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学模式在戏剧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文化润疆”的战略决策,为新疆的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戏剧教学要有更大的作为,必须在戏剧教学育人机制方面进行改革探索。本文在分析“教育戏剧”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将“教育戏剧”的教学模式在戏剧教学中应用的构想,以新疆艺术学院多年的戏剧教育教学机制为例,力求突破当前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中的瓶颈,使得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更加完善,从而为“文化润疆”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润疆戏剧教育教育戏剧

一、“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20年9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紧接着,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召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大会着眼战略全局,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作出了部署,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这两次会议的召开,明确了将“文化润疆”当作做好新疆工作的重大工程。如何通过戏剧教学育人机制的改革,使戏剧艺术能够发挥出巨大的社会作用,从而助力“文化润疆”的决策和实施,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文化润疆”背景下的戏剧教学育人机制改革,既要顺应时代特征,又要符合专业发展的特点。从时代特征来看,在“文化润疆”背景下,戏剧教学育人机制改革,要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将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从戏剧专业的特点来看,戏剧教学育人改革需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使戏剧作品更接地气,更能够为广大观众所接受。本文探讨“教育戏剧”的发展及特点,将“教育戏剧”的教学理念引入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改革中,为探索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改革寻求一种新发展的可能性。

(一)新疆艺术学院开展“教育戏剧”育人机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首先,新疆艺术学院戏剧教学育人的成功经验是探索“教育戏剧”育人模式改革的基础。学院结合本土实际和本院戏剧教育的优势,加强戏剧教育实践与展演,组织师生创作了多部主旋律作品,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2010年,根据汉族姑娘王燕娜给维吾尔族学生吾尔丹无偿捐肾的真人真事改编的四幕话剧《水晶心灵》,在新疆各地州演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2014年,学院创作的独幕剧《老院子的新日子》,以幽默诙谐的叙事风格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该剧的成功为戏剧影视学院提供了如何将国家惠民政策与艺术创作有效结合的实际经验。2019年,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情景剧《传戏千里》在第七届中国高等戏剧联盟暨首届大学生戏剧作品展演中获奖。在近40年的戏剧教学过程中,戏剧影视学院还多次组织师生参与自治区、学院举办的公益演出活动,如自治区妇联“靓丽工程”巡演、自治区残联“捐赠工程”、南疆巡演、三下乡活动、内高班演出等等,全面体现了戏剧的教育功能。

在实践展演过程中,学院戏剧教学为“教育戏剧”的改革探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体现如下:首先,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达到了戏剧感化社会、戏剧审美育人的社会功效,实现了用作品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的目的。其次,学院的戏剧教学为创作主旋律作品探索了经验。在多年的戏剧教育实践中总结主旋律作品的创作技巧和传播规律,可为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路。在创作展演过程中,师生深刻认识到主旋律作品要遵循的艺术性和真实性以及艺术规律。主旋律作品创作、下基层演出的丰富实践经验,为日后持续创作艺术性和思想性兼备的优秀作品提供了实践基础。

与此同时,戏剧教育的种种弊端也不断显露出来。在戏剧专业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创作中结合时代主题,是广大教师面临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戏剧教育的专业师资力量缺乏、学生对戏剧综合基础理论的掌握不够、专业定位与教学模式的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限制了戏剧的全面教育功能。而“教育戏剧”恰好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将“教育戏剧”融入学院戏剧教育育人机制的改革之中,既能够借鉴戏剧教育育人的成功经验,也能够发挥“教育戏剧”教学方法上的优势,在新疆的戏剧育人机制改革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最后,“文化润疆”工程为“教育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近几年,在新疆演出的多部作品题材和内容聚焦于新疆工作总目标,以访惠聚活动、脱贫攻坚、反分裂斗争、民族团结等为时代主题,以戏剧形式达到丰富感知、陶冶性情、寓教于乐的目的。新疆多元化的文化内容和多姿多彩的艺术形式使戏剧成为增进民族团结、实现文化润疆的重要创作手段。如歌剧《冰山上的来客》,把塔吉克风情和新疆和平解放的历史相结合,反映了新疆各族人民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同三股势力和敌特分子作斗争的历史真实。还有当代都市生活话剧《马市巷子的老院子》《大巴扎》,以及基于传统戏曲形式创作的新疆小曲子剧《哈哈泉子》,传统戏曲与时代主题结合的秦腔《军医庄仕华》《丫头医生》,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歌舞剧《情暖天山》等等,在题材和内容上强调凝聚思想、维护和平稳定,提升正能量。作品中体现的时代主题都是新疆各族人民应该去思考的核心命题,在文化领域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

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作为培养戏剧专业人才的基地,要做好在校教学和社会实践的契合,及时向社会输出思想和专业上合格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让本土创作者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

(二)“教育戏剧”融入戏剧教学育人机制改革的契合点

首先,传统戏剧教育模式注重舞台上人才能力的培养,而新时代的教学模式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育戏剧”中所提倡的参与式和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对传统戏剧教育的教学改革有较大的助力空间。因此,戏剧教育工作者运用“教育戏剧”可以很好地达到思想宣传与培养戏剧创作者创作的双重效果。

其次,虽说戏剧教育与“教育戏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从“教育戏剧”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二者都离不开戏剧本身。而戏剧本身有感化人心、教化民众的作用。这就要求专业的戏剧教育者注重戏剧的思想教育作用,在教学中发挥“教育戏剧”育人模式的特点,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输出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之余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在“文化润疆”大背景下,戏剧教育要充分利用戏剧来实现“文化润疆”的社会作用,“教育戏剧”教学方法无疑会对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的改革起到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下面,我们来探索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的改革与“教育戏剧”的契合点,以此寻求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的改革探索新途径。

以实现“文化润疆”目标为契机,新疆艺术学院戏剧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应将“教育戏剧”的参与性模式融入当前戏剧教育育人机制之中。通过“教育戏剧”的参与性实践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戏剧表演和创作中,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体会剧作的主题意义、获得深刻的人生感悟,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在戏剧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融入“教育戏剧”的教学理念:

其一,教师从传授知识的主导地位转换到带领学生自学的引导地位。青年一代的学生有很强的信息检索能力,其创作思维也更符合青年人自己的审美体验,因此,传统的教师主导输出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较难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课程中尽可能多地设置交流和分享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在互动中拓展视野。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承担引导者的角色,在特定主题下启发学生交流和思考,并鼓励学生将主题与个人生活体验联系,引导学生在主题性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

其二,利用艺术学院实践教学的特色,开展基层调研,借助实践挖掘“红色”主题,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疆艺术学院“小学期实践”具有实践性强、时间充裕的特点,是进行戏剧教育改革的最佳时机。在“实践教学”学期,可组织学生到基层体验生活,在基层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根据基层生活体验完成具有思想性、接地气的戏剧创作。通过“教育戏剧”,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同步提升思想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热情,增强戏剧人才培养的效果。

在“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顺应形势的变化努力进行教学育人机制的改革,以内涵发展为主线,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在文化事业蒸蒸日上的社会氛围中,在新疆面临着本土戏剧专业人才缺乏的尴尬处境下,新疆艺术学院的教师有义务充分利用好政策及学校提供的良好教学条件,将“教育戏剧”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戏剧教学育人机制的改革中,努力为新疆培养大批急需的戏剧人才,为新疆的“文化润疆”战略发展添砖加瓦,促进“文化润疆”战略决策全方位推进。

二、“戏剧教育”“教育戏剧”的概念及特点

“戏剧教育”的概念是从欧美国家和港澳台地区逐渐引入大陆的,对于这样一个较新的名词,大多数公众的认知尚且停留在想象阶段。

其实早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要开设丰富的美育课程,其中就包括戏剧课。随着民间戏剧教育机构的相继出现以及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戏剧教育”在中国大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戏剧教育”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20世纪初,是指将戏剧创作和表演方法应用在教学实践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在戏剧活动中实现学习目标①。“戏剧教育”与“教育戏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与“戏剧教育”相比,“教育戏剧”的提出要晚一些。上世纪30年代,美国戏剧教育家温尼弗瑞德·瓦尔德根据自己实践编写出版了《创作性戏剧技术》一书,书中提出了“创作性戏剧教学方法”。二战后,许多戏剧教育家开始在校园和社会推广通过戏剧创作进行教学的方法“,教育戏剧”教学方法在欧美迅速发展。②这一戏剧教学方法强调参与者的互动、表达、情感体验及团队意识的培养。在我国,“教育戏剧”的发展基本上与西方同步。上世纪30年代初期,张伯苓先生把戏剧活动引入学校的教育领域。张伯苓利用一些课外活动锻炼学生的“团体组织”能力,其中就有“新剧”一项。他指出,新剧的目的“仅在藉演剧以练习演说,改良社会,及后方作纯艺术之研究”。③他所倡导的“教育戏剧”理念对当时中国教育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并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戏剧”活动提供了启迪和参照。如今“,教育戏剧”普遍用于儿童教学中,其提倡的互动式教学理念对戏剧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由此可见,“教育戏剧”与“戏剧教育”两种概念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戏剧教育”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概念,是指培养从事戏剧艺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及各种戏剧艺术的审美教育活动。而“教育戏剧”是将戏剧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而开展的文化教育活动。“教育戏剧”是采用戏剧性手段指导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行为)。这种教育方法是通过戏剧特有的形式激发出受教者的兴趣点与创造力,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李婴宁教授认为:“教育戏剧是在普通教育或在民众戏剧活动中,把戏剧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和社区民众的戏剧活动。它注重的是戏剧活动过程,而非戏剧演出结果,因此,教育戏剧和传统意义上的戏剧教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④戏剧教育涵盖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包括戏剧史论、表演理论及导演学基础理论、形体技巧、舞台美术设计、舞台造型艺术等,根据戏剧学习研究方向的不同,学习内容也不尽相同,主要的教育目标是提升戏剧创作者的专业素质及戏剧创作能力。如戏剧编剧关注的是如何编写好故事,戏剧演员关注的是如何将剧中形象最好地表现出来,而舞台美术关注的是如何通过材料来更好地展现戏剧。由此可见,戏剧教育涉及到戏剧人才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培养问题。而“教育戏剧”不以戏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为目的,而是希望通过戏剧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思考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戏剧”主要关注的是通过戏剧激发兴趣,塑造健全的人格,以及人的创造力、思辨力、共情能力等,强调对观众(人)所产生的影响。所以说,“戏剧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如何培养戏剧人才。而“教育戏剧”的立足点则是如何利用戏剧这种独有的特性、样式、方式,来为社会服务。从本质上来说,“教育戏剧”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活动,即以戏剧为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戏剧教学模式的应用所带来的变化及发展途径

(一)教育戏剧教学模式的应用所引起的变化

将“教育戏剧”教学模式应用到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中,必然会在教学内容方面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具体如下:

1.专业师资队伍结构的完善

传统的戏剧教育教学模式只需要教师掌握戏剧思维及戏剧知识、技能即可。教育戏剧理念引入戏剧教育之后,原来从事戏剧表演、导演、舞台美术涉及的专业教师不仅需要转换原有的戏剧教育思维理念,接受新方法,还需掌握诸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更要加强学习戏剧教育功能方面的知识;而不具备戏剧和表演知识的教育类教师,又必须补充戏剧专业基础,提高审美鉴赏力。因此,教育戏剧教学模式的引入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教师不仅要掌握戏剧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戏剧教育学知识,不仅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还要改变教学理念,以及要具备充分激发调动起学生主动创造力与学习兴趣点的能力。所以,在教育戏剧教学模式应用的情况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变化非常大,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2.课程体系构建的变化

新疆艺术学院戏剧表演专业课程体系是由表演理论、表演基础训练、表演技巧训练、台词、形体、声乐等综合训练及戏剧概论、戏剧鉴赏等理论课程共同组成的。将“教育戏剧”引入新疆戏剧教学育人机制的改革,必须要结合新疆戏剧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学院的情况及专业特点等,重新调整建构一套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只有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分别于2005年、2014年开设了戏剧教育专业方向。从这两所学校的课程体系看,他们的戏剧教育专业建构既符合教育戏剧学科专业特点,又独具院校特色。由此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教育戏剧”专业课程的建设方面,我们要紧抓本院自身优势,同时也要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课程体系。只有建构起合理的学科体系,才能发挥本院戏剧育人机制的优势,满足学生从理念到技巧的学习需求,为新疆的戏剧事业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促进戏剧专业在“文化润疆”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教育戏剧教学模式的应用途径

戏剧演出是一个带有仪式感的群体性活动。“在这场演出中会发现,源自心灵深层次的碰撞是每一名观众都能感受到的共鸣。随着作品情节的起伏,共同的审美情感得到满足,不同的灵魂在这里得到栖息和宣泄、满足。也因此,会逐步自我汇聚和形成一种“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就是艺术审美和人生价值共同观念的代名词。”①在戏剧作品中体现生活广度和内容高度,可促使观众挖掘灵魂的强度和人性的深度,从而体验到博大的情怀与深刻的情感。但要实现戏剧的这些功能,要求创作者有足够深刻的人生体验,对观众有深入、准确的了解,要达到这样的条件。新疆艺术学院将“教育戏剧”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戏剧教学育人改革中,主要从以下两大方向进行探索与改革:

1.通过优秀剧目的欣赏与分析,启发学生的

创作激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观赏获奖优秀剧目,如“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中的获奖作品,并设置课程讨论环节,让学生分析优秀剧目的创作手段和创作理念,在讨论和思考中开拓视野、增强记忆。在优秀剧目的熏陶下,学生可在个人创作中更加主动地吸收先进的创作理念和主题思想,创作出更贴近时代的好作品。

2.利用学校“实践教学”学期,让学生下到基

层,体验生活,获取直接的生活经验。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题材和创作灵感,可在“实践教学”学期带领学生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从生活中获取艺术养料。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到红色革命基地,参观革命旧址、走访“文化先进村”“文化先进社区”等,亲身体验和感受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在实践中产生情感共鸣,为创作提供真实素材和情感依托。

在“文化润疆”与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的号召下,国家提供了一系列的有利政策和措施。新疆艺术学院应该在戏剧育人机制方面大胆探索与改革,促进新疆戏剧教育成效的提升。在改革探索中建构出适合新疆戏剧教学育人的教学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突破当前戏剧教学育人机制中的短板,充分发挥本院戏剧教学育人的成功经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得新疆戏剧人才能够在“文化润疆”这项伟大战略决策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保障“文化润疆”的效果最大化,为中国早日实现“文化强国”做贡献。

结语

在“文化润疆”这项伟大工程中,新疆各项文化艺术都必须发力,有所作为,戏剧领域亦是如此,要创作一批接地气,让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真正入耳入脑入心的优秀作品,通过这些优秀作品来润化人心,充分发挥其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审美教育功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巨大的作用,让这场凝聚人心的铸魂工程早日取得全面胜利。新疆戏剧教育领域要积极推进教学育人机制改革,尽快培养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戏剧创作人才。“教育戏剧”以其独特的优势满足了“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戏剧人才培养的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戏剧教学中,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应该积极探索“教育戏剧”教学模式的改革路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