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经济发展分析

2022-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南充市经济发展分析

南充市发展有机农业主要措施和成效分析

摘要 南充市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快建设有机农业强市。从南充市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着力打造有机农业强市,以环保督查为契机,切实推进可持续农业发展,以区域品牌为抓手,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以及下步工作计划入手,分析探讨了南充市有机农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有机农业;主要措施;成效;工作计划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e;Main measures;Achievements;Next work plan

有機农业于20世纪20年代发源于德国和瑞士,其在当时是对应刚刚起步的石油农业而产生的一种生态和环境保护理念,而不是一种实际的行动。20世纪40—50年代,是发达国家石油农业高速发展的年代,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影响也日趋严重,因此,部分先驱者开始了有机农业实践。随着石油农业对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影响的日益加剧,发达国家纷纷于20世纪60和70年代自发建立有机农场,有机食品市场也初步形成。1972年全球性非政府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在欧洲成立,它的成立是有机农业运动发展的里程碑[1-2]。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是长期通过化肥、农药和饲料促进作物及畜禽的高产,最终导致生态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产出的边际收益递减以及人体健康损害等一系列问题[3]。据报道,1996—2006年我国氮肥、磷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比增幅分别为40%、60%和80%[4]。这些化肥和农药已对公众的健康和我国的环境带来负面效果,特别是对土壤、水、空气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大量使用农药已经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和近海水域污染,像北京及珠江三角洲,均在2000年发现过大量有机类农药污染物[4]。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启动并组织了生态农业运动。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有机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了有机农业探索[5]。近20年,我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到2015年我国的有机农业面积达161万hm 居世界第五[6]。

有机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及就业,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具有重要作用[3],有机农业是指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7-8]。从有机农业的发展来看,具有4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机农业生产的产品安全环保,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由产品引发的疾病也非常少;二是有机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的恢复和平衡,从而减轻环境的污染;三是有机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高,可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有机农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9]。

南充市为提高农产品质量,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着手有机农业试点示范。在2014年出台了《南充市有机农业强市建设方案》,制定了《南充市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有机农产品必须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制定了“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DB511300/T 050—2014)、“有机水果(西凤脐橙)生产技术规程”(DB511300/T 047—2014)等南充市有机农产品地方标准42个,发布26个,填补了省内空白(全省现行的有机农业相关技术规程共 27个)[10],编印了《有机农业知识手册》等。该方案、管理办法、地方标准和手册等的出台,为全市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近年来,全市有机农业发展迅速,并取得明显成效。笔者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快建设有机农业强市,从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着力打造有机农业强市,以环保督查为契机,切实推进可持续农业发展,以区域品牌为抓手,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以及下步工作计划入手,分析探讨了南充市有机农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以期为指导南充及四川乃至全国有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

1 主要措施和成效

1.1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着力打造有机农业强市

近年来,南充市充分发挥自然生态条件良好的资源优势,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有机农业强市发展战略。2013年聘请四川农业大学高起点编制有机农业强市建设规划,通过加强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不断优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了有机农业快速发展。具体举措是突出五大工作重点,建立完善“五大体系”。

1.1.1 狠抓基地建设,建立生产体系。发展有机农业,全面落实河长制,重点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行种养配套和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促进了有机农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广以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豆科作物、种植绿肥和有机废弃物为主的土壤培肥方式,稳步提高耕地质量。从源头抓起,严格监管有机农业投入品经营和使用,严控禁用物质流入有机生产区域。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业农村综合示范区,大力培育有机生产经营主体,初步形成了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环境有保障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

1.1.2 强化技术支撑,完善标准体系。目前,全市研究制定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地方标准42项,经市质监局发布26项,并在生产中得到推广运用。在生产中全面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新理念,积极推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科学防控病虫害;支持企业开展有机种养农业技术、病虫防治和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研究,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西南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开展校(院)地合作,同欧盟认证公司、国际有机运动联盟开展国际合作,为全市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1.1.3 注重质量提升,把好监管体系。2013年建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13个相关部门参与协作的有机农业强市建设工作联系会制度。2016年6月,市农牧业局成立了南充市有机农业发展中心专门工作机构,各县(市、区)按市上要求加强了有机农业发展工作的相关机构和队伍建设。全市严格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坚持企业自愿申报、有机工作机构初审推荐、认证机构审验颁证制度,积极组织企业开展有机认证。市、县(市、区)两级配齐配强质量安全监管、农业行政执法力量,确保了农产品质量监管有人抓。配合认证机构搞好认证监管,加强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对环境不达标、生产不规范、质量不合格的经营主体促请认证机构一律不予认证。同时,市级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有机农业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制定了相关奖补政策,对违规企业坚决取消有机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和待遇,确保了有机农产品质量和有机产业健康发展。

1.1.4 严格过程管理,建立追溯体系。《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有机农产品必须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为此,严格要求生产企业强化基地标识管理,制作并公示基地地理位置图、生产地块平面分布图等资料,在有机生产基地醒目位置设立统一格式的标识牌,标明基地名称、地块编号、主要品种、基地面积、责任人等信息。督促生产主体建立生产档案,做好农事记录,建好投入品台账。要求生产主体在生产基地建立档案室,统一存放基地有机生产记录、生产管理档案,做好销售记录,建立产品营销档案,完整保存基地销售历史记录,规范使用有机标识,确保有机农产品生产信息全面完整可追溯。

1.1.5 着力市场开拓,健全营销体系。为了拓展有机农产品市场,通过建立有机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鼓励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城市建立有机农产品中央厨房、专销门店和展示体验店,支持有机生产企业参加国内大型展会,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社群营销,采取VIP客户订单销售,有效破解了销售难题。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在有机农产品色、香、味、形、质等方面加强技术研发,探索发展有机产品精深加工,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切实提升综合效益,促进了有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目前全市共有15家企业、48个产品、3.56万hm2基地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全市共有2.09万hm2基地、254个产品通过有机认证(含转换),有机认证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7%;全市发展以生态有机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基地34个,有机产业和生态乡村旅游年收入超过100亿元。有机农业发展已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西充县获得“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授牌成立“亚洲有机农业技术研发中心”,该县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首批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縣”“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称号,走出了一条“生态为基、绿色崛起”的县域经济底部崛起之路。全市力争在“十三五”期间使有机农产品认证面积达3.33万hm 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10.0%以上,有机产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打造“中国西部有机绿谷”。

1.2 以环保督查为契机,切实推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近年来,通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全市农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全国一样,依然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农民增收乏力等“老大难”问题。2017年以来,全市以中央环保督查为契机,大力推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绿色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2.1 加大农业环境整治力度。全市专项编制了《南充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十三五”总体规划》,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综合治理。中央环保督察期间,视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业环境问题,现场调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办理信访案件群众满意率达100%,中央环保督查交办案件办结率100%,是全省唯一无退件的市(州)。全市畜禽禁养区共关停搬迁992家养殖场(户)、有效治理完成746家养殖场。全市累计关停环保不达标问题屠宰场267家,屠宰场全部实现机械化屠宰、冷链化运输、冰鲜化上市。全市共取缔网箱养鱼4 518口,主要流域水质得到了明显净化。

1.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市大力推行农业生态循环利用,合理布局种养业,形成产业相互融合、物質多级循环的农业产业结构;科学布局并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大力发展一批“生态养殖+沼气工程+绿色种植”循环农业发展集中区,实现优势产业基地规模扩张。在粮油生产上,改一年多熟制为新两熟制,改粮食净作型为粮经复合型,改高产高效化为绿色生态化,不断优化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作物结构,促进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和生产生态协调的区域结构,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生产。通过实施百万亩生态粮油基地建设工程,认真落实“两区”划定工作,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快玉米“粮改饲”结构调整。全市2018年新建3.0万hm2晚熟柑橘基地,着力打造“中国晚熟柑橘之乡”。畜牧产业上加快推进“优质生猪产业工程”,不断夯实国家优势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禽种业,加大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力度,持续提高畜禽良种比例。适度调整畜产品结构,降低粗放型普通畜产品比例,引导畜牧业差异化发展,提高绿色、生态优质畜产品比例,增加特色畜产品供给。水产产业上,合理确定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内养殖规模,稳定池塘养殖,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

1.2.3 加快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循环利用工程和环境保护工程。切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积极建设高标准农田绿色示范区。加快建设生态固埂、生态渠系、生态消纳池和生态缓冲隔离带,加强耕作层保护、土壤酸化改良、种养循环利用。通过种植绿肥、增施商品有机肥、秸秆堆沤还田等方式,切实改良土壤质量。到2020年,全市每年建设高标准农田2.19万hm 年提升8.0%。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达26.67万hm 土壤有机质含量将达19 g/kg。

1.2.4 大力推广种养结合健康养殖模式。依托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项目,以种定养,种养配套,建成高坪本味、顺庆金科等一批种养循环的畜禽养殖示范场,促进种养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建设有机肥厂和大中小型沼气工程,促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统一收集、专业处理、综合利用”的养治分离模式应用,加大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力度。到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9.0%、达89.0%,全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0%。

1.2.5 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生态粮油、特色水果、蔬菜和中药材、现代蚕桑、现代林业、现代畜牧等主导产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规划建设一批初加工、采后加工、精深加工项目,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切实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农庄、农业主题公园、旅游观光园区、农业科普园区、农业体验园区、农耕文化创意园和森林康养园等农旅结合项目,争创一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一批乡村旅游强县、特色小镇、精品村寨、星级农家乐、乡村旅游酒店及精品特色业态经营点。通过举办桃花节、橙花节、郁金香旅游节、草莓采摘节、蛴蟆节、放牛节等民俗文化和农业节庆,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平台,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积极开发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产品个性化需求定制服务,积极发展科技与人文等元素同农业融合的智慧农业和大数据农业,以及以农田艺术景观和林业园艺为核心的创意农业,持续增加农业综合收入。

1.2.6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招大、引强、扶优”的原则,实施技改扩能、招引新办、兼并重组,推进龙头企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旗舰型”龙头企业。引导农村能人、业主大户、农技人员、基层干部、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和龙头企业和供销社领办创办生产、加工、营销、服务、资金互助、旅游文化等各类实体型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农户采取联办方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机具所有权和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创办专业合作社。引导土地、林地、水面等生产要素向种植、养殖能手适度流转,培育生产经营业主大户。鼓励种养大户和新型农民成立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业高校+现代农业示范区+返乡务农”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从思想观念、从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迅速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整体素质和增收能力,为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提供人才支撑。

1.2.7 注重政策激励,强化组织保障。市上专门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工作协调小组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仿此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明确阶段目标任务,狠抓落实。市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补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推进较快的县(市、区)。同时,中央、省、市级相关项目资金优先向率先通过验收的县(市、区)安排。各县(市、区)政府是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创建主体,落实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责任,积极创新和争取对试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政策扶持及工作支持,鼓励各地加强政策创设,积极引导各类资金投入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确保示范区建设取得实效。市、县两级将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将其列入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单位年度目标奖励直接挂钩。通过建设可持续发展农业示范区,全市化肥用量降至720.0 kg/hm 农药用量降至2.4 kg/hm 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4.1%,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0%,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0%,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0%,“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比重达62.0%,产业融合园区(含农业景区)达150个,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生产、生活、生态共赢”的典型示范。

1.3 以区域品牌为抓手,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

当今时代,农业品牌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大力培育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根据全市丘陵地貌特征和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坚持走“质量效益型”农业发展道路,注重培育产品特色,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确保南充产品技高一筹、质高一级、价高一等。为此,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3.1

精准培育创牌主体。围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遴选适应消费需求的农产品,招引一批创牌经验丰富、引领带动力强的知名企业创建品牌,培育一批有潜力的本土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品牌创建,发动一批利益联接机制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融入品牌发展,引导企业联合创牌,充分发挥企业在品牌创建中的主体作用。

1.3.2

精心打造产品特色。在生产环节,认真抓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加强培育产品在色、香、味、形、质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同时,大力发展以特色优质农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开发佐餐、休闲、方便和旅游食品,以特色优质农产品支撑农产品品牌创建。

1.3.3

持续强化质量保障。切实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农业标准化认证工作,建立加强以有机农业为引领、绿色食品为主体、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实行品牌和品质双提升战略,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建立企业自检、官方抽检和第三方检测“三位一体”的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建立完善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可追溯制度,组织第三方机構进行权威监测认定,提供检测报告,颁发质量证书,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社会公信力,增强消费者对品牌农产品的消费信心。

1.3.4

切实抓好市场营销。好的产品必须进行对路的营销,特色优质农产品应实行政府站台,调动公共资源,打造电商平台,加大对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全市根据产业实际和未来发展,重点培育“张飞牛肉”“充国香桃”“尚好桑茶”“果城香米”“营山黑山羊”等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大型活动和展会平台予以重点推介,组织品牌企业采取走出去策略,变传统营销为上门推销和体验营销。瞄准中、高端市场,实行个性化订单生产,建设专业市场,设立营销专柜等品牌产品专销渠道,切实提升品牌形象。建立“红榜黑单”诚信制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严格杜绝以次充好等不诚信行为。探索建立品牌农产品品质保险机制,当消费端出现质量问题,由保险公司给予相应赔偿,进一步增强消费信心。

1.3.5

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市聘请浙江大学编制《南充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策划了“南充嘉作”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对45个大类产品已全部予以申报注册,对区域品牌商标实施了版权登记保护。积极组织“三品一标”认证、产品溯源体系完善、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名特优新称号的企业优先贴牌使用区域公用品牌。同时,全市非常重视地域特色明显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注册工作,截至2018年5月,全市已成功申报25个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举办特色优质农产品迎春展销会,支持企业在沿海发达地区、重点城市举办品牌发布会和产品推介会,对区域公用品牌进行宣传和推介。成立“南充嘉作”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协会,在国家级主流媒体上投放广告,并在西博会、农博会等大型展会期间举办南充农特产品专题推介活动。

2 工作计划

2.1 补齐基础短板,促进绿色发展 更加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理念,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以中央环保督查为契机,大力开展绿化南充行动,积极倡导有机生活方式和绿色生态文化,为绿色农业发展创造“天蓝、地绿、水清、心齐”的自然人文环境。

2.2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创新发展 继续加强同国内外科研院校的战略合作,着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运用“互联网+”手段,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特色优质农产品研发、价格发布和交易集散“三大中心”;运用前沿科技和现代管理技术,加强生产、检测、营销体系建设,确保特色优质农产品质量可控和源头可溯。

2.3 延伸产业链条,注重融合发展 科学规划布局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行业领军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持续扩大自然生态优势,创新培育农业新业态,加快建设一批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构建市场体系,不断提升南充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2.4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共享发展 强化政策引导,大力培育特色优质农产品企业,加快形成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新型生产经营体系,引导群众以自主经营、入股经营、托管经营等方式参与特色优质产业发展。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吸纳贫困群众加入产业发展,切实推进脱贫攻坚。

参考文献

[1] 杜相革,董民.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2007(1):4-7.

[2] 阎晓明,何金柱,苗青松,等.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及思考[C]//李增智.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论坛.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97-101.

[3] 谯薇,云霞.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理论基础、现状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2):20-24.

[4] 邹恒.有机农业背景、现状和发展[EB/OL]. (2014-01-04)[2018-09-06].https://wenku.baidu.com/view/ac88421fa5e9856a561260ea.html?sxts=1536284250444.

[5] 张新民,陈永福,刘春成.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09(4):19-22,27.

[6] 王华飞,张向东.2017年世界有机农业概况与趋势预测报告[EB/OL]. (2017-10-19)[2018-09-10].http://www.docin.com/p-2034522128.html.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GB/T 19630.1—2011[S].北京:中国标准和出版社,2012.

[8] 李显军,刘建华,张慧.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模式、成效与对策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2):58-61.

[9] 柳萌.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7(24):34-35.

[10] 南充市农牧业局. 南充“三抢”大力建设有机农业强市[EB/OL]. (2018-05-12)[2018-09-26].http://www.agrochemnet.cn/news/detail-20180512-102422.html.

作者:高英 彭昌家 李峰元 等

第2篇:南充市中学生饮食自主管理调查分析

摘 要:为了了解南充市中学生饮食自主管理状况。采用问卷方式对890名南充市一中学中学生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有11%的初中生经常吃西餐,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高于女生,初二高于初一;有66.1%的初中生每天喝奶制品;有71.2%的初中生每天吃早餐,并且存在年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二高于初三;有79.8%的学生表示想有一个好的饮食习惯。部分中学生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应加强对该部分学生的饮食自主管理能力进行干预提升。

关键词:中学生 饮食自主管理 调查

自我管理是个体在自我意识与外部活动的相互作用下,以促进自我完善和发展而进行的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评价的动态过程[1]。它强调的是个体的主体性,其实质就是进行自我监控。根据以往研究发现,研究者一般把自我管理划分为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情绪控制、学习管理这4个维度,并分别对其进行分析。还有研究者把自我管理划分到具体领域分别进行研究,比如:班级自我管理、心理自我管理、饮食自我管理等。而对于饮食自我管理的研究,研究者大多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而很少涉及对中学生饮食自我管理的研究。中学生正处在身体、智力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对保证其身心健康,促进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中学生的饮食行为不仅与其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对子女照顾得无微不至, 包办了本来子女可以自己完成的自理事务,许多初中生缺少独立的生活体验,一切都按照父母的命令、指示行事,从而在生活中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而中学生在饮食的选择上却具有一定的话语权,能够进行一定的饮食自主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饮食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青少年经常食用油炸食品、西式快餐、碳酸饮料等不良饮食行为,均已成为影响青少年营养健康的重要因素[2]。为了解南充市青少年饮食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提升学生饮食自主管理能力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对该校部分中学生饮食自主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学校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采取无记名的方式,由调查员在班主任的配合下,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收回。问卷回收后,剔除无效问卷(如不作答、乱作答、答案不唯一等),总共得到包括初一、初二、初三学生的有效问卷890份,其中男生460份、女生430份。

1.2 研究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中的饮食行为部分[3],并结合南充市的实际情况,由专业人员讨论、专家审阅、预试验后修改定稿。内容包括是否常吃西式快餐、是否按时吃早餐、是否每天喝奶制品以及吃水果蔬菜等饮食结构情况。由调查员经培训后在班主任配合下指导学生填写。所得结果用SPSS 18.0 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输入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 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来分析。

2 结果

2.1 饮食自主管理基本情况

对中学生过去一周的饮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有11%的初中生经常吃西餐(如麦当老、肯德基店);有66.1%的初中生每天喝奶制品(牛奶、酸奶、豆奶等);有71.2%的初中生坚持每天吃早餐;有48.3%的初中生每天坚持吃蔬菜、水果等。有53%的初中生想要拥有一个好的饮食习惯(见表1)。

2.2 饮食自主管理性别差异比较

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的饮食管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显示,该次研究发现,经常吃西餐这一项男生高于女生,并且在男女之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另外4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饮食自主管理年级差异比较

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间的饮食管理状况做差异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显示,在饮食管理年级比较中,在每天按时吃早餐项目上存在年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过事后检验,发现初一学生与初二学生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二高于初一。另外在每天吃水果或蔬菜项目上也存在年级差异,并且差异非常显著。经过事后比较发现,初二学生与初三学生比较差异非常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二高于初三。

3 讨论

从初中生饮食管理现状上看,存在不合理的饮食行为。虽然大部分学生(79.8%)表示想要有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但是只有66.1%的学生喝奶制品,66.1%的学生吃早餐,48.3%的学生吃蔬菜或水果,并且还有一小部分(11%)学生吃西餐等高脂肪、热量食品。而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科学合理的饮食行为,是其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也是完成激烈紧张的学习任务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的饮食管理状况进行引导,非常有必要。

西式快餐具有三高(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 的特点[4],所以,经常食用西餐不利于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然而,有些学生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大众媒体对快餐文化的传播,有些学生以吃快餐为荣,不去考虑快餐是否营养,是否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只是满足于有异于中餐的口感,以及在学生面前炫耀的虚荣心。而有些家长投学生所好或因为快餐简单快捷,经常带着孩子去快餐厅吃饭,或者以西式快餐作为对孩子进步的奖励。从该次调查可以看到,有11%的学生经常吃快餐,并且存在男女差异,男生高于女生。这一结果与我国4所城市儿童少年食用西式快餐现状调查结果正好相反[5]这可能是时间差异导致的,两个调查时间间隔太长,男女性别之间可能会在快餐认识上有所差异,因此,导致不同的結果。

早餐在三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经过一夜睡眠,身体有l0多个小时一直在消耗能量却没有进食,人体需要含丰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来重新补充、储藏能量[6],因此,长期不吃早餐对身体的危害很大,可能导致肥胖和诱发胃炎、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7]。 段一凡等对城市儿童1998年和2008年的早餐行为进行比较得出,青少年吃早餐的比例为70%较之1998年的82.8%有所下降[8]。而在该次调查中,每天吃早餐的学生有71.2%。并且存在年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二高于初一。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首先,吃早餐跟自己的生活习惯有关,如果中学生在家起居习惯不规律,就会导致早餐时间延后或不吃早餐。其次,家长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一直忽视。最后,从年级差异上看,初二高于初一,这可能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对吃早餐的认识不同导致的,也可能是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大,睡眠不足,睡眠时间占用了学生的早餐时间导致的。

奶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蛋白质是构成机体的最基本单位,也是个体成长最重要的营养元素。因此,中学生经常喝奶制品,有利于身体生长发育。而该次调查中发现,有66.1%的学生每天喝奶制品,而20.3%的学生基本不喝。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还没有意识到奶制品的营养价值,并不认为它是生活的必须品。还有些同学可能是因为奶制品的味道不符合自己的口感,因不喜欢而拒绝。另外,根据以往研究发现,在是否喝奶制品和吃早餐的健康饮食行为上寄宿生显著高于非寄宿生[9]。这可能也与学校与家庭环境氛围的不同、学校的管制以及同伴的行为影响有关。因此,学校和家长有必要结合起来,进行营养宣传,鼓励学生自觉搭配营养。

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其中维牛素C可提高人体抵抗力,促进铁在人体内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它还可增加脑组织对氧的利用[10]。儿童青少年经常摄入水果和蔬菜,有助于降低诸多疾病的发生危险[11-12]。研究表明,中小学生水果摄入达标率为24.2% ,蔬菜摄入达标率为44.1 %[13]。而该次调查发现,仅有48.3%的中学生每天吃蔬菜和水果,并且存在年级差异,初二高于初三。究其原因,该文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从总体上看,有些中学生存在偏食现象,因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而自动远离它们。其次,家长存在部分责任,该次调查的学生是走读生,饮食方面的事宜本该有家长负责,如果三餐中没有蔬菜或家里没有水果,学生也几乎不从其他渠道得到。再次,学生可能比较缺乏膳食营养的知识,没有意识到吃水果或蔬菜的重要性,有研究表明,水果或蔬菜的摄入知识水平与摄入行为显著相关[14]。最后,该次调查的学生是初中生,初三学生与初二相比,正处于中考的压力中,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学习的时间紧迫,而忽略了有意的每天进行蔬菜或水果的摄入,而有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营养搭配,在准备膳食时会因自己的口感和喜好而制作。另外,初二学生正处于初一刚入校时的懵懂和初三时期的紧张压力之间,他们刚好又处于青春期,生理现象开始慢慢显现,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自己,注重自己的生长发育,或因怕自己个子低而会有意识的进行营养摄入。

在此次调查中,有大部分(79.8%)想要拥有好的饮食习惯。但是从以上饮食摄入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思想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这与学生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关。初中时期,学生的身心还不够成熟,而家长、学校和教师在学生自我管理方面缺乏引导。因此,家长、学校和教师有必要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综上所述,在提高中学生饮食自主管理能力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进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自身重视起来,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其次,学校要重视传播饮食文化,让学生认识到饮食的重要性,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行为,远离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最后,家长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好膳食工作,在菜的品种上注意营养搭配。另外,由于有些家长知识能力有限,需要学校、社区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宣传、引导学生合理的饮食习惯。

4 结论

该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部分初中生的饮食自主管理状况较差,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

第二,在经常在西式快餐店吃饭上,男生女生之间差异显著,但饮食自主管理的其他方面,男生女生之间差异却不显著。

第三,在每天按时吃早餐和每天都按时吃水果或蔬菜方面,不同年级的初中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饮食自主管理的其他方面,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却不显著。

参考文献

[1] 范文慧.培养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学校群体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贾晓瑜,张亚妮,刁俊,等.重庆市中学生饮食行为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8):1011-1014.

[3] 季成叶.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險行为调查综合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60-206.

[4] 王浩,俞敏,胡如英,等.浙江省中学生饮食相关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3):32-34.

[5] 胡小琪,马冠生,马文军,等.中国4城市中小学生早餐行为调查[J].卫生研究,2002,31(4):273-274.

[6] 李妮娜,王洪,李峥.潍坊市中学生饮食行为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0,33(5):353-356.

[7] 李俭莉.内江师范学院学生营养与膳食行为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84-885.

[8] 段一凡,刘爱玲,张倩,等.城市儿1998年和2008年早餐行为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2):1417-1419.

[9] 罗海燕,潘小群,刘辉.南京市中学生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20-921.

[10] 马冠生,高树军,翟风英,等.中国中小学生早餐营养素摄人量[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389.

[11] Roseman MG,Yeung WK,Nickelsen J.Examination of weight status and dietary behavior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Ken-tucky[J].Am J Diet Assoc,2007,107(7):1139-1145.

[12] Tantamango YM,Knutsen SF,Beeson WL,et al.Foods and groups associated with the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polyps:The adventist health study[J].Nutr Cancer,2011,63(4):565-572.

[13] 徐小翠,李榴柏,王玲.青少年水果蔬菜摄入行为的家庭环境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5):579-581.

[14] Cullen KW,Baranowski T,Owens E,et al.Availability, accessibility,and preferences for fruit,100% fruit juice,and vegetables influence children`s dietary behavior[J].Health Educ Behav,2003,30(5):615-626.

作者:潘菊英 赵梅

第3篇:南充市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是一个亟待探讨的现实热点问题。综合运用了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区位熵等几种方法,定量分析了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和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南充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提高,区域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南充市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现象,阆中市、高坪区处于领先地位,但阆中市旅游经济增速下降,出现了“旅游资源诅咒”;顺庆区、南部县和仪陇县处于中游位置,发展潜力巨大;西充县、营山县、嘉陵区和蓬安县旅游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对此提出了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协调发展;旅游资源诅咒;南充市

1 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探讨的一个核心主题,主要表现在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1]这种区域经济差异也体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经历近四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虽是旅游资源大国,但还没有成为世界旅游强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区位条件、旅游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各地的旅游业发展差异较大,使得全国旅游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同时也存在即使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但旅游经济增长水平却不如意的现象,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资源分布出现了错位,甚至陷入了“旅游资源诅咒”的怪圈。这种旅游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空间错位不仅体现在全国各省之间,也存在于各省内部各城市之间,以及各城市内部的区县之间,并且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差距逐步扩大。

针对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众多学者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区域差异和空间错位、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旅游资源禀赋情况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2] 研究对象多以省级(任旺兵等,2004;陆林等,2005;王凯等,2007;李连璞,2008;汪德根等,2011;方叶林等,2013;孙盼盼等,2014)、跨省的区域地带(谢守红等,2008;肖光明,2009;车慧颖等,2012;王明康等,2013;王兆峰等,2013;方梦园,2013)、省域(苑涛等,2007;唐顺英,2007;陈智博等,2008;陈晓等,2009;郝俊卿等,2009;齐邦锋等,2010;程进等,2010;沈惊宏等,2012)为主,研究区域集中在江浙沪、西部地区及安徽、山西等地。由于市县级的数据难以获得,深入到市县一级的旅游经济差异分析研究甚少出现。研究方法上一般选取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收入等指标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包括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以及基尼系数、泰尔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因子分析等,大部分研究是综合运用两到三种方法计算区域旅游经济的差异程度。

南充自古以来都是川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近年来南充的旅游业取得了超质超量的快速发展,旅游收入从2011年的122亿元到2016年的375亿元,实现了三倍的增长。2016年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22.7%,名列全省第四。值得一提的是,游客人均天花費增幅达到36.3%,为全省第一。旅游业已经成为南充的重要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南充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以及建成秦巴山区和嘉陵江流域的旅游集散中心。

虽然南充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但目前旅游经济发展过于集中,突出表现在阆中市的旅游收入贡献占到南充市旅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呈现出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极大、发展极不均衡的局面。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错位,旅游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认识并研究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及动因,有利于制订相应的调控对策,优化南充市旅游经济的空间布局,提升南充市旅游发展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全市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南充市行政管辖下的9个区市县为研究对象,对2011~2015年南充市各地区旅游经济的时空演变和区域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试图揭示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规律及原因,并提出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以南充市行政管辖下的9个区市县为研究对象,包括3个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5个县(营山县、西充县、南部县、蓬安县、仪陇县)和1个县级市(阆中市)。出于数据可得性、可比性和准确性考虑,本文采取2011~2015年南充市9个区市县的旅游收入做为衡量各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数据来源于2012年~2016年的四川旅游年鉴和南充年鉴、南充旅游局官网、南充政府官网公布的统计数据。

2.2 研究方法

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方法一般分为绝对差异研究和相对差异研究,常见的绝对差异研究方法有标准差、离差、极差等等,相对差异研究方法则有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系数等。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是分别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原本用作考察社会收入分配的平均程度,也可以用来分析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越大,一般认为大于0.4即为不均衡。泰尔指数可以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构成,泰尔指数越大,表明区域经济差异越大。区位熵则可以反映出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程度。本文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基尼系数(Gini)、泰尔指数(Theil)、区位熵等几种方法,来定量分析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现状和结构特征。计算公式如①-⑤:

3.1 南充市旅游经济总体差异情况

根据表1 以及公式①-③,计算得出2011~2015年南充市9个区市县旅游收入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如图1。可以看出,近五年来南充市各地区的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增大,且上升速度较快,2015年的标准差是2011年的近三倍,而相对差异则缓慢下降,变异系数从2011年的0.48下降到2015年的0.43。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与变异系数基本一致,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其值基本都在0.4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在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近年来南充市的旅游经济总量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南充市9个区市县的旅游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和交通状况等因素的差异,各地发展旅游业的基础和条件不同,造成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越来越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的局面。

3.2 南充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对2011~2015年南充市9个区市县的旅游收入进行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泰尔系数呈上下波动状态,整体上具有缓慢上升的趋势,说明南充市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差异正在逐渐扩大。为更进一步测度和分析南充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差异,将南充市9个区市县按照地理区位划分为三组:南充南部(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南充东部(仪陇县、营山县、蓬安县)和南充西北(阆中市、南部县、西充县)。对这三组进行泰尔指数的分解,结果发现,组间差异与全市总体差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整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是南充市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差距最小,发展相对比较均衡的一年。南充东部的三个县之间的差异最小,且五年来变化不大;南充南部的三个区差异较大,特别是在2015年,由于高坪区的旅游收入大幅提升,造成差距扩大十分明显;而南充西北的三个市县之间差距最大,主要是由于阆中对南充旅游经济的贡献远远超过了其他区县,使得差距拉大,但近两年这种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3.3 南充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

为进一步分析南充市各地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将2011~2015年南充市9个区市县的旅游收入与每年的旅游收入平均值进行比较,如表2。可以发现,南充市9个区市县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状态,只有阆中市、南部县、顺庆区和高坪区达到均值的水平。旅游收入最高的阆中市一直是旅游收入最低的营山县的三倍多,阆中市的旅游收入与均值的比率也一直在2左右,远超其他地区。而营山县、西充县、嘉陵区的旅游收入与均值的比率一直徘徊在0.5左右。但近三年来,阆中市旅游收入比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而南部县和顺庆区则在稳步增长,说明这两个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投资逐渐显现出成效。

为了更科学合理地分析南充市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再计算出南充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区位熵,如表3。2011~2015年,阆中市和高坪区的旅游经济区位熵大于1,说明其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高于全市旅游经济的平均发展水平,西充县和仪陇县与全市旅游经济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当,其余5个区县都低于全市旅游经济的平均发展水平。

3.4 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等级划分

综合以上分析,南充市9个区市县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异,且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差异正在逐渐扩大。将南充市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个等级,如表4,呈现出南北较强,东西较弱的局面。阆中市、高坪区的旅游经济区位熵表现突出,旅游收入與均值的比率较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路领先,属于第一等级;顺庆区、南部县的旅游收入与均值的比率较高,但其区位熵较低,仪陇县的表现则处于中游,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属于第二等级,西充县、营山县、嘉陵区、蓬安县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则较为滞后,属于第三等级。

4 南充市“旅游资源诅咒”实证分析

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旅游资源禀赋情况的不同是引起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3]-[6]也有学者对部分地区进行了“旅游资源诅咒”实证分析。[7]-[12]深入分析南充市内各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就要揭示南充各地旅游资源禀赋条件与旅游经济增长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否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就越快,旅游资源较少的地区旅游经济就一定增长缓慢呢?在此对南充市各地的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经济增长进行空间耦合分析,验证南充旅游是否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并进一步剖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为南充旅游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4.1 南充市各地區旅游资源禀赋测度

旅游资源禀赋可采用旅游资源密度、集中度、丰度、品位度和优势度等来衡量[3]。借鉴现有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结合南充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综合旅游资源丰度、旅游资源品位度来计算旅游资源优势度。计算公式如⑥—⑧。旅游资源优势度越大,表示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越好。

公式⑥中的Ai为旅游资源优势度,Ri为i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度,代表i地区的旅游资源数量情况。Qi为i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度,代表i地区旅游资源的品位和质量情况。公式⑦和⑧中的Mi和Pi分别为i地区的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高品质旅游资源数量。n表示地区数量,这里取值为9。

考虑到数据的代表性和可得性,Mi的数据选取国家A级-5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旅游度假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共19类旅游资源进行统计。

Pi由每个地区所具有的高品质旅游资源的加权求和得到。高品质旅游资源选取具有5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称号的旅游资源。其中4A和5A级旅游景区分别设置权重为4和5,其余旅游资源的权重设置为1。截止2015年底,南充市共有18个A级旅游景区(5A级旅游景区1个,仪陇县朱德故里景区于2016年11月获批5A级旅游景区,故未纳入统计,4A级景区7个,3A级景区6个,2A级景区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各类纳入统计的旅游资源共计80个,其中各地的高品质旅游资源禀赋情况如表5。

根据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阆中市一枝独秀以外,南充市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有南部县、高坪区;旅游资源禀赋条件一般的地区有西充县、蓬安县、仪陇县和顺庆区;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差的地区包括营山县和嘉陵区,其优势度远低于其他地区。

4.2 南充市各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水平测度

由于一般用旅游收入来衡量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所以关于旅游经济增长的测度主要计算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7][8][10]计算结果如表7。

可以看出,高坪区、西充县、营山县和南部县的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高坪区的旅游收入增速遥遥领先,其余地区的旅游经济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旅游资源优势度最高的阆中市,旅游收入的增速却是最低的。

4.3 南充各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的空间耦合分析

将南充市9个市区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相耦合,绘制散点图,如图3。可以发现,南充市9个市区县的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呈负相关,说明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旅游资源优势度最高的阆中市,旅游收入的增速却排在最后。旅游资源优势度较高的南部县,旅游经济年均增长率排在第四;而旅游资源优势度并不高的西充县,旅游经济年均增长率排名第二,主要是由于西充县近年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而旅游资源优势度较低的营山县,旅游经济年均增长率却排名第三,也与营山县注重引进高端酒店项目和加强景区建设有关。

另外,通过SPSS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南充各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256,说明两者之间相关性较弱,说明南充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再依赖于旅游资源的禀赋条件,旅游业正在由资源驱动型逐渐向资本驱动型转变,今后的竞争将从旅游资源的竞争转向知识、技术、人才的竞争,这也与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一致。

综合考察南充各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得出结论:南充市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收入增速之间没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三者具有正相关关系,没有出现错位的只有高坪区,即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较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旅游收入增速快。这跟高坪区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以及近年来加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培育旅游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无关系。而其余地区或多或少都存在空间错位现象,阆中市更是存在“旅游资源诅咒”现象。

5 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5.1 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造成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区位和交通条件、旅游设施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产业结构、政策导向等等因素。

旅游资源禀赋条件虽然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没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但是旅游资源仍然是发展旅游业最基础的起始条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客量的多少,也决定了旅游发展潜力。目前南充市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集中在阆中古城和仪陇县朱德故里。阆中市由于自然地理独特,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旅游开发较早,知名度较高,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和高品质旅游资源较多,因此在整个南充旅游业占有绝对领先的地位。但近年旅游经济增速逐年下降,显示出阆中市旅游产品创新不力、服务品质有待提高、旅游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旅游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比如阆中市目前还没有一家四星级及以上的高星级酒店,与创建国际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并不匹配。

区位和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因素和前提条件,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高坪区近年旅游发展快速跟区位优势和交通便利不无关系,而位置较偏远的营山县、西充县等,相对较差的交通条件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区位和交通条件跟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关,经济发达的地区旅游开发资金相对充足,旅游配套设施的供给能力就比较强。

5.2 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十三五期间,南充市树立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要實现这个目标,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就尤为重要。应该充分认识到南充市区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客观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缩小这种差异,防止差距日益扩大形成两极分化,才能实现南充市旅游经济的整体协调和全面发展。

5.2.1 优化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

针对目前南充市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分析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引导旅游产业要素的均衡布局,形成特色各异,优势互补,多极多点支撑一体的发展格局。

位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第一等级的阆中市、高坪区,旅游业发展根基较好,应该重点发展休闲度假功能,注重提升旅游品质,加强旅游产品的创新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阆中市更要加快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打造高端旅游产品,进一步扩大阆中旅游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位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第二等级的顺庆区、南部县和仪陇县,旅游资源禀赋条件都较好,旅游经济具有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尤其是仪陇县,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深挖名人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和休闲游憩功能;位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第三等级的西充县、营山县、嘉陵区、蓬安县,虽然旅游资源禀赋条件相对较差,但西充县和营山县的旅游收入增速较快,说明旅游经济的发展更多依靠旅游投资的引入。因此应该加快完善旅游功能,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5.2.2 以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统筹旅游规划

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阆中古城和朱德故里为龙头,以三国文化、丝绸文化、山水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引领,整合全市旅游资源,串珠成链,构建环线,抱团发展,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南充市旅游产业集群。比如阆中古城应该在原有基础上加快提档升级和产业融合,形成古城核心旅游圈、半小时旅游圈、一日游及多日游等多圈层联动、多线路支撑的全域发展格局。另外,由于南充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建设成渝第二城,南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是成渝两地,因此南充的旅游发展规划应该融入成渝两地的战略布局,从旅游规划、旅游产品、产业融合等各方面实现对接。

5.2.3 重点培育打造跨区域的旅游品牌

重点培育打造跨区域的嘉陵江旅游品牌、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品牌等。冲破区域限制,加强区域合作,共同谋求发展是关键。比如,嘉陵江是南充旅游发展的宝贵资源,应该整合嘉陵江流域(南充段)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包装和综合开发,需要加强嘉陵江流经的阆中市、南部县、仪陇县、蓬安县,以及高坪区、顺庆区和嘉陵区的区域合作。同理,南充市的国家湿地公园位居四川省首位,涉及到的阆中市、蓬安县、南部县、西充县和营山县应该深化合作,串点成线,共同构建生态旅游精品旅游路线,形成旅游品牌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张莞.国内旅游业“资源诅咒”研究综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6,39(4):19-23.

[3]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25(3):406-408.

[4]汪德根,陈田.中国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1,31(5):528-536.

[5]苑涛,何秉宇,吴良飞.新疆旅游经济非均衡演变的时空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4):123-126.

[6]刘佳,赵金金.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11):110-116.

[7]韩春鲜.基于旅游资源优势度差异的新疆旅游经济发展空间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5):871-875.

[8]王玉珍.旅游资源禀赋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基于山西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0(8):41-45.

[9]左冰.旅游能打破资源诅咒吗? ——基于中国 31 个省( 市、区) 的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5):60-69.

[10]方法林.江苏旅游“资源诅咒”现象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5):27-34.

[11]马仁锋,倪欣欣,张文忠,吴杨,周国强,许继琴.浙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的多尺度研究[J].经济地理,2015,35(7):176-182.

[12]刘法建,方叶林,李东和,李经龙.省域旅游发展“资源诅咒”测度及其与区域经济的响应[J].华东经济管理,2015(11):66-70.

作者:张莞

第4篇:南充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项目需求分析书

一. 建设的总体要求

南充市电子政务外网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建设。电子政务外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纵向与中央、省、县、乡各级党政机关相连,横向与各级部门相连。本次建设要求市政府、市委、人大、政协通过光缆相连接。不在光缆覆盖范围内的部门租用电信的线路接入,机房设在南充市顺庆区清泉市政府办公大楼。

二. 建设的详细要求

(一) 南充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工程项目。

1. 网络的建设目标

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建成以千兆光纤(主干)+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为主要传输介质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满足南充市电子政务外网的需求。要求能适应2-3年内的业务增长和突发事件的需求,确保系统的可扩充性和先进性,并注意设备的冗余设计以及网络的负载均衡。

2. 网络平台的建设

物理链路:市级汇接中心与各县汇接中心相连,实现上下之间、丛横之间的信息、文件的相互传输。设备支持多层交换和千兆交换的网络核心;采用具有千兆上连能力的10/100M自适应交换机作为访问层交换机;新区的

1、

2、3号办公楼的计算机用户

直接与本楼交换机相连访问政务外网。

传输介质:选择光纤为网络主干,非屏蔽超五类双绞线为传输介质。

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NT/2000 Server或UNIX 或LINUX。网络协议:TCP/IP。

网络应用平台:应用系统的建设可根据个应用系统的特点,选用C/S或B/S模式,也可以采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

3.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汇集电子政务的所有服务器系统和应用系统,是开展各种应用和服务的同意电子政务平台,是网络的运行管理中心。

4. 网络安全建设

(1).网络隔离

(2).防火墙技术

(3).虚拟专用网络技术;

(4)病毒防治技术

三.施工要求

数据网络的楼层、楼与楼之间布线采用多膜光缆,室内布线是从光纤末端的机柜到工作间模块;闭路电视室内布线是从光纤末端,机柜开始到用户插座;监控点到监控室的布线。电子政务外网中心机房设在1号楼7层。

四.技术标准

1) 数据网络布线按超五类要求选材施工,质量按相关规定验收。

2) 闭路电视按有关有线电视系统标准验收。

3) 数据网络、闭路电视的验收测试二次进行,一次是布线后逐点验收测试,二次是楼内各系统投入正常使用后,进行抽样测试。

五.材料及品牌

1)数据网络

布线产品招标人推荐使用AMP一种品牌。

设备间、配线间采用RJ-45配线架方式。

2)闭路电视

闭路电视室内布线产品招标人推荐使用切诺产品。

4) 辅助要求

5) 要求弱电井、楼道采用金属桥架,其规格尺寸及材料要求按需求规范设计。

六.信息点分布情况

(1)数据点。本次电子政务外网建设的布线工程包含新区行政办公1、2、3号楼,其中:

1号楼总面积21600平方米共计12层,信息点约450个,其中:1层8个,2层45个,3层45个,4层31个,5层34个,6-12层41个。

2号楼,总面积11500平方米,共计9层,信息点约180个,其

中:1层20个,2-7层各24个,8层10个,9层6个。

3号楼,总面积11500平方米,共计9层,信息点180个,其中1层20个,2-7层各24个,8层10个,9层6个。

(2)有线电缆点(只对1号楼设计和施工)。部门会议室设一个点,政府大会议室设2个点,少数部门值班室设一个点,

4、5层楼每个市领导的办公室和会议室各1个点,预计共约47个点(按图纸),其中:1层:5个(其中大会议室2个),2层:4个,4层:17个,5层:13个,其它各层:各1个。

(3) 安全防盗、监控系统信息点。

只在1号楼实施。采用电视监控和红外报警方式:监控室设在1号楼二层保安室。

闭路电视监控点:在1号楼的

4、5层安装,每层3个,计6个;在号楼2层大厅内、1层车库出入口处安装,预计4个(厅内2个,车库出入口各1个在大楼消防电梯处、附楼两端入口处安装,预计4个(2台消防电梯入口处各1个,附楼两端各1个);在1号楼3层外安装台360度可旋转摄像头;共计15个点。

红外线报警点:1号楼每层楼道内安装3个,1号楼一层会议室进出口处各安装1个,合计38个。

七.综合布线设计至少要提供以下几方面内容:

(1)方案需要有网络拓扑结构。

(2)方案应有详细的建筑设计施工图。

(3)方案应对关键部分设计,如双绞线跳线的设计、穿线方式 、桥架等作具体的说明。

(4)布线采用的材料清单。

(5)方案应详细说明验收的方法,包括验收测试、竣工文档、

保修方式等。

(7)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及实施进度计划。

(8)提出怎样与土建配合的具体方案。

八.设备材料需求说明

另附EXCLE图表。

第5篇:小议南充市2012~2022年发展

一、 南充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的背景(现状) 1.1.1 国际、国家经济背景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吸引了全球投资。经济一体化使得中国和世界经济联系非常紧密,国际投资的“中国热”使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产业转移地,它迈向研发、设计中心的步伐依旧缓慢。在中国国内,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传统制造业面临困境,房地产泡沫式的发展似乎也绑架了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难题。

1.1.2 区域经济、政策

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共产党十七大精神,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3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本规划确定了在2025以内本地区的发展计划。 1.1.3 南充在国家级发展规划《成渝经济区》的地位

1.1.3.1 成渝经济区的主要内容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主要包括:重庆(市区)、成都、雅安、乐山、绵阳、德阳、眉山、遂宁、资阳、宜宾、泸州、自贡、内江、南充、广安、达州、广元、都江堰、彭州、邛崃、崇州、广汉、什邡、绵竹、江油、峨眉山、阆中、华莹、万源、简阳以及重庆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3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

八大支柱产业支撑成渝经济区发展:

1、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

2、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

3、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4、国家民用航空、航天研发制造基地,将在重庆布局直升机生产,建设国家直升机生产基地;

5、加快发展冶金和材料生产;

6、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基地;

7、做优做强轻纺食品产业;

8、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建立以生物制药为重点、化学原料制药为基础、地道药材为特色的产业体系。

成渝经济区“双核五带”布局

重庆发展核心:包括重庆主城九区,打造国际大都市。

成渝经济区沿长江发展带:以主城区为中心,长江黄金水道、公路、铁路为纽带。

成绵乐发展带:以成都为中心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城市集聚带。 成都发展核心:包括成都五城区等,打造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 成遂渝发展带:培育成为联接双核的新型经济带。 渝广达发展带:建成东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带。

成内渝发展带:以成渝铁路和高速路为纽带,要建成联接双核的重要经济带。

1.1.3.2南充在成渝经济的地位

根据成渝经济区规划,八大支柱产业中,南充在轻纺、食品上面有点基础,石油天然气化工有一点基础,但优势均不明显。

“双核五带”布局中似乎也没有明确提到南充,广安和遂宁都有经济开发区,而南充却没有。

交通上面对南充的机场建设和铁路与高速公路建设有提到发展的规划,目前已基本上在实现,G75兰渝高速公路在南充市内已经通行,兰渝铁路在紧张施工中。成德南巴高速路也在稳定推进。

但总体来看,南充在本规划中似乎有点落寞。 1.1 城市发展的趋势(方向) 1.1.1 南充市的定位与方向

在2011年10月召开的市第五次党代会上,南充市确立了加快建设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的战略取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任务。确立了新材料,聚酯尼龙,汽车汽配、丝纺服装三大主要产业。 从奋斗目标和产业布局上,南充市政府基本上求真务实,是比较合理和符合南充市实际的,准备把握了南充市在成渝经济区的地位。定位是非常合理的。 笔者认为南充政治上靠拢成都,经济上吸引重庆,在成渝经济圈的布局上,看起来遂宁或内江才在成渝两地的中轴线上,但是把这个位置参照下广东省,把成都比作广州,重庆比作深圳,那么南充该怎么选学习榜样呢?佛山,东莞。国内很多项目都有“全国一窝蜂”的做法,南充其实可以退而求其次,吸收发达地区需转移的项目,吸收内迁工厂,吸引重庆想转移的产业。

经常有人谣传“成都要直辖,南充市要变成省会”,笔者通过以上综合分析认为,这种谣传真的只是谣传,也许是房地产商炒地皮、炒房产的一个幌子吧!(仅仅是推测,我也不敢确定就是房地产商炒作),退一步讲,即使面临这样的历史要求,南充准备好了吗?

1.1.2 南充市的远景规划

南充市确定了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三中心其实有两个含义: 就是拥江主城,南部新城,北部新城,不是市三区。其远景规划可见后面附图 南-西-蓬一体化核心发展区,然后在3个中心之间相互连接。这个是出于政绩工程吧,南充市把西充和蓬安先发展下,然后吸收成区(应该不会设区),这样城市人口就过百万了,对,这样南充就是大城市了。

南充火车北站的建设,市政府北迁,将来在李渡建设南充南站,都在表明,南充想要变得越来越大,而事实也会越变越大。城市功能分区初部形成。

投资、置业、就业的选择

由于地处西部内陆,投资环境当然是有待提高。工业园区虽然已经规划和建立了很多,但有名的也只有嘉陵工业园区了,不过还是不足,没有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对于投资者来说,最根本的就是想拿好政策,地价便宜,当然投资硬、软环境还是蛮重要的,本地没有著名大学,大学也不多,想就近找人才是非常困难的。

置业的话,南充的房价水平相对来说并不低,虽然有的好的楼盘和户型,环境也不错,但总体是消费性城市,没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

因此,在投资、置业、就业方面,南充的吸引力还是不够。笔者是西充人,但是笔者还是认为在5~8年内,在买房、居住的选择上,拥江主城,南部新城,北部新城应该才是最容易变成现实的了。

第6篇:2014年1-2月四川省南充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2014年1-2月,南充工业经济增幅回落较快。初步统计,南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78户,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9.28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6%,比去年同期回落19.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去年同期回落10.9个百分点,增速为近10年(同口径比较)最低。

一、诸因素制约,增长缺乏动力

(一)大环境不确定因素多,发展下行压力大。从国内大环境看,经济持续处于调整期,短期内较难形成新的上升趋势。一是传统产业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新兴产业如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产能过剩,调整阵痛将无法避免。二是出口形势难以乐观,因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的壮大,中国出口供给萎缩;此外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强,纺织、电子等出口导向型行业损失较大,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三是餐饮业消费明显回落,房地产消费的不确定性,汽车、家电等耐用品消费在没有刺激政策出台的情况下难有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工业生产将受影响。综合来看,2014年全国工业经济增长将继续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从南充看,工业经济结构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一是产业整体处于产业链低端,初加工和代加工居多,新精专产品少,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比约为4:1。二是企业内部基础薄弱、设备落后、管理落后等问题还较严重,尤其是轻工食品和丝纺服装两大板块附加值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要素供给依然紧张,资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土地受政策影响,工业用地缺口较大,招引企业落地较难;原材料、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二)搬迁停产企业多,炼油厂停产影响大。今年2月,南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8户,同比净增62户。578户企业中因各种因素停产的企业33户(含炼油厂),停产企业2013年1-2月工业总产值33.14亿元,拉低南充工业总产值14.2个百分点。如果剔除停产企业计算,1-2月南充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8%。其中南充炼油化工总厂的搬迁对南充影响大,拉低工业总产值6.4个百分点,约占停产企业的一半。2013年炼油厂上报工业总产值109.91亿元,1-2月16.62亿元,剔除炼油厂计算,1-2月南充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

(三)工业投资总体偏弱,发展后劲不足。2013年,南充工业投资明显偏弱,对工业发展后劲产生一定影响。从占比看,2013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50.93亿元,占GDP的41.4%,工业投资额209.54亿元,占投资总量的19.0%,工业投资占比明显低于工业经济总量占比,比全省工业投资占比低15个百分点,难以维持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速度看,2013年南充工业投资增长11.9%(现价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低13.3个百分点,低于工业增加值现价增速约2个百分点。

(四)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传统行业受冲击。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南充工业企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但南充传统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压力增大。一是行业总体呈回落态势。从南充规上工业统计的33个行业大类看,7个行业大类呈下降趋势,26个行业大类增速低于去年同期。二是石油化工行业大幅下降,今年以炼油厂为龙头的石化企业逐步向园区搬迁,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1-2月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27.22亿元,同比下降36.7%。三是丝纺行业小幅下降,从纺织业和服装服饰业两个行业大类看,共计68户企业,1-2月工业总产值累计31.51亿元,同比下降0.1%,总量与上年基本持平,但增速比上年回落18.1个百分点。

(五)区域发展不平衡,顺庆高坪呈下降态势。从9县市区发展情况看,发展不平衡,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10%的仅有4个县,仪陇、蓬安、南部、阆中同比分别增长15.5%、13.9%、13.6%、10.7%;营山、嘉陵、西充增速不到5%,同比分别增长4.4%、3.2%、0.1%;顺庆、高坪同比呈下降态势,顺庆同比下降3.1%(含炼油厂计算,剔除炼油厂计算,顺庆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8%,居第一),高坪同比下降15.3%。

二、多管齐下,促平稳健康发展

2014年是南充工业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抓生产、稳增长、促转型、提效益。

(一)抓生产,帮助停产企业恢复生产。当前工业经济形势复杂,停产企业较多,主管部门应深入企业摸清情况,做好市场调研和跟踪,帮助停产和半停产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拓展产品销路,确保企业稳定运行,解决因企业停产拉低工业经济增速的问题。

(二)抓招商,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跟踪招引企业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新企业开工投产,以增量补存量,填补因南充炼油厂关停,石达化工搬迁改造,宏泰生化、飞龙化工、顺城盐化搬迁减收的130亿,减少因搬迁、关停带来的损失。

(三)抓投入,提高工业经济能力水平。加大工业生产投入和技改投入,引导扶持企业升级技术装备,提高产品档次,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四)抓创新,增强工业内生增长动力。加大创新投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创建技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国家、省项目技术中心落户南充。

(五)抓升规,提升工业经济总体规模。做好升规企业的培育工作,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强做大企业,扩大工业经济的总盘子,培育一批知名企业,拥有一批知名品牌,保持工业经济较快发展。

(六)抓保障,确保工业经济发展之需。抓好生产要素供应保障,加强对水、电、气、煤、运、油等要素运行调度,及时做好协调。搭建工业融资平台,加大银企协调工作力度,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加入。

第7篇:南充市江东实验小学期末检测

安全工作预案

为确保学校期末考试安全,以及为学生营造有一个舒适的考试环境,使其稳定发挥与顺利答卷,并以令人满意的成绩结束本学期学习任务,特制定本安全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在考试期间,学校教职工应按时到岗到位,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尤其要搞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其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确保学校期末考试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二、领导小组

组 长:吴长英

副组长:龙汪洋任政杨红

成 员:苏于高敏保卫科长,及各班主任

三、以人为本,加强考试安全教育

1、召开学校教职工考试安全工作会,讲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落实考试安全工作。

2、召开考务组工作会议,实行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考试安全工作任务。

3、对考试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进行安全保障准备、安全防范和意外情形的处理等安全工作培训。

4、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监考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救护培训、心理健康等教育,并对考试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强调,提

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

四、突出重点,落实考试安全措施

1、恶劣天气安全措施

考试期间,如果下大雨或暴雨等恶劣天气,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其工作。班主任教师或学校指定负责的教师,要及时履行学生安全管理责任,在班级强调各项安全事项,教育学生防中暑、防雷击、防溺水方面的安全知识,如有情况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并肩负起对学生护送等工作。

2、食品卫生安全措施

1)学校考务组在考试前,要加强对食品卫生的检查,彻底铲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2)考前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严禁学生购买零食进校园。

3、休息期间安全措施

在考试休息期间,学校的值班领导要全天巡视,和值周教师一道加强休息期间的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教育和处理,向主管领导汇报值班情况。值班领导要督促教师到岗到位,检查履行职责情况,确保管理工作落实。

4、路途安全措施

1)班主任教师在考试前,要对学生讲清路途安全注意事项,并严禁搭乘“三无”等车辆。

2)学校告知家长考试时间,要求家长根据考试时间负责对学生进行考试接送。

3)班主任或指定负责教师,在每一堂考试时清点学生人数,以及强调安全要求。特别要讲清楚私自下河下塘洗澡、游泳的危害,并严格禁止学生私自下河下塘洗澡、游泳。

4)班主任或指定负责教师,教育学生不得在路途中贪玩,径直回家,不允私自走窜户,更不许与不熟悉的人离走。

5、考室安全措施

监考教师要按时到岗,认真履行一个监考教师的职责,对该考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传达考务组有关要求,承担对该考场考生的安全教育管理责任,要求学生不在考场内大声吵闹,不得损坏学校公物。清点考场考生到考情况,将缺考情况于考试前5分钟内报考务组。关心爱护考生,不得歧视侮辱考生,不得损害考生身心健康,密切关注意考场考生动向,若发现考生身体不适要及时救护,并向考务组汇报,及时送医院治疗。

五、考试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1、防范预案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老师及工作人员考试前认真做好安全防患教育,要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考试及课间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2)教育学生在考试期间不购买、不食用“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出厂日期)。如发现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立即送往医院诊疗,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意外。

3)按时组织学生参加考试,有序进出考场,严格遵照考试时间交卷,不提前交卷,随时注意清点人数。

4)学生在考试期间,不得攀爬教室窗台,不得在走廊内打闹,不得撞击玻璃栏板或攀爬走廊护栏,以免发生坠楼事故。考试结束后,加强楼道人流疏散,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

5)在学生考试期间,带队领导和教师要在校园内巡视,防止外人进校干扰学生答卷或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如遇学生突发疾病,及时与领导小组联系,送往医院治疗。

6)保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反馈信息,上传下达,不耽误任何与考试有关的事情。

2、应急预案

1)考试期间,校园内若发生安全伤害事故,应立即把伤情严重者送往医院诊治。

2)学校发生学生安全严重伤害事故,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3)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总之,安全工作无小事,学生考试安全人人有责,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全体参与期末考试人员都要高度重视考试安全工作,提高认识,履职尽责,上下一心,团结互助,共同做好此项工作,确保期末考试正常进行并圆满结束。

2012年6月

第8篇:南充市江东实验小学书法教育

实施方案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高坪区区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建立并不断完善书法教育教学的评价制度,充分调动师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书法教育的长效机制,确保书法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立健全我校书法教学教师队伍,争取三到五年里用我们的努力,创建书法教育示范学校。

(三)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使学生能规范、端正、整洁、美观地书写汉字,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通过书法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初步具备书法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对有书法特长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加强指导,培养一批优秀的书法后备人才,为书法艺术发展奠定基础。

二、具体要求:

(一)实施时间:

自2012年9月起,我校将在各年级全面开设书法课,把书法课纳入学校课程计划,

一、二年级设铅笔硬笔书法课,三年级开始硬笔钢笔书法课,四至六年级设硬笔钢笔和软笔书法课。

(二)教材要求:

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语文课程相结合,分为3个学段进行教学:第一学段1-2年级以硬笔(铅笔)书法为主;第二学段3年级以硬笔(钢笔)书法为主;4--6年级以硬笔(钢笔)软笔(毛笔)为主,交替进行教学。教材内容要求丰富,除了基本笔画、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等基本教学外,适

当补充和书法相关的汉字起源、书法家的介绍、书法作品赏析、以及练好书法的技巧等。教学过程做到有梯度,循序渐进.硬笔教学内容可选择语文配套内容进行,软笔教学内容自选教材,年级统一。

(三)开课要求:

1、各学段书法指导课的基本要求:

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通过教学和练习,能使用硬笔铅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通过教学和练习,能使用硬笔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笔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三学段:能正确使用硬笔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钢笔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习使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能用毛笔临摹名家字帖,写好楷书,了解书法的章法,能进行基本的书法创作,在教学和练习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2、书法教师要正确领会《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字教学的要求,刻苦专研书法业务,增强自身能力,卓有成效的上好每一堂书法课。

3、学校要经常对书法课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评价,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学生优秀书法作业的展示活动,对书法特长生通过艺体辅导活动课,施以较深层次的书法培训。

4、全体教师要以正确认真的书写做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各学科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书写要求,各科作业都应书写规范认真端正。

三、组织机构:

成立书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书法教学研究、评价操作、组织活动等工作,以保证书法进课堂工作的正常开展。

组长:吴长英副组长: 龙汪洋任政杨红

成员:高敏袁甫语文教研组长

四、具体措施与实施方法:

(一)、大力宣传,提高认识。

首先更新观念,提高对写好字重要性的认识。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智慧,写好汉字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要求,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我们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各科教师必须齐抓共管,语文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二)、保障时间,保证质量。

每个班级每周一节书法课,由书法老师执教,学校做好对书法课的常规检查。书法课要求做到:

1、每位任课教师要树立写字教学也是育人途径的意识,严格依照方案要求,做到专课专用、保质保量。

2、语文任课教师要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字的要求,并对照实施。强化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和练字一样认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把写字教学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步步落实,环环相扣,全员参与,全科参与,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写字教学氛围。

4、语文教师上好每周一节的书法指导课,开学初要撰写书法课教学计划,每学期书法课教案备课不少于18课时。(注:其中低段是铅笔字18课时;中段钢笔字18课时;高段钢笔字9课时,毛笔字9课时。)

5、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做到“三个一”(眼睛离纸平面一尺,胸口离桌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三)、借助兴趣特长班,形式多样化。

学校为提高学生素质,开设了多样的特长班,书法特长班要做好引领工作,以书法班的成果提高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同时在练习中做到形式多样化,吸引更多的孩子喜欢书法,愿意练习书法。

(四)、强化常规工作,检查督促:

1、加强检查、督促,严格规范书法课常规教学工作。

(1)、定期检查备课、上课,检查学生执笔、坐姿及各科的写字质量,对

检查结果要定时公布,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作业:

一、二年级铅笔、三年级钢笔字批改不少于18次,

四、

五、六年级钢笔字和毛笔字批改各不少于9次。

(3)、开展“我行我秀”活动,各班级不定期把本班的优秀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墙面上。

2、加强教学研究:

(1)、加强随堂听课。书法工作小组要定期研究,共商写字教学,达到督促、指导作用。

(2)、组织全体教师开展研讨,观摩写字教学,对写字教学课堂结构从教学步骤内容安排、时间分配、指导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讨论,探索一套较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各位教师要在兴趣激发、训练顺序、指导方法以及写字的育人功能等方面深入研究。

(五)、以考核促质量,以成果促发展:

公正、客观地评价每一个教师写字教育工作实绩,制定若干评优制度,并制订具体的评比标准、办法,以考核促进书法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校级、区级,市级举办的各类师生书法比赛活动,为书法苗子拓展更宽的成长道路,同时以这些成果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推动学校书法教学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南充市江东实验小学

2012年06月

第9篇:南充市江东实验小学防欺凌总结

南充市江东实验小学 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总结

根据高教发【2016】122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有效防止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我校认真开展了以防欺凌主题班会和法制宣传教育,严肃校规校纪,优化校风,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建设平安和谐校园为目标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及班主任为成员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领导小组。

二、认真制定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召开了师生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了各部门的工作。

三、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标语、广播等向师生、家长进行了校园反欺凌教育宣传。宣传了有关法制知识和典型案例,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友善的要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宣传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和恶劣影响,形成反校园欺凌的社会舆论压力和震慑力。积极宣传了校园中团结关爱、和谐共进的优秀事例,做好正面引导,建设优良教风、校风、班风、学风。

四、聘请法制副校长到我校开展法制教育,使学生充分意识欺凌他人不仅是极端错误的不道德行为,造成后果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入脑入心,不做欺凌之事,不当欺凌之人。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坚决与欺凌的人和事作斗争。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绝不允

许教师及学校其他人员成为校园欺凌的制造者。

六、全面开展了涉校涉生矛盾纠纷隐患排查,积极发动教职工、学生干部(特别是安全信息员)搜集校园欺凌方面的信息,设置并公布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对各种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处置。对个别品行不端行为不良的学生,采用了教育与矫正相结合等方法开展一对一帮扶,转化他们的行为方式,必要时联系其监护人共同开展教育。加强心理干预,充分发挥学校群团组织的作用,针对个别学生心理波动大、易发生心理疾病等特点,针对性开展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加强校园防控,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

七、完善了关于校园欺凌的各项制度,严格落实校园门禁、请销假和值班巡逻等制度,开展一次管制刀具的收缴工作,完善校园视频监控设施。加强关爱保护,对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困难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女童等的关爱和保护,健全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制度和家校联系制度,不让弱势学生群体及所有青少年受到校园欺凌的伤害。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了校园欺凌的危害,有效防止了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建设了平安和平校园。

2016年9月27日

上一篇:党委座谈会发言稿下一篇:小学生夏季传染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