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农业保险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农业生产是我国的重要建设产业,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良好的保障性作用。在开展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多项保障措施和手段,对于农民的利益进行维护,农业保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保险在当前社会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顺利进行,给农民的农业生产损失进行一定的补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民农业保险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民农业保险论文 篇1:

贵州农民对农业保险供求矛盾的影响

摘要:农业保险是农业生产能够正常进行,会使农产品的供求状况平衡,进而影响社会其他阶层人们的正常生活。农业保险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它是为国家的农业政策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的根本保险。农民作为农业保险活动的參与者,对农业保险供求矛盾的产生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农业保险;供求矛盾;农民

贵州农业为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经济类作物包括甘蔗、烤烟、药材、茶叶和水果等,不仅保障了省内消费需要,还将更多地农作物进行加工输出换来现金收入。农业具有提供就业机会,保障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功能。由于农业所具有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模式及农村社区活力,具有减少农村人口盲目项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的功能。

农民对农业保险供求矛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一级方面:

第一,收入低,购买力差

农业保险产品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不是生活必需品,它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为有效分散农业风险而产生的。在农业经营者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后,出于人类都有对风险厌恶的本能,他们愿意选择购买农业保险来分散风险。所以他们是在满足一定收入水平条件下的潜在的农业保险购买者,即存在潜在的农业保险需求。根据供求理论,农业保险的需求受购买能力的直接影响,而购买能力由农户的收入和农业保险产品的价格决定。首先,就收入水平而言,根据张跃华等学者(2005)对财富的存量和保险需求做了实证分析,认为当收入水平初始值低的时候,收入水平与保险需求成正比关系,即农业保险随收入水平的升高而增长,随收入水平的降低而减少。但是当财富存量超过某一特定值后,农业保险需求开始随着收入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其次,由于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频繁,而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不足,导致农业灾后损失严重,进而导致农业保险产品的价格较高,农户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的购买能力相比就越弱,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就越少,也就是说农业保险产品的价格与农业保险的需求成反比关系。所以政府补贴降低了农业保险价格,不仅提高了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也增加了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的动力,缓解了农业保险供给双方的矛盾,使得农业保险供求趋于平衡。

近年来,贵州省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支出水平均逐年提高,且增长速度接近(如上图表所示),表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提升。而保费收入曲线从2006年到2010年有大起大落,但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可以得出农业保险需求与收入水平基本保持相同变化趋势,即随着农户收入水平的上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总体也呈上升趋势。

此外,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近十年内始终低于人均总支出,生活消费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文教育了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等的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60%以上,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始终在50%左右(如下图表)。种植业和牧业生产总支出增长相比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消费支出水平的增长要缓慢很多,而且始终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由图4.1-2看出,种植业和牧业生产总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比重从2002年到2012年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下降趋势,中间阶段有轻微波动。

综上所述,贵州省农村居民目前收入水平还很低,只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处于入不敷出的生活状态,对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需求。

第二,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提高

农民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四个方面。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又可根据来源于不同产业分为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第一产业收入主要是指农业、牧业、林业和渔业(以下讨论第一产业收入即广义的农业收入)。

农民收入结构影响农户是否形成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主要表现在:当农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下降,而非农收入比例不断上升时,即使农业遭受灾害损失,致使农业收入减少,灾害对农民总收入造成影响也是很小的。贵州省农民农业收入在今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由于上升比总收入上升速度慢,导致农业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其他非农收入都成上升趋势,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上涨最快,转移性收入所占比例上涨幅度稍次,财产性收入比例上升幅度不明显,基本保持稳定(如下图表)。因此从农民收入结构非农化提高来看,贵州省农民只形成潜在的农业保险需求。

第三,缺乏对农业保险的了解和信任

贵州省农村居民受教育情况比较落后,由图4.1-5看出,大专以上受教育群体比例在上升,但所占比例始终没超过2%。受教育总体水平落后严重影响他们对保险知识的接受能力,再加上保险公司和政府对保险宣传教育不到位,农民很少主动学习保险知识,当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产品时,由于不了解,对复杂的农业保险规定,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对农业保险的购买兴趣。如果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出现判断不专业、未履行应尽的风险告知义务等,会出现农民对保险条款的误解,甚至出现纠纷。农民对农业保险的不了解和不信任会进一步减少农业保险需求。

第四,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由于农业保险的需求正外部性,农民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而且由于农业的周期性、专业性和高风险性等复杂的原因,使得农民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发生频率更高。

如果从委托——代理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理论出发,道德风险是指契约的甲方(通常是代理人)利用其拥有的信息优势采取契约的乙方(通常是委托人)所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动或不行动,从而导致的(委托人)损失或(代理人)获利的可能性”。在此处是指农户在投保后采取了利于自身而使保险公司蒙受损失的行为没有被保险公司发现或监测到。农民相比保险公司对农业经营了解更多,熟悉农业如何经营获得产值最大,另外由于农业保险标的是活物,保险合同中无法事先明确未来收货时标的的实际产值,所以农民利用这一优势,在农业经营过程中,采取消极的种植方式或消极的防御灾害措施。这样参保农民可以根据保险的预期价值和未来标的实际价值状况的对比获得利益,同时使保险公司蒙受损失。长期合作后,保险公司会选择缩小保险范围甚至不再这一区域设立保险,减少农业保险供给。

逆向选择是指在市场交易中,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对方受损时,信息劣势的一方难以顺利地作出买卖决策,于是价格便随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进而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本质就是由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在农业保险交易中,保险公司希望以较低的赔付获得较多的保费,农户希望以较低的保费获得较高的赔付,但农户是农业保险市场占据信息优势的一方,所以会出现高风险农户在保险公司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等同于低风险用户的保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比例的赔偿,是保险公司遭受损失。与道德风险相似,逆向选择也会降低保险公司对农户提供农业保险的积极性,缩小被保险农业区域范围。(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吕春生. 我国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2]费友海.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困境的深层根源——基于福利经济学角度的分析. 金融研究. 2005.

[3]罗向明,朱金伟. 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 老区建设. 2009

[4]龙文军. 当前中国农业保险面临的矛盾的认识.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作者:张海燕

农民农业保险论文 篇2:

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行为的影响探析

[摘要]农业生产是我国的重要建设产业,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起到良好的保障性作用。在开展农业生产各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多项保障措施和手段,对于农民的利益进行维护,农业保险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保险在当前社会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够有效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顺利进行,给农民的农业生产损失进行一定的补偿。文章主要是从农业保险总体发展情况及现状入手,针对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行为的影响,对提高农业保险积极影响农民生产行为的对策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农业保险;生产行为;影响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2.169

1 前 言

農业保险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损失进行事后定损补偿的重要方式,能够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对于稳定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和发展农业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004年,我国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各种模式的试点工作,对于农民的日常生产行为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果,不利于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果,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分析和研究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行为的影响,为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前提条件。

2 农业保险总体发展情况及现状

2.1 农业保险总体发展情况

农业保险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指种植业的保险和养殖业的保险。农业保险在现阶段的应用中,主要表现出季节性、地域性以及连续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对于农民的生产利益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给当前农业保险的经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难度。当前农业保险的总体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难点,主要表现为对于风险的测定工作存在障碍,对于农业生产损失的评定工作困难,并且相应的业务管理工作较难。

2.2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农业保险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比如农业保险的费用在不断提升,农业保险保护的利益更为全面等,但是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农业保险的应用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较短,且一直都是处在低端的发展情况当中,针对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风险,并没有进行良好的分散和转嫁,这样就给农业保险的良好运行造成了较大的不利影响。我国农业保险总体的力度还不够强,真正能对农民起到的利益保障作用还不够明显。不过农业保险能够对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有效提升农业的再生产能力。农业保险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主要的应用模式有安信模式、安华模式、互助模式、共保体模式以及安盟模式。

3 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行为的影响

3.1 对农民农作物选择的影响

在没有全面推广农业保险之前,农民通常能选择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十分之多,多元化的农作物,是农业生产中的明显特色之一,其中包含了农业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等,但是对农业保险的大面积普及,促进农民在选择农作物种类的时候进行全面充分的思考。当前农民在选择农作物的时候,更多地将会转向一些能够进行政策性投保的作物,这样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能针对农业损失进行一定的保障。

3.2 对农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影响

农业保险对于农民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具有直接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农民在开展农业种植生产的时候,通常会考虑到自身的经济能力水平、农业种植的损失等方面。在全面推广农业保险之后,农民的种植规模和农业保险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农民的种植规模将会对农业收入在家庭总收入的所占比重产生直接影响,进而促进农民重视农业生产、农业风险的一些情况,影响到农民是否决定参与到农业投保工作之中。如果种植面积发生了改变,农业生产的风险也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其中直接影响到了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实际需求。农业保险能对农民的生产和经营效果提供充分的保障,促进农民勇于扩大自身的生产经营规模,加大生产要素、技术和劳动力方面的投入比重。

3.3 对农民生产化学要素投入的影响

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到的化学要素主要是基肥和追肥等,通常情况下化肥的主要使用品种是磷酸二铵和尿素。农民为了获取到更多的经济效益,往往会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投入一定比例的化肥,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自身的肥力,增强农作物的生长效果。农民在参与到农业保险的过程中,对于农业种植这项工作有了更高程度的保障,对于农业生产的期望值也将会更高,这时候将会增加化学要素的投入,以达到有效增加农业经济收入的目的。

4 提高积极影响的对策

4.1 合理处理农民投保决策与农用化学要素实施行为的关系

针对农业生产工作,需要积极提升农业保险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力度,让农业保险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在积极推广农业保险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处理好农户投保决策和农用化学要素实施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增强农业的生产效果。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合理使用农用化学要素,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同时对病虫害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有效提升农作物的生长效果。在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工作之后,一些农民认为农业生产能有良好的保险作为保障,这样对于农作物本身的生长效果就不够十分的重视,减少了农业化学要素的投资,导致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效果。针对这种行为,需要进行有效的改进,有效提升农用化学要素的投资,使其能够保障农作物的良好生长。

4.2 政府加大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额度

政府需要积极发挥良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给农业保险的良好实行提供积极的引导作用。农业保险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想要有效提升其对农户的积极影响,不仅需要保险公司的积极作用,同时当地政府还需要不断加大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额度。农业保险想要取得良好的效果,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需要积极在财政上给予农业保险较多的支出,政府可以划拨专门的款项,用作农业保险的相关工作。政府在进行农业保险的补贴时,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

4.3 有效处理影响农民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因素

想要积极有效地发挥农业保险的作用,需要有效提升农民自身的参与程度,让农民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农业保险的各项工作之中,提升农民对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在开展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政府在给予农民财政支持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农业保险的相关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到支付农业保险活动中。首先,政府需要积极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现实情况中,很多农民对于农业保险的实际作用保持了一定怀疑,只有让农民朋友们真切感受到农业保险的优势作用时,才能够促进农民自觉参与投保工作。对于农业保险的宣传方式需要不断丰富,可以采用电视新闻广播的形式、村民委员会开展座谈会的形式以及农业保险公司专门上门讲解的方式等,充分調动起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力量,能够让农民更加全面地认识到农业保险的优势作用。当农民真正了解到农业保险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积极效果时,将会自觉自愿地加入农业保险的参保投保工作中。

4.4 完善农业保险相关政策

针对农业保险的现实情况,想要有效发挥农业保险对农民积极性的影响和作用,需要对当前农业保险的相关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给农业保险的正常进行提供一定的规范指导。可以将农业保险看作准公共产品的一种,政府需要积极进行组织和推动工作,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这样能够对农业保险市场运行过程中的供需矛盾进行有效的缓解。针对保险公司自身的职责和供给能力,需要以法律、政策形式进行有效明确,提升农业保险公司的责任范围,有效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保障能力。

5 结 论

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农民农作物选择的影响,对农民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影响,以及对农民生产化学要素投入的影响。针对农业保险对于农民生产行为的影响,需要积极采用有效的对策,促进农业保险积极发挥良好的效果。在能够有效提升农业保险对农民生产行为影响的主要方式中,不仅需要合理处理农户投保决策与农用化学要素实施行为的关系,有效处理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因素,同时政府还需加大对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额度,完善农业保险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宗国富,周文杰.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研究[J]. 保险研究,2014(4):23-30.

[2]聂荣,沈大娟. 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对农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362-368.

[3]西爱琴,邹宗森,朱广印. 农业保险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66-71.

作者:张靖耘 王雪擎

农民农业保险论文 篇3:

云南省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选取了云南省农民人均农业保费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经营性净收入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年度统计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云南省的农业保险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农民收入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036

1导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高效运行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本保障。自2000年“三农”问题提出以来,国家每年都会出台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加强对“三农”战线的支持,以推动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三农”问题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更是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指出:“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持续扩大,“三农”问题也日益突出。而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云南省作为我国精准扶贫战略的最前线,怎样解决云南农民增收难的问题,是加快云南发展中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对云南省农业保险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既是保证云南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促进云南省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2实证研究

21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与可用性,选取农村人均农业保费收入(每年农业保费收入/乡村人口)和农村居民家人均纯收入中的农业经营收入两个指标来研究农业保险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本文所用数据出自《中国保险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X和Y都在二阶差分后平稳,再进行协整检验。

222协整检验

结果显示残差为平稳序列,说明云南省人均农业保费收入与农村家庭经营人均净收入存在协整关系,即两者有着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可以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

223格兰杰因果检驗

根据检验结果,云南省的农村人均农业保费收入与农村居民家人均纯收入中的农业经营性收入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3结论与政策建议

31主要结论

经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311云南农业保险对农民收入促进效应不显著

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云南的农业保费收入不是农民经营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云南环境条件极其复杂,农业灾害频繁且严重,农业面临的风险较大,而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一旦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农业保险的赔付对农民来说也是杯水车薪。另外,云南地处高原地区,且土地多是山地,相当一部分农业为高原特色农业且种类繁多,厘定特定种类高原特色农业保险费率所需的数据相对较少,开发高原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存在技术困难,以致一些高原特色农业的经营风险难以得到保险公司承保,因而农业保险在促进农民增收上的作用受到技术性限制。

312云南农民收入增加对农业保险需求的促进作用有限

从实证结果来看,云南省农民经营性收入都不是农业保费收入的格兰杰原因。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农民参保率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保险市场的大小,由于云南教育水平不够发达,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不够,投保积极性不足,从而造成农业保险市场参与度较低,农业保险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效应也就难以有效发挥。另外,云南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许多农村居民外出工作以获得工资性收入,由于工资性收入大多高于农业经营性收入,对农业的重视程度降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就降低。

313云南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稳定关系

实证结果可以看出,云南的农业保险与农民经营性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云南的农业保险政策应继续推进和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以发挥农业保险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32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研究,为使云南省农业保险促进农民增收发挥长效机制,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321积极开发高原特色农业保险产品

云南省各地自然条件存在差异,农业自然灾害种类和农业布局也各不相同。为满足农户多样化多层次的保险需求,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农业布局、气候条件以及风险类别等进行综合考虑,收集数据,研发出适合当地高原特色的农业保险产品,来分担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以扩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保险公司因地制宜地创新,不仅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也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了有效的风险保障。

322健全和完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

云南省大型自然灾害多发,普通农业保险难以有效规避重大灾害,云南省应在借鉴国外和其他省份农业巨灾保险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积极建立、健全和完善云南省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以降低农民受到巨灾影响而造成的损失,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323提高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政府或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树立典型的方式,积极宣传一些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因参加农业保险而降低损失的成功案例,激发农户的投保积极性。

324健全农业保险相关法律制度

农业保险相对来说对制度的依赖性比较强,在西方国家相关的法律制度比较健全,在农业保险实施的过程中,首先就要对其进行立法,使农业保险的实施有法可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保障了本国农业保险良好发展的同时也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我国现在对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高度重视,应该加快保险立法的相关工作的进行。为使云南省的农业保险更好地为农民增收服务,应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农业保险参与主体的相关权利和义务;规范保险公司中农业保险资金的使用情况;以法律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户以及保险公司的补贴标准,支持农业保险公司扩大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领域。

参考文献:

[1]孙朋,陈盛伟山东省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2-87

[2]张欣收入不足是否制约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机理分析与实证检验[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31(2):79-84

[3]黄惠晶福建省农业保险与农民收入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7):124-126

[4]李赛男,于光军,赵丽霞内蒙古农业保险政策对农民收入保障水平研究[J].北方经济,2013(21):54-55

作者:周亚

上一篇:门业品牌营销论文下一篇:如何阅读医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