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既承载着学生的德育教育,又肩负着学生的生活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以教材为主体,结合生活实际”“巧用生活资源,使教学生活化”“走出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品德和生活的结合,提高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篇:品德与生活教学论文

《品德与生活》教学如何回归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门课程。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生活之中。我在教学实际中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将“生活化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活”融为一体,努力使学生成为认识的主体、课堂学习的主人。对于如何做到这点,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表演中明事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最善于模仿,而且他们的意识行为,尤其是道德行为主要是靠模仿而形成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课堂中采用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教学,变呆板为活泼,化枯燥为生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實践中巩固道德认识,在生活体验中规范言行。在学生理解“礼貌用语”、“礼貌动作”之后,我让学生做填空练习:“小明到叔叔家做客要( )敲门。当叔叔请小明坐下倒茶给他喝时,小明应用( )接过茶杯,说声( )。跟叔叔告别时,小明应该说声( )。”填空练习复习巩固了礼貌行为规范。为了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的礼貌规范,我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按礼貌热情待人的要求去做,学生不仅再现了课本中的礼貌热情待人的情境,还调动了生动中原有的积累,弥补了生活中不到位的礼貌缺失,使“礼貌用语”和“礼貌动作”更规范。

表演中明事理适用于《品德与生活》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测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

选用这种教学模式时,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枝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谈他心中的老师,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尊敬老师,提高教学实效。

二、游戏中学知识

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理解规则,学习科学知识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在游戏中指导学生行为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遵守好的行为规范,我先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住在哪里,每天是如何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哪些地方,有哪些主要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有哪些不安全的地方,并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上学路。同时让学生在平时过马路注意观察交通安全标志,收集各种交通安全标志,开展各种形式的展览会,并展示自己搜集的交通标志,介绍在哪儿找到的,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在上学路上如果遇到各种交通标志则应如何做。为了强化学生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我进行了模拟游戏,让学生轮流扮演交通民警,进行上学路上的模拟游戏,比如,听红绿灯指挥、避开汽车、走人行道等,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在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鼓励学生分配角色,我根据内容创设各种各样的情节内容,让学生在模拟的交通状态中,掌握交通安全的一些基本知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三、生活中悟真理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注意联系生活,以学生为基础,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同时,新的课程要求教师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单靠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所以进行教学活动中,我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真实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在《我爱秋天》这一课中,主题目标是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认识秋天,欣赏秋天的美。初步认识种子,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我让学生学会看温度计,让他们当小小“气象员”观测,比较夏天和秋天温度的变化,感觉秋天已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并组织学生到操场、家周围、田野去感受秋天的气息。观察植物的变化,小动物生活的变化和秋天的色彩,观察秋天的果实,等等,让他们置身在生活中,在自然中感受秋天,热爱秋天。为了让学生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我抛弃了简单的枯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说理教育,带领学生观看农民伯伯在田间秋收的场面,如收花生、割稻子、拔萝卜等。

当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和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学生更珍惜劳动成果。我相信教师有效地安排组织学生把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给学生提供活动的空间,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就会知道怎样更好地生活。

作者:殷玉洁

第二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呼唤“回归儿童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这突出体现了课程立足于儿童生活、通过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基本思想,体现了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理念。关于课程与生活的关系,大致可以理解为: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儿童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更好地生活。那么,体现“回归生活”理念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儿童的生活进行教学。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堂里,教师应该在教材与儿童生活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教师主要面对的是教材和儿童,教师在带着教材走向儿童的生活和生活的儿童。在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创造一种“互动”的状态,最终引导儿童进入或重新进入自己的真实生活世界,对自己的真实生活进行有意义的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用美好生活目标去引导和提升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的生活更加有意义的过程。这也体现了品德课强调的对生活的回归,对学生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的回归的理念。

一、贴近生活,模拟生活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和成人世界不同的世界,教师只有了解这个世界,才能真正进入这个世界,只有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尊重他们的喜、怒、哀、乐的心理感受,尊重他们在儿童世界的主人地位,才能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才能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教学活动才能有效、高效,我们才能成为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大使”。《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选取本身就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是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方式就更要灵活、多样、有艺术性、富有生活情趣,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儿童在成长中也会碰到很多烦恼,有来自学习上的学习烦恼,有来自规则纪律上的束缚烦恼,有来自同学交往中的交往烦恼等。他们有的给别人起外号、淘气的孩子不受欢迎、被人冤枉误会、为小事斤斤计较……情况虽然比较复杂,但仔细一想,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往往因为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没有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烦恼。教师仔细观察和体会这些儿童心中的烦恼、困惑和不满,就能找到教育的规律和法则。

二、接触生活,沟通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按部就班地教学,缺少开拓精神,在单一、被动、灌输的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乐趣。随着课改的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已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对于品德课程而言,“课外的事情比课内的事情更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把握、寻找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的结合点,打破教学场所的限制,让学生去接触实实在在的生活,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

三、体验生活,再现生活

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儿童重视、关注、观察、体验、反思和提高他们作为社会人的生活,而不是让儿童成为别人生活的旁观者、评论者或模仿者,逐渐引导儿童“过他自己的生活”,成为他自己生活的实践者,成为他自己生活的观察者、反思者、体验者和创造者。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受众”、“观众”或“听众”,而应该把学生当作“主角”,甚至“导演”。在引导儿童关注自己的生活时,鼓励儿童以主体的身份实践自己的生活,积极主动地观察、体验、调整和发展自己的生活。

四、感悟生活,学会生活

教育“回归生活”,吸引了学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体现了生活的教育价值。但是,这还不是教育“回归生活”的全部意义。教育“回归生活”的课程意义还在于:要高于生活,要以未来的视角引领生活,要帮助学生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尊重儿童和积极引导的统一。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会好好地吃》一课时,老师先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爱吃的零食,精美的画面一下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老师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这些食品,让孩子们上来拿自己爱吃的食品,孩子们拿了很多,还是拿不够。接着老师用一个小气球来演示,假如小气球是我们的胃,一直吹气球,结果会怎样?结果是气球爆炸了,那么我们吃东西也不能一味地吃,而是应该合理搭配,既要吃饱又要吃好。然后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模拟消费的情境实践活动:请你用8元钱给自己设计一份经济合理的午餐。接着老师出示了部分商品的价格表:火腿肠2元,矿泉水2元,牛奶2元,面包3元……由于活动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大家兴趣盎然。有的说:“我买一个面包3元钱,一根火腿肠2元,再买一瓶矿泉水2元,正好7元钱,还剩1元下次用”。面对诱人的食品,孩子精打细算,买了一个面包和一根火腿肠,显然,填饱肚子是没问题了,而且还买了一瓶矿泉水来解渴,这当然是一份既经济又合理的购物清单。有的说:“我买2个面包6元钱,还买一袋牛奶2元钱,因为牛奶很有营养,我最爱喝。”这样一次尝试购物活动,不但使学生学会了合理消费,而且帮助他们树立了健康的消费意识和经济意识,让我们的品德教育真正地走向学生的生活,增强了实效性和针对性。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最富有活力的儿童。他们对教材、观点、道理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不同的理解,对与之相联系的实际的生活问题肯定有着不尽相同的看法。鼓励儿童袒露自己真实的思想,让学生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在课堂生活中呈现出来,把自己的困惑亮出来,这才能使我们的品德课真实起来,与学生亲近起来,与生活接起轨来,这样的德育课堂才会更具吸引力,也真正体现品德课堂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

作者:史东梅

第三篇:浅谈《品德与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摘 要]《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既承载着学生的德育教育,又肩负着学生的生活体验。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以教材为主体,结合生活实际” “巧用生活资源,使教学生活化” “走出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出发,分析品德和生活的结合,提高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教材;生活;拓展;实践

[

学生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更应该突出教学的生活化,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唱响教学生活化的主旋律,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在生活中运用更多的知识,在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品德融入生活的教学愿望。

一、以教材为主体,结合生活实际,编写教学预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涵盖了历史、政治、社会、地理等多学科知识,这就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实际,以教材为主体,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来渗透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爱国教育、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要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增、减、添、改,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通过拓展让课堂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我们赢了》时,教师可以先结合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逆境中夺冠的事例,用女排精神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女排精神”来导入教学。其次,教师结合学校开展的运动会,让学生谈谈赢了拔河比赛之后的感受,使学生明白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胜利。再次,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胜利和失败的比赛,或者事情,谈谈胜利和失败后会怎么做,从而让学生感受胜利的喜悦,学会正确面对失败。

二、巧用生活资源,使教学生活化,提高课堂效率

1.联系学生的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真实

小学《品德与生活》选编的教材内容其实是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的,不管是哪个方面的教育,都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来收集学生身边的事例,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让教材活起来。这样教学,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让抽象、复杂的问题具体化,又可以触发学生的内心情怀,使课堂教学更加真实。

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想想他们的难处》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碰到的残疾人,先让学生说说残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其次,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模拟残疾人蒙眼走路、单手穿衣等,在体验中感受残疾人生活的不易。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从内心深处尊重残疾人,从而主动帮助残疾人。

2.巧用学生生活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

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未成熟,这就要求《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以学生经验为起点,类似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用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情境去呈现教材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他们用恰当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课堂真正鲜活起来。巧用学生生活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与生活零距离接触,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品德课堂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例如,教学《抄袭害了谁》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抄袭作业的事情,让学生谈谈抄袭作业的原因,并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这样可以使抄袭作业的学生明白不能由于自身的惰性和上课的不专心影响以后的学习,也要让被抄袭的学生敢于对抄袭作业的学生说“不”,并做到热心的辅导和帮助。

三、走出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积极参与体验

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与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调查、访问、游戏等实践活动,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开展实践活动,才能使课堂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例如,教学《父母的难处》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家庭角色互换”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角色互换”,处理家庭各种事务,让学生了解父母的各种难处。对此,教师先引导学生在班内交流汇报,让学生体会父母的难处。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送父母一片阳光”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回报父母的意识。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行动计划,激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总之,品德与生活教学应当以生活实践为基础,教师把知识生活化,把生活问题课堂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特约编辑 木 清)

作者:周莉

第四篇:如何在农村有效开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在农村小学已经实施了整六年,针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我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摸索中改进,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农村小学此学科教学上的弊端以及如何在农村小学较有实效性地开展《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

一、不要让《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成为农村小学的“边缘”学科

执教这些学科的老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引起注意:

其一,农村学校师资不足,小科教学往往由班主任兼任。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老师对所谓的主科(语、数、外)教学有了较大程度的改革创新,也取得了很多突出的成果,但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样的小学科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也就是说农村小学的偏科教学越发呈现出两极分化。

其二,由于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重视不够而衍生出一系列的弊病,大致体现在:年轻老师担任语数外主科教学,年龄较高的老师任小科教学。也就是说《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面临着严重的教师老龄化现象,这些教师大多已陷入职业低谷,遭遇事业瓶颈,激情和精力消退,懈怠和疲倦日增,使得《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无风则吹不起半点涟漪,再加上硬件设备的严重不足,只凭一本书、一张嘴,更加阻碍了学生“德”育的发展。

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途径

针对农村小学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重视程度低、老龄化较重的现象,如何才能在最基本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德育、张扬学生的个性,几年来,我积累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

1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例如《家务事怎样做》这一主题,在教授时我采用了学生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幸运52”这一模式

(1)课前将学生分成4个小队,开课教师将自己转变成主持人,四支小队分别研究自己的队名并喊出本队代表口号,渲染气氛,激发兴趣。

(2)第一关:快速抢答。针对本课插图或现实生活中的明辨是非的例子,各小队快速抢答,在快乐的学习中明理。

(3)第二关:我的表演最精彩。各小队现场编演日常生活中自己在家庭和生活中所做的事情。(不论表演的怎样,能表现出来即可)

(4)第三关:我是家庭小能手。本关实践环节,每人一张表格,家长评价孩子一周来在家庭中的表现,评选“我是家庭小能手”。

这样使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德”育。这样的模式在每个单元教学中可用一至两次,在教学设备不全的情况下较能在农村小学进行有效教学。一堂好的教学模式课甚至更胜于先进的设备,它也是农村《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一条捷径。这些做法只要老师重视这一学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思考就很容易做到。

2教材中的许多主题活动并不都适合农村小学教学,教师可根据农村实际自主更换、调整、删减教材中的主题,所采用的内容只要能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就可以。例如,《团团圆圆过中秋》一主题中的逛庙会这一主题活动,与农村学生的实际较远,教师可将此活动删去,也可换成与学生生活较近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自己说或演;另外,对一个单元的三个或四个主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融合为一个或两个主题,还可以分割至多个主题。总之,只要有利于孩子们的活动和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灵活融合与分割。

几年来,我们县进修学校开展的各种竞赛以及培训对小科教师的成长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省教育学院每年组织的对各县市教师的培训,对处于成长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品德與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小学生全面发展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应是小学语、数、外与其他小科教学联结的一个纽带,更应该成为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

作者:周日出 崔冬梅

第五篇:浅谈《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

一、《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是课程发展的需要

“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必需担负的重大责任。”而长期以来,课程的成人化,空洞说教,脱离儿童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无形中使之成为空中楼阁,因此,《品德于生活》课应努力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学科性质。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力,丰富学生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认识发展。

(二)《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是人材观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并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也应与时俱进,把教育与生活溶为一炉,取得和谐、自然的教育效果。

(三)《品德与生活》教学生活化是儿童品德发展规律的需要

儿童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儿童对道德概念的理解是比较具体的、肤浅的,一般停留在表面现象上,道德认识是从大量的道德情境里逐步抽象概括出来的。道德行为是在实践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和培养起来的。”由此,只有让儿童广泛接触生活,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在行动中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品质。

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要义

(一)深入孩子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良性发展的道德动机

品德教材故事性强,但教材进度、内容的安排,有时在具体实施的教学中与学生群体当前存在的实际思想、行为现状不同步,教师要努力寻找教材与儿童生活、思想现状的结合点。调整教学顺序,甚至设计有针对学生现在思想实际的教学内容。如在观察中发现,许多学生不珍惜红领巾现象严重,教师及时补充设计一节活动课《我爱胸前红领巾》。让学生课前收集红领巾知识,使学生感受到红领巾是先进少年儿童的标志,再通过课上小品表演不珍惜红领巾的现象,最后通过回忆入队时的喜悦、自豪与幸福,拨动学生心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查,使教育水到渠成。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这一教育思想。

(二)通过对生活情境模拟的主体感悟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是根据儿童从中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在教学《上课注意听讲》一课时,让学生听儿歌《风婆婆》的同时计算五道题。然后复述儿歌的内容,并说出题的计算结果。游戏结束后,全班38名同学,只有两名同学做到二者兼顾,准确无误。教师请同学谈游戏后的感受,使同学真正领悟到上课不专心听课,三心二意的弊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有所悟有所思。

(三)溶生活信息于课堂,强化教育的感召力

品德教学尽管故事生动有趣,但学生面对教材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冷静的分析别人,获得理性认识。这种认识不同于受教育者个体在直接实践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只有借助现实生活信息与教材信息有机结合,才能更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其真情流露,直接产生道德情感。在执教《交朋友应宽容》一课时,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实际思想行为现象,我增设了二人一组夹球比赛,并在获奖后发一个奖牌,获奖小组的同学在保管奖牌的问题上出现差异,教師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然后根据在学生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设计问题,让孩子置身于诸多矛盾之中,真正解决学生道德认识的模糊点。

(四)溶课堂教学中渗透的道德认识于生活实践中,促进道德行为内化

《品德与生活》课具有开放性,“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课堂上同学们从理性上掌握了道德认识,但道德内化还需要一个实践过程,设计具有弹性和延展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想认识得到内化。学习了《美在身边》主题单元后,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学习美天使》一课,进行学生作业展评,并开展给“破旧书本穿新衣”活动,使教育思想落到实处。

调查实践、收集资料也是儿童有目的的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儿童接触社会、初步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途径。学生在参与 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内化。

(五)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表现,重视道德评价的多样化

《走进新课程》一书中关于新课程评价中指出:“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鉴赏,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要注重评价角度的多样性、评价尺度的多元化。

1.观察记录方式

儿童的品德行为评价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客观案例的分析,以及试卷上的定性分析。教师要在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表现。并做客观记录。对学生进行教育主题的综合评价。

2.运用问卷、成长资料袋等方式

展示学生成长轨迹。教师采用小主题的形式进行,如“足迹篇”为主题,内容有学生的奖惩记录,反思日记,各项活动中的感受、单元学习报告单等;“多棱镜”为主题,内容为家长、学生、教师多方面评价等;“知识小溪”为主题,内容有阶段考试成绩曲线图、优秀作业、典型课外题库等。定期进行纵向对比,让学生看到动态的变化,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从而最大限度关注了学生的特长、兴趣、情感、态度方面的成长变化。

这些具体评价方式,聚点成线,既关注日常细微表现,又注重较长时间的综合表现,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关注、评价学生,使评价注意了系统性、全面性、个性化,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成长轨迹。

《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充分体现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课程性质,同时要贯彻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珍视童年生活价值,尊重儿童权力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自主活动,使品德教育植根于儿童现实生活中。

作者:徐春艳

上一篇:美术学科论文下一篇:品牌定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