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究

摘要: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从日常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思想品德课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也就是将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之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多种感官同时协作,让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具体化,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教育源自生活,也必将回归于生活。学生面对充满诱惑的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有意义。本文从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深入探讨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同时,通过教育实习对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提出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最后以人民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一课为例,呈现出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操作程序。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一、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概述

(一)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涵义

1.生活化教学

2.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二)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1.生活性

2.实践性

3.生命性

(三)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2.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3.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生活化教学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三)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二)选择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1.与时俱进,引时事热点为素材

2.古为今用,寓德育于经典

3.因人施教,视差异为资源

4.拓展延伸,化学科知识为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过程

1.设计生活化的新课导入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3.设计生活化的探究问题

4.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5.进行生活化的课堂小结

6.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四)建构生活化的教学评价

1.评价内容综合化

2.评价方法多样化

3.评价主体多元化

四、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课例分析 ——《父母的爱,我们收到了吗?》课为例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和处理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过程

1.课前提问生活化的问题

2.设计生活化的新课导入

3.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活动

4.进行生活化的课堂小结

5.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

6.板书设计

(三)教学反思

1.转变以教材为主的观念

2.以学生为中心

3.注重学生践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我国城市住宅建筑节能论文提纲下一篇:设计理念自然环境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