以完善农村科技体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为前提。

另一方面,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提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在新时代的要求下,科技体制逐步改革并得到合理的完善,加之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使农村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为农村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农科院研究,在对农业GDP增长的贡献中,每1元投入,教育、道路、通讯、灌溉、电力的回报分别为3.71元、2.12元、1.91元、1.88元、0.54元,科技的回报率则高达9.59元。在对粮食的生产能力的贡献中,每1元的投入,灌溉、教育、道路、通讯、电力的回报分别为5.56元、2.02元、1.95元、1.84元、1.37元,科技的回报则高达4.41元,仅次于灌溉。

图1 科技与其他资源要素回报率比较

可见,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强大动力和重要标志,对城乡统筹发展也发挥着核心和关键的作用,科技创新在新形势下具有巨大潜力。

在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通过科技促进“三化联动”(农业现代化、农村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顺利进行,是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具体实践;鼓励广大科技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业收入,充分发挥人这一创新要素的作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提高农村产业科技水平,促进民生科技的进步,加快生态科技发展,进而从整体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要求;将科技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有机结合,使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共同协调发挥作用,兼顾科技支撑和科技引领,就是坚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创新工程,只有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才能不断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德敏.重庆市统筹城乡科技改革与创新对策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9):55-57.

[2] 肖万春.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城乡统筹的体

制创新[J].湖湘论坛,2009,(4):84-86.

[3] 谢雅丽,王晓光.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与

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33):120-121.

[4] 张鸿.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以四川省为

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7):447-450.

[5] 余维初.科技创新推动淳安县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J].

杭州科技,2009,(4):54-55.

作者:李先维 徐凯

上一篇:推广普通话国旗下演讲稿下一篇:护士庆七一精彩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