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舞记教案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案是教师授课的依据,是课堂活动内容、步骤设计的蓝图,是最重要的教学文件,也是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改进的重要材料。教案就如同编剧写的剧本、建筑用的图纸,不仅有备忘的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资料积累。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舞记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观舞记教案

《观舞记》教案

19、观舞记

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

2、品味文中描写舞蹈的语句,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

3、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用优美的语言,巧妙的修辞手法表现视觉形象,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语文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比喻、排比的手法表现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并积累文中精妙的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舞导入,欣赏“美”

让学生欣赏一段带有异国风情的舞蹈,然后用

一、二句话来描述这段舞蹈,或谈谈观后的感受。

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可要我们用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时,许多同学就犯难了,为自己语言的匮乏而感到苦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的一篇散文——《观舞记》,学习作者是如何将这种美好的艺术享受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1、找出文中记叙作者观舞的段落,然后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概括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特点——飞动的美

2、课文描写“飞动的美”的是哪几个段落?(16-18段)

三、研读课文,品味“美”

(一)品读17段

1、朗读描写舞蹈内容的语句

2、思考:本段描写中,是从哪些方面的描写来表现卡拉玛舞蹈“飞动的美”的? (神态、动作)

3、边读边思考:作者是如何借助于语言来表现出舞者神态、舞姿方面的特点的?

出示改写语段,让学生通过对比来品读。

改文:她的双眉笑颊表现出无尽的哀愁喜乐,在垂睫张目间,又能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娇羞盛怒,同时,她的点额抚臂,画眼描眉的动作,挺身屹立,按箭引弓的动作,也都表演得入木三分,令人拍案叫绝。

品析与朗读相结合,老师指导朗读

小结:

冰心运用优美的词语、巧妙的修辞,把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二)品读18段

1、集体朗读表现“草木禽兽”内容的语句

2、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找出好词好句,读一读

以“我认为(好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

我认为(好句)用得好,好在它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的形式加以品析。

3、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拨。品、读相结合

(三)赏析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是如何表达出她的观后感受的?

主要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表达出强烈的赞美之情。

找出排比段和比喻段读一读,品一品。

四、 欣赏舞蹈,描绘“美”

我们中国有这样(心灵之舞)的舞蹈吗?

欣赏杨丽萍的《雀之舞》,然后学习课文的写法,运用优美的词语,巧妙的修辞把欣赏到的美描绘出来。

五、 课堂总结

让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观察,用聪敏的双耳去倾听,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用灵巧的双手去描绘,用优美的语言去表述。

第2篇:《观舞记》教案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观舞记》教案1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2、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赏一段舞蹈,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乐的片段)。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

二、初读,整体感知:

在第一遍阅读时,一般采用默读的方法来通读全文,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全文,语速稍慢)

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请你试着用最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内容,如果能写在笔记本上则更好。

——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再次阅读文章。在这次阅读时,我们稍稍放慢速度,拿起笔来,边读边动笔做些圈点勾画:

1, 先给课文标上小节号。(共22小节)

2, 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优美,也有一些生字词,请同学们参考注释自读全文,读的时候用直线勾画出不懂的词句,可以查找字典、词典;用波浪线勾画出你认为用的好的词语、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句子和段落。

三、研读课文:

1,正音正字。

2,本文描写了印度舞蹈的美,文中哪些语句或语段表现了舞蹈的美?

——第2——6小节

——第13——18小节。

体会这些语段从服饰、姿态、神情、动作等多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

四、阅读探析:

(找出精彩语句或语段,认真思考)

1, 思考题一:

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简单地说说这些语句好在哪?

——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

——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地展示舞姿的美,引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2, 思考题二:

能否引用文中语句,并加上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舞蹈?或说说印度舞蹈主要表现些什么内容?

——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可以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也可以表现自然和其他,一般用音乐伴奏。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印度舞蹈主要表现神和人的故事,模拟自然界生物的姿态。(在第

17、18节) 3, 在自读过程中,有没有感到的不理解的语句?

问题一:

为什么第17小节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

自己”?

——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是不

够的,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问题二:

第19小节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你感到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朗读第19小节)

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4, 用多媒体介绍印度宗教及文化概况。

——虽然现在印度属于资本主义国家,但宗教势力极大,所以也有人说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印度几乎所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内容也都受此影响,多以表现宗教为主题。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也同样如此,例如第18小节中提到的莲花、鹿、孔雀、蛇等动物在印度的宗教中都有其象征意义。所以„„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五、练习:

延伸思考一:

引用原文说说,为什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能那么样地打动人心?

——第

19、20小节原文:“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舞蹈、音乐、雕刻、图画„„都如同一条条的大榕树上的树枝,枝枝下垂,入地生根。„„还会不断地给她们以滋润培养的。”

延伸思考二:

这篇文章的文字很优美,值得我们一读再读。能否结合自己的感受或学习生活体验,说说为什么冰心奶奶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像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那样打动人心?

——我个人认为,冰心老人之所以能写出这样一篇优美的文章,首先可能是她从小就对文学怀有极大的兴趣,观察或写作时能全身心地投入。

其次是她在文学以及其他方面坚持不懈的学习,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养料。

三是由于她的勤奋。从她十几岁开始发表文章到她逝世,一直笔耕不辍,坚持写作近八十年。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比较阅读:

下面,让我们来阅读当代诗人艾青先生的诗歌《给乌兰诺娃》,这也是作者在欣赏了一场优美的舞蹈表演后的所思所感。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再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选段,看看他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音乐的美。

七、结束语:

同学们,生活和艺术是分不开的,无论我们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即使是与写作或舞蹈离得很远,也应当时时刻刻注意观察和学习。我们的中华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样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应当珍惜、热爱、学习、弘扬这些优秀文化,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人,才可能创造出更优美的现代文明。

八、家庭作业:

1、 反复诵读课文。

2、 摘抄本文中优美语段,做一点语言积累。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第3篇:《观舞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学习作者对印度舞蹈表演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用语言来表现舞蹈艺术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在对舞蹈和语言的双重审美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欣赏体验印度舞蹈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欣赏舞蹈艺术和文本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 学习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的方法,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欣赏一段舞蹈,看一下谁的欣赏水平最高,(利用多媒体播放印度舞蹈片段,学生观后,自由谈感受,教师因势导入新课.)

师: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都令人陶醉,可要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具体描绘时,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冰心也曾观看过类似的印度舞蹈,她是如何来说出心中所感受的美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观舞记》。(板书课题) 二 、浏览全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ppt ①、听自己读不准的字注到书上,(给生字词注音)

②、本文是送给谁的?作者为什么要送给他们?(舞蹈美,赞美他们,感谢她们) ③、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美?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飞动的美)

三 、品读重点,集体探究

(一)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举例说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从身体、服饰、神态、动作、心理方面来表现了舞蹈飞动的美。 2)作者是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这种美的? (1)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如:

"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通过具体的列举,描写出了舞蹈动作时而舒缓细腻,突出了舞蹈的变幻多姿。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设喻,描写出了舞蹈的变幻多姿。

(3)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如: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数龙蛇动”,它高度概括了蛇舞的美,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3)、同学们点评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三个自然段,再次品味舞蹈艺术和(文革)语言的美。

朗读指导:第17自然段排比句应读出哀愁、喜乐、娇羞、盛怒、细腻、刚毅的语气,第18自然段要读出蛇舞、细腻、柔美,整个朗读渗透着赞叹之情。 4)、引言回放

在具体描绘舞蹈前,作者不惜笔墨用了10个自然段写了很长一部分,前面这部分是多余之笔吗? 明确:不是,它总体上写出了作者观舞的感受,且用四个假设排比段和一个设喻铺陈渲染了作者的感受,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5、同学们通过探讨,已悟出了冰心描写舞蹈的几种重要方法,请大家总结归纳。 四 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1.课内延伸:

卡拉玛姐妹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那么有没有你最喜欢的本民族舞蹈?现在我们来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和《雀之灵》精彩片段,观后,请同学们借鉴冰心描写舞蹈的方法来说出自己所感受的美。

五、教师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着这种视觉形象之美:平面绘画、立体雕像、激烈的体育竞技场面、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有一颗表现美创造美的匠心,我们每个人就都可成为美的天使。

六、布置作业

(1) 交流、欣赏收集到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练笔小短文,要求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美。

(2) 收集积累古今诗文中描写歌舞的经典句子。

[板书设计]

《观舞记》

——

冰心

飞动的美

形体美

心灵美

服饰、神态

第4篇:观舞记教案

《观舞记》教案

这是一篇如诗如画的优美散文,冰心以她高超的语言技巧,描写了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艺术,表达了对她们的赞叹、感激之情,也借此赞扬了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

文章先用写意的手法,铺陈、渲染了作者激动的心情和感悟到的艺术美,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然后,工笔细描了这种飞动的美,作者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多角度描写了舞蹈艺术形象,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其高超的语言技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最后,作者道出了优秀的艺术来源于民族文化的道理,并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赞叹、感激之情。 [教学设想]

本文编排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七(下)第四单元——“文化艺术”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思想内容、品味积累优美的语句、丰富文化素养。

本文结构简单,主题明白,舞蹈描写是本文的精彩之笔。教学时可删除一切旁枝,将本文上成一堂舞蹈艺术欣赏课,教学重点为“赏析舞蹈艺术和文本语言的美”。

拟用一课时完成以下任务:整体感受舞蹈艺术和文本语言的美,欣赏印度舞蹈飞动的美,学习描写舞蹈的技巧。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悟舞蹈艺术之美,本课以欣赏印度舞蹈导入,以欣赏体验印度舞分析舞蹈描写方法为主体,以欣赏品评中国民族舞蹈结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学习作者对印度舞蹈表演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用语言来表现舞蹈艺术的技能。

2.过程和方法方面:在对舞蹈和语言的双重审美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欣赏体验印度舞蹈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欣赏舞蹈艺术和文本语言的美。

三、教学难点

学习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的方法,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前准备

教师上网搜集印度古典歌舞和中国民族舞蹈的影音文件,学生搜集、欣赏自己喜欢的舞蹈、绘画、雕刻、体育竞技表演等资料。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以舞导入

在上课之前,咱们先欣赏一段舞蹈,看一下谁的欣赏水平最高,

(利用多媒体播放印度舞蹈片段,学生观后,自由谈感受,教师因势导入新课.)

师: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蹈,都令人陶醉,可要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具体描绘时,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冰心也曾观看过类似的印度舞蹈,她是如何来说出心中所感受的美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冰心的,《观舞记》。(板书课题) 复习作者 上个学期学过她的课文《荷叶 母亲》,阅读过她的散文集《繁星》《春水》,咱们再一起复习一下这位女作家。

(印度是公认的世界传统舞蹈的发祥地。印度传统舞蹈有四大流派,而“婆罗多舞”是最古老的古典舞蹈。舞者衣裙华丽,姿态优美,头戴半圆形花环,耳环和鼻饰闪烁,光彩照人,演员的手、眼、身、脚、步严密配合,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瞬息万变。)

(二)感悟美

1.听读课文。:ppt 1) 听自己读不准的字注到书上,(给生字词注音)

2) 本文是送给谁的?作者为什么要送给他们?(舞蹈美,赞美他们,感谢她们)

3) 作者认为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美?请从课文中找出一个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飞动的美)

2.思考: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飞动的美,主要集中在那些段落?

明确:飞动的美。具体在第

13、

16、

17、18自然段描写。 (三 )读出“美” 请学生美读11-18 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

第16段:“她用她的长眉,……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第17段:“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

第18段: “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

(四)寻找“美”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

作者是从卡拉玛姐妹的身体、神态、服饰等方面来表现飞动的“美”。

(五)谈谈“美”

用下列句式来谈美:卡拉玛的舞蹈飞动的美在 _____,请看文章 _____(某几句话),_____(简要赏析)。

比如:卡拉玛的舞蹈美在外貌,请看文章这几话:“她亮出了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 ,光艳秀丽的面庞,未舞先有情的长眉与双眼,都是飞动之美的因子。

卡拉玛的舞蹈美在心灵,请看文章这几话:“像湿天婆 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

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卡拉玛在表演舞蹈时是全身心的投入,除身体在飞动外,心灵也进入了舞蹈的境界,达到忘我的境地。真正美的舞蹈,是心灵之舞。

(六)深化“美”

怎样理解“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体会到印度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印度文化是滋养民族艺术的食粮。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的营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课文第2-5段一连四个“假如……”句的作用?

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作种种假设,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卡拉玛姐妹的舞蹈的赞美之情。

(七)表现“美”

作者是用什么语言技巧来表现这种美的?

• 最贴切的词语

• 最精妙的修辞

• 最优美的句式

• 最细致的观察

(八)回味“美”

欣赏杨丽萍舞蹈《雀之灵》,要求学习冰心用优美的词语表现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想的,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

(九)作业

1.摘抄本文优美的句子,加以积累。(句子自选,抄在摘抄本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次回味美。

(九)分享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一)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思考

1)举例说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从身体、服饰、神态、动作、心理方面来表现了舞蹈飞动的美。 身体:如"长眉、妙目、手指、腰肢"。

服饰:如"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繁响的铃声"。

神态动作:如"细碎的舞步"、"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六个"忽而"句、“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孔雀的高视阔步”、精彩的“蛇舞”。 心理:如“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为什么这样说?

心灵完全投入,他本身就是舞蹈的一部分,真正的舞蹈是心灵之舞,而不是技巧之舞,所以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2)作者是用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这种美的? (1)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如:

a."我们看她忽而又眉颦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描写了舞蹈之美。使人感到具体,读起来也很有气势。

b."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繁响的铃声。"

c."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通过具体的列举,描写出了舞蹈动作时而舒缓细腻,时而轻捷灵活,时而高中典雅的特点,突出了舞蹈的变幻多姿。(赏析此句时要注意列举与比喻修辞的辨析)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

"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设喻,描写出了舞蹈的变幻多姿。 (3)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如: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数龙蛇动”,它高度概括了蛇舞的美,有锦上添花的作用。 3)、同学们点评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这三个自然段,再次品味舞蹈艺术和(文革)语言的美。

朗读指导:第17自然段排比句应读出哀愁、喜乐、娇羞、盛怒、细腻、刚毅的语气,第18自然段要读出蛇舞、细腻、柔美,整个朗读渗透着赞叹之情。

分角色朗读:请全班学生推荐一名学生领读第13自然段,全体学生齐读第

17、18自然段中的精彩部分

4)、引言回放

在具体描绘舞蹈前,作者不惜笔墨用了10个自然段写了很长一部分,前面这部分是多余之笔吗?

明确:不是,它总体上写出了作者观舞的感受,且用四个假设排比段和一个设喻铺陈渲染了作者的感受,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5、同学们通过探讨,已悟出了冰心描写舞蹈的几种重要方法,请大家总结归纳。

明确:①展开丰富的想象,灵活运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使描写生动形象具体。

②从身体、服饰、神态、动作、心灵方面描写,使形象更丰满。

③铺陈渲染,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6、那她写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什么?

主旨:本文主要描写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表演,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感激、赞美之情。

四 延伸拓展,学以致用

1.课内延伸:

卡拉玛姐妹表演的婆罗多舞是印度舞蹈的正宗,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那么有没有你最喜欢的本民族舞蹈?现在我们来欣赏舞蹈《千手观音》和《雀之灵》精彩片段,观后,请同学们借鉴冰心描写舞蹈的方法来说出自己所感受的美。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千手观音》片段、观后有意留下2分钟空白、让学生品位舞蹈之美。鼓励学生说出感受的美,哪怕只有一个词、一句话,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

五、教师总结

生活中,处处有着这种视觉形象之美:平面绘画、立体雕像、激烈的体育竞技场面、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慧眼、有一颗表现美创造美的匠心,我们每个人就都可成为美的天使。

六、布置作业

(1) 交流、欣赏收集到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练笔小短文,要求写出自己所感受到的美。 (2) 收集积累古今诗文中描写歌舞的经典句子。

[板书设计]

观舞记

冰心

飞动的美

形体美

服饰

神态

心灵

本文主要描写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优美的舞蹈表演,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感激、赞美之情。

第5篇:观舞记教案

《观舞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舞蹈的特点,学习课文描写卡拉玛姐妹优美舞蹈的语句。

2、品味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3、掌握作者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感受舞蹈艺术,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三、教学难点: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述身边美的艺术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发现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师:语文课本的扉页上有这么一句话: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我也认为:文章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悟,是作者对生活的发现。请同学们一起把屏幕上的话读一下。

生(齐读):文章是作者对生活的记录和感悟,是作者对生活的发现。

师: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也需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今天,我们尝试着用发现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观舞记》这一课。

问:这课的作者是谁?(冰心)我们学过她的文章没有?(荷叶 母亲)

语言大师冰心在观看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表演之后,为她们舞蹈的美深深折服,饱含深情的写下了这篇文章,冰心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场舞蹈盛宴。

首先,让我们从作者感受的角度去发现。快速阅读课文1-10自然段,找出下面的句子。

(二)研读课文

多媒体展示:

一、从作者感受的角度发现

1.作者无法说出自己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不得不说自己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努力说出自己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学生读课文后发言,教师作朗读指导)

师:这“飞动的美”是一种怎样的美,如此震撼作者的心灵?下面我们从舞蹈者表演的角度去发现这“飞动的美”到底美在什么地方?。(板书:飞动的美)

多媒体展示:

二、从舞蹈者表演的角度发现

(小组合作自由发现,并选代表发言,品析找出描写“飞动的美”的句子。)

师: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她们不仅在用身体舞蹈,而且在用心灵舞蹈。只有用真心和真情表演的舞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舞蹈。接下来,我们从舞蹈艺术的角度去发现。

(学生讨论后发言,教师作指导)

师:印度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那么,舞蹈者是不是也在舞蹈里演绎着印度的文化艺术呢?请同学们在课文里找一找。

(学生齐读第17自然段)

师:卡拉玛姐妹不仅在表现诗句里的离合悲欢,还在演绎着印度的文化艺术。刚才同学们的“发现”就是从舞蹈艺术的角度来发现的。

多媒体展示:

三、从舞蹈艺术的角度发现

师:同学们,我把刚才的“发现”打在了屏幕上,我们一起把这几句话读一遍。 (生读):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不仅让我们欣赏到了精美的服饰、动人的眼神、妙曼的舞姿,还舞蹈出诗歌里的离合悲欢,演绎出人生中的喜怒哀乐,讲述着优美的诗歌故事,传承着悠久的文化艺术。

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什么孕育了如此优美绝伦的舞蹈? (是印度悠久恢宏的文化艺术。)

师:劳动创造美,文化孕育美。请同学们齐读第19自然段。(生齐读19段) 师:印度人民真是太伟大了!创造出了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印度的文化艺术真是太神奇了!孕育出了如此震撼人心的舞蹈艺术。

(三)、课堂小结:

师:我们刚才研读了冰心的〈观舞记〉,我们发现冰心之所以能把这惊人的舞蹈,也就是把视觉艺术转化为文字呈现给读者,她在描写艺术上有哪些绝招?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呢?我们一起来看:

绝招之一:就是(板书:多角度的观察),你看,写飞动的美从外貌、神态、动作、服饰等多方面观察。

绝招之二:就是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相结合,(板书:修辞手法)这篇文章用得最多的修辞是?(比喻、排比)

绝招之三:就是作者不仅写眼前看到的,而且还写了自己想到的(19-22自然段)这就

2 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展示卡拉玛姐妹舞蹈飞动的美。(板书:正面、侧面描写)

绝招之四:文章结构巧妙。(板书:文章结构)开头用了设问句和排比段来表达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赞美。

师: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精彩的舞蹈视频。

(四)感受发现的快乐

师播放印度舞蹈视频。(生观看,师巡视。)

师:老师想听听同学们观看视频后的感受。(学生谈感受)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一堂课的“发现之旅”,让我们感受了印度舞蹈的优美绝伦,也体会了印度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要我们拥有了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并大胆地去尝试“发现”,那么,我们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享受到无穷的“发现”的乐趣。

(六)、课后作业:

观看杨丽萍的《孔雀舞》,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个表现舞蹈之美的片段,字数不少于200字,写在作文本上。

第6篇:观舞记教案

《观舞记》教学设计

一、作者回顾

1、 文章以“观舞”为题,从哪个自然段到哪个自然段是写观舞的?“观舞”之前写了

什么?“观舞”之后又写了什么?

表达感受─观赏舞蹈(11-18)─赞美感谢

2、 作者什么也不是,她以一个比喻作结,什么比喻?

——将她自己比作一个婴儿。婴儿只会发出“咿哑”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没有自己的语言。作者觉得自己的语言,在此刻是苍白无力的,无法表达出舞蹈的美。

3、 作者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体现在文中哪些具体语

段?

身体,动作,神情,服饰,心灵

4、 作者在16小节开头说“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那她又为什么能如此细致

地描绘舞蹈者的神态变化?

——表演者的表演太逼真动人,以至于使观众被完全吸引了。表演者的表演太生动了,以至于跨越了国界限。而表演者精彩的表演已经跨越了文化的隔阂,与作者取得了心灵的勾通。作者已经完全进入了表演者的内心,感受到了她心灵的震颤。

5、 “忘怀了观众”容易理解,不被观众的情绪所左右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如

何理解“忘怀了自己”?

——因为她已经超越了身体的界限,进入了神的境界,也就是超越形式的自由境界。在舞蹈中,卡拉玛已经完全与音乐溶为一体,成为了舞的精灵。

6、 课文最后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告诉我们卡拉玛姐妹精湛舞技的源泉是什么? ——印度的广大人民,文化传统。

“他的右上手拿着一面达莫和鼓,象征着创造,有的说象征各种声音;右下手象征神的保护和祝福;他的左手托起燃烧的火焰,象征着他可以毁灭他所创造的一切(也有人说象征谬误

的毁灭和真理的传播);左下手像象鼻那样垂向抬起的脚,象征着不受一切羁绊的自由;右脚踩住一个魔鬼(名叫莫亚卡拉),象征着善征服恶;左脚上抬,象征着超脱尘世,向上升腾。舞蹈周围装饰,象征着怀抱人们的大自然。这等舞王之形象,可以说形象地启示了印度舞蹈的宗旨。”

7、 品味冰心灵巧的语言特色。可以从字词、修辞等方面品析。

a、运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b、正面描写结合侧面描写,多角度展示舞姿的美

c、运用了许多修饰性的词语,增加文章韵味。

五、总结全文

文章开篇直抒赞美之情,接着描绘精彩的表演过程,最后总写观后的感受;正面和侧面相结合,集中生动地展示了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美。(稍停)用语言来表现艺术形象是件困难的事情,但作者巧妙地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视觉感受转化为语言形象,使读者透过文字发挥想象,获得了语言和舞蹈形象双重审美的享受。学习这篇文章,我们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体会到语言之美。

上一篇:镇政府停车场管理规定下一篇:政协委员述职报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