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电影美术色彩设计论文

2022-04-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 色彩在动漫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到作品的外在表现。色彩设计就是动漫的颜色搭配。动漫的色彩不能直接照搬生活中的色彩,需要创作者依据动画情节与剧情发展来表现主题。动漫作品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延伸,为色彩的设计与运用提供了极大的创意空间,并增强人们对动漫的理解。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国内电影美术色彩设计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国内电影美术色彩设计论文 篇1:

中国动画片的传统美术元素的意向建构

[摘 要]在中国动画艺术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创作出别具一格的动画作品,从而更好的表达中国动画片的意象。建构画中意象的艺术化是其创作核心。我国传统美术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强烈漫画特征的意象, 呈现是确立当代中国动画片是否具有独特艺术面貌。

[关键词]中国动画片;传统美术元素;意向建构;元素风格

在我国动画市场中,已流入大量的国外动画,但我国动画并未广泛地流向其它国家,因此,在设计与制作中国动画时,不能再依靠模仿,而是要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同时融入民族文化艺术,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且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动画作品。所以,现在中国动画创作人员所面临的问题即是在现代动画设计中,如何有效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美术元素介入动画片内容的原因

在动画题材影片制作前期,其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即是手工制作以及整体背景设计,这就要求设计人员需具备较强的美术功底和丰富的电影创作经验。例如:《猪八戒吃西瓜》、《没头脑和不高兴》、以及《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等动画片,在其研发创作中均使用了装饰绘画、传统壁画、水墨画、水粉、素描、漫画等手法。中国动画片美术元素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民间年画、古代铜器、玉器工艺、竹编、皮影戏、狮子、吹牛角、以及四川戏剧脸谱等多种形式的民间艺术。《哪吒闹海》是中国首部彩色动画片,该动画片通过运用中国传统年画、门神画,以及红色、绿色、白色、黑色等色彩,完美的体现出了传统的、且具有传神写意的意象,因此,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又如《三个和尚》,漫画家韩羽通过现代绘画,巧妙地运用了红色、黄色、以及蓝色这三个颜色,塑造了三个和尚的形象,同时,通过在画法上突出关键特征,赋予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物情趣。韩羽通过绘画中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以简洁场景、最少的人物构造了一部活泼的动画作品。

二、在动画片中的美术意象表现特征

(一)美术元素决定了动画片的形式感

形式感指的是通过工艺美术品的外观形式,给人们所带来的感受和感染力。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由形状、色彩、结构的关系所形成的形式特征,诉诸视觉后,能引起显著的心理反应的,形式感就比较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画家在民族风格和艺术手段上,融入了传统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中国动画片不仅具有民族文化艺术,还具备自身的风格特征,并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是一种写意的再现表现手法,其描述的对象融入了各自特点的美术风格,一般都超越了艺术媒介表达的范围,画家通过在艰涩抽象的线条赋予一定的情感和艺术构思,从而创造出一部活泼而富有节奏感的动画片,这种形式感的动画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动画片产业的发展。

(二)动画片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达意象

动画片 是一种雅俗共赏 的电影艺术,色彩的 诗情画意 是电影导演 的一种表达手段,电影导演 在创作过程中 把主体的意图、抽象意象、象征隐喻等 作为表现手段 结合色彩来强调和暗示。“色彩的感觉是最大众化的一种美感表达形式”这是马克思曾经说过的。画家—导演—作品—观众 通过动画片色彩 在反映客观生活内容中把 情趣和理念相辅相成,这是因为 色彩既包含审美大众的情感逻辑 又符合观众的思维逻辑,带给观众的是强烈的美感和愉悦。动画片《宝莲灯》是一部非常注重色彩风格的电影,在设计土地公公、孙悟空、三圣母、以及幼年沉香等人物造型时,借鉴了日本和迪斯尼动画中的主人公的特点,但是其色彩设计,是结合国内观众的审美心理进行的动画色彩设计。

(三)动画片意象主题是以线取象、以形取神

“画者,主要以线条为巢而画(划)也,并形成其画也。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曲直萧瑟、刚柔肥瘦、疏密干湿、长短粗细等各种形式,可以将情感层次化的展现出来,充分体现线性语言的视觉美感”, 这是现代著名画家潘天寿所说的。由于动画片本身并没有现实造型,艺术家通过线型构造物象并进行主客观抽象结合,在外形构建过程中 还预示 人物外表形象 应该具有喜怒哀乐,要充分表现 模拟人类的生理结构的性格和爱好等因素,这样就能使想象到形象之间跃然纸上。

因此,“在外形、色彩、服裝、发型、装饰物及道具等方面,全面表现出角色的个性及习惯,让观众可以立即对角色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运用线条艺术,通过人物的服装造型展现了人物形象。“例如:红太郎,其衣服运用了正红色,这与其灰色的毛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用一撮白毛点缀在其簸箕状的灰色尾巴上,形成了一种色调的反衬,另外,其头顶宝冠运用了荧黄色,再加上眼睛上方两道紫色的眼影,使其灰色的脸庞显得更加有精神。” 故事的背景主要是大肥羊学校和狼堡,其中,大肥羊学校运用的是翠绿色,给人一种欢快、生机勃勃的感觉,另外小羊以奶白色为主,给少儿带来一种美好、童真的生活;狼堡的运用了黑色和茄紫色,给人造成一种恐怖阴森感觉,充分展现出了创作者的意象。动画创作者和美术家通过运用各种色彩合理搭配,给其他人物创造了具有各自性格特点的造型,如:“红色的红太狼、黑色的沸羊羊、蓝色的喜羊羊,黄色的懒羊羊,以及粉红色的美羊羊和暖羊羊”。

三、动画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决定动画美术元素风格

(一)动画片创作展示的“时间美和空间美”

“将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运用单线平涂的方法或其他绘制方法等各种形式的绘画表现出来,并将绘制的人物动作通过逐格拍摄的方法一一拍摄下来,然后进行连续放映,从而形成一种活动影像”,《电影艺术词典》是这样描述动画的。动画建构是建立在美术线条造型的基础上,然后利用电脑科技构成动画艺术,从而将图片内容运动和发展的事件展现出来。

动画片不受任何时间、空间、以及材料组合的限制,因此其形式可以是象征的、逼真的、超现实的、写实的、或夸张的等。动画片所展示的美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美,其超越了一切物质,它的美是动态的、持久的。

(二)动画片创作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美”为依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灿烂光辉色彩独特的中国美术文化,这一切成为动画艺术来源可靠保障和依托资源。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以来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天人合一是儒家宣扬主要思想,这种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学,艺术家们大胆的提炼和夸张了写意的手法,从而使得整体造型丰满厚实简单明了。所以动画片的创作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美”为依托,更好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美”。

(三)动画片创作要与时俱进,多元化地构建“美”

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当代动画作品已逐渐跟上国际的步伐,同时也使画家们在建构作品时逐渐走向多元化。历史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程度 越来越丰富,在精神上 也要求审美方式多元化和可视化。停留停滞不前的美术元素是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类对艺术的追求的。新兴美术艺术的媒体数字方式在不断拓展同时,也在说明传统美术元素要想在动画片中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上,来源于传统美术艺术又突破传统美术艺术,建立差别化方式,是中国动画片保持本色的艺术形态。这也是动画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对动画美术元素风格的重要影响元素。

四、在当代中国动画中将美术元素融入动画片创作

在中国动画市场中,其最明显的一个艺术特色即是在中国动画片中融入传统美术元素。画家们在创作动画作品时,从山水服饰、皮画等传统艺术素材中,汲取了许多精华元素,同时,结合自身的美术风格,创造出了一部部生动形象、精彩绝伦的动画作品,所以说,中国美术元素为其创作提供了强大的素材依托。通过美术元素使人们对角色产生兴趣。“动画片创作者的绘画水平需比较厚实,且可以对各种物体的外在形体和内在结构进行细致的观察,另外,还需熟练掌握光、影、形、色等空间环境的基础造型元素,以及画面涉及的绘画语言如空间节奏、动态、透视等,从而展现出动画片中的各种角色造型。”与普通意义的影视题材相比,动画片中的素材有着明显的不同,为了将美术艺术体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精练的线条展现出来,需正确把握客观世界,有效运用现实题材,以创作出更好的作品。美术创作者要擅长动画感觉,要把动画制作的现实与非现实形象和剧情相一致创作出非现实时空作品。这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美术元素合理介入,也是中国动画电影成功因素之一。但这一强项也会带来我国的动畫片一个明显的弱点,即美术思维远远胜于动画电影思维。

五、结语

将中国本土文化融入动画艺术中,以促进中国动画的发展。为了创作出具有本民族特征的中国动画,我们必须不断地挖掘和传承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并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从而将我国的民族特点完美地融入动画作品中,以跟上国际动画产业的发展,并更好地与与其他国家动画进行交流与互补,以推动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涛.传统文化在现代动画设计巾的合理应用[J].艺术与设计.2010,(3):106.

[2]石凌空.浅析我国动画剧作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J].民族论坛.2010,(10):56.

[3]李娜.传统民族元素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1,(5):62.

[4]刘洋.论动画电影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美术大观,2011,(3):74.

作者:高亚峰

国内电影美术色彩设计论文 篇2:

浅析动漫设计中的色彩应用

摘 要 色彩在动漫设计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关系到作品的外在表现。色彩设计就是动漫的颜色搭配。动漫的色彩不能直接照搬生活中的色彩,需要创作者依据动画情节与剧情发展来表现主题。动漫作品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延伸,为色彩的设计与运用提供了极大的创意空间,并增强人们对动漫的理解。

关键词 动漫设计 色彩 表现 特征

一、色彩的本质

(一)色彩概述。

色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产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一个物体的色彩由其表面和投照光两个因素决定。如在白色日光的照射下,白色表面几乎反射全部光线,黑色表面几乎吸收全部光线,因此会呈现出白、黑不同的物体色,而蓝色表面吸收日光中蓝以外的其他色光而反射蓝色光。

(二)色彩的作用。

一部动漫作品,若要给人以完美的视觉感受,在色彩的运用上就必须注重色调的变化。风格强烈的动漫作品,其色调的表现往往是十分精确的。

一方面,运用色调的兴奋感表现动漫作品,能明确主题及人物性格,加强作品气氛和观众心境的营造。红、橙、黄等暖色调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强,给人以兴奋感,能够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作品上来,使观众迅速进入观赏状态,同时在观众的心中建立起对影片的整体概念。蓝、绿等冷色以及明度低、对比度差的色彩,虽不能在一瞬间强烈地冲击视觉,但却给人以冷静、稳定的感觉,适宜表现出动漫的科技感、神秘感和严肃感。

另一方面,运用色调的跳跃感,产生优美愉悦的效果。暖色、纯色、明色以及对比度强的色彩,会产生清爽、活泼、愉快的感觉,利用色彩的这一特点为动漫配色,能够使观众心情欢畅。

二、动漫设计中色彩运用分析

(一)动漫色彩的表现。

在动漫艺术创作中,通过选择与组合,在心中形成立意独特、风格新颖的色彩设计方案,通过这样的方案来表现创作者希望表达的主题。在表现色彩元素时,需要一种色彩的创造性思维,对色彩的典型差别及类型进行了解,才能在创作中恰当运用色彩来表现。

动漫色彩在表现上更加自由,这是由动漫作品的特性决定的。动漫作品采用逐格拍摄的手绘画面,或者电脑生成的关键帧影像,并将其连续放映的非客观真实电影,具有更大的变化空间和想象空间,更接近人类理想完美情景;既可以写实、也可以虚拟,人物形象、场景、事件等可以高度概括,也可以丰富细腻,根据剧情的需要设定色彩,可以统一、可以夸张、可以超常、通过对比变化发挥色彩的表现魅力,而对于故事的发展和主人公的心理表现,色彩同样有很强的辅助作用。

(二)动漫作品的色彩表达。

色彩作为动漫中一个重要视觉元素,为刻画角色的情感、营造场景环境氛围、增进剧情、丰富画面、加强真实感,提高动漫作品本身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个动漫作品,创作者所捕捉的是某个场景,这个“瞬间”再结合创作者的主观体验和艺术加工来再现,表现和记录活动着的形象及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场景,整个作品的视觉形象是在色彩的流尚中形成的,表现的是一种最接近于现实时间和空间的运动关系。通过角色、场景的转换等表现时间、情节的变化,以及同一镜头内部色块的位置移动与并置形成不同的色彩体积对比,也可能是先后镜头画面的组接中使画面色彩形成渐变与再组合。

三、动漫色彩设计应与视听语言相融合

动漫创作领域与数码技术结合非常紧密,使动漫不仅能再现客观现实的色彩,且能对客观色彩进行重构。环境的迁移、时空的转换、人物的变化和运动的持续,使色彩元素成为抚动人们情感、辐射人们心灵、展现多重思想的藝术方法。作品视听语言中的色彩元素有助于主题的鲜明展现,层次分明且具有节奏感,由客观到主观,由和谐到对比,由弱到强步步深入,充分体现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元素。

(一)色彩元素的选择。

在运用色彩视觉元素时首先要对画面的色彩进行选择,即从如何处理主体、客体和环境这三者的色彩关系入手,确定主体的色彩后再确定陪体的色彩,以期能使环境色彩既能烘托主体又能统一画面的整体色调。动漫作品运用视听语言向人们传达信息,视听语言对色彩的表现具有重要作用,极富象征意义,在动漫中善用色彩语言,把握色彩基调能更好的叙述情节和传达信息,因此在动漫创作中想要产生预想中的艺术效果,在运用色彩时需要有鲜明的视觉效果,才能通过心理反应与画面内容结合。动漫创作要运用色彩视觉元素来塑造形象、烘托主体、表现情节和渲染气氛,选择具有某种特征、意义和关系的色彩进行合理的布局,形成既有变化、对比,又是统一、和谐的整体。在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时,应运用色彩元素使主体突出,画面整体,形成正确的视觉引导,突出画面的重心。

(二)色彩运用的展望。

近些年来,我国本土动漫设计发展迅速,随着动漫行业的发展及一大批动漫人才进入这一行业,动漫作品在色彩设计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表现在创作者能够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多种创作元素,比如电影中的色彩元素、电视剧中的色彩元素,并推动国画与西洋画两者色彩元素的组合。另外,我国几千年来丰富的民间艺术的色彩元素等,也在高科技条件下不断被挖掘、重塑。从最近几年较大的动漫作品来看,我国的动画创作者已开始大胆尝试先进、全新的色彩设计经验。

四、结论

基于色彩元素应用在动漫设计中的重要性,作品要实现创造性的视觉与艺术价值,需要使作品的节奏和色调相连贯,并要求创作者具备较高的色彩设计素养,以及色彩表达能力。动漫色彩的不断发展,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琢磨与思考,以构建自由的动漫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易心,肖翱子.中国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152.

[2]李征.论色彩的心理效应[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45.

[3]米切尔·舒德森,陈安全译.广告艰难的说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35.

[4]吕锋,诠释动画片的美术设计风格[J].美术大观,2007,1:117. (编辑 郑云东)

作者:李岩岩

国内电影美术色彩设计论文 篇3:

论浙江美术馆建筑室内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美术馆室内设计既要呼应美术馆的建筑风格、人文自然环境,又要呼应运行功能要求,体现美术馆内敛、简约、典雅的艺术品位。本文介绍了浙江美术馆室内设计的特点,提出室内设计不是符号的拼凑,而是文化与智慧内涵的体现。

关键词:室内设计 传承 创新

一 前言

2002年浙江美术馆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被列入浙江省政府“五大百亿”工程和省“十五”重点建设项目,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陈列展览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总投资3 亿元。该馆在 2007年底开馆,位于杭州南山路与万松岭隧道西出口交界处。

美术馆是提高公众文化艺术素质的有效载体,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党的文化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浙江美术馆,有利于促进美术事业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浙江文化大省建设和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

根据浙江美术的历史地位、现实需求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浙江省提出把浙江美术馆建设成为能够承担各类大型美术展览、国内先进、国际上有影响的综合性的美术馆。其设计上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功能完善、规模合理、设施先进、造型优美。

从外观看,这幢建筑颇具艺术感,从它线条杂陈的屋顶和纵横宽大的体量便可知。走进内里,是宏大迂回的空间,美术馆共四层,地下一层加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空间最大,一个下沉式广场引进了充足的自然光线,这里主要有国际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和多媒体厅,配备设施先进的同声翻译系统、影像演示系统和电影放映系统。

主体完工后,为了加深对浙江美术馆功能定位的理解,确保设计成果更能体现出美术馆的特点,2006年招标领导小组对对室内精装修设计方案进行招标。招标文件要求,美术馆的室内精装修设计既要呼应美术馆的建筑风格、人文自然环境,又要呼应运行功能要求,体现美术馆内敛、简约、典雅的艺术品位,不追求过度奢华,装修环境对艺术品和艺术活动起到陪衬、烘托效果,并充分考虑与陈列布展相衔接。

二 美术馆建筑室内设计

传统与创新,是设计界长期研究和实践的一个永恒课题。祖先为我们创造了丰富悠久的民族传统,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传统建筑以及传统哲学思想等等,都为现代设计带来了启示和思考,为当今室内设计带来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概念,使设计作品更具民族特质和现代气息。设计的民族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理解,也不是表面简单的套用和照搬,而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将传统的设计思想运用在现代空间的设计里。“传统”是文化主题的依据,是源泉;“创新”是民族思维的发展,是关键,是生命。室内设计空间要在创新中发掘,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发展。

对室内设计师而言,既要尊重建筑师的创意,同时还要考虑业主对具体功能空间的要求。室内设计不仅是为人们营造一个理想的物质环境,同时还要设法营造一个能给人们带来艺术美感、审美情趣,令人感觉愉快的心理空间环境,因为从创意思维作用上讲,室内环境可以起到抚慰人心、陶冶性情的作用。所以,室内环境中意境的创造就显得非常重要。纵观诸多优秀的室内设计佳作,无一不在追求环境韵味,即在“意境”的创造上下功夫。

目前在大型公共建筑空间中,由于采用现代工艺生产的特制灯具,不仅具有强烈的现代感,还可以起到改变空间尺度、扩大空间层次的作用。创新问题的研究应立足于我们现有设计水平的提高,我们应当强化建筑与室内设计基本意识观念,提高现代设计理论知识水平,从当代国外现代室内设计发展过程中吸取营养,创造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好的作品来。

浙江美术馆功能众多,是城市艺术文化的集散地, 是举行各地各类艺术展示交流活动的场所。室内设计不能提前将建筑和装饰风格填满和占有这样一个多元属性的空间,要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当然,还有许多非形式、非风格、非理念的工作要做,如建筑物理系统、设备和设施、通风和消防、交通和人流、防盗和安全、灯光和音控等。

1 色彩处理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用分色处理的方法调配室内环境色彩可以取得许多良好的视觉效果。分色处理的方法能够产生许多精妙的色调。通过分色处理的方式,互补色完全可以在室内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当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互补的颜色应用在室内环境中的时候,保持一种色彩清晰易辨,其它几种色彩在它的强度下保持从属地位,则从属色彩不仅可以激活主导色彩的活力,而且可以中和主导色彩过于强烈的视觉刺激。用分色处理的方法运用色彩,在色彩构成强调室内空间构成的倾向的情况下,可以使空间层次轮廓分明、旋律清晰,并随着时间的展开一层一层地向前推进,具有很好的纵深感。在室内色彩设计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分色处理的应用,以及色彩在时间层面上取得的和谐的视觉效果。色彩在空间与时间中流淌,随着人在室内的移动不停地发生变化,使整个开敞式的建筑空间在色彩“能量”的振荡与转换中更具“空间时间美”的魅力。

浙江美术馆室内设计的理念以浙江的江南传统、山水意境、黑、白、灰作为空间基调,达到与建筑空间、外部山水环境和谐共存的状态。在形态上,空间浑厚而不笨拙、灵秀而不飘浮。大面积的室内墙面、地面铺以乡村绿的大理石,隐约捕捉雨后的青苔微绿,更体现湿润的江南感觉。抽象的东方空间环境虚实相间,室内与室外的界定交相融合,更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2 空间设计

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有着丰富的记忆,因为它是人类文明的果实。这包括个人的、民族和国家的,有的则是反映人类新时代的脉搏的健康基础。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本身的美值得提倡、欣赏、发展,它使城市和乡村千变万化,使商业环境不断升级,这绝不是任何当代规划、建筑规划、建筑空间等所能做到的,这是一种能饱含着历史感溶合现代文明之感的美。

在设计领域,保持传统是一种尊重历史与文化的状态,但不是简单的复古或仿古。室内设计风格的变化如同时装,推陈出新的速度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代人的生活需要现代的环境与物品。然而,—个过去的物品,—个年代久远的古董,无论价值多少,都会引发人们心灵深处对于文化与家庭渊源的—些思考。

室内设计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时尚的变化。如国外,商业建筑室内设计更新的周期,有时只有几个星期(即几个星期重新装修一次),是因为社会审美时尚变化迅速,这种变化要求设计有新鲜感。这就是设计创新的社会接受条件,我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孤芳自赏,当然也不能没有原则盲目迎合。—般来讲,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东西容易引起注意,这应当作为设计创作的重点目标,—个有创意的构思能为社会接受,必须有一个动态的文化氛围基础,这个氛围,一般讲就是使用者对室内环境的整体格调或者某种部件的特殊追求。

空间组合形式应有新意,能打破一般空间环境关系的陈套,这取决于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和新结构形式的采用。如巴黎罗浮宫扩建中央大厅,金字塔与透明顶盖使室内空间形式出现突破性变化,室内外环境通过透明顶盖连成一体。德方斯大拱门,—个大尺度的透空立方体,和—般建筑空间的形成迥然不同,立方体中间插入金属构架和观光电梯以及塑料蓬盖,形成内部空间极为独特的划分,表现了空间设计的创意性。

认真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是对一个设计师的设计水平综合评判的唯一标准。因此,要把握整体大方的形态,仔细刻划是势态、形态、姿态加强的重要视点。

美术馆是空间意境的表现,而非装饰语言的累积,最感人的是空间本身。空间是抽象的,审美是具体的,但在中国,则需相当长的时间来培养公众对这种纯形态的审美习惯,摆脱长期依赖于象征性上的满足标准。主题空间以人的艺术活动、艺术家作品的展示为表现核心,前厅、门厅、交通空间只是一些情绪准备、体验过程的辅助空间。通过空间方式,设计着人们在其间的活动和轨迹。在做建筑、室内及环境设计时,我们都应该研究人的停留时间和对情绪的影响。浙江美术馆的建筑空间变化丰富、虚实重叠,特别是公共区域,充分利用了建筑空间的优势,在室内设计中着重梳理规整空间,如山峦起伏的大型玻璃采光顶、实体的墙面、敦厚的力度,几乎近似钝拙的手法,使空间犹如天然而成。它以空间体量和尺度与人的心理感受产生共鸣,最大程度地反映了建筑空间的结构感染力及地方美术馆的权威性和规模感。

平静、从容、清淡,是浙江美术馆空间设计的基本特征,它几乎以一种材料、一种肌理、一种色彩,创造了从容平静的空间。空间本身是物质的,而精神空间是精神的,它更多的是对视觉空间的联想和对视觉空间的丰富,是存在于意识之中的,它是从看得见的空间转化为看不见空间的一种思维过程。也就是说,这种精神空间需要人为的思考和创造,不能占用物质空间的位置,但却应满足人们在心理上的某种需求,这种感觉有时是刺激的,有时是安逸的,有时是荒谬怪诞的。精神空间实际上也就是设计师通过思维活动创造的一个全新的空间。

民族风格的新发展是各国设计师共同追求的一个课题,但在现代社会,单纯地说某种东西是民族风格的是会让人发笑的。新风格的出现也是新文化到来的预兆。适当地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地域文化特点是为了将来,给子孙们留下一些历史的痕迹。运用传统的文化思想的香味,结合今天的科学技术创造出的作品自然会产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风格。

现代世界室内空间设计流行的风格就是各民族共存、共追求的新风格。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具有对传统的认识价值,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建筑史、科学史、技术史、教育史等等人类活动的一切方面的历史。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是一部存在于空间环境之中的大型的、直观的、生动的、全面的史学书。室内空间设计的展开,启迪了人的智慧和价值,包括启迪建筑师的创造思维。艺术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甚至科学家,都可以从室内空间设计中感到些什么,学到些什么。

三 结语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消费的时代,消费时代的消费文化消解了建筑设计在文化意义(包括美学上的)上的深度,我们很难从建筑设计作品中体味到其在文化意义上的深度感。每每试图回味,但却没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对于建筑设计作品,人们已经不再从文化意义的深度上去要求它了,无论对作品进行怎样的解释,我们都会觉得苍白无力和牵强附会。这样就导致了我们对待文化态度的改变,譬如各种风格的建筑设计可以随意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场所。建筑设计作品变成了符号的组合(从符号学的角度),在符号的拼凑中,我们消解了设计文化原有的深度和精神内涵。建筑设计已经放弃了能动积极地创造时代和反映时代的角色,有时甚至仅仅成为图案和符号的拼凑和组合,形式的重要性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处于懵懂状态的大众在开发商、媒体和设计师的诱导之下,似乎急于走出艺术曾经屈服于技术、形式被功能淹没的时代,来掩藏自己精神上的贫瘠和空泛,以及内心中的焦躁和忧郁。

参考文献:

[1] 黄国松:《色彩设计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

[2]牟跃:《现代居室环境设计》,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

[3] 张圣华:《室内设计的创意与升华》,《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

[4] 闫俊文:《交流、融合、创新——现代室内设计艺术创意初探》,《内蒙古艺术》,2005年第2期。

作者简介:

董婕,女,1986—,浙江龙游人,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范雍,男,1985—,浙江长兴人,浙江万里学院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董 婕 范 雍

上一篇:电子商务铁路客运营销论文下一篇:提高幼儿美术学习兴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