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思考

2023-0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古以来农业就是我国经济的发展支柱,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工业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高效化, 并在不断的发展中形成了工业推动农业发展、城市经济带动农村的新型经济模式。在这种新的模式下, 应不断开拓创新,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缩小城乡差距, 把农业生产科技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落到实处, 以先富带动后富, 全面建成现代化、富强文明的中国。

近几年来, 我国的科研成果不断革新,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越来越多的新知识新思维源源不断地涌入农业生产中, 原有的农业生产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背景, 所以应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式, 推动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

1 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

1.1 缺乏科学完善的经济管理体制

对于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式来说, 农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正在从传统的模式, 向新式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在这个过程中, 我国都是通过自己摸索, 没有国外规范化的先进管理模式, 所以经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 农业经济管理和基本经济之间还没有协调发展。

1.2 农业经济管理不受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 真正对农业经济管理了解透彻的人并不多, 根本不能真正意识到落实经济化管理的实际意义, 导致了许多基层经理管理人员在贯彻落实农业经济管理的时候, 不能做到真正的尽心尽力, 也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新思想, 也不能透彻地学习党和国家提出的相关法律法规。

1.3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较低

作为一个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工作, 农业经济管理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要求极高。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许多相关的从业者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 在管理过程中也就无法真正起到带头和指导作用[1]。因此, 在以后的工作中, 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从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速度。

1.4 经济管理信息化不足

在21世纪的今天, 现代化越来越成为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辅助力量, 在生活中的许多地方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在减少工作时间的同时, 又能有效减少工作量, 因此需要将信息化和农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交易时, 减轻负担, 提升农民收益, 为农民共享农业信息提供合适的平台, 促使农业快速发展。

2 农业经济管理的作用

2.1 调整农业结构

我国有着巨大的人口基数,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量也比较庞大, 这就造成了人均农业资源较少的现象, 又不具备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稳固的生产基础, 农产品产出量小, 农业生产单位时间长等弊端也开始逐渐展现出来。

与此同时, 农业的发展使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不断引进新型的农业设备, 就更加加剧了现代化农业生产与过去的小农思想之间的矛盾, 使农业两极分化严重[2]。因此, 需要不断的开发新技术, 引进新思想, 促进我国农业的稳步前进。与此同时还要不断的培养新型技术人才, 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分配到农业生产中, 实现农业现代化。

2.2 实现农业生产

在全新的农业生产管理理念中, 把经济学、管理学注入到农业管理中去, 让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将农业生产与市场经济融为一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要不断深入探究改革,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不断开拓进取、努力创新。以全新的科学技术理念带动农业经济管理向前发展, 促进农业多元化。

2.3 促进学科进步发展

21世纪以来, 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一直如影随形, 从来都不是单独发展的, 想要取得某一领域的重大突破, 就必须结合其他的知识一起发展将各种各样的学科融为一体, 互相促进互相辅助, 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集经济学和管理学二者的优点, 既有经济学的缜密, 又有管理学的人性化思维, 在其后的长期发展中具有极大的优势[3]。应该立足于实践, 把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 全面推动经济管理一体化发展。

3 农业经济管理的优化策略

3.1 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想要推进农业的高速发展, 就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经济管理的体系,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 要不断努力, 将农业经济管理的新模式推上一个新台阶, 从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 坚持党和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推进绿色农业、节能农业的快速进步, 完成我国农业生产由过去的小农经济到现在的市场化经济的体制转变。

3.2 促进管理理念的转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想要促进农业转型和快速发展, 就必须将全新的管理思维应用到农业中去, 有关的从业者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产品的生产、销售到分配的每一个阶段都严格把控, 在这个基础上, 努力推进农产品的升级转型和创新发展, 让农产品不但是农民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 更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需品。

3.3 加强经济管理队伍建设

在管理中, 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人。想要全面提升农业管理的质量, 就必须对从业者进行专业化培训, 从而提升他们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其一, 要把有关的从业者培训工作做到实处, 增加知识涉猎面, 为以后的农业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为我国农村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其二, 在已入职的员工身上, 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对他们的专业素养、责任意识和政治方向的把控进行审查, 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淘汰, 对于较为优秀的, 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 从而激励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水平, 为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 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已不适用于新时期下的形式, 当前对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要求主要是促进学科之间相互发展、调整当前的农业结构、注重团队精神, 提高科研水平。未来农业经济管理的研究趋势为以政策研究辅助农业经济研究、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中, 逐渐使农业经济管理走向国家化。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 对农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仅改进了耕种方式等基础操作, 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步。为了跟上新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的脚步, 应该坚定不移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作为目标, 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农业教育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农业结构,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 孙雪妮, 姜佑静, 孙宝珠.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J].南方农机, 2016, 47 (12) :83.

[2] 姜秀慧.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 2016 (23) :126.

[3] 赵栋强.农业经济学科面临的问题及发展之路研究[J].智富时代, 2016 (S2) :280.

上一篇:浅谈设计在“智慧建造”中的重要性下一篇:高职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微生物实验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