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2022-07-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二上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制作与评价

当前,我国的考试形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教学性考试,即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水平的考试;二是测量性考试,即检测学生能力发展状况的考试;三是评价性考试,即综合教学性考试与测量性考试的特点,结合平时教师和学生的工作与学习的实际,实行全方位的考试。众所周知,初中举行的期中、期末测试是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于是,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制作便成了我们研究的焦点。

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应该怎样创新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检测卷的命题制作呢?本文试从命题方向、命题原则、命题设计及评价等方面作出探讨。

一、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命题方向

新课程改革的数学教育目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课程设计要适应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与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根据这一目标与要求,笔者认为:对期中、期末数学检测卷的设计,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首先从初中数学教育目标的角度看,检测卷的设计必须具备趣味性、基础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其次从初中数学教育的要求这一角度看,检测卷的设计又必须注重能力分层性,并且要注重不同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方法的设计;再次,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期中、期末检测卷的命制不可同日而语,应该分别以不同的思路进行命题制卷。期中测试卷应该以教学性考试的形式,结合校本教育的特征及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进行命题;期末测试卷应该以评价性考试的形式,以县区或多校联合为单位,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统一命题制卷。

几年来的实践初步证实,根据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检测卷的命题方向进行命题制卷,对初中数学教学评价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我们一致认为,只有根据这一命题方向进行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命题,才能真正达到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

二、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命题原则

在测试卷的命题制作过程中,除需要明确命题方向以外,还必须遵循一些命题制卷原则。笔者认为,期中测试卷应遵循趣味性、基础性、循序渐进性、能力分层性、导向性等命题制卷原则;期末测试卷则应遵循趣味性、基础性、循序渐进性、实践性、区域性、指导性和创新性等命题制卷原则。具体来说,这些命题制卷原则各有不同的界定。

趣味性原则——卷面排版设计美观大方,试题内容浑然有趣,不是呆板的知识解答。

基础性原则——试题内容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思想方法为主干而体现。

循序渐进原则——试题的难度遵循从易到难的规律逐步深入。

能力分层原则——在试题内容的呈现方法上要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有不同的收获”,因而对同一问题可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解答。

导向型原则——试题内容即要体现知识重点的导向,又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的指导。

区域性原则——根据本地区学生的学习现状,在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上作出合理界定后进行命题。

实践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情况构造实践型问题。

创新性原则——主要体现为试卷命题形式的创新和学生创新思维的检测试题的设计。

指导性原则——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既为教师的教学作指引,又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作引导。

当然,在实际命题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在同一套试题设计中都体现出上述所有命题制卷的原则,但是,如果我们充分运用这些原则去进行试题设计,那么所制作的测试卷必定是初中数学教学评价中最具可操作性的试卷。事实上,我们的实践已初步证实了这一点。

三、初中数学期中、期末测试卷的命题设计与评价

初中数学测试卷的命题设计方式多种多样,各种题型千奇百怪,多姿多彩。不管怎样,万变不离其宗,在这里,笔者设计了一种评价模型,以作向导,抛砖引玉吧。

1.初中数学期中测试卷的评价模型设计

(1)卷面设计:美观大方,温馨优雅,排版整洁。

说明:卷首用大号美术黑体字突出试题名称,用黑体仿宋字突出各大题的题型,并用“精心选一选,你一定能选准”代表“选择题”,用“认真填一填,你肯定能填对”代表“填空题”,用“细心解一解,你终究会成功”代表“解答题”。用笑脸图案表示各大题的题号,一个笑脸图案表示第一大题,两个笑脸图案表示第二大题,三个堆垒的笑脸图案表示第三大题,依此类推。在每个小题处,可根据题目内容设计激趣图案。

(2)内容设计:共设三大题(选择、填空、解答)26小题。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30分,填空题30分,解答题4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说明:期中检测命题必须是在本校本年级各班统一了教学进度、确定了知识检测内容后才能实施命题制卷的。我们规定:第一大题为选择题设10个小题,第二大题为填空题设10个小题,第三大题为解答题设6个小题。其中,第一大题的第一小题设计一个不需仔细考虑便能答出的基础问题,第2、3小题则是要求稍加思考或推算才能答出的问题,第4、5、6、7小题是基础知识的各种体现或综合性问题,需要一定的逻辑推理或推算,第8、9、10小题则是知识的简单应用,需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命题。第二大题的命题思路与第一大题相同,只是在难度上稍加一等。第三大题的第1小题通常以考察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或基本操作能力为目的命题,如计算题、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组)、画函数图像等等;第2小题以考察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指导其数学学习方法为目的进行命题,如阅读理解题等;第3小题为逻辑推理题,如代数推算题,几何证明题等;第4小题以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的命题,如几何作图题、动手制作后再作解答的实践问题等;第5小题以考察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为目的命题,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所学知识要点而编制应用题;第6小题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命题,这种题型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握难度,找准知识重点与难点的突破口,创造性地设计问题。

(3)阅卷设计:期中检测阅卷以科任老师跟班阅卷为基本形式,在条件(时间和人力充足、办公环境统一)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年级组统一流水阅卷。

(4)评价设计:分两种方式进行评价。一是科任教师自身进行评价,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评价自己的教学情况;二是年级组进行总体评价,既对本年级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又对老师们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良。

2.初中数学期末测试卷的评价模型设计

(1)卷面设计:可与期中检测卷的设计相同。

(2)内容设计:共设四个大题(选择、填空、解答、体会)31小题。总分120分(其中选择题30分,填空题30分,解答题40分,体会2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说明:第一大题选择题设10个小题,以最基础的问题入手逐步加深,但不能出现难度较大的问题。第二大题填空题也设10个小题,以基本概念或基本运算入手,逐层加深,但不能出现高难度题。第三大题解答题设6个小题,可从基本方法、实践操作、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去设计试题。第四大题数学学习体会题设5个小题,可采用选择或填空的形式命题,也可以用写数学日记的形式命题。如①我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填喜欢或不喜欢);②我对数学学习的原因是;③在本期的数学学习中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④我以后应该怎样克服本期的缺点改进学习方法 ;⑤我对数学老师的教学建议是 。

(3)阅卷设计:分年级组交换流水阅卷。

(4)评价设计:设教学性评价与综合评价两种形式。测试卷的分值分两个部分,即100+20=总分(120),其中试卷前面100分为教学性评价的依据,总分为综合评价的依据。教学性评价由教研组组织评价,综合评价由学校教务处组织评价。评价结论以量化形式或者评语形式予以公布。

一份期中或期末数学试卷应当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既重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又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更注重学科自身特点,抓住主干与本质,突出思想与方法,重视理解与应用,体现内容的时代性,渗透试题的教育性,达到有效评价初中数学教学之目的。

(作者单位:衡山县实验中学)

作者:刘广林

第2篇: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小学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 命题分析:分析命题的目的、考查重点及命题形式。

此次考试为了全册学生的掌握情况,考察的重点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能力的达成情况,这张试卷命题类型多种多样,命题形式灵活,有填空题、口算题、动手操作、比较大小、选一选、解决问题等类型。

二、卷面分析:主要分析学生掌握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原因等方面。

通过卷面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并达不到双基的要求。

第一大题 口算考察了长度单位、100以内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方向等问题。失分较多的有3题、4题、6题、9题、10题。分析一下失分原因,3题、4题、6题失分较多的原因这方面的练习少,并且这是第一单元中的内容过去的时间较长。有的学生被减数和减数的定义比较模糊、有的学生最大的一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也分不清再算和与差的时候也就算不对了、第6个题写出79后面的三个数许多孩子分不清79后面的数是比79大的数而是写成了比79小的数缺乏数感,虽然这种题在单元练习时练习过但是许多孩子还是错了。第9题、从0到100,个位上是5的数一共有()个。许多孩子只知道

15、

25、

35、

45、

55、6

5、7

5、8

5、9

5、可是他们把5忘记了。第10题数一数、右边图形中有几个正方形。许多孩子忘记数大正方形,实际上有5个正方形,孩子的观察能力还是差。

第二大题 考察的是统计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会收集统计表中数据会画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钟表的知识掌握也挺好。不过我觉着这学期重点学的是正字法,在统计表中的五角星要是换成“正”字应该会更好,更能起到考察学生掌握情况的目的。钟表的连线题其中有一个时间选项3:00学生在课本上没有接触到,学生在课本上只是接触到了汉字的3时。超出了教学范围。

第三大题是选择题 其中 2题、3题、4题掌握较差。分析原因2题在复习的四卷中做过,如果错了实在是不应该,第3题对于元角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认识钱币认识的较好,可是一牵扯到元、角、分的计算学生就变的非常迷惑,可能和学生在生活当中接触钱比较少有关系。第4题学生对于画在数轴上的长度分不清开始是70厘米,结束是1米,这中间差30厘米,如果最后的长度换成100厘米,可能学生就不会错那么多了,并且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类型的题。

第四大题 计算题有口算和列竖式计算两部分口算题大部分学生正确率高,失分率低。竖式计算大部分学生正确率高,可是有的学生还是计算时马虎不退位,第三道混合运算个别学生只列了一步算式,失分的另一个原因是有的学生忘记写结果。

第五大题解决问题。学生掌握较好失分的地方也较少。个别学生出现了计算错误,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能够分清,算式能够列对。在这道题中出现了让学生些单位名称的情况,大部分学生都会写,不过在一年级教材中没有把写单位名称作为教学目标,可能是一年级学生认字较少的原因。让学生写这么多字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第3篇:高一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1 本试卷考查的知识内容为《必修3》,试题主要注重基本知

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等当面的考察,覆盖面广,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试题有新意,符合课改和教改方向,能有效地测评学生,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既重视双基有凸显能力培养,侧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应用,同时对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等方面的考查。试题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2 本试卷着重考察学生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应用,以基本运算为主,难度适中,立足于教材,大多数题是基础题。题型从课本与平时的基础训练中能找到“影子’,学生比较熟悉,试题容易的有:

1、

2、

3、

4、

6、

7、

9、

13、

14、

15、

16、17. 只要掌握基本知识点就不难得出答案;比较难点儿的试题是21;

3 本试卷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简单应用,主要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有:⑴数形结合的思想;⑵分类讨论的思想;⑶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通过数学知识的考查,反映考生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与新成果。

二 试卷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知识与类似题型课堂上讲过多遍仍然出错。主要原因:⑴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对于重点知识不重视;⑵学生整体层次不高,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

2运算能力不过关。原因:平时定时训练较少,自主训练意识缺乏;平时练习习惯上看答案,不自主练习,看得懂知道方法,但真正让自己做却难以运算准确,分析问题不透彻,思路不清,解题步骤不明确不严密。

三得出的教学启示:

首先要重视基础: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基础,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基本概念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努力提高合格率。

其次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答题中,由于书写表达的不规范或是表述能力的欠缺,也是造成失分的原因。表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交流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表述能力。

最后要倡导主动学习,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善于从教材实际和社会生活中提出问题,开设研究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激发兴趣,树立信心,培养钻研精神,同时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第4篇: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我校于元月11——15日举行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此次考试在西宁市教育局的组织下,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教师的支持下圆满结束了。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能如实反映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次考试中全年级共有646名学生参加,平均分为91.53,优秀率达16.0%,及格率是86.04%。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较期中考试相比有了一些进步,各年级的不及格率降低了,优秀率、特优率提高了许多。

一、试卷特点:

本次试卷是西宁市教育局统一出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题者的别具匠心。试卷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必修

一、必修四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试卷体现了以下五个共同特点。

1、选择现实鲜活的素材。 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

2、创设自主选择的平台。 命题时不仅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变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

3.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 有些题目素材来源于生活实际的真实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关注数学思考的含量。 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应用意识。

5.注意呈现形式的多样。 在命题时,将情境图、卡通图、统计表、数据单等编入试题,让学生从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卷面分析

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选择、填空题来进行检测,第二类解答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解题方式方法以及应用实践能力。

1、从试卷上看,选择题还是比较不错的。在数学试卷中,这两道题占的分值很大,大都在五六十分左右。选择题主要考查了集合、函数、三角的基本内容,学生得分平均分在45分左右,主要失分的题为

1、

4、

10、11四题,其中第十一题相较而言较难一些,而第

一、四题都是最为基础的题目,经过我们组分析认为失分的原因有3点:

1、基础知识还是不是特别的扎实;2学生审题不是很仔细;3学生对基础知识也不是很重视。填空题得分情况较好,从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对向量、分段函数这两部分知识点掌握情况还是不错的,但是一半的学生16题答题情况不是很好,说明二倍角公式掌握得不是很好。

2、此次解答题的测试,学生得分之间差异也不是非常很大,题目考查范围很全面,仍旧侧重于函数知识点的考查,平均得分在45分左右。其中17题单调性的证明,得满分的学生很少,一般都只能

得5分,学生会单调性证明的步骤,问题出在作差比较的过程,因而导致证明过程牵强。20题得满分的学生也是不到一半,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注意到“等价于”这个条件,因此证明也只是一半。19题是关于三角函数的题目,第二问同学们也是用向量和两角差公式两种方法解决的,这点是值得肯定的。最后一题函数模型的题目也是最近几年数学题的一个热题,这道题基本上80%的学生都分析得比较准确,正确率也比较高。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而且要与近几年的宁夏、海南的高考接轨。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

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学生排除计算干扰的本领。。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综观整体,这次期末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终立足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第5篇: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测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对今后的工作又一个促进作用,现将测试卷中存在的不足,建议以及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内容较为简单,试题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应用,内容涵盖广泛,两位数的加减、乘法的初步认识及表内乘法口诀、钟表上的时间、几何图形等知识点都有考查,尤以计算为主,能力上考查了学生的计算、理解、观察、操作等能力。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保证了较高的比例。本册重点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比较大小、解决问题等。

第一题、认真算一算,学生解决的正确率在95%以上,有个别同学粗心,把8乘7减8算错了得数,竖式有5人出错,68+25算成了95或83. 第二题用心填一填,第1小题,正确率100%。第三小题有个别同学填成7厘米或5厘米。第4小题填空,足球比赛填时间,错误率比较严重。第5小题做的情况良好。第6小题填时刻,第二个错的比较多,写成了1:55.

第三大题,仔细选一选,

2、3小题有错误,不细心出错。

第四大题,1小题连线,出错的情况较少,只有个别学生出错。正确率可大95%,“刚刚”和“亮亮”连相反了,学生没有站在人物的位置上好好观察、观察能力较差。2小题,错误更是极个别学生,学生没有好好观察,没有好好去数一数,前面数错后面涂色自然出错。

解决问题;

1、个别学生出错,有得数算错的,也有列式错的,学生没有观察分析好图中的信息。

2、有个别单位写错了,还有学生不细心。3小题错误较多,很多学生没有看懂题意,列式得数全错。第4小题基本全对,个别学生出错主要是单位没有。

二、主要特点。本次测试学生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对观察性的实践题和计算以及单位有些模糊,不能完全理解。还有就是学生出现不认真的情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次试卷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存在的问题;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1)对计算抓的还是不够,出现不同程度的丢分,可能是到复习后期,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上,对概念的理解和操作上,在计算上只强调方法,没有天天坚持检查。(2)解决问题里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欠缺,虽然也讲解了许多类型的题目,但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还是有问题。反思失分原因,学生可能平时接触一步计算的题目较多,有了思维定势,又缺乏细心和耐心导致丢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让学生会融会贯通。避免学的比较死。进一步加强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后进生的状况。反思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做好家校联系,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查。

四、今后建议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考察。。

2、 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等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

第6篇:初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分析人:马海

一、基本情况:

这次的考试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试题内容覆盖面宽,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知识结构合理,题量与难度适中。题型比例与大纲要求基本一致。试题设计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整个试卷基本反映了数学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方面的能力考查。

(1)试题的综合运算性增强。一道试题不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前后章节揉在一起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必须上下融会贯通,全面分析,绝不能一叶障目,以偏代全,否则会劳而无效。与此同时,试题的解法也不单一,以便较灵活地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

(2)试题的论证性较强。这类考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考查考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试题的定量计算,大部分综合题、应用题是用计算来完成的。对于初中生来说,熟练的运算能力是基本功。基本功扎实,才能正确地计算出定量结果来。 (4)试题更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查。为了考查考生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或者说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所谓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

(5)试题的求解过程反映《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而不仅仅是记忆、模仿与熟练。

二、试题的基本结构

1、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三种题型,25个小题。其中选择题10个,填空题8个,解答题7个,卷面分值120分。

2、考查的内容。教材的所有章节。整卷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覆盖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初一所应掌握的全部知识点。

三、学生答题情况:

选择题的的整体回答较好,第3题的绝对值问题多数学生不会做,回答得最不好。填空题的第12题、14题,第14题,考查的是角度计算问题,一部分学生理解掌握不好,是填空题中回答最不好的一道题,这是本份试卷失分较多的题。解答题的第23题,多项式的加减法,多数学生不理解题目的本质,失分点在此。21题是解不等式组,学生做题步骤不太完整。几何推理部分的第24题,学生会做,但是几何语言的运用不准确,导致丢分。25题分为3问,(2)(3)小问设计较难,大部分同学在此失分。

四、学生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

① 对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

推理发生错误。

②运算技能偏低,训练不到位,由此造成的失分现象举足轻重。计算上产生的错误几乎遍及所有涉及到计算的问题。我们的考生的确存在一批运算上的“低能儿”,运算能力差是造成他们数学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是:算理不清,不能正确应用符号语言表明数学关系,计算技能低,不能熟记常用的数据,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运算,不善于通过观察题目的特点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造成解题速度慢,在大量的“相对难度”的试题上浪费了时间 。 ③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不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出现层次不清、逻辑不严密、语言表述混乱的现象。

2、 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新课改以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有所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运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对于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等的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3、以思维为核心的一般能力有待于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数学能力总体尚处于较低水准,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提高。审不清题意,尤其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解题失误。 (2)、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较低,不善于分析处理数据。 (3)、以辨识、构造几何图形的能力较低,是造成解题失误的重要原因。 (4)、即便是优秀生对于建立在严格逻辑推理以及抽象的数学运算基础上的综合题的解题能力也较低水平。

五、教学措施

1. 在“四基”上下足功夫,训练到位。

2.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需将知识内容一点点落实到位,让其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耐心指导,千万不要甩掉他们。

3.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尤其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期高效。

4、要进一步加大对规律意识类试题、探索试题、开放性试题的研究力度,关注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尤其是在实际背景下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5、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进一步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和课堂“小先生”制,克服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弊端,过分膨胀应用的过程,即概念公式一带而过,大量时间用于练习应用。要改变上述现象,必须提高认识,变“结果”教学为“过程”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揭示数学思维过程,加强知识产生发展过程的教学,也就是要认真研究概念被概括的过程、结论被推导的过程和解题方法被想到的过程。

第7篇: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本次试卷紧扣《新课标》和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试卷知识覆盖面广,题目难度呈梯级上升,中低档题占80%左右,不会让学生对试卷感到“望而生畏”,较好地营造了亲切的解题氛围,有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

二、学生试卷解答分析及阅卷反馈

1、学生试卷解答分析:整份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10题,填空题10题,解答题7题,共 27道题。前25个小题较基础,学生认真,不马虎,就可以取得较好成绩。但是,第一题中的10小题,学生不理解题意而失分的较多;第二题的

15、20小题,学生易马虎而失分的较多。27小题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能得4-5分,最后一问难度较大,大多数的学生看不懂题意或根本不会做而不得分,做出来的学生也会因格式不严谨而失分,得满分的也有几个。因此,最高分120分。

2、阅卷反馈

(1)“双基”仍需进一步落实,自新教材以来,对于教学要求有的吃不透,尤其是对于教学的深广度把握不准,许多知识与技能仅满足于让学生“知”,而达不到使学生“会”,更不用说使学生“熟”了,教学中的“空档”较多。

(2)几何教学需要加强,表现为部分学生数学语言生疏,不严谨,动手能力差,对几何图形没有图感,特别是动点问题,要让学生化动为静,学会解题。

(3)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能力要继续加强,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入口,不会分析,就谈不上解决,而探索、创新能力在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要求会逐步加大,如果这一能力得不到应有提高,将会影响学生的继续学习。

三、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前,首先要认真学习《课标》,掌握《课标》的新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去理解教材,而不要单纯地由教材到教材,需研究教材中的练习与习题,了解教材对技能的深度要求。

2.几何教学要打好基本功,具有包含:几何语言;几何操作与实验;几何画图;几何动点问题等。教师应抓住时机,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

3.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思考,多“想”多“练”,“学而不思则罔”,只“练”不“悟”等于零,教师要在学生独立钻研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问的交流,引导他们总结经验和规律。

上一篇:最后一公里电影观后感下一篇:中秋节的日记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