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教育之魂

2023-02-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爱生教育之魂

“爱生理念”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爱生理念是中国爱生学校国家标准(试行)的标准之一,学生心理健康是该维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某中学的两个班作为试点,从教师、家长、学生三方入手实施干预,探讨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最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2年追踪研究,学生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MHT)上的得分显著提升,教师、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水平、心理健康水平上有所收获。本研究为学校深入推进“爱生理念”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奠定了扎实基础。

关键词:爱生理念;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爱生理念即“中国爱生学校国家标准(试行)”所提倡的理念,该标准主要包括全纳与平等、有效的教与学、安全健康与保护、参与与和谐等四个方面。其中,安全健康与维护维度是指儿童情绪、心理及身体的健康、安全及保护。安全、健康与保护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此维度旨在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保护学生的安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于2012年4月正式加入“爱生学校”项目,成为中国六个实验区之一。流动儿童是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年龄在6-15岁的儿童少年。在CNKI中以“爱生”和“流动儿童”为主题检索,尚未发现爱生理念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相关研究。作为青羊区“爱生学校”之一,该试点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两千余名,70%以上是流动儿童。基于此,该校着重于“安全健康与维护”维度,从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家长对子女教育能力入手,开展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试点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学生:随机抽取初一2个班级符合流动儿童定义的学生参加问卷调查。本研究分前、后测两次施测。前测共发放问卷89份,回收有效问卷87份,有效问卷率为97.8%。后测共发放问卷81份,回收有效问卷72份,有效问卷率为88.9%。

教师:随机抽取31名班主任参加前、后测问卷调查。

家长:随机抽取初中年级的87名家长参加前、后测问卷调查。(见表1)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的方法。

学生问卷选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MHT)。MHT共包括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如果效度量表的原始分≥7分者,可考虑将该份答卷作废。然后,将各个分测验的标准分相加就是整个测验的标准分。如果各内容量表得分≥8分或是总分≥65分则视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自编《教师调查问卷表》和《家长调查问卷表》,分别用于调查教师、家长对教师、家长、学生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上的基本态度、需求等。

2013年3月实施前测,2014年11月实施后测。前、后测施测对象相同,所用施测工具一致。

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三)前测调查结果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1)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心理问题总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

结果显示,该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94.3%的学生处于正常水平,4.6%的学生有轻微心理问题,1.1%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需要接受专门心理辅导。

(2)心理困惑主要表现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等方面

调研结果显示,学生的心理困惑中,检出率依次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其中学习焦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检出率偏高,均在15%以上,尤以学习焦虑最为突出,其检出率高达27.6%。

2.教师基本状况

81%教师的主要压力源为工作业绩。87%的教师表示较少或偶尔对学生发火,一半以上的教师在面对头痛学生时,采取的策略多为点名批评。绝大多数教师表示和家长沟通时最大的困难是家长多以没有时间或没有文化推卸责任。同时,87%的教师表示非常希望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心理学相关方法,并希望多开展班主任工作交流和培训,以加强学生心理辅导,给予正面引导。

3.家长状况

24.1%的家长表示自己知识不够,无法辅导孩子,19.5%的家长觉得孩子学习自觉性不高。认为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好或较好的家长占83.9%;84%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健康,其中希望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希望得到帮助,占55.6%。仅有38%的家长每天与孩子交流时间在20分钟以上。

二、主要干预策略干预策略应该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因此建议在每条措施前,阐述相关理论观点或策略有效性的论述。

基于教师、家长、学生前测调查结果,结合学校实际,学校最终选取初一两个实验班的学生及家长、全校教师进行做了为期2年的追踪研究。从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面入手,提升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使学生受益。

(一)建立“快乐成长加油站”,向学生提供长期服务

整合现有资源,成立“快乐成长加油站”,针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需求,由专兼职心理老师和志愿者定期为有需要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开展心理服务,形式包括个案咨询、学生团体活动、亲子沟通工作坊、等。每周开1个半天(每次1个下午),共开放50余周。

(二)开设专题课程,转变教师对家长、学生的认识

针对教师需求,开展不同专题的课程,帮助教师转变学生观,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变革。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怎样与家长和学生沟通”、“教师职业压力与情绪管理”、“发展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技能”等,共8次。

(三)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心灵给力培训”,提升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期间,每年暑期结束前组织骨干教师进行“心灵给力培训”。培训主要实现放松情绪、释放压力、提升教师职业价值感、建立积极关注的理念、掌握有效沟通的关键、发现自身更多优势、增强团队凝聚力。培训形式包括:心理游戏、角色扮演、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互动、分享等。

(四)提供“家长课堂”等服务,为家庭教育注活力

针对家长反映出的问题与需求,学校为家庭提供“新生家长会”、“家长子女教育经验交流会”、“全体家长会”,“家长课堂”等服务,全方位对家长进行培训、指导。与此同时,还吸收和借鉴家长在子女教育中的有益丰富,加强家长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多措并举大大促进了“家校合作”、“家家合作”,提升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水平。其中,学校开展的“家长课堂”成效尤为显著。“家长课堂”共6课,每课举办一个系列,内容分别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怎样爱孩子、怎样有融洽的亲子关系、教育子女学习做人、怎样让子女爱学习和学习好、帮助子女确立人生目标。

(五)设立激励机制,为研究的有序推进添动力

学校积极发动学生,广泛吸收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描绘他们心目中的好教师、好家长、好学生形象,以此为评奖标准,针对教师、家长、同学开设奖项,最终由学生评出“给力教师”、“好家长”和“快乐成长”奖项,鼓励整个研究过程中成长突出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激励更多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

三、干预效果

项目完成后,教师、家长进行座谈会,以考察研究效益。学生再次施测MHT,对前测后测结果进行对比,考察研究效益。

(一)教师收获颇丰

参训教师对培训给予了充分肯定,其中75%的教师自觉培训对释放内心压力很有帮助,78%的教师对增强信心做好教师工作很有帮助,90%的教师觉得培训对增加团队凝聚力很有帮助。其中一位老师说到:“为期两年的研究,我取得了一些成就。让我、我的学生以及家长们都有了颇丰收获,过去百思不解的一些实际问题今天变得眉目疏朗了许多”。

(二)家长受益匪浅

99%的家长表示学校提供的相关服务有用,91%的家长非常喜欢这样的“家长课堂”,84%的家长表示还会参加这样的家长课堂。一位家长感慨地说:“虽然为人父、为人母,但是以前教育孩子并不是做得很好。“家长课堂”中老师讲解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案例,我也从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通过“家长课堂”的学习,不仅孩子得到了成长,家长也也受益匪浅”。

(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得到提升

后测结果显示95.8%的学生处于正常水平,2.8%的学生有轻微心理问题,1.4%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需要接受专门心理辅导。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研究,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接下来,实验校将进一步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总结相关活动经验、提炼研究成果;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惠及更多教师、家长和学生;深入推进“爱生理念”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十七中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行)[Z].中国——联合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9.

[2]毕增彦.办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爱生学校在井陉[J].当时博彩,2012,02:62-63.

[3]陈敏.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验经验交流研讨会在北京海淀召开[N].世界教育信息,2012.06.

[4]刘妍洁.流动儿童少年身份认同现状及其与身份凸显性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3

[5]曾宁波,刘传星,廖大凯.四川省藏区“9+3”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报告[J]——兼与普通高中学生之比较.教育科学论坛.2014,11:75-77.

作者:吴成光 李兵 张翠翠 杨晓伟 吴穷 张银锋 李素琴

第2篇:基于“爱生活体验”的理念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的 策略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基于“滋养幼儿生命成长的爱生活体验”探索,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为依据,充分利用特有的环境资源和条件,不失时机地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感知日常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促进幼儿自身萌发爱生活情感,健康成长,提升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这充分反映了时代赋予学前教育的使命和任务。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带领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儿童是世界的未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科教学、渗透环境与发展知识的教育,从小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初步知识和简单技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1]。于是,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沟头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把环境教育作为园本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是培养幼儿的环境意识,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使他们成为绿色明天的缔造者。

一、滋养幼儿生命成长,提升环境保护教育认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的目标。”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着眼从他们身上抓环境保护教育意义重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类环境生活不断进入城市化,工业全面发展,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人们生活环境随着工业发展而变化:大气污染严重,污气、污水成为全球性公害,让幼儿从小学会保护生活环境,提升环保教育意识,让天变蓝、水变清、空气变得更新鲜,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幼儿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教师通过幼儿爱护人类环境、保护地球、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创设等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滋养幼儿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把幼儿成长融合于生活体验过程,从而陶冶幼儿的情操、净化幼儿的心灵、锻炼他们的意志、约束他们的行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二、基于“爱生活体验”,对幼儿实施环保教育策略

1.环境保护教育渗透一日生活

环保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为此,我园根据幼儿一日生活内容,制定了不得随地乱扔垃圾、学会回收垃圾与分类垃圾、不得随地吐痰、不得随地大小便、节约用水等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时间久了,幼儿们把一日生活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系列要求,逐渐内化成自己的自觉行为,逐渐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得到了环境保护教育的熏陶[2]。其一,以讲故事的形式渗透环保教育。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幼儿身边熟悉的人物的故事入手,讲述过程渗透环保教育,让幼儿在聆听故事之中得到教育。例如,讲述《地球清洁工》的故事时,可以为幼儿讲述地球公公录取海鸥、乌鸦、秃鹫、蚯蚓等动物当地球清洁工、当地球保护神的过程,让幼儿们知道这些动物能消除地球垃圾的缘由。幼儿们认真听完故事后,都觉得非常好奇,就把地球上的清洁工惟妙惟肖地画了出来。又如,见到马路上一辆辆汽车尾部排出的尾气;路过小溪、河流,闻到工厂未经处理污水发出又脏又臭的气味……在如此的生活环境中,林中的小鸟叫声减弱,小溪里的小鱼生命垂危。其二,人们生活环境被严重破坏。教师以绘画的形式渗透环保教育。为了寻找优美适合的生长环境,教师启发幼儿在作画时,画上花草、树木、阳光等,展开自己的发散思维,给自己画的人物、动物添画,让幼儿通过画面得到环保教育。例如,活动中教师发现了画黑太阳、黑鸽子的幼儿,问其原因,幼儿天真地回答:“是被工厂烟囱里冒出来的黑烟染黑的。”有的幼儿画了个不规则图形,在里面画了许多小点,画面很简单,于是教师问幼儿:“你画的是什么?”幼儿脱口而出:“是用来清理垃圾的工具,把垃圾放在里面就被吃掉了。”这样渗透教学,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画面内容丰富了,幼儿环保意识明显提升。此外,我们精心举办了“绿色奥运”“自然的呼叫”“机器人垃圾桶”“小鸟搬家”“绿色的向往”为主题的环保绘画比赛,激发了幼儿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其三,以环保漫画为题材渗透环保教育。欣赏漫画一:工厂烟囱里冒出一缕缕黑烟,一个“戴面具的大肚子阿姨”背着氧气瓶,戴着防毒面具,幼儿们看着画面上的阿姨感觉非常有趣。幼儿们欣赏完这幅漫画后,教师引导幼儿们讨论:“画上的阿姨为什么戴防毒面具?”幼儿们回答:“是因为怕工厂的黑烟危害宝宝健康。” 欣赏漫画二:下雨了,人们站在楼房阳台接雨水,画上却标着“净水”两字。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如严重污染水源,导致人类没有水喝。幼儿从漫画欣赏中不仅获得了欢乐,而且得到了环境保护的教育,从“爱生活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紧迫性、重要性。

2.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学科领域

幼儿生活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展开的,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延伸的。爱护环境,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养成自觉环保的行为,必须从幼儿抓起,从生活点滴做起。为此我把环保教育的目标细化、落到实处,环保教育渗透在幼儿园健康、科学、社会、语言、艺术这五大领域中[3]。例如,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讨论交流、看图讲述、宣传行动等途径受到启迪。如看图讲述“清清的河水”“塑料袋的危害有多大”“常青树和落叶树”,儿歌“少用塑料袋”、环保歌,情境表演“是谁害死了小海豹欢欢”等活动。我们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了树林中树木的四季变化;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了自然界中树林、小鸟与人类的和谐关系;生动的情境表演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这为引导幼儿表现出自主的环保行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一系列活动使幼儿初步理解了人、动物、植物和谐共存的基本道理。

3.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家园亲子活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也就说,环境教育源于幼儿园生活,面向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环境教育才会取得明显成效。为了激发幼儿的再创造,我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和自然资源。废旧的塑料瓶、易拉罐、挂历纸、鞋盒、牙膏盒、纸卷芯、纸箱、废报纸、蛋壳、薯片筒、冰棒棍、碎布条、石头、羽毛、稻草等材料被源源不断地送到我们的美工坊“小仓库”。通过家园亲子活动,让幼儿从多样化活动和游戏化教育中体验环境保护教育(变废为宝)的双重效应。例如,一次“变废为宝”亲子活动伊始,我就采用游戏的口吻,开门见山对大家说:“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场环保T台秀,请你们把自己收集来的废旧物品进行一次作品大创作,瞧一瞧,看一看,比一比,谁的服装设计得既好看又环保!”话音刚落,幼儿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有的说:“我想用旧报纸做一条漂亮的公主裙!还要做魔法手杖!”有的说:“我想用纸盘做面具,变得更酷!”还有的说:“我要用塑料泡沫制作会变形的汽车人!”……红毯上幼儿造型百变又独特,家长们纷纷感到非常惊叹——原来废旧物有大用处。这种废旧物作品大创作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激情澎湃,气氛浓厚,这不仅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热情和幼儿创作的兴趣,而且充分调动了亲子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家长们明白了环保要从孩子抓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激励孩子一同成为环保事业的追求者。

幼兒是祖国未来的主人,环境保护对幼儿教育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我们要创设幼儿环保启蒙教育环境,实施环保教育新的课题,开发园本课程研究,推进园本特色课程,从不同角度来加强对幼儿的环保教育,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张 蓉.浅谈幼儿园环保教育[J].考试周刊,2012(45):187.

[2]朱桂林.谈幼儿日常生活中环保意识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5(2):70.

[3]郭 彦.如何开展幼儿环保教育[J]. 黑河教育,2014(4):12.

作者:杨雪梅

第3篇:爱生理念下该如何爱生

摘 要: 师爱,就是热爱学生,教师怎样爱学生,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师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老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最广泛的爱,老师要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对学生,老师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急躁,要充满爱心,以诚相待,对症下药,多启发引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爱相伴,一定可以让孩子充分信任你。教师只有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关键词: 爱生理念 爱生如子 以人为本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某教育家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无限的爱生之心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师爱,就是热爱学生,教师怎样爱学生,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师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老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最广泛的爱,老师要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对学生,老师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急躁,充满爱心,以诚相待,对症下药,多启发引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爱相伴,一定可以让孩子充分信任你。爱是相互的,只有你爱他人的同时你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也就是说,爱是情感的基础,爱是沟通师生感情的纽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教师只有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随着社会文化、经济、价值观等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开始向新的素质教育转变。如今在新的形势下,该如何“爱生如子”呢?

首先,要明确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不再是只为教书而教书,最重要的是育人。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以帮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真正的奉献,常常是牺牲的结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是奉献和牺牲。爱生之情不会从天而降。教师要做到能爱生、会育人,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教书育人工作,把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以自己的心发现心,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教师的爱应爱之得法,不能对学生产生偏爱,偏爱学生会失去爱的教育力量。爱更不等于迁就,失之严格要求的迁就实际上是对学生不负责任。教师只有把对学生的爱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深厚感情,才能充分发挥爱的教育力量。只有真真切切的爱,才能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分汗水,一分收获。

一、深入学习爱生学校理念,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提升爱生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发展出现朝气蓬勃、日渐振兴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现行的教育体制是最优化的,很多教师仍沉浸在改革带来的喜悦与快乐中,特别是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最大的思想仍存在部分教师心中,低下身来和学生平视、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是我们需要树立的观念,深入学习爱生理念,用爱生教育方法对待每一节课,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个教育细节,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对于农村孩子,更应该解放思想,用全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还学生应有的自由空间,让智慧之花开放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我们应该相信:如果你想改变环境,唯一的方法是改变你自己。因此,我们应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让爱生理念渗透在每一位教师的点点滴滴教育活动中。

二、充分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心理发展规律、认知规律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语言学习本身是较单调枯燥的,而一味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形式势必使学生学习兴趣荡然无存。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有求知欲;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求知欲,学习热情大减,从而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该阶段的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才会深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从而爱学生。对于学生的行为,能正确判断,采取相应措施,让学生易于接受。

三、学会换位思考

教学研究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如何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结构中掌握好新的知识,需要教师全方位的教学技巧及教师对教学艺术的不断探索。在教与学互动相长的过程中,常会碰到一些教学难题,教师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时刻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导地位,才能不断迸发出教学的灵性之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为此,教师要进行换位思考。

以“先做学生后做先生的心态换位”。陶行知先生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要使自己具备用“学生的心灵”感受,用“学生的大脑”思考,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给学生传授什么知识,或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教师为什么要教授这些知识,那么就有可能会造成“教非学生所需”,教学效果不明显或学生被动学习;如果学生只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该学什么知识,又可能造成某些弊端,如“所学非社会所需”、“想学非教师所教”或者“学得好的非考试要考的”等问题。因此应该让教师知道学生想学什么,让学生知道教师能够教授些什么知识和为什么教授这些知识。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使教与学这两大主体进行“信息交流”,而“换位思考法”有利于这种“交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社会的急速变化知识变得越来越多元,学生所知未必比老师少。教师应改变心态,秉承“先做学生后做先生”的精神,在“学中教、教中学”和学生共同成长。

让教师和学生换位,就是把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围绕学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展开。为学生设计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径,并在教学中细心引导。对于学生的昨天,教师要思考的是他们的知识结构、生活环境及性格品行,以便“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对于学生的今天和明天,教师要考虑的是学生需要什么、应该给予他们什么、如何给,很显然,换位教学是一项双赢的工作,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四、爱学生要张弛有度

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热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是一致的,两者并不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一个教师越是热爱学生,对学生的要求就越严格。严格要求学生,就是要求他们达到比现有水平更高的标准。

很显然,从根本上说,我们之所以对学生有所要求,就是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牵引。所以,我们的严格,不是匪徒对良民的欺压,我们的要求,不是压迫与强行,不是勒令与呵斥,不是向学生逞能,更不会演变成为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压抑与遏制。

这里,我们端正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态度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应该对学生严格,我们怎样表现才算是真正的“严格到位”——不损伤师生关系,而又切合度量与性质的平衡,更能对学生的进步提高有所助益。

严格要求学生,并非一味地约束、管制学生,它必须符合一些基本的要求,讲究一定的原则基础。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以热爱学生为根本出发点。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出于真诚关心学生,而不是为管制学生使其呆板化,也不是为完成任务或使学生顺从自己。真正的“严”不是“凶”,而是和“爱”相结合的“严”,由于爱而产生的“严”。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符合教育规律、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而不是教师随行任意提出的清规戒律,一切要求都应该是合理的、力所能及的,而不是多余的、有害学生和教育事业的。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等于惩罚,不是对学生个性的压抑。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要讲究分寸和适度的。它既要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又要让学生做得到。要求太低的话,起不到提高的作用,甚至等于放任自流,严格就如同空言口号而已;而要求太高则脱离实际,不能为学生所接受,实际上等于取消学生的上进要求,有时还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要尽量为学生接受和理解。要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完全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护与培养。而且要求本身应该是合情合理的,而不是让学生觉得教师的要求完全是强人所难、故意刁难,是怪僻专横和吹毛求疵。教师的责任心在于提出正确的要求,在于使学生把它当做正确的要求接受,并愿自觉践行教师的要求。

对学生的要求严格,还要注意对学生采取一视同仁的原则,对后进生、优等生都严格要求。那种对后进生冷漠、歧视的态度,更是不足取的。当后进生学习有困难时,我们要在心态上增添对他们爱的权重,不能在心底就给他们的学习前景宣判死刑,认为他们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达到更高的要求,因此就干脆放而任之,破罐子破摔。在一视同仁的原则下,对后进生、难教的学生不能“不管不问”,而又对优等生呵护备至、偏爱有加甚至包庇纵容。任何一位学生都有权利要求得到来自教师的平等的爱,而对于后进生,只要真正从教育的本质理解教师的爱,就会对后进生更包容,更照顾。同时,我们认为,对待优等生应一丝不苟,不能认为他们学习好、表现好就迁就纵容他们的缺点错误。响鼓要重锤敲,所以,聪明的学生固然潜力可挖,但是为了他们健康成长,必须严格地要求他们。

五、向前辈多加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这就是我的座右铭。”这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育理念。仍然是一位大师的经历,教育家霍懋征老师在教学中发现一个小女孩每逢提问她都举手,可当要她站起来回答时却一个字也答不上来。霍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为什么不会也举手,小女孩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的。”出人意料的回答使霍老师陷入歉疚中: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这种尊容不得丝毫的忽视。于是就和这位学生悄悄“约定”,今后老师提问时,你如果会回答就举左手,不会就举右手。不长时间,这个小女孩就在这样的约定中变得开朗了,成绩进步了。苏霍姆林斯基说:“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荷叶上颤动欲坠的露珠。”的确,每一个学生都有非常敏感的自尊,特别是成绩不好、表现不佳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更强,也更敏感,稍不注意,就会刺伤他们脆弱的心灵。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而不仅仅是为了优等生,这才能体现教育的公平。

六、“爱生”体现要对所有学生的一视同仁

“爱”是爱生学校理念的根本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证明,教师的“爱”,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都会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一旦被教师冷淡或厌恶过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所以,爱生学校理念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既要爱优秀学生,又要注重对那些暂时性的“差生”给予更多的爱。

七、对待学生要多赞扬、鼓励,少指责、批评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生之心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师忽略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教育的灵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激活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育人务必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鼓励,少指责批评。

师爱是激励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精神力量,教师只有对学生怀有炽热的爱,才会呕心沥血地为学生“操劳”。教师对学生的感情越深,责任心就越强,办法也就越多,师生之间的爱具有双向性,师爱不仅鼓舞了学生的上进心,而且激起了学生对教师的仰慕和爱戴。反过来,教师又从学生对自己的爱戴中,得到深刻的职业情感体验,更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意义,更热爱教育工作。

作者:俸燕

第4篇:爱生教育

真心关爱学生

如何真正关爱学生,每个人也许有着不同的阐释。但有一句话,曾经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人看”。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做人的快乐。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而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为了分数而生存,而应该是学习为他们更好的生存服务。对学生来说,爱是阳光,给好学生关心和鼓励,可以促使其上进;其实,差学生更需要关爱。

曾从《中国教育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材料,说是某一调查组“从5所学校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0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2%。”这样的结果,肯定出乎百名老师意料之外。每个老师心里肯定也不好受,甚至有些愤然了:我们当教师的不计地位、不计名誉、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倾注满腔心血,不就是为了学生吗?白天,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晚上,我们督修、备课、改作业;课余,我们苦口婆心跟差生磨嘴皮;假日,我们不厌其烦与家长打交道„„这不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吗?这不就是爱吧?难道他们麻木了?难道他们真的走进了感情的荒漠?不然怎能没体会到?

还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浮现着很多美好的憧憬,梦想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名学生爱戴和尊敬的好老师,能和学生迅速地打成一片。可是,经过两年的工作,当初那些浮现在脑海中的戏剧片段慢慢消失了,因为平淡的生活中不可能处处出现电视剧里上演的感人场面,也并不是只有那样的惊天动人的事迹才叫关爱。关爱应该是体现在平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儿中,比如说,当你看到学生趴在桌上表情难过的样子,轻声的一句慰问的话语就是最好的关爱;再如,当学生犯错时,站在他的立场上帮他分析,让他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也是种关爱。当然,这种关爱很多很多,渗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就看你怎么去发现它,并且及时地抓住它。

老师们,不要过多地责怪我们的学生,还是好好反省我们自己吧!我们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我们的语言是不是太刻薄了?我们的脾气是不是太急躁了?我们的行为是不是太粗暴了?„„是啊,我们“恨铁不成钢”,我们“爱之深”,但表现出来的却往往是“责之切”。训斥、挖苦、讽刺等处罚学生的事不

是时有发生吗?至于罚课业、罚站、罚跑、罚劳役等变相体罚,更是被一些老师奉为最后的法宝。诸如此类“只给好心,不给好脸”的爱,学生岂能接受?不要以为,燃烧自己,就一定能温暖别人、照亮别人。你给学生一枝花,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你给学生一块冰,学生却会感觉到冬天的严寒。让我们牢记克鲁普斯卡娅的话:“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

首先,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

其次,要善于尊重信任学生。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每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黄沙如海,找不到两颗完全相似的沙粒;绿叶如云,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叶片;人海茫茫,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我们有责任了解学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

再次,要善于理解宽容学生。何谓宽容?有人说:“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是却

没有揪住不放;宽容就是允许学生反对,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我还想说,宽容就是平等,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而是跟他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宽容就是理解,学会了理解,你就拥有了宽容,也拥有了爱。试着去理解学生吧!正像赞科夫所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有了理解,你不会为学生调皮捣蛋而光火;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辩解顶撞而发怒;有了理解,你就不会为学生幼稚无知而生气。你只要想想:学生还只是个孩子呢!你只要想想,我自己也曾是个孩子呢!你的心就平了,气就顺了,你就能够冷静地采取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忘擦黑板了,我会说:“该我值日了吗?以后可得事先通知我,以免耽误上课。”值日生低下了头,为自己的失职难过。学生忘带作业了,我会不经意地问一声:“早饭吃了吗?”学生一愣,继而会心一笑,他明白了作业是不应该忘记的。讲台上,我讲兴正浓,讲台下,一学生睡意正酣,我摸摸他的头;“不舒服吗?”他摇摇头。“那是老师的催眠曲唱得太棒了!”我幽了自己一默。他含羞红了脸,睁大了眼,挺直了腰。是啊,他们还只是孩子。孩子怎能不忘事,孩子怎能不贪睡?作为从孩子走过来的大人,作为教师,你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你也不必为学生的过错大动肝火、小题大做。善于爱的教师会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去启发、去教育。这样,学生即便做错了事,也不必提心吊胆等着挨批;就算挨了批,感受到的却仍然是教师深切的爱。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第5篇:爱生教育案例:

博 爱 与 童 真 伴 行

——一个问题学生的转变案例

一、个案背景

2008学年,我承担四年级的数学、美术、班队活动等教学教育工作。班上共有38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叫小A的男孩,在开学的时候,就表现出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记得我刚接手时,原班的老师就对我说:“小A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也是一个非常淘气的孩子,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了!你试试看,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一段时间后,我感觉到他确实是一个问题孩子:他不怎么合群,对很多科目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有心理排斥的迹象,思维和行为基本属于跳越式的,完全琢磨不定。常有比他小的孩子悄悄跑来告他的状。上课时,他如果愿听,则思维敏捷异常,表现突出;不愿听,则埋头不动或做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动作来。关于后一点,其他任课老师也有类似的反映:小A上课时根本不听,有时还乱起哄。基于这些状况,我对他进行了仔细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他父母离异好几年了,母亲远嫁他乡,父亲则常年在外打工,他是和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为此他才变得:学习一塌糊涂,书包里的书杂乱无整,文具断胳膊少腿、上课捣蛋、不爱做作业、撒谎、欺负小同学。他所章显的完全是一个另类的自己,他正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泄着自己心理的无助和需求。他需要帮助!

二、问题分析

通过了解,小A有这样的反常举动,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家庭原因:小A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为了自己,把为人父母该承担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对孩子的学习、生活放任自由、不闻不问、不加以约束。再加上爷爷奶奶那一份深深的溺爱,这才造成了孩子这种任性妄为的不健康心理。

2.自身性格:自尊心较强,性格比较孤僻,不善于交往,由于问题多,受指责也多,所以防预心极强,会拒人于千里之外,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便走了一条最快让人注意也是让人不得不注意的方式——欺负同学、不听讲、不做作业、上课捣乱„„

3.集体的排斥:由于孩子自身的过激行为,致使学生间形成了心灵的隔核,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疏远,其他同学越是疏远他,他便会越加变本加厉,进而到了一发难以收拾的地步。

三、采取措施

(一)创设班集体和谐氛围。

本着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体,班上任何一个学生出了问题,班上其他同学都有责任帮助他。为此,我在班上即时组建了一个“一对一的帮抚”活动,将他与一位品格良好的学生结队。同时组织召开了“夸优点”的主题队会。专门让同学们夸一夸他的好,让他觉得同学们对他是有好感的,他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也有很多的优点值得大家学习,他并不孤立。另外,还要求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来关心他、帮助他。以此为切入点,让他充分的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促

1 使他树立起学好的信心和决心。也进一步帮助他提高交往的方式和能力,从而让他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

(二)建立师生间和谐与平等的关系。

作为教师,首先我随时注意关注他平时的行为动向,有机会就找他谈心,给他写小纸条,对其晓之以理,动这以情,导之以航。记得前不久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他课堂上表现得非常出色,但课后的作业却一塌糊涂,改过他的作业之后,我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痛心之余,我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小A同学,你今天在课堂上表现得非常的棒!老师希望你作业也一样的棒。下次请用心作业,好吗?”为了不断的激励他,为他增强学习和生活的信心,我无论从生活上、心理上还是学习上都真挚的给予了他一些超于常人的关注。我想方设法的与他建立平等互助的朋友型关系,以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进而慢慢的软化他的忤逆之心,让他深切的体会到老师对他真诚的关爱和帮助。从而让他从心里上逐步淡化没有父爱和母爱的阴影,真心实意的接受老师的关爱与帮助。与此同时,我还与其他的任课老师达成共识,对他采取:“挖掘闪光点,增加成功体验;软硬兼施;爱严有加。”的措施,以彻底根除他的那些不良行为习惯,促使他早日成为一个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好学生。

(三)激活家庭教育动力,促进家庭和谐。

首先,我试着与他的爷爷、奶奶联系、交流。他爷爷奶奶掷地有声的表白,曾给了我很大的安慰,于是我把一切希望寄予了他的爷爷和奶奶,可渐渐的,我发现,爷爷和奶奶的教育对他根本就起不到任

2 何的作用,因为他们与孩子间溺爱与被溺爱的关系早己定格,根本就坚不可摧!我只好另僻溪径:1.想法与他的家人(二伯、姑妈和姑父等)沟通交流,把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性格发展,与他人的交往状况分析给他们听,指点他们与孩子沟通交流的一些方式方法,恳请他们协助两位老人共同帮助教育孩子,力求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多关心,少责罚,多严格,少溺爱。引导家长把对孩子的爱以正确的方式呈现,与教师携手,一起引导孩子往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方向发展。2.电话与他的父母联系,让他们了解孩子的状况,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请他们多打电话回家,多关心鼓励孩子,给孩子前进的动力。3. 诱导和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鼓励孩子与家长交流、沟通,坦诚向家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以更好的让家人了解自己的行为动向和心理需求,与家人建立起一种互助互爱型的和谐关系。

通过全班同学、老师与家长共同地不厌其烦地实施博爱教育之后,小A同学现在已能基本与他人友好相处了,对待上课、写作业的态度也认真了很多。他放学回家后能主动做作业,会帮着爷爷奶奶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有时还能和家人交流一下他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最看好的是:他现在每天早上到校后会主动帮忙打扫卫生,看到同学有困难会主动伸出援手,他懂得了帮助和关爱别人了!他脸上多了一些以往所没有的东西——灿烂的童真!虽然他有时也还会有反复的迹象,但他的转变确实够大的了。看到小A同学能有如此大的转变,同学们、老师们都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并且也一致的看好他。以后的我,会一如既往的对他进行关爱与帮助。我深信:只要我们大家都付出爱心,共同施爱的话,将来的他,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好孩子!

第6篇:学爱生教育理念有感

让我们的教育生涯充满爱

---学习爱生学校教育理念有感

临翔区圈内乡腊东完小孔广跃

爱生学校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在学校教育中的最直接体现,爱生学校是学校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高级形式,其终极目标是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潜能的充分展现,使每个学生都能自信而成功的学习和成长,让全体学生学会求知,好学,会学,学好;学会做事,应用所学解决问题,养成生活技能;学会做人,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会共处,与同学合作学习,乐于助人,富有团队精神,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爱生学校教育的理念包括四个方面的维度:全纳与平等;有效教学;安全、健康与保护;参与与和谐。

如何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实施爱生学校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学习爱生学校理念,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提升校长和教师的爱生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发展出现了朝气蓬勃,日渐振兴的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现行的教育体制就是最优化的,很多教师仍沉浸在改革带来的喜悦与快乐中,特别是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为我最大的思想仍存在大部分教师心中,低下身来和学生平视,用心和学生交朋友仍是我们需要转变的观念,深入学习爱生 1

学校理念,用爱生教育方法对待每一节课,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每一个教育的细节,更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对于农村地区的孩子,更应该解放我们思想,用全纳和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还学生应有的自由空间,让智慧之花开放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我们应该相信:

如果你想改变环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变你自己。因此,我们应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让爱生学校理念充满每一位教师的点点滴滴教育活动中。

二、从学校的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入手,让各项制度体现爱生学校理念的建设标准

以往我们一所学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大部分是通过上级的有关要求或教师的集体智慧形成的,爱生学校的制度建设需要除围绕教育方针外,还要因地制宜,征求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建议意见,特别是尊重学生的意见,因为,一个学校的制度往往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来共同维护,只有尊重学生的意见,制度建设才能顺利实施,一个制度的建设需要体现学生的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参与权。

三、强化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让爱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

校园文化建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隐性上来感染学生健康的心灵,我们可以利用标语、宣传栏、意见箱、鲜花绿草等方式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权利为中心,建设安全健康的环境,爱在点滴,让爱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

四、在课堂中融入爱生教育,进行有效地教与学,深入研究学生,用智慧的眼光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用闪光点教育学生

有效地教与学,需要教师做到认真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学习目标、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将爱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研究学生方面更应该全面具体细致,只有全面的了解了全体学生,我们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做到上起课来游刃有余。好多教师常常在课堂中会遇到被学生问倒、卡壳、尴尬,其原因就是对学生了解不够。如何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班级花名册或自我介绍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班级花名册获自我介绍能让我们最快的熟悉学生的姓名、住址、性别、爱好、性格等基本情况,但所体现的并不够具体,同时还有部分是不全面的,还需要利用其他方式熟知。

2、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一起游戏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

游戏是孩子们的最有趣的行为,在游戏当中,孩子们会放下思想包袱和戒备心理尽情的娱乐,他们在游戏中是忘我的,能真实的将自己的天性展现在我们面前,当然我们教师也应该乐于其中,只有我们融入游戏当中,学生才会放下戒备心理和我们一同玩耍,才能平视我们。

3、家访是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活动中最好的方式

影响一个孩子的因素,社会环境是一个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需了解学生在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家访能更深刻的了解学生的社会活动,了解学生生活的环境和背景,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活

动是有较大帮助的。

4、教师以身作则、处处为学生着想将会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成为真正学生的朋友

要想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成为孩子信任的朋友,教师更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说话算数、躬下身来从心底和学生交朋友,倾听他们的真心话、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当然,我们做朋友的原则是决不能歧视或蔑视你的朋友。

只有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取得最大的收益,才能称之为最有效的教学。

五、建设和谐、团结的团队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团队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一个成功的团队能造就无数个个人的成功,因此建设和谐团结的团队是实施爱生学校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建设一个无坚不摧的团队,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强化学校管理班子建设,搭建锐意进取的管理队伍

历来我们的管理队伍往往都是由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作为爱生学校的管理队伍应该包括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社会人士,在这里,我们决不能忽视学生代表这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由学生代表参加学校的管理真正体现爱生学校学生的参与权,同时,学生代表能搜集到大部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能了解学生最想解决的事情。

2、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创新力

开设心理辅导室来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和疑团;利用多种途径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培训会或发放宣传册等,以达到家校共同管理的目的;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讲卫生、讲文明、爱老敬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校、家庭、社会融为一体,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尽到自己的责任;健全和落实良好的卫生体检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开展实际有效地安全应急演练,让每一个学生都生活在安全愉悦的环境中。

六、制定爱生学校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目标是我们发展的动力,制定爱生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就是要让我们有一个明晰的方向,一个发展的航标,让我们永不迷失方向。制定发展规划要做到具体、清晰、要结合实际。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爱充满我们的整个教育生涯。给学生一缕阳光,你将收获到整个春天。

2011年4月24日

第7篇:“爱生、爱教、爱校”三爱教育演讲稿

《因为爱,我骄傲》“三爱”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可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2011年8月30号这一天,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及其平凡的一天,而对于我,却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及其幸福而不平常的一天。我怀揣着教书育人的幸福梦,踏进了充满阳光的花坪实验学校这片沃土,奔向了充满生活气息的希望之路。我的青春已在这距离市区最偏远的山村学校度过了两个年头,但我无怨无悔。两年来的辛勤耕耘,两年来孩子们的成长,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花坪实验学校这片沃土,爱上了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的孩子们,爱上了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教师。因此,我今天要讲的题目就是《因为爱,我骄傲》

每天,当天蒙蒙亮的时候,孩子在操场上挥洒的汗水,让我由沉睡变得清醒,那是天地下最珍贵的水。当早晨希望的曙光射进教室,我已静候在三尺讲台旁,聆听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那是天底下最悦耳的歌曲。踏着下午的那一缕辉阳,见证我与孩子们运动场上的阳光嬉戏。伴随着最后的夕阳,我已在课室与孩子们开始了夜晚的学习。在白炽灯的照射下,看着孩子那稚嫩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红光,正在争分夺秒的学习,我感到了欣慰。当夜阑人静,学生已酣然入睡,回想着他们一天劳累的学习,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每当如果有孩子病了,平时很淡定的我,会显得特别焦虑,好像是自己老妈生病一样着急,即时在晚在累,也要去宿舍照看,当他们身体好了,心情才特别舒畅。也特别庆幸:在我的严格秉着爱的耕耘下,孩子们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便感到,这就是我人生最大地满足。当花坪实验学校越多的苗子成长在这片沃土上,当沃土越来越肥沃,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然而,付出爱的过程虽是甜美的,但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班里淘气任性、吊儿郎当、成绩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但秉着爱是教育的根源,为人师表:我时刻牢记:要给每一颗小草发芽的时间,不要放弃每一颗小草,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要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心,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幼苗,赋予他们茁壮成长的理由。我相信:每一颗小草都有他被欣赏的时候。

在花坪实验学校这两年的时间里,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不断从这片沃土上汲取养分,花坪实验学校不断地让我成长,沃土的上幼苗也不断地激励我扬帆再致远。特别是我第一次做班主任,就让我爱上了做班主任,我领会到:班主任是世界上最渺小然而最伟大的主任。在我现在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位本身不错的学生,但是他是一个思想不稳定的学生,曾今因为听信其他不思上进的同学片面之语,生活习惯散漫,他几近于荒废学业,我行我素,经常上网,是个标准的出现“问题”的学生。老师同学们也认为他不再符合做班干部,认为他是无药可救的堕落者。但他的父母对他期望很高,但却不知道如何引导他。通过家访,和他

父母交流,他父母流露出了心急如焚并着无可奈何的眼光,那一刻,我知道我责任重大,我要让他从悬崖边撤回,于是,我用孩子般的眼睛去观察他,用孩子般的耳朵去倾听他,用孩子般的大脑去思考他,用孩子般的兴趣去探寻他,用孩子般的情感去爱护他!给他做思想动员工作,让他用心灵去认识世界,用心灵去了解别人,鼓励他努力学习,同时,发动班里同学的力量多与他交谈,处处关心他,让他感觉因95班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他在花坪实验学校这片沃土上健康成长,最后,孩子没有辜负我的期望,他痛下决心改掉恶习,跟上了班集体,也逐渐感觉自己原来生活在温暖的大家庭中,他的学习成绩得到了逐步提高,各项活动也积极参与了。他的转变让我深深懂得:爱,是一种理解,爱,是一种责任,教育,就是教会学生育出爱,懂得爱,传递爱。

岁月如歌,每当听到那首《每当走过老师窗前》时,泪流满面,回想起自己做学生时,我那些亲爱的老师们头发已被粉笔染白,但他们依然用一颗充满爱的火热的心,兢兢业业播撒爱的种子,他们是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老师,非常感谢您。

回想起做教师的这两个短暂春秋,虽然很短暂!但是很温暖,依然清晰地记得,那年我所教过的孩子,也感谢孩子记得我。我们一起成长在花坪实验学校这片沃土上。当经过自己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班级取得成绩时,一种感动和自豪就会油然而生,我的心头总会有一股暖流在涌动,他让我品味到了教育的幸福。面对这份幸福,我激动。孩子们,能做为你们的老师,我骄傲!我为你们骄傲!我爱你们!

选择教师这份职业,是我最正确的选择。正确的选择,让我驰骛旁贷地去完成浇灌小草的教育梦;教育梦让青春释放爱的责任。青春,诠释着爱的色彩。责任,书写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老师们,让我们带着慈母般温馨的笑容走进课堂,去播种希望,播洒真情,孕育花朵!为我们明天的花朵,撑起一片阳光灿烂的蓝天,再续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孩子们,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室,去播种未来,播洒汗水,孕育希望!为我们将来美好的明天,开拓一条充满阳光的大道,再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因为爱,让教师的情、爱、德一次又一次释放它的魅力。因为爱,让“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至死不渝的情怀,淹没滚滚红尘中的种种诱惑。俯首甘为儒子牛,做为人民教师,我骄傲!谢谢大家!

第8篇:弘扬清廉之风 铸造教育之魂

信仰,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信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然而,一个人,一个民族他所信仰的不应是束缚手脚的镣铐,更不应是绞杀自己的绳索,而应当是一股风,一股催你挺进,催你跋涉,催你奋斗的风。而当前,陕西省纪委弘扬的“反腐倡廉,执政为民”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教育系统所期盼的一股春风么?置身于惠风和畅,充满活力的时代,注定了我们教师要树立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要肩负教书育人的时代重任,弘扬清廉之风,洒一腔热血,铸就教育之魂。

有句古话说得好:“廉如清风常拂面,贪似毒药蚀灵魂。为官应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廉和贪总是如影随形,又是如此泾渭分明;执政和为民又似一对孪生兄弟,不离不弃。走进漫长的历史长廊,纵观我国封建文明历史中诸多王朝的兴衰沉浮,其最后没落的原因都与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腐败之害如同蚁穴溃堤,纵然再坚固的底基也会功亏一篑。有多少自私自利、贪得无厌的贪官污吏遭受千夫所指,遗臭万年。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得到万民崇敬、千古传颂。

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洁奉公已铸成我们中华民族难能可贵的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中熠熠生辉。他们恪守“不贪为宝”的人生信条,抵挡各种诱惑,清清白白做人,亮亮堂堂做官。他们的浩然正气,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可喜的是在新世纪的今天,在我们的身边也涌现出一批批令我们肃然起敬的优秀楷模!

我高中时的校长是“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廉洁自律的表率”,大家都这样评价他。陈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陈校长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入住市医院,陈校长不顾劳累亲身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一年冬天早晨,一位学生发烧,陈校长知道后,马上背起学生把他送到附近的医院,待到回校时已经是中午12时多了。陈校长对学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他总会热心帮助,从自己的腰包掏钱给贫困学生更是常有的事情;哪个学生在纪

律上有不良表现,他总会耐心教育。学校几位学生家庭十分困难,陈校长了解情况后,给学生们申请了困难补助,使这些学生的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平常日子,要求老师做到的陈校长首先做到,要求老师不做的他从来不做。他坚持每周第一个到校,星期五下午放学离校。节假日和寒暑假,他更是牵挂着学校的平安,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用心血和汗水抒写着自己的工作业绩。陈校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学校师生中产生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廉政方面他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或家人谋私利。在公务活动中,做到合理开支,手续清楚。这一切,无法不让我感动。

我的叔叔是一位精打细算的“大管家”。身边的同事都这样叫他。1999年,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了家乡中心学校校长。刚刚接任中心学校校长,他便遇到了一个难题——由于资金问题,各个学校共拖欠了书店十几万元的书款没有偿还。他没有想到,他上任的第一项工作竟是如此的棘手。情急之下,他从家里拿出了为儿子上大学准备的学费,又向亲朋好友借来了3万元钱送到书店,才暂时领回教材,保证了当年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次年,书店通知要先补齐欠款才能发教科书。为了不影响教育教学,他不等不靠,积极想办法筹措资金。他凭借个人信誉向亲朋好友求援,多则几万,少则几千,不足部分自己垫付,终于还上了所有书费欠款,了却了全镇师生的一块心病。从此,他从各方面节省着每一分钱,并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只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能够正常优质地进行。为了节省资金,他带领中心校成员骑自行车下乡检查工作;除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简单招待以外,中心校从不用公款吃喝;公出能一人办的事决不两人办;打印文件用的纸,一定要两面用;冬天,中心校买来冬菜和米面油,在学校自己做午饭……但在教师培训方面,他却非常大方,只要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他一定会送教师们去。几年来,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课改教学大赛,从财力上帮助,从精神上鼓励,为参赛教师当好参谋,做好后勤工作,每次参赛的教师都载誉而归,为家乡的教育增添了光彩。这一切,怎能不让我感动?

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我们深深懂得,共产党人的“朗如日月,清如水镜”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今天,我们呼唤公仆精神,重塑公仆形象,就应像我高中时的校长那样,努力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谨慎用权,公正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勤政

无贪欲、身正抑邪念、播扬好名声;还应该像我的叔叔那样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人生没有草稿,篇篇都是正文。其实发生在教育战线上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每当我们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时,就仿佛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们找到了真、善、美,找到了事业与金钱的位置,找到了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决心。我们,虽然渺小,但我们的脊梁支撑的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虽然平凡,但我们的双手托举的却是明天的太阳。我们不可能名垂青史,可是我们树起了万世师表,无边的师魂;我们将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的痕迹去诠释“弘扬清廉之风 铸造教育之魂”。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贺郁萱

2012年6月13日

第9篇: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

——xx中学师德建设汇报材料

师德不仅是教师自律的准则,也是社会对教师行为的规范要求。教师的师德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好坏,影响着教育这一伟大事业的兴旺和成败。所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一所学校的根本。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我校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现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精神引领,提升师德。

人活精气神,没有精神的人,只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同样的道理,教师要有思想和教育理想,没有思想和理想的教师,最多只能是一名教书匠。一个教育团队更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精神来引领,否则就是一盘散沙。

xx中学一直非常重视对老师们的精神引领,树立高标准,凝聚正能量。

一是强化“家”的意识,浓化“家”的氛围。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始终强调“以校为家”的理念。首先是学校领导真诚地把每位教师、每位职工当作自己的家人对待。始终站在教师的位置考虑问题,始终为教职工着想。其次才是要求教职工顾全大局,要把学校当作家来看待。

二是强化合作意识,打造优秀团队。 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存在。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是学生与老

师的双边活动,双边合作,才能互利共赢。我们推行合作教育,倡导师生合作,实行同伴互助,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老师们在集体中享受了平等的喜悦,收获了分享的快乐,愉悦了心情,开阔了胸襟。他们不再会看某某学生不顺眼,遇到丁点事就烦心。这样师生交流沟通了,老师的师德也提升了。

三是强化奉献意识,提炼老中精神。教师是清贫的职业,选择了这一职业,也就选择了奉献。为提高老师的师德修养,引导教师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提炼出了“合作、奉献、高标准”这一老中精神。我们把这一精神悬挂在各个办公室的醒目位置,作为老师们的手机通话铃声,写进《教师一日常规》,让老师们天天看得见,时时听得见,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根植于心。

二、健全制度,规范师德。

制度是实现某种功能和特定目标的社会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的一系列规范体系。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加强我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我们形成了学习培训制度、主题活动制度、师德责任追究制度、师德一票否决制度等。为了时刻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办人民满意教育,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建立健全了师德档案制度,狠抓了师德监督和师德考评这两项工作。使师德监督常态化,师德考评制度化。

一是师德监督常态化。每月末,由党支部、工会牵头,开展师德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活动,对班级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调查评价。在期中期末,学校组织两次专题师德现状报告会。把

在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中反映出的问题,在大会上向全体教师公开交流,并将学生对每位老师的评价存放在师德档案中。

二是师德考评制度化。学校的每次评优,如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都严格参考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评价。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三、加强学习,净化师德。

学习是提高修养的前提,不断地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地净化心灵,净化师德。我们经常组织教师们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学习政策法规,规范教育行为

《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松滋市教师行为六条禁令》、《松滋市教育局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的十五条禁令》等一系列教育法规、政策的颁布,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了学校的办学行为,规范了教师的从教行为,为我们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准绳。我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使大家作到知法、懂法、守法。使教师增强法制意识,树立依法执教的观念。我校还从实际出发,制定了《xx中学教师一日常规》,从细处着眼规范教师的行为,提高老师的师德意识。

2、学习先进理念,提升师德水准。

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一定有崇高的师德思想支撑,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也能够

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准。

我校在加强课程改革和大力推行合作教育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师德的建设,强调了德艺双馨。

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抛弃师道尊严,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只要老师接受并实践了这些思想,那他的师德也就自然高尚了。我校正在推行合作教育,要求老师们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如果老师们接受并实践了这一理念,他还会歧视差生吗?所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师德建设是能够相辅相成的,一位教师如果拥有了先进的教育思想,那他一定是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

3、学习先进事迹,树立身边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身边的榜样其作用更是巨大。我校每年开学之初,都要认真组织教师们进行集中政治学习。政治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习上学期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近几年来,我们树立了各个方面的典型:有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王怀孝老师;有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杨文素老师;有优秀班主任胡兆芹老师;有课改带头人王俊华老师等。

榜样就是标杆,榜样就是学习的方向。身边的榜样看得见、学得到,有利于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师德水平。

xx中学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团队,教风朴实,

师风醇厚。这是老师们严格自律的结果,更是各级领导严格要求的结果。我们将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实现xx中学教育梦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试题下一篇:ltps天马微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