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之舞蹈教学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舞蹈是一种动作艺术,它不仅可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和神态语言来表达艺术情感,让人们在它不断的变化中理解和感悟,还可塑造美、表现美,对于幼儿健康的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起步的阶段,各项的能力都有待发展,而舞蹈恰恰就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和共同发展的有效的教学项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幼儿舞蹈之舞蹈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舞蹈之舞蹈教学论文 篇1: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之我见

[摘 要]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其中舞蹈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幼儿年龄普遍很小,幼儿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师具备更多的技能,特别是幼儿舞蹈教学这一方面,因此作为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在总结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学的基础上,来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幼儿舞蹈教学的一些体会。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专业;幼儿舞蹈教学;体会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高度重视幼儿教育事业的背景下,我国中职院校格外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特殊性,是一名优秀的幼师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以儿童舞蹈为重点,体现于教学的始终,是所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所必须要贯穿的思想。中职生的年龄与幼儿年龄相差较少,都富有活力和动力,相处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年龄较小,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而舞蹈作为一项全身运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幼师要对氛围有十足的把握。

二、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舞蹈教学内容

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爱好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要求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因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有所差异,他们有的缺乏舞蹈学习的天分,难以熟练学习和运用较高难度的舞蹈内容。因此作为中职教师,我们要充分考虑每一位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会的舞蹈动作,保证他们在以后的幼儿教育中都能够学以致用。

教师精心设计的舞蹈教学内容,能够使学前专业的学生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心,并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投以充足的热情和精力,从而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且设计相对简单的舞蹈动作能够使中职生在未来的幼儿教育教学中带领幼儿轻松快乐地学习,使幼儿乐于展示自己所学到的舞蹈知识,由此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二)舞蹈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而随着现在幼儿园教育理念的逐渐改进,素质教育也随之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运用综合性教学代替了单纯的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且应试教育和“填鸭式”的教学也被生动、活泼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所代替。

比如画一只小动物,并不仅仅是单纯地教幼儿画一只小猫或者小狗,而是要先为他们唱关于小动物的歌,或者讲讲关于小动物的故事,然后教幼儿跳模仿小动物类的舞蹈。这样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出发,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且新颖,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由此可见,目前幼儿教学要求幼师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内容与趣味性的游戏相结合,以此发挥舞蹈在育儿上的最大效用。

(三)舞蹈教學中体现童趣性

为培养合格且优秀的教师,中职教师的舞蹈教学需要体现出儿童的特点,将儿童化的舞蹈融入我们成人的舞蹈教学中来。也就要求我们中职教师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时常保持一颗童心,在教学活动中多体现出一些童趣。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够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舞蹈学习,而是要加强对舞蹈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指导,规划出最适合中职学前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内容。

(四)维持教学秩序,关注学生安全

由于学习舞蹈要求手脚同时活动,需要学生活动起来,而幼儿比较活泼及好动,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摔倒,甚至会产生幼儿之间相互吵闹和打架的现象,他们的安全也就难以得到保障。且大部分幼儿园的舞蹈教学都是在一片空地上进行,以致于幼儿没有坐在课桌旁而四处活动,而中职学前专业的幼师年龄普遍不大,他们对幼儿也不会过于严厉,以致于幼儿不听话,开始玩耍和打闹,不听课而影响教学质量。

因此,在舞蹈教学活动中,幼师需要对教学场地进行清理和打扫,以防止幼儿在学习舞蹈的时候摔跤或是磕伤,学习舞蹈动作的时候尽量让每一位幼儿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对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有矛盾的小朋友。与此同时,还要格外注重维持好教学秩序,上课的时候告诉幼儿他们需要遵守的规则和纪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幼儿,对不遵守纪律且喜爱胡闹的幼儿给予一定的批评。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幼儿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蹈教学作为这一专业的必修课也随之有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舞蹈教学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尤为重要,要求幼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足够的耐心和技能,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善舞蹈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舞蹈,真正做到学有所获。这是每一位幼师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我们中职学前专业教师一直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施大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黄河之声,2013(16).

[2]刘秀珍.中等师范学校幼师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白蕾

幼儿舞蹈之舞蹈教学论文 篇2:

幼儿舞蹈教学之我见

摘 要:舞蹈是一种动作艺术,它不仅可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和神态语言来表达艺术情感,让人们在它不断的变化中理解和感悟,还可塑造美、表现美,对于幼儿健康的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幼儿园是幼儿起步的阶段,各项的能力都有待发展,而舞蹈恰恰就是一个可以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和共同发展的有效的教学项目。

关键词:幼儿教学;舞蹈;兴趣

一、激发学生舞蹈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对舞蹈浓厚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才有声有色。

在教学中,教师要花更多时间研究的不是编排一个什么样的舞蹈,而是去关心学生,了解学生。这样才能知道幼儿需要的是什么,他们对于舞蹈的态度是什么,从而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用更加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和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舞蹈主动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舞蹈学习的过程中,要把学生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的获取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进行教学备课和上课之前,都会先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于舞蹈课有什么样的期望,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兴趣来编排课程进行舞蹈教学。这样不仅可以迎合学生的需要,而且还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高效学习。

三、多元培养,激发舞蹈潜能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树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观念。在成就感的驱动下,就会更加认真地去欣赏舞蹈动作,试图模仿从而能够独立表演,在这种积极的动机驱使下,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舞蹈潜能。其次,就是要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主宰自己的学习过程,丢失自己的个性,那么学习就感觉不到快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会高。所以在幼儿舞蹈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得到知识和发展的同时,能够体会到舞蹈的快乐,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现舞蹈,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舞蹈潜能。

参考文献:

[1]于平.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刘健.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M].民族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心幼儿园)

编辑 韩 晓

作者:张雪珍

幼儿舞蹈之舞蹈教学论文 篇3:

幼儿舞蹈教学方法之我见

摘 要: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幼儿舞蹈教育也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着较高的艺术性和直观形象性,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深受孩子的喜欢。舞蹈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幼儿对舞蹈的热情和积极性。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方法;情绪体验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早,也越来越广泛,比如,从幼儿时期就培养孩子的舞蹈意识已逐步被家长重视起来,让孩子进行系统科学的舞蹈学习,有利于幼儿音乐、节奏、动作等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情绪体验,塑造活泼、开朗的性格。

一、选择恰当的舞蹈题材,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舞蹈题材,选取的舞蹈要生动、活泼,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感知事物的特点,编排舞蹈动作,使之产生艺术化的童趣。教师可以通过做游戏等方式使课堂变得轻松、活泼、充满乐趣,有利于促使孩子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学习舞蹈的主动性。

二、充分发挥音乐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幼儿舞蹈教学不仅要教会幼儿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融入整个音乐和艺术世界中,舞蹈没有音乐来衬托就失去了灵魂,教师要培养幼儿听音乐的习惯,让幼儿熟悉音乐的基本旋律、情绪等,在舞蹈训练过程中,加入幼儿喜爱的音乐,不仅提高了舞蹈教学的效率,还提高了幼儿舞蹈的艺术性。

三、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教师在舞蹈示范时动作一定要准确,感情丰富,有效启发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在教授动作时一定要有耐心、有步骤地进行,并及时纠正孩子不规范的动作,适当加强训练,启发幼儿的内在感情,将舞蹈赋予感情,使幼儿的舞蹈有更好的发展。

总之,幼儿学习舞蹈的效果直接受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捕捉幼儿的闪光点,用创造性的思维制订幼儿舞蹈教学方法,编排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幼儿舞蹈。

参考文献:

[1]赵芳.浅谈幼儿舞蹈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2]刘秀.幼儿舞蹈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新课程:小学版,2009(01).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南海大沥舞飞如梦舞蹈艺术工作室)

作者:梁敏如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移动网络论文下一篇:人力资源会计确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