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

2022-09-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1 常见的心理障碍

1.1 畏惧心理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说得少,表现的机会也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不敢表现自己的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1.2 畏难心理

传统教学中, 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于等老师讲,而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解决。“不牵”则“不达”这种畏难心理。

1.3 从众心理

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所以在学生中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他们对同学的发言往往不作深层次的思考,不去寻求其他答案或解法。这种从众心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1.4 崇师心理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权威者。在学生的眼中,老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种崇师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拦路虎、绊脚石。

中学生产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教师、家长、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中学生自身的因素。具体地讲,存在的影响因素有:(1)“应试教育”大气候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题海战术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忙于应付;(2)对素质教育缺乏科学的全 面的理解 ; (3) 教育质量 评估体系 和标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4) 数学学科价值还未真正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所认识;(5)教法单调死板,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 活性 ;(6)学法指导不够 ,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等等。

2 应采取的对策

如何引导中学生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增强数学教学的吸引力? 这是数学教法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领悟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进而爱学、乐学、会学、学好。

2.1 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与内在需要的人。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真诚地爱护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觉得老师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长者,又是一个能帮助自己的大朋友。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克服学生畏难心理,使学生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与教师论理,敢于自己动手寻求知识,敢于向一般性的解题方法提出挑战。

2.2 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

选择适合于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下列几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

(1)小组合作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与整体教学相比 ,在时空上更占优势,能提高单位时间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度,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能力、学习水平或其他因素,分成若干个同质小组或异质小组。还可以根据情况按问题、兴趣临时组合。小组的主持人可以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让每个人尝试、体验主持的快乐和责任,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培养能力。

(2)活动式教学。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只有在活动之中 ,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才可能主动地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也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地学到知识。他的理论为我们的活动课提供了指南。活动既可以分班级活动,也可以小组活动,根据活动内容采用竞赛式、文艺式、游戏式等。

2.3 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式教学而提出的。它有三个特征:

(1)教学内容的开放。即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 ,而且还延伸到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贴近实际生活。

(2)教学时空的开放。开放式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四十分钟,也不仅仅局限于所在的教室,教师可以让学生把数学问题带回家去,带回实践中去,与同学讨论,与家长讨论,也可以自己查找书籍。同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去上课,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信息交流的开放。信息交流的开放可放开学生的手脚 ,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4 改革单一的评价机制

(1)评价内容的扩大。评价的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 ,而且要评价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主动学习的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组织能力等等。评价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从多方面加以考查。

(2)评价手段灵活化。以往评价学生都是通过试卷从书面考查学生,因此,评价学生时,应采用多种灵活的手段,如通过谈话、活动、座谈、表演等来评价学生,这比单一的试卷考试要全面得多。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教学中 ,我尝试用“自评、生评、师评”三种方法于一体的评价机制,收到较好的效果。可以通过书面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谈话、座淡会的形式来进行,这样既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总之,数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对于人的素质和自我修养的形成是不可替代的, 作为教师应帮助高中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对数学的学习永无止境。

摘要:中学数学尤其是高中数学,难度较大且逻辑性较强,往往会使部分中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甚至厌烦的心理。如果这样持续下去,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习。升入高中阶段,可以把数学的学习当作一个新的起点,要想学好数学其实并不难。笔者就如何解决学生学习数学中存在的为难情绪,怕学数学的心理障碍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学习,心理障碍,消除

上一篇:加强医院制度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下一篇:管理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