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精选5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1近代之前的民族医学阶段的性学发展在从猿到人的漫长进化历史过程中,人类的性系统和性功能逐渐发生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为性交的面对面方式、动情期的消失和人类特有的无限丰富的性活动方式。灵长类之前的所有动物和非人灵长类都采取后进入性交方式,它阻碍了两性的亲昵行为并削弱了雌性的性高潮。

第一篇:农业发展与展望论文

循环农业内涵、理论发展与展望

摘 要:发展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对其概念、内涵进行了梳理旨在把循环农业的思想更充分地应用在实际生产中。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定义、特征、原则与理论基础等,结合国内外循环农业的制度创新和机制研究,分析了循环农业的参与主体、结构层次、技术支撑和法律保障等。研究和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来指导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农业,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2014-0725

0 引言

自从循环经济思想传入中国以来,政府和学术部门就引起了高度重视,纷纷将其融入到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探索热潮中。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也因此获得巨大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循环经济的思想应用于农业领域,研究成果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他们分别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区域出发,对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农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方面贡献了诸多借鉴。毋庸置疑,循环农业在理论内涵方面的研究,对于指导中国的农业牛产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1 循环农业的概念

1.1 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发展

关于对循环农业的定义,可谓百家争鸣,目前还没有较明确、统一的结论。作为一个新生概念,循环农业的理论来源于循环经济理论与农业结合后的发展进程。随着时间的发展,通过与生态学、经济学等理论的结合,逐步成为了一个较为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在此,笔者将不同学者的概念精髓总结罗列如表1。

1.2 循环农业的定义归纳

笔者将循环农业的定义进行了归纳:借助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清洁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产业链延伸理念等,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和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优化并调节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避免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免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使农业牛产活动真正纳入到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循环农业的原则

循环农业的原则同样来源于循环经济,由最经典的“3R”原则发展到现在的“4R”原则、“5R”原则等等,版本繁多。现将极具代表性的几个原则标准介绍如下。

2.1 “3R”原则

最早提出遐迩闻名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发展局的前局长拉德尔女士带领下专家们研究而出。循环农业同样是建立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基础上的。详细展开如下:

2.1.1 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Reducing)针对总流程的输入端。以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为宗旨。具体是指在农业牛产全程乃至农产品牛命周期(如从田间到餐桌)中减少稀有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并减少废弃物的产牛量,从而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例如,种植业通过有机培肥提高地力(如利用沼液沼渣灭虫施肥等)、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为节水、节肥、节地、节种、节药、节电、节油、节柴(煤)、节粮、减人(减少从事一产的农民),即“九节一减”。

2.1.2 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Reusing)针对总流程的中间过程。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用品污染。具体是指农业资源或产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例如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冲洗畜禽等等。

2.1.3 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Recycling)针对总流程的输出端。通过把废弃物资源化以减少末端处理量。具体是指将生产或消费产牛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例如秸秆还田。

2.2“4R”原则

循环农业的“4R”原则有多种版本。

2002年,陈锐等在“3R”的基础上增加了以农业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的“重组化原则(Reorganize)”原则。

2005年,崔和瑞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遵循的“4R”原则,即在“3R”的基础上增加了“再回收(Recovery)”原则。

2007年,高旺盛在设计“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模式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时候,提出了“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和可控化”的循环农业发展“4R”原则,增加了“可控化”的原则,内涵是可控制有害生物和污染物。

针对不同的原则定义,在2010年4月的循环农业“十二五”重大工程项目顶层设计讨论会议上,与会专家建议,针对中国的粮食问题以及不同地方农业购买性资源的投入水平的迥异,把“减量化原则”改成“适量化”原则。至此,循环农业“4R”原则“适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和可控化”基本成型。

2.3“5R”原则

关于“SR”原则,同样众说纷纭。刘静暖提出,应在实践中加上资源的再牛性(Repreduce)原则和替代性(Replace)原则这2“R”,成为操作性更强的“SR”原则。再生性原则是指在资源的使用中,对可再生资源要在能够保证再生的前提下使用,使资源的消耗速度不高于资源的再生速度。替代性原则是指对不可再生资源应寻求替代性资源,也即开发新的资源。

2005年3月26-30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思想者论坛”大会上,中国著名学者吴季松教授参与了国际循环经济理念从3R向5R转变的研讨,会上提出了5R循环经济的新思想,并获得一致赞同,从此循环农业的发展也有了崭新的指导原则。SR理念在传统的3R理念中新增了“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两原则。再思考原则就是一反旧的经济理论,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要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加大监督力度和管理水平;再修复原则是指不断地及时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生态系统,建立牛态补偿机制。

比起原有的3R理论,SR理论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拓展和升华。它不只包涵了循环农业在实践中的规范,还在理论水平上对循环农业进行了指导和完善。

2.4 其他原则

此外,在践行循环农业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保育土壤原则、因时因地制宜原则、统筹协调原则、资源合理流动与最佳配置原则、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以及综合治理原则等。

3 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

在农业领域,随着农业发展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以替代现代化常规农业为核心的“替代农业发展理论”,涵盖了有机农业理论、生物农业理论、生态农业理论、低投人农业理论、自然农业理论、再牛农业理论、持久农业理论等等。尹昌斌等认为循环农业不仅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同时它又是一种产业形态,其过程与管理应该遵循产业经济学相关原理。综上所述,笔者将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梗概,详见表2。

4 循环农业的层次结构

根据不同的规模,将循环农业划分为3个层次:

规模最小的是家庭层次。这种层次体现在结合农民的庭院种植、养殖和牛活废物等等,通过沼气工程将资源循环利用。

其次是乡村、园区层次。以村镇为单元,将农户的秸秆残留、生活垃圾、畜牧粪便等等统一回收处理,资源化,建立农村清洁社区。循环农业园区方向拥有着更广阔的前景。中国较为成功的代表有:江苏省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雁门关生态畜牧区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多功能联动的农业园区模式等等。

最大的是区域层次。就是将农、林、牧、副、渔与相关加工业紧密耦合起来,从而达到产业链的延伸与产业结构的优化。

另外,从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的角度来看,吴天马将循环农业较为系统地分为4个层次:产品生产层次、农业产业内部层次、农业产业间的层次以及产品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层次。从侧面反映了循环农业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的减量化、资源化等理念。

5 循环农业的保障体系

5.1 循环农业的技术支撑

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丰要分为5类。

5.1.1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是循环农业所依赖的核心技术。就是对牛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甚至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它不仅包含了清洁能源和清洁的生产过程,还有清洁的产品这一方面。

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创新,农业清洁生产遵守循环农业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生产和使用“绿色”农用化学品,同时借助GIS等技术提高它们的利用效率,遵循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方针。

5.1.2 能源开发及循环利用技术 大力开发牛物质能源,充分利用地层新能源技术,逐渐由高开采、高排放、低利用向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转化。

5.1.3 废物利用技术 将农业废弃物和牛活垃圾回收分类并进行资源化处理。这里具体指的是农业废弃物的“四化”利用:结合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实践成果,对于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废弃物(例如畜禽粪便、人粪尿和秸秆等)采取能源化、材料化、肥料化和饲料化4种模式。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秸秆的能源化和饲料化以及人畜粪便的沼气化和肥料化。

5.1.4 污染治理技术 通过环境工程技术来净化牛产过程末端所产牛的废弃物来实现污染控制,从而达到控制污染的目的。

5.1.5 定量分析技术在国内,循环农业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HDP法(人文发展指数法)、BPEIR模型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类分域评价法、可持续发展评价法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5.2 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

5.2.1 国外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 德国曾经是化肥、农药的生产和使用量最多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展循环经济立法的国家。自从循环经济的理念诞牛以来,德国对农业生产的全过程都以循环经济为指导思路制定了法律法规,无论是水、土壤、大气还是耕作制度、农产品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各个方面都加以规范。同时,德国的法制建设也走在世界前列。在1978年宣布“蓝色天使”计划之后,德国制定了《废物处理法》和《电子产品的拿回制度》。为禁止农民于每年11月15日至来年1月15日在农田施用厩肥,德国又于1989年正式立法,同时在政府补贴上向生态农业倾斜。进入可持续发展时代后,遐迩闻名的《循环经济和废物清理法》于1994年制定出来(1998年修订),把循环经济思想推广到所有的牛产部门。之后,德国先后制定了《垃圾法》、《联邦水土保持与旧废弃物法令》、《森林经济年合法伐木限制命令》、《持续推动牛态税改革法》、《森林繁殖材料法》和《再生能源法》等等。

美国的立法注重防患未然、未雨绸缪。它早期的农业环境立法包括农业法中的土壤银行计划、耕地保护计划、《废弃物处理法》、《土壤保持法案》、《国家环境政策法案》、《资源保护与回收法》等等。1990年,美国又将《污染预防法》中规定的“尽最大努力预防或削减污染源”作为了一项国策。在固体废弃物管理方面,美国《综合环境影响、补偿和责任法》和《资源保护与回收法》两部法律对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是世界上比较完备,它的发展模式为三个层次,即基本法统率综合法和专项立法。第一层是日本的基本法,由《环境基本法》、《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和《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计划》构成。他们明确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原则等等,规定了组织者、参与者所承担的责任、义务。第二层是《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和《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两部综合性的法律。最后,1995年至2000年期间,日本结合不同产品的性质制定了五部专项立法,依次有《促进容器及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和《绿色采购法》。为调动举国上下都参与建设循环型社会,日本政府颁布了《环保商品购买法》和《循环型社会白皮书》并率先购买和使用环保商品,进一步增进国民观念的深化。

瑞典最早的有关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在1970年左右便开始制定。到20世纪末,《农业环保法》的出台较为系统地规范了其循环农业的牛产操作。此法不但明确了“污染者补偿原则”、节省原材料和能源的“生态环境原则”,还规范了水、肥料、农药等的用法、用量,强调了官方的监督作用价值。

西班牙的农业环保法制化自1989年展开序幕,标志是当年通过的《生态农业属名条例》。通览该国的法律法规,囊括了欧盟法、国家法和地方法3个层次。因此,西班牙既要严格执行欧盟的法规,也要将其作为本国法规的制定依据。举例来说,西班牙对来自牛态农业与牛态牧业的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进口等方面的规定就是参考欧盟的标准。

5.2.2 中国循环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 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将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理念纳入了议事议程。至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制定了10余部环境保护法律和20余部资源保护法律,包括《水法》、《水土保持法》、《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和《清洁牛产促进法》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其中在《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循环经济”一词得到了明确使用。其对于清洁生产措施的规定以及《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规定“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危害性、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置固体废物的原则”体现了循环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牛产过程洁净化、废物循环再牛化的特点。同时,《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支持中国循环经济的建设并将其作为中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循环经济促进法》,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的框架构建对于指导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第一条明确了将缓解中国当下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宗旨,提出将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这三方面统筹协调起来。然而,中国的立法尚不健全,例如,中国只是在《森林法实施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退耕还林条例》等行政法规中涉及了循环农业方面的相关内容,但是专门的关于循环农业的行政法规呼之欲出。

6 循环农业的前景展望

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不管是发达国家的“石油农业”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都没能摆脱农业牛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残酷现实。这些农业模式虽然能够快速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牛态环境的损害。由此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与农业发展方式的不当都是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随着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问题愈演愈烈,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从而大幅度延缓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研究并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农业生产,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坚持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可控化、废物循环再生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大众消费绿色化,追求生态系统服务的持久力、最大化,是当前面临的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中国农业发展也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必然选择。

作者:胡晓欢 王雪超 董孝斌

第二篇: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 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绿地匮乏、生活节奏快等诸多问题的出现,那些温馨、舒适且具有情趣的乡村生活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喜爱。基于此,论述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通过对休闲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进行对比,了解自身发展中可提升的空间和不足,提出对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 乡村;休闲农业;发展;展望

1 我国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关系

1.1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通常分布于都市圈或度假区周边,多位于城郊、乡村区域,是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将观光旅游、生活体验、农业生产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型产业。作为以农业为基础、休闲为目的、服务为手段、城市游客为目标,将旅游和农业结合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需要融合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在国内尚属于新兴行业,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潜力大、前景广的特点。

1.2 传统农业、现代化农业

传统农业是我国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产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相比具有较多不足,例如:生产效率低、农业附加值低、管理水平低、浪费劳动力、产业结构不完善和市场信息不畅通。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处于传统农业的阶段。虽然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化农业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1.3 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关系

休闲农业的发展通常依附于传统农业或现代化农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休闲农业发展于传统农业之后,其中大量留存并融合传统农业的设施和生活、生产方式,使参与者得到体验的同时了解到中国传统农业的历史与文化[1]。随着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开展运营管理,不但可以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减少运营成本、增加农业附加值,还能为参与者普及现代化农业知识。

2 休闲农业在国内外的发展

2.1 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

中国的休闲农业最早出现在台湾地区,20世纪70年代台湾大力扶持休闲农业发展,逐渐显现规模。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首先开展荔枝节,逐渐从最初招商引资为目的的节庆转变为市民参与的采摘节,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8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以农家乐、度假村为代表的乡旅形式大量涌现,乡村旅游得到快速推进。2001年,国家旅游局制定《农村旅游发展指导规范》并公布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进一步推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2002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对农业旅游的规范化提供依据。2011年,农业部发布《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作为我国首部与休闲农业相关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农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目的加快、加强、推进休闲农业的建设。2016年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中提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其中再次提及推进创意休闲农业。这标志着我国乡村休闲农业将会在今后达到新的高度。

2.2 休闲农业在国外的发展

国外的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观光阶段、度假阶段、租赁阶段。

2.2.1 萌芽阶段

20世纪初为休闲农业的萌芽阶段,在当时没有特定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建筑,参与者只是单纯地到农民家食宿休闲并参与相关农业活动,欣赏田园风光,借此离开城市的喧嚣,在乡村安静舒缓的氛围中得到放松。

2.2.2 观光阶段

20世纪中后期为休闲农业的观光阶段,这不仅仅是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而逐步出现了以观光为职能的观光农园、观光牧场,它将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与乡村的农业生产与农业作物想结合进行经营管理,是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融合与交叉。

2.2.3 度假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度假模式已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的涌入,场地管理经营者在场地内大量建设用于休闲、娱乐、养生、住宿的度假类建筑与设施,丰富并扩展了场地内的度假功能[2]。

2.2.4 租赁阶段

租赁阶段属于新型的经营模式,目前主要出现在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少数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管理者将大块的土地划分成小块出租给个人、家庭或者团体,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对自己的土地进行管理,在使参与者体验性增强的同时,也使经营者增加盈利的同时拥有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3 休闲农业的运营方式与开发模式

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大中型城市和景区为依托,农业为载体,但在休闲内容中并不局限于农业生产和田园风光,而需要将生活方式、文化体验融于其中。休闲农业的经营方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集体经营型、企业带动型、个体经营型,按照其开发模式可分为乡村田园型、农家乐型、科普教育型、民俗风情型等。

3.1 运营方式

政府主导型是由政府负责出资组织农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地区环境,搭建平台并出台相应互利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個体入驻项目区进行项目运作,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科学的休闲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经济效益。

集体经营型是充分利用土地集体所有统一规划的优势,通过产业升级发展休闲农业,带动乡村集体经济的收入。

企业带动型是以在资金、技术、管理、影响力等方面有较强的企业为龙头,由企业提供技术资金、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农户提供农产品和土地资源,形成“企业+农户”的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管理。

个体经营型是以农户为个体,农户利用自家房屋、庭院以及周边的田园景观,吸引周边区域的游客来此消费,提供食宿、娱乐、体验、观光等活动方式,具有价格经济、运营简单、成本低廉、组团经营的特点。

3.2 开发模式

乡村田园型的发展模式以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方式、特色农产品为元素,结合农田、果树、花卉、渔业、牧业等产业开发体验性的休闲旅游项目。

农家乐型的开发模式充分利用乡村的民居,由村民、企業或个人将房屋改造成民宿,是集吃、喝、玩、乐、住、游和购为一体特征。

科普教育型是利用农业园区、农业博物馆等场所,普及农业知识,让人们了解并学习相关农业技术。

民俗风情型是以乡村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传统文化、古老村落相结合开展休闲旅游活动[3]。

4 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4.1 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缺乏整体规划与布局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休闲农业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科学的规划需要结合当地的现状结合: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等诸多学科领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深刻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土壤水源、气候条件、区位信息、旅游人群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信息后才能进行开展规划设计,只有在前期多做工作,做到因地制宜才能避免后期反复调整,并非盲目效仿、没有市场定位、胡乱布局、没有服务配套设施、粗放经营。

4.1.2 专业的管理团队匮乏

当下我国缺乏休闲农业的专业管理团队,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导致从业者管理混乱,相关部门协作困难。需要规范团队建设,从农业、观光、住宿、交通、餐饮、娱乐等领域出发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团队,对团队下的服务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整体团队素质。

4.1.3 档次较低,项目雷同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大多从业者因市场导向进入该领域,以规模小、档次低、项目雷同、缺乏品牌影响力的小型农家乐和农场为主。需要逐步加强该领域中的科普教育,增加功能丰富、互动体验感强的活动项目,深度挖掘传统文化、提升休闲农业的品牌知名度。

4.1.4 季节性强,没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传统农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由于休闲农业在观光体验中受传统农业影响,参与度会随农业的季节性波动,无法拥有稳定的经济效益。需根据不同的季节有针对性的布局,形成四季有景,也可以与农业4.0相结合运用现代农业技术解决传统农业中的季节问题,并在不同时节举办不同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活动。

4.1.5 品牌意识薄弱

我国关于休闲农业的知名品牌数量极少,要实施品牌战略必须在不断追求服务品质的同时积极利用品牌推广的营销手段,利用多种媒介让潜在的消费群体了解、接纳并喜爱该品牌,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4.2 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景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较好,但休闲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即有高原丘陵又有山川平原,在多变的自然环境中有草原、耕地山林等多种自然资源;二是中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民族也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建筑形式;三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希望前往环境优越的乡村休闲度假;四是休闲农业具有体验性强的特点,利于和企业、高校合作开展科普教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进参与者的协作沟通能力的同时使相关知识得到普及。

4.3 休闲农业实施的措施

4.3.1 结合当地文化,打造特色农场

近年大量资本流入休闲农业,尤其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竞争尤为激烈。只有与当地农业资源结合,寻找文化、审美、艺术、娱乐的差异化,行成具有独特文化氛围的空间,让参与者愿在其中参与、体验,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4.3.2 做“小而精”的农场,避免“大而全”

在农场创立初期,若想农场得到发展,首先需要学会如何生存,只有能生存下来,才有可能做大。在土地有限、资金有限的前提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眼,尽可能地做到“小而精”,在形成竞争优势后,逐步发展,切勿贪大贪全。

4.3.3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规划在农场正式建设之前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场地的分析与展望,思考如何做、怎样做的一个过程。通过规划制定计划,通过协调分步实施,让农场先运营,再逐步发展,通过资金流的运转减少管理成本和资金压力。

4.3.4 由主导产业带动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有别于大部分休闲旅游项目区,当休闲产业依附于农业时,才被称为休闲农业。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加工业,休闲农业应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勿轻易本末倒置。

4.3.5 提升服务品质,精细化管理

农场的服务可分为传统服务、体验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农场中硬件设施再好,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也很难做好。因此,需不断提升管理中的服务,多为人着想,在大方向做好的时候多注意细节。

4.3.6 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市场中农产品具有利润低、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提升收益率通常有两种措施。第一是大面积高效农业,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降成本、增产量,提升整体质量。第二种做绿色、安全、有机的生态农业,满足部分安全、健康、养生、追求品质的人群需求。此外,可以通过加工、创意,提升产品、延长价值链,再通过休闲农业及其他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吕国伟,任国柱,刘芳.美丽乡村:休闲农业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树进,陈宇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9):38-45.

[3]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119-124.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俞志成

第三篇:性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1 近代之前的民族医学阶段的性学发展

在从猿到人的漫长进化历史过程中,人类的性系统和性功能逐渐发生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为性交的面对面方式、动情期的消失和人类特有的无限丰富的性活动方式。灵长类之前的所有动物和非人灵长类都采取后进入性交方式,它阻碍了两性的亲昵行为并削弱了雌性的性高潮。当人类能直立行走,把双手解放出来之后,便逐渐步入面对面的性交方式,加上人类大脑的日益发达,人们的性活动方式和追求也日新月异。

原始女性发情期的消失促进了家庭的形成。原始人类对性既敬又畏,产生神话和神秘主义的性崇拜(性器官崇拜、性交崇拜和生殖崇拜)与性禁忌。大量史前文物和艺术品中不乏性活动的记载与描述。农业社会的四条基本性道德是:由婚姻制造的一切性活动;生殖成为性的首要的甚至惟一的目的;男性主宰性活动;由财产和地位决定性的特权大小。由此产生了“精液宝贵论”,反对性快乐的各种禁欲主义,男女性心理的差异。在农业社会中,为保护财产式婚姻形成性羞耻心和性嫉妒心,产生性信息扭曲与封闭;为保护人口增长和社会秩序形成对非生殖目的性行为和性变异行为的制裁,产生对性行为方式的硬性规定。

生物医学科学一直是性学发展的中流砥柱和核心。医学与文明一样古老,西方医哲希波克拉底(460BC~373BC)和亚里士多德(384BC~322BC)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性医学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前者提出的“行为-体液”概念可以说是现代的“性行为-激素”概念的前身;后者提出的“天人合一”则体现了自然医学模式的核心,由此而发源了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后解剖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性器官领域,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1452~1518)留下了不朽的名作,虽然其中不乏谬误之处,但它毕竟是人类第一次对性器官和性交进行相对准确的解剖学描述。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梅毒由拉丁美洲传到欧洲,于是亚麻制的阴茎套于1564年问世。据说这是英王查尔斯二世的御医康德姆(Condom)首先发明的,以后人们便把阴茎套称为Condom。那时的阴茎套并不是为了避孕,而是为了防止梅毒传染。因为列文•胡克发明显微镜并用显微镜看到人和动物的精子是一个世纪以后(1677)的事了。在1843~1844年间硫化橡胶问世,阴茎套才转变为其现代的使用目的—避孕。这也是性医学早期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

今天的性学研究可以追溯到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们,如卢梭(1712~1778)等人的博大的思考。他们在通信中谈到性关系及其恰当的社会地位问题,但这只能算是对人类本性及行为的诸多探索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如卢梭说:“人的本性是好的,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使人变坏了。”马尔萨斯在《人口理论分析》(1798)中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理论,提醒人们注意控制人口的增长,世界将负担不了过多的人口。他提倡人到30岁再结婚,这样可以少生孩子,他提倡的实际是“道德节欲”。当时的社会鼓励男子在功成名就、有钱有势时再考虑婚事,一个男子过了30岁才能得到性满足,这“象征”着这个男子具有令人称道的气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89)发表后,其进化理论不仅使人们对肉体形式的变化加深了理解,而且也使人们对行为形式的变化和进化加深了理解。

但维多利亚时代的性观念普遍压抑和禁锢。如人们当时认为只有男性才会在青春期到来后显示出自发的性冲动。妇女的性欲是潜伏的,不明显的,需要通过外来的爱抚才会得到激发。如果妇女不受到性的引诱,她们就可以在没有性欲的情况下度过一生。儿童则被认为是纯真善良的,没有性欲的,只有受到不良影响才会失去他们天生的优秀品质。此外,在18~19世纪,人们对手淫的谴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常认为性能量的不恰当释放会造成神经功能的紊乱。社会滋长了种种对性的神秘感、内疚感、罪恶感、肮脏感;性愚昧、性禁锢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流毒至今不能肃清。总之,在19世纪之前,各种文明和民族都没有形成严格独立的性学,人们对性问题的探讨多停留在价值观的哲学和伦理学,而性医学科学的发展则仅仅局限于生殖医学范畴。民间的性技巧和药物也是三分医术加七分巫术的混合体,缺乏独立的分析与验证。

2 性学的创始期与心理学阶段(1844~1922)

性学囊括了性研究、性教育和性治疗的广博知识领域,跨度很大。性学的三大支柱是性医学、性心理学和性社会学。不过现代性学的创始期却是以性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为代表的。有人把1844年德国医生卡安出版第一部性学著作《性心理病》看作是近代性学开始创立的萌芽,它意味着性学从生殖医学向性心理学的过渡。当时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及性病治疗学都已出现,尤其是心理学已经创始,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为性研究呼吁,性学才得以破土而出。但初创期的学者仍带着禁欲主义的愚昧,以“反性主义道德观”看待性问题,存在种种谬见。

国际上普遍认为克拉夫特•埃宾(1840~1902)于1866年出版的《性心理病》一书是现代性学的奠基之作。他是一位在德国出生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一生著作颇多,但《性心理病》无疑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书,虽然受当时舆论的影响和限制有许多段落以拉丁文写成,但这本书仍然广为传播,大受欢迎。在作者逝世之前便已增订出版到第12版。克拉夫特•埃宾在《性心理病》一书中概括了早期医学尤其是精神病学对性的研究,第一次把性的疾患独立出来讨论。由于当时的性生理学和性医学还没有巨大突破,当时的社会急需解决种种性心理现象是否属于道德败坏或犯罪,因此性学主要集中于性心理方面,尤其是变态性心理和心理病理学。又由于他是警方雇佣的医生,在书中选择的往往是一些极端病例,带有恐怖色彩,读来令人毛骨悚然。读者可能由此得出他所描述的每个人都受着性困扰的结论,认为性行为是令人可怕的。虽然他是倍受尊重的学者,但因涉及禁区仍难逃脱种种批评和指责。因受时代的局限,他对性问题持怀疑和忧虑的态度。他还支持性道德的双重标准,既强调对女性贞洁的严格要求,否则会辱没门风,同时却容忍男子的不轨行为。这种态度和观念曾影响了几代医生,也给众多的读者造成困扰。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性学的建立与当时三位德国犹太医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是被誉为“性科学的爱因斯坦”的赫希菲尔德、摩尔,以及被誉为“性学之父”的现代性学奠基人之一的布洛赫。赫希菲尔德(1868~1935)是德国医学家,早期性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他最大的兴趣在同性恋的研究,早在1896年他就用笔名写了《怎样解释男人或女人爱同性的人》一书,1914年著《同性恋》,他认为同性恋是一种自然差异。1919年,他在柏林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性学研究所,下设性生物学、性医学、性社会学和性人类文化学4个研究室。该研究所有3项特别引人注目的服务项目:①婚前咨询中心(在德国系首家这样的中心);②每周一次的公共学术交流和讨论;③医学-法律服务,提供专家证明,特别是犯罪案例。该所90%的服务项目是免费的,其收入主要依靠性治疗门诊和出版书刊。在成立1年之内,他们的免费咨询服务便积累了近2万份病例。1908年,他主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种性学杂志,独立发行了1年共12期,以后与其他杂志合并出版发行。1921年他组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性的性学会议“在性学基础上的性改革国际大会”。1928年他出版了涉及整个性学领域的5卷本《性学》。1930年,赫希菲尔德因受纳粹迫害被迫离开德国四处流亡,足迹遍及美国、日本、东南亚、中国、印度、埃及、法国等国家和地区。他在中国停留期间访问了北京、天津、汉口、南京、上海、广州、香港、澳门等城市。1933年5月6日,在希特勒上台刚过3个月,纳粹暴徒便捣毁了他的性学研究所,4天后纳粹分子在柏林歌剧院广场公开焚烧了赫氏研究所收藏的全部论文、图片和2万多册珍贵书籍,借口是他宣扬了“反德精神”,纳粹分子还把他的半身塑像抬到焚烧现场示众。以后他曾试图在法国重建性学研究所,但终以失败告终,没过多久他就客死法国。摩尔(1862~1939)是德国柏林的神经精神病医生,他虽然不如布洛赫博学,但组织能力很强。他的三部早期重要的性学著作是:1891年出版的《相反的性感受(同性性行为)》;1897年著书《性欲调查》,讨论了性欲的本质,本书对弗洛伊德有重要影响;1909年发表了第一本有关儿童性生活的书《儿童的性生活》,首次阐述了幼儿性欲的概念,此书对后来的弗洛伊德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1913年他领头成立了“实验心理学学会”和“国际性学研究会”,并在1926年10月10日在柏林议会大会议厅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纯科学的”国际性学研究大会。出席大会的性科学家包括马林诺夫斯基(著有《两性社会学》,1927)、马库塞(著有《性禁欲对健康的危险》,1910;《性欲与性行为指南ABC》, 1963)、本杰明、海尔和拉塞尔等著名性学界先驱。布洛赫(1872~1922)是德国著名的皮肤性病学家,他受过良好教育,知识面很宽,在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领域尤有造诣。他首先把社会科学引入性学研究领域,用历史学、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性的演变和现状。为了反映性学的多学科方法研究的特点,他于1906年杜撰德文词汇“性的科学”,即“性学”(sexology),1907年著《我们时代的性生活》,1912年他开始主编《性学手册大全》,实际上出版了3卷:《妓女》(2卷,布洛赫,1912,1915);《同性恋》(赫希菲尔德, 1914)。他和赫希菲尔德、摩尔等人共同提出性变态不是罪恶,而是心理疾病,甚至只是一种变异。他们一起为性教育、性改革而斗争。由于他们的努力,性学在世纪转折之际建立起来了。

除了上述性学家在变态性心理学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外,另一学术思潮是研究正常人的非变态性心理,代表人物有布洛赫、霭理斯和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与马克思、爱因斯坦齐名的三位著名的犹太学者之一。他对20世纪整个西方文化和社会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从医学院校毕业后,曾在神经解剖学和生理学实验室工作,后因经济困难改行从事临床工作。由于他勤奋好学,思维活跃,善于钻研,判断力十分敏锐,工作认真,很快取得长足进步。弗洛伊德大胆解剖自己,不断研究自己的记忆、梦幻、反应等,从中得出儿童性行为等一系列新理论,为未来的性研究人员留下了宝贵遗产。他提出了著名的幼儿性欲理论、性本能学说和人格结构论等。他在实践中创立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分析疗法,这一学说风行西方世界并统治性学领域达半个世纪之久,至今仍显示出其茁壮的生命力。精神分析学说讨论最多的是性本能,受到指责最多的也是有关性本能的内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核心是泛性论,他认为以性本能为核心的本能冲动一直受到“超自我”原则的压制。它们总想冲破种种压制去实现满足,其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各种玄妙的潜意识过程(如人的做梦、精神失常、性错乱等),变相地向外宣泄。虽然,他从生物本能出发,用泛性论来解释一切人类精神活动与社会现象的主张缺乏充分的科学和实践的依据,但是扩大了心理学研究领域,接触了梦、性心理学问题,使心理学的对象扩大了,使心理研究的层次加深了,与医疗实践更加密切相连。他提出一些独特方法和独创的许多概念均得到人们的承认。他的性心理学理论冲击了传统的、陈旧的性观念,促成人们对性采取更为开明的态度,对“反常性行为”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不再把性问题视为神秘、见不得人的事,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性科学的飞速发展。他也反复指出,文明要以人的性生活的某些限制为代价才能进步。他为什么对性问题如此感兴趣呢?这与他当时所治疗的心理疾病的临床实践有密切关系。当时的性禁锢十分严重,人们的性欲宣泄和满足受到严重压抑,于是人们在性方面遇到的心理障碍和挫折必然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弗洛伊德的论著颇丰,如《精神分析导论》、《梦的释义》、《两性社会关系》等著作均具代表性。特别是《爱情心理学》一书汇集了有关的性学论述,如弗洛伊德在1905年发表的《性学三论》就是他自认为自己所有著作中最有生命力的、集中反映性心理学问题的论著,他在书中大胆地提出了恋父恋母情结、诱惑论、阉割焦虑、两性同体、升华作用、压抑感等,他认为性功能障碍是由无意识内心冲突造成的,这往往是童年经历的折射。经他总结、说明和运用,无意识和幼儿性欲这两个术语成了现代西方极有影响的重要概念。弗洛伊德和早期的性学家们过从甚密,虽然从未参加他们具体的开创性工作,但他的论文《歇斯底里幻想和它与两性恋的关系》还是被收集到赫希菲尔德首办的性学杂志创刊号中。

霭理斯(1859~1939)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的一颗明星,曾被誉为当时“最文明的英国人。”生于伦敦,曾在澳大利亚上学和教学,后回英国学习医学。他是一个受过严格训练的科学家,他最有功于世的还是他对性心理学的研究和为性教育奠定了科学基础。他在性压制最甚、清教徒之风盛行的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勇敢地、始终不渝地同传统的清规戒律作斗争,终于突破了传统愚昧设下的重重障碍,在西方奠定了人类性学的基础。他的第一部著作《性反常:相反的性感受》在英国遇到了检查制度方面的问题,后来翻译为德文后才在德国出版(1896),在德国产生重要影响。从此,霭理斯与德国性学家布洛赫、赫希菲尔德等建立了广泛接触和联系。霭理斯从1896~1928年根据个案分析等写出《性心理研究录》共七册,对人类性行为作了客观和系统的介绍,成为性心理学的创始者之一。但其中的第二卷于1899年遭英国当局的查禁,认为宣扬了淫荡、腐化、下流、邪恶,直至1935年才得到解禁。他的工作在英语国家流传更广,对人们的性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通过他的书了解到其他社会并不支持英国维多利亚式限制种种性活动的态度。他揭示出一些令当时人们感到震惊的观点:如妇女的性欲在月经期最强烈;几乎所有人(包括女性)都有手淫经历;女性性反应的缺乏是童年受压抑的结果,也是男方的无知。虽然《性心理研究录》对医师、心理学家、学术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恐怕过于冗长。因而他在1933年所著的《性心理学:学生指南》则更为普及,一方面把新的研究成果补充进去,另一方面把“研究录”中的内容加以精简概括,使该书成为以后研究性心理学理论的重要论典。我国学者潘光旦早在1946年就把霭理斯的《性心理学》介绍给中国读者,但是这本具有非常丰富注释的译本最后被打入冷宫几十年,直到1987年才重见天日。霭理斯在周游各地及与读者的交流中搜集了数百份第一手的个案资料,他长于著述和研究,开创了性卫生学。

玛格丽特•桑戈尔被誉为美国计划生育事业的先驱,早先是一名护士,后来热衷于妇女运动。她因为目睹了那些贫穷妇女由于接二连三地妊娠和分娩,个个骨瘦如柴或体弱多病,健康状况极度恶化,所以立志降低出生率,帮助这些妇女免遭反复妊娠之苦,使每个孩子都能具有良好的生活条件,避免过多子女的出生。她创立的美国第一个计划生育诊所,第9天就被当局查封,她本人也被拘禁一个多月,她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加激起了同包括美国政府在内的反对势力斗争的热情,她终于赢得了胜利。1921年在纽约召开了全美国第一届计划生育学术会议,她向美国妇女大力宣传计划生育知识,并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使之合法化。她的顽强奋斗精神不仅赢得了美国妇女,而且也赢得了世界各国妇女的信赖和尊敬。她曾经来中国传授计划生育知识。赖希(1897~1957)是维也纳的一位医生,后来成为早期的心理分析学派的杰出人物。他因不满足于弗洛伊德对社会、政治因素的忽略,成了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异化概念应该延伸到性,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强加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削弱了性的自由的健康表达。并且,所有的神经症及人格问题都是由于完全的表达和释放受阻而累积起来的性能量造成的。1922年起,他陆续发表著作,提出性高潮能量、性高潮反射、性高潮辐射等一系列新理论。1927年发表《性高潮的功能》,首次确定“性高潮是性现象和性研究的中心”的原则,从而使性学开始着重研究正常人的正常性生活。为了弥补心理分析在政治思考方面的不足,他于1928年正式脱离弗洛伊德派并于1929年组织了“社会主义性指导与性研究会”,有的激进分子称他为性与政治自由的斗士。

3 性学的发展与行为学阶段(1922~1959)

随着人类科学探索的迅猛发展,性反应的实验室研究禁区终于被打破了,他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1878~1958),他在37岁就当上了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4年,他成为世界上最早勇敢地对性反应过程进行实验室研究的科学家,创立了心理学中的实验主义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他和女秘书合作进行的人类性行为方面的研究工作太超前于时代所能接受的范围,他的研究志向和事业心未能为妻子和世人所理解,妻子不择手段地破坏了他的实验室和资料,随之与他离婚。社会上的人们斥责他是伪君子、淫棍,他本人被法院判为“行为很坏的专家”,研究资料被洗劫一空,研究结果未能发表而不为世人所知。他的这一壮举终于在封建卫道士的激烈合围下惨败了,他本人的境遇十分悲惨,妻离子散,最后穷困潦倒地与女秘书共渡残生。华生的研究成了科学史中“被迫流产”的又一典型事例。以后汉密尔顿和戴维斯继续这方面的工作,分别发表专著,使性学中的统计学发展起来。至此,赖希理论与行为主义结合产生了性行为学。20世纪20年代涌现出不少性知识手册,其中的佼佼者是荷兰妇产科医生范•德•维尔德于1928年出版的《理想的婚姻》,成为当时的时髦读物,连续发行,在西方几乎家喻户晓。他强调了性生活的和谐是双方感情交流中的重要因素,并赞美和宣扬了性交前的爱抚、性高潮、变换性交体位、吻生殖器等性行为方式。

美国性学家迪金森博士(1861~1950)既是医生,又是画家,曾描绘了许多女性和男性生殖器官的正常与异常的图像资料。1933年他出版了《人类性解剖学》一书,1949年该书在修订的基础上改名为《人类性解剖学图谱》,以后成为这方面的世界著名的权威性专著,时至今日,它仍不失为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他在摹绘人体绘图之余还采取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收集了1200份性生活的个案资料。由于他在病人心目中树立了很高的威望,病人也能坦诚地向他敞开心扉无所不谈。虽然他的书引起社会轰动,但医学界却对此反应冷淡并怀有敌意,他在医学界遭到的失败使他付出昂贵的代价。

尽管性学研究的进程中荆棘遍地,但一代代性科学家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前仆后继,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为现代性学的发展创造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金西(1894~1956)是美国印地安纳州大学生物学教授,原系昆虫生态学家。他创造了一套特殊的面对面调查和记录的方法,取代了过去的门诊积累和实验室观察方法,最详尽、最广泛、最系统、最客观地研究了 17000多例美国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地区男女的性生活的各个方面,调查问题多达350个,521项,他的调查采用严格保密的方式,至今人们不知道他所用的密码的含义,其中仅金西本人就调查了7000例。1948年和1953年他和同行发表了两大册共800页的专著《人类男性性行为》和《人类女性性行为》。人们把金西的工作称之为现代性学研究的第一座里程碑。他的研究报告阐明了有关人类性行为的精确定义,并总结归纳了美国社会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性活动模式。虽然这不是一项随机抽样调查,但由于资料来源于正常人,许多数字还是能代表正常人群的性活动情况,因此是很有意义的。如经过对有关同性恋、异性恋的调查后,他把所有人群分为0~6的7个连续的等级,人们将分布在这一连续体的各个不同的位置上。他的调查报告表明美国白人中有37%的男子和13%女子在青春期以后,有过能达到性高潮的同性性行为。此外,他的调查表明92%的男子和62%的女子有过手淫。作为一种文化,西方人认为人的能动性趋向于幸福和成功。因此他反复指出,一个正常手淫的律师在他的同事中将是出类拔萃的。女性中经常手淫的人也往往是那些处于最引人注目的社会地位上,是最有能力、精力最充沛的女子。大多数男子和半数的女子承认有过婚前性行为;半数已婚男子和1/4已婚女子至少有过一次婚外性行为;半数以上的人有过口—生殖器性交。他的报告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性观念,他崇尚性行为,认为性行为本身是一件好事,没有任何特殊的性行为是错误的,不正常的。他说:“从生物学观点出发,我认为人们为发泄情感而采取的任何方式都是自然的。”这正如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所云:“夫妇之间何事不可为”。他认为性行为本身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当然他也否认他有任何想要助长人们性行为的企图。他指出,性行为的方式因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别。比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中有90%以上的人有过口—生殖器性交,而在文化程度很低的人群中却只有20%。金西工作报告的发表极大地推动了性知识的普及,使性教育成为一项群众运动,开阔了人们久已闭塞的眼界。他的调查工作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最详细的性调查。

4 性学的成熟期与治疗学阶段(1959~1975)

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夫妇是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性学家,他们继承了华生所开创的性实验室研究的事业,在人类性反应实验中大获成功。马斯特斯在1938年刚刚大学毕业时就对性行为研究产生兴趣,但他的导师劝告他,“等一下,等你成熟了,等你在性科学以外的领域里取得相当声誉后再加考虑”。1954年,时年38岁的马斯特斯已是一名杰出的妇产科教授,获准在大学医院主持妇产科研究,他谨慎地迈出第一步,设立了生殖生物学研究室,并从走访和调查妓女开始,然而他发现从生理上说,妓女都是不太正常的,性器官扩张明显且总处于慢性充血状态,因此让她们作为受试对象是不恰当的。有关他征募志愿受试者的消息传开之后,许多男女纷纷报名要求参加,虽然报酬微不足道,但他还是挑选到足够数量的身体健康、有相当表达能力的、能在性实验过程中详细报告所产生的体验和感觉的志愿者。随后他又找到学过音乐和社会学、作过广告和管理研究,还有商业写作经验的约翰逊当助手,之后两人结成夫妻在这项极富冒险性的新事业中携手奋斗。他们采用应变计测量阴茎周长等的变化;采用内置照相机的透明塑料阴茎模拟物来观察阴道壁的各种变化;他们测量了312位男子和382位女子在性交、手淫、模拟性交等三种性活动方式中的心率、呼吸、血压、肌肉收缩等基本生理变化;不再向过去那样只记录受试者的主观叙述,所以他们得到的资料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在1966年出版的《人类性反应》一书,以轰动世界的性实验室研究的成果作为人类性研究从黑暗走向黎明的一颗启明星(该书于1989年由马晓年等人翻译并在北京出版)。这本书详细总结了他们在十几年里研究过的1万多个性反应周期的资料,提出了人类性反应的四阶段划分法,从而使全世界对性反应的描述有了共同语言。他们所做的工作纠正了广为流传的“手淫有害论”的错误;纠正了弗洛伊德关于妇女反应高潮分为“阴蒂高潮”和“阴道高潮”两种类型并极力贬低阴蒂高潮的错误认识;延长了人们认可的性生活年龄,即衰老并不意味着性欲的必然减退和性高潮能力的必然丧失;首次提出男子在高潮射精后具有性不应期和女子具有多次高潮的能力;观察到哺乳可以引起妇女的性反应,实行母乳喂养的妇女的性欲和体力的恢复比不哺乳的母亲更快;提出性功能障碍的治疗需要夫妻双方的共同参与,促使大多数医学院设立了有关性行为的课程。他们从1959年起又开始对人类性功能障碍进行研究和治疗,经过多年的努力,创立和总结出性感集中训练等一整套的性行为疗法并总结于《人类性功能障碍》(1970)一书中,使众多患者摆脱了性的烦恼。这两本书矗立起现代性学研究的第二座里程碑。以后他们又发表了有关同性恋治疗中的伦理问题、性医学教科书等一系列著作,为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海伦•卡普兰是美国著名的女精神病学家和性治疗专家。她发现男女两性在发育过程中敏感区的形成上有明显不同,男性集中在生殖器区域,过了中年发生泛化,扩展到全身;女性则相反,青春期时敏感区泛化,中年后才集中于生殖器区域。她把性反应划分为三个独立的时期:性欲期,并探讨了性欲形成时期的性障碍;充血期,指生殖器官等部位的血管充血;收缩期,指性高潮期肌肉的收缩反射。她于1974年出版的《新性治疗学》一书把心理分析治疗和行为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了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工作,并给予理性的总结,开创了性治疗的新局面,如性欲障碍偏重于性心理治疗,而无性高潮偏重于性行为治疗。性治疗的主要目标限于缓解患者的性症状,而不更多地涉及内心冲突和人际问题,只有当心理动力学问题成为治疗性功能障碍的阻抗时才给予适当处理。1987年她的《性厌恶、性恐惧和恐怖症》出版,专门探讨了性恐怖状态这一常见而又很难处理的问题,其临床表现就是性厌恶和恐惧性性回避。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她又陆续把海绵体血管活性药物注射和西地那非的使用融入她的性治疗实践中。

齐勃格尔德和艾力森于1980年提出了性行为的五期划分法,他们认为马氏夫妇忽视了性反应中的认识(想什么)和主观(情绪如何)的方面。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几乎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性生理反应上,而忽视了情感上的想法和感受。除非人们在生理反应和主观感受上有明显差异时,否则并不会存在这一问题,这就造成男子勃起而未唤起、而唤起却不勃起(或女性润滑)的生理、心理的分离现象。他们感到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主观因素被忽视了,即性欲和唤起,前者指一个人想要性交的频率,后者指在性接触中所能兴奋起来的次数。

他们提出五期分类法,五期互相关联,而又各具独立性:①兴趣或性欲;②唤起;③生理准备(阴道润滑、肿胀和勃起);④高潮;⑤满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经历的评价或感受)。他们认为性的主观方面更为重要。这种分类对于理解和处理性功能障碍比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理论更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不少病例用马氏模型无法解释。

海特(又译为海蒂)是一位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的社会学工作者。她在20世纪70年代指导了一项关于女性性反应的调查,这项调查不是采用选择题方式,而是填充题,回答者可以尽自己所能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海特的研究发展了性调查研究,它的重要价值在于获得了一批约3000名妇女的第一人称自述的性感受。这些材料能够成为教科书中重要部分的直接引语。通过阅读海特报告,女性可以认识自我,男性则可以更多地了解女性性反应。其后她又作了男性性反应的调查,她的两本调查报告在西方获得了轰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她又完成了妇女与爱情的调查报告。这三本调查报告均已在中国先后翻译出版过两次。

美国性心理学与性别研究的鼻祖约翰•莫尼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性医学的开拓性研究近50年,他也是一位性学新术语的杜撰者,他总在提出新的术语和概念。他认为性学(sexology)是研究性分化与性二态(即两性差异)的科学和研究伴侣之间情爱与性爱相结合的科学。他还提出性哲学(sexosophy)的概念,其内容主要是人们根据自己个人对性的体验和根据他们各自或共同对性的体验而产生的禁忌、观念和信念;个人的和众人共享的性价值,及文化所传播的性价值体系。他与他人合作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性别自认门诊;他首先提出性别角色的概念(1955);他为医学院学生设计了第一个性医学课程表;他与外科医生合作成功地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性别转换手术(1965);他第一个提出雄激素不仅是男性性欲的决定因素也是女性性欲的动力;他第一个使用激素治疗性犯罪的行为自控能力;并第一个探索行为细胞遗传学。他与莫沙夫主编了大型学术专著《性学手册》(共7卷,前5卷1978出版,第6、7卷分别于1988、1990年出版)等一系列专著。他不断杜撰新的性学词汇,如“性别自认”、“情爱图式”、“性别图式”等反映性心理成熟的术语。他的工作赢得广泛的尊重。他顽强地与各种性禁忌和流行的错误观念作斗争。他尤其激进地痛恨所有的假装正经的道德维护者,他说:“每当我看到某些人伪善到了过分的地步,就禁不住要说,如果撕掉他的面皮,看到的必定是罪恶”。2002年6月他因在性学界的终生的杰出工作而荣获德国赫希菲尔德性学大奖。

5 性学从狭义向广义的发展(1975~1995)

当今性学否定了几千年的“性的中心是生殖器”的概念,提出“性是以大脑为中心,以皮肤为终端器官”的新概念,这来源于性生理学和医学几千年来的发展。生理功能和器质性因素又受到极大重视,在这一新的性系统的概念下,人们对性的认识与处理又有了新的巨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性医学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表现在对阳痿的病因、病理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措施的不断深入的了解和提高。丹麦生理学家乔姆•瓦格纳给男性性行为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他设计的研究方法极其巧妙,首先在制造阴茎血管塑胶铸型模型上下功夫,因为这对研究阴茎血管的走行和分支是绝对必要的。根据这些对阴茎血管的正常与病理变化的对比研究,提出了血管性阳痿的新见解,这极大地推动了男性性功能障碍诊断和治疗的进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阳痿患者的90%以上是由于种种精神因素所致,但20世纪80年代以后性医学的发展使人们认清至少有一半的阳痿是由于神经、内分泌、血管等器质性因素所致。于是数十种新的诊断技术和手术治疗方法得以发展和建立,为众多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他还提出了盆腔截血综合征的概念,静脉血管漏和海绵体漏的概念,视觉色情刺激法鉴定心理性阳痿和器质性阳痿,并通过阴茎血管铸型研究发现阴茎动脉与静脉系统之间存在的交通支,对解释阴茎血管天然液压系统的机制十分重要。

近20年来性学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是由于性研究由原先的纯性学的一条腿走路变成性学与交叉学科交互渗透共同进步的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如性社会文化学、社会生物学、行为内分泌学、生理行为学、社会生态学及社会心理学等都与性医学有交叉渗透。当今性学中还出现了作为性行为学和性治疗学对立面而出现的价值主义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主观意志,它主要是被称为“第三思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他们认为心理学应着重强调对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的研究。他们既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把意识经验还原为基本驱动力或防御机制,又反对行为主义把意识看作是行为的副现象。关于人的价值问题,他们大都同意柏拉图和卢梭的理想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恶是环境影响下的派生现象,因而人是可以通过教育提高的,理想社会是可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代表著作为《人类动机论》,1943),罗杰斯(代表著作为《患者中心疗法》,1951;《论人的成长》, 1961),梅(代表著作为《存在:精神病学和生理学中的新角度》,1959)。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和动机是一种层级结构,高级动机的出现有赖于低级需要的满足。不论低级或高级的基本需要和动机都具有本能的或类似本能的性质,即都有自发追求满足的倾向,而高级的需要和动机如友爱、认知、审美和创造的满足,即人的价值的实现或人性的自我实现。罗杰斯则认为人的内在建设性倾向虽会受到环境条件的作用而发生障碍,但能通过医生对患者的无条件关怀、移情理解和积极诱导使障碍消除而恢复心理健康。在教育中则强调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和依靠学生自我指导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性治疗也要以患者为中心,要给他们自己选择的机会,给他们自主权,让他们最终能自己教育自己。班克罗夫特是英国的性治疗专家,他不信奉马斯特斯和约翰逊的或卡普兰的性学理论,相反,他只倾向于讨论两个概念:性唤起和性高潮。性唤起包括了性欲、中枢和外周的性唤起能力。他认为性欲是经验的产物,包括认知、情爱和神经生理的因素。上述三种因素又受某种特定机制的影响。如认知过程从属于社会心理学;神经生理过程从属于生物化学和激素的影响;情爱从属于心理和生物化学的作用。中枢和外周的性唤起能力是更复杂的问题,班克罗夫特把它们看作是两个互相联系而又各自保持独立的过程。班克罗夫特更强调性的心身模式,他对近年来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进展十分重视,他认为性兴奋涉及某种中枢的神经生理唤起,除了生殖器官的反应之外,它也包括能够影响人们表现和主观体验的认知成分。由此看来,性的生理与心理因素是相互影响的,性功能障碍也与影响身心反应环路中的某环节的消极因素有关联。虽然他也承认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感受是同等重要的,但他更注意双方的相互关系,认为它是婚姻不和谐和功能障碍的温床。因此他为性治疗设置了更广阔的目标,不仅减轻病症,还将更多的注意力转而集中在相互关系上,鼓励一个人在感情上能有充分的安全感,这样才能表达并享受性感受。班克罗夫特把他的治疗方法称为行为、教育和心理治疗技术结合的产物,实际上是“操作和理解的结合”。我们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折衷治疗学家或综合治疗学家。即他不依附于任何特别的理论,而在实践中却把两种或更多的技术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现代性治疗正是经历了从单一治疗理论(心理分析)向二元的(心理分析与行为治疗)乃至多元的治疗理论的发展过程,折衷治疗或综合治疗始自马斯特斯和约翰逊,卡普兰使之系统化和理论化,班克罗夫特则更加完善了这一理论与实践。

6 性医学进入药物治疗时代(1996~)

开发和研制有效性药物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有效者寥寥无几。如人们曾对雄激素寄予很大希望,但对激素水平正常而又有男子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者几乎无效,育亨宾于废弃多年后再次用于临床ED的治疗,因其疗效太低又遭淘汰。到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行直接向阴茎海绵体内注射血管活性药物的方法来帮助ED男子勃起,其疗效可达70%~80%,但让大多数男子从心理上不能接受,自己注射更是难上加难,何况长期注射易致海绵体组织纤维化或硬结形成。经尿道给予前列腺素E1的制剂称妙士(Muse),先于西地那非(万艾可,伟哥)于1996年12月上市,它既不因注射而损伤海绵体组织,又因局部应用使局部问题就地解决,用药后没有明显全身作用,故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措施。

1998年3月西地那非(万艾可,伟哥)在美国的公开上市并掀起空前的轰动效应,终于令百年性学进程迈上了新台阶,它上市仅有9年,已经为辉瑞公司创下了数百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其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它的巨大成就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而且也是为解决好历史性难题提供了有力武器,推动了ED治疗领域的发展。在此之前,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美国ED患者的就诊率只有7%,而在西地那非上市之后很快增长到40%。所以我们说西地那非的问世堪称现代性学的第三座里程碑是一点也不过分的,它给现代性医学带来重大突破,是性治疗方法的又一场革命,同时也令精神分析疗法、行为治疗、传统中医药治疗等面临严峻挑战。其实西地那非的问世也很偶然,原来它是作为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的,由于它的疗效不尽人意,所以医生们打算撤回该药停止临床试验,然而服药的志愿人员却不愿意退药,经仔细询问才发现其原因是它使男子的勃起功能有明显改善,而这又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开始时人们对此只是当成一种笑谈,但医学专家们立即敏感地认识到它可能具有一种新的用途,于是在不经意之间便诞生了后来引起那么大轰动效应的治疗ED的新药。当年发现西地那非所涉及的作用原理的三位科学家均在1998年荣幸地获得该年度诺贝尔医学奖。随后,泛地那非和他地那非也随之问世。开辟了药物治疗的新时代。

7 21世纪的性治疗

性治疗在21世纪中会衰败甚至完全消亡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它必须有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造才有出路,这就是与高科技相结合,把计算机技术引入性治疗领域。近几年来计算机技术已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特别是虚拟技术的出现更是给性治疗提供了一个充分施展其魅力的空间,性治疗必然逐步走出其“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未来虚拟性治疗的基本方法是让患者带上特制的头盔与眼镜,穿上布满传感器的紧身治疗衫,坐在能固定四肢的治疗椅上;然后计算机就会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运转起来并把相应的电生理信号输入头盔、眼镜和治疗衫,患者便可以接受到如同实际生活中那样的、但却是模拟的触摸刺激,这样的性刺激相当于给患者提供了舒适的爱抚,并让患者享受到充分的、甚至是超常的性感受。计算机还可以让患者超越时空的限制,重新经历往昔的生活,并在关键的时刻纠正错误和过失、消除不愉快的经历,重新开始新的、积极的性体验。计算机还可以实现和满足患者的一切性要求或性幻想,而且可以在不对任何人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其目标,这将涉及不到任何伦理或道德问题。所以虚拟性治疗不仅可以解决过去性治疗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其治疗的有效率,造福于人类。它还有可能解决好不少社会问题,如遏制娼妓的盛行和明显降低居高不下的性犯罪率。

虚拟性治疗完全可以是明显提高身体感受力、唤起自然的性反应的有效治疗方法,它无疑是能解决好无数性问题的最先进的手段,但由于它的造价十分昂贵,每套价值几十万美元,它的推广还有待时日,我们可以相信这一天不会让我们等得太久的。应该说它对于存在性问题的人来说未必就是最佳的或唯一的选择,对于正常人来说又未必有使用的必要。

8 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

(1)人们对于女性性问题的认识还相当肤浅,至今没有找到有效对付这些问题的有效药物。男子的早泄和不射精同样面临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问题。

(2)性治疗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问题,特别要考虑到和心理治疗师与婚姻家庭咨询师的交叉问题。

(3)如何处理好性治疗中的伦理冲突问题。

(4)因为骗人的、恐吓人的、反性的伪科学宣传仍然铺天盖地地充斥在各种媒体里,毒害一代代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和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或给他们制造巨大精神压力,或把他们引导到所谓治疗的陷阱里,所以面向大众的性科普教育仍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严肃的问题。任务艰巨,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们仍须努力、努力、再努力。

[收稿日期:2009-07-31]

作者:马晓年

第四篇:中国数字电视发展与展望

中国的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经历了数年的沉寂、徘徊、摸索,近年来突然取得爆发性的进展,其标志就是发展方向的确立、发展战略的规划以及操作模式的认定。进入今年以来,在发展规划的大前提之下,围绕着整体平移、运作方式以及产业的主导权,不同的利益力量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数字电视正是在各种力量博弈中曲折前行。

基于新网络平台上的其他业务类型也会给数字电视带来巨大冲击,主要是IP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也就是说数字电视并不只是广电可以做,电信等同样也可以做。在数字电视运营中,广电系统如何尽快抢摊、站稳市场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IP电视

IP电视,也叫网络电视,是指通过基于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络协议)的网络把电视信号和视频服务提供给接收者,其终端可以是电视机也可以是计算机。它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采用这种技术,通过电话线就可以看电视,这就把电视机这一广电的传统终端变成了电信的终端,广电在终端上的优势地位受到冲击。

此外。IP电视采用高效的视频压缩技术,使视频流传输带宽在768Kbps(bitspersecond,位/秒,内部数据传输率)时可以有接近DVD的收视效果,更重要的是,不同于广电传统的线性单向传输方式,它具有强烈的互动性,可以给用户提供充分自有选择的权利,广电的内容优势也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网络电视

网络电视就是通过宽带互联网收看电视,这样电信就直接介入了广播电视业务。中央电视台已经被批准提供央视网络电视,并已进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互联网,大型内容提供商的介入将点燃网络电视产业的战火,广电原本固有的内容资源的垄断优势将慢慢消失。

*手机电视

目前我国大部分手机拥有视频功能,我国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通过网络传输技术来播放“手机电视”节目,而上海文广集团也开始通过旗下东方龙公司开始向手机电视提供内容,手机电视产业已经显现雏形。有线数字电视又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在市场和技术构建起新的运营模式的同时,原有的体制还在发挥作用,如何尽快促使体制转型,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体制,也将成为今年的决胜重点。

(1)频率资源的管理如何确定新思维

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频道管理体制是基于频道稀缺,采用数字技术加上有线网络升级,频道资源大为丰富。同时,频道的类别也更加多样化,有卫星、有线、无线频道之分,有开路频道和付费频道之分,有专业化的频道和综合频道之分,有商业频道和公共频道之分,因此原有的频率资源管理思维将无法适应多频道、多类别频道时代的需要。目前在频率资源管理上的政策滞后性的限制,在今年将更加突出,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2)产业属性的数字电视如何提供公益服务,导入公平竞争和公开操作

数字电视既具有产业属性,而又因为是国家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而其公益服务性质不可或缺,这种公益服务和产业属性的双重性该如何处理?公开操作、公平竞争的环境将比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再靠国家垄断资源来牟取个别单位。个别行业的商业利益,即使某个公司暂时获得了成功,也只能把数字电视逼进死胡同,最终导致整合行业的混乱和崩溃。新产業需要新的体制,而现存体制的惯性不会很快消失,新旧两种体制的矛盾冲突在所难免。

(3)数字电视的开放底线怎样把握

事实证明,数字电视是一个开放的产业,从最早在数字电视技术平台领域的零星合作,到后来沸沸扬扬的三网合一,业外资本对有线网络的投资改造,到技术服务商以资金或设备投入推动广电技术平台的搭建,再到近年家电企业对机顶盒市场推广的参与,都表明数字电视从技术平台、网络通路、内容生产、市场推广等各个产业环节对于开放相关资源、与外界合作的内在需求动因。

2011年,开放仍然将继续冲击广电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在资金、技术、市场营销等环节,数字电视的运营需要对业外开放,此外广电和电信的业务也将在相互开放的边缘讨价还价,数字电视产业开放的底线到底是什么?如何既通过开放获得所需的东西,又能适度保护刚刚发展起来的产业,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4)数字电视的产业战略发展如何定位

现在发展数字电视已经成为很多广电集团的重要环节,但是如何定位数字电视却认识不清。在数字电视刚开始发展的时候,有的电视机构并没有认识到数字电视是一个新兴的事业,以至于耽误了发展时机。现在又把数字电视作为纯粹的赚钱工具,片面强调其商业价值,这两种对数字电视的认识都是对数字电视良性发展的阻碍。

数字电视产业战略需要从整个广电全盘考虑,不能只考虑局部利益。从中国广电的全局来看,数字电视在今年要做的事情就是先把市场做起来,而不是片面强调盈利。在政府、企业、媒体多方面力量参与这个产业,营造这个市场,进而把这个市场做大,做强。

作者:徐晓亮

第五篇:农村发展百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一百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越发展,从最初的革命建设开拓期到最后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我们党在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正确的领导和制定了适合国情的方针,带领亿万农民走出来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之路,历史经验弥足珍贵,本文对建党百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取得的成效进行回顾,总结和归纳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并对未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思路进行展望。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发展历程;巩固脱贫成果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之一,千百年来,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产业,农业、农村、农民所构成的“三农”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农业生产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领亿万农民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之路,历史经验弥足珍贵。

一、1921-1949年新民主革命时期,农村经济基础发展

中国千百年的封建制度,使土地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广大贫苦农民受地主劳役和商人盘剥,我党为解决农村农民问题,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了相关的土地政策,始终坚持着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以农民作为土地政策制定、演进和实行的中心。

在大革命时期阶段,农村的土地政策主要以减租减息和限制田租为主要特征,进一步实现耕地农有。1925年《中国现时的政局与中国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中提及,在过渡时期农民有着减租、减税的要求。同时在《土地问题议决案》中指出农民斗争的起初是反抗来自土豪乡绅的压迫,进行减租减息、抗税等。土地革命时期我党的土地政策为我党在中国革命中开辟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同时我党也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找到了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新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领导人切实考虑农民利益,结合现实国情,开始着手改良当前的土地政策。中共中央在洛川会议上正式提出了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随后在各个根据地兴起了减租减息的群众运动。延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的联合全国各个阶级共同参与到救国图存的运动中来,协调各个阶级的基本利益,为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和争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解放战争爆发,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对获得土地有着强烈的愿望,1946 年中共中央在《五四指示》中將土地政策由减租减息变为“耕者有其田”,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皮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农村建设和农民运动为重,他们的积极探索使得世代受压迫的广大的苏区老百姓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解放了当时的生产力。

二、1949~1958 年的农地制度、农业经营方式和集体经济初步发展

在这个时期,农地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农业个体规模经营转变为集体大规模经营、农村集体经济初步发展。当时的中国是典型的落后的农业国,农地实行的是以地主所有制为主体的私有制,大多数农民无地或者少地,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个体小规模分散经营,没有大规模机械化集中耕种,这正是旧中国一穷二白、农民被剥削和极度贫困的主要经济根源。

为了改变 “耕者无其田”,农业落后、农村和农民贫穷的状况,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全面的土地改革,我们党把地主和富农的土地无偿分配给了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使劳动光荣成为风气,大幅度改善了农民生活。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生产关系变革,成为中国农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石。

1953 年,中共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在借鉴苏联建设经验、实践马列主义的理论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 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是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 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即先组织亿万农民群众实现互助合作,后通过机械化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三、1958~1978年农地集体所有制、农业集体经营,农村集体经济有所发展

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几千年中国农村无组织、贫富两极分化的状况,促进了包括社队企业的非农产业在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实践的深化,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

人民公社体制虽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把集体经济稳定了下来,并保障了农村的各项建设,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城市的发展,在一个历史阶段中把国家与农民、集体与农户的关系确定下来。

四、1978~2012 农村改革、废除人民公社、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为了适应当时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状况、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调整或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势在必行。这个时期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承包经营制克服了人民公社制的缺点,适合当时农业生产落后的现状和特点,使农民拥有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权,有利于农户增加农业投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使农业生产适应市场需求,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伴随着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民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明确提出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必须长期保持稳定,并不断充实完善,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制度也正式确立,带动农村经济实现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以“多予、少取、放活”为指导,推进城乡一体化、农民减负增收等各项农业农村改革事业,各地政府加快培育、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更加重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在 2006 年全面取消了在我国已经延续千年之久的农业税。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首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理念,围绕农村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多个方面强化管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五、2012~至今的农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农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

2012 年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也进入了新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经济转型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党提出全面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将改革作为解决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矛盾的根本出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同年,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正式进入试点阶段;2015年继而推出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探索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试点;2016 年坚持农村承包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得到正式确立。一系列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措施的推行,使得我国农村集体资产活力得到有效释放,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破除了体制障碍。

2017 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七大战略之一被提出,成为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习近平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坚持以实干促振兴,遵循乡村发展规律,规划先行,分类推进,加大投入,扎实苦干,推动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这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呈现加速发展。党中央提出的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党中央把“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百年来,我国党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彻底摆脱了几千年封建统治对农民的掠夺和剥削,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把几千年来被束缚和禁锢的农业生产力彻底地解放出来,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对推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完善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回顾历史,我们党在农村工作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不忘初心,不断探索,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1]陈钢.对井冈山斗争时期与现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审视与思考[J].领导之友,2016(05):76-80.

[2]孔燕. 論延安时期毛泽东的经济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宋宇,孙雪.建国70年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方式的阶段性发展与理论总结[J].人文杂志,2019(11):11-18.

[4]周建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的建构与演变——中国农村道路发展70年[J].东方学刊,2019(03):33-39+118-119.

赵景峰(1963.7—),男,汉族,陕西合阳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赵沙俊一(1992.6—),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毛泽东给新华社《河北省吴桥县王谦寺人民公社养猪经验》的评论

《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

作者:赵景峰 赵沙俊一

上一篇:美术作品鉴赏论文下一篇:马克思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