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21世纪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带来了巨大改变,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移动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是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论文 篇1:

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公共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影响范围极广,改变了高校传统的舆论方式,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不小的挑战。文章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判与引导机制,切实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高校;网络舆情

随着网络技术从3G发展到4G,移动终端的快速更新与换代,移动互联网以其便捷性、便携性、即时性、定向性、精准性、感触性六大特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2014H1》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6.86亿,按照职业划分,学生群体占20%。可以说移动互联网已完全渗入到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的方方面面,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主要平台,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必须提升。

1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在当今立体多维的互联网时代,公共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影响范围极广,尤其是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属于一般公众网络舆情的范畴,是社会舆情的一部分,但高校网络舆情在舆情主体及信息传播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具体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1.1高校网络舆情传播受限少、信息量大、传播迅速

伴随着4G网络普及,WLAN等校园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和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大众化,高校大学生基本可以实现随时随地上网。微信、易信、微博等即时性通信软件的用户呈几何式增长,高校大学生接受的网络信息量急速膨胀。一方面,大学生群体的学历层次高,更加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手机极度普及的大环境下,和微博、微信等相结合,扩展了大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催化了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并不成熟,不能批判地吸收各种信息,导致部分大学生受一些社会消极信息的影响而产生自卑、敏感甚至冷漠、麻木、反社会等错误心理,部分虚假信息得以生存,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面临挑战。

1.2舆情主体文化水平相对较高,青年文化特色鲜明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青年学生的集合,大学生数量多,知识层次较高,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学习接受能力。同时大学生存在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虽然一些想法并不成熟,但敢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并有强烈的责任心,敢于批判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他们可以娴熟的使用网络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信息平台获取信息、发表观点、表达诉求。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摄像性能不断提升,可以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故事通过图片、短片上传到网络上,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扩大影响,成为大学生关注的焦点。

1.3舆情曝光比例高,内容有规律可循

在发布的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中,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选取了2000多件当年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对比2011年-2013年此报告所列举的每年网络热点舆情20件事,2014年的舆情走向趋于理性。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根据本课题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发现,高校网络舆情根据内容类型大致分为:沟通交流型、咨询求助型、表达意见型、不满发泄型、庸俗化、商业化舆论、灰色网络舆论及垃圾信息等多类。

1.4舆情传播呈现几何式增长,意见领袖作用明显

大学生网民既是互联网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在信息的接受和传播中快速转换角色,使互联网信息呈现双向的快速传递。同时,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允许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种沟通交流方式,最终使信息能够多渠道、多方式的实现流通。但是信息传播的时间、作用发挥并不均衡,总会出现以自己的观点和评论对其他网友产生影响的意见领袖,会在信息传播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2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问题分析

网络舆情的管控力即网络舆情的引导能力,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急速膨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各种色情、暴力、反动的信息层出不穷。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大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甄别能力,非常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背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在意识形态方面构筑网络不良信息的防火墙,对高校的网络舆情研究和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防火墙”难堪重负。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层面的短板主要在于重大网络舆情危机面前,网络舆情管控力往往付之阙如。很多高校内生舆情处置时机把握不准,处置方式不够成熟,不能直接加强舆情源头的管理,避免舆情向外部延展。在外生舆情方面,不能迅疾响应,快速处置,有力引导。网络舆隋制度不健全,意见领袖队伍不够成熟,网络文化建设不完备,舆隋危机应对中的议程设置、新闻评论来进行互动、澄清、解释和疏导机制不健全是当前高校外生舆隋引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能力策略

3.1完善舆情引导机制,形成网络舆情引导常态化

国家应完善网络监控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力度清理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还网络一个干净、安全的体验环境。各高校要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积极探索与高校教育实际相适应的网络舆情监控制度,包括领导制度、队伍建设制度、舆情应急处置制度、组织保障制度等。建立起各部门组织协调、师生共同参与、监控全面、处置得宜的网络舆情监控的有效机制。

3.2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员,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互联网“意见领袖”对社会舆论的导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同样,为使高校网络舆情有良好的引导,需要培养高校的网络舆情“意见领袖”。各高校也需要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要求,建立专职辅导员、兼职教师、学生干部相结合结合的网络舆情引导员员队伍,组建网络舆情监控中心,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遴选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流行文化,具有专业的素养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学校宣传部门骨干、网络专业技术人员、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等,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培养他们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从事高校网络舆情日常监控及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走向的工作,通过高校新闻发言人和网络等信息发布平台,针对有错误导向的舆隋,及时发布辟谣信息,阻止错误舆情的恶意、快速传播,提高高校工作的透明度,使广大师生增强对高校管理的信心。

3.3增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免疫力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除了需要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努力之外,也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素养教育。首先要开展网络伦理道德教育,通过典型事例的深入剖析,使大学生明白网络谣言的破坏力和伤害性,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提高他们发布和传播网络信息的谨慎性。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信息价值判断能力,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增强对媒体信息的社会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的判断力,不会因媒体的错误舆论引导而失去自己的判断力。高校既要注重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也找注重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身道德修养,使其明白舆论的强大影响力和杀伤力,对网络舆情保持谨慎,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自身的网络行为。这是预防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根本举措。

3.4建立舆情研判机制,实现多方联动的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高校自身在打造网络舆情引导员队伍的基础上,完善组织制度,形成由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学生处、团委、院系辅导员、班主任及思政课程教师等多方部门、多方面联系互动的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整理与分析的团队,并明确各部门职责,完善规章制度管理机制。在内涵角度,通过学生管理部门院系德育工作做好校内舆隋重点监视与回复工作。通过两课课堂与主题教育活动做好校外舆情重点研读和引导工作。外延方面,高校需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公安部门、网管部门、主流媒体建立舆情信息分享平台,强化合作舆情处置力度,形成实时联动合作机制,共同提高舆情监控水平。

作者:李晓 吴娟频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论文 篇2:

移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新途径

【摘要】21世纪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移动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带来了巨大改变,同时也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移动互联网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是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研究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新途径,对我国高校育人价值的实现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新途径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新形势下高校网络管理与建设研究(项目号:14B092)、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提升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手机从上世纪90年代的奢侈品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进入21世纪以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上升,《中国互联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经增加至5.57亿。我们不难看出手机网民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对于这一快捷、方便的新媒体形式,自然得到喜欢追求时尚、享受科技的高校学生的追捧,高校学生几乎人人都通过移动互联网沟通交流、获取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工作领导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移动互联网进行宣传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高校教育者要牢牢把握时代特色,依托移动互联网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新途径。

高校学生已经习惯通过移动互联网登录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网上获取信息发表评论学习新的知识,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与多样化,也开阔了高校学生的视野。然而“在移动互联网社会中,信息和互联网已经不是简单的辅助工具,正在改变社会的构成和面貌”。这种“革命式”的变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也不断显现,恶意的谣言、虚假的传言比比皆是,移动互联网到处充斥着非理性的情绪宣泄和居高临下的道德审判,这些都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是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及重要性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它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内容和载体上发生深刻变革,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使高校学生热衷于通过手机登陆各种移动互联网平台发表大量信息并进行交流和评价,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渐融入高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这都深刻影响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大学文化的价值正在通过移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与交流,高校学生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思想成长主流是积极进取的,但也不可忽视在移动互联网环境影响下其思想成长过程的迷茫和彷徨,必须依托正确的价值导向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内涵以及成长进程进行科学规划与理性引导。

今日的高校学生,日后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必将在未来的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学生在提高知识文化水平的同时,更要有健康、积极的价值观。而移动互联网相对而言能够更充分快速的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移动互联网的正确应用,学会善用移动互联网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最終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1.高校学生知识文化水平高、传统观念少、具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移动互联网具有极强的接受性,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影响着未来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而今天的高校学生日后必将成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高校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也必将引领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趋势。

2.深刻掌握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实需求,也是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保证。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针下指出引导对策,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成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加强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开拓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境界,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更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掌握问题才能更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素材,推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3.在移动互联网普及化的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成长的研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作为高校教育的时代特征,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是这一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丰富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途径,为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从而提高移动互联网普及化背景下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健康生态体系的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宏伟目标。

二、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2年3月,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近70%学生认为自己通过网络获得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一半以上。结合近年来校园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校园移动互联网环境以及整个网络环境对高校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意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当前,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点弘扬的爱国、奉献等内容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相对弱势。移动互联网环境中信息快速传播并讨论,在各种利益的不断驱使下,增加了高校学生的思想复杂性,对社会、对体制、对历史以及主流价值产生质疑。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易被西方的意识形态和宗教思想渗透,被政治化、自私化。

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互联网舆论的引导与梳理,不断加强互联网宣传、监管和教育,但是面对数字时代下移动互联网的高速、便捷,明显缺乏快速反应的管理模式,面对复杂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以及利益驱使下西方思潮的渗透,很多不良的移动互联网信息容易引起思想激进、意识活跃的高校学生产生认同感。 “如果不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会使高校学生原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动摇甚至崩塌”。

1.移动互联网比较分散不易于管理,增加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的难度。高校学生几乎人手一台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登录移动互联网,这给我们高校学生带来了便捷,但也增加了高校教育者管理的难度,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移动互联网接入平台很难有效管理与引导,在技术层面和管理方面未能跟上移动互联网革新的步伐。

2.移动互联网使高校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缺乏正确价值观引导。移动互联网可以匿名发表信息,人们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下,容易无拘无束的诽谤他人,发表极端言论。高校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极易被一些极端观点所影响,进而在移动互联网社会和现实社会中进行传播与讨论,并且在大量真真假假信息接踵而来时缺少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容易孤立的讨论问题并把问题扩大化,甚至上升到政治体制等国家宏观方面的批评和讨论上。

3.高校教育者管理队伍尚未完全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缺乏主动出击意识。与国外相比,移动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很短暂,并且发展速度非常快,这使得高校教育者的思维尚未跟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步伐,缺乏前瞻性的教育思维,从而缺乏移动互联网对高校学生影响程度的正确判断,导致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对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做出充分、快速的反映,总是被动应对移动互联网舆情,缺乏主动出击的意识与勇气。

三、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新途径

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的大背景下,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在未来的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既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又对我国高校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从以下几点突破目前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寻找合适的实施新途径。

1.加强监管,完善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管理体制。要在党、国家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改革、逐步完善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在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必须由一只专业的高素质移动互联网教师队伍进行监督和管理,要能够时时掌控移动互联网资源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要着重加强这些教师的理论培训,提高其理论知识和技术文化水平,从而更好的完成科学高效的移动互联网监管任务。

2.充分引导,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確的价值观。高校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要在德育教育中不断引导示范,培养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社会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基本行为准则,把传统德育教育与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在传统教育中扩大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设一个健康、理性、有序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提高学生抵抗不良诱惑的能力。

3.提高认识,加强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高校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与上网习惯,主动出击发现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加大投入力量和重视程度。要跟上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步伐,拥有前瞻性的教育思维。积极推进高校移动互联网文化建设,关注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特点,推动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高效发展,最终提高高校的德育教育水平。

4.加大投入,精心打造主题校园移动互联网文化品牌。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引导作用。“要加强大学移动互联网文化阵地建设,建设好功能齐全的公共主页或网站,强化正能量公共主页或网站的内容建设,把经典的纸质内容数字化和移动互联网化”。充分利用校园论坛、人人网、微信公共主页等高校学生频繁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平台,与学生互动共享信息进行双向交流,在交流中循序渐进的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引导,并在交流沟通中更好的把握青年群体的思想特征,更好的维系与高校学生的关系,为今后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

5.着力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涵融入到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理论依据,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充分认识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特点,提高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开展面对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具体问题分析与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增强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发展进程中,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呈现出更加复杂与矛盾的状况,高校学生的思想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迷茫和彷徨。我们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结合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得出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所在及解决途径。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是我们更要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移动互联网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但是如果让移动互联网世界随心所欲,那必将是一场灾难。因此我们要认清移动互联网环境的复杂性,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基本优势,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束缚,大力推进高校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蒋广学.移动互联网社会的崛起与大学使命的传承[J].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

[2]苏威.浅析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J].信息系统工程,2015(03).

[3]杨凯.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移动互联网育人工作困境及路径分析[J].高教学刊,2015(17).

[4]王青,廖红娟.基于移动互联网文化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J].湘潮,2011(03).

作者:李庆华 张鹏远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舆情论文 篇3:

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 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因此意识形态工作成为当前极端重要的工作,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青年意识形态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调研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状况,定量分析了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情况、青年意识形态的塑造途径、移动互联网使用习惯等,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正负效应,并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提出了构建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健康生态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青年意识形态 移动互联网 思政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有学者总结为习近平意识形态“十论”。早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和国家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作为当前“极端”重要的工作还是第一次,而青年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关乎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成效。

当前,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智能终端在高校大学生中迅速普及。在完全开放的互联网中,青年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获取的信息量空前增大,不同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充斥在互联网中,这对青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提出新的挑战。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对国家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

一、基本概念

法国哲学家特拉西(Antoine Distuttde Tracy,1754—1836)在其19世纪初出版的《意识形态的要素》中首先提出“意识形态”的概念[1],他从观念学角度界定意识形态的概念。一些西方学者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意识形态的概念,其中法国的迪韦尔热(Maurice Duverger)将意识形态阐述为“解释一个社会的系统方法,它或者为这个社会辩护,或者批判这个社会,成为维持、改造或摧毁这个社会而采取行动的依据”[2]。马克思、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代表,并未明确意识形态的概念,学者将其思想总结后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为: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及在这基础之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3]。而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为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意识形态就叫做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当前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本文研究的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就是通过教育使青年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自身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并自觉地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随着移动互联网融入大众生活,多元价值观、各种思潮和舆论在移动互联网快速的呈现和传播,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21世纪以来,我国移动互联网经历2G、3G时代,2013年底工信部发放4G牌照后,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利用移动终端访问网络已经成为青年一代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途径。移动互联网一直处在动态发展中,因此很难界定其概念,现阶段国内学者将移动互联网定义为“移动通信终端与互联网相结合成为一体,用户使用手机、PDA或其他无线终端设备,通过数据流量或者WLAN等速率较高的移动网络,在移动状态下随时、随地访问网络获取信息,使用商务、娱乐等各种网络服务”[4]。

二、高校青年意识形态现状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运用移动互联网做好高校青年意识形态工作,首先需要了解高校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现状及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中的作用。笔者对山东农业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被测样本涵盖理、文、工、农学等四个学科,涉及大二、大三两个年级。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实际收回287份,有效问卷287份,回收率95.7%,有效率100%,其中中共党员比例为1.7%,共青团员比例为97.3%,群众比例为1.0%。

问卷的第一部分侧重当代青年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情况。在“你对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否赞成”一题中,85.0%的大学生选择赞成。有84.3%的大学生赞成“中国实际决定了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有77.8%的被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认同中国化的社会主义。在对马克思主义了解程度的问题中发现,只有25.1%的学生认为自己系统了解马克思主义,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仅是一般了解或者不了解。调查显示,当前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对中国化社会主义充满信心,但仍有部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不够,受到其他信息的误导,造成意识形态出现偏差。同时,调查发现,党员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要高于团员或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了解较多的群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要高于对马克思主义了解较少的群体。因此笔者认为,党员或其他更了解意识形态理论的学生,更倾向于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问卷的第二部分对青年意识形态的塑造途径进行调查。对学习意识形态理论途径的有效性的题目中,有92.0%的学生认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有效,58.2%的学生认为通过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与教育学习有效,57.5%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技术学习有效,49.5%的学生认为通过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的学习有效。对影响意识形态理论学习的主要因素的题目中,学生认为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理论的实践性、社会的导向性、理论的科学性等,可见青年意识形态塑造途径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辅导员的教育管理、网络影响及社会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卷第三部分调查了青年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对上网时间的调查发现,90.2%的大学生每日上网时间超过1小时,其中58.54%的人超过3小时。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间依次为休闲时、睡觉前、学习时,利用手机上网占据大学生休闲娱乐的较大一部分时间。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途径主要为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高达87.1%的学生选择QQ、80.1%的学生选择微信等即时通讯平台作为主要网络信息获取工具。青年学生关注的网络信息类别依次为网络热点类、文体娱乐类、休闲服务类等,而对于党的理论和国家政策等方面只有19.2%的学生表示会非常关注。在“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或话题时最倾向的解决方式”一题中,有72.1%的学生会选择使用手机、平板电脑通过移动网络搜索答案。关于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问题,约有27.3%的学生相信或比较相信网络信息,不会自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64.9%的学生持怀疑态度,认为自身有辨别网络有误信息的能力,7.8%的学生表示比较不相信或不相信网络信息,不接受网络信息。从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手机不离手”、“无处不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常态。同时,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信任度较高,对充斥着多样价值观和不同文化的信息往往缺乏辨别力及免疫力。

三、运用移动互联网构建青年意识形态工作“生态圈”

移动互联网作为青年人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对青年意识形态形成的重大影响力不可忽视。移动互联网对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又有消极负面的影响,正确理解移动互联的正负效应,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控制其负效应,放大正效应,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青年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

1.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正效应

拓宽青年意识形态工作教育领域。移动互联网扩展了思想、政治领域,拓宽了信息交流渠道,真正实现了全民互联网。通过访谈经常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发现,他们更倾向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知识、获取资讯,移动互联网恰恰提供了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交流的途径。利用移动互联网,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可以真正实现超越时空、跨越年级,摆脱教室的空间限制,整合优秀的教师资源,利用学生休息、等待、睡前等碎片时间,实现高质量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促使青年意识形态工作达到时间与空间上的高度延伸。

丰富青年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基础。移动互联网源头信息的多元性使得网络中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多样化,通过了解不同意识形态,青年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互联网创造了大数据时代,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大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挖掘,就可以为青年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

促进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发展传播。慕课、微课堂等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网络思政教育形式,能够使教育者及时获得学习者的反馈信息,为思政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模式。相比传统思政教育,网络思政教育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广、传播快的特点能够快速传播理论和信息,最新的理论、最有效的实践能够通过现代化技术快速传播到国内外各个角落,在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碰撞中获得发展与传播。

2.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负效应

多元信息冲击原有媒体生态,网络环境复杂。移动互联网具有话题源头多元、传播方式多样等特点,使得传统互联网中主流媒体的主导性在舆论生态中遇到了新挑战[5]。人人都有话语权的移动互联网将现实与网络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主流媒体的依赖度开始降低。全球化和互联网带来了西方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青年成为西方推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攻击对象,某些缺乏信息鉴别能力的大学生容易失去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淡忘民族价值体系[6]。

弱化高校思政教育者权威,思政教育效果减弱。网络思政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以教育者为主导的课堂模式,网络的匿名性造就了网络平等性,形成了网络中教育双方平等的对话模式,依靠能够快速获得信息的移动互联网,学生可以获得更多信息,对学习内容抱有怀疑态度成为新的学习动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教育者的权威,从而影响思政教育效果。同时,丰富多样的移动互联网更容易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扰乱课堂学习秩序,导致思政教育效果较差。

改变青年原有行为模式,引发某种道德失范。网络的匿名性造成网络道德监管困难,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中的约束力降低,移动互联网促使不良信息涌入校园环境,打破大学校园相对封闭的道德环境,某些青年学生出现道德冲突现象,网络中的“键盘侠”却在现实生活中道德失范。另外,大学生自制力弱,一些人容易沉迷网络,脱离现实社会,造成人际关系冷漠,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3.构建移动互联网“生态圈”促进青年意识形态工作

树立网络教育新观念,抵消移动互联网负效应。移动互联网对于高校网络思政是一把双刃剑,在体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网络思政,还应该弱化甚至抵消移动互联网负效应,这是为移动互联网“生态圈”构建一道安全的“防护层”。一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学生文明上网。加强学生使用手机文明上网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移动互联网安全意识,养成自觉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上网习惯。二是加强移动互联网络信息审查、净化网络环境。要建立移动终端监控系统规范,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重视手机舆情分析,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变能力。三是加强移动互联网络建设,完善移动互联网管理体制。高校应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针对移动互联网制定的法律,探索适合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法律,主要从健全移动互联网信息交流制度、建立移动互联网运行的效果评估制度、要建立移动互联网运行的管理权责制度、要建立移动互联网运行的监控制度、要建立移动互联网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达到监管目的,抵消移动互联网负效应。

打造网络教育新平台,放大移动互联网正效应。移动互联网具有便捷、迅速、海量等优势,受到广泛高校大学生的追捧。高校网络思政要借助移动互联网优势,创新工作方式,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效率更高、工作效果更深、工作受众面更广。一是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站式网络平台。整合零散的各类网络平台,构建以学业生活、道德生活、思想生活、就业生活、日常生活、网络生活为核心的六位一体一站式网络平台,利用一站式网络平台既可满足学生日常生活需要,又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建设子平台和开发客户端软件。借助团中央Myouth、微邦、爱班级等公众平台,充分调研师生需求,挖掘刚性需求,建设相关子平台,同时有条件的还可以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手机客户端软件,更能有效做好网络思政。三是培育一批“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在学生中支持组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既丰富学生网络生活,又传播正能量。

创建网络教育新境界,构建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健康生态圈。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已经深刻影响到每一个人,其中高校大学生更是影响深远,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该认识到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或环境,更是人与人相互依赖、不可或缺的必要性存在。因此要创建网络教育新境界,构建青年意识形态工作健康生态圈,要重视人、移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具体可以从队伍建设、教育内容、活动载体三个层面着手。一是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教育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者移动互联网运用综合素质。教育者不仅要转变观念,増强网络思政主阵地意识,而且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移动互联网利用水平,更要建立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网络思政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充分挖掘吸引力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适应目前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善于表现自己、希望个体价值得到认可等特点,挖掘吸引力强、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的教育内容。三是创新活动方式,利用多种载体平台。可以借助各类移动网络平台,组织微电影创作、微小说撰写、短诗创作等具有移动互联网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开发各类网络应用、创造各种网络文化产品,在活动中将这些优秀作品纳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杨生平.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问题[J].哲学研究,1997(9):41-46.

[2]温兆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梁晓涛.移动互联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5]彭波.依法治网推动我国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EB/OL].[2014-11-0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04/c_127176213.htm.

[6]夏晓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

课题基金来源:本文系2015年度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课题移动互联网在青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批号:SDYSB150126)阶段性成果。

通讯作者:马艳阳

作者:马艳阳 袁玉龙

上一篇:农机站安监情况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年度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