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2023-01-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幼儿舞蹈在教学中的趣味探索及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摘要:在幼兒园教学中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既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性与能动性,又能在无形中增强舞蹈教学的气氛,尤其在如今新课改持续深入推行的背景下,教师应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践行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对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加以培养,重点提升幼儿舞蹈学习的兴趣,以此有效突出幼儿在整体学习活动之中的主体性,提高幼儿的舞蹈能力。对此,教师应基于趣味教学理念有效实施对策,优化幼儿舞蹈教学方式,推助幼儿综合发展,本文就幼儿舞蹈在教学中的趣味探索及对幼儿成长的作用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舞蹈;趣味探索;成长作用

舞蹈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开展有效的舞蹈教学活动关键在于强化幼儿身体协调能力,挖掘其内在潜能,同时有助于幼儿将来更好的成长。采用传统化的教学方式无法将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全面激发,而构建一定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活跃教学的氛围,融合趣味元素将幼儿积极性激发。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趣味内容的探索,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融合一定的情境,借助趣味化教学的多种优势创设生动、形象的舞蹈教学情境,进而构建活力课堂,激发幼儿舞蹈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一、融合现代技术,提高幼儿能力

激发幼儿兴趣是引导其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条件,而大多数教师通常习惯于将传统教学方式作为重中之重,无法促使幼儿们主动、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之中。正是因为如此,在原有教学模式上不断进行创新才受到了教师的关注与重视,同时也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点。因此,幼儿舞蹈教学中融合对趣味因素的探索,教师应适当结合现代化的教育工具,有效为幼儿们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借助简单、生动的舞蹈学习情境满足幼儿实际学习需求,提高幼儿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鸟儿》教学中,笔者借助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小鸟与鸟妈妈互动的场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为幼儿们打造了一个比较直观的学习情境,并结合生动的语言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时,幼儿们通过观看动画片段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同时激发了其内心的好奇,继而促使其积极投入到了舞蹈学习活动之中。除此之外,笔者及时联系了幼儿的实际生活,提出了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引导幼儿们在问题情境之中展开积极分享,再组织其进行舞蹈技能训练活动。可见,课堂教学并非一成不变的,幼儿舞蹈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进行创新,重视灵活结合各种教育资源构建一定的情境,以趣味化的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从而达成提高实际教学效果的目标。

二、结合幼儿特点,发展模仿能力

幼儿的模仿能力普遍较强,在家庭生活中喜欢模仿家长的举动,在园内生活中喜欢模仿教师的举动等,教师在实施舞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则可以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结合舞蹈动作的示范引导幼儿学习舞蹈。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应重点对幼儿智力发育情况等展开分析,增强舞蹈动作的生动性,促使幼儿乐于模仿,达到提高幼儿舞蹈水平的目标,确保舞蹈动作的准确性与连贯性,充实示范教学。

例如,在进行《金孔雀》舞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在课堂中为幼儿们塑造了一个孔雀跳跃、站立的形象,将其吸引力集中,并融合舞蹈动作进行了比较生动、形象的示范,为幼儿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蹈学习环境管。在笔者的语言指导下,幼儿们跃跃欲试,纷纷跟随着笔者的动作进行了模仿,将其热情点燃,而幼儿在模仿过程中出现动作错误、节拍落后等问题时,笔者及时纠正指导,并针对于幼儿们普遍容易出错的动作进行重点示范与教学。如此一来,既不打击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也能够引导其感知舞蹈学习的乐趣与魅力,以简单、直接的舞蹈教学方式引导幼儿进行示范、模仿,提升了其舞蹈水平,真正意义上践行了素质教育理念。

三、渗透游戏元素,强化舞蹈水平

幼儿园阶段教育形式比较多样化,其中,游戏是最普遍、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游戏活动能够将幼儿的主体性充分体现,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进行学习,帮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水平。因此,教师应借助实际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游戏活动,从幼儿的发展角度上出发简化游戏规则,降低舞蹈游戏的难度,提升其兴趣。

例如,笔者带领幼儿们开展了《开火车》的游戏活动,结合音乐、视频等方式丰富了活动形式,冲击了其听觉、视觉等感官,激发了其想象能力以及创作灵感。之后,笔者组织幼儿们成立了“舞蹈编创小组”,并鼓励他们结合音乐与视频等资料大胆进行编创,与小组中的成员共同协调、交流,笔者则及时对各小组给予帮助,促使其舞蹈编创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安排各小组依次上台进行舞蹈表演,互相之间打分、评价。如此,在这种游戏化的舞蹈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看、听等感官刺激,发现了舞蹈学习的乐趣,增强了其想象水平与综合能力,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综上所述,幼儿舞蹈学习需要具备足够的热情与兴趣,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幼儿的舞蹈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并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以及兴趣喜好等巧妙采取措施,从而将幼儿兴趣激发,助力幼儿将来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彬彬.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启蒙意义[J].中国民族博览,2017(12):27-29.

[2]孙俏.浅谈幼儿园舞蹈表演趣味化教学[J].戏剧之家,2016(23):220.

作者:罗攀?周玉

第2篇: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启蒙意义

【摘要】舞蹈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的情况下,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希望通过舞蹈教育让孩子在获得良好的形体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其健康的思想情感,因此,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社会上的教育机构,都将舞蹈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必备内容。舞蹈教育确实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但是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对孩子很难发挥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启蒙作用出发,结合目前幼儿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幼儿成长;舞蹈教育;启蒙意义;实施策略

一、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启蒙作用

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艺术形式,其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蒙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孩子身体发育的促进上,更体现在对孩子思想情感的塑造上。

首先,幼儿舞蹈有利于孩子的形体发育。舞蹈的魅力主要体现在肢体的协调性。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萌芽阶段,其身体的可塑性非常强,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著名的舞蹈家都是从小练起。在舞蹈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孩子身体的优势,为其科学设计一些舞蹈动作,这样既能够体现孩子肢体的灵动性,也能够在运动中促进骨骼、肌肉、心肺功能的发育,从而改善孩子的健康状况。一些幼儿在成长中由于家长疏于规范,形成了端肩、驼背的不良的体型,而在舞蹈教育中,教师就可以时刻提醒孩子端正身体,逐渐让孩子将挺胸、抬头作为一种习惯性动作,从而让其身体发育更加挺拔有力。其次,幼儿舞蹈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舞蹈利用直观的动作为我们展示形体艺术,非常符合孩子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以及具象思维的认知特点。在舞蹈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音乐节奏的带领下舞动肢体,并在参与中将学习和娱乐融为一体。舞蹈是一种无声艺术,对动作的领悟以及舞蹈动作与音乐的配合,更多的需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和灵活的思维。幼儿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在舞蹈教育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营造情境,为孩子留下一个自主想象的空间,如在《雪绒花》的音乐中,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柔合的气氛,让孩子在舒缓的音乐中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并在雪花飞舞中打开思维的禁锢,领略舞蹈的魅力。再次,幼儿舞蹈有利于提高孩子对音乐的感知与审美能力。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是否美丽的时候,不仅要看他的外表,更要看其内在的气质。而舞蹈就是塑造一个人气质的重要手段,如现在许多家长都希望小女孩能够通过练习芭蕾舞提高气质。想象一下,小小的身体在芭蕾舞裙、芭蕾舞鞋的衬托下,挺拔、轻灵、柔美,其内在的气质就在一个个肢体动作中展现出来,而这对于孩子的审美认知也是一种训练。在幼儿舞蹈教育中,不仅有优美的舞蹈动作,还有丰富动听的音乐,在音乐的衬托下,舞蹈动作变得更加有节奏。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孩子播放儿童舞蹈《天鹅湖》,让孩子在优美的视觉体验中,了解身体的潜力,并为追求美、探索美的主动参与到舞蹈教育中来。第四,幼儿舞蹈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幼儿的心智尚不健全,其认知的核心是自己,因此很难注意到他人的价值,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如何让孩子的认知范围逐渐扩大,如何发展其社会性则成为关键。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幼儿园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一些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分享、不懂合作,稍有不如意就肆意哭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舞蹈教育中,对孩子进行主动引导,例如,为孩子设计一些群舞、集体舞的项目,让孩子在与他人的配合中逐渐认识到他人的存在以及他人的价值,并在舞蹈中逐渐形成合作精神,而这对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最后,幼儿舞蹈有利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专业的舞蹈训练是需要付出一番努力的,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必须要突破身体的极限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像压腿、下叉、下腰等,一些基础的舞蹈动作在拉伸肌肉、打开关节的过程中会经历一定的痛苦,重新塑造身体的过程也是对孩子的意志进行磨练的过程,而孩子在磨练中逐渐成长,并逐渐提高其身体、心理的抗压能力。

二、如何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开展舞蹈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想让孩子在舞蹈中成长,关键就是让孩子在舞蹈中能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但是目前在一些幼儿教育中,许多教师都将舞蹈训练作为一种技术性的教学手段,根据常规性的示范讲解,将舞蹈动作拆分、组合并逐渐渗透给孩子,着重关注孩子的训练结果,而忽视了孩子的舞蹈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想象力以及体会到的肢体魅力,这样的舞蹈教育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同时也偏离了幼儿艺术教育的方向。因此,笔者接下来就结合教育实际,针对如何发挥舞蹈教育的启蒙作用给出几点建议。

1.借助多种途径,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活潑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舞蹈教育中,如果孩子对某一个舞蹈内容产生兴趣,必然会形成模仿的欲望,而教师则可以利用孩子的这一特点,借助多元途径对舞蹈教育进行展现,从而打破传统教育中模仿、示范、指导的单一模式,让孩子在“我想学”的主观意愿的推动下,主动参与到舞蹈训练中来。在幼儿舞蹈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以下途径激发孩子的兴趣:其一,情境引导,即将舞蹈融入到一个孩子喜闻乐见的情境中来,让孩子在情境的激励下主动参与其中。例如在《牧场的小奶牛》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为孩子创设情境,并在情境中依次表演小奶牛们锻炼身体做早操、躲避挤奶工等动作,让孩子在故事与肢体动作的配合下,自觉开始模仿学习;其二,利用动画引导。动画片是构成孩子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舞蹈教育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孩子对动画片的情有独钟,将其插入舞蹈动作的学习中来。如在《蚂蚁搬豆》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蚂蚁总动员》的动画片,让孩子学习动画片中学习小蚂蚁轻巧、灵动的动作,并在模范中发挥想象力,积累表演经验;其三,利用游戏开展舞蹈教育。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渗透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与游戏相结合,如教师可以设计《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并在游戏中,让孩子模仿大青蛙、小蝌蚪、金鱼、大乌龟等小动物,让孩子在趣味化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舞蹈设计动作,以提高舞蹈教育的有效性。

2.设计不同方式,鼓励孩子想象、创造

前面已经提到,在幼儿教育中,舞蹈有利于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以幼儿的心智来看,其想象力的形成不是依靠抽象思维,而是在具体情境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传统的舞蹈教育更多的是将孩子的思维束缚在固定的舞蹈动作框架中,将孩子自创的舞蹈动作视为可笑幼稚的表演,这种思想倾向会挫伤孩子探索、想象的积极性。因此,在幼儿舞蹈教育中,教师应该设计新颖有趣的舞蹈教育方式,让孩子能够在情境的刺激下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言:“教育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且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此,在幼儿舞蹈教育中,教师首先要利用情境化的语言,为孩子描述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利用生动的语言加以设计,以唤醒孩子自主想象的乐趣。例如在《毛毛虫变蝴蝶》的舞蹈教育中,教师一边带着幼儿表演毛毛虫做茧、破茧、化蝶的过程,一遍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情景描绘,而孩子也可以在语言的引导下构建一幅美好的画面,这种艺术情感的沟通对于孩子的情感培养非常重要。其次,利用鼓励性的语言,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一个开放空间。当孩子的舞蹈动作不标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指导中鼓励孩子敢于纠正,并在孩子进步时给予口头或者物质奖励,以激励孩子进一步学习;在孩子自主编创舞蹈动作的时候,教师应该予以最大的关注和鼓励,并支持孩子在讲台上表演,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心智,对其他孩子的创造和想象也是一种鼓励和启发。

3.根据幼儿特点,灵活运用教学工具

幼儿的思维能力有限,因此,在幼儿舞蹈教育中,教师应该换位思考,尽量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其体验舞蹈的魅力,进而激发其对舞蹈的主动思考。在舞蹈教育中,图谱、标记、问题等是启发孩子思维的重要工具。以符号图谱提示为例,在舞蹈教育中,与其让孩子刻板地掌握舞蹈动作,倒不如让孩子掌握舞蹈设计、动作的方法、规律,而符号图谱就是引导孩子掌握舞蹈规律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动作视图,将舞蹈动作简化,以降低孩子学习的难度。如在《草原小骑手》的舞蹈中,孩子需要掌握蒙古舞的基本动作,但是只通过教师指导、蒙古舞视频是很难让学生掌握动作精髓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舞蹈动作的变化、强弱拍的位置对其进行动作分解,并用简笔画的方式进行简单记录,这样孩子在舞蹈中就可以根据简笔画的提示做出相应的动作。其次,利用队型图例清晰地勾勒出舞蹈多姿多彩的动作。在群舞中,由于孩子吵闹,常常让人心力交瘁,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队型图例,利用不同颜色,为每一个孩子指示出个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如用箭头表示前后交叉的脚步示意图,在地板上画出转圈的方向等,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孩子舞蹈中的配合难度,从而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舞蹈由于教育性、藝术性的优势,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舞蹈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启蒙作用,从孩子的学习兴趣上入手,在实践中利用音乐为孩子设计更多、更有趣的舞蹈内容,并鼓励幼儿主动运用多种感官,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体验快乐学习,从而让舞蹈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王雨虹.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启蒙意义[J].艺术评鉴,2016(9).

[2]黄婷.浅谈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6(4).

[3]陈权.浅谈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意义[J].亚太教育,2016(24).

[4]唐华.浅谈幼儿舞蹈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的作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5).

[5]李韵葳.舞蹈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探析[J].音乐时空,2015(19).

作者简介:郑彬彬(1983-),女,晋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舞蹈学。

作者:郑彬彬

第3篇:浅谈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意义

摘要: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良好的幼儿舞蹈教育可以使幼儿在生理心理、智力及人际交往等方面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意义作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在舞蹈普及化的今天,引起幼儿家长及舞蹈教育工作者对幼儿舞蹈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育;幼儿成长发展;意义

一、幼儿舞蹈教育概述

幼儿舞蹈教育是以舞蹈作为教学载体,来对幼儿进行真善美正确人生观培养的一种教育形式。幼儿舞蹈主要是讲述幼儿身边发生的故事或者是对神秘大自然的探索等生活片段,结合舞蹈动作和音乐儿歌的形式启发培养,来给幼儿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多样化的幼儿舞蹈教学方法

幼儿学习舞蹈是通过正确的、科学的和系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训练,这对幼儿学习舞蹈知识、提高舞蹈技能、促进大脑发育和强健幼儿体质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通过幼儿幼儿舞蹈教育可以培养和增强幼儿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主动学习意识,并在能在幼儿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培养幼儿的个人综合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幼儿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升和进步,也使幼儿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掌控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幼儿舞蹈形象化、思维化教学。在幼儿舞蹈的学习中,布置好符合舞蹈背景的道具,组织幼儿进行舞蹈情节角色扮演,以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此来激发幼儿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例如,当幼儿听到《洗澡歌》的时候,脑海中可能会不自觉的出现躺在浴缸的孩子伴着音乐跳着舞蹈的形象,这就是幼儿在舞蹈的环境中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

(二)幼儿舞蹈以音乐为主的律动性教学。在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中,为了适应生长发育期的幼儿强烈好奇心和贪玩的特性,我们要使用节奏感强的音乐开展教学。经过长时间的音乐律动性教学,使幼儿的节奏感得到了提升、表现欲得到了增强,真正做到幼儿舞蹈教育的寓教于乐。

(三)幼儿舞蹈在游戏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教学。在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相互配合的的游戏训练,从而充分的来开发幼儿舞蹈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舞蹈《我们不怕大灰狼》中,孩子们扮演森林中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团结起来一起打败大灰狼,从而在舞蹈表演中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四)幼儿舞蹈的综合性教学。幼儿舞蹈教学是一门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的教学艺术。当教师在进行幼儿舞蹈教学活动时,就必须要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适合的幼儿舞蹈选材及幼儿舞蹈的教学安排。比如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考级教材舞蹈《我们不怕大灰狼》的舞蹈教学课上,播放相关视频、让幼儿模仿视频中小动物的动作、同时教幼儿唱视频中的歌曲等形式,不仅让幼儿记住舞蹈,又能让幼儿理解了故事中所表达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样的幼儿舞蹈教学,综合性的培养了幼儿模仿、学习、倾听、表演的能力。

三、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意义

(一)培养幼儿舞蹈能力。在幼儿舞蹈教育的活动中,注重幼儿对舞蹈节奏感、舞蹈基本功、舞蹈技巧等知识的充分认识,对于幼儿的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提高幼儿的舞蹈的学习能力和舞蹈表演才能。

(二)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幼儿时期是人身体成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在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是肢体训练,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在幼儿的发育阶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跟随舞蹈节奏进行的舞蹈或活动能够满足幼儿天生好动的需求和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在集体性的舞蹈活动中,幼儿之间更容易形成良好的交流及互动,从而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使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得到满足。

在幼儿舞蹈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和模仿是幼儿学习新舞蹈的主要途径。在具体表现在幼儿会通过对舞蹈的动作、姿态及舞蹈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记忆及分辨,深刻的对舞蹈进行记忆和表演。开拓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智力的发展。

(三)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人们越来越重视起幼儿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能力及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沟通、交往等应对问题的能力培养。而幼儿舞蹈教学的活动中通常采用的是独舞、单双三人舞和群舞等表达形式,这就需要所有参与者的通过与他人沟通互动、协同合作,只有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竭尽所能,才能很好地进行舞蹈表演。通过这样的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使幼儿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领略到舞蹈艺术的魅力、获取舞蹈知识和技能;学会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锻炼了他们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进而使幼儿养成了自律的好习惯以及较强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这些素质和意识,正是在这个社会中除了知识与技能之外幼儿最需要的,更是幼儿将来进入有秩序的社会交往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准则,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及融入社会做好了铺垫。

幼儿舞蹈教育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及身心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意义。早期的幼儿舞蹈教育不只是为了教幼儿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满足幼儿成长发展的生理心理需求,最终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结语

在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家长们越来越重视起幼儿在艺术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在舞蹈方面,更多的幼儿园及中小学开设舞蹈兴趣课,也有更多的幼儿开始进入舞蹈培训班学习舞蹈。经过舞蹈训练中韧带的拉伸,幼儿的身体柔韧度、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舞蹈动作让幼儿的身体变得更加协调、更加灵动,从而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大脑的思考能力和舞蹈动作的模仿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和人格塑造也是有很大的好处。通过了解少儿舞蹈近几年的发展,我坚信中国的幼儿幼儿舞蹈教育事业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幼儿参与到舞蹈的学习中来,并在舞蹈的学习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1.西华师范大学;2.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罗曦.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动作选择[N].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

[2]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J].黄河之声,2003(10).

[3]张云鑫.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初探[J].黄河之声,2015(3).

作者:陈权

第4篇:舞蹈对幼儿成长的作用

前言

祖国的未来靠的是及儿童,所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儿童抓起, 从幼儿素质教育抓起。幼儿舞蹈作为幼儿音乐艺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生动活泼、形象直观, 孩子们非常喜爱。幼儿舞蹈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的成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身体发展很快, 求知欲越来越强, 表现出对事物的好奇、好问、喜爱模仿的特点。幼儿舞蹈就是利用幼儿语言以及肢体表演,使幼儿身体动作和音乐融合到一起的综合手段, 反映幼儿生活习惯, 表达幼儿兴趣、情趣的幼儿歌舞。”因此,让孩子们适宜的进行各种舞蹈教育, 在舞蹈的学习、表演过程中, 不仅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还能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伶俐。

舞蹈是一门艺术,它是以经过组织、提炼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舞蹈作为一种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康美利的身体形态,增强动作的节奏感、协调性,还可以表达和抒发思想感情,美化生活,加强交往,还可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舞蹈具有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功能,是对少儿进行教育的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舞蹈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身体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来表现人物、事物及深刻的内涵,因此少儿学习舞蹈的同时身体形态也同时得到良好的训练,这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可见,少儿舞蹈具有很强教育作用。那么,这种教育作用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二、幼儿舞蹈的解释

幼儿舞蹈就是用幼儿语言、身体动作、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表达幼儿情趣,反映幼儿生活的幼儿歌舞。幼儿歌舞主要是提供幼儿自娱和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一种富有感染力,形象生动,易于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幼儿期往往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非常重要阶段。开展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发展幼儿身体运动的机能,培养幼儿的性格和品德,而且可以发展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记忆力,借助身体动作的感受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三、舞蹈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智力的发展

幼儿舞蹈的教育作用首先表现为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非常符合幼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节奏、动作、娱乐中提高模仿能力,加深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幼儿们通常常依靠心灵的感悟和丰富的想象去表现这些动作。而这些动作又能启迪、激发他们产生更加丰富的想象,培养出创造性的思维。当然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应该满足于教会孩子一段组合或一个技巧,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片空间让孩子去打开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例如:《雪花》,导师让孩子们自己去编排自己去表演,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结果更让人欣喜,孩子们大胆想象跳出了对雪的不同的感受,有的是赞美有的是喜爱有的是强调其寒冷„„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不仅给孩子们留下了一段空间去想象、第1页 共4页 思考、创造,而且帮助孩子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转变。这样能培养害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幼儿的感知、想象、联想、幻想等得以充分的发挥。

幼儿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可以通过对舞蹈的观摩、学习和表演等活动,不但可以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力。例如:让幼儿学习 “马跑”动作,从欣赏老师的示范动作到学习掌握这一动作的过程中,幼儿必须观察,思考,记忆动作的规律特点。同时在老师的启发下,联想自己所见过或想象中的马跑形象,然后经过反复的练习,掌握了马跑的基本动作,之后再经过幼儿的思维想象和再创造更丰富马跑动作。因此,通过以上过程幼儿的智力得到一定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体质的发展

人体动态造型美德计划就是舞蹈,协调、科学的舞蹈训练,会使孩子们的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提高,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消化机能和是孩子们的骨骼得到充分的发育,可以增进食量,增强身体素质。科学合理的舞蹈训练会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孩子的灵活性和协调性的完善。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孩子原来曾有过“抠胸”、 “端肩”、 “驼背”等不良习惯,我在舞蹈教学中常常注意提醒他们自觉地改变这种不良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各种不良习惯都得到有效地改善甚至一些习惯被纠正过来,上过舞蹈课的孩子大都具有仪表端正举止得体的特点。这种形体特点,又会使他们自我感觉良好, 乐观充满自信,为他们以后举止得体地待人接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总要经历一个动作不协调、笨拙的阶段。然而当孩子进入了一种缤纷音乐天地时,并在这种有节奏有韵律的环境里进行游戏、活动、舞蹈时,他们的动作就像受过教化一样,又是你都感觉是奇迹,他们的都做那么的自然、协调、得体优美。孩子们在舞蹈中能深刻的体味到音乐的节奏,他们会不自觉的跟上节奏,随着节拍尽情的舞蹈,从中体味到了音乐的美、大自然的美。所以说音乐游戏、舞蹈对幼儿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亦是如此,它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心理年龄特点加以创编的。如果幼儿们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增长他们的体质,促进幼儿肌肉、骨骼、呼吸、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还可以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

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有利于促进少儿良好性格的形成

“人之初,如玉璞”人生下来时性格就像一张白纸,一个人的性格是经过后天的塑造和历练才形成的。当然不可一概而论,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性格要受到受理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很微小的,人的性格主要受后天培养和环境的影响。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受到社会各方面影响和教育而形成。现在社会上开了很多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他们开展的舞蹈教育,是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们用身体去体味音乐的形象,沐浴在联想中,可爱的思想有时把自己比拟成一只可爱的蝴蝶,陶醉其中。他们通过肢体的语言去表第2页 共4页 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这中教育的熏陶下易使孩子们形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的性格。因此,幼儿舞蹈是幼儿形成良好性格的重要工具。

(四)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

幼儿舞蹈教学对其形成良好的品质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采茶舞》中,通过舞蹈对采茶小姑娘早晨去采茶,与小伙子碰面后一起劳作,然后在欢快的气氛下跳棋了采茶舞,最后带着劳动的果实和劳动的喜悦回家的场景。通过对孩子们《采茶舞》的教学,然孩子们懂得要珍爱友谊、团结互助、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认识结构、伦理结构和审美结构”是舞蹈所构建的三种空间结构的精髓所在。使幼儿向城良好品德的重要过程,幼儿舞蹈往往在公开场合以群体或小组的形式惊醒排练和演出。整齐的队和一致的动作,体现出协作精神更展现出整体美感。如果有孩子不够认真他就会很大的步调不一致,他的不协调的动作就会破坏队伍的整体美感,那样他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其他小朋友的指责,从而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通过这种长期的步调一致的训练,孩子们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纪律、主义团体协作、学会包容他人、主动鼓励他人帮助他人的习惯。在现在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孩子跟是娇生惯养,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对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备受宠爱家人对他们百依百顺,当走出家门来到公共场合,他们大多都表现出内向羞涩、娇气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而当众表演的舞蹈,就是一种与他人交往的活动。同龄人的相互交流会使彼此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从而使他们渐渐地不再内向羞涩,在群体活动中的交往使他们知道与人交往要平等相待,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舞蹈这种当众表演,是一种具有现场即时进行人际交流的特点的艺术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孩子通过参加排练、外出演出、集体活动,逐渐克服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心理。同时舞蹈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在舞蹈训练中,有很多比较难的动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成功,所以要想完成一个完美的动作必须要付出艰辛和努力。这就锻炼了孩子们的意志和吃苦精神。通过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本民族音乐和舞蹈的热情。

(五)、有利于促进少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舞蹈通过调动人体动作、表情、姿态、情感内心体验等,为孩子们提供和构建了富有童心色彩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空间。这种想象使孩子们了解到什么是真、善、美的什么是假、恶、丑的。使孩子们具有了对事物的判别力,是他们热爱一切的真、善、美的事物,厌恶一切假、恶、丑的事物。通过舞蹈的具体形态幼儿们开始认识这个缤纷的世界,在认识真善美的的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儿童教育观念中,往往片面强调孩子们“乖”、“听话”、“静”,不大注意培养儿童的动态美感和动作造型美。因此,应当特别注意发挥幼儿舞蹈在培养新一代外形与气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在舞蹈教学中最为常用的舞蹈教学方法之一就是观察模仿,观察模仿的运用可以使孩子们集中主力,使整套动作完整表现。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孩子们的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舞蹈表演能力不断提高。另外,通常幼儿们的舞蹈具有丰富的主题形式和创新新颖的表演内容,幼儿在学习、排练和表演舞蹈的过第3页 共4页 程中,能够同时欣赏到悦耳动听的旋律、优美的舞姿、绚丽的景色、歌声和鲜艳的服装道具,这使得孩子们好奇好动的情趣得到满足,而且让孩子们沐浴在美好的情趣中,在视觉与听觉之间加以一条桥梁,使他们的身心得以熏陶,从事审美能得以发展与完善。

四、小结

幼儿期的教育越来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幼儿期是孩子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课程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使孩子们的智力得以开发,身体素质得以提高,性格、品德以及审美观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重视让孩子们参加各式各样的舞蹈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锻炼过程中,使他们的骨骼肌肉得以发展,是他们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得以成熟,而且有利于神经性统的发育。同时舞蹈教育对孩子们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以及想象力、审美力和加强思想品德进行教育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发展。舞蹈教学为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舞蹈在幼儿教育中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致谢:

首先感谢老师对论文的指导,她在整个指导过程中都给予了我充分的帮助与支持。不仅耐心地为我指出论文中的不足之处,对论文的改进提出宝贵的建议,而且还在我遇到困难时尽心地进行指点与解答。感谢四年来学校里每一位老师,在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关心下,我才得以完成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还有感谢父母对我学业的的经济支持和精神支持,感谢我的好友在大学期间对生活和学习的帮助,诸侯感谢我的母校即将离开您才发现念念不舍,感谢学校对我的栽培使我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在此我借论文完成之际,表示由衷的感谢与敬意。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篇论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专家和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

第4页 共4页

第5篇:舞蹈论文教学论文:舞蹈比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舞蹈论文教学论文:舞蹈比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内容摘要:舞蹈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需要大众认可的艺术。文章主要谈了舞蹈比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通过比赛能分享各校的舞蹈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作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比赛是教学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舞蹈 比赛 教学

在经济繁荣、国富民强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的舞蹈事业也迎来了灿烂辉煌的时刻。每年都有各种形式的舞蹈比赛,一批又一批体现中华民族舞蹈文化、提倡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舞蹈作品展现在大家面前。如1985年由北京舞蹈学院发起的,有“中国舞蹈奥斯卡”美誉的“桃李杯”舞蹈比赛;1996由中国文联、中国舞协主办的全国性专业舞蹈评奖活动——中国舞蹈“荷花奖”舞蹈比赛;还有影响力非常大的cctv舞蹈大赛等。舞蹈比赛不仅鼓励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表彰成绩突出的舞蹈创作与表演人才,活跃舞蹈理论与舞蹈评论,推动我国舞蹈艺术事业健康发展,还能对舞蹈教学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踊跃参加到比赛的队伍中来。

一、分享各校的舞蹈教学成果、交流教学经验 比如“桃李杯”舞蹈比赛,分为单人舞和群舞,涵盖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芭蕾舞。赛事面对专业院校和普

通院校的学生,每届有上百所院校的数千名学生参加比赛。参赛单位选派的学生充分展示了自身优越的条件,表演的作品从一定层面上代表了该单位的教学水平,也能从学生身上看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比赛了解自己的优势及不足,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避免了闭门造车。比赛期间,还有一些学术交流,“桃李杯”等舞蹈比赛多次召开学术座谈会,对舞种的设置、舞蹈的发展方向及意义等学术问题进行研讨。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创作水平

想让学生参加比赛,首先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专业颇佳的学生。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呢?备课是关键,教师应把功夫花在备课上,让本事显在课堂上,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具;精心设计教学目标,要求不仅有知识目标,还要有能力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程难度,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是个艰苦的过程,在这期间需要教师付出很多的心血。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习惯的差异,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区别对待、因人施教,以满足不同教育对象的需求。制定“培优补差”计划,在课余辅导中对尖子生实行“导师制”,对“学困生”实行“会诊制”,对班级常规教学实行“责任制”,促进全体学生的协调健康发展。培养出能

力全面的学生参加比赛,这是教师工作的动力和目标之一。通过参加比赛,相互观摩,相互学习,既锻炼了学生,也使教师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来审视自身的教学水平。

其次,参加舞蹈比赛提高了教师的创作水平。教师除了要上好课,还要搞创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从学生当中、从周围的事物中去寻找感兴趣的东西,看看能不能用舞蹈的形式再现出来,也就是如何选择题材。“题材,是指舞蹈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生活现象,是舞蹈作者对其掌握的大量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概括提炼加工后作为作品内容的材料。”[1]有了题材再进行主题的提炼、人物的刻画、音乐的制作、动作的编排、舞台的调度、服装的设计等。如何出新,如何去挖掘主题的深度,这常常是教师们苦思冥想的问题。创作一个优秀的作品需要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在创作的过程中常常是否定再否定,但当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当作品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又是无比的欣慰,这将是下次创作的最佳动力。由自己创作作品到观摩别人的作品,教师的创作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三、发现、选拔优秀的舞蹈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繁荣我国的舞蹈事业

很多舞蹈比赛要求参赛选手除了表现一个舞蹈作品,还要跳即兴舞,以及进行技巧展示。这就要求学生既要具备训练有素、表现能力丰富的肢体语言,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它对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能力等都是一个挑战。就拿即兴舞来说,给出一个题目,听15秒的音乐,然后迅速进入即兴舞的表演。在15秒钟内选手既要捕捉人物或动物的形象,寻找到一个巧妙的切入口,又要感受到音乐的氛围,注意音乐的变化,在这一分钟里既要有调度,还要有空间的变化,巧妙地表现出题目的内容。在第七届“荷花奖”校园舞蹈比赛即兴舞环节中,有一个题目——逛商场的女人,抽到这个题目的是山东师范大学舞蹈系的四个小伙,这四个小伙迅速进行15秒的短暂交流,而后十分默契地完成了表演。他们有的将西服搭在手臂上,有的把道具(一个小包)挎在小臂上,扭动着腰肢就上场了。舞蹈中还设计了看见名牌打折后女人的各种表现。他们四个人动作夸张,配合默契,赢得了满堂彩。学生表演即兴舞的能力,不是一时的灵动,而是经过引导和训练的,有积累才能够在瞬间爆发出能量。比赛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传授给学生很多的技能,学生也要加强艺术、文学、音乐等多方面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历届的舞蹈比赛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舞蹈人才,他们如今有的活跃在舞台上,有的加入到教师的队伍,有的成为了优秀的编导,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都在为我国的舞蹈事业添砖加瓦。

四、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舞蹈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的艺术,如果只学不用,那就

是自欺欺人了。所以我们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在比赛中,既提高了学生舞蹈的意识,增强了身体的表现力,还让大家了解了很多有关舞蹈的知识,比如舞台灯光、音响、舞美设计、服装、化妆、演出组织等,这些对于一个舞蹈工作者来说,都是应掌握的,但又是课堂教学不能够给予学生的,所以参加比赛可以弥补教学的不足,真正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舞蹈比赛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心理素质、自信心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比赛中专业素质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五、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现在全国各地有许多院校都有舞蹈专业,谁的专业办得好,谁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这就需要该校有一定的知名度,而参加比赛,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是一个增加学校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如东北师范大学舞蹈系,凭借《中国妈妈》《进城》《南京·亮》等作品在舞蹈比赛中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一定有一支教学水平过硬的师资队伍和活跃的编创队伍。笔者相信这些比赛成绩会吸引更多的优秀舞蹈爱好者踏进这所大学,继而,良好的生源又会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良性循环。

我们常说,比赛的成绩是次要的,重在参与。比赛的确很残酷,毕竟获奖的节目是极少一部分,有时候付出了很多却不一定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只要积极参与,不懈地努力,

终将有一天会站在绚丽的领奖台上。

参考文献:

第6篇:幼儿舞蹈教学的作用及方法

【关键词】 幼儿教育;舞蹈;作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8―0122―01

一、充分?J识舞蹈练习对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积极作用

幼儿时期(4-6岁)是孩子生长发育期,在这期间孩子的肌肉、骨骼、关节的发育还不是匀称和和谐的,在这一阶段幼儿身高、体重发育相对减慢,但四肢增长较快,身高每年增长4-6厘米,6岁幼儿腿长可占身高的44.6%。在这阶段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仍然较快。幼儿的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各年龄的发展特点,否则会影响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幼儿舞蹈主要由一些基本舞步,如跑步、小跑步、踏点步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幼儿的机体能力来设定和选择教材,而不应该在教学与创作中大量进行开度的训练。幼儿时期正常孩子的韧带还是很薄,弹性还是比较好的,可以用舞蹈动作来帮助幼儿进行简单的软开度练习,提高幼儿的肌肉协调性,初步训练幼儿的机体控制能力。

二、幼儿舞蹈教学的具体方法

1. 兴趣启蒙,由易到难逐步开展

(1)精心选材,以曲动人。在教学时可选择具有鲜明特点、易于被孩子们接受的音乐,可以是他们经常听到的儿歌、流行歌曲、动画影视歌曲„„在播放音乐同时让他们去模仿或自由地发挥想要表现的人物或事物形象,培养他们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初步达到敢于表现自己,敢于随着音乐起舞的目的。

(2) 用心启迪,以情感人。幼儿教师要投入在孩子的世界里,要不断引导他们去想象、去表现。教师要注意语言和表情的魅力,如:舞蹈《舞蝶》,在教动作之前先让孩子们去想象一下蝴蝶的美丽,给它穿上五彩的上衣,在花园里翩翩飞舞。有时侯教师应像个魔术师,可让孩子们发现舞蹈的魅力是多姿多彩的。

(3)慎重选材,以趣引人。幼儿园所开设特色课堂不光是一味地练习基本功,也可以以活动、竞赛、表演的方式去完成系列教学,如学习歌舞《姥姥门前看大戏》,我为幼儿假设了一个看大戏的场面,假设我们都在看一场电影,里面内容有喜悦的、伤心的、生气的、恐怖的„„我自己先把表演做出来,然后用语言让孩子们循序渐进进入到各自的角色里,紧张的紧张、高兴的高兴、伤心的伤心、生气的生气,把日常工作中的喜怒哀乐用上,让他们知道舞蹈来源于生活,它就是生活的再现。

2. 运用多种方式,提高舞蹈教学的效果

(1)游戏学习法。在幼儿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我积极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去感受动作与音乐的美妙结合,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比如,在教“平踏步”时,我设计了“开火车去郊游”的游戏情境。我扮演火车头,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逐个扮演车身,一起出发去美丽的郊外。这既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又练习了幼儿的节奏感,并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热情。又如,在幼儿学习“摇摆步、蹦跳步”等基本舞步时,我结合步子的特点,联系幼儿熟悉的小鸭子、小兔子等动物形象,创设了“动物妈妈带宝宝练习本领”的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模仿学习小动物走路的游戏情境中学会这些基本舞步。

(2)故事情境法。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我借助故事情境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促使幼儿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形象。在幼儿学习舞蹈之前,我先将舞蹈内容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帮助幼儿熟悉舞蹈内容,从而化繁为简地逐步开展舞蹈教学活动。比如,在小班舞蹈《摘苹果》教学中我自编了“去果园摘苹果”的故事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在舞蹈中以果农阿姨的身份来表现自己,角色感明确,能够体验到摘苹果的乐趣。又如,在大班舞蹈《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教学中,我先播放动画故事,让幼儿充分感受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可爱神态与动作。然后和幼儿一起动手制作表演的道具,在故事表演的情境中让幼儿习得舞蹈动作技能。

(3)多媒体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法能让幼儿在更直观形象的情境中感受舞蹈的美,进而乐于表现美、创造美。比如,在指导幼儿舞蹈《花鼓乐》时,我截取视频《海安花鼓》中的舞蹈表演片断供幼儿欣赏。在欣赏完后,幼儿想尝试和模仿表演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在幼儿和着音乐自由舞蹈时,我又借助数码相机把幼儿舞蹈的动作拍摄了下来,简单处理后把幼儿舞蹈的视频通过大屏幕呈现出来,在和幼儿一起观看中判断幼儿的动作是否准确、是否协调,在对比中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编辑:王金梅

第7篇:历史知识对人的成长的作用

浅谈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

埃及卢克索神庙法像上镌刻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震撼的。学习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途径。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整体素质。

学习历史同时也是对自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可以让我们学会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我们具有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此外,通过学习学会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可以做到正确看待国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步形成真诚善良,积极进取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学会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形成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历史思维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漫漫数千年,人类历史几乎无所不包,而作为非历史专业的人,我们当然没有时间与精力也没有必要去全部学通学透。我们只要在一些重要的方面有一些大略而系统的认识便已经足够我们受益终身了。

第一是人类政治活动。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换,可以了解“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各自的利与弊;我们还学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人在皇权的集中加强和分散削弱过程中拉锯拔河,可以领略中国近百年来的大**和大改变,可以通晓近当代在国际社会上各国担任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第二是人类经济活动。我们可以学到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改革开放后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可以学到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经济起飞的重大影响,可以看到近百年来经济全球化的缓慢而不可逆转的推进进程;

第三是人类的思想文化活动,我们可以学到儒家思想如何作为正统统治而同时又维系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文化生活,可以感受西方古老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及近现代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的学识的魅力。我们经常说中西方有文化差异,只有学习了这些经典的著作,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明白这些差异的来源,从而让我们可以不卑不亢的打开大门与别人进行交流。

正如运动锻炼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有活力,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让我们在精神的层面上更加强大。具体的来说,历史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给与我们巨大的帮助:

第一,历史知识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道德行为的思想基础。历史也是一门感人的学科,历史长河中所凝聚成的人类的高尚的道德情操: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坚韧不拔的意志毅力、爱国爱民的凛然正气„„是人类社会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也是培养下一代的最丰富的精神食粮。历史教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渠道。对于历史的价值,唐代的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讲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有国有家者,其可缺之哉?”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 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

第二,对于非历史专业的人而言,历史知识能够陶炼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态度就是尊疑和重据,史学以此二者作为宝贵的信条。研究史学要有求真的态度,“熏陶渐渍,深入于人的心性,则可造成一种认真的习性”,以这种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这种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第三,历史知识增长人生的智慧,能够提高治国安邦的本领。江泽民同志有过很精辟的论述:“一名领导干部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吸取营养,不可能成为高明的领导者;一个政党不善于从总结历史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成为顺应历史潮流的自觉的政党;一个民族不善于从历史中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取得借鉴,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课题。历史是做人和做事的经验纪录,因此学习历史,不是要当历史学家,而是要立足于“疏通知远”的原则,以历史的经验来指导我们更好地做人做事。 自进入人类社会以来,人类就知道向历史学习了。最初的历史形式是传说故事。人们通过这些传说故事,就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史”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的大事。一般动物也有记忆和模仿的本能,但它没有知识,它不能将第一代所积累的经验传至二代、三代,这是因为动物没有“史”。人类有先代的生活经验,能以记诵或记录的形式,留传后世,历数百年数千年而不失坠。人类文明之所以不断进化,“史”的作用最大。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西周时期的周公就提出“殷鉴”思想,司马迁作史,意在“述往事,思来者”。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第四,历史知识有益于中学生提高个人的修养。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把修身放在首位,说明个人修身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个人修养对个人成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提高个体人文修养,离开了历史学,就是没有根基。历史学科的知识不会给人带来直接的物质收益,但对于一个人的文化基础和文明修养来说,正确的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具有决定性意义。历史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使学生们懂得什么是可以继承的,什么是应该抛弃的,什么是可以仿效的,什么是应该避免的,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这个纷繁复杂、加速变化的世界上正常地理解和生活。正常的个人是我们社会正常的前提性保障,历史课程用历史知识,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令人身心愉悦,以人物、故事的典型形象使中学生主动思索做人的道理,讲求人生修养、志向与情操。历史知识是走近古代人的生活世界,贴近今日社会生活的内容,它包括人群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活动、政治活动、社会风俗及其变异、人类社会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各种经验智慧等。

第五,历史知识使人的精神力量更加强大。强大的精神是人们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可能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的必备条件。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是活动顺利完成的最重要的内在因素。学习历史的人,

第六、学习历史知识能够增强人的能力。人的能力包括获得知识的能力和对所获知识运用的能力。历史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和评价事物的能力。阅读能力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衡量事物,历史评价能力有鉴别、鉴赏和评价三种。这些能力都是一个人不能缺少的。

历史学科是一间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信仰和精神意念等万面的建设上。由于历史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一段距离,使得历史因没有实用价值、毕业后就业机会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而倍受冷落和歧视。历史作为一间基础学科在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学科能力、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陶冶情操等方面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没有历史、人就变得单薄,不懂历史,人永远是一个孩子。我们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有能力的训练,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知识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马克思、恩格斯曾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可见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学好历史知识能使我们成为具备公民意识和素质,具备世界性眼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 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较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诚如所言,只有历史的教学更加的健全和发达,一批青年才能更加优秀,一个国家才能更加繁荣,一个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第8篇:谈谈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以前我对写教学反思的认识不够,这正是受习惯性思维和教学低期望的阻抗,还有传统的教学习惯等的制约。现在逐渐认识到教学反思的作用和意义,所以便加强理论学习,掌握了一定教学反思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了教学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要有反思的意识、反思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教师应基于新课改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反思才会有发展,有反思才会有改革,有反思才会有提高。当然,教学反思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的意义也是不可争辩的事实。所以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学反思”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教学反思及其意义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还有“扣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说法和论述,这说明早在古代,人们就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事实上,反思一词本身就含有“反省”“内省”之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即通过对当前认识的审视、分析来洞察其事物的本质。

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是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参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既可以反思教育观念与教学艺术,也可以反思教学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既可以反思教师本人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方法等。一般而言,教学反思的内容主要指五个方面:1.指向教学,即分析、评价教学活动本身的利与弊,以及影响教学活动的因素;2.指向学生发展,即分析、考虑与学生发展、能力培养相关的一些因素;3.指向教师发展,即分析、考虑与教师自身发展、素质提高相关的一些因素;4.指向教育改革,如考试制度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改革的实效性等;5.指向人际关系,如教师如何与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等。

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以说,没有反思的经验只是狭隘的经验,至多是肤浅的认识。而反思可以使存在的问题得到改进,发现的问题及时探究,积累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受到美国总统布什接见的2006年美国教师凯慕柏莉&S226;奥立佛说:“我意识到,好教师不必是那些上出成功的课或教出得分最高班级的教师。好教师是那些有能力去反思一堂课、理解什么对了或什么错了、寻找策略让下次更好的教师。” 她的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她看来,所谓好教师应该具有专业反思能力,以养成自身的教学智慧。我渐渐地意识到,教学反思的意义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获得的经验,而应该对经验进行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对后续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就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教学水准上,而使自己的专业不断成长。有学者认为,“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反思对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师成为反思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专家引领与各级培训固然必不可少,但教师开展自我的行动性研究却是内在的、自发的行为,而诱发教师行为研究的“催化剂”则是教学实践和学习交流中引动的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直觉反思是平时养成的反思习惯的基础。在此前提下,不断拓展教学反思的领域,逐步形成理性的认识和批判性的观点。通过这样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往复的反思,逐渐使自己不但成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和探索者,还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和发展。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我国当前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这对广大教师而言,无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崭新的挑战,教师应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素质以应对课改需要,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实。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都是很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通过培训、落实和实践,已取得了应有的成效,教师也意识到改革带来的作用。但在目前,相当一部分的老师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这些倡导的理念为何转化不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呢?原因就在于部分教师仍依赖过去传统的教学经验,而新的知识理念又没有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走那条早已熟悉的老路。怎样才能使这些倡导的理论真正成为教师实践中采用的知识理论呢?

教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经常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中更要自觉研究课程理论的宏观发展趋势,领悟新课程理念的创新,优化自身的课程理论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掘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学生个性健康的促进者,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使新课改理念落到实处。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有许多途径,比如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开展教研活动、集体讨论等,但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教学反思,这也是借鉴和学习他人教学经验内化为自己教学行为的中介,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经之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即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无情地解剖,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批评,与优秀教师对照,找出差距,弥补不足,努力超越现实、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力地推动自己的成长、发展和成熟。

教学反思其实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只有明确自己需要反思的内容,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反思意识,掌握一定的教学反思策略,最终实现自我的发展和提高。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化水平等,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使其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关于教学反思的几点想法和建议,以此和大家共勉。

(一)教师要自觉提高教学反思意识,培养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我们现在大多数教师对反思还不够重视,很多人认为出现了问题才要反思,平常没有必要进行反思,认为反思的内容是做得不好的地方。这反映了反思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还没有引起教师的注意和重视。学校的要求或做总结的需要,只能造成教师一时的反思行为,而教师是要使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变外在的反思压力成内在的反思兴趣与态度,提高他们自觉反思的意识。

(二)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理论学习可以增强教师反思意识的觉醒,提高反思的能力,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反思,才能探究到问题的根源。任何新观念的内化一般都要经历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个性化等五个由浅入深、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成为终身学习者,才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

教师要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应把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快学习和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反思中用学术的眼光看教学,用学术的思维做教学,将教育教学视为科学和艺术。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亲身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品格和教学风格,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而在实践中提升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三)掌握教学反思的策略和方法。

很多教师不愿意进行教学反思,主要原因是缺乏反思的基本理论知识,不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地反思。学校可以组织多种活动,教给教师进行反思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如请专家为教师作专门讲座、教师同伴进行互相辅导、利用在职培训、校本研修等进行反思技能的训练等。当前教师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教学札记反思、学生反馈反思、经验观摩反思、教学反思日记、观察课堂录像、教学叙事、教学档案反思等。尽管教学反思的方法不同,但都有一些基本的程序或策略,我们就要通过各种途径掌握这些方法,以便更好的进行教学反思。

(四)学校要拓宽教师教学反思的交流空间。

学校要努力拓宽教师教学反思的交流空间,从制度和管理等方面积极引导对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为教师提供有利交流的空间。比如,可以尝试使用校园网、教研组等方式,将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在网上公布,或在教研组内讨论传阅,使教学反思“公开化”。这样一方面对每位教师是一个督促,无形中也是一种压力,可促使教师努力将教学反思写得更好。另一方面,对教师也是一件省时高效的事情,每个教师都能学习、借鉴和应用同行的心得体会。

还可以建立教学反思网络交流,开展教学反思沙龙活动,给教师提供广阔的空间,网络上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为教师们进行交流、自主探讨、教学积累提供了较多的时间和空间,会使教师真正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教育教学活动迸发出鲜明的个性和生命力。

总之,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源泉,是教师攀登教育科研成功之路的指明灯,愿教学反思不断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让老师们都更好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第9篇:教学反思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把学生教好是我的天职。反思自己的教育工作,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这就需要我们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才行,下面是我自己对自己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反思。

我是“心有天高,命比纸薄”的教师。从小生长在农村,生活在农村,教育工作一直扎根农村。对省外经济、文化教育比较发达城市的教育工作不够了解。但对本区域农村教育了如指掌。自从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教案中要求设计的常规教学反思,在农村中小学教师看来,不受欢迎,教师认为反思是多余的教学环节。因此,在教学调研过程中,发现三种情况:一是不重视反思,不了解反思的功能作用。经过抽样调查,多数老师的教案没有反思,极少数教师坚持写反思也只是几句简单的陈述。如,课堂纪律好,课堂活跃,已经完成教学任务等。二是应付工作检查,课还没有上,教案中已经写好了(复制或抄袭)课后教学反思。三是多数教师不知道教学反思写什么,怎样进行反思。说句实话,我工作三十年,先后在五个学校,无论是各校校长,或者是不同形式的培训,只是一味地强调教师必须在教案中要写教学反思,但是从未举行“教学反思”专题讲座或培训。换句话说,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反思比较缺乏专业技术引领,缺乏教学反思的实践技术和理论支撑,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致使教师总处于“经验型”位置“原地踏步”,最终成为“教书匠”。

一、教师教学反思的作用 概括地讲,教学反思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完善知识结构。美国学者舒尔曼指出,教师的知识结构=原理规则知识+教育案例知识+实践智慧知识。其中教学实践智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学实践中来看,0—5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多数是以学科原理知识和教学理论两部分为主,缺乏教学实践经验。6—10年初有经验教师,虽然初步积累一些教育教学案例和情景化知识,但是缺乏对案例诊断分析的教育理论知识。11—20年的经验型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校本教研,教育科研的理论实践知识。因此,经历教学反思,既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和完善知识结构,也有利于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因为教学反思是教学能力不断提高、经验不断总结、知识不断更新的过程,所以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完善自我,转向研究型教师。

二、教学目标反思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反思,必须注意区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通常是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语言描述。目标是预期可以实现和检测的。教学目标反思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反思。如“电磁铁”教学目标反思:课前,反思需要把学生引导到哪里去(认识电磁铁概念、特点、制作、运用),课中,反思需要什么方法(通过动手实验生成概念)把学生诱导到那里去才能实现目标,反思学生是否已经到达那里(实现三维目标);教学过程是否与目标发生认知冲突。课后,反思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难点、重点是否突破或突出;自身教学行为是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还存在哪些不足,课堂训练效果如何。目标要求达到均衡与全面,具有适合不同对象的指向明确,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确保可测性。注重“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层次。

三、教学内容反思

教学反思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反思内容首先是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如设计“电磁铁”实验,是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实验效果是否形象、具体、生动、激发动机;电磁铁吸引铁钉的能见度是否可观。其次,课堂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新课导入是否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与方法,是否体现了课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地位作用。再次,教学方法是否解决了现实问题,学生是否对电磁铁概念、特点、磁性强弱决定因素等,是否达到“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的层次。最后是教学效果,通过“电磁铁”教学,当堂训练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统计错误率是多少,合格率、优秀率是否达到要求。

由此可见,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身为研究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课堂反思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育思想,不断地提升教学技能,从而对自己存在的不良教学现象、教学问题进行反省、思考和改进,养成自觉反思,完善行为品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经历适应期、磨合期、成熟期、发展前期、发展后期和创造期的成长过程。因此,教学反思既是教师专业成长必备的核心品质,更是经验型教师转向研究型教师需要的品质。正如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显然,经验型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其反思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只有具备自我反思的教学品质,才能实现自我成长。即反思是教师专业持续成长必备的素质。

如果您喜欢我的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教师资讯网,诚邀您一起交流讨论,畅谈教育。或百度搜索:全国教师资讯网,查看更多优质教师资讯内容。

上一篇:软件开发专业实习报告下一篇:食品安全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