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书籍插图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是一个插图、连环画的大国, 有着悠久的插图历史, 有着自己独特的插图艺术传统。自建国以来, 在以“文学为母体”, “插图为辅”的框架之下, 曾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插图作品, 如张光宇的插图《神笔马良》《西游漫记》、黄永玉的插图《阿诗玛》、黄的插图《五彩路》、刘旦宅的插图《红楼梦》……这些插图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面貌, 形成了百花争妍的艺术局面。

然而艺术的发展存在着变化万千的现象——有时超前, 有时破土而出, 有时久久蛰伏土内, 书籍插图艺术的发展似乎也不例外。进入80年代末, 插图艺术失去了往日的红火, 显出垂垂暮色, 成了明日黄花。具体表现在:文学作品书籍中的插图见少, 许多书籍翻开看不到一张插图作节奏上的调剂, 市场上曾经畅销的连环画刊物和插图本锐减, 逐步被日本动漫和欧式卡通能所代替, 其插图、连环画从业人员剧减, 内容和形式相对陈旧的插图, 在新时期已不能引起观者的兴趣, 被逐步边缘化、博物馆化, 书籍插图艺术在我国已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 插图艺术渐趋枯萎的处境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文化发展不相适宜。

我们知道, 时代的列车把我们带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世界在变小, 我们已经置身于读图时代, 在各种信息、知识爆炸的年代, 生活在都市快节奏中的人们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人们已对长篇累牍的文字越来越没有耐心, 他们希望能够看到更多更好的画, 而不是是阅读更多的文字。因为插图是非常直观的, 它的图形直接倾注于人的感觉, 将文字信息快速地、明确地、简洁地传递给观者, 帮助观者了解文字的内容和主题, 节省了人们阅读的时间, 而且, 好的艺术插图能给人们艺术美的享受, 插图在书籍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它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在我国, 许多书翻开看不见一张插图, 砖一般厚的书里居然没有一二张插图作节奏上的调剂, 密密麻麻的印刷字叫人头皮发麻。 (图书图书, 本来应当是无图不成书, 无书没有图的吧?) 偶尔有插图的, 也是粗制滥造;样式陈旧, 有的道具和服装全搞错了, 牛头不对马嘴。值得提出的是, 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尚未受到国人的重视, 具有一规模的专业插图设计师队伍缺少, 真正专门从事插图创作的画家更是寥若晨星。插图的研究专著与译著如凤毛麟角, 至今国内尚未出版过插图年鉴。这种不景气的现状值得我们深思。

相比之下, 欧美日等国家的插图艺术的发展却显出生机勃勃, 已形成巨大的行业, 从事其间的人才数量极大, 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在美国, 很多艺术学院都专门设有插图专业。且每年招生人数众多, 仅洛杉矶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插图专业的学生就多达300人, 而纯艺术专业仅仅只有40多个学生, 可见社会对插图画家的需求量。每年数以万计的插图画家活跃在出版部门, 数以千计的插图画家参与设计电脑游戏, 描绘卡通漫画, 大量出版的杂志、书籍、包装、宣传品、商业广告、公益广告等等都需要插图画家的参与, 因此, 美国的插图工作室林立, 每年都会出版各种版本的“插图年鉴”, 如《波隆那插图年鉴》、《美国插图年鉴》, 其作品绘制精美。风格多样, 富有时代气息, 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在日本, 从事插图创作的专业人员众多, 被职业定位为“商业插画师”。仅在东京, 以卡通形象设计、书籍报刊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为内容的私人插图工作室就多达八十多家, 这显示出插图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而每逢过节日时, 许多日本人也乐意把自己绘制的插图贺卡送给朋友或亲戚, 以表达友好的祝福, 看来, 插图也可以成为珍贵的礼物, 显出深重的人情味。插图艺术在台湾、香港的发展也是风风火火, 一些插图画家自编自画, 以插图绘画的造型方式, 创作出各种形式的连环漫画、叙事诗画本, 在中国大陆广为销售。较有影响力的是蔡志忠、朱德庸、数幼祥等人的作品,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台湾吉米的系列故事画书, 数量、品种虽不算多, 但影响非常大。他的题材多是反映都市人生活和都市人的心理状态, 他的画风独特, 构思奇妙, 画面精美, 传达出诗一样的意境, 受到青年一代的普遍欢迎, 他的作品《地下铁》和《向左走, 向右走》已被拍成电影, 可见受关注的程度。而在中国大陆, 我国本土的画家们拿不出更为新鲜的东西与之竞争, 这对于有着连环画和插图历史传统的大国而言, 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书籍插图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 处于衰败地位, 那么它还会不会复苏呢?它还有没有发展空间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至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书籍、杂志的发行和普及仍然是人们文化生活最主要的主题之一, 依然是大部分人的文化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然维持了它相当重要的地位。的确, 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种新媒体, 新技术产品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 这对书籍、报刊出版业带来了冲击, 但我们不能因为电视、影像、电子书籍的日益普及, 而说依附于书籍中的插图无利可图, 它只是需要适应新的形势, 适应新的读者群, 而通过相应的调整, 将书籍插图的表现形式、手法推陈出新, 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以便于满足现代人审美多样化的需要。眼下的问题不是书籍插图有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而是插图画家在创作时候的态度问题, 是否真实诚挚地对待插图, 是否能拿出新的插图面貌去适应新时期的时代发展要求。在这一点上, 美国的插图画家为我们提供了范例。美国的插图经历100多年的发展, 从20世纪初期的黄金时代进入到20世纪末的低回状态, 电视逐步地取代了杂志在人们文化生活上的重要地位, 插图逐步处于衰败地位, 插图艺术的发展同样要经受着新的挑战, 这使得一些插图画家主动要求创新和改变, 对插图进行了顺应潮流的调整。一方面设法开拓出新的表现手法, 以反传统的技法和表现来吸引新的读者, 造型简洁、色彩明快、内容幽默、风格多样, 为新时期的读者广为接受。另一方面, 设法通过其他途径寻找插图发展的空间, 其中很重要的纸面书的封面设计。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所调“口袋装”版的纸面书籍日益成为美国书籍中的一个重要的新门类, 由于价格低廉, 方便携带, 因此极受大众欢迎, 发行量极大, 需要设计的封面也就肯定很多, 因此, 这个时期的不少插图画家都把主要力量放到这种廉价的纸面书籍的封面设计上去。此外, 作为书籍出版商, 减少了那种大预算、大运作的书籍、杂志的发刊, 取而代之的是灵活而又小型的刊物, 它们没有大预算, 减少了成本, 增加了赢利, 同时, 出版商家们还定期为插图画家们举办插图展览, 经营插图原作的销售, 以及出版优秀插图画家的作品, 为插图画家们扩大了声誉, 以使更多的人喜爱插图艺术。这样, 自从1970年代开始, 美国插图艺术进入了一个多元化、折中主义的新时代, 插图画家们的风格繁多, 且个人风格强烈, 创造了美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插图艺术的表现形式, 形成了具有美国本民族特色的插图艺术特征, 崭新的插图面貌迎合了新的读者群, 从而重新维持了它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我想这一范例对我国书籍插图发展走出困境有着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插图好像一面镜子, 在不同的时代通过它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 新的时代将需要有新的形式和内容与之相适应, 而如何在新时期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插图艺术形式是中国插图画家们所要面临的新的挑战。诚然, 我们不愿看到花枝凋零, 而欢欣百花争艳, 尽管书籍插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我想这只是短暂的, 因为书籍的发行和普及维持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仍然是人们吸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 它超过了包括音乐、电影、戏剧等等文化方式在内的各种形式, 而依附于书籍上的插图, 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里, 发挥着重要的信息传达的作用, 它调解了目力, 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 节省了人们的阅读时间, 并且能给人以艺术美的视觉享受。你看书籍插图多重要, 所以我相信在我们这个读图时代里, 随着各界人士的努力和重视, 随着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审美水平人才的陆续出现, 中国的插图画家们必然会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 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插图艺术形式, 书籍插图将会苏复, 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空间。

摘要:书籍插图在我国现阶段处于衰败的地位, 相比较欧美日等国家的插图艺术的发展却显出生机勃勃, 形成巨大的行业。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书籍插图发展走出困境有着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而如何在新时期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插图艺术形式是中国插图画家们所要面临的新的挑战。

关键词:书籍插图,读图时代,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美国插图史》

[2] 华策.《现代黑白插图》

[3] 张雪.《商业插图》

[4] 尤劲东.《当代插图观》、《北方美术》2004年第1期

[5] 孙德珊.吴冠英.《插图设计》

上一篇:浅谈商标设计与使用中的法律规范下一篇: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数据库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