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2023-0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逆反心理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体验。由于个体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其实际能力等方面存在矛盾,青少年时期的个体都要经受较为激烈的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的磨练,易出现逆反心理。本文对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教师和家长深入了解中学生并引导其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关键词:逆反心理;成因;对策

1逆反心理的表现

1.1认知的偏差。

认知是态度的基础。逆反认知主要表现在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不认同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这是由于他们的认知水平的偏差较大,认识容易片面性,看问题容易偏激和极端。

1.2情绪的抵触。

情绪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对认知信息的一种内心体验,即喜悦、反感等。具体说就是青少年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当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观念时,一般会感到满足、充实和愉悦;而对不理解的信息和观点,一般会感到疑惑、焦虑和烦忧。逆反情绪主要表现为不理不睬,反驳,强词夺理,这是逆反心理表现最明显的一个方面。

1.3行为的逆反。

中学生的逆反行为一般指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采取抵触甚至是对抗的行为。逆反行为分为显性逆反行为和隐性逆反行为。显性逆反行为表现为故意破坏纪律,直面顶撞长辈甚至离家出走。这种行为影响较大,也易于被教育者发现,能及时教育疏导。隐性的逆反行为是指没有明显的违规的外部表现,而是一种心理上的逆反。如孤僻离群、集体观念差、对师长不够尊敬等。一般难以发现,不易疏导教育[1]。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2.1主观因素。

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青少年时期生理上的早熟与心理和社会认知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心理过程发展的不平衡。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他们希望自由、独立,不喜欢别人的干涉、控制,开始怀疑一切,自己探索[2]。

2.2客观因素。

2.2.1学校教育的因素。

(1)老师处理问题不公正造成学生的对立。有的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当他们犯了错误就会很容易得到原谅;而当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犯错误时,老师的表现则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

(2)老师的要求脱离了中学生原有的个人需要。老师不顾学生个体的差异,往往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

(3)老师自身言行不一。老师向学生传播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一是口头讲解,二是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如果老师说一套做一套,就很难发挥教育作用,也会使学生反感[3]。

2.2.2家庭的因素。

(1)家长教育观念对中学生的影响。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自己的设想去生活,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2)家长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影响。

有的家长过度溺爱或放纵学生,使青少年养成过度自尊的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命令式的,甚至用暴力使孩子屈服;有的家长过多地担心和不厌其烦地说教使学生日趋成熟的独立意识受到干扰。这些不当的教养方式导致他们一遇到相应的时机就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

(3)家庭心理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父母长期的争吵、紧张冲突,会使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家庭的破裂也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产生严重的焦虑,甚至导致心理变态以及反社会行为[4]。

3逆反心理的对策探讨

3.1中学生主观上的努力。

要提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能力,自我意识的水平是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降低和防止逆反心理,首先要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学会辩证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不恰当,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中学生应当理解他们的用心。

3.2客观保障。

3.2.1学校方面。

(1)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教师可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教育情境,以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组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使班级体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使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对交往产生兴趣,从而对活动、对集体感兴趣,逐渐改变原先的态度和看法。

(2)老师要对中学生逆反心理有正确的认识。

老师要对逆反心理有科学的认识。逆反心理是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产生的一种表现。逆反心理存在明显缺陷:不分是非,一味地排斥、反对。但是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这也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可以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言”。

3.2.2家庭方面。

(1)采用民主的家庭教养方式。

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家长会给予孩子更多自由发展空间,时常和孩子交流对各种事情的看法,对孩子所取得的成功给以及时的鼓励。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心较高,参加集体活动或独立完成某项任务的效率也比较高,出现逆反心理的机会也很小。

(2)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和期望应适中。

大部分家长对子女报着过高的期望,他们想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去实现。这样脱离子女实际水平的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作为家长应面对现实,合理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3)创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首先,应给孩子创设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这样会使孩子产生平等感。

其次,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即使父母之间发生矛盾双方也要心平气和地妥善处理。

另外,还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善于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体察孩子的需要,要有一颗孩子似的心去进行亲子间的交往[5]。

3.3社会方面。社会对中学生逆反行为的认识只关注他们年龄的特点和生理上的不成熟,只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强调社会规范﹑社会义务的教育而忽视了他们所拥有的社会权利。让青少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让他们学会并且有能力承担部分的社会责任。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产生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侯云燕.中学生逆反行为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EB/OL]

[2]张国蓉.学生的逆反心理及其引导[J].教学与管理,2010,(21):45-47

[3]赵正铭,周丽萍.论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教育的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4):208-211

[4]孔劲松.谈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调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156-157

[5]贺兵兵.青春期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硕士论文

作者:薛明伦 张雲芳

第2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对策

【摘 要】当今,中学生心理健康受到广泛关注。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关乎许多家庭的幸福,对社会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学阶段教育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是为了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中学阶段的学生心灵脆弱,做事不够稳重,容易产生极端想法,所以要利用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为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所在,并提出对策,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成因;对策

The Manifestations, Causes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Jinanyuan School, Ganzhou District,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ZHAO Shuping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调查显示,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有严重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发展,还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一定困扰。心理健康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由于学生心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文化素养,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一)学习方面的问题

中学生面临升学考试,如果不调整好心态就会有一定心理压力。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成绩比较看重,认为成绩好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但过分重视成绩会使学生心理承受很重的负担,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二)社会交际方面的问题

中学生想法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诱惑,如逃学、吸烟、早恋等,有的学生甚至走向犯罪道路。与具有上述不良行为的社会人士交际往往容易使学生进入一个误区,即分不清是非对错。中学生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心理引导,容易产生不良行为。

(三)个人情绪方面的问题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个人情绪容易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因而中学生容易表现出一些人格缺陷,如自卑、忧郁、焦虑、胆怯等。正确人格的养成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影响和教育,学校和家庭不可忽视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变化。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三观,但由于思想不够成熟,应对方式过于情绪化,学生的心理波动较大且容易走向极端,开始产生自卑、狂躁等心理问题。由于生理上的变化,许多学生会把自己当成大人,以自己不够成熟的想法做事,结果总有理想中有一定偏差。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生理上的变化,使学生从思想上做好心理准备。

(二)家庭环境与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如果家庭关系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会对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部分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学生受到单方面的宠爱,当身体心理出现变化时,父母没有及时地发现,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此外,还有一些父母在家庭关系中经常出现争吵等行为,这种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与父母情绪的不合理控制,也会对学生情绪、性格和心理健康造成影响。良好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孩子带來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发展,还能让孩子有足够的信心完成自己的梦想。家庭教育是学生养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不全面,会导致学生心理发展出现问题。有些父母在外工作常年不能与孩子见面,将孩子交给老一辈人照顾,孩子在成长路上缺少父母的陪伴,会在老一辈人的溺爱下变得自私、骄纵,从而养成不良习惯。

(三)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强,网吧或赌博场所会导致他们对网络游戏、赌博等不良行为充满好奇和兴趣,若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养成不良习惯,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抖音、快手、微博等网络平台中出现的低俗视频,同样会对正值建立价值观念关键期的学生心理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转化对策

(一)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

教师要想进行良好的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中学生普遍心理脆弱,想法冲动,对事情往往只有片面的认识,所以教师要传授道德准则,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判断。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前一秒积极学习充满热情,下一秒会情绪低落与人难以相处,这正是青春期综合征。教师要适当安抚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心理和生理的变化,避免被负面情绪影响。

(二)引起校领导高度重视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广受关注,金安苑学校的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定期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课堂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事情。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定期举办相关教育讲座,帮助学生会调整心理状态,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教师坚守职责

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教师应本着关心学生的原则,担任“心理医生”的角色,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要更多关心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和关怀,可以在课堂上或课后辅导中对学生耐心讲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多赞美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尊重学生的性格发展。教师还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性格的学生给予侧重点不同的帮助,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个人隐私的同时加强心理教育,让学生可以以正确健康的心态迎接美好的未来。

(四)建立学校与学生家庭的桥梁

为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金安苑学校联手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初步形成了家校共育体系。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要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家长搭建桥梁,引导家长在家中树立为孩子的榜样,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在家长会中告诉他们,处于不和谐家庭关系中的学生会比处于和谐家庭关系中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同时告诉他们过于严格的要求、过于溺爱孩子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限制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教师应提醒家长构建“寓教于乐”的家庭教育环境,在严格监督孩子学习的时候多与他们沟通生活问题,进行耐心交流。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關注。例如,处在青春期的学生经常会与父母发生分歧,在学习《青春期的心理变化》这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自身心理发展的过程,学生经过思考会说出自身的心理变化和感受,以及与父母之间的代沟无法消除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支持孩子对事情有独立的见解和想法,适当尊重孩子的想法,及时与孩子沟通,养成孩子独立性格品质,并适当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家长和教师要共同努力,为学生营造家庭和学校的良好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学生的身心发展得到保障。

四、结语

综上所述,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虽然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心理健康的教学必不可少,在学习的同时提高综合能力才是关键。心理健康的学生会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并不受消极因素的影响。教师应选择正确的方式教导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观念,从而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对策”(课题立项号:GS[2019]GHB095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赵丹.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教育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15).

[2]佟思恩.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汉字文化,2019(04).

[3]郑洪云.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

[4]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02(07).

作者简介:赵淑萍(1972.05-),女,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 范娱艳)

作者:赵淑萍

第3篇:特殊家庭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及应对措施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各种类型的特殊家庭——非正常家庭增多。由于家长的各种失范之举,导致了非正常家庭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提出解决这些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非正常家庭 不良心理表现 家长失范行为 措施 建议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与转型,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也受到各种冲击和考验。少数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各种非正常现象。其突出表现之一是近年来,离婚率一路走高,由此带来的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急剧增多。以笔者所带班级为例,全班26人,非正常家庭学生有8名,接近三分之一。

在原有家庭解体或重组后,不少父母在自身解脱的同时,很少能对家庭的主体之一——孩子做好心理疏导,使孩子最小限度地受到家庭变更带来的影响和伤害。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没有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应对,这不但造成了其自身和孩子的伤害,也给社会和学校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现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就学校层面的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职业院校中非正常家庭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

职业院校与普通院校的基本区别是:专业分类明确,技能实习课的比例明显增加。由于心理素质的差异,个别学生,对进入职业院校非但没有欣喜感,反而产生了已被“职业定向”了的潜意识,他们似乎隐隐约约透过当代职业大军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对前途有些漠然。而非正常家庭的学生,家庭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加重了其原本已具独特的负面心理。具体说,来自非正常家庭的这一学生群体,其不良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自卑心理型

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本应是无忧无虑、青春烂漫的时期,却因为自己的非正常家庭而背负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由于传统观念的偏见,社会上往往对非正常家庭的孩子投以歧视或嘲笑等异样的眼光,这更加重了这一群体的自卑自惭心理,造成这些正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极度的内向,忌讳在同学面前谈起自己的家庭。凡事不爱出头,像晚会、音乐节这样的活动,也不积极参与。在校园生活中,即使受了委屈有了什么想法,也不找人倾诉或设法解决,而是孤僻自守,暗中哭泣,把手机当成自己不能分开的一部分。其他学生因为他们的不合群而疏远他们,更加深了这种自卑内向的心理。在学业中,思想深处带有被职业定向了的阴影,而缺乏积极性。尤其是技能实习课时,缩手缩脚,消极应对。

2.自负心理型

非正常家庭的很多学生,从小听到的都是父母的吵闹声,缺少父母的指导和关爱。所以这类学生很多事情都是自己摸索着做,时间一长,便妄自尊大,自以为是,瞧不起人,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什么都懂。这类学生很难认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易沟通,和他们谈心很是困难,永远都是一副“我懂,我知道!”,自以为看透了一切,对其他嗤之以鼻的自负心理状态,而在技能实习课中,往往又是眼高手低,表现不佳。

3.自私心理型

在非正常家庭中,因为父母的不关爱、不关注,从而导致学生产生自私心理的不在少数。他们对拥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完整的父爱母爱渴求不得,从而产生怨念,进而形成自私心理。“你们既然谁都不管我,又凭什么让我管你们?”有了这样的心理,他们不体恤父母的辛苦,只知向父母伸手要钱,随意顶撞父母,甚至父母生病也不肯照顾,看着父母伤心失望而产生报复的快感。溺爱型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从来想不到去关心别人,自私心理更严重。

4.自暴自弃心理型

职校学生的年龄正处于17-18岁的青春期,本来就是性格不稳定,容易冲动走极端的时候,非正常家庭的形成往往又把他们往扭曲的方向推了一把。很多学生因此抽烟喝酒打架甚至自残,以此来麻醉自己。很多学生因为缺爱,当有异性对他们稍有关心,便产生了情感上的依赖,陷入早恋之中。特别是女生,把早恋当成去痛良药,把那些不靠谱的恋人当成救命稻草,心甘情愿地为其花钱甚至献身,一旦对方提出分手,则更加深了他们自暴自弃的行为。

二、非正常家庭中,家长的失范之举

家长是孩子的首席老师,家长的失范举措,对孩子将是终生之误。从笔者班级的这些非正常家庭来看:

家长的失范表现之一为溺爱放纵。班里有这么一位同学,七岁那年父亲离去后,母亲担心儿子受委屈,一直没有再嫁,对这唯一的孩子是放进蜜罐里,百依百顺,无尽宠爱,要星星不给月亮,结果孩子成了个不懂事的奶嘴男,只知花钱,从不知责任。在班里,他说话不知轻重,分配给他的值日也经常逃避,什么都得由着自己的性子。有一次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没收,他妈妈居然打电话给我,说“求求老师把手机快点还给他吧,这孩子离了手机没法活。我知道我把他惯坏了,可我就这么一个独苗,我既不要求他学习好,也不要求他有什么能耐,只要平安毕业,能成人就行。”

家长的失范表现之二是拿孩子泄愤。班里一位弱小的女生,母亲因为有了外遇,采用欺骗的方式与她父亲离了婚,把她扔给父亲。这位父亲觉得自己受了骗,拿前妻没办法,就把满肚子的火都撒在孩子身上。学生在日记里写着:“别的孩子回家,都是父母的笑脸,只有我回家,看到的是爸爸喝醉了耍酒疯。”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对她打打骂骂。孩子想念母亲,偷偷去看妈妈,被她父亲知道后,甚至打电话给我,扬言“让她妈养活她吧,养活这样的孩子我还不如留着钱再娶一个。”如此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可想而知。

家长的失范表现之三为相互推卸责任。这种情况特别表现在离异的双方都重新组织了家庭后,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了新家庭上,对原先的亲生孩子都想推给对方。出了事甚至相互推诿,都不肯负责任,使孩子在家里受到极度冷落。班里的一位女生,产生厌学退学的想法。笔者打电话找其父亲商谈对策,其父把责任推到孩子妈妈身上,说都是孩子妈妈思想偏激、脾气暴躁,把女儿影响坏了。他管不了,让我找孩子妈妈去。笔者打电话给学生妈妈,她妈妈则说,都是孩子爸爸没个正形,不是正常思维,孩子受他影响,自己也没法。约他们到学校来面谈,两人都称自己很忙,没工夫,让对方来。更有甚者,邻班有位男生,得了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父母居然也是相互推诿,谁也不肯出钱为孩子治病。

上面例子有些极端,但在非正常家庭中,父母们多多少少都表现出了一些不当之举。他们或是过分溺爱放纵,或是丧失理智地对孩子发泄,把孩子当情感出气筒,任意训斥打骂;或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做自我反省,而是指责对方、推卸责任。甚至有的家长对自己的这些不当做法并没有认识。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艰苦与痛苦,而不去考虑孩子的身心受到了多大的负面影响和伤害,这是很令人痛心的。

三、消除非正常家庭学生心理障碍的措施

要消除非正常家庭学生的心理障碍需要长期的、艰苦而细致的一系列工作,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而班主任在此又是责无旁贷,更应起到主角的作用。在学生教育与管理的实践中,笔者的做法和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真情去弥补父爱母爱的缺失

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面对父爱母爱缺失或不到位的这一特殊学生群体,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对他们的不幸遭遇和他们身心受到的伤害,笔者从内心感到惋惜和同情,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引导他们步入正轨,健康成长。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笔者注意从一些细小的方面点滴入手,去关爱他们,以弥补他们在父爱母爱上的先天不足。为了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笔者逐个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特长爱好、学习兴趣、对人生的希望等等,并将谈心获得的情况,做了详细的笔记,也算是一本小档案。以此为基础,笔者从饮食起居、穿衣着装,到生病受伤等日常生活及时嘘寒问暖,力所能及地予以帮助。哪个学生思想有情绪,就用爱的暖流融化坚冰。平时对细节处多多观察,对表现有思想情绪波动的及时开导。遇到运动会、晚会、各类比赛等活动时,笔者都结合他们的特长,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并及时肯定其成绩和进步。在班会上,笔者也注意从不同的侧面及时表彰他们的进步。这样时间长了,拉近了与他们感情上的距离,使得几个自闭内向的学生也能敞开心扉与老师交流了。

2.建立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与机制

在教育与管理中,为取得家长们的积极配合,笔者采用登门走访、电话联络、短信通报情况等不同方式,定期不定期地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把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等及时告知家长,做学生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有的家长不能及时关爱孩子,就通过电话和短信通告等方式,强化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并晓之以大义,明之以厉害。最终达到促使家长认识到自身的问题,认清自己作为第一监护人所应承担的责任,正视自身的不规范行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使学生及早步入正轨。起初有的家长在与笔者的沟通中并不积极,笔者就硬性要求他们每次假期结束,都要将学生的表现及思想状态通报给老师,不然,老师就打电话询问。时间长了,这也就成了一项制度。这极大地促进了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孩子是敏感的,父母的点滴变化都能被他们敏锐地捕捉到。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关爱,孩子也会改变自己阴郁内向的状态,而更阳光开朗。

3.用正面因素消除负面因素,提升正能量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必须确信,在这些特殊群体学生中,尽管在人格上存有某些缺失与偏差,但他们身上的主流仍然是积极向上的。所以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笔者时刻注意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用以消除其负面情绪,激发他们的正能量。有位女生,因母亲再嫁而整日故步自封,无心学习。偶然一次笔者发现她上课时在课本上画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图案,笔者肯定了她的绘画才能,让她负责班级的板报工作。每出一期新板报,笔者都对她大加赞赏。这极大地提升了她的自信,近期她还交了几个好朋友。现在她和以前相比,已是开朗大方了,在学业上也有了很大进步。

4.努力做一名心理学老师

当今时代的多元化思维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非同寻常,班主任老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对于解决非正常家庭学生的心理障碍是十分重要的。在与这些学生的交往中,笔者努力从心理的层面进行沟通,经常利用晚自习课外活动等邀请他们到办公室谈心,听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困惑和烦恼。运用自己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分析隐藏在内心,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的真实想法,并真诚地为他们提建议找方法。学生们也通过这样的交流明辨是非,找准人生的坐标、明确前进的方向。一位女生,因母亲再嫁,逼她改姓。而她觉得改姓就是对父亲的背叛,从而与母亲和继父闹僵,自己也痛苦不堪。在多次的谈心中,笔者准确指出她的心理症结,并帮她分析母亲和继父的心理,既劝她要理解母亲的难处,也教给她与母亲交流的方式。终于抹除了她积郁心底的阴云,改善了与母亲和继父的关系,人也变得开朗了很多,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看到这些变化,笔者从内心感到欣慰。

另外,在引导非正常家庭学生走出泥潭,回归正常轨道,笔者还有一些建议。

第一,非正常家庭学生问题不应仅仅是班主任的责任,同样应该是学校的责任。学校应当建立家校联系档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非正常家庭子女建立专档,建立学校联系制。学校应是班主任老师的后盾,与老师们共同研究探讨这些学生的教育方法。发动社会力量,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并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校共同协作,关注来自非正常家庭学生的心理障碍情况,探讨这类学生产生非正常心理的根本原因,号召家长身体力行,做儿女的好监护、好榜样。

第二,在职校的课程中加大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课程比例,教育他们自己的人生要自己把握,正确地看待父母、家庭和自己的关系。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摆正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学业与娱乐、友谊与爱情等实际问题的关系。要更多地从正面对学生进行鼓励,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学校增设心理老师。班主任老师并不是万能的,专业的心理老师更能有助于解除学生的苦恼和困惑。并开设心理保健和生理保健知识课程或讲座,帮助他们提高对日常心理行为的鉴别能力,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渡过这段不平静的青春期,自觉地克制自己的非正常行为,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和对物质诱惑的抵抗能力。

四、小结

我国社会各个层面的改革还在继续深化,多元化的政治经济将进一步显现,传统观念将不再是社会的主流观念。这些巨变必将对每个家庭和个人带来新的冲击。教育工作者必须适时应变,从实际出发,多方面入手,强化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同时也需应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多渠道地与学生家长联系与沟通,达到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协力,引导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我们相信,只要有对学生积极关爱的态度,掌握了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非正常家庭学生的不良心理表现完全可以克服,从而使他们能够在生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单位:威海技师学院)

作者:姜心芳

第4篇: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与教育对策

摘要: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来自于学业竞争、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心理、无意义感和逆反心理。要针对这些心理障碍的形成原因,通过树立大学生积极的健康观、培养其健康的学习心理、开设心理门诊、进抒心理咨询和测量、建立心理档案、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途径进行教育与转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教育对策

大学生是未来的人才,他们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而从在校大学生心理现状来看,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只有在认真分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和成因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做好教育与转化工作。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1.来自学业竞争的心理障碍。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有幸进入大学的人往往以竞争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一片赞扬声与羡慕的目光下,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是,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新环境中,以往的优越不复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挫折使他们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不能正确认识理想中的自我和摆在他们面前的客观现实,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致使一些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引起心理失衡。

2.来自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良师益友,以求得被人理解和接纳是大多数新生强烈的需要。但由于交往的机会较少,缺乏主动性,加之青春期的心理闭锁等原因,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情,交换思想,致使一些大学生由于自己找不到知己而闷闷不乐,有的因不被别人理解而惆怅。他们内心矛盾、焦虑、抑郁、感到孤独,缺乏一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3.来自自我评价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基本上能从理论上较客观地评价自己,有较明确的自我主张,但有时他们又过高地估价自己,实际上又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他们常常面临着自我否定的心理冲突。这种冲突带来对自己的怀疑和厌恶,使自己陷入自卑与孤独,无论对自己估价过高还是过低,都容易失去心理平衡。

4.来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心理障碍。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在生理上性机能已充分发育,性意识体验也十分强烈,但是,社会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又使他们理智地对待生理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心理矛盾。有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处理好这一矛盾而为性问题烦恼、焦虑。

5.来自无意义感和逆反心理障碍。在多年高考的压力下苦熬出来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感,思想上极易产生轻松情绪,加上进入大学以后又没有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造成一些大学生感到事事没劲,精神萎靡,学业荒废,缺乏动力,出现无意义感心理障碍。还有的学生因存在某些消极的思想定势,对宣传教育传递的思想信息,不假思索,一概排斥,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有的大学生会对政治性、思想性的正面宣传

或教育持冷漠、不关心甚至抵触的态度,常常表现出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以及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也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一代新人的培养。明确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了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素质,促进人格成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

1.大学生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是树立积极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两个文明的发展和提高,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社会的发展又迫使人们卷入一个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各种生活刺激增多、污染严重的境况之中。面对生活环境的变化,选择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个体身心健康相统一的生活方式,是实现人们期望的根本途径。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思维、记忆能力减退。

2.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健康的学习心理对大学生完成学业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不健康心理主要有:惰性心理、厌学心理、惧考心理、怯场心理、舞弊心理等等。一年级新生刚刚从紧张、高竞争的中学生活来到相对独立的大学学习、生活环境中,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尚未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依靠教师的心理还未完全克服,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考取大学的都是中学学习的尖子,一旦在大学竞争压力下受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理失衡。针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不健康心理,加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3.开设心理门诊,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就是通过咨询者与被咨询者的交谈接触的过程,给被咨询者以心理健康知识的指导和帮助,并进行心理卫生的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缓解心理紧张和冲突,解决心理上的困扰和精神上的苦恼。其主要内容是:宣泄、疏导被咨询者的情感以缓解情绪压力;协助被咨询者改善认知结构,以正常经验取代旧的不正常的经验,树立对人、对己、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正确观念和态度,为被咨询者在日常生活中重新建立与人相处的和谐关系,培养其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和行为习惯。

4.进行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测量是一种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标准化测定的技术,亦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通过心理测量,为我们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信息和依据,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相应的决策参考依据。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连续、稳定地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详尽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为高等教育的科学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意对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的研究,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更不能用心理健康教育取代思想政治教育,而应把它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

6.加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要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要积极寻求解脱并找出教训。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放弃成见、身心放松,常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学习和生活上的不愉快虽然时有发生,但应自觉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正视现实并与其保持正常的接触;对周围事物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对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矛盾都能很好的处理,为实现理想处处能表现出进取精神。如果大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加强了,那么他们将获得较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同时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将随之而增长,感情沉稳、自制力增强,在很多情况下都能自己摆脱心理负担除掉精神障碍。

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是当今高等教育共同关注的课题。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基础建设,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跨世纪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杨作新。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1999.(2).

[2]吕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刍议[J].中国冶金教育,1999.(3).

[3]董丁戈。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9.(3).

[4]张智武,周晓波。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9.(3).

[5]朱家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4).

第5篇:有关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类型及表现

分析出小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八种类型及其主要表现

一、缺乏同理心

二、不能正向选择和关注

三、缺乏尊重和温情

四、缺乏具体性

五、逃避即刻性 六.充满对立性

七.缺乏一致性、真实性与可靠性 八.宾格被控

1、闭锁心理

此类心理表现为从不轻易向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独来独往,更不愿意向教师说出心里话。即使努力改善其情境,仍然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导致学习活动经常受阻,注意力难以集中,行为孤僻,沉默寡言,人际关系一般较差,也无知己。闭锁心理表现为对外界评价过于敏感,回避失败的意识较强,封闭内心世界,压抑情绪体验,孤独感强,行为表现为胆怯、退缩。如有的学生上课不敢发言,偶尔被教师叫起来便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另外,在升学竞争压力下同学之间互相戒备,学习情况彼此保密。闭锁心理阻断了学生和他人的交流,从而妨碍了学生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还可能导致变态人格。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表现为在学习上缺乏自信,遇到困难时感到无能为力,对成功不抱希望,伴随有沮丧、悲观、不安等消极情绪体验,自卑心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表现较明显。这类学生自身成绩不太好,或者说能力不强,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怕与老师、同学说话,即使说话时也很勉强,显得局促不安,要么抓耳挠腮,要么满脸通红,要么手足无措。以至于遇事不能果断决定,对是非、正误不能及时抉择,常常犹豫再三也不能下定决心、采取行动。当然,这在一部分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身上同样也存在。

3、依赖心理

这类学生表现为依赖性强,习惯于求助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助或别人的帮助,便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在家里,由于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自愿当孩子的家庭“助教”,许多应该由孩子独立完成的内容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多年“保姆式”的教育使孩子产生了较强的依赖心理,结果出现了教育的负效应。

4、懒散心理

这类学生精神松懈,行动散漫。有的课堂上无精打采,或歪头,或趴在桌子上,不动脑筋,作业拖拉;有的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精神,推一推,动一动,应付差事;有的千方百计摆脱纪律的约束,借种种理由逃避集体活动,对老师撒谎,编造不完成作业的理由;有的在老师面前积极勤快,老师一走,他便自由散漫,外勤内懒。

5、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教学要求怀有对立和排斥情绪,以抵抗外界压力来满足自尊,导致抗拒的行为倾向。如有的学生受到教师的批评,便产生“你越让我学我越不学”的抵触情绪。学生学习上产生的逆反心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师教学态度、教育方法的不适当,思想方法的片面则是主要原因。如果教师没有相应的教育对策,会无意之中强化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上课时对于老师的教育就会明听暗顶,对知识毫无兴趣,似听非听,从而降低教学质量。

6、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表现为对成绩或学习能力高于自己的同学产生不满、憎恨情绪,极力排除他人的优越之外,以贬低和诽谤的手段寻求心理上的快慰。如有的学生在考试前将同学的复习材料藏起来。嫉妒心理不仅有损他人,而且也给自身带来烦恼和痛苦。这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患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把强于自己的人看作是对自己的威胁,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因而对别人总是千方百计地鄙视、诽谤、诋毁,自己不但没有进取的愿望和行为,而且对别人取得的成功总不舒服,导致自己始终处于压抑状态。

7、焦虑心理

这类学生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或做事。有的容易被情绪左右,情绪差时,厌恶学习;有的下课时与大家嘻嘻哈哈,上课时便焦躁不安;有的做作业马马虎虎,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有的平时学习基础比较差,一到考试,便手忙脚乱,考试成绩不佳。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主要表现为为一点小事都会过度着急、坐立不安,有时还会有心慌、头痛、气促、出汗、呕吐等症状,常会发生在敏感、内向、紧张、多疑的儿童身上。如不及时疏导,会产生做恶梦等睡眠障碍,尤以考试期间表现明显,以致于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成绩却很糟。

8、厌学心理

厌学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阅读、课外作业等学习活动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他们对数学、外语有畏难情绪,不愿意动脑筋,注意力极易分散,微小的外部动因就会使他们出现明显的分心状态,常常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预习复习无恒心、心不在焉。他们有的记得快、忘得也快,有的记得慢、忘得快;想象模糊,缺乏现实性和可靠性。由于心智活动差,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不少知识脱落,即使当时学懂的知识也不能巩固,更不能形成技能、技巧,学而不会,这是厌学学生的突出特点。从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动力系统看,厌学学生在学习目的上有随意性和多变性的特点。他们兴趣分散,志向不定,缺乏长远动机,在学习上没有自制力和顽强性。由于学而不会,不愿学,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呈现恶性循环。由于成绩差,他们的自尊心很少受到别人的关注和重视,开始表现为惭愧、内疚,继而发展为不在乎自己,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寻找别的途径来实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不守纪律,爱出风头,与老师对着干,混学、闹学,直至弃学。

以上八类“学习心理障碍”是常见的,当然还有自安、从众、自傲、文饰、自私等非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就上述常见的表现,也是这一类学生的心理或行为特征,而不是某一个学生的全部行为;就其数量而言,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因此被列为个案的对象全校仅12人,平均每班2人左右。至于其他一些学生中的“学习心理障碍”多半则处于“朦胧期”、“苗头期”或“偶发期”,对他们应强化面上的教育,但不列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二)分析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生理因素

又称生物学基础,主要是指遗传、体质、 生理等对心理障碍产生与发展起作用的因素。近期研究发现,当人脑右半球受到损伤人就表现出情绪高涨、多话、兴奋多于抑制;相反,如果大脑左半球受到伤害,就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自责自罪等不正常心理现象。现代科学技术证明,心理异常,心理障碍表现有许多与人的生物因素有关。

2、环境因素。

影响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障碍的客观因素(又称环境因素)是极其复杂而又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①社会环境。小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有限,其社会性正处于形成阶段。目前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媒体宣传、周围一些人群低级庸俗的生活方式的感染,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人生观极易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目前存在的依赖、懒散、自控能力差、焦虑、厌学等心理障碍来看,其原因与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有直接关系。

②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从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心理障碍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方法、态度普遍存在较严重的问题。此外,家庭成员的不良行为对小学生具有直接唆使或间接暗示的影响。家庭正常结构的破坏(离婚、丧偶等),小学生得不到父爱或母爱,容易产生焦虑症和抑郁症;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娇惯,容易造成他们的懒惰、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差等;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或打骂,容易形成他们焦虑、逆反或说谎等心理障碍,甚至患恐惧症。

学生的心理异常有时是由于父母的心理病态引起的。人们发现,父母情绪低沉、抑郁,往往会造成孩子终生情绪抑郁;父母胆小怕事,忧虑重重或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要求,易造成学生焦虑、害怕现实、精神负担过重或癔病。

例如,被测试五年级学生王鹏斌,其爸爸在外面跑长途,妈妈患病在床,生活缺少照顾。他和五岁的小弟弟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再加上他自己平时比较懒散,家庭作业有时就不愿意做,也没有人督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自私,孤僻、不合群。

③学校教育。学校的校风、班风、教学内容、课外教育活动等,特别是老师本人的性格和作风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形成也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在青少年心目中总是“理想”、“可爱”的人物,他们不仅会听从他的教导,甚至会处处模仿他的举止和风格。如果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对学生要求失度,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学生不能面对现实,不能接受正面的教育,必然造成心理上的许多矛盾冲突,引起许多不良的情绪体验,如:怀疑、失望、悲伤、恐惧、愤怒甚至绝望等,这些状况持续下去,就必然导致心理异常的出现。

3、主体因素

意志力薄弱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小学生由于自身对客观事物是非分辨能力有限,有时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在行动中因无法控制自己而使预定目标的实现受到干扰和阻碍,于是就产生了相反的行为结果,使他们感到失望、悲观,心理受到挫伤。

情感的反常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客观环境的各种因素,只有通过反常的情绪体验,才能损伤人的心理。因此,冲突和失败等情绪体验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体因素。冲突是动机被阻止或需要之间相互排斥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例如,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赞许、表扬,但因自控力差,经常犯错误,又实现不了这个强烈的愿望,于是产生了失望、悲伤、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心理。如:被测试的四年级学生张阳阳,是一个相对比较聪明的学生,他是插班到这个班级的,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和老师,使他对一切外围的因素比较感兴趣,而对学习无兴趣,上课思想总开“小差”,作业潦草。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还经常在班里惹是生非。班内实行的是积分制,每月的考评他总是最后,也因此叫过几次家长,但收效不大。

失败是指小学生在正确动机指导下的愿望、理想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失望心理。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失败,失败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慰或鼓励,不能很好地自我调控,就有可能陷入颓丧与自卑中。经常处于强烈的失望中,常常是小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三)小学生常见(八类)“学习心理障碍”疏导的基本对策

1.疏导闭锁心理的基本对策

(1).给孩子以真爱

老师是孩子除父母之外接触最多的人。师生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人际关系之一,通过与老师的交往,学生希望在老师那里得到父母般的温暖和朋友般的关爱,使精神更加愉快,生活更加充实,希望从老师这本无字的书中,学习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从而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教师应多与孩子亲近,让他感到一种亲近感,从而放松戒备心。课下和他一起做游戏,谈家常;上课多关注他,多鼓励他,多提问他;多与他有一些肢体上的接触,可以拥抱他,抚摸他,亲吻他,使他真正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这样他就会打开心结,愿意和你接触,有什么心里话愿意找老师说。

(2)融入班级体

教师不仅多和他接触,同时引导其他学生和他一起玩,帮助他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健康成长愉快生活的好园地。

(3)敢于表达

告诉他自己有什么想法要大胆地说出来,只有说出来你的想法才能实现,不要让周围的人猜你的心思。告诉学生每当烦恼、苦闷时,要坦诚地向老师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遇到表扬或批评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诱惑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

2.疏导自卑心理的基本对策

(1)正确地评价自己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智力和智商与其他同学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并不比别人笨,而主要是缺乏毅力,缺乏自信,缺乏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愿学习、肯钻研,不耻下问,发愤图强,一定能够取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成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让自卑学生意识到: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既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能因自己的某些不如人处而看不到自己的过人之处,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

(2)目标激励,在行动中获得自信。

学生走出自卑的误区,并不能说明他已获得了持久的自信。自信的获得必须依托于可以让人自豪的“资本”上。因此,老师不仅是医治心理疾病的良医,更应成为身心健康成长的导师。根据特定学生的不同情况,确定下一步前进的目标,做到“跳一跳,够得着”,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让学生逐步认识自己,在目标的激励下,树立自信心。

(3)激励学生参与,在集体活动中增强自信

学生有了自卑心理,往往对集体活动没有信心,不敢表现。其实某方面的不足并非代表什么都不行。帮助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中找到可以值得骄傲的闪光点,有助于他在同学中提高地位,得到别人的认同,从而以点带面,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疏导依赖心理的基本对策

(1)养成好习惯

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纠正平时养成的依赖习惯。如独立整理学习用品、独立做作业,自己检查作业对错,自己订正错题,自己预习、复习等,决不依赖别人。老师、家长或同学可以用多种方式督促一段时间,也可采用“星级评分”或“契约”的方法配合“监控”或“自控”。

(2)独立做事

在学校中,有意让这部分学生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使他们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拿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在家里,要求他们自己能干的事要自己去干,如穿衣、洗碗、打扫卫生等,不要什么都推给爸爸妈妈。从培养独立生活做起,并积极迁移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会自己尝试、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榜样激励

鼓励这部分孩子多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观察他们是如何独立解决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难题,向他们学习自立、自律、自强的精神。同伴良好的榜样作用可以激发他们的独立意识,改掉依赖这一不良性格。

4.疏导懒散心理的基本对策

(1)重视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懒散行为的改正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纠正懒散行为的时候,要主动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起到勤劳的表率作用。其次,要从小事做起,还要加以不断地督促,逐步让孩子体会到勤奋好习惯带来的乐趣。

(2)调动积极性,促进改变

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从侧面促使他们改变懒散行为。例如,教师可以让他们早到学校参加锻炼,既增强了体质,也促使改掉了赖床不起的坏习惯。

(3)自定近期目标,加强榜样示范性

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应该让他们自己制定近期具体的小目标,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并努力做到。一个人不是与身俱来的懒散,主要是没有目标和制度要求。对于自己制定的可行目标,他们执行起来可能更带劲,从而达到良好的自我教育效果。除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之外,还要引导他们找一个学习勤奋、做事勤劳的同学作为自己的榜样,并请这位同学多帮助和监督,使他们之间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当他们有了强烈的自我约束感,才能够积极接受同伴、老师、家长的监督与帮助。

(4)有效激励

适当的激励也是解决懒散的一个法宝。我们不能苛求他们一步到位,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看到希望和优点,要善于发现学生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给予各种方式的表扬和激励,让他们不断体会到自豪感和成功的乐趣,也可以让他们给自己记录,放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以使不断巩固自己的优点。

5. 疏导逆反心理的基本对策

(1)真诚相处

俗语云:与人相交贵在交心。首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人就是这样,你尊重他,他尊重你;你理解他,他理解你。当学生触犯纪律时,切勿操之过急,大声呵斥,要讲究教育的时机和场合。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收到成效。当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应该敢于承认、敢于向学生道歉,从而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树立。

(2)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策略

老师与家长要努力与学生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要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采取人性化的教育策略,强化真情的教育和引导,切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

(3)允许学生反复出现错误

对学生中不属于原则性问题的东西应该让他有一个逐渐改变的过程。因为学生成长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6.疏导嫉妒心理的基本对策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

嫉妒会使好友翻脸,伤害感情。由于嫉妒心理,会使人变得冷漠、孤僻、阴沉。因此,我们有必要帮助学生认清嫉妒的危害,最大程度的避开嫉妒带来的伤害。鉴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理性思维水平不高的现状,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注重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为学生剖析嫉妒之害。一方面列举陷于嫉妒深渊,干出诽谤、中伤,甚至伤害他人的行为,结果毁灭自己,葬送前途的反面典型:如因嫉妒而残害孙膑终遭灭亡的庞涓,嫉妒诸葛亮不成反而自己被气死的周瑜等,使学生引以为戒;另一方面,列举能控制其嫉妒之心从而取得巨大成绩的古今中外名人佳话,如“将相和”中的廉颇等,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别人的进步,正确看待荣誉,正确估计自己的优缺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此外可组织学生摘录嫉妒有害的名人格言,如“嫉妒是亡身的毒蛇”,“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情绪”等,并结合学生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消化这些格言,净化心里意识,使他们普遍能见贤思齐,踏实学习,与别人友好相处。

(2)营造健康的集体氛围

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消除嫉妒心理,防止嫉妒心理产生;良好的心理气团应是和谐、宽松、融洽、自由、合作的。这种健康、乐观、轻松的心理氛围,会让学生产生愉快、轻松的感受,对未来充满信心。良好的班集体心理氛围,有利于消除嫉妒心理,防止嫉妒心理产生。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需要的活动主题,使学生有话可说;教师还要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话愿意说,有话敢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有话愿说的前提条件,温馨、安全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有话愿说的物质基础,教师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并能积极地给予鼓励性评价,表达同情心,是学生有话愿说的关键。心理活动课,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应是和谐、宽松、融洽、合作的。这种健康、乐观、轻松的心理氛围,会让学生产生愉快、轻松的感受,对未来充满信心。

(3)充实学生精神世界

学生的可塑性强,尚未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和习惯,为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感到充实和满足,应培养发展学生正当健康的爱好及兴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以抑制、消除学生嫉妒心理的产生。学校、班级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文化、体育、娱乐、参观、社交、访问等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心理适应力,培养乐观、开朗、豁达的心理品质,抑制嫉妒心理的滋生。

(4)建立公平、友好的竞争机制

竞争在集体学习、生活中难免,它也是医治嫉妒病的特效药。公平、友好的竞争,依靠能力与智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歌唱的水平、考试分数的增加等都离不开勤学苦练。我们通过公平、友好的竞争,比谁学习刻苦,比谁技能技巧高,比谁学习成绩优异,让全体学生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7.疏导焦虑心理的基本对策

(1)提高认识,促进同学间的平等交往

认识是情感交流的基础,而平等交往是增强自信、缓解紧张感的前提,由于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都表现为缺乏自信,爱克制自我等,所以首先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的不足之处,促进同学之间的平等交往,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其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放松自我,能明辨是非曲直、能根据需要做出必要取舍。这样对过度焦虑各种表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与消除,进而也就帮助学生告别了焦虑。

(2)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俗话说“环境改造人”,这充分说明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在不同的环境下,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个不同的评价。创设情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有意识的对其进行焦虑协调训练,引导学生通过与别人比较,根据别人对自己活动成果的评价,认识自己,不断对自己的情感做出客观的评价,使他们能理智防止和延缓自己不适当的情感,养成自我监督自己情感的习惯,提高调节和控制情感的能力。不断巩固已经培养起来的信心,使他们逐步成为学习的强者。通过自我正确评价,在心理压力过大烦躁不安时,学会表达和宣泄,这样间接地就释放和缓解了过度的焦虑,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树立榜样,宣扬英雄,用他们良好的感情感染他们,丰富学生正确的情感体验,在班集体中坚持不懈的开展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教育活动。

(3)善于观察、对症下药,分而治之

过度焦虑的产生原因不同,每个学生自身情况的异同,都使矫正的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产生过度焦虑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分而治之。对于哪些平时情绪较稳定的学生,如果突然出现过度焦虑的某种表现,要及时查清病因,对他们要特别的关注爱护,适时调整措施。像由于学习成绩差,遭到老师和同学严重歧视的原因造成的,要立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向学生讲清道理,平时做到多鼓励、少批评,改变他的境遇,调整他的心态,从而消除其心理负担。而对于长期存在过度焦虑表现的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应制定一份有针对性的改造训练计划,重点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客观判断方面的能力。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要及时纠正,对好的方面应及时的给予鼓励,在加倍的关爱下,帮助他们找回成功的感觉,激发他们克服焦虑的勇气,使其在充分展现自身潜能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意义,通过长时期的帮助,来逐步改造。

8.疏导厌学心理的基本对策

(1)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学习目的教育是学校的一项主要的经常性工作。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把学习与祖国的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形成长远的间接性动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兴趣之芽萌生于人生观和理想的沃土之中,并长成志趣的参 天大树。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不能采用单调死板、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一种乏味的心理状态,致使学生感到学习成了一种负担。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手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看到希望,树立信心。

(3)减轻学业负担

要使学生从持续紧张的精神状态中解脱出来,只能从减轻学生负担入手,相对地压缩学习时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学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通过适当降低理论要求、降低教学难度、减少作业量和考试频度,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习有张有弛、劳逸结合,保持旺盛的精力,能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发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特别是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七、心理辅导的谈话技术有哪些?自己应如何提高?

孙子兵法 有云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攻城次之 作为经常与学生打交道 肩负教书育人重任的教师 也需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李子勋提出了两个观点 第一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在与孩子关系不良的时候 千万不要过分教育 这样只会激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 第二 教育方式重于教育内容 孩子抗拒的往往不是我们给他的内容而是我们给他的方式

因此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教师 在面临学生心理巨变的情况下 如果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学习并运用一些心理辅导技术 改变以前一味的死板的说教教育方式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定能在做学生工作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心理辅导中 倾听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这个倾听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倾听需要讲究技巧和艺术 大家看听 的繁体字是聽,这就告诉我们听不但要用耳朵 用眼睛 还需要用一颗炽热的心 所以真正有效的倾听 不单是用耳朵和眼睛 最为重要的是 还必须用心去听 用心去感受说话者的内心以及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作为教师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生活中 与学生交流时 不但要认真听懂学生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倾听技术意思 还要看懂学生的肢体言语,而且还要听出学生在交谈中省略或者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 一种比较正确有效的倾听状态应该是这样的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 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 用眼睛看着学生 细心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学生在谈论时使用的词语 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谈论别人时的态度 陈述一个事件时所带的感情色彩 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在说话过程中语调 语气 语速的变化 比如一下子变得犹犹豫豫 欲言又止的地方等共情 也叫同感 同理心 是心理辅导中的核心技术 何谓共情呢 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去体会对方的感受 并且把这种感受传达给对方 让对方感受到你是理解 关注和接纳他的进而建立起彼此良好的信任关系激发对方进一步向你倾诉的欲望在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中 教师应该学会积极地运用共情技术真正地体会和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和感受 找到造成学生烦恼和困惑的真正原因 从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接受并加以改变 如果教师能做到共情 那么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教师共情技术接纳和理解 也愿意敞开心扉 与教师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促进自己的改变。因此 教师要运用好共情技术就要求在与学生说话的时候 抛开教师的身份 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 换位思考 多去体验他的感受和情绪 从而让自己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真正让自己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心理辅导中 具体化技术是指辅导教师协助来访者清楚 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 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时所采用的技术 教师充分地运具体化技术用这一技术 能够更好地找出学生的症结所在 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比如学生对老师说 老师我最近好郁闷啊 您能告诉我该怎么调节自己吗 教师这时候不能马上就回答 如何来调节他的郁闷情绪 而是需要询问 究竟是什么事件导致了学生的郁闷心理产生 是因为丢了钱 或者考试考差了 或者与别人闹了矛盾等 只有找到具体的诱因 才能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消除学生的郁闷情绪其实 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 不少学生都有类似的毛病 对任何事情喜欢以偏概全 从个别事件就推论到一般 比如 一位同学偶尔失信于他 他便觉得所有的同学都不讲诚信 这个社会都不诚信于是便选择自我封闭 不与人交往 陷入孤独痛苦之中 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具体化技术去澄清 让学生发现 原来自己的消极情绪是因为某一件具体的小事 是自己过分概括化的思维所引起的从而改变自己的不合理认知 重新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状态学会运用心理辅导技术 构建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 教师会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心理辅导技术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系统 以上只是介绍了一小部分 学习一些常用的辅导技术 在与学生进行谈话时 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这些心理辅导技术来进行交流 让学生觉得被尊重 被理解 被关注 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 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呈现出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状态 真正实现交流目的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6篇: 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疏导

【论文关键词】逆反心理;禁果逆反;超限逆反;信度逆反

【论文摘要】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独立的过渡期,逆反心理是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心理表现,逆反心理引导不当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消极的逆反心理的产生与青春期生理和身心发展迅速有关,也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不当有关。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不能一概而论,应加以分类,只有针对不同形式的逆反心理进行疏导,才能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态。是指个体对于外界的教育引导所取的一种负向心理活动,它是一种反常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通常表现为情感上的对立、抗衡和情绪上的嫌恶、不满。它与中小学生的执拗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中小学生一个鲜明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

一、逆反心理的结构和危害

逆反心理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结构来看,逆反心理是认知、情绪和行为倾向三者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知觉、理解及评价。情绪成分是指对逆反对象的抵触情绪,即人对逆反对象是反感或厌恶的;行为倾向是指对逆反对象意欲表现出来的行为,即逆反行为的准备状态。在三者中,逆反心理的认知成分是基础,如果不对客观环境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关系进行认识,是不可能有相应的情绪与行为倾向的。抵触情绪是主要成分,往往起支配作用。

第二,从特殊性来看,逆反心理是社会依存性与相对独立性的有机统一。逆反心理与其他社会心理一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依赖于它所反映的对象,即社会存在;另一方面对所反映的对象又具有相对独立性。逆反心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它产生于客观存在不符合主体需要之时,并不是无缘无故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则不会产生。另一方面,逆反心理不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简单被动的反应,而是经过加工、改造的能动反映。

第三,从作用来看,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现在有一种倾向,即提到逆反心理,不是认为它是好的,就是认为它是坏的,甚至认为它是一种变态心理。把逆反心理说成是一种变态心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逆反心理是人脑对一部分客观事物的正常反映,任何一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可能产生。至于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一定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抽象地谈论它的积极与消极与否是不正确的,因此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其判断标准是看某一逆反心理能否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反映。

第四,从存在来看,逆反心理是相对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某种逆反心理一经形成,将持续较长时间不易改变。每当对象一出现,就以相同态度待之,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但是,逆反心理又是一种可变的社会态度,在导致逆反对象的条件发生根本变化后,原有的逆反心理也会逐渐淡化,直至消失。

从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是儿童生理上基本成熟,认识和情感有了飞速的发展,理想、信念、世界观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由于生理成熟与理成熟的不平衡性,受自我意识觉醒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矛盾重重的局面,此时逆反心理的表现十分突出。其具体表现的特点是:

一是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或从一定高度上去把握现实,只是片面地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是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家长都希望通过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是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讽刺、挖苦。

四是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和消投对抗的态度。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其后果是严重的,它会导致学生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或产生不合群的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等。逆反心理的深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或病态心理转化,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克服和防止其发生。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表现的类型

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既常见。也正常。由于教育引导的时间、内容、方式、本人的示范作用、人格特征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学生所产生的逆向心理活动也各异。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分为:

1.禁果逆反。人们往往有这么一种倾向,越是禁止的东西,如果没有说明可以为人们接受的充足的禁止原因,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假设、推测,反而常常诱使人们产生好奇并引起探究反射,形成与禁止相悖的意向,这就是“禁果逆反”。心理学上移用潘多拉打开魔盒的神话,称之为“潘多拉效应”。

2.超限逆反。所谓“超限逆反”,是指同样的刺激物,由于刺激强度过大、过强,刺激时间过长,或者机械、无时间间隔地重复作用于个体,从而引起个体产生的一种逆向态度。

3.信度逆反。是一种常见的逆反心理。其产生原因之一。是消极经验的积累,造成对信息源的怀疑、不信任,因而采取消极抵制态度。与“狼来了”的寓言故事以及“烽火戏诸侯”一样。人们接受信号后本该采取积极态度,但由于以往消极经验的积累,则转而持否定态度。

4.情境逆反。所谓“情境逆反”,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场合。个体有不同的心理热点,处于不同的情感和情绪状态,如果引导者不顾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会诱发情感障碍,使个体紧闭心扉,对引导取逆向、排斥态度。

5.主逆反。处在独立自主意识迅速发展期的中小学生,强烈地要求成人予以尊重,给他们以独立、自由支配自己的权利。如果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过分地对学生进行控制,使之感到自己的行动自由受到威胁,这时他们就有可能拒绝本来愿意去办的事,甚至故意去做与要求相反的事,这种现象就是“自主逆反”。

6.评定逆反。这是一种因教师与学生之间评定差距过大而导致的逆向反应。例如,教师对学生过头的批评,不仅会使学生不愿接受批评。承认错误,而且也会使他人同情被批评者,甚至为其错误辩解。

7.归因逆反。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互了解,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并目不单纯满足于了解行为的性质,还需要了解其产生行为的动机。假如学生一旦了解教师行为的动机不是利他而是别有所图时,会产生心理对抗,这就是“归因逆反”。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及疏导

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容易诱发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①过分强调自我。中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他们中大都有摆脱家长和教师控制的想法,独立意识增强了,这其实是正常现象,是走向成熟的表现,但是一过分就不对了。片面强调自我,就必然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忠告”反感,美其名日:“不为别人活着”,其实是拒绝一切意见,包括正确的意见。

②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在只做出禁止而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他们的猜疑、揣度、推测,以至不顾一切地寺根究底或亲自去尝试。

③企图标新立异。中学生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上获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

某些特殊生活经历对心理模式的影响,比如,有的同学爱踢足球,但踢足球误了功课,父母一怒之下,没收了他的足球,不许他以后再踢,于是他干脆逃学去参加“街道足球队”。还有,父母讨厌子女撒谎,见子女撒谎就不分青红皂白的毒打一顿,结果往往造成子女用撒谎来逃避对撒谎的惩处还有些中学生本来循规蹈矩,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就会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乖僻。这种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例子。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的影响,左右他的举止行为,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三、逆反心理的分类防治

1.禁果逆反行为的预防

禁果逆反行为主要是由不恰当的“禁止”行为引起的。因此,要防治这种逆反行为,必须从合理应用禁止行为着手。具体应注意:

慎用禁令。越是禁止的内容。越容易引起青少年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行为。这似乎是一条心理学规律。在许多情况下。不禁止某种事物时,人们并不一定知道这种事物,一宣布禁止这种事物,反而引起人们的好奇心,使人们的注意力转向和固着在这种事物上。非要关注、弄清楚这种事物不可。因此,如果能用其他的方法消除某种有害的事物和现象,就不要用禁止的方法。

耐心说服和讨论优于硬性禁止。当教师和父母认为应当使青少年避免某些有害的事物和现象时,如果耐心地说服他们,与他们进行平等的讨论,使之明白这些事物和现象的有害性,就有可能使青少年自觉地加以避免。相反,如果武断地硬性禁止青少年做某件事情,那么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行为。

禁止要说明理由。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禁止的方法时,一定要说明禁止的理由。如果没有说明禁止的原因和理由,那么,禁止本身就会引起青少年的各种假设、推测,引发他们的好奇和探究行为。父母、教师等如果只是禁止而不向青少年说明禁止的原因和理由,会使青少年觉得禁止没有充分的理由和根据,就会对禁止的正确性发生怀疑,这会促使青少年产生犯禁的意向和行为。

2.超限逆反行为的防治

超限逆反行为主要是由于教育活动时间过长引起的,因此,预防和消除这类逆反行为的主要方法,是尽可能缩短教育活动的时间。教师、父母等教育者,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要做有意识的准备工作,确定要讲的内容,把最重要的内容讲出来,可讲可不讲的内容就不讲,精心准备每次讲话;在进行教育活动时,要基本按照事先的准备进行,不能一开始讲话就滔滔不绝、出口千言、离题万里或废话连篇,使讲话时间过分拉长,使听者失去耐心,产生逆反行为。

为了使教育活动取得切实的效果,避免超限逆反行为的产生,不同类型的演讲应注意不超过一定的时间。

3.信度逆反行为的防治

信度逆反行为主要是由于对教育者缺乏信任而产生的,因此教育者要想使青少年心悦诚服地接受他们的教育,就必须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自己所提倡的观点,只有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做出榜样,才能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使青少年在其良好人格和模范行为的感召下,模仿教育者的行为,接受他们的观点。

4.情境逆反行为的防治

由于情境逆反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情境不适当,因此。在防治这类逆反行为时,应当注意:

①认真选择教育情境。社会情境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就教育活动而言,情境对教育活动的形式和效果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由于教育活动性质的差别,情境对教育活动的效果有重要的、直接的影响;对于奖励性质的教育活动而言,如果在公开的情境中进行,那么。奖励的效果将会大大增强,受到奖励的个人会感到更大的自豪和兴奋;对于惩罚性质的教育活动而言,如果在公开的情境中进行,那么,惩罚的效果也会大大增强,受到惩罚的个人会感到更大的羞愧和耻辱,对个人自尊心的打击也就更大。考虑到情境性逆反行为主要是由于个人的自尊心在别人面前受到损害而引起的,因此,为了减轻这种负面效应,如果受教育者的问题不是极端严重的话,批评性的教育活动最好在比较封闭的情境中进行,对这种教育活动知道的范围越小越好。深入的批评教育如果在两个人之间进行的话,产生情境性逆反行为的可能性最小。效果也可能会最好。②适时停止教育活动。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情境性逆反行为时,最好的处置办法就是立即停止教育活动,将受教育者带离当时的情境,使其在另一个安静的情境中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重新考虑问题,不再继续进行教育活动。如果在受教育者已经十分激动的情境中,教育者为了控制、压服对方。或者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采取诸如找另外一个人来讲话或评理、让更多的人来围观、贬低受教育者的人格、侮辱受教育者等措施,那么,就会更加强烈地助长双方的激动情绪,使情境变得更加不可收拾,最后有可能发生更加消极的后果。

③间隔一定时间后重新开展教育活动。在将情绪激动的受教育者带离当时的情境之后,不宜马上接着进行类似的教育活动。因为这时受教育者的情绪还没有得到平静,心理上仍然有对抗、抵制、不愉快等妨碍教育活动的成分。一般而言,可以根据受教育者情绪激动的程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对立程度等,确定再次开展教育活动的时间问隔。情绪激动程度和对立程度较小时,间隔一二天就可以再次开始教育活动;如果情绪激动程度和对立程度强烈,那么,再次开始教育活动的时间间隔就应当长一些,以便使双方都有充分和冷静反思的机会。

5.自主逆反行为的防治

在防治自主逆反行为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尊重学生。青少年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有很强的自尊心,如果无视这些情况,把青少年当成一无所知、没有自尊的人,对他们随意支使,在他们面前卖弄最基本的常识。就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①态度要谦虚。教育者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青少年,即便自己对某些内容有很深的研究,也要用谦虚的口气表达自己的见解。中国人有“满招损,谦受益”的传统认识,把谦虚视为不可缺少的品德。因此,过分自负、骄傲自满,只会引起青少年的鄙视和反感。②理解青少年的意愿。青少年由于身心特点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与成年人有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父母等应当站在青少年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考虑和尊重他们的意愿。

6.评定逆反行为的防治

青少年的评定逆反行为,主要是由教育者不恰当的评价引起的。为了防治这类逆反行为,应当注意:

讲行评价时注意区别不同情况。在中学生的理智特征比较明显时,应当对事物做较低调的介绍和评价,让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推理,了解有关事物,得出自己的结论;在青少年的情绪特征比较明显时,可以对事物做比较含糊的评价,使青少年能够不受评价的影响,情绪投入地体验、欣赏事物。从情绪感染中得出对事物的评价。

在一般情况下,应作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介绍和评价;对事物的优点、长处的介绍应当简要一些,给青少年留下自己发现、欣赏的余地;对事物的缺点、不足的介绍应当含糊、抽象一些,以免把青少年的注意力引向缺点和不足。应该避免夸大缺点与不足的现象。

在对学生本人的评价时,应该努力使评价个别化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内倾性格的青少年,一般可作稍高的评价,以增强自信心;对于外倾性格的青少年,一般可作稍低的评价,以引导他们正视自己,防止骄傲情绪的滋长。

在评价青少年的学习、劳动等活动内容时。应注意与这些活动相关的因素,以便使评价结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此外。在进行难度较大的活动时,不容易取得成绩;相反,在进行难度较小的活动时,就容易取得成绩。因此,不注意活动本身的难度,就无法作出恰当的评价。

还要注意青少年付出的努力,注意活动效果与主观努力的统一。这是评价个人的学习、工作等的成绩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7.归因逆反行为的防治

由于这种逆反行为的发生与受教育者对教育动机的怀疑有关,因此,在防治这类逆反行为时,应当注意下列方面:

教育者要心存善意。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向善、为善,变成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因此,自然而然地就要求进行这种活动的人必须心存善意,出于善良的愿望和动机进行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如果教育者心存恶意,那么,这类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最终是要失败的。因为出于不良意图和动机而进行教育活动的人。虽然可以暂时蒙蔽受教育者,但是,这种欺骗、蒙蔽行为终究是不能长期进行下去的,一旦受教育者发现了真相,那么,就会对教育者做出强烈的否定性反映。

尽管社会上存在很多的恶人,但是,如果教育者也想以恶制恶、出于不善的动机进行教育活动的话,那么,肯定不会达到预期的、积极的目的,只能形成恶性循环,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进行必要的解释活动。如果受教育者由于错误归因而确实发生了误会时,应当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根据情况的不同,这些解释工作可以由不同的人来做,例如,教育者本人、其他更加合适的教育者、受教育者中的某个成员、受教育者的父母等。

第7篇:谈小学生攀比心理的表现及教育

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教育和引导策略

甘肃省酒泉市康盛小学 曹晓英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身为独生子女的小学生,慢慢的形成了盲目攀比,攀比行为蔚然成风。比如攀比着买生日礼物,攀比着穿品牌衣服,攀比着吃喝玩乐。甚至有些孩子,不顾家庭的实际情况去攀比,异化了他们的思想,超出了家庭能力范围,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也给校园生活中涂抹了一道不和谐的音符。

一、小学生的攀比心理的表现:

1、比物质。有些学生看到同班同学买了新书包,自己也回家嚷嚷要买一样好看的书包。有些小学生看到同班同学穿了一件新衣服,自己也想买一样高档的新衣服。还有些学生,会私下里抱怨自己家住的房子比不上别人的大,自己家的住房环境不如别人家的优雅。他们会比谁家住的是别墅,谁家生活条件好。我们有时看到这样一个情况:每天放学的校门口,排队等候着许多接学生放学回家的小车。学生会私下里做对比,谁家的小车高档,谁家的小车豪华。平时在班级各种活动中,还有些学生会比谁的家长给的零花钱多,会炫耀谁花钱大方,会对比谁经常吃零食等。

2、比面子。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审美观念已经烙上了时代特点。很多学生会在班级里做比较:谁在班里长的帅,谁在班级里长得漂亮,谁胖,谁瘦,谁最受欢迎,谁最没有前景。成年人在社会上吃,喝,住的攀比风气,也影响到了小学生。一些家长无意识的行为,都在潜移默化着自己的孩子。新闻媒体,娱

心灵受到一定的影响。

3、比父母。有些孩子的父母当官,有些孩子的父母打工,有些孩子的父母做生意。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层次,使得有些同学形成了攀比父母之风,他们会比谁的父母当的官大,谁的父母挣钱多等。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方法不当引起的。个别家长在孩子面前,在亲戚面前,或者朋友面前炫耀自己,长时间就让孩子知道可以拿父母说的跟自己的同学比,这样觉得自己很光荣。

4、比过生日。小学生都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子女,每个学生最开心的是自己的生日。所以每到生日的时候,都会热闹非凡的请同学陪自己过生日。而且父母在生日那天都会去最高档的餐厅,买孩子最想要的礼物,请孩子最要好的同学去庆祝。这样,学生之间就形成了攀比。看谁的生日排场大,看谁得到的礼物多,看谁生日最热闹。看谁送的生日礼物最贵等。

5、比荣誉。现在的小学生很喜欢做官,有些小孩子当了班干部,同学们面前得意,觉得很荣耀。久而久之,所以也会拿这个去攀比。谁当的官大,谁没有当官。还有的攀比,谁最受老师的喜欢,谁在班上最有号召力等。

二、小学生攀比心理的成因。

1、环境影响

生活的富裕,人们忽视了精神的追求。很多娱乐节目,社会不正之风,腐败的影响,多多少少的给小学生的心灵产生了污染或者负面

起吃饭,互相夸赞,谁长得漂亮,谁的孩子聪明,谁的孩子得到的荣誉多。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便逐渐注重起家长们的这些攀比内容了。这样在无形当中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攀比的心理。

2、个性不同

每个学生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成长环境的不同,所以个性不同。有些孩子性格舒缓,有些孩子个性偏激。还有些孩子自我中心,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看问题易偏激,遇到什么事情,总喜欢钻牛角尖,不听取别人意见,固执己见,容易走向极端。其实这些学生,自尊心很强,当看到别人比自己某些方面出色时,认为自己不是不如别人,而是机遇不好,就会不切实际地跟人家比较。

3、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本环境,是影响孩子一生成长最早的教育基地,也是孩子最温暖、最需要停泊的港湾。个别家长,因为社会的原因,自己的原因,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管教方式不当,或者因为某些原因导致家庭环境恶劣,家长的言行不一等,反而使之成为攀比心理滋生的温床。

现在的很多父母把孩子当自己的心头肉,娇生惯养,舍不得打骂,舍不得批评。很多孩子犯错,和颜悦色,不正面教育,不对症下药,而是一味的去溺爱。这些溺爱,为小学生的攀比滋生了依赖。一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家庭,孩子就形成了优越感。一些经济不太宽裕,或下岗了的家庭,孩子就形成了自卑感。可是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条件

人瞧不起,当孩子要什么东西时,父母都会迫不及待为自己的孩子买一份,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在所不惜。这些父母的本意是保护孩子,“爱”孩子,想让自己的孩子“好”、“更好”、甚至“最好”,让孩子出乎其类。但是,攀比孩子和教育不当会给孩子带来很不利的后果。

4、老师教育

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当,会造成学生心理影响,时间久了,一些群体的不良风气就会形成,这样的形成,会致使学生产生攀比心理。个别老师因为工作的繁忙,事情的繁杂,在遇到学生偏激行为时,缺乏耐心,爱心,在处理偏激问题时,也缺乏调查,处理事情急躁,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些老师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时候,照顾不到个体差异,总是以优秀学生作为标准衡量其他学生。比如对弱势学生说:“你如果有谁谁同学一半优秀就好了,如果谁谁的一半聪明我就高兴了。”这种言语如果常说的话,对于被贬低的同学有的会产生不满和厌烦的情绪,他们会看不清自我,会不切实际地以别人为依据,进行攀比。

三、小学生攀比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小学生这些盲目的攀比,对其成长是不利的,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1、学习放松。

学生在攀比上想得太多,在学习方面就会放松。有些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些学生不认真写作业,还有些学生应付学习。他们很多时间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追求的是同伴的赞美,老师的夸奖。长时间存在这么一个浮躁的心态中,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学习搞好呢?久而久之,班级中学生不比学习,不比勤奋,不比努力,而是比吃,比穿,比阔气。

2、负担加重。

学生平时的花销都是完全依赖父母,这样长期的攀比,长期的浮躁。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他们会想尽办法要钱购买自己的“所爱”的东西,而且有些同学会因为“攀比”,买一些不实用的东西,买一些不适合自己用的东西,于是,又得选择别的东西去买。这样增加了父母的额外的经济负担。这是一种缺乏责任感的表现,是虚荣心理在作崇。

3、价值观的偏移。

由于攀比行为,个别学生丧失了传统的美德,价值观开始产生偏移。学习不踏实,态度不端正。甚至,个别学生出现了偷窃行为。

四、引导攀比心理的策略

1、以故事来引导

小学生都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只有听故事的时候,会全身心投入。通过故事来引导孩子,可以更直接,更形象。如《小刺猬烫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主要讲有一次,班里举行选美大赛,各个同学的家长都给自己的孩子打扮的花枝招展,穿着漂亮的衣服来到学校。只

有小刺猬娜娜,一身尖尖的刺,为了比美,它去理发店烫发了,头发变软了。它赶到学校,得了第一名,当它拿着金灿灿的奖杯回家时,遇到了上次被自己打败的一只大老虎,因为没有了刺,还穿着高跟鞋,它仓惶逃回了家,却把奖杯弄丢了。用这个故事教育学生,是让学生明白:不要跟着别人攀比。

2、丰富主题班会

每一周的班队会,中队辅导员可以设计一些别开生面的班队会,比如:《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主题班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究竟要比什么?是比学习,还是比吃穿,是比进步,还是比浮躁。

3、定期组织家长培训。

学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有计划的给家长做培训,让父母们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就像一面镜子,潜移默化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帮助他们端正自己的行为,以身立教。

4、正确引导。

教师要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耐心教育,遇到棘手的事情,多做调查,以豁达乐观、奋发向上、勤俭节约的精神教育学生。重过程,抓细节,常教育。

第8篇:高三学生后期心理浮躁的八大表现及相关处理措施

(2011-02-16 21:15:25) 转载▼ 标签:

教育

高三学生后期心理浮躁的八大表现及相关处理措施

高三学生后期心理浮躁的八大表现及相关处理措施

1. 听不进父母、师长的劝告,怕听父母讲话,更怕父母的话题提及学习、高考,把父母的关注看成是自己心理压力的的来源。

2. 拿起书本似乎觉得什么都会,一目十行,半小时可以读一册书。合起书本,头脑一片空白,又觉得什么都不会,沉不住气,更静不下心。

3. 做定时练习没有整张试卷的感觉。难题不想做,不试着去从各方面去思考,不努力从课堂上、从已往练习中去寻求突破口。要么问同学,要么随手一丢。容易的题目只想一下子就得出结论,不完善过程,答题不彻底。

4. 总是感叹时间过得太快,在大脑中把高考日程提前,虚拟考试结果,过早地预支痛苦。一看时间就急躁,一看书就睡觉。

5. 自习时容易分散精力,不主动克服困难,坐不住。总有原因下位,出教室,找问题与同学讨论。

6. 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对周围的世界特别敏感,特别在乎别人的言谈与评价。 7. 有目标,有良心,但怕困难,无信心。

8. 精神委靡,听课精力不集中。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声音或大或小,或尖或细。把听课的乐趣放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上,否则我行我素。 克服心浮躁的措施

1.绝不能五分钟的热血,而应切实做到:落到实处,持之以恒。不要成天憧憬未来,而应既定目标之后就忘掉,把全部的精力和意志投入到行动中去,“功到自然成”。

2.多与老师谈心交流,不与老师对立。爱我们的老师吧,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爱他(她)所教的学科,才会从他(她)那里学到真正的东西。

3.与同学们一道并肩战斗,共同合作,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比其他关系更重要,更现实。同学关系是不可选择的偶然组合。好的同学关系是人的幸运,坏的同学关系是一种慢性的折磨。同学关系是一种竞争的关系,但是在超过你的同学面前,你不必自卑,不必嫉妒;在不如你的同学面前,你也不必趾高气扬。好的同学关系是良师益友。在你消沉的时候,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会善解人意,更会伸出一双援助之后,给你雪中送炭。

将同学关系形容为如水的君子之交,亲密的兄弟关系,抛弃利害的友情,应该一点也不为过吧

不必同悲同喜,但需同舟共济。

4.热情、兴趣永远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学习也好、做事也好,没有热情、没有兴趣,是永远也不会有好的成果。有的同学为什么对任何事情都是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呢?为什么总是精力不投入呢?为什么一个年轻人却是老态龙钟的模样呢?

让李敖的诗句为我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黑暗的隧道终将凿穿,

万仞的高山终要爬上,

待到百花凋谢时,

我归来开放!

第9篇: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由于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是一个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而且又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所以中学生中出现的不正常心理状态很多,诸如狂想心理、害羞心理、性心理等。对此,教育工作者应掌握和理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面对人生,

面对挫折,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一)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1、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心理矛盾 。

在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很好解

决,将不利于自我意识的确立和.个性的发展。这些矛盾主要表现为: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由于初中生生理发展迅速,促进了中学生心理的成熟。这个时期的孩子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独立自主性发展很快,他们极力想争取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和新的权利,想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这个年龄段被称为个体发展的“心理断乳期"。但是,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还不够成熟,主观愿望和成人感与客观实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个方面对成人还有较大的依赖性,所以,中学生常处于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互矛盾的状态之

中。

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不同步的矛盾

中学生显得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参加各种活动的需要较为强烈,但他们相应的能力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两者互不适应的矛盾如果适度,会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否则会出现各种消极后果。例如,有的学生若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而导致活动失败,就很轻易产生挫折感,从自信甚至是

自负走向另一个极端——自卑。

交往性与心理闭锁性的矛盾

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交往需要很强烈,渴望与人交往,希望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帮助和理解。但是随着内心世界秘密的增多、自尊心的增强以及个性的明朗化,他们越来越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心理闭锁性,即不愿将自己的秘密、体验轻易告诉别人,从而构成交往性与闭锁性之间的矛盾。

中学生们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通常是寻找朋友或者记日记。

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中学生大都对未来有无限的憧憬和美好的向往,常常想像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理想我”。但是中学生的想像中幻想成分居多,他们的“理想我”往往脱离实际。因此,他们的“理想我”与“现实我”往往相差悬殊,两者常处于矛盾之中。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教育

与引导中学生客观地认识现实,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

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的矛盾

中学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促使他们性意识的觉醒并日趋强烈,而如何处理与异性关系的能力尚处

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常见的问题 .

中学生自我意识虽然趋于成熟,但这还是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已经比较成熟,也可能存在明显或不明显的缺陷。归纳起来,中学生自我意

识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幼稚性

自我意识的幼稚性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他的年龄不吻合,似乎还停留在孩童时期。这种幼稚性表现在自我认识上处于模糊、笼统、简单的状况。例如,有的中学生在自我角色认识方面能知

道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教自己的老师的学生,却不能理解自己与其他亲戚、其他老师的关系,在社会上更不知道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因此,总是出现学生或孩子的角色行为,似乎永远长不

大。

在自我评价方面,有的中学生还只会用教师或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也没

有将教师或父母的评价内化为自己的评价。

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反映为起伏不定。昨天因为某同学要与自己一起回家觉得他对自己好,很高兴;今天那位同学又要与自己一起回家,觉得他是把自己当小孩看待,似乎是为了保护自己,

感到自己受了侮辱,很生气。

在自我期待方面有的学生更是一天一变。第一天要当作家,第二天想当演员,第三天又认为当

医生很崇高。

此外,自我意识的幼稚性在自我控制上还表现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环境的要求,随意性大。有的孩子常常是刚捶胸跺脚地下了决心,转身就忘得干干净净。他们每天都要下同样的决心,同样每天都可以找到可以原谅自己没有做到的理由。幼稚性的基础是依赖性与缺乏自信。

超限性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反映出他们正迈向成熟,为走上社会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作了准备。但是,如果有些特点有了超限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就像真理过了头就成了谬误一样,过度地关注自己往往给人自我中心、妄自尊大、自私自利等不好的印象。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超限性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敏感。处于青春期的少年由于生理上的发育,体态上的变化,初中生对自己比较敏感。这有利于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构筑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如果过分敏感,对外部刺激就会由于应接不暇而出现焦虑与紧张。自我意识的过度敏感主要是察觉他人对自己态度的敏感,及对自己生理心理变化的敏感。过度敏感的学生会察觉到别人不注意的细微变化。他人一瞥的目光,一皱的眉头,一抿的嘴唇,都会引起他许多联想。例如,有位初二女生,一次在上课时肚子气胀,排了气。在她听到声音,也闻到臭味的同时,觉得周围人都在看她,尤其是有好几位男生。她觉得非常难堪。回家后细想,排气是因为吃了食物,要不排气最好不吃饭。从此,她果真不吃饭,直到被送医院打点滴。后来班主任在了解情况时才发现,其实没有人知道她曾经在课堂上排气。其他一些情况,如有的学生因为脸上出现了青春痘,老师在课堂上多问了几句,或走近熟悉人群时他人的谈话戛然而止等等,都会敏感到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度敏感的基

础是过分的自我关注。如果再加上过多的思虑,就容易形成多疑的个性。

(2)过度独立。独立性的发展本是孩子长大的必然趋势。从小学高年级起,许多学生不喜欢成年人唠叨的嘱咐;也常有将自己的小秘密锁进抽屉里不愿让人知道的;不愿父母打听自己接到的来信或电话;外出活动宁可与同龄人一起,不愿与父母同行。这正像小鸟翅膀长硬了要展翅飞翔一样,是长大了的一种心理需要,这对将来走上社会独立生活十分有益。因为只有在独立活动中才

能深刻地获取积极的经验或消极的教训。

然而过度独立就具有消极性甚至危险性,有的甚至会造成终生遗憾。因为过度独立表现在拒绝成人的任何积极建议,排斥成人的善意劝告,我行我素等行为上。甚至以逆反心理对待成人,一切都反其道而行之。有的中学生就是因为这样而成为失足少年的。父母提醒他们:不要吸烟、远离毒品、不能进游戏厅……他们却是“你越不让做,我偏要试试"。最终欲罢不能,越陷越深,以至

于违法犯罪。

过度独立的基础是过分自信、性格上的执拗及认识上的偏差。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对抗及反社会

心理。

(3)过分自尊。自尊心也称自爱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情感体验。自尊心使一个人在不利的社会环境中,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阿谀奉承,不容别人歧视侮辱。正常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自强精神相联系,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努力可以达到自己预

期的目标。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则会成为不识好歹、难辨荣辱、毫无羞耻心的人,成为表扬无用、

批评无效、难以接受外界教育的人,也就成为无法进步的人。

过分自尊的中学生很多也是过分敏感的人。在与人交往时,认为他人动作、表情、姿态的细微变化是因自己而出现的,十分警觉,若感到有损于自尊,在情绪上立即有体验,有的在行为上随即作出反应。这类中学生,如果性格是外向的,可能暴跳如雷;如果性格内向,则可能躲在一边偷

偷落泪。前者可能做出危害集体、危害他人的行为;后者可能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实际上过分自尊的中学生里有不少是自卑者,他们用过分自尊来掩盖自卑。由于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又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在交往中特别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过分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过分自尊的基础是过于看重自己的名誉和面子。为了保住一时的面子,取悦他人,

可能导致说谎,甚至做出不该做的害人害己的事情。

(4)过分自责。自责与内疚很相似。但是自责内容的范围比内疚宽泛,对自己的外貌、智力、由于不满意而产生自责。内疚则常由于出现不道德的行为,甚至出现不道德的念头而受到自己良心

上的责备。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对自己的责备。

正常的自责体验有助于消除缺点,改正错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可贵的品质,是自我控制的重要基础。这种自责体验在一个时期中感到痛苦,随着对自己出现问题原因的认识,随着对自己改

正错误信心的认定,这种痛苦会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回到自尊、自信的状态。

但是,过分自责却是消极的。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有的中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长时间地进行自责,因而在心理上长期受着折磨;第二种情况是即使错误缺点很轻,中学生自己却反映强烈,产生严重的自责心理,有的学生由此出现不能自控的自我伤害行为;第三种情况是很多中学生对自己偶然的错误缺点夸大为整体的、甚至是品质性的错误、缺点,对自己全盘否定,划入坏人范围,从而出现自我惩罚的行为;第四种情况是有些学生把本不属于自己的错误缺点归咎于自己,总认为是自己不好,使自己长时间地陷入自责的痛苦之中,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过分自责的基础是认识偏差与思维方式的不科学、不合理。

(5)过分的自我表现。只要社会上有两个人存在,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向他人表现自己。中学生希望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在他人面前充分显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以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与钦佩,树立威信,这本是无可非议的。这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在介绍自我、推销自我时也是十

分必要的。这本身也是自我力量的显示,是自信的反映。

然而在很多中学生身上常常会出现过分自我表现的现象,他们不讲场合、不分时间、不辨对象地出现表现自我的行为,或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某些人或某人在场,就会情不自禁地表现自我,出现不应该出现的行为。其结果,不仅不能提高威信反而成为他人的笑料。如果这个学生又是自责心重的人,在他一旦感到自己行为的失当后,立刻会产生严重的自责体验。过分自我表现的基

础是自我中心与渴望他人对自己的关注。

(6)过分的自我掩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掩饰自己的弱点、劣势。化妆、美容、挑选适合自己体形的服饰,就是一种自我掩饰。这不仅可以增强自信,也给他人愉悦的美的感官享受。在人际交往中也会表现自我良好的掩饰。例如,看到好朋友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弄坏了,虽然心痛极了,但是,看到他已经很难过,自己可能会说不要紧,它本来就是坏的。用自我掩饰来安慰他。在拥挤的环境中或在激烈的活动中难免磕磕碰碰伤害了自己,即使很疼,知道他人是无意的,会自我掩饰说:没事没事,没关系,不疼。这种自我掩饰表现出对他人的宽容,对他人的理解,是

一种良好的品质。

过分的自我掩饰则是出于担心别人窥探自己的内心活动,时时事事都想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自己实际的行为动机,生怕别人了解自己不愿或尚未暴露的弱点。由于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他们常常会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和体验加以掩饰。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取悦教师和家长,经常编造谎言,在待人接物时行为上常常畏畏缩缩,心理上则处于经常性的焦虑

状态不能自拔。过分自我掩饰的基础是缺乏自信与过分自尊。 。

(7)强烈的无能体验。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也是各种能力获得的过程。在一种能力获得之前,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伴随“我不会、我不能”的焦虑。经过学习,自己感到了进步:懂了、会了、能了,心理也就平衡了,焦虑也消除了。在新的任务面前,可能又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和焦虑,

通过问题的解决,又得到了消除。每个人就是这样获得进步、获得发展的。

具有强烈的无能体验的中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出现严重焦虑,还没有认真学习和认真思考,马上作出结论:我不能。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只要想一想就能回答。但是,有强烈无能感的中学生想都不想就认为自己根本没办法回答。这样的学生在新任务面前总是畏畏缩缩,不敢言语,思维活动也越来越贫乏,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又导致了他更强烈的无能感,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有些学生无能体验的产生不是全面的,而是在某一方面的。强烈

无能体验的基础是自卑,是缺乏自信。

案例1: 一名姓钱的初一学生前来咨询说,我在班上学习很刻苦,经常拿第一,如果有时当不

了第一。就感觉会被别人说而感到很难受,我该怎么办呢?

分析:少年对别人关于自己的评价特别在意,如果有人评价不合事实或者不公正就会引起某种愤怒情绪。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一般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因而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偏高,对别人的评

价往往吹毛求疵,为此,要引导学生能合理的评价自我。

二、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

(一)、厌学问题

1、厌学的表现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学习成绩好坏对自己未来发展和理想实现并无多大关系。并且,他们一般认为自己学习能力低下,丧失学习自信心,把自己看成上学习的失败者,这种消极的自我认识,是学生厌学的内在原因之一。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常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活动。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中,一般不愿意做作业,不认真听讲,只是在教师和家长的压力下

勉强学习,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的是恐惧厌恶

2、厌学产生的原因

(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社会劳务市场的不完善,使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

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作业搞题海

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双休日及节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自身的因素

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

产生厌学心理。

(二)、学习疲劳问题

1.学习疲劳的表现

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它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的是情绪烦躁、注意力涣散、思

维迟钝、反应缓慢等现象。

目前,中学生中学习疲劳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表现是:大脑反应迟钝,头麻木或者疼痛,注意力分散,思维滞缓,情绪沮丧或烦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学习疲劳有暂时性学习疲劳和慢性学习疲劳两种。暂时性学习疲劳通过休息、睡眠可以消除,慢性学习疲劳消除需要花较大力气。

1. 导致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

造成学习疲劳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

(1)、学习负担过重。这里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有的老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是按有关部门的要求留家庭作业,而是经常搞“题海战术”、“学习大运动量”,使孩子疲于应付。而有些家长出于望子成才心切,还自行给孩子层层加码,完成老师留的作业之外,又加些练习,或者在双休日给孩子报了一个班又一个班,认为“听总比不听好”。就像吃饭一样,天

天吃得太多,还一个劲儿往里塞,胃能不疲劳吗?

(2)、学习方法死板,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孩子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照猫画虎,没有认真开动脑筋。学习没有一定之规,忙忙乱乱。一次学习时间过长,超过脑力限度。经常开

夜车,效率不高,磨蹭太长时间,造成睡眠不足,脑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3)、缺乏学习兴趣。对某一科甚至某几科的学习不感兴趣,听课不爱听,作业不爱做,但是又必须完成作业,只好硬着头皮做,既造成生理疲劳,更造成心理疲劳。学习无愉快可言。

(4)、脑营养不足。脑力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必须保证营养,高蛋白、维生素、充足的氧气是不可缺少的。即使吃了高蛋白,趴在桌子上时间太长,呼吸短浅,氧供应不足,也会使大

脑疲劳。

(三)、考试焦虑问题

1、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它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识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

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其症状主要表现为:

(1)、情绪激动、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

(2)、感知障碍,如视听困难,感受性降低,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3)、注意障碍。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4)、记忆障碍。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

(5)、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

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

1、个体的自身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1)遗传素质。现代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酶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着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特点,从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由于每个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人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人,对刺激环境极易

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人即便对较强的刺激,也许只产生微弱的反应。

(2)认知评价能力。考试能否引起中学生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个体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个体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识程度,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及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价。一个高中生如果把高考看作是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唯一出路,并且对自己应付高考的能力估价过低,其考试焦虑水平必然过高。如果一个高中生将高考只看作一

种升学就业的途径之一,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焦虑水平便不会很高。

(3)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刻苦努力,基本功扎实,复习全面,准备充分的学生,自然会信心十足,考场上也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自控力强。否则,便可能会信心不足,情绪

紧张,坐卧不安,焦虑加剧。

2、外部因素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影响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现在的中学生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有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说:“我害怕看到父母期待的目光,我怕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使他们失望”。还有些家长不仅期望过高,对孩子的要求更高,使孩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虑情绪。另外,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几天一大考,每天一小考,一味地重分数,排名次,使一些中学生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之中。此外,由于社会的竞争压力,因而拥挤在升高中、上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给学生参加重要的考试带来了严

重的精神压力

案例1:王X,女,15岁,某校初中三年级学生.因临近中考,出现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差。该生出生于教师家庭,自幼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倘若考试偶尔失误,就要受到严厉惩罚.从小学起,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全年级前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近一个多月以来,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家长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最近经常啼哭或发脾气,并拒绝上学,拒绝

参加中考。

案例2:某男生,上初中( 非重点中学)时,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又是一班之长。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高中,他非常兴奋和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他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

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上述二个案例都属于考试焦虑,有着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三位当事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一心期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二是三位当事学生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均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并伴有不良躯体反应。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好、心理素质欠缺的学生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这类焦虑者的辅导主要是为其减压,帮其卸掉沉重包袱,树立自信。一方面应帮助其对自己提

出合乎实际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应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其意志行为。

上一篇:qcc品管圈培训心得下一篇:红楼梦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