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舞蹈课堂情景教学的有效性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有效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及精力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与全面发展,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实现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呢?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来实现。创设生动的课堂组合故事情景,加强组合的趣味性,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创设巧妙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活跃思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创设多媒体动态情景效果,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打造舞蹈课堂的高效性;创设具体的活动情景,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还可以不断探索更新更多的情景教学,以求达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随着新一轮舞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舞蹈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引入了有效教学理论,舞蹈教学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情境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指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感悟[1]。通过有效的情景教学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舞蹈学习活动,激起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培养学生运用舞蹈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知识的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在个性与能力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舞蹈教学的有效目的。本文主要对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来实现舞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创设生动的课堂组合故事情景,加强组合的趣味性,促进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舞蹈课堂组合是以训练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的组合,是形态和心态的表现训练,通过基础的动作学习,在学生身体上和脑海中建立各舞种动作语汇的知识储备。[2]而传统的课堂组合训练的动作专业性强、难度偏大,学生模仿起来很吃力,课堂花费时间多,学生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我在创编课堂组合时根据幼专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他们对舞蹈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专业特点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把舞蹈训练的基础元素动作融入课堂组合创设成故事情景,使教学内容更有趣味性。

例如,我在创编《傣族手位组合》时,把傣族各种手位串成故事情景线:一群孔雀在树林里展示它们美丽的身姿和翅膀,有低(低展翅)、有高(高展翅)、有合(合抱翅),它们非常陶醉,灵动极了,它们展翅高飞(旁起双合翅),慢慢降落到风景如画的湖边(双手旁下平展翅),看看湖中自己的倒影(摆胯三道弯看倒影动作),它们在湖边喝水(孔雀吸水),抖动身上的水珠(平展翅摇头),捋一下羽毛抬头高声唱歌(高展翅加上捋羽毛摇头动作),然后兴高采烈地跳起舞来,最后抖开美丽的翅膀(孔雀开屏)。

这种把舞蹈训练元素融进故事情景中的课堂组合,会带给学生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趣味性,驱使学生身体跳舞的内在冲动,有助于学生对动作语境的形象记忆,能快速地将学生带入到组合的情感表达中。既可以解决学生学习舞蹈组合时的枯燥无味,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舞蹈课堂组合的兴趣,使形态和心态得到充分训练,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开发学生的情商,让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悦,从而促进舞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巧妙的问题情景,引发学生活跃思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舞蹈问题情景是教师按舞蹈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景,再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结而成的问题。创设巧妙的问题情景,不仅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舞蹈感受,还能使学生在这种情景中,经过自己独立自主的思考去经历学习舞蹈知识的全过程而获取知识,掌握相应的舞蹈思维方法,从而学会学习舞蹈以及创新舞蹈。

[3]因此,问题情景在实现有效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我在教授动物类律动《小鸭子》时,创设以下问题情景:1.激发并吸引学生好奇心和兴趣的问题。为什么小鸭子走路时身体摇摇摆摆?为什么小鸭子总喜欢发出嘎嘎嘎的叫声?为什么小鸭子在河里玩耍的时候喜欢扑闪扑闪地扇动它的小翅膀?2.测定学生的知识和理解的问题。小鸭子的形象特征是什么?本组合共学了哪几个鸭子律动?它们分别是?鸭子步的要点要求是什么?3.提示对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问题。请同学们细心观看小鸭子生活视频,小鸭子最有特点的部位是什么?小鸭子的脚掌及腿部特征?小鸭子的脖子长得怎么样?小鸭子高兴的时候小翅膀、小尾巴会发出怎样的动感?小鸭子是怎样觅食的?4.鼓励创新性、想象性和假设性的问题。你能运用所学的鸭子叫的律动,通过不同的节奏处理,创编一组鸭子斗嘴嬉戏的动作吗?假如你是一只饥饿的鸭子,你怎样运用所学的鸭子叫律动进行处理?5.鼓励学生反思的问题。你从《小鸭子》律动学习中收获到什么?你觉得自己编得最有特色的鸭子律动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怎样改进?巧妙地创设含有相关舞蹈知识和学习舞蹈方法的问题情景,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舞蹈知识,帮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建立新的舞蹈知识点,调动学生在舞蹈课堂中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舞蹈学习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很快地进入舞蹈学习的角色中,带着问题观察舞蹈、分析舞蹈、创新舞蹈、反思舞蹈,从而提高舞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设多媒体动态情景效果,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打造舞蹈课堂的高效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舞蹈教学中显示出重要作用,在舞蹈教学中合理运用动态的多媒体情景,直观形象地把舞蹈知识展示给学生,可以充分地刺激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感知觉,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使整个舞蹈教学得到优化。[4]

例如,在教授舞蹈基本动作《蹲》时,我通过播放蹲的动作视频,直观地给学生讲解蹲的姿态,分析蹲时腿部肌肉与后背的控制能力的运用,分解腿部蹲下和起直时胯、膝、踝关节的运动规律,并播放蹲的标准作与易犯错动作的对比视频,配合老师的示范,再对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这样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动态效果进行讲解,对学生掌握《蹲》基本动作的要点及解决动作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授民族民间舞时,把那些难以向学生解释清楚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涵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动态情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感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播放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获奖作品给学生欣赏,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拍摄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动态舞蹈组合,课后互相进行分析与评价。

多媒体情景教学有着非常大的优势,但应注意舞蹈是一门技能技术课程,还是应以学生技能技术训练为主要手段。虽然多媒体与教学相结合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生动有趣,但如果盲目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大量的多媒体信息会使学生目不暇接,容易产生弊端,会使得学生在技能技术训练的时间缺失,导致学生在技能技术方面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因此多媒体情景教学只能作为辅助性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穿插多媒体情景,注意安排好多媒体情景在舞蹈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准确安排好课时计划,把多媒体情景教学发挥到最大优势,努力打造高效率的舞蹈课堂。

四、创设具体的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舞蹈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活动的过程,有效的活动参与、操作实践最易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发现,有利于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内化。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从幼专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各种有效具体的活动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绪,让学生在舞蹈学习活动中得到认知的需要和满足,在掌握舞蹈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探究。[5]为此,我在舞蹈教学实践中进行以下活动情景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小组合作活动情景。我在一些课内练习以及课后创作中实行分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当“小老师”对学习的内容互帮互教,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在探索中进行创新,激发与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开展小组活动中允许学生互相质疑,提供给学生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挑战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的养成。观摩交流活动情景。在每单元学习结束,将课堂教学组合及学生课后创作或改编的小作品与舞台表演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之间或班级之间的观摩交流,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他评、自评、小组评价活动,教师也要及时给学生单个或全面的评价,搭建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舞蹈知识的吸收。通过观摩交流,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

社会艺术实践活动情景。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各种正当、健康、有意义的社会演出活动,向社会公众展示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这样,学生就能不断积累舞台实践经验,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成就感。

生活体验活动情景。在学生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有计划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去观察体验生活,其目的是更好地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能力。如我教完动物类律动单元,组织学生到动物园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形态动律特征,收集动物类律动的资料,把舞蹈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创作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发现舞蹈素材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再进行动物类律动舞蹈作品的创作,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

总而言之,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设各种有效、具体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识,在生活实践中领悟新知识,并在领悟中不断提升能力。从而实现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情景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舞蹈教学真正走向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邹琳玲.舞蹈基础与舞蹈幼儿舞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王印英,张文.幼儿舞蹈创编与赏析[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4]郑晓,尤怡红.幼儿律动[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5]韩莉娟,张洁.学前儿童舞蹈创编项目教程[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上一篇: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方法和途径下一篇: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条款和经济法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