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基本知识全集

2022-09-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社会保险基本知识全集

《李达全集》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

编者按:汪信砚,男,1961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副秘书长、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应用哲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学会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在海内外出版著作和教材20多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50篇,获中国图书奖、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40多项。

陈金清(以下简称“陈”):汪教授好!您主编的《李达全集》共20卷于2016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很快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等多种报刊纷纷发表书评或报道,好评如潮,先后获武汉大学第十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入选人民出版社2017年度十大优秀著作、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度人文社科年度十本好书和 2017年书业年度评选·年度图书,2018年又获湖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我想,人们对《李达全集》的高度评价,肯定还是源于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我注意到一些书评已从不同角度对《李达全集》的价值和意义作了评析,在这里,我想请您从《李达全集》主编的角度,较全面地谈谈《李达全集》的编纂、内容和意义。

汪信砚教授(以下简称“汪”):好的。《李达全集》的编纂前后历时五年多时间,以各种形式参与这项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有近百人,因此,它是一个很大的科研团队协同攻关的成果。作为主编,我确实为《李达全集》的编纂付出了巨大辛劳和努力,同时也从这项工作中获得极大的教益,受到多方面的启示。我很愿意与读者朋友们分享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陈:您是怎么想到要编纂《李达全集》的?我想首先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汪:这要从李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地位说起。李达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大师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李达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一是他在中国最为系统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二是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所达到的成就最高。著名史学家侯外庐曾评价说:“抗战前,在北平敢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学者,党内外都有,大家都是很冒险的。但是,就达到的水平和系統性而言,无一人出李达之右。”① 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李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拓荒者和奠基性人物。胡乔木在纪念李达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李达同志是我们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教育家、理论家、著作家,他是多方面的学者。李达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也是我们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李达同志从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开始,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奋斗到最后一息。我想,在我们党将近70年的历史上,还很少有像李达同志这样勤奋,这样有丰富的卓越的成就,这样在任何困难危险的环境下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教育家,这样坚定勇敢而不断追求进步,力求达到当代的最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战士。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完全有理由以有李达同志这样一位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来,就以全部身心投入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奋斗,数十年如一日的前驱和榜样而自豪。”② 李达一生所留下的卷帙浩繁的论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宝贵思想资源。

陈:我感到不解的是,既然李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为何以往《李达全集》迟迟没有到得编纂和出版呢?

汪:您对此感到困惑是可以理解的。在我们编纂《李达全集》之前,其他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论著整理和出版的情况不一,但大多都比李达论著整理和出版的情况要好。例如,《李大钊全集》(5卷)、《艾思齐全书》(8卷)均于2006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陈独秀、瞿秋白的论著虽然尚未得到系统整理和出版,但相关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其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93、2009年出版了《陈独秀著作选》(3卷)和《陈独秀著作选编》(6卷),《独秀文存》多次被重印或影印,一些出版社还出版了各种形式的陈独秀诗集;也不断有各种形式的瞿秋白选集或文选出版,人民出版社还于2013年出版了《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8卷)。与上述这些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相比较,李达论著是最为丰硕的,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得到了整理和出版,那就是由李其驹、陶德麟、熊崇善、段启咸、曾勉之等人组成的李达文集编辑组整理和编纂并由人民出版社于1980—1988年间出版的200余万字的《李达文集》(4卷)。这种情况的长期持续存在,与李达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的重要地位确实是很不相称的。

《李达全集》迟迟没有得到编纂和出版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在以往很长的一个时期里根本不具备李达论著整理和出版的政治条件。李达于1966年被诬陷为武汉大学“三家村”“黑帮头目”并惨遭迫害致死,1974年方得到平反昭雪。即使是在这之后的若干年间,原来被诬陷为武汉大学“三家村”“黑帮分子”的李达学术助手也并未得到彻底“解放”,仍然带着“犯有严重错误”的政治尾巴而处处受到歧视和压制,甚至连参加学术会议都受到百般阻挠。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与李达论著的整理和出版有关的工作都是不可能的。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李达文集编辑组才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启动了《李达文集》的资料搜集工作,并经过艰辛的努力完成了《李达文集》的编辑。另一方面,《李达全集》的编纂存在着特殊的困难。要编纂《李达全集》,首先必须全面地收集李达论著。但是,即使是这项最基础性的工作,也需要克服诸多的难题:其一,李达的绝大部分著译都是在民国时期完成的,有的从未正式出版过,而公开出版过的又往往版本众多,搜集起来极其繁难,部分著译及其某些版本在国内已难觅踪影;其二,李达一生使用过的笔名多达十几种,除“李达”、“李鹤鸣”外,还有“鹤鸣”、“鹤”、“立达”、“达”、“H·M·”、“江春”、“李特”、“胡炎”、“平凡”、“李平凡”、“白鸽”等,而同样也使用其中一些笔名的人不在少数,署有这些笔名的论著中到底哪些是、哪些不是李达论著往往众说纷纭;第三,李达蒙冤后,不仅他本人被抄家洗劫,而且一些与他关系密切的人也被株连,受到抄家、残酷批斗、“劳动改造”等各种形式的迫害,李达未曾发表的论著手稿、讲义、书信等绝大多数均不知去向。仅就这些情况看,编纂《李达全集》的难度就是可想而知的。

陈:《李达全集》的编纂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启动的?

汪:2010年上半年,人民出版社与我联系,商谈《李达全集》的编纂问题。当时,我们双方就编纂和出版《李达全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了共识,但都深感这样一项重要任务需要第三方的经费支持,并商定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资助。于是,当年7月我向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申报了“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选题,被评审通过和列入当年第二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选题后,我又进行了该选题的投标,同年12月份被正式批准立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的立项,为《李达全集》的编纂提供了经费保障,也标志着《李达全集》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

陈:那么,《李达全集》的编纂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汪:首要的一步,当然是全面地搜集李达论著,包括李达论著的各种版本。最初,我们根据手中所掌握的资料,包括李达本人的自传和有关记述、以往人们关于李达论著和思想的研究成果、各种形式的李达传记、李达年谱、李达著译目录、李达档案以及有关纪念和回忆文章,制订了一份尽可能详尽的李达论著目录。在开始的大约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动用了一切可能的资源,利用了一切可能的途径,遍搜了国内各种文献收藏机构、有关数据库和部分国外重要图书馆,经过极其艰辛的努力,终于大体上完成了李达论著的收集工作。所谓“大体上完成”,就是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根据我们事先制订的李达论著目录,没有能够收集到的李达论著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李达研究者公认已经无法找到的,如1947年李达在湖南大学法学院讲授法理学时的石印讲义《法理学大纲》下册早已遗失;第二类是我们知道其下落却无法获取的,如1949年12月李达重新入党时所写的自传全文,按照有关干部管理规定至今尚未公开;第三类是人们广泛传诵、经常谈论却根本不见踪影的某些李达论著,主要包括据称是李达所翻译的考茨基著《马克思经济学说》、马克思著《政治经济学批判》、波卡洛夫等著《世界史教程》等三部译著。对于第一、二类李达论著,我们仍然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只是最终并没有什么结果。接下来,我们要重点考虑的就是第三类情况了。我带着极大的困惑对有关史实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分别撰写和发表了三篇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史实勘误文章,以翔实的史料表明李达实际上未曾翻译过考茨基的《马克思经济学说》、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波卡洛夫等人的《世界史教程》,人们关于李达这三部译著的各种记述均不过是些讹传。

陈:这样看来,李达论著的搜集工作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同时也是一项艰巨的研究工作,需要对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作深入的考证。

汪:是的。不过,对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的考证,不仅包括澄清人们关于李达并不存在的一些论著的讹传,也包括对李达论著真伪的甄别,后者是更为复杂的事情。如上所述,李达论著使用过的笔名多达十多种,而同时期也有其他人使用过一些同样的笔名,即使是署名“李达”的也并不一定就是我们所说的李达论著。例如,《申报月刊》1944年第2卷第8、11号发表的《上海经济的动态》和《物价管理与强化金融统制》,都署名为“李达”,以往通常都被人们列入李达论著目录中,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两篇文章运用大量详实的数据,阐述了1942年12月以后、特别是1943年8月至1944年10月上海实行战时金融统制时期的经济状态和严重问题,分析了造成当时上海通货膨胀、工业萧条和股市低迷的多方面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肯定,这两篇文章分别写于1944年6—7月和10月,并且作者一定亲身生活于当时的上海并对当时上海经济、特别是金融行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然而,1941年7月至1947年2日,李达一直困居家乡湖南零陵农村。并且,为了躲避日军追捕,李达带领全家长期在外逃难、辗转于零陵县的各个地方,途中所带粮食和衣物被土匪洗劫一空,连著作手稿和毛泽东写给他的书信也遗失了,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才回到他的老家。在这种情况下,李达断不可能写出上述两篇文章。至于使用其他相同笔名的论著,以往的李达研究者们张冠李戴的情况就更多了。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宋俭、宋镜明两教授编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李达卷》后附的“李达年谱简编”中,就有许多这类情况。例如,该著把署名为“平凡”的《中国青年的时代使命》(《新动向》1941年第1、2期)、《民族意识与民族复兴》(《新动向》1941年第6期)、《三个职业妇女的叙诉》(《现代妇女》1947年第8卷第6期)等均归入李达论著,但只要研读原文就知道这是误判。其中,《中国青年的时代使命》文末注明“儿童节于南京”,刊载该文的《新动向》1941年第1期于当年4月份出版,据此可以推知,该文写于1941年4月4日③,而此时的李达正困居家乡湖南零陵;《民族意识与民族复兴》认为爱国的知识青年当“至诚拥挤当代民族革命領袖汪主席”、“痛恨扰乱地方,涂炭民生,断送民族命运的共匪游击队”,声称当时中国“最紧急的任务”之一是“促成重庆的醒觉,增厚剿共的势力”,作者显然是南京汪伪政府的追随者;而《三个职业妇女的叙诉》则是一篇记叙文,记述的是与作者租住同一间宿舍、从事不同职业却有着相同苦难命运的三位女性的故事,由此推之,作者当也是一位女性。诸如此类的甄别工作,是非常耗时费力的。

陈:接下来肯定就是要进到对李达论著的整理这一《李达全集》编纂的核心环节了,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汪:好的。对李达论著的整理决不只是把李达论著编排一下那样简单的事情,而是极其繁难的研究和勘校工作,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系统地研究李达的生平和思想。要高质量地整理李达论著和编纂《李达全集》,首先必须深入地考察李达生平特别是李达的学术生涯,深刻地理解李达思想,包括李达论著形成的理论场域、思想源流、基本内容、主要特点、精神实质及重要贡献和意义。为此,我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李达全集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分“李达论著和思想的理论场域研究”、“李达论著和思想综合研究”、“李达哲学论著和思想研究”、“李达政治学论著和思想研究”、“李达经济学论著和思想研究”、“李达史学论著和思想研究”、“李达法学论著和思想研究”、“李达社会学、教育学及其他论著和思想研究”等专题,对李达生平、论著和思想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④,为对李达论著的整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全面考察李达论著的写作背景。李达的理论生涯,历经自五四运动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李达的重大理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所生活于其中的时代条件。另一方面,李达的论著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烙印,其中,某些还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例如,李达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反右运动中写作的《费孝通的买办社会学批判》等论著,明显是由当时的政治运动所催生出来的。为了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李达论著,我们对李达全部论著的写作背景都作了全面考察,并将相关情况写入了每部著作和一些文章的题注中。

再次是厘清李达论著的版本流变。李达论著、尤其是民国时期的李达论著,其版本情况比较复杂。李达的许多著作都曾多次再版,有的重版多达十几次,如《现代社会学》仅1926年6月至1933年4月就已印行14版。为了既体现李达论著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又再现李达论著的历史全貌,在李达著作有多种不同版本的情况下,我们一般都选择李达著作的初始版本作为基准,将其后续各种版本与其对比研究,对后续版本中的一些重要修订作出注释和说明。当然,也有个别例外,那就是《社会学大纲》。《社会学大纲》最初于1935年作为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材印行,作者对其作了修订和较大篇幅的增补后于1937年5月由上海笔耕堂书店出版。鉴于1935年印行的《社会学大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系统传播基本完成的标志,而1937年版的《社会学大纲》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国人写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毛泽东读了十遍并写下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对毛泽东哲学思想有重要影响,我们决定将二者都收入《李达全集》。李达的部分文章也有不同的版本,有的以相同题名发表于不同报刊,但内容略有不同;有的以不同题名发表于不同报刊,但内容基本相同;有的将某部著作中部分内容的主题加以发挥,在有关报刊上发表;有的将某部著作中的某一章节加以修订,以与原章节相同或不同的题名在有关报刊上发表。所有这些情况,都需要认真细致地对比研究,并决定是否有必须收入或选取哪一个最为完善的版本。李达论著的版本流变情况,我们也写入了相关论著的题注中。

最后是勘校李达论著中的文字、标点符号和格式问题。李达论著绝大部分都是在民国时期写作、出版或发表的,其中存在许多复杂的文字、标点符号和格式方面的问题。对此,我们作了如下一些整理工作:一是将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并改正异体字、通假字中那些今天通常已被视为错别字的情况,如“狠象”(很像)等;二是改正原文中文字或标点符号方面的一些明显的笔误或排版印刷错误,对那些尚不能完全确定的存疑之处进行注释,对那些无法辨识的文字或因排版问题而造成的文中空白进行适当处理和说明;三是根据语意和现代汉语语法为那些未曾标点或仅以“·”断句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进行注释说明;四是删除原文中人名、地名、国名等的下划或左划(竖排版)直线,并将论著名的下划或左划(竖排版)波浪线改为书名号,将一般文字下表示强调的下划或左划(竖排版)波浪线改为着重号;五是将原文中的尾注全部转换为脚注;六是根据正文中的内容和表述对正文中与目录中不完全一致的标题进行统一处理;七是对李达全部论著中的标题序号作统一处理。

陈: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称赞李达是十月革命后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产生的“名家大师”之一,“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您在前面也曾讲到,李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拓荒者和奠基性人物。这些肯定都会体现在《李达全集》的内容上。下面我想请您介绍一下《李达全集》的主要内容。

汪:《李达全集》共计20卷(前15卷为民国时期的论著),收录著作41部(其中译著17部)、文章(含论文、报告、致词、自传、回忆录)和诗词268篇(其中译文8篇)、书信45封。从内容上看,《李达全集》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可谓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李达不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而且在所有这些领域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实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綜合理论创新,最早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作了创造性的探索。

陈:请您更具体地谈谈李达在各相关领域里的代表性著作及其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所作的探索。

汪:好的。下面我简要谈谈李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史学、法学等领域里的开创性成就及其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李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贡献是最为突出的,其代表性著作主要有《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实践论〉〈矛盾论〉解说》和《唯物辩证法大纲》。《现代社会学》初版于1926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启蒙传播时期(1919—1927)的代表性著作,它以浅近的文言文构建了一个独特的唯物史观表述体系,并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任务、动力、对象、领导者、前途等问题作了深入探索,是唯物史观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社会学大纲》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系统传播时期(1927—1935)基本结束的标志,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国人写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不过,《社会学大纲》决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即使是作为教科书也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哲学教科书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李达在该书中构建了一个实践的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体系。如果考虑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迟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通过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而确立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是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那么,不难看出,李达在《社会学大纲》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探索是远远超出他那个时代一般人所达到的理论高度的。《〈实践论〉〈矛盾论〉解说》由《〈实践论〉解说》、《〈矛盾论〉解说》构成,二者最初分别于1951、1953年出版,它们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文本《实践论》和《矛盾论》进行了准确、深刻、通俗而系统的解说,适应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提高广大干部群众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需要,为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了一个重要范例,并为推进新中国建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唯物辩证法大纲》则是李达于1961—1965年间受毛泽东委托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的上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陶德麟教授根据李达生前的意见对原稿作了必要的修订,于1978年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在《社会学大纲》的基础上,通过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遗产的联系、突出实践观点及其认识论意义、强调辩证法与唯物论的统一以及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核心地位而开创了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的哲学教科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之路,并通过着重阐发毛泽东哲学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和回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鲜明的中国风格,成为李达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典范之作。

李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领域的成就也是引人注目的,其代表性著作主要有《中国产业革命概观》、《经济学大纲》和《货币学概论》。《中国产业革命概观》初版于1929年,是中国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第一本著作。它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系统地考察了中国近代经济演变的过程,科学地分析和论证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揭示了中国革命与中国产业革命的关系,进一步回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和前途问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经济学大纲》于1935年由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作为教材印行,但直到1984年被收入《李达文集》第3卷,全书才得以公开出版。该书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科书,毛泽东曾向延安理论界推荐此书:“李达还寄我一本《经济学大纲》,我已经读了三遍半,也准备读它十遍。”⑤ 李达认为,“我们不是为了研究经济学才研究经济学,而是为了要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才研究经济学”⑥。由此出发,与那种单纯只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狭义经济学立场不同,李达在该书中提出了“广义经济学”的主张。他指出:“从来的中国的经济学,或者只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或者并行地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但对于中国经济却从不曾加以研究。这些经济学专门研究外国经济,却把中国经济忽略了。我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是极大的缺点。因此,我主张广义经济学,除了研究历史上各种顺序发展的经济形态以外,还必须研究中国经济。只有这样的研究,才能理解经济进化的一般原理在具体的中国经济状况中所显现的特殊的姿态,特殊的特征,才能得到具体的经济理论,才能知道中国经济的来踪和去迹。”⑦ 李达的这种“广义经济学”研究,是对构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最早探索,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难能可贵的。《货币学概论》是20世纪30代前期李达在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任教时撰写的教材,但直到1949年才公开出版,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货币学专著。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批判了西方各种资产阶级货币学说,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对资本主义货币制度进行了剖析,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的拓荒性著作。

《中国产业革命概观》既是李达的经济学著作,也是他在史学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成果。该书系统地考察了中国近代经济演变过程,包括帝国主义的入侵过程、封建主义的瓦解和挣扎过程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形成和萎缩过程。正是这一系统考察,为明辨和确认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因此,该书是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社会性质论战中少见的极具理论深度和理论说服力的著作,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科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当然,李达最重要的史学著作还是1935年由北平大学法商学院作为教材印行的《社会进化史》,它是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写作的第一部世界通史。这部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考察和阐述了自原始社会至第二国际时代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并把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思想界关于中国社会性质论战和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置于世界历史的广阔视野中加以考察,特别是对亚细亚生产方式、奴隶制和封建制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例如,李达在论述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时,将土地所有制置于特殊重要的地位。他指出:“区别生产方法及剥削形态的封建构造的基本标志是:封建的大土地所有(土地归于所谓封建领主的特权的农奴所有者=地主之手);生产手段分配于人格上隶属于封建领主的直接生产者=农民,由这些生产者=农民榨取地租,因而加紧把他们束缚于土地;自足自给的,闭塞的,与其他世界发生薄弱的经济结合的自然经济的支配;时常感受贫乏的农民所耕种的小地面上的独立的农业经营(伴随着极低的技术形态);‘农业經营落在为贫乏所压迫,及因人格的隶属和蒙昧而没落的小农民之手’(伊里奇);大土地所有与小生产的结合。”“所以土地所有,是封建领主和地主——农民的剥削者——的支配之基础。”⑧ 在李达看来,中国不过是世界社会的一个局部,世界历史上的封建社会与中国的封建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因此,李达对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分析,对于人们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特别是对于人们认清当时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具有重要的启示。

李达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也非常显著,其代表性著作主要有《法理学大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法理学大纲》是1947年李达在湖南大学法学院任教时编写的讲义,当时曾由湖南大学分上、下两册石印,但下册早已遗失,留存下来的上册于1983年公开出版。该书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法学领域里的拓荒性著作,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对历史上纷繁复杂的各派法学理论条分缕析,把它们整理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系统,对各派法学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法律现象做出了科学的阐释,并对国民党当局玩弄“制宪”的把戏作了巧妙的揭露。著名法学家韩德培先生指出:“从这部讲义中,可以看出他(指李达——引者注)为我国法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我们不妨说,他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法学的一位拓荒者和带路人。他的这部讲义是我国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文献,也是他对我国法学的重大贡献。”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讲话》于1956年出版,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的系统阐释。在该书中,李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考察了宪法的本质、国家和法律的历史演变以及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与资产阶级宪法的根本区别,深刻阐明了我国宪法的性质、目标和任务,深刻论述了我国的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并由此构建了一个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宪法学体系。他强调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贯穿着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体现了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⑩,同时也是我国历史经验包括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来英勇斗争的历史经验、中国近代关于宪法问题和宪政运动的经验、新国家成立以后新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国人民为建成社会主义而斗争的宪法,因此,“这个宪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宪法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11}。在这里,李达对宪法问题的研究和阐释,在方法论上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范式。

陈:李达在这么多学科领域里的拓荒性和奠基性探索中,有没有某种一以贯之的东西呢?

汪:当然有。李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他在各个学科领域里的探索都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研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其根本旨趣则在于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现代中国所面临的时代的中心问题。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中,他都自觉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史观考察和探究各种理论问题,特别是有关中国社会的问题。李维武教授甚至认为李达在唯物论(特别是实践的唯物论)、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里的研究不过是他的唯物史观研究的不同向度,即分别属于李达对唯物史观的本体论向度、政治学向度、历史学向度、经济学向度、法学向度的开展。他认为,李达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视域,“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看,包含了一纵一横两个大的向度,而在这两个大的向度中,又包含了若干不同的具体向度。所谓纵的大的向度,是指唯物史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开展:唯物史观首先向更具体的政治哲学层面伸展,以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大问题,继而向更抽象的本体论层面提升,以说明作为‘实践的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谓横的大的向度,是指唯物史观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外部的开展,建立起与历史学、经济学、法理学等不同学科的联系,既使唯物史观从这些学科中获取思想资源,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又使唯物史观深入这些学科研究之中,为其提供思想方式,开拓思维空间。”{12} 这一看法至少从一个侧面阐明了李达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的统一追求。

陈:您在上面已用比较详尽的事实说明了李达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巨大理论贡献。现在我想请您谈谈《李达全集》编纂的特色。

汪: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来看看他人是如何评价的吧。2017年4月,人民出版社和武汉大学在北京联合主办了《李达全集》出版座谈会。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许文彤副司长在致词中总结出了《李达全集》编纂的四大特色:

一是“全面”。《李达全集》收录了目前国内外所能搜集到的全部李达论著和书信,抢救性地开掘出了李达论著这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最完整、最准确地反映李达思想的文献。

二是“信实”。《李达全集》的编纂综合运用文献学方法、文本学方法、编纂学方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因而在考证、甄别、勘校李达论著过程中,在准确把握文本理念、文本建构过程、文本结构和文本意义并理解不同文体的论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有效克服和校正了李达早期论著所存在的原始信息不全、多样化署名、译名不统一、版本差异、印刷错误等问题,并在按时序编排李达论著过程中较好地应对了各种棘手的难题。

三是“新颖”。《李达全集》的编纂体现了全新的历史人物全集编纂理念,遵循尊重历史、忠于原文的指导思想,不掩盖历史、不粉饰历史人物,不以今天看来“不合适”为由删节李达论著,而是完整地收录了所能搜集到的全部李达论著,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全集,它完整地再现了李达作为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教育家、理论家、著作家”和“名家大师”的真实心路历程。

四是“厚重”。《李达全集》的编纂坚持整理与研究相结合的原则,把对李达论著的整理建立在对李达论著和思想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因而融入了丰富的学术含量,这不仅体现在对李达笔名的考证和李达论著的甄别上,体现在对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勘误上,体现在对李达论著中所涉及的许许多多的历史事实和知识点的核准上,也体现在对李达论著的写作背景、版本流变和重要影响的考察上。

我想,这一总结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陈:最后,我想请您谈谈《李达全集》编纂和出版的重要意义。

汪:在我看来,《李达全集》的编纂和出版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填补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文本整理与研究的一项空白,为李达思想研究提供了最準确、最完整、最权威的文本。《李达全集》20卷中有15卷是李达民国时期的论著,它们以往处于极其零散难觅、根本不可能被人们系统阅读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李达全集》中的许多内容是由编纂者经过抢救性收集和整理后首次公开面世的。这样一套经过精心编纂的《李达全集》,全面地展示了李达一生的丰硕学术成果和重大理论贡献,它对于深化人们对李达思想的研究的特殊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它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翔实资料,有助于人们通过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研究这一个案更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是一幅色彩斑斓、经纬交错的宏伟画卷,如果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其一脉相承的经线,那么,像李达这样的“名家大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造则构成了其中的重要纬线。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研究,曾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李达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思考和研究过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可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早探索者之一。《李达全集》能够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极其宏富的。

再次,它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李达全集》所展现的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他的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他的治学方法和开拓精神、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上都堪称楷模,对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著名哲学家陈先达先生在《李达全集》出版座谈会上指出,“我钦佩李达同志,不仅是因为他的卓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而且也因为他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志和决心。在白色恐怖下,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他的信仰毫不动摇,始终坚持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现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人学习。如果说要不忘初心的话,我看李达同志为我们所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研究者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我总是想,我们现在的工作环境,我们现在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和李达同志等老一辈革命者是无法相比的。我们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的条件。有利的条件是,现在我们有时间和安定的条件从事工作;不利的条件是我们无法体验到那种以生命相搏、以热血追求信仰的内心的激情。这种精神在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里面太缺少了。如果说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着非常明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有如经过淬火的宝剑,那么,我们中一些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则常常是经不起摔打的瓷瓶。”所以,“《李达全集》的出版的重要意义,不仅是纪念他的书出版,而且是纪念一个人,纪念一种精神。”

最后,它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树立了典范。李达一生都不遗余力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货币学、史学、法学的学科体系的构建上成就卓著、影响深远。在所有这些学科中,李达都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特别注重探求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具体的中国社会各个领域中所显现的“特殊的姿态”、“特殊的特征”,并由此构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上述李达在相关领域中的那些代表性著作,都是他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拓荒性成果,能够为我们今天推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提供极其重要的启迪。

注释:

① 侯外庐:《为真理而斗争的李达》,《光明日报》1981年6月18日。

② 胡乔木:《深切地悼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李达同志——在纪念李达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③ 1931—1949年期间中国的儿童节为每年4月4日。

④ 这方面的主要成果见汪信砚主编:《李达论著和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周可、汪信砚:《李达年谱》,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⑤ 参见郭化若:《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片断》,《解放日报》1978年12月28日。

⑥⑦ 汪信砚主编:《李达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19页。

⑧ 汪信砚主编:《李达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10页。

⑨ 韩德培:《一位少有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⑩{11} 参见汪信砚主编:《李达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7、218页。

{12} 李维武:《李达对唯物史观的多向度展开》,《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作者简介:汪信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湖北武汉,430072;陈金清,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湖北武汉,430077。

(責任编辑 胡 静)

作者:汪信砚 陈金清

第2篇:文明礼仪知识大全集

文明礼仪知识问答题

一、单项选择(60题,红色选项正确)

1、下列选项中,又被称作国家公务员礼仪的是( c ) a 商务礼仪b 国际礼仪c 政务礼仪 d 服务礼仪

2、正式场合年轻女士裙子下摆可在( b)。

a 3-6厘米 b 4-7厘米c 3厘米左右 d 4厘米左右

3、穿西服套裙时,应( d ) 。

a 穿短袜b 穿彩色丝袜c 光腿d 穿肉色长统丝袜

4、领带夹应别在七粒扣衬衫上数的( a )个纽扣之间。 a 第四与第五b 第二和第三 c 第三和第四d 第五和第六

5、佩戴首饰原则上不应超过( c ) 件。 a 五 b 四c 三d 二

6、服务人员为对方直接提供服务时,一般与服务对象的距离在( b )。 a 1.5米左右b 0.5-1.5米 c 1-3米 d 3米以上

7、通话者的( c )态度和使用的言语被人们称做“电话三要素”。 a 内容b 情感 c 声音 d 手势

8、社交距离的近范围是( b )。

a 0.5-1.5厘米 b 1.2-2.1厘米 c 2.1-3.7厘米 d 1-2厘米

9、四月初八又被称为( c )。

a 下元节 b 青龙节c 牛节d 小年

10、通电话过程中,如有事需暂时需要让通话对象等待,时间一般不超过( b ) 。 a 1分钟b 2分钟c 3分钟d 5分钟

11、在佛教中精通经藏或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称为( c)。 a 大师 b 三藏法师 c 经师 d 论师

12、中国人同西方人都是好客的,中国人的待客之道是“给予”,西方人的待客之道是( b ) a “给予” b “提供”c “介绍”d “坦诚相待”

13、下列属于基督教节日的是(d )。 a 圣纪节b 开斋节 c 成道节d谢肉节

14、属于壮族的节日是(a )。

a 歌墟节 b 三月街 c 火把节d 泼水节

15、一位女士拥有5枚戒指、3条手链、4条项链、2副耳环,则她应该( d )。 a 全部佩带b 各佩带一件 c 佩带某一类的全部d 佩带总共不超过3件

16、迎宾活动一般提前多长时间到达迎宾地点( c)。 a 30分钟 b 20分钟 c 15分钟 d 10分钟

17、下列哪些是不允许正式赠予的礼品( a )。 a烟、酒b书画 c纪念章 d产品模型

18、进餐过程中打电话或去洗手间,可以将餐巾放在( c )。 a桌面上b 椅子背上 c椅子面上 d随手带着

19、西餐中表示这一道菜不用了,应该将刀、叉放在( d ) 。 a餐桌上b餐巾上 c菜单上 d食盘上

20、西餐进餐时,中途离开可将刀叉放成( a )形。 a八字形 b二字形 c 十字形d随意形状

21、国际交往中,涉及到位置的排列,原则上都讲究( b )。 a左尊右卑 b右尊左卑c左右一样d不同场合不同尊卑

22、领带的下端应( b)。

a在皮带上缘处 b在皮带上下缘之间 c在皮带下缘处d比皮带下缘略长一点

23、男子与妇女握手时,应只轻轻握一下妇女的( c )。 a指尖 b手掌 c手指 d 手腕

24、进餐时倘发现菜肴中有昆虫和碎石,应该( d)。 a立即告知一同进餐者加以注意; b自己悄悄处理掉; c立即喊来侍者处理; d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5、如果在你的餐巾前有大、中、小、高脚杯四个杯子,应该分别装(a ) a 水、红葡萄酒、白葡萄酒、香槟酒b 啤酒、水、红葡萄酒、香槟酒 c 水、啤酒、白酒、红葡萄酒d 水、红葡萄酒、白酒、香槟酒

26、在五人座的轿车上,最尊贵的座位应当是( c )

a 副驾驶 b 后排左侧 c 后排右侧d 后排中间座

27、根据礼仪规范,在握手时,由谁首先伸出手来“发起”握手( d )。

a 年幼者 b晚辈 c下级 d尊者决定

28、在西方国家送人的鲜花通常为( c)。 a 双数b数量自定c 单数d 越多越好

29、穿着西装,钮扣的扣法很有讲究,穿( d)西装,不管在什么场合,一般都要将扣子全部扣上,否则会被认为轻浮不稳重。 a.两粒扣 b.三粒扣 c.单排扣 d.双排

30、在介绍两人相识时,总的规矩是( b) a先卑后尊 b先尊后卑 c先女后男 d先主后宾

31、使用带杯托的茶杯时可以用( a )端起茶杯,而不动杯托,也可以用( a),将杯托连茶杯,托至左胸高度,然后以( a)端起茶杯饮之。 a 右手、左手、右手 b 左手、右手、右手 c左手、左手、右手d 右手、、左手、左手

32、为客人端上头一杯茶时,通常不宜斟的过满,更不允许动辄使其溢出杯外。得体的做法是应当斟到杯身的( a)处,不然就有厌客或逐客之嫌。 a 2/3 b 3/4 c 1/2 d4/5

33、选择正装色彩的基本原则是(b )原则。 a 两色b 三色 c 五色d 没有限制

34、居中介绍中哪项规则是错误的( b ) a 尊者优先了解情况 b 先将女士介绍给男士

c 先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d 先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

35、看过别人名片后,应将名片放在( d)。 a 桌子上 b 裤袋里 c 包里d 西装左胸内衣袋

36、路遇他人应(b )。

a 靠右侧行走 b 主动侧身让路 c 快步行走 d 互不相让

37、客人来访时,我们要为客人打开房门。当房门向外开时( a )进。 a 客人先进 b 我们先进 c 同时进门

38、礼仪是一个人性格、( c )、文化程度、道德修养的外化。 a仪容仪表 b服饰打扮 c气质d仪态

39、做客时入座动作要(c )。 a 快捷 b 轻稳 c缓慢 d急促 40、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应( a)。

a互尊互谅 b互不来往 c不必考虑邻里关系 d 互不相让

41、礼仪是人与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 a )和友好的行为。 a尊重 b友谊 c关心 d 爱护

42、行握手礼时,礼貌的伸手方式是伸出右手(a)

a手掌与地面垂直 b、掌心向下倾斜 c、随意 d手掌向上倾斜

43、介绍他人或为他人指示方向时的手势应该用( c) a食指b拇指c掌心向上 d掌心向下

44、( a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的。 a礼仪b礼节 c礼貌 d礼

45、在正式场合,女士不化妆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要是活动时间长了,应适当补妆,但要在( b)补妆。

a办公室 b洗手间 c公共场所 d什么地方都行

46、在社交场合初次见面或与人交谈时,双方应该注视对方的(a)才不算失礼。 a双眉到鼻尖的三角区域内 b上半身 c胸部 d 眼睛

47、在参加各种社交宴请宾客中,要注意从座椅的( b )侧入座,动作应轻而缓,轻松自然。

a前侧b左侧c右侧 d随意

48、在机场、商厦、地铁等公共场所乘自动扶梯时应靠(b )站立,另一侧供有急事赶路的人快行。

a左侧 b右侧 c中间d随意

49、上下楼梯或在楼道行走时应( a)。 a靠右侧行走 b靠左侧行走c走中间 d随意 50、在公共场合体聚餐时,为了尽兴,可以( b)。

a 大声交谈、劝酒 b轻声交谈,适当敬酒 c不必顾及他人 d随意

51、呈递名片中不正确的说法是(a )。

a 只能用右手呈递 b 要将名片正面朝向接受方 c接受的名片应放到名片夹或上衣口袋中

52、女士携带的小手提包,在参加宴会就餐期间应放在(a )。 a 放在背部与椅背之间b 挂在自己椅子的靠背上 c挂在衣架上d挎在手上

53、宴会上,为表示尊重,主宾的座位应( c)。 a随其所好 b 在主人的左侧c在主人的右侧

54、关于西餐中喝汤的几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要用汤匙,不宜端起碗来喝。

b、喝汤的方法,汤匙由身内向外舀出,并非由外向内。 c、汤舀起来,一次分几口喝下。

55、看完体育比赛后,如果身边有杂物你应( c)。

a带走自己的垃圾或杂物b起身就走c连邻座的垃圾和杂物一并带走

56、下面哪个是礼貌用语(a)? a您好 b不知道 c不懂d讨厌

57、下面哪些不是礼貌行为 (d)。 a微笑 b握手 c拥抱d破口大骂

58、你去别人家做客,离开时请人勿送应说( c )。 a拜托 b奉还 c留步d劳驾

59、很久不见一个朋友,见面后应说(a)。 a久违 b幸会 c恭候 d久仰 60、口头上称叔父的妻子为(d)。 a姐姐 b大娘 c贱内d婶子

二、多项选择( 50 题,红色选项正确)

1、公务员在行走时应该做到( cd)。

a大步流星b 一路小跑c 步伐大小适中 d 速度不紧不慢

2、与人交往中,不恰当的举止有( abcd)。

a 架起“二郎腿” b 斜视对方 c 以食指点指对方 d 头部仰靠在椅背上

3、人的表情之中,尤以( bcd )的变化引人注目。 a 鼻子 b 眼睛c 嘴巴 d 眉毛

4、男士出席正式场合,以下哪些物品不可佩戴( cd )? a戒指 b领带夹 c项链d耳环

5、对宗教礼仪,从思想上如何树立正确的认识( acd)。 a尊重为本b积极参与 c不得干涉 d遵守法规

6、握手原则有哪些?( ad)。

a女士主动将手伸向男士b男士主动将手伸向女士

c年轻者主动将手伸向年长者d年长者主动将手伸向年轻者 e上司主动将手伸向下属f下属主动将手伸向上司

7、问候原则有哪几项?(acd )。

a男士主动向女士问候 b女士主动向男士

c年轻人主动向年长者问候 d别人主动伸手时,不应拒绝 e下属主动向上司问候f握手时,不要正视对方的眼睛

8、服务礼仪包括( ac )。

a 仪容规范 b 服务至上c 语言规范d客人至尊

9、商务礼仪中女士的唇彩的颜色应与( cd )的颜色相同 a手提包 b套装c 衬衣 d 指甲

10、进出电梯时应注意(abcd )。

a 注意安全 b领导先进后出 c领导后进先出 d与熟人同乘要讲先来后到

11、握手时应注意(abc)。

a 神态、姿态b手位 力度 c时间 d地点

12、合十礼通常用于( bc)国家。

a 欧洲 b东南亚 南亚地区c我国的傣族聚居区 d美洲

13、在剧场,下面正确的礼貌行为有( abd)。 a 看戏的观众应该在开场前入座

b 议论剧情或演员的演技最好是在幕间休息时 c 为演出所打动,随时应报以掌声

d 陪同女士,男士应当坐在最靠近走道的位子

14、下列属于社交礼仪的有(abc )。

a 见面与介绍 b 宴请与馈赠 c 商业洽谈 d舞会与沙龙

15、社交礼仪规定,在交谈中应遵循( cd)规则。 a 专一 b 排斥 c 双向 d 共感

16、在处理亲缘关系时,着重需要从三个大的方面着手,即要 ( abc) 。 a 尊敬长辈 b 厚待同辈 c 爱护晚辈 d惟我独尊

17、宴请外宾需要注意的5m规则是什么( abcd )? a 费用 b 菜单 c 举止 d 环境

18、将不忌讳蓝色的是( bc)国家? a 日本 b 比利时 c 埃及 d 叙利亚

19、宴请外宾四不准包括( abcd)。 a不夹菜b 不出声c 不劝酒 d 不露齿 20、赠送自己的作品给他人应用( cd ) a 高见 b 请教 c 雅正 d 斧正

21、商务活动中“三到”指(abc )。 a眼到 b口到 c意到d理到

22、自律就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

( abcd )。

a自我要求 b自我控制 c自我对照 d自我反省

23、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礼仪礼貌示范者。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 abcd ) 。 a大方b得体 c自然 d不虚假

24、与他人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超过(bcd )。 a 3秒 b 5秒c 6秒 d 4秒

25、父母怎样对子女或晚辈言传身教( ab )? a 传、帮、带 b 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c 小事糊涂d 有了矛盾自己解决

26、会见和会谈时不是赠送礼品最好的时机是( abd )? a 会谈时 b 会谈前 c 会谈后 d随时篇二:文明礼仪知识

(5)不要在别人的家里随便使用电话。如果确实有需要,那么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而且,通电话的时间要越短越好。

(6)不打恶作剧电话,也不打骚扰电话。

(7)要知道在何时、何因之下应该拨打“119”,“110”和“120”等紧急电话。

(8)在教室、电影院和图书馆等场所要把手机或者小灵通关掉。如果知道会有电话进来,那么请把电话调至无声档。

(9)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以及父母的移动电话,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告诉别人。

(10)即使是和与自己看不到的人通话,也要面带微笑,就像是在面对着他们一样。 6.到亲戚朋友家作客要注意哪些礼仪呢?

(1)一定要提前约定时间,而时间的选择最好是在节假日的下午或是平日的晚饭以后,不能突然地在吃饭的时间去别人的家。约好时间后,一定要守时,不迟到。正确的做法是在约定时间前5分钟到达。如果真有特殊情况不能去,一定要设法通知对方,表示歉意。

(2)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即使门是开着的,那么也要在获得允许之后再进入。

(3)有门铃的可以按门铃,门铃按一次就够了,如果短时间里没有人开门,那么才可以按第二次,千万不要拿门铃当成有趣的玩具。

(4)在敲门或者按门铃之后,如果屋里的人询问你是谁,那么要报出自己的姓名。

(5)在进门之后,要主动更换拖鞋或者套上鞋套。如果随身携带雨伞,要将雨伞递给主人,请他们放到家中适合的地方。见到长辈要用适合的称呼问好。如果长辈较多,那么应该从最年长的人开始问候。 (6)如果随身准备了送给主人的小礼物,那么要在进屋之后马上送给主人。

(7)主人给你吃东西,要说谢谢,但也不要吃得太多,不要狼吞虎咽。如果主人没有邀请,那么一定不要随便吃主人家的食品。

(8)不要在主人的家里调皮捣蛋,乱翻东西。也不要随便进入主人的卧室。

(9)告别的时候,要感谢主人对自己的款待,要向主人家中的每一个人告别,并请主人留步,不要远送。

7.在家接待客人要注意哪些礼仪呢?

(1)家里有客人要来,应该把自己的家收拾整洁,要帮助父母将饮料、糖果等摆放好,还要注意个人的仪容与仪表,不要穿着睡衣接待客人。

(2)听到客人敲门或者按门铃,要尽快应答,开门。客人进门之后,如果提着东西或者雨伞,那么要主动帮助提接。

(3)如果是客人是父母的朋友,那么小朋友们在与客人问候完毕,并帮助父母上茶后,应该主动地告辞离开,不要留在大人身边。如果是自己的小伙伴来玩,那么就要以小主人的身份接待。

(4)不能随便接受别人赠予的礼物,但是对于别人要大方,如果客人看到某些物品,表示出喜欢之情,如果可以的话,要大方地赠送给客人。

(5)客人起身告辞时,要站立起来,随同家长一起送客,并说“再见,欢迎再来啊!”。然后,目送客人离开之后,再关门。千步不要客人刚一出门,就“砰”地关门。 8.小学生在家用餐的礼仪有哪一些?

(1)吃饭之前应该先洗手,洗手之后,要帮助家长摆放碗筷。

(2)不要抢座位,要等长辈、客人坐好之后,小朋友们才可以入座。

(3)不要把筷子含在嘴里,不要用筷子指点他人,不要用筷子敲击盘子、碗等任何物品。喝汤的时候,把筷子放下,然后再拿调羹。不要用筷子在食物里搅来搅去。

(4)就餐的时候,看到自己想吃但是够不到的食物,要请别人帮自己挟一些在碗里。

(5)慢慢地咀嚼食物,不要狼吞虎咽。

(6)如果中途需要离开餐桌,必须和桌上的其他人打招呼。

(7)要感谢为自己做饭的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情和口味嫌弃食物,要尊重别人的劳动。

(8)吃好了饭,应该把筷子整齐地放在自己碗的正中央,而不是把筷子随意放在桌面上。

(9) 如果比长辈先吃好饭,那么要对桌上的长辈说:“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然后离桌,去洗手,漱口和擦嘴。

9.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国旗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情。升国旗的时候,小学生要遵守哪些礼仪呢?

(1)在升国旗仪式之前,要自觉、快速地列队站好,检查服装是否整齐,并且保持安静。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2)旗手执旗,护旗手护卫两侧,迈步走向旗杆。如果你担当了护旗手,那么要昂首挺胸,表情要庄严大方。

(3)其他的人员要立正、注视着护旗手走向旗杆。旗手操作升旗,其他人员要脱帽肃立。面对国旗行注目礼或少先队队礼,直至国旗升降完毕。

(4)不论是在什么场所,只要听到国歌奏响或者看到在升降国旗,那么都要立刻在原地立正站好。如果在走动的,请马上停止。头部应该随着上升的国旗不断抬高,不能东张西望,也不能把头低下。

(5)要准确、清晰地唱国歌。唱国歌时,要神情庄重,歌词正确,音调准确,声音洪亮。 10.小学生参加典礼或集会要注意哪些礼仪?

(1)随着班级按顺序到达会场,在指定位置就坐,不迟到也不早退。 (2)在主持人宣布典礼(集会)开始并介绍领导与来宾时,要热烈鼓掌欢迎。

(3)在典礼(集会)进行时,要认真听讲,不要与同学讲话,也不要随意走动。

(4)上台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走姿与站姿。表情温和、自然。领奖的时候要双手接过奖品,并向颁奖人鞠躬致谢,然后向台下观众鞠躬致礼。

(5)发言、演讲之前,要先向听众表示谢意,发言结束后也要道谢。表演结束之后,要对观众鞠躬致谢之后,再离场。

(6)典礼(集会)结束之后,要让领导与来宾先退场,然后按照班级顺序有秩序退场,不要喧哗和拥挤。

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

(三)

1.重教与尊师的礼仪体现在哪些方面?

(1)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认真、独立地完成作业,认真对待老师批改的作业,按时订正错误,不懂就要询问老师。

(2)早晨在进入校门口的时候,要放慢走路的速度,向在门口迎接同学们的老师微微鞠躬,并说“老师,早上好”。如果是少先队员,那么可以行队礼。

(3)在楼梯上遇见老师,要主动为老师让道。看到老师捧着作业本或者教具等物品,要主动上前帮助老师。

(4)不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指指点点,也不要给老师起绰号。 2.老师来家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礼仪?

(1)绝对不可以趁着老师来家访的时候,出去玩耍。篇三:文明礼仪知识

文明礼仪知识

一、个人礼仪

(一)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有礼貌,还要注意用语。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三)仪态举止 包括谈话姿势、站姿、坐姿、走姿。

二、公务礼仪

(一)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二)电话接待礼仪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三、公共礼仪

(一) 特定公共场所礼仪

1、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间,应当有礼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请其让自己通过。通过让座者时要与之正面相对,切勿让自己的臀部正对着人家的脸,这是很失礼的。应注意衣着整洁,即使天气炎热,袒胸露腹也是不雅观的。在影剧院万不可大呼小叫,笑语喧哗,也不可把影院当成小吃店大吃大喝。演出结束后观众应有秩序地离开,不要推搡。

2、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阅览室是公共的学习场所。 (1)要注意整洁,遵守规则。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内。就座时,不要为别人预占位置。查阅目录卡片时,不可把卡片翻乱或撕坏,或用笔在卡片上涂抹划线。 (2)要保持安静和卫生。走动时脚步要轻,不要高声谈话,不要吃有声或带

有果壳的食物。 (3)图书馆、阅览室的图书桌椅板凳等都属于公共财产,应该注意爱护,不要随意刻画,破坏。 (二)乘车礼仪

1、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骑车时不撑雨伞,不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不骑车带人。遇到老弱病残者动作迟缓,要给予谅解,主动礼让。

2、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上车、登船时要依次排队,不要乱挤乱撞。在车厢、轮船里,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丢纸屑果皮,也不要让小孩随地大小便。

3、乘公共汽车:车到站时应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年人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别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的乘客应主动让座。

(三)旅游观光礼仪

1、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对公共建筑、设施和文物古迹,甚至花草树木,都不能随意破坏;不能在柱、墙、碑等建筑物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杂物。

2、宾馆住宿:旅客在任何宾馆居住都不要在房间里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客人。对服务员要以礼相待,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表示感谢。

3、饭店进餐:尊重服务员的劳动,对服务员应谦和有礼,当服务员忙不过来时,应耐心等待,不可敲击桌碗或喊叫。对于服务员工作上的失误,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语,加以讽刺。

四、岗位行为规范

1、必须按规定的时间上下班。

2、认真遵守请假制度。

3、外出办事须经单位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向其说明外出时间、地点和事由。外出办事前必须告知有关同事。

4、上岗时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水准的工作效率。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和调度,按时完成任务。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如串岗闲聊、睡觉、下棋、打牌、嬉戏等。保持良好的坐姿或站姿,不东歪西倒前倾后靠,不伸懒腰、驼背、耸肩,不坐在办公台、护栏等非供人坐的地方。

5、 上岗时不做影响他人或自身形象的与工作无关的动作,不哼歌曲、吹口哨、跺脚,不高声说话、谈笑、喊叫、乱丢乱碰物品。

6、 养成讲卫生的美德,不随地吐痰、丢纸屑、烟头和杂物。如发现有纸屑、烟头等垃圾,应随手捡起来放入垃圾筒。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各类用品摆放整齐;不将个人物品、私人相片等摆放于公众场合。

7、爱护办公区的一切设备设施、工作用具,妥善保管,节约用水、用电,降低易耗品消耗,杜绝浪费。

8、在工作、打电话或与人交谈时,如有来访者走近,应立即打招呼或点头示意,不准毫无表示或装作没看见。接待来办事的同志时不得流露出不耐烦、不高兴、冷淡的表情,要表现出亲切、友好、精神饱满、不卑不亢。

9、 员工之间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不相互推卸责任,不拉帮结派。

10、若有疑难或不满可直接向所属领导请示或投诉,不得当面顶撞、谩骂领导或在背后挑拨离间。

11、发生事情及时向上级汇报,不得故意隐瞒或虚报、捏造事实。

12、未经批准,员工不得向外界传播或提供单位的一切重要资料,每位员工负有为单位保密的责任。

13、获悉发生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赶赴岗位。

五、野外工作文明行为规范

1、住所干净,保持整洁。

2、 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电器、易燃等危险物品有明显警示标志。

3、施工现场设备摆放整齐,保养到位。

4、 员工着装符合规范,严禁衣冠不整,不修边幅,不讲个人卫生。

5、人人讲文明,对居住地房东、群众热情、尊重、和睦相处。

6、不参与不健康、不文明的活动。

第3篇: 《会计基础知识》习题全集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是以()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与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A、实物 B、 货币 C、 工时 D、 劳动耗费

2、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基本职能的是 ()。

A、计划职能、核算职能

B、预测职能、监督职能 C、核算职能、监督职能

D、决策职能、监督职能

3、会计对象是企事业单位的()。

A、 资金运动 B、 经济活动 C、 经济资源 D、 劳动成果

4、 ()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划分成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A、会计时段 B、会计分期 C、会计区间 D、会计年度

5、下边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产的是 ()。

A、应付账款 B、实收资本 C、销售收入 D、原材料

6、最基本的会计等式是 ()。

A、收入-费用=利润

B、收入-成本=利润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7、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等于 ()。

A、期末资产-期末负债

B、本期收入-本期费用 C、期末资产-本期费用

D、期末负债+本期费用

8、某企业6月初的资产总额为60000元,负债总额为25000元。6月初取得收入共计28000元,发生费用共计18000元,则6月末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为()。 A、85000元 B、35000元 C、10000元 D、45000元

9、某企业年初资产总额为126000元,负债总额为48000元。本年度取得收入共计89000元,发生费用共计93000元,月末负债总额为50000元,则该企业年末资产总额为()。

A、124000元 B、122000元 C、128000元 D、131000元

10、企业月初资产总额300万,本月生下列经济业务1)赊购材料10万 2)用银行存款偿还短期借款20万 3)收到购货单位偿还欠款15万存入银行,月末资产总额为()。

A、310万 B、290万 C、295万 D、305万

11、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有价证券的是()。 A、国库券 B、股票

C、信用证存款 D、企业债券

1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企业的款项范围的是()。 A、现金

B、银行存款 C、外埠存款

D、企业债券

13、()增减的核算,一般都应以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依据,具有政策性强的特点。 A、资本 B、债权、债务 C、现金、银行存款 D、财物

14、下列项目中,利益关系比较明确,用途基本定向的有()。 A、无形资产 B、资本 C、财物 D、款项

15、()是指公司、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总流入。

A、现金 B、银行存款 C、货币资金 D、收入

16、()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A、支出 B 、应付账款 C、成本 D、费用

1

17、单位的债权一般包括各种(C)等。

A、短期借款 B、应付和预收款 C、应收和预付款 D、债券

18、(C)是企业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费用,与一定数量的产品相联系。 A、生产费用 B、期间费用 C、成本 D、经营费用

19、投资者为开展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钱称为(C)。 A、投资 B、基金 C、资本 D、股本

20、下列表述中,符合《会计法》对使用会计记录文字基本要求的是()。 A、 要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B、 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前提下,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C、 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会计记录可以使用其本国文字 D、我国设立在境外的企业,会计记录必须使用中文

21、会计科目是对()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资金运动

D、会计账户

22、设置账户是()的重要方法之一。

A、会计监督

B、会计决策 C、会计分析

D、会计核算

23、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会计对象具体内容可分为()。 A、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五类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利润等五类

C、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损益等五类 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等五类

24、账户是根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A、会计对象 B、会计要素 C、会计科目 D、会计账簿

25、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当某一账户左方登记增加时,则该账户的右方()。 A、 登记增加数 B、登记减少数 C、登记增加数或减少数 D、不登记任何数

26、会计账户四个金额要素是()。 A、 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余额

B、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C、 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借方增加额、本期借方减少额

D、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发生额

27、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账户在左方 B、账户的右方 C、增加方 D、减少方

28、会计科目的实质是()。 A、 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B、为设置账户奠定基础

C、记账的理论依据

D、是会计要素的进一步分类

29、下列对会计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之间基本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B、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C、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

D、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初余额

30、二级会计科目要不要设,设置多少,主要取决于()的需要。 A、总分类科目 B、企业效益 C、企业经营管理 D、领导意图

31、“生产成本”科目属于()。

2 A、资产类 B、负债类 C、成本类 D、损益类

32、在复式记账法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可以以相等的金额,在()。 A、 一个或一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B、两个账户中登记

C、意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D、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登记

33、一项资产增加,不可能引起()。 A、 另一项资产的减少

B、一项负债的增加 C、一项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D、一项负债的减少

34、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付账款,表现为()。 A、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的减少 B、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增加

C、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D、一项负债减少,另一项负债增加

35、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 A、增减记账法 B、借贷记账法 C、收付记账法 D、单式记账法

36、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2世纪的()。 A、德国 B、意大利 C、法国 D、英国

37、在借贷记账法下,将账户划分为借、贷两主,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的依据是()。

A、 凡借方都登记增加,贷方都登记减少 B、记账方法 C、核算方D、账户的性质及结构

38、在账户中,用借方和贷方登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减少数额,说法正确的是:()。

A、 借方登记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登记其减少

B、 借方登记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方登记其增加

C、 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负债及所有权益的减少,贷方反之

D、借方登记负债的减少、资产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贷方反之

39、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资产账户的结构特点是()。 A、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 B、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余额在贷方

C、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 D、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

40、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负债账户的结构特点是()。 A、 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 B、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余额在贷方

C、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 D、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

41、采用借贷记账户时,损益支出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 A、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 B、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余额在贷方

C、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 D、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期末一般无余额

42、某企业“原材料”账户月初余额为380000元,本月验收入库的原材料共计240000元,发出材料共计320000元。则该 企业“原材料”月末余额为()。 A、 余额在借方,金额为460000元 C、余额在借方,金额为300000元

B、 余额在贷方,金额为460000元 D、余额在贷方,金额为300000元

43、复合会计分录是指()。

A、 涉及四个账户的会计分录 B、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的会计分录

3 C、 及三个或三个以上账户的会计记录 D、涉及四个或四个以上账户的会计记录

44、简单会计分录是指()。 A、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B、一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C、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取 D、多借多贷会计分录

45、在借贷记账法下,余额试算平衡法的平衡公式是()。 A、 全部总分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总分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B、 全部总分类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合部总分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C、 合部总分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总分类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D、合部总分类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总分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46、按照平行登记法的原则,发生的经济业务在相关的总账和明细账的登记方法是()。

A、 根据总账登记明细账

B、根据明细登记总账

C、先记总账后记明细账

D、根据相同的原始依据各自独立登记

47、“累计折旧”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

A、资产类账户 B、损益类账户 C、负债类账户 D、成本类

48、“待摊费用”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

A、资产类账户 B、损益类账户 C、负债类账户 D、成本类账户

49、“制造费用”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 A、资产类账户 B、损益类账户 C、负债类账户 D、成本类账户

50、下列属于资产类账户的有()。

A、预付账款 B、应付股利 C、营业外收入 D、生产成本 考试大:会计从业

51、“生产成本”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A、 生产成本的增加数

B、生产费用总和

C、未完工的在产品和半成品的成本 D、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

52、“预提费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表示()。

A、 待摊费用

B、已在本期支付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费用

B、 定时期内的费用支出 D、已在本期及以前各期预提但尚未支付的费用

53、“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表示()。 A、 已经分摊但尚未支付的费用 B、已经支付但尚未分摊的费用

C、已经支付且已经分摊的费用 D、已经计入产品成本中的费用

54、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不包括:()。

A、直接费用 B、间接费用 C、管理费用 D、期间费用

55、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期间费用不包括()。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营业费用 D、财务费用

56、是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和损失()。

A、收入 B、费用

C、支出

D、成本

57、企业收到所有者投入50万货币资金存入银行,应贷记()科目。 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长期投资 D、短期投资

58、企业取得6个月借款20万存入银行。下述分录正确的是()。 A、 借:银行存款20万 贷:短期借款20万 B、借:银行存款200000 贷:短期借款200000 C、借:短期借款20000 贷:银行存款20000 D、借:银行存款200000货:短期借款200000

59、企业购入一批材料,买价5万元,别发生运杂费400元,材料已经入库,款以银行存款支付。则原材料的成本是()。 A、50400 B、50000 C、400 D、54000

4 60、企业购入一批材料,买价15万,另发生运费1000元,材料已经入库,款未付。应做分录()。

A、借:原材料150000 贷:应付账款150000

B、借:原材料151000 贷:应付账款151000 C、借:应付账款150000 贷:原材料150000 D、借:应付账款151000贷:原材料151000 6

1、企业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A、借:银行存款 2000 B、贷:现金 2000 C、借:现金 2000 D、贷:银行存款 2000

贷:现金 2000

借:银行存款2000 贷:银行存款2000 借:现金 2000 6

2、若某企业年末“固定资产”账户余额为350000元,固定资产净值为280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累计折旧”年末借方余额为630000元 B、“累计折旧”年末贷方余额为70000元

C、“累计折旧”年末借方余额为630000元 D、“累计折旧”年末借方余额为70000元

63、企业对外销售商品,购货方未支付货款,这项债权应记入()。 A、“应收账款”账户的借方 B、“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

C、“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D、“应收账款”账户的贷方

64、以现金50元购办公用品,应借记()科目,贷记“现金科目” 。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 D、营业费用

65、采购员预借差旅费,企业财会部门以现金付讫,应借记()科目,贷记“现金”科目。 A、其他应付款 B、其他应收款 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

66、“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余额表示()。

A、 本年累计取得的利润总额 B、本年累计产生的亏损总额 C、收入总额 D、费用总额

67、企业本期全部损益状况如下:主营业务收入586000元,主营业务成本467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4000元,管理费用60000元,营业外收入12000元,所得税11000元,则企业本期营业利润为()。

A、119000元 B、95000元 C、35000元 D、36000元

68、企业本期全部损益状况如下:主营业务收入1286000元,主营业务成本663000元,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24000元,管理费用60000元,营业费用30000,投资收益50000营业外收入12000元,营业外支出8000元,所得税 185790元,则企业本期利润总额为()。

A、509000 元 B、563000元 C、377210元 D、323210元

69、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功能的是()。 A、会计核算职能 B、会计监督职能 C、会计计划职能 D、会计预测职能

70、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71、会计核算必须以()为核算的基础和假设条件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72、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收款项、存货。

A、一年内

B、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C、一个营业周期内 D、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

73、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 A、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 B、以银行存款对外投资

5 C、以银行存款清偿欠货款 D、取得借款存入银行

74、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经济业务使得企业的()。 )

A、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

B、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 C、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

D、所有者权益一增一减

75、甲企业从银行借款10万归还原欠B公司的货款,借款和还款手续办妥后,这项经济业务使甲企业()。

A、资产和负债都增加 B、权益和资产都增加 C、负债有增有减 D、负债减少,资产增加

76、某公司资产总额为6万,负债总额为3万,以银行存款2万偿还短期借款,并以银行存款1.5万购设备,则上述业务入账后该公司的资产总额为 ()元。 A、3万 B、4万 C、2.5万 D、1万

77、将短期借款20万转为对本公司的投资,则本公司的()。 A、负债的减少,资产的增加

B、负债的减少,所有都权益增加

C、资产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D、所有者权益内部一增一减

78、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 ,包括资金投入、运用、退出三个阶段。 A、资金运动 B、资金循环 C、实物运动 D、经济资源

79、 ()是指在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购材料、产品销售。

A、经济事项 B、经济业务 C、经济业务事项 D、会计对象

80、企业购入材料价值5000元,其中3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余款未付。应做一笔()。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多借多贷 D、一贷多借

81、“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A、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 B、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

A、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 D、A、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

82、企业5月份发生营业费用50万元,月末应结平“营业费用”账户,则“营业费用”账户()。 A、月末借方余额50万 B、月末贷方余额50万 C、本期贷方发生额50万 D、以上都不对

83、某企业月末在编制试算平衡表中,全部账户的本月贷方发生额合计为6万,除银行存款的本月借方发生额合计为4.2万,则银行存款账户()。 A、本月贷方余额为1.8万

B、本月借方余额为1.8万 C、本月借方发生额为1.8万

D、本月贷方发生额为1.8万

84、某企业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表资料如下:则乙账户有() 账户名称期末借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

甲账户38000 乙账户

丙账户42000 丁账户 65000 戊 40000

A、借方余额3.5万 B、贷方余额3.5万 C、借方余额2.5万 D、贷方余额2.5万

85、企业本期生产产品直接耗用原材料3000元,生产车间管理方面耗用原材料2000元,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A、借:生产成本 5000 B、借:制造费用5000

贷:原材料 5000

贷:原材料5000 C、借:生产成本3000 D、借:生产成本3000

制造费用2000

管理费用2000

贷:原材料5000

贷:原材料5000

6 8

6、甲公司月末计算本月车间使用的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费7000元,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是()。

A、借:生产成本7000 B、借:制造费用7000 C、借:管理费用7000 D、借:制造费用7000

贷:累计折旧7000 贷:累计折旧7000 贷:累计折旧7000 贷:固定资产7000 8

7、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下半年6个月房租费12000,则应作会计分录为()。 A、借:待难费用 12000 B、借:管理费用12000 C、借:制造费用12000 D、借:管理费用12000

贷:银行存款12000 贷:银行存款12000 贷:待摊费用 12000 贷:银行存款12000 8

8、月末结转已售产品的销售成本90000元,正确会计分录为()。 A、借:库存商品 90000 B、借:主营业务成本9000 C、借:主营业务成本9000 D、借:主营业务成本9000 贷:生产成本9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0000 贷:库存商品90000 贷:生产成本90000 8

9、企业3月末支付本季短期借款利息3000元(前两月已预提2000元)正确分录为()。 A、 借:预提费用 2000 B、借:预提费用 2000 C、借:预提费用 3000 D、借:财务费用 3000

管理费用 1000 财务费用 1000 贷:银行存款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90、本年应纳所得额为200000,所得税率为33%,正确的分录为()

A、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66000 B、借:管理费用66000 C、借:应交税金66000 D、借:所得税66000 贷:应交税金 66000 贷:应交税金66000 贷:所得税66000 贷:应交税金66000 9

1、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是()。

A、复式记账 B、登记账簿 C、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D、编制会计报表

92、()是记录经济业发生或完成情况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A、记账凭证 B、原始凭证 C、专用凭证 D、会计凭证

93、()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收款凭证 D、付款凭证

94、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录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的自制原始凭证是()。 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C、汇总凭证 D、原始凭证汇总表

95、()是指根据一定时期内,若干相同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成的原始凭证。 A、记账凭证汇总 B、累计凭证 C、一次凭证 D、原始凭证汇总表

9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始凭证的有()。 A、销货发票 B、借据 C、固定资产卡片 D、运费结算凭证

97、下列属于汇总原始凭证的有()。

A、科目汇总表 B、汇总记账凭证 C、限额领料单 D、工资结算汇总表

98、会计人员在审核购货发票及材料入库单时发现,该批材料采购量过大。则该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

A、不合法 B、不合理 C、不完整 D、不正确

99、外来原始凭证一般都是()。

A、一次凭证 B、汇总凭证 C、累计凭证 D、原始凭证汇总表

100、将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的依据是() A、凭证填制的时间 B、凭证填制的程序和用途 C、凭证填制的方法 D、凭证所反映的经济内容

7 10

1、用大写表示人民币30010.56元的正确写法是()。 A、人民币叁万零拾元零伍角陆分 B、人民币三万零十元五角六分

C、人民币三万零十元五角六分整 D、人民币叁万零拾元伍角陆分整

10

2、填制原始凭证时,“人民币捌仟元零伍角整”的小写金额规范的是()。 A、8000.50 B、¥8000.5 C、¥8000.50 D¥8000.5—

10

3、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 ()填制的。 A、会计科目 B、借贷记账法 C、会计要素 D、原始凭证

10

4、下列对转账业务表述正确的是()。 A、转账业务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

B、转账业务是直接引起现金或银行存款减少的业务

C、转账业务是直接引起现金或银行存款增加的业务 D、转账业务是指与货币资金收付无关的业务

10

5、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是一种()。 A、原始凭证 B、记账凭证 C、会计账簿 D、会计报表

10

6、销售产品一批,部分货款收回存入银行,部分货款对方暂欠时,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A、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B、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C、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 D、两张转账凭证

10

7、从银行提取现金或把现金存入银行的经济业务,一般()。 A、只填制付款凭证,不填制收款凭证 B、只填制收款凭证,不填制付款凭证

C、既填制付款凭证,又填制收款凭证 D、填制付款凭证或填制收款凭证

10

8、审核原始凭证时,发现金额有错误,应由()。

A、原填制单位更正 B、经办人更正 C、会计人员更正 D、会计主管人员更正

10

9、仓库保管人员填制的收料单,属于企业()。 A、外来原始凭证 B、自制原始凭证 C、汇总原始凭证 D、累计原始凭证

110、下列不能作为原始凭证的有()。 A、发票 B、领料单 C、工资结算汇总表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

11、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和违法收支,应当()。 A、不予受理 B、予以受理 C、予以纠正 D、予以反映

1

12、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真实、全法、合理但内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当()。

A、不予受理 B、予以受理 C、予以纠正 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1

13、差旅费报销单按填制的手续及内容分类,属于原始凭证中的()。 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C、汇总凭证 D、专用凭证

1

14、原始凭证按()不同,分为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A、来源 B、手续及内容 C、格式 D、专用凭证

1

15、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动动的需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属于() 审核。 A、合理性 B、合法性 C、真实性 D、完整性

1

16、在每项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自行填制的会计凭证是()。 A、转账凭证 B、付款凭证 C、收款凭证

D、原始凭证

1

17、某单位会计部第8号记账凭证的会计事项需要填制3张记账凭证,则三张凭证编号为()。

A、8,9,10 B、7,8,9 C、8 1/3,8 2/3 ,8 3/3 D、 1/3,2/3,2/3

8 1

18、发料凭证汇总表属于()。

A、单项原始凭证 B、自制原始凭证 C、外来原始凭证 D、累计原始凭证

1

19、限额领料单属于 ()。

A、外来原始凭证

B、累计凭证

C、一次凭证

D、汇总凭证

120、收款凭证左上角的会计科目为()。 A、借方 B、贷方 C、材料 D、固定资产

1

21、付款凭证左上角的“贷方科目”可能登记的科目是()。 A、应付账款 B、银行存款 C、预付账款 D、其他应付款

1

22、根据同一原始凭证编制几张记账凭证的,应()。 A、编制原始凭证分割单 B、采用分数编号的方法 C、不必做任何说明

D、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筑凭证上注明其原始凭证附在哪张记账凭证下

1

23、一项经济业务需要连续编制多张记账凭证的,应()。 A、自制内容相同的多张原始凭证 B、编制原始凭证分割单 C、采用分数编号的方法

D、B和C两种方法

1

24、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有误 ,可以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内容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注明()字样,再用蓝字做一张正确的登记入账。 A、注销某月某日某号凭证 B、订正某月某日某号的凭证

C、经济业务内容

D、对方单位

1

25、企业购进材料4000元,款未付,这笔经济业务应该编制的记账凭证是()。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以上均可

1

26、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 A、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B、由出具单位更正并且加盖公章

C、由经办人更正

D、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1

27、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后,应在 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

A、记账凭证 B、原始凭证 C、收款凭证 D、付款凭证

1

28、企业售产品一批,售价5000元,收到一张转账支票送存银行。这笔业务应编制的记账凭证为()。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以后均对

1

29、下列业务中,应该填制现金收款凭证的是()。 A、出售材料一批,款未收

B、从银行提取现金

C、出租设备,收到一张转账支票 D、报废一台电脑,出售残料收到现金

130、在审核记账凭证时,如发现记账凭证有误,应由()。 A、审核人员 B、记账人员 C、填证人员 D、出纳人员

1

31、某会计员在审核记账凭证时,发现误将1000元写成100元,尚未入账,一般()应改正。

A、重新编制记账凭证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冲销法

1

32、下列业务,需要编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有是()。 A、以银行存款购入设备 B、接受投放一台设备 C、从银行借入款项

D、将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1

33、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于()。 A、通用原始凭证 B、专用凭证 C、累计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

1

34、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 A、方法 B、手段 C、信息工具 D、经济管理活动

9 1

35、“负债类”账户的本期减少数和期末余额分别反映在()。 A、借方 B、贷方 C、借方和贷方 D、贷方和借方

1

36、在实际工作中,是通过()来确定会计分录的。

A、编制原始凭证 B、编制记账凭证 C、设置账簿 D、设置会计科目

1

38、标明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称为()。 A、对应关系 B、对应账户 C、会计账簿 D、会计分录

1

39、小王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2700元,原借3000元,交回多余现金300元,则报销的会计分录为()。 A、 借:现金300 B、借:现金300 C、借:管理费用3000 D、 借:管理费用3000 管理费用2700 管理费用2700 贷:其他应收款3000 贷:应收账款3000 贷:银行存款3000 贷:其他应收款3000

140、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主要区别在于()。

A、记账内容不同 B、记录经济业务详细程序不同 C、记账的方向不同 D、记账的依据不同

1

41、()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总账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 A、复式记账法 B、借贷记账法 C、平行登记 D、同时登记

1

42、某企业材料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5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24000元,其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发生额为别为:甲材料本期借方发生额为8000元,贷方发生额为6000元,乙材料借方发生额为13000元,贷方发生额为16000元,则丙材料本期借方贷方发生额分别是()。

A、借方发生额为12000元,贷方发生额2000元 B、借方发生额为4000元,贷方发生额为2000元

C、借方发生额为4000元,贷方发生额1000元 D、借方发生额为6000元,贷方发生额8000元

1

43、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A、原始凭证 B、会计科目 C、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 D、会计报表

1

44、由具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称为()。 A、会计账簿 B、会计账户

C、序时账簿

D、分类账簿

1

45、账簿按()的不同,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 A、用途 B、外表形式 C、格式 D、启用时间

1

46、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长必须采用()账簿。 A、活页式 B、订本式 C、备查 D、复币

1

47、现金日记账()结出发生额和余额,并与结存现金核对。

A、每月 B、每十五天 C、每隔三至五天 D、每日

1

48、“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存货类明细账,一般采用()账簿。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横线登记式

1

49、借方贷方多栏式明细账的账页格式一般适于()明细账。 A、待摊费用 B、预提费用 C、预收账款 D、本年利润

150、在登记账簿时,每记满一页时,应()。 A、计算本页的发生额 B、计算本页的余额

C、计算本页的发生额和余额,同时在摘要栏注明“转次页”字样

D、不计算本页的发生额和余额,但应在摘要栏注明“转次页”字样

10 1

51、财产清查的对象包括()。 A、货币资金 B、实物资产 C、债权 D、债务

1

52、财产清查的意义有()。 A、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B、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C、进财产物资的有效使用 D、确保财经纪律的贯彻执行

1

53、财产清查按其清查的范围可以分为()。 A、全面清查 B、定期清查 C、局部清查 D、随机抽样清查

1

54、财产清查按清查时间可以分为()。 A、全面清查 B、定期清查 C、局部清查 D、不定期清查

1

55、下列情形中,需要进会全面清查的是()。

A、单位进行撤并时 B、对外投资时 C、开展清产核资时 D、单位负责人调离时

1

56、在财产清查中,采用实地盘点方法清查的资产主要有()。 A、库存商品 B、固定资产 C、现金 D、银行存款

1

57、下列清查事项中,属于不定期清查的有()。 A、 单位更换财产保管人员时的清查 B、发生非常损失时的清查

C、年终结算时的全面清查

D、月末银行存款的清查

1

58、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包括()。 A、 核对有关账簿记录 B、进行财产清点

C、 登记清查结果

D、分析产生盘盈、盘亏的原因和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1

59、实地盘点实物资产的技术方法主要有()。 A、逐一盘点法 B、测量计算法 C、技术推算法 D、抽样盘点法

160、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有()。 A、银行记账错误 B、企业记账有错误 C、双方记账均有错 D、存在未达账项

161“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借方核算的内容有()。 A、发生待处理财产的盘亏数或毁损数 B、结转已批准处理财产的盘盈数

C、发生待处理财产的盘盈数

D、结转已批准处理的财产盘亏数或毁损数

16

2、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工作包括()。 A、查明盘盈盘亏产生的原因 B、建立和健全财产管理制度

C、积极处理积压物质

D、对财产盘盈盘亏做出账务处理

16

3、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未达账项有()。 A、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16

4、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分为()。 A、5年 B、10年 C、20年 D、25年

16

5、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中应列明所销毁会计档案的()等内容 。 A、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 B、应保管期限 C、已保管期限 D、销毁时间

16

6、保管期满,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有()。

A、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 B、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的有关会计档案

C、超过保管期限但尚未报废的固定资产购买凭证 D、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16

7、下列会计资料中属于会计档案范围的有()。 A、银行对账单 B、财务收支计划 C、会计账簿 D、会计移交清册

16

8、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为15年的有()。 A、原始凭证 B、现金日记账 C、明细账 D、记账凭证

16

9、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为5年的有(b)。

11 A、银行对账单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企业月、季度财务报告

D、财政总预算月、季度报表

170、下列会计档案中保管期限为永久的有(B)。 A、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B、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C、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D、会计移交清册

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如下:

一、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15年

2、记账凭证:15年

3、汇总凭证:15年

二、会计账簿

1、总分类账:15年

2、明细分类账:15年

3、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25年

4、其他日记账:15年

5、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5年

6、辅助账簿:15年

三、财务报告

1、月、季度财务报告:3年

2、年度财务报告:永久

四:其他

1、会计移交清册:15年

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永久

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

4、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

5、银行对账单:5年

三、判断题

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惟一的计量单位。(

)

2、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

3、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惟一职能。(错)

4、会计监督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的审查。( )

5、法人可以为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一定是法人。()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7、资产是指由于过去、现在、未来的事项和交易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

8、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 )

9、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

10、资产与权益恒等式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对)

12

11、收入减去费用等于利润的关系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

12、利润是企业的一项资产。( )

13、财物是反映一个单位进行或维持经营活动的所有经济资源。( )

14、款项和有价证券是单位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

15、费用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16、资本的利益关系人比较明确,用途基本定向,办理增减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17、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涉及到单位与其他单位以及与其他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但不会影响单位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活动。(

18、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民族自治地方,会计记录可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民族文字。(

19、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20、总分类科目下设的明细分类科目太多时,可总分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之间设置二级科目。 (

21、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

22、会计账户就是会计科目。(

23、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明细分类账户。(

24、会计科目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 (

25、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 (

26、“T”字型账户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

27、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采用单式记账法。(

28、复式记账法是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在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29、当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进,必然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 ( 30、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在数量上必然相等。 (

31、当企业本期收入大于费用时,同表示企业取得了盈利,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32、复式记账是以会计科目为依据建立一种记账方法。 (

33、在借贷记账法下,“借”、“贷”只作为记账符号使用,用以表明记账方向。 (对)

34、成本类账户结构与损益支出类账户结构完全相同。 (错)

35、所的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在贷方,表示所有者权益的结存数。(对)

36、损益收入类账户在期末结转后,一般无余额。 (对)

37、成本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错)

38、借贷记账法中的记账规则,概括地说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对)

39、在会计账户体系中,一个账户与另一个账户之间必然存在账户对应关系。(对) 40、一般来说,一个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分解为若干个简单会计分录。(对)

41、期末进行试算平衡时,发现所有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所有总分类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不相等,则说明账户记录不正确。(对)

42、如果试算平衡表是平衡的,则说明账户记录是正确的。(错)

43、若企业所有总分类账户期初余额是平衡的,即使本期发生额试算不平衡,期末余额试算也有可能会平衡。(错)

44、企业必须在登记完明细账后才能登记总账。(错)

45、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对)

13

46、现代会计核算就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反映,属于事后算账。(错)

47、会计监督不仅体现在过去的经济业务,还体现在业务发生过程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对)

48、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发生引起资产或权益的增减变化,但始终保持“资产=权益”这一平衡关系,因此,一项资产的增加,必然引起另一项权益的等额增加。(错)

49、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领域里存在的某些尚未确知并无法正面论证和证实的事项所出的符合客观情理的推断和假设。 (对) 50、经济业务是指单位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计提折旧等。(错)

51、某一财产物质要成为企业的资产,其所有权必须属于企业。(错)

52、在实际工作中,对科目和账户常常不加以严格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53、由于企业各种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要素内容复杂多样,为方便管理,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越细越好。(错)

54、账户的基本结构是由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情况决定的,从数量上看不外乎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对)

55、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称为账户间的对应关系。 (对)

56、在每一项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账的同时必须记入明细分类账户。(错)

57、任何只有借方或贷方登记,而无对应的贷方或借方记录,或者借贷金额不相等的记录,都是错误的会计记录。(对)

58、按平行登记的要求,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记入总分类账户的当天记入所属明细分类账户。(错)

59、通过平行登记,可以使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保持统驭关系,便于核对与检查,纠正错误与遗漏。(对)

60、管理费用是企业行政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行政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办 公费、折旧费、广告宣传费、借款利息等。(错) 6

1、企业所得税是一种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的费用支出,直接减少企业的净资产。(对) 6

2、企业本期应交所得税等于利润总额乘以适用税率。(错)

63、会计账户按照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及利润类六类账户。(错)

64、“生产成本”账户是用来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产品属于资产。因此,“生产成本”账户按照会计要素分类属于资产类账户。(错) 6

5、“累计折旧”是资产类账户,因此,当折旧增加时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借方。(错) 6

6、账户的结构是指账户的借、贷方如何进行登记,余额如何反映。(对) 6

7、财务会计只是向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的信息。管理会计只是向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错)

68、收入要素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错) 6

9、将短期借款转为银行对本公司的投资属于权益内部的变化,并不影响资产的总额。 (对)

70、凡特定对象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对) 7

1、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对)

72、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它与一定期间相联系,是对象

14 化的费用。(对)

73、费用是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错) 7

4、在我国,会计科目的名称、编号及其说明,主要是通过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来进行规范的。(对)

75、管理费用和制造费用一样,都属于成本类科目。(错) 7

6、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待摊费用都是损益类账户。(错) 7

7、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都属于负债类科目。(错) 7

8、科目是依据账户开设的,二者的结构一致,性质相同。(错) 7

9、账户分为左右两方,左方登记增加,右方登记减少。(错) 80、一级账户又称总分类账户或总账户。(对)

81、账户使原始数据转换为会计信息,通过账户可以对大量的、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从而提供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会计信息。(错) 8

2、一般而言,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结构相同。(错) 8

3、收回以前的货款存入银行将使企业资产总额增加。(错)

84、复合会计分录仅指账户的对应关系属于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错) 8

5、损益类账户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期末没有余额。(错)

86、在会计处理中,只能编制一借一贷、一借多贷、一贷多借的会计分录,而不能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以避免对应关系混乱。 (错) 8

7、为判断会计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常用编制试算平衡表的方法。只要试算平衡表实现平衡,即说明账户记录正确无误 。(错)

88、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遗失时,必须取得原签发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注明原始凭证的号码、金额、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审核签章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对)

89、企业在与外单位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中,取得的各种书面证明都是原始凭证。(错)

90、自制原始凭证是由企业财会部门自行填制的原始凭证。(错) 9

1、外来原始凭证是指企业财会部门从外部购入的原始凭证。(错) 9

2、经济业务存在多样性,原始凭证的形式大不相同,为了反映不同的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因此而各有不同。(错) 9

3、有关部门应对原始凭证认真审核并签章,对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对) 9

4、出纳人员在办理收、付款后,应在有关原始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对)

95、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应要求有关经办人员及财务负责人签字后,再正式办理会计手续。(错)

96、在借贷记账法下,收款凭证上的设证科目是贷方科目。(错) 9

7、记账凭证是原始凭证填制的要求是相同的。(错) 9

8、如果一张原始凭证需填制两张记账凭证,应将原始凭证复印一份,附在某张记账凭证后。(错)

99、会计分录应编制在记账凭证上。(对)

100、收、付款凭证的日期应按照货币收、付的日期填写,转账凭证的日期应按照原始凭证记录的日期填写。(错)

10

1、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其中收、付款凭证不得由出纳编号。(对) 10

2、会计凭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对)

10

3、填制原始凭证,汉字大写金额数字一律用正楷或草书书写,汉字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位

15 或角位为止的,后面必须写“正”或“整”,个位后面不写“正”或“整” 。(错)

10

4、填制会计凭证,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单价等情况外,一律填写到角分;有角无分的,分位应当写“0”或用符号“—”代替。(错) 10

5、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错)

10

6、任何会计凭证都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严格审核,确认无误后,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对)

10

7、只要是真实的原始凭证就可以作为收付财物和记账的依据。(错) 10

8、会计凭证按其取得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错) 10

9、发料凭证汇总表是一种汇总记账凭证。(错)

110、企业使用累计原始凭证,如限额领料单,既可以对领料进行事前控制,又可以减少凭证的填制手续。(对)

1

11、现金存入银行时,为避免重复记账只编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不编制现金付款凭证。(错)

1

12、记账凭证中必须列明会计科目名称、记账符号、记账金额等内容。(对) 1

13、记账凭证是否附 有原始凭证,及其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是否相符,是审核记账凭证的一项重要内容。(对)

1

14、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管,但应在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 。(对) 1

15、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红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错) 1

16、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应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但有些特殊原始凭证例外。(对)

1

17、在会计凭证传递期间,凡经办记账凭证的人员都有责任保管好凭证,严访在传递中散失。(对)

1

18、企业每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从外部取得原始凭证。(错)

1

19、在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以及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的作用方面,自制原始凭证与外来原始凭证具有同等效力。(对)

120、从个人取得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对) 1

21、记账凭证对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有证明效力。(错) 1

22、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都应由会计人员填写,以保持原始凭证填制的正确性。(错) 1

23、所有的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错)

1

24、复式凭证是指将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张记账凭证中反映的一种凭证,该凭证至少涉及3个会计科目。(错) 1

25、三栏式账簿是指具有日期、摘要、金额三个栏目格式的账簿。(错) 1

26、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账实相符。(对) 1

27、在登记账簿时,应在记账凭证上注明所记账簿的页数,或划“√”符号,表示已经入账,避免重记、漏记。(对)

1

28、活页账的页数不固定,使用前以及使用后不加以装订,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错)

1

29、按照记账规则,一般应采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记账。(对)

130、随着科技的发展,记账错误均可采用褪色药水消除字迹,而不必采用麻烦的更正方法。(错)

1

31、各种明细账的登账依据,既可以是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也可以是记账凭证。 (对)

1

32、账页记满时,可以将本页合计数及金额只写在下页第一行有关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

16 明“承前页”,以保持记账的衔接连续性。(对) 1

33、对账是指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进行的有关账项的核对工作。(对) 1

34、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之间的核对属于账证核对。(错) 1

35、结账是在会计期末计算并结转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的工作。(对) 1

36、月结、季结和年结的结账方法相同,都要计算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在下面划一条通栏红线。(错) 1

37、年度终了,日记账、总账和所有明细账必须更换新账,不能延续使用旧账。(错) 1

38、更换新账时,应编制记账凭证,将上年期末余额结转到末年的年初余额。(错) 1

39、企业“住房公积金登记簿”属于序时账簿。 (错)

140、设置和登记账簿是保证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对) 1

41、手工记账的单位,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对) 1

42、各单位在更换旧账簿、启用新账簿时,应当填制账簿启用表。(对) 1

43、总分类账簿一般采用多栏式账页格式。(错)

1

44、现金日记账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现金收、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发生顺序,逐日、逐笔序时登记。(错) 1

45、常见的特种日记账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转账日记账。(对) 1

46、活页账簿的最大优点是使用中不用装订成册,比较录活,因此可以随意抽换账页。(对)

1

47、“原材料”明细账一般采用三栏式账簿格式。(对)

1

48、“物资采购”、“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账一般采用借方多栏式明细账页格式。(对)

1

49、登记账簿时一般用蓝黑或碳素墨水满格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或铅笔,除会计制度允许外,也不得用红色墨水记账。(错) 150、红色墨水仅限于在借方栏登记贷方数,在贷方栏登记借方数。(错)

1

51、对既不要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也不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 (对) 1

52、材料明细账一般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逐日逐笔登记。(错) 1

53、总分类账的月末借方余额合计数应当同月末贷方余额合计数核对相符。(对) 1

54、在贷方多栏式明细账中,平时如果发生借方发生额,应该用红字在贷方对应的明细栏中登记。(对)

1

55、为便于管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明细账必须采用多栏式账页格式。(错) 1

56、凡是明细分类账都适宜使用活页式账簿,以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添加账页。(对)

1

57、凡需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在“借或贷”栏内写明“借”或“贷”字样。没有余额的账户,只要在余额栏内用“0”表示即可。(错)

1

58、账簿中的每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对)

1

59、订本账簿是指为防止抽换账页,而在使用后的期末将若干账页固定装订成册的账簿。(错)

160、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总账和明细账必须每在打印。(错)

16

1、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发生收款和付款业务的,在输入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当天必须打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对) 16

2、发生销售退回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贷记银行存款,并且用红字金额在“主营业务收入”贷方多栏式明细账的贷方明细栏“产品销售”栏登记。(对)

17 16

3、年度终了,应编制记账凭证把上年账户余额结平,并结转下年。(错) 16

4、采用划线更正法时,最后由审核人员在更正处签名盖章,以明确责任。(错) 16

5、采用补充登记法更正错账时,按正确的金额与错误金额的差额,用蓝字编制一张账户对应关系与原错误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并用蓝字登记入账,以补记少记的金额。(对)

16

6、在审查当年的记账凭证时,发现某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的科目正确,但所记的金额大于实际金额,并已入账,可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对) 16

7、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反映企业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动态报表,通过它可以了解企业资产来源构成和承担的债务及资金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错)

16

8、通过利润分配表,可以考核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务及末来发展趋势。(错)

16

9、会计报表附表主要有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表等,是对主要报表的必要补充。(对)

170、会计报表附注应当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利润实现和分配情况、资金增减速和周转情况,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得大影响的其他事项等。(错)

17

1、年度、半年度、季度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项组成。(错)

17

2、净利润是指营业利润减去所得税后的净额。(错) 17

3、营业利润扣减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和所得税后得到净利润。(错) 17

4、在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下,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根本区别在于会计报表的编制依据不同。(错)

17

5、采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登记账簿的工作量大,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复杂的企业。(错)

17

6、汇总转账凭证是按每一贷方科目分别设置的记账凭证。(对) 17

7、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以科目汇总表为依据直接登记总账和明细账。(错)

17

8、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之一是汇总记账凭证反映了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对)

17

9、由于各企业的业务性质、规模大小、业务繁简程度不同,所以其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也就有所不同。(对)

180、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之一是科目汇总表能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错)

18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中最基本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对) 18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都有利于简化总账的登记工作。(对)

18

3、编制科目汇总表,虽然不能起到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但可以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对)

18

4、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增加了填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程序,增加了总账的登记工作量。(错)

18

5、在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需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一般采用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账页格式。(错)

18 18

6、财产清查是对实物资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错)

18

7、年终结算前,为了确保年终结算会计资料的真实的正确,所进行的财产清查既要全面清查又是定期清查。(对)

18

8、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则说明单位与银行之间必定有一方存在账面录错误。(错) 18

9、企业的定期清查一般在期末进行,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对) 190、财产清查就是对各项财产物质进行定期的盘点和核对。(错) 19

1、“现金盘点报告表”应由盘点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共同签章方能生效。(错) 19

2、更换仓库保管人员时,应该进行的是不定期全面清查。(错)

19

3、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很多,如财产物质的自然损耗、收发差错或计量误差、贪污盗窃等,因此需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财产清查。(对) 19

4、财产清查中的盘盈盘亏,在没有查清原因以前先不入账。(错)

19

5、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由于未收到相关凭证尚未入账的未达账项,会造成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对)

19

6、企业受其他单位委托保管的各项财产物质也属于财产清查的范围。(对) 19

7、对流动性较大的材料等,除全面清查外,一般在年中还要进行轮流盘点或重点清查。(对)

19

8、对各种实物的清查,就是要查清实物资产的实际数量。(错)

19

9、由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财产损失,报经批准后由“待处理财产损溢”财户转入“其他应收款”账户。(对)

200、往来账项的清查一般采用“查询核实法”,即派人或通讯,向往来结算单位核实账目。(对)

20

1、材料的盘盈,批准处理后应当转入营业外收入。(错)

20

2、固定资产盘亏,应先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经批准后根据具体原因分别转入“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错)

20

3、对各项实物的清查,不但要求在数量上清查,而且应在质量上进行清查。(对) 20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目的是为了消除未达账项的影响,并且作为原始凭证证据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错)

20

5、若银行和企业双方账目没有差错,经过调整后的银行存款余额表的金额表示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对)

20

6、未达账项是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造成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之间差异。(对)

20

7、各种往来结算款项,至少每个月同对方核对一次。(错)

20

8、财会部门或经办人,必须在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将应归档的会计档案全部移交档案部门,保证会计档案齐全完整。(错)

20

9、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立卷后,可暂由本单位财会部门保管一年,于次年12月底前移交给本单位的档案部门集中保管。(对)

210、本单位档案机构为方便保管会计档案,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对档案进行拆封,重新整理。(错)

211、《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的保管期限。(对)

212、保管期满但尚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单独抽出立卷,永久保存。(错)

213、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特殊情况下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办理有关手续,可

19 以调阅或复制。(对)

214、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应由同级税务部门派员监销。(对)

215、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账单是会计档案,但不是原始凭证。(对)

216、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不得在案卷中涂画、标记和抽换,但可以根据需要对原卷册进行拆装。(错)

217、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由会计人员在销毁清册上签名或盖章,并及时将销毁情况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错)

218、借方贷方多栏式明细账账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逐笔登记在明细账相应的项目中。(错)

第4篇:环保知识大全集【完整】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环保知识大全集

小盛齐天 QQ835852443 1,环境污染主要有哪些?

答: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放射性污染,噪音污染。

2,工业“三废”和生活“三废”各指什么?

答:工业三废是指:废水,废气,废渣。生活三废是指:粪便,垃圾,污水。

3,通过污染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农药主要有哪些? 答: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有机汞农药。

4,水污染常说的“五毒”物质是什么? 答:酚,氰,汞,铬,砷。

5,对绿色植物损伤最大的五种气体是什么? 答:氧化氮,乙烯,氯气,氟化物,二氧化硫。

6,十大垃圾食品分别是什么?

答: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类食物,奶油制品,方便面,烧烤类食品,冷冻甜点,果脯话梅和蜜饯类食品。

7,垃圾食品的危害具体有哪些? 答:“三高三低”:高热量,高钠,高脂肪;低纤维,低维生素,低矿物质。钠盐或糖类含量过高,含致癌物质等特点,长期食用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8,雾霾形成的要素有哪些?

答:雾霾形成要素主要有3个:一是生成颗粒型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合聚集成霾。

9,简述“六五”世界环境日的来历。

答:在世界各国环保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人类首次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10,我国七大水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请你按污染的严重程度顺序排列。 答: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11,噪声有哪些危害?

答:噪声对人的听觉器官,神经系统,心血管和消化系统都会产生危害。

12,生态系统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

答: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命物质和能量五大部分组成。

13,1997年我国首批6个城市被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仿城市,这6个城市是? 答:厦门,大连,珠海,深圳,威海,海口。

14,城市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

15,至今我国已颁布了六部环境保护法律,请至少说出四部法律。 答:《环境保护法》 《水污染防治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海洋保护法》 《噪声污染防治法》 《城市垃圾污染防治法》 。

16,生态补偿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谁受益,谁补偿,谁损失,补偿谁的公平正义和平等交换原则。

17,为什么要拒绝吃野生动物?

答:因为吃野生动物一是破坏生态环境,是我国很多野生动物物种濒临灭绝,二是吃野生动物,还容易传染病菌。

18,什么是生态城市? 答:生态城市是指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产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城市。

19,环境法的基本制度有哪些?

答: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环境许可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清洁生产制度,生态补偿制度。

20,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资源开发的主权原则和不损害国家管辖范围外的环境原则。

(2)国际合作原则

(3)可持续发展原则

(4)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21,请分别阐述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给全球带来的灾害? 答:厄尔尼诺:高温,干旱等灾害。拉尼娜:低温,洪涝等灾害。

22,造成土地资源的丧失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答:滥伐森林,滥垦土地,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沙漠扩大。

23,许多人喜欢早晨锻炼身体,但从环境角度来看城市早晨空气并不新鲜,为什么?

答:由于早晨空气中又是有逆温层,即大气上暖下凉,这种情况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工业区污染更严重。

24,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是什么? 答:可概括为“两级五类”,两级值: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五类值: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样品标准。

25,我国的环保方针是什么?

答: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

26,绿色学校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学生切实掌握各种教材中有关环保内容;师生环境意识矫情;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活动;校园整洁优美。

27,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指什么?

答: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值违反国家的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理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肺而不,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28,什么事生态平衡? 答: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始终是在不断进步的,虽然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经常给生态系统带来各种污染,但在一段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又能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

29,什么是食物链?

答:在生态系统中,多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连接起来的锁链关系,叫食物链。

例:微生物——浮游动植物——鱼——人,就是一条食物链。

30,引起赤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赤潮的危害是什么?

答:引起赤潮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中有机物特别是氮磷的含量过高。赤潮发生时,浮游生物会排放出神经毒素,严重时会使鱼类大量死亡,并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

31、什么是水土保持规划?

答:水土保持规划是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做好国土整治、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水土及生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牧生产和经济发展,根据土壤侵蚀状况、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应用水土保持原理、生态学原理及经济规律制度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的总体部署和实施安排。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32、什么是温室效应? 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可以吸收地面散失的热量,但一部分热能重新传回大地,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这种类似暖房温室的效应叫温室效应。

33、什么叫"白色污染"?

答:泡沫餐具、塑料袋等因其难降解分化,且燃烧时产生毒气,填埋时会破坏土 壤结构,故称为“白色污染”。

34、什么叫"酸雨"? 答: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物和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遇到水蒸气会形成高腐蚀性的酸性沉降物,称为“酸雨”。

35、什么是放射性污染的机理?

答: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变过程中放出α、β、ν等射线的现象,叫放射性。其射线可杀死生物体内的有机体,引起癌变、白血病、骨髓病等。

36、什么是重金属污染?

答:比重在5以上的金属称重金属。环境污染指的重金属主要是汞、镉、铅、铬及砷等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钴、镍、锡等。由其所造成的污染叫重金属污染。

37、什么是绿色食品? 答:绿色食品是指经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

38、什么是濒危?什么是灭绝?

答:濒危意味着仅存少量,采取措施还有挽救的希望,灭绝意味着永远消失,不可能再有。

39、什么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答:生物所需的物质,如:水、碳、氢、氧、氮、硫、磷、钙、镁、钾、钠、氯 等,在地球表面各圈层之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生物之间迁移转化和反复利用的过程。

40、什么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答:是指在某一区域(流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分配,最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41、什么叫生态修复?

答:生态修复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人工实施,调整受损或退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健全,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以及环境质量的安全可靠。

42、绿色GDP指的是什么?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答:现行GDP总量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的保护服务费用所剩下的部分

43、什么是水俣病事件?

答:指1953年至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市的公害事件。经调查分析,是由于含甲基汞的工业废水持续排入水俣湾河域,鱼贝类将水中甲基汞富集,人食用有毒生物后,出现了中枢神经甲基汞中毒症状,导致中毒或死亡。由于该病发生在日本水俣市,故称为“水俣病”。

44、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是什么?

答:指含植物营养物质的废水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大量繁殖, 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从而导致鱼类等窒息和死亡。

45、赤潮的定义是什么?

答:指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原生动物、细菌剧烈繁殖、高度聚集,引起海域生态的异常,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46、环境规划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其基本特征是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政策性强。

47、“绿色建筑”是指什么?

答: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污染。

48、氰化物的危害指什么?

答:电镀等行业中产生大量含氰化物废水,氰化物遇酸容易生成氢氰酸,氢氰酸是挥发性酸,是剧毒物质,空气中含极小量即可致命,氰化物可通过呼吸道、食道及皮肤浸入而引起中毒。

49、环境保护“三同时”原则是指什么?

答: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凡是排放三污和污染环境的,治理措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50、循环经济的3R原则指什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答:循环经济的3R原则为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的再使用原则,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3R原则的关系是:(1)首先是减量化,其次是再利用,最后是再循环;(2)减量化是重点;(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核心;(4)最终处置针对的是利用不了的废弃物。

51、绿色植物对改善空气质量有哪些作用?

答:(1)光合作用时放出氧气;(2)释放水气,润湿空气;(3)吸收热量,降低气温,;(4)吸收灰尘,清洁空气;(5)除菌消毒,净化空气。

52、家用电器主要有那些污染?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答:家庭影音系统音量过高会产生噪声;空调房内空气不流通或温度过低,我们就容易被病毒感染而生病;手机、电磁炉和微波炉等可产生电磁辐射。

53、焚烧秸秆的具体危害有哪些?

答:焚烧秸秆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雾、烟尘,CO

2、CO、NOX、SO

2、等污染物质,使局部大气环境质量恶化,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诱发肺部,呼吸道和眼部疾病,在潮湿的天气易形成酸雾或酸雨,对城镇建筑,电力设施等产生腐蚀作用;影响公共设施交通安全。

54、垃圾有什么危害?

答:(1)污染土壤、地下水、大气等,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2)占用土地资源;(3)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4)垃圾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而且是许多有害生物的巢穴,也是传染病的根源。

55、用废纸生产再生纸,有什么好处?

答:(1)不砍伐森林,节约木材;(2)省去原木加工处理程序,节约投资和减少废水排放;(3)减少水、电、煤的消耗,节约能源;(4)减少垃圾、节省土 地使用。

56、温室效应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答:(1)全球变暖;(2)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3)雨水分布不均,灾害天气增多;(4)生物气候带变化;(5)对农林牧也有影响。

57、酸雨对人类健康有什么影响?

答:酸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1)经皮肤沉积而吸收;(2)经呼吸道吸入,主要是硫和氮的氧化物引起急性和慢性呼吸道损害,原先就有肺部疾患,特别是年幼的哮喘患者受酸雨影响最为明显;(3)来自地球表面微量金属的毒性作用,这是酸雨对人来健康最具重要性的潜在危险。

58、发展燃料乙醇有什么意义? 答:(1)避免国际原油价格上涨;

(2)代替了MTBE作为汽油添加剂,可以减少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 (3)同汽油相比生物燃料可以减少70%的二氧化碳和30%的有毒化学物质,每吨燃料乙醇产生2t的二氧化碳;

(4)是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支柱原因之一。

59、城市垃圾处理方法有哪些?

答:压缩处理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堆肥

60、为什么不能食用滥用激素的食品?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答:滥用激素催生催熟的瓜果蔬菜食用的恶果绝不仅仅是导致风味不佳,激素还会在农作物或动物体内蓄积,人吃了以后有可能造成发育异常,内分泌系统紊乱,甚至增加患癌症的危险。

61、为什么说环境问题实质是个经济问题?

答:原因有三个方面:(1)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目前,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2)环境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3)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还依赖于经济的不断发展。

62、为什么不宜在交通干道边停留过久?

答:因为在交通干道边机动车尾气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浓度(一氧化碳等)是其他地方的十几倍甚至上百倍,空气污染大,危害身体健康。

63、为什么要保护鲨鱼?

答:鲨鱼在海洋生态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海洋食物链上位于顶点位置。对鲨鱼的过渡捕捞,会使一些弱小鱼类大量繁殖,消耗有限的食物,从而会破坏整个海洋的生态平衡

64、臭氧层有什么作用?它是什么因素引起减少的?

答: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害。人类活动导致臭氧层的减少,主要是冷冻剂、喷雾剂、除臭剂等会破坏大气中臭氧的浓度。

65、可耗竭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可耗竭资源是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再增加的资源,如矿产资源、石油、煤炭等;可再生资源是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不断增加的环境资源,一般是指有生命的物质,如动物、森林、草原、微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要素组成的环境系统。

66、如何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

答:(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排放

(2)加强土壤污染区的监测和管理

(3)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4)增加土壤容量和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67、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表现有哪些? 答:(1)森林资源的枯竭

(2)草原面积锐减,草场质量下降

(3)水土流失

(4)土壤退化

(5)生物种类和资源减少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68、环境监察人员在排污收费时,严格执行排污费征收政策、规定和标准,必须做到什么?

答:一是不得提高或降低标准乱收费;二是不得擅自减、免、缓征排污费;三是

不得挪用、乱用排污费。

69、环境保护法中所称的环境指的是什么? 答: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称。它包括 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 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7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未来5—15年环境保护工作的七大任务是什么?

答:①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②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③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④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⑥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辐射环境安全;⑦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7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是?

答:(1)协调发展,互惠共赢 (2)强化法制,依法治理 (3)不欠新账,多还旧账 (4)依靠科技,创新机制 (5)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72、我国近几年环境保护的远景目标是什么? 答:(1)环境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2)基本改变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状况,环境质量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3)建成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和地区

(4)可持续发展效率得到较好的贯彻

73、我国的能源现状与问题。

答: (1)能源资源品种丰富,但资源质量较差,分布不均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

(2)能耗水平高,能源利用率低下;

(3)能源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交通运力不足,制约能源工业与社会发展;

(4)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结构不合理;

(5)能源需求继续增加,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

(6)农村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影响越来越大。

74、农村能源问题的重要性

答:农村能源问题是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1)从农村能源与环境方面来说,农村能源的结构和利用方式不当,会给环境,尤其是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压力;农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可以促进畜禽粪便、秸秆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改善环境。

(2)从农村能源与气候变化方面来说,农村能源的开发利用与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密切。

75、我国农村用能的特点。

答:(1)在包括非商品能源在内的能源总消费量中,农村用能所占比例较大;

(2)农村能源消费依旧以生活能源消费为主,生活能源消费依旧以传统能源为主;

(3)生活用能中主要消费的是非商品能源,特别是生物质能;

(4)农村能源消费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优质化;

(5)农村商品性能源消费规模在不断地增加,可再生能源是农村能源消费的新亮点。

76、我国农村面临哪些环境污染?

答:(1)随着生产的发展,化肥农药不合理的大量使用,畜禽养殖业废水、废气和废渣的任意排放,使各种污染物在农村地区内严重。(2)小城镇卫生条件差,交通拥挤,居住紧张。(3)村镇或布局分散,或延展过长,于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安排都极为不便。(4)村庄内部结构松散,空间混杂,生活用水不卫生,道路不规范等。

77、请说出20世纪震惊世界的环境“八大公害”事件。

答:日本水俣湾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士山痛痛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78、如何进行水土保持林林种的配置?

答:(1)丘陵山区的分水岭应沿分水岭走向设置分水岭防护林,水土流失严重的秃山和陡坡呈块状、片状、或带状营造护坡林,退耕还林的陡坡地,是大量营造护坡林的重点;

(2)河流两岸和水库周围,应布设护岸林,上游集水区内应营造水源涵养林;

(3)在各种形式侵蚀沟的沟头、沟坡和沟底都应设置侵蚀沟头防护林,以制止沟头前进、沟岸扩张和沟底下切;

(4)风蚀严重的地区应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平原区应营造农田防护林;

(5)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在土质较好、背风向阳的坡上,应积极发展果树、木本粮油树和其他经济树种。

79、当代环球十大环境问题?

答:(1)臭氧层破坏(2)气候变暖

(3)酸雨蔓延(4)生物多样形减少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5)大气污染(6)森林锐减

(7)土地荒漠化(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污染

80、中国环境十大问题?

答:(1)大气污染日益加重(2)水域污染问题突出

(3)垃圾围城现象普遍(4)噪声污染普遍超标

(5)水土流失难以遏止(6)沙漠化不断扩展

(7)生物多样形减少(8)水源短缺

(9)耕地资源减少(10)森林资源供不应求

8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答: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以及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它包括数以万计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它们与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包括三层含义: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8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对未批先建环保违法行为的处罚。 答: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8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排污口的设置有何规定?

答:(1)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

(2)在江河湖泊设置排污口的,还应当遵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3)禁止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8

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答(1)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2)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

(3)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4)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5)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6)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7)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

85、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国十条”发布,其目标和措施堪称“史上最严、最硬”,“国十条”具体为哪十条? 答:(1)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多污染物排放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4)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供应 (5)严格节能环保准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6)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7)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严格依法监督管理 (8)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

(9)建立监测预警应急体系,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10)明确政府企业和社会的责任,动员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86、环境保护举报事项的受理范围和办理程序是什么? 答:环境保护举报事项的受理范围包括: (1)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

(2)违反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的行为;

(3)其他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规章的事件和行为;

(4)对环境保护执法情况的监督等。环境保护举报事项的办理程序:登记立案,协调分办,限时办理,及时反馈,定期公布受理情况和办理结果等。

87、环境应急工作终止的条件是?

答:(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行动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8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对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的行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权采取什么措施? 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采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处两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小盛齐天 QQ:8358524543 更多资料敬请咨询

8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在哪几种情况下,建设单位必须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

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该项目开工建设的。

第5篇:(2011)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全集

1.语素

以分子原子为例来说明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例如:“禾”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

”,它的意义是“禾苗”;“坦克”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

”,它的意义是“装有火炮机枪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如:人、吃、大、十等。也有两个音节的,如:沙发、坦克、玻璃、芙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如“法西斯、乌鲁木齐、奥斯特洛夫斯基”语素构成词。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吃”;“吃亏”。

如何判断语素?

判断语素很简单,就看看它能否再分,分后有意义就是语素,否则不是。

语素的分类:

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如“分、好、高、低”;

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如“话、习、确、民”;

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如“者、第、阿”。

2.词

定义:词由语素构成,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词的分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表人或事物(学生,教室,书本,友谊);表时间(早晨,明天,季节);表方位(前面,东面,左边等)。

(2)动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例如:走,笑,支持,保卫,发展,扩大,提高,爱,喜欢,出现,使,鼓励,能够,肯,要,起来,进去,出来,是等。

(3)形容词

: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

例如:美丽,迅速,明媚,激动,伟大,诚实,甜,高,圆,直等。

(4)数词

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表确数(二,亿,二分之一);表概数(一些,许多,三四十);表序数(第一,初二,老大等)。

(5)量词

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例如:物量词(尺,斤,个,辆);动量词(趟,次,遭,回等)。

(6)代词

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例如:人称代词(我,你,他,大家自己);疑问代词(什么,谁,多少,怎么);指示代词(这,那,这样等)。

(7)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肯否定等。

例如:很,更加,略微;全都,总,仅仅,只;已经,刚刚,一直;再三,往往,时常,屡次;可,却,难道;不,竟,可能没有等。

(8)介词

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例如:从,向,朝,在,把,按照,为了,对于,比,除了,和,跟,由于等。

(9)连词

: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

例如:和,或者,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有……才,如果……那么等。

(10)助词

: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例如:结构组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吗,啊,罢了,吧,呢等)。

(11)叹词

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例如:喂,哎呀,嗯等。

(12)拟声词

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例如:砰,轰隆,哗啦啦等。

※结构助词“地”“的”可以合用为“的”,即定语、状语都用“的”:(伟大)的人民:(勇敢)的前进。但不作硬性规定,如分开用,要用得正确,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3.短语

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短语可以作为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词和词构成短语,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短语成分: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例如:

报纸杂志

老师和同学

雄伟壮丽

唱歌又跳舞

调查研究

光荣而艰巨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句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定语用“(

)”表示,状语用“[

]”表示,中心语不标符号,例如:

(汉语)语法

(祖国)大地

[完全]相信

[小心]翻阅

[更加]坚强

[多么]伟大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宾语用“

”表示,例如:

吃晚饭

盖房子

住石洞

卖豆浆

夸奖我

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例如:

给我笔

教你一首歌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建议将动词

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称补充短语。这样,补充短语分为两类,一是动补短语,一是形补短语。)补语用“〈

〉”表示。例如:

洗得〈干净〉

翻了〈一阵〉

抱〈起来〉

活跃〈在基层〉

热得〈出汗〉

大得〈多〉

暗〈

得很〉

冻得〈麻木

(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主语、谓语之间用“‖”标示,“‖”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例如:

红旗‖

飘扬

天气‖

养分‖多

举止‖稳重

一个短语一个成分或每一个成分,还可以扩展成短语。这样短语中包含短语,成为复杂的短语。扩展后的短语,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例如:

迷人的秋色——一派迷人的秋色——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走进来——急急忙忙走进来——神色慌张、急急忙忙走进来

另外,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讲解。介宾短语如:从今天(开始),向我(走来),对学校的情况(很熟悉)等。的字短语如:男的(排左边),大红的(是牡丹)。

4.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1)单句

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①单句的成分和主干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常作主语的有:名词、代词、数量词组、联合词组、“的”字结构。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偏正词组、动词、形容词也可作主语。

主语: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去北大荒的就是他。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经常作谓语的有:动词、形容词及由它们组成的联合词组。名词、数量词组、主谓词组也可作谓语。

谓语: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树叶黄了。明天星期日。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宾语:宾语在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能做主语的词、词组,一般都能做宾语。

宾语:我们热爱祖国。/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除副词外,实词和词组一般都可以做定语。

定语:(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母亲。

(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三杯)美酒敬亲人。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副词、形容词经常做状语。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做状语,一般名词不做状语。

状语:他[勇敢]地站出来。

他[已经]走了。咱们[北京]见。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能做补语的有: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介词结构和由动词、形容词组成的词组。

补语:他急得哭<起来>。

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很<多>。他生<于1918年>。

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中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

公式:【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补语>+(定语)+宾语<补语>

②用符号法分析主谓句。

第一步,用“‖”界分出主语和谓语。

代。

第二步,用“(

)”标出充当主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

(伟大)的人民

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三步,用“〔

〕”标出状语;用“(

)”标出充当宾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四步,用“〈

〉”标出补语,剩下的是中心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这样,除去定语、状语、补语,句子主干就显示出来了:……人民……创造……时代。

摘取句子的主干,是为了掌握原句的结构,对理解原句的意思有帮助。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还要注意,在摘取否定句主干时,一般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

单句若是由复杂的短语构成时,单句也就成了复杂的单句。

(2)复句

①复句的构成和分析

复句的构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结构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直接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复句;一种方式是借助虚词构成。这些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大都是连词和副词,统称关联词语,在复句中,关联词语可以合用,也可以单用。组成复句的单句结构叫分句。

一般复句扩展成二重复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复句中前一个分句是单句结构,后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结构;二、前一个分句扩展成复句结构,后一个分句是单句结构;三、复句中的每个分句都扩展成复句结构。用符号法分析二重复句,第一层次在分句之间用“|”表示,第二层次在分句间用“‖”表示。分句间的关系在竖线下标明。例如: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因果

假设

②复句的主要类型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一定的事理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加点的是关联词语):

并列复句

云薄了,雾又上来了。

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行。

递进复句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思想品质也好。

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选择复句

或者跪着生,或者站着死。

不是跪着生,就是站着死。

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转折复句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胆子可不小。

我一再邀请,然而他执意不去。

因果复句

因为它们的内容重要,所以选录了。

他们既然深入调查,就有发言权。

假设复句

如果相信我,就说实话。

即使不相信我,也得说实话。

条件复句

只有破坏旧的腐朽的东西,才能建设新的健全的东西。

只要有肥料,一年就可能稻麦两熟。

国无论大小,都各有长处和短处。

③常用的关联词

例如:

单用:也,又,还,而且,并且,况且,何况,或者,还是,宁可,要么,但,而,却,然而,不过,其实,可是,只是,因此,既然,以致,否则,不然,便,只要,就,才。合用(有的不一定必须配对):既,也;不是,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尚且,何况;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决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由于,就;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如果,那么;要是,就;即使,也;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除非,才。

(3)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例如:

他们去中山公园。

他们去中山公园吗?

请你们多提宝贵意见。

我们多么热爱伟大的祖国啊!

5.句群*〔注文〕

句群是由前后衔接、表达中心语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组成的语言使用单位。例如:

①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②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③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竺可桢《向沙漠进军》的第一段)

(二)语法知识应用

1理解和使用实词、虚词

教学词类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各类词的特点,以便准确使用。

(1)正确组合、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

在汉语中,只要合乎事理、合乎习惯,极大多数名词、动词、形容词都能够自由地组合。对一小部分名词、动词、形容词,要防止词性误用。

不要把一些抽象名词误用作动词,例如:

①教师们愿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愿望”是名词,误用作动词。可改“愿望”为“盼望”或“要求”。)

不要把不及物动词用作及物动词,硬带上宾语,例如:

②今天出发了一排三班的战士。(“出发”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应把“出发了”挪至“战士”的后面。)

不要把一些表示状态的形容词误用作动词或名词,例如:

③老师批评她迟交作业,她一听,眼睛里就饱满了眼泪。(“饱满”是形容词,误用作动词。可改“饱满”为“饱含”。)

④他的两句话顿时增加了我们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误用作名词。可改“沉重”为“沉重感”。)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对表达语义至关重要。这几类词,使用频率高,要注意理解运用。下面例①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描写下雨的情景,如果抓住了画横线的名词或短语、加点的动词(的有带状语),就把握了雨状。又如,例②中的动词、例③中的形容词都用得确切,分别同宾语、主语搭配得当,阅读时要细细品味,领会语义。

①风带着雨星……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的,一个水世界。(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

②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袁鹰《井冈翠竹》)

③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2)准确理解、使用表示时间、空间的名词

在汉语里,表示时间、空间,一般使用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名词及其短语。例如:

①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停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回忆我的母亲》)

②这个院子跟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有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3)准确理解、使用数词和量词,特别要准确使用倍数和分数。

从一增加到十,可以说“增加了九倍”。或“增加到十倍”。从十减少到一,可以说“减少了十分之九”“减少到十分之一”;减少尽量不用“倍”,不说“减少了九倍”。例如:

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速度就减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到距离防风林等于林高度二十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列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二十倍。(《向沙漠进军》)

(4)准确理解、使用代词

准确地使用代词,就能简明地描述对象,避免重复罗嗦,张冠李戴。

在起替代作用时,代词应当有替代对象,否则代词无着落。

①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它”代替“死海”)

*②在太阳的七色光带中,它们的个性并不一样。

(“它们”无替代对象,应指“各色光”)

一个代词只应有一类替代对象如果有两类替代对象,就会产生歧义。

③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那里”指书堂站)

*④王玉明在会上介绍他一家:父亲是篮球爱好者,母亲是冬泳爱好者,哥哥是百米健将,打破过区百米纪录。他拿过象棋冠军,在区里称雄棋坛。(“他”可能指“王玉明”,也可能指“哥哥”)

代词与替代对象不应脱节。

⑤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替代“夺取全国胜利”)

*⑥煤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能源,它的发展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它”表面上指“煤”,实际上与“煤”脱节,暗中换上了“煤炭工业”作替代对象。)

在一定语境中,注意代词的运用。

*⑦我的弟弟来信说:“他在学校里很好,老师都很关心他。”

(“他”应为“我”)

(5)准确理解、使用虚词

甲、正确辨析虚词在句中表示的结构关系和事理关系。辨析虚词,实质上也是辨析语义。辨析有虚词的比较复杂的语言片断,非辨析虚词不可。

①三中和六中组成的联队或者三中和十中组成的联队,可以参加本届篮球锦标赛。

②有些同志还怕谈缺点会被反动派利用。我看这一点不用怕。因为我们不谈缺点,他们也会造谣中伤。他们就是唯恐我们不“天下大乱”。所以,从骨子里来看,反动派是怕我们谈缺点的,因为这将对我们的事业更加有利,而对他们却更加不妙。(陶铸《太阳的光辉》)

例①的“或者”,例②的两个“因为”,不辨清,就不能正确的地理解语义。

乙、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个关联词语表示一种事理关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表示相应的事理关系。也表示一定的语义。因此,写作时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比较:

③*a.尽管你有什么困难,同学们都可以帮助你克服。

b.不管你有什么困难,同学们都可以帮助你克服。

丙、虚词的个性很强,对常用的重要的虚词要逐一了解它的具体用法。如介词“对于”的用法:

“对于”的作用在于突出指明行为动作的对象,同时预示着动作者对这种对象采取了或将要采取什么态度或行动。比较:

④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

⑤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我们要坚决反对。

⑥对于这种大吃大喝的不良作风我们要坚决反对。

这三句话的基本意思相同,但有细微的差别:例④是一般叙述;例⑤突出指明了行为、动作的对象;例⑥则不仅突出指明了行为动作的对象,而且提前给了听话人一个信息,下文将表明说话人要采取什么态度。因此,当要表示对某人、某事采取什么态度、行动时,便往往用“对于”。

丁、使用虚词要注意一些运用不当的毛病:不该用的而用了;该用而没有用;该用,但放得不是地方;该用这个虚词而用了那个虚词;成对使用虚词不相搭配等。如下例:

*⑦从上述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它是廉洁奉公的好干部。(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欠缺)

*⑧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不要重复错误,明知故犯。(缺少必要的关联词语,以致语义不清)

*⑨一厂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二厂高,就是寿命比二厂短。(连词位置不对,“不是”应放在“价格”前)

*⑩学习上的退步,往往是由于自满开始的。(应用介词“由”而误用连词“由于”)

*⑾只有大家团结来,我们的工作就能做好。(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2.恰当安排语序

恰当的语序反映有条理的思维和准确的语义。“学生回答”和“回答学生”不同,“空气新鲜”和“新鲜空气”也不同。词语、成分的次序不能随意颠倒,对应关系也不能错乱。使用语言,要重视组合的语序,正确反映逻辑事理的语言习惯,否则会使意思表达不清楚,或者产生歧义。比较:

*①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②屋里陈列着鲁迅过去所使用的各式各样的东西。

语序问题,还可联系数理化教科书上有关的定义、定理、术语进行数学,既加深对语序的理解,练习运用,又使语法和学习各科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例如:

解方程——方程的解

两数平方和——两数和的平方

a、b全不为零——a、b不全为零

语序有规定性,也有灵活性。在句子里,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突出谓语,可以把谓语移到主语的前头,把一般语序变为特殊语序。例如: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荷花淀》

先说“怎么了”(谓语),再说“你”(主语),表现了说话人想知道缘由的急切心情。

复句里分句的语序也有一般和特殊两种情况。例如:

(1)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定要坚决完成这项任务。(一般语序)

(2)我们一定要坚决完成这项任务,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特殊语序)

采用特殊语序,是为了表达的需要,突出了前一句,让后一分句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be

opposed

to

反对……

3.合理搭配成分

教学短语的五种主要结构,学生懂得了并列、偏正、动宾、补充、主谓等组合关系,了解到各种成分,也就为使用句子打下基础。短语教学,要着重训练运用短语,熟悉几种成分的使用,注意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的搭配。成分搭配得当,是运用语言的重要能力。如下面一段话中的定语和中心语配合得非常恰当。

周总理崇高的革命精神,卓越的外交才能,丰富的斗争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非凡的精力,蠃得了世界人民的爱戴和敬佩。

用“崇高”来修饰“革命精神”,用“卓越”来修饰“外交才能”,用“丰富”来修饰“斗争经验”用“渊博”来修饰“学识”,用“非凡”来修饰“精力”,五个修饰语和五个中心语都各得其所,配搭得十分精当,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周总理伟大的精神和杰出的才华。使用句子,如不注意成分的配合,会使文句语义不通。学生造句,往往出现一些成分不搭配的语病。如:

*①他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主谓不搭配)

*②校长请著名艺术家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动宾不搭配)

*③我们以辽阔轻远的天空为背景画了这幅画儿。(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④我的家乡像跨上了骏马,日新月异地奔驰在社会主义大道上。(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⑤他蹲得那么外面,仿佛只要谁大声喊他一下,就会把他吓得掉下去似的。(补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要指导学生注意语义搭配,这是汉语组合的实质问题,组合除了要符合语言习惯之外,必须合乎事理,合乎逻辑。

4.正确组织句子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要训练学生具有熟练的造句能力,能组织好句子。句子里缺少了必不可少的成分,会使结构残缺;句子成分重复、多余,会使人感到累赘;句式杂糅也不能恰当地表达语义。组织句子要结构完整,避免重复,句式不杂糅。

学生造句,成分残缺的语病常有主语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等情况。残缺主语,有的是由于滥用介词造成的,如:

*①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增强了她学好外语的信心,经过两年的刻苦努力,她较好地掌握了外语。

应将介词“在”和后面的“下”删去;或将“增强了”后面的“她”挪到“增强了”前头,让“她”作主语,再将后面的一个“她”删去。

不注意使动句式的运用,也会造成残缺主语的毛病。如:

*②听了王长键的话,使他心里感到很不舒服,就坐在一边不言语了。

“使他心里感到很不舒服”的是“王长键的话”,而不是“听了王长键的话”这一行为,宜将“听了”删去。或保留“听了王长键的话”,将“使”删去。

*③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终于使他认识到了吸咽的害处,下决心把烟戒了。

或删去“在”“下”:或删去“使”,把“他”放到“终于”的前面。

残缺宾语中心语。如:

*④他的发言,表达了我们为把北京西客站建成现代化车站的努力奋斗。

“表达”后面要求带“……的心愿”“……的意思”“……的决心”这样的名词性宾语,按这句的意思,应在“努力奋斗”之后加上“的决心”。

成分多余。如:

*⑤代表我们走进了开会的会场。

杂糅,常是把两种说法、两种格式搀杂糅合在一起,造成结构上的混乱。如:

*⑥学习任务再重,越在坚持体育锻炼。

或者将“再”改为“越”,采用“越……越……”的说法;或者把“越”改为“也”,采用“再……也”的说法法。

5.变换、选择句式

句子从结构上看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不同的句式可以互相变换。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把一种句式变换成另一种句式,是为了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例如肯定句和否定句是两种不同的句式,它们可以表达基本相同的内容,但语意的轻重和语气的强弱有差别。如下例用双重否定句比肯定句语意更重,语气更加肯定。

①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人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②他没有赶上末班车,不得不步行回家。

又如,下面两个句式语义基本相同而又有细微区别,适用于不同的语境。

“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

这两个句式宜分别用在下列句子中:

a.“广场东边是历史博物馆,广场西边是人民大会堂,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b.“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在广场的两边遥遥相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广场中央。”

对调一下,a句b句都不协调。

句式的变换,包括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长句和短句的变换,表达相同意思而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的变换。这些都可指导学生练习运用。

6.理解和使用长句

(1)分析长句的结构。通过理解结构来把握比较复杂的语义。分析长句结构,一个办法是切分较长的句子的成分。可以依靠连词、介词、助词切分,切分出来的短语可长可短;另一个办法是紧缩长句,抽出句子的主干,再添上枝叶。

①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线或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②(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2)长单句词语多、容量大。可以表达严密的语义。为了表达需要有时要有长单句。用长单句,结构要正确,搭配要恰当。比较:

a.山区沟谷中,山体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冲蚀掏挖而常常崩塌滑坡。滑落下来的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强大的水流夹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沿着斜坡或沟谷急速奔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b.泥石流是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经地表径流的冲蚀夹带而沿着斜坡或沟谷奔泄的急流。

b.用长单句下定义,表义严密。

(3)复句表达丰富的语义,有时在文章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哥白尼》前三段叙述哥白尼发表地动学说,带来天文学上的革命,开辟了各门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接着第四段开头写道:

因此,哥白尼的学说不只是在科学史上引起了空前的革命,而且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极深刻的。

前一分句承上;后一分句启下,揭示他的地动学说“天翻地覆地把人类的意识倒转”过来的巨大影响。

7.句子之间衔接、连贯

写一组句子,即组合一个句群,做到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意衔接连贯,就要注意句子和句子之间关系,安排合理的顺序。如

①所以,天、地、生、化四门基础学科,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看,都可以归结到物理和数学。②根本的基础学科,就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加上作科学技术工具的数学。③数学不只是演算,也包括逻辑的推理。④靠六门基础学科的现代工程技术,也靠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基础作为支柱。⑤所以,物理和数学也可以称为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的基础。(《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这段话第一句句首的“所以”是承接上段说的,说明’天、地、生、化”四门基础学科同物理和数学的关系。②③④句则进一步解释。第⑤句又引出结果。

分析下面一段语言的层次,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语义: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②也许你要说它不美。③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语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④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⑤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⑥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⑦难道你竟一点也联想不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⑧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的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扬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茅盾《白扬礼赞》)

这段话是由两组句子构成的。第一组句子包括①②③④句,第二组句子包括⑤⑥⑦⑧句,第一组句子讲白扬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第二组句子讲白扬树象征什么,以白扬树的本质来象征顽强的革命精神和意志。

写一段话,如果来回兜圈子,横生枝节,就全使中心语义不突出,不能清楚地说明问题。一些学生写一组句子,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一切的。要使自己成为有本领的人,就得充实自己的头脑,即要有知识。要成为有知识的人,就得“求学”。“求学”里的“学”是学问,也就是知识。只有不断去“求”,才能掌握知识。

对类似这样的语句,要指导学生认真修改,删去罗嗦的句子,使得句意简明,衔接连贯,中心意思明确。

8掌握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

有的词句在一个确定的语境中结构才确定,语义才明确,而且常常还有隐含语义。使用词句要恰如其分,准确、得体。

一个语言片断可能有两种结构关系、两种意思。“我要刀削面”,可能是“我要/(一碗)刀削面”,也可能是“我要刀/削面”。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片段的结构和含义相对稳定。例如:

我不要担担面,我要刀削面。

我不要擀面杖擀面,我要刀削面。

下面带点的对比使用的副词,在语境中表示特殊的含义:

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

在一定语境中,相同意思用不同句式表达,就能取得完美的效果,如下例: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儿子?

鲁大海说“你们这一群强盗!”鲁侍萍说“这真是一群强镒!”句式不一样。鲁侍萍用判断句,“是”表示确认,因为鲁侍萍在事前还没有认清周朴园的真面目;等到打他的儿子,才真正认识到周朴园的剥削阶级本性。鲁侍萍用判断句式,隐含了她从模糊到确认的认识飞跃,有深意。语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隐含语义。

第6篇:马--防冻液基础配方知识全集--

【基础知识第一篇】

【基础知识第二篇】

【基础知识第三篇】

【基础知识第四篇】

【基础知识第五篇】

【基础知识第六篇】

【基础知识第七篇】

第7篇: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集(苏教版)

第一单元《我是谁》 第1课《我更了解自己了》

教学目标:

1. 知识;知道每个人豆油自己不错的方面,要发掘自身优点,懂得欣赏自己。

2. 情感:学习发掘自己的优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态度。

3. 能力:能够在老师、同学、家长等帮助下,尝试用不同方法全面认识自我,展示自身优点。

教学准备:

1. 准备能展示自己优点的作品,如手工、书画、作业等。

2. 制作与课文有关的小品和与生活相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录象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新学期的第一天,老师看见几位同学在一起聊天,可热闹了,也加入了进去。原来他们正在为自己成为五年级学生而自豪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录象展示根据课文拍摄的小品。

老师解说:王路同学发言后,大家也纷纷回答起来。老师还要求大家回去好好想想,把自己的优点说具体些。第二天,华震宇同学就交来了一篇自我介绍。请同学读一读华震宇自我介绍的内容。

3、分析交流:王路和华震宇是不是挺不错的?能说一说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吗?

小组合作交流,代表小结,教师帮助总结;看一个人是不是不错,除了学习成绩,我们还可以看品质、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等好多方面。

二、我挺不错的

1、同学们一定也感到自己挺不错的吧!千万别错过那么好的机会,说说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挺不错呢。

2、以一小组作示范,请其中一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优点,小组其他成员帮忙拓宽思路,不放过细小的地方。小组成员逐一交流。

3、组内交流好后,动笔把自己的优点列出来——“自我欣赏”。

4、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优点,并针对其中的一个优点进行具体事例说明,口头阐述。

三、自我展示

在组内交流的基础上,在全班面前展示,将事先准备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例:毛笔字写得好的 ,可以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唱歌唱得好的,可以现场演唱一首;

舞跳得好的,可以当即献舞一段;

爱劳动的、诚实的、有爱心的等,可举一个最能证明的真实事例。

三、我也并不完美

1、教师讲述故事《完美的椅子》

2、讨论:这个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3、小结,是啊,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我们也不例外,我们也不完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也都有缺点,人无完人(板书我们并不完美)

4、列举一些例子 (人不完美)

四、正视缺点

1、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那我们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缺点呢?

2、看录像,黄劲同学谈自己是怎样克服缺点的 思考:你有哪些可以克服的缺点?你又会怎样去克服它? A、 交流讨论,找出好的克服困难的方法

B、 看看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那些好方法(出示投影 教你一招) C、 自己动手填写第5页,第6页的问题

3过渡:其实,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身上还是有许多不能克服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听故事《歌星的故事》

说一说:在我们身上有哪些不能克服的困难?填写表格第7页 讨论:怎样对待这些缺点?

小结:一个人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正视缺点,不敢去克服它,只要敢走出第一步,你将会更棒。

五、小结

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只要我们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克服它,并能肯定自己的长处,对自己充满信心,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成为有用之才。

第2课 我是自己的主人

教学目标:

1、 知识:知道盲目从众的不利的影响,懂得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

2、 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促进学生成长。

3、 能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有关中外名人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小故事。

2、 把“什么是独立思考”中的内容制作成有关录象资料;录音故事《敢与“大师”对话》《人云亦云》。

3、 把“脑袋的话”“案例分析”“小话吧”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会独立思考——敢与“大师”对话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收集的有关中外名人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小故事。

2、录音故事《敢与“大师”对话》。思考:汤姆发现了什么?结果怎样?

3、学生讨论、交流。

4、 你佩服汤姆吗?为什么?

5、 小结:只要我们像汤姆一样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一定能做出令人敬佩的事。

二、谁能独立思考——锁定榜样人物

1、 看录象:魏新同学的班级围绕他是否独立思考所开的班队讨论会。

2、 同学们的讨论很激烈,你同意他们的这些说法吗?为什么?

3、 小组讨论、交流。

4、 你认为班里谁善于独立思考,请以小记者的身份现场采访,他是如何独立思考的?

三、不要盲目从众——脑袋对你告白

1、 能独立思考的同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怎样像他们学习呢?听录音。

2、 鲍坚这样学对不对?为什么?

3、 你觉得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4、 读“脑袋的话”。

四、案例分析——再现经历

1、 出示案例分析

1、2。思考:你认为这是从众行为吗?为什么?

2、 学生讨论、交流。

3、 小结:从众也苦恼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决不年盲目从众,万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再采取行动。

4、 在同学们周围一定还有从众行为,分在组,演一演,评一评。

五、坚持正确意见——巩固认识

1、 从众的情况不仅学生中有,甚至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也存在。听录音。思考:你认为坚持自己的意见重要吗?为什么?

2、 如果护士小王就在你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

3、 小话吧里出现了几种情况,相信你一定能像护士小王一样正确处理。出示课件。

4、 相信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坚持自己正确的介事,把你处理事情的经验告诉大家。 。

第3课 我心中的那颗“星”

教学目标

1、知识:多角度地认识名人,知道光崇拜“明星”们的外貌与兴趣爱好是不够的,主动了解“明星”们在成长过程、事业追求、社会贡献等方面的情况。

2、情感:感受“明星”们的人格魅力、精神力量,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能力:自主收集网上、书报杂志上的 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发现名人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或内心世界,把对“明星”们的外形崇拜转化为对其内在品质的挖掘与模仿。

教学准备

1、学生自主收集网上、书报杂志上的 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老师可响应推荐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的参考资料,如:中外名人传记、传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故事,获诺贝尔奖科学家传记,十大元帅的故事,体育影视名人故事等,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

2、有条件的可组织收听收看各级电台、电视台播出的有关名人节目录像。如东方之子、人物访谈、对话等。

教学过程

一、说出我心中的“星”

1、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钦佩名人,崇拜英雄,追逐明星,对他们表现出一定的钦慕和敬仰,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2、能告诉大家你心中的那颗“星”吗?

3、学生自主回答,老师将“明星”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简述原因。

二、走近我心中的“星”

1、想知道老师心中的“星”吗?(出示身着宇航服的杨利伟的照片)他是谁?

2、随着我过自己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杨利伟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当杨利伟镇定自若地走出返回舱,历史已经将这一刻永远地定格在我国的航天史上,杨利伟本人则成了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成了全体中国人心目中的“明星”。

3、你知道关于杨利伟叔叔的小故事吗?

4、讨论:听了以上故事,说说为什么杨利伟能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明星”呢?(教师引导:第一:把对杨利伟的崇拜外延扩展到对我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各行各业的所有人员。第二:把对明星的外形崇拜转到对杨利伟内在品质的挖掘和模仿上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的内在美远胜过外在美。)

5、老师为自己心中的“星”建立了一个《明星档案》(出示建好的《杨利伟明星档案》),请同学们也为自己心中的“星”建立一个《明星档案》。

6、学生填写后交流,再一次说说崇拜的原因。

三、探索我心中的“星”

1、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明星”们获得成功时的星光闪耀,可有谁知道他们在“星”路历程中的艰辛与汗水呢?

2、学生阅读杨利伟和姚明的成长故事,交流其他“明星”们成长的故事。

3、在“明星”门耀眼星光的背后你又看到了什么?

4、古人说“家贤思齐焉”,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颗星都能激励我们成长,鞭策我们奋进。

四、引领访谈

1、这个星期老师惊奇地发现同学们都成了狂热的“追星族”。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许多“明星”们的故事、图片,甚至还有他们的录像带„„自己还动手出了题为“心中的星”的黑板报。真棒!

2、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崇拜的明星资料。(出示图片:居里夫人)

3、播放录音故事《居里夫人》。

4、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崇拜她吗?(热爱祖国、刻苦学习„„)

五、小组交流

看得出来,大家也特别想把自己崇拜的“明星”的成长经历、优秀品质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下面就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过一会儿,各小组再推荐同学作全班交流。

六、全班汇报,适当点评。

请各组推荐的 同学上来介绍你心中的“星”,谈谈崇拜的原因。

四、模仿秀

同学们这么崇拜自己心中的“明星”,那么就让大家来模仿自己喜欢的“明星”,表演个节目,过一把明星瘾吧!

七、博采众长

1、刚才我们来了一次“群星大荟萃”,还过了一把明星瘾。从这些明星们的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写一写。

2、交流

3、总结:的确,一个人的成功是来自不易的。让我们以“明星”们为榜样,不断地磨练自己,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也会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八、联系实际

1、每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阅读“我的向往”。

2、制定学习与生活的目标并交流

3、阅读“未来遐想”,结合自定的学习与生活的目标,说说“20年后的我”。

4、总结:有一位诗人说得好(师诵读《童年 星》),梦想那登天的梯,执着努力,就会成功攀上高峰。让我们相约20年后,希望那时,我们都已梦想成真!

5、齐唱《少先队队歌》。

第二单元:我学会与人相处

4、怎样与人相处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与人相处的学问,使学生懂得与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基本的交往原则和交往技巧。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与人友好相处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课前调查本班同学的交往情况,搜集典型案例,以备上课时用。

2、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漫画

3、准备有关友谊主题的配乐诗朗诵。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的教室真干净啊!能告诉我昨天的值日生是哪几位吗?(表扬)

师:刚刚被表扬的几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你现在的心情吗?(活动)

(二)谈感受

1、前后座的四人分为一组,每人说出三次自已被表扬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2、老师在各组选出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陈述。

(三)互相赞美

1、同座位两人一组,每人回想可以赞美对方的三处,依次写在小纸条上,写上自已的名字交给老师。

2、老师将纸条收齐后,打乱了放在一个大信封里,随机请同学上来抽取其中的一条,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

3、请被读到的同学向大家说自已被赞美的感受和感谢。

(四)赞美他人

1、请每位同学找出生活中三个赞美的对象,比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邻居等,回想他们身上值得赞美的地方。

2、向老师说出自已准备赞美他们的时间和方式。

(五)理解课题

师:刚才许多同学体验到了赞美,也向别人表达了赞美,相信大家感受到了赞美的力量。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课本上的课题“送人玫瑰手指留香”的意思是什么?

(六)朗读短文《赞美的力量》

1、请一位朗读好的同学起来有表情地朗读《赞美的力量》。

2、思考讨论:要不要赞美他人。

哪些同学有了自已的答案?全班交流。

(七)辩论表演

1、请持有相同观点的同学自动组成一组,进行小范围的辩论表演。

2、请全体同学为辩论双方打分。

(八)阅读文章《孤独的小美》

1、请同学阅读《孤独的小美》。

2、师问:你们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况?你自已或周围同学的?

3、角色互换:师问:假如你是小美,你准备怎么办?(收集金点子)

4、师总结:我将同学们的金点子汇总起来,想办法通过课文的编者交给小美,好吗?

(九)赞一赞

1、请每个同学找出自已在班上交往最少的同学,想一想原因是什么?

2、继续想一想,这些同学身上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地方?

3、在课堂上向这些同学说出自已的赞美。

(十)学习美文《听的艺术》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你会聆听吗?”中的美文《听的艺术》。

2、组织讨论:我们在做听众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3、教师总结,补充同学们关于听的艺术。

(十一)播放歌曲《朋友》。

1、请大家跟着录音机一起哼唱《朋友》;

2、请一些同学说说歌词的意思。

(十二)学习美文《一群光头男孩》。

1、集体阅读“全在真情付出”中的美文《一群光头男孩》。

2、讨论思考:

(1) 为什么学校里会出现一群光头男孩?

(2) 你能想到这样的真情付出的方法了吗?

(3) 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能像文中的男孩们一样以实际行动献出

真情吗?

(十三)朗读《神奇的“心灵创可贴”》

1、请一位同学有表情的地朗读《神奇的“心灵创可贴”》。

2、请同学回忆让自已感动的事情,并说出来给大家听。

3、举办一次以“真情到永远”为题的小型征文活动。

第5课、男生女生不一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从小就科学地认识到男女生在性别上的差异所带来的体能、思维、个性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学会科学地面对这些差异。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男女生除了生理上的不同外,还有各方面的特征差异,这些差异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特点不同而已。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异性同学会优势,学会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共同健康成长。

二、教学准备:根据教材要求帮助同学组织各自的男生沙龙和女生沙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问:不管是什么运动会,比赛项目都会分成男子组和女子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请一个同学朗读《凯凯日记》)

(二)组织讨论

1、组织学生讨论《凯凯日记》。

2、请男生女生分组列举在平常的活动中,男生女生在体能上的差别。

3、完成教材第35页各项男女生差别的小游戏。

4、在游戏过程中,启发学生发散思考:男生女生还有哪些不同呢?

5、教师利用小资料总结:男女生的上述种种差异大多与生理、遗传有关,只有不同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尤其在智商等方面。

(三)互相欣赏

1、请大家推举班上的优秀班干部、优秀队员等。

2、请男女生相互比较在对班集体的贡献中,男女生的不同。

完成教材第36页中关于“当好班委”和“解决相处矛盾”的活动,在黑板上分别写出男女同学在这两方面的不同优势。

(三)我们都是好样的

1、请男生从女生俱乐部中列出本班女生的十大优点。

2、请女生从男生沙龙中找出本班男生的十大优势。

(四)共同成长

1、阅读《我的“野蛮”同桌》。

2、启发学生发现同桌的优点,参照短文,根据同桌特点,改写为《可爱的同桌》。

(五)交换快乐

1、请男女同学分角色朗读“交换快乐”中的内容。

2、引导每一组同桌讨论,说说自己从同桌(异性)得到哪些帮助,向对方表示感谢。

3、请每一个同学依次说出同桌(异性)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

(六)共同成长

1、讨论教材中童话的寓意。

2、完成教材中的“设想一”和“设想二”,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假如是单纯的男生校或女生校的学习生活场景。

3、教师总结男生女生共同成长的意义。

(七)活动总结

1、师:如果你是女同学,请你在周围选几个特别值得你学习的男同学做好朋友;如果你是男同学,请你在周围选几个你认为值得你学习的女同学做好朋友。

2、评选班级的女生之星——“红星”和男生之星——“蓝星”。

第6课、心中有“规则”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培养收集资料、获取信息、修正自我、约束自我的能力。

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规则的态度,从而树立起规则在心中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努力做到遵守规则。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一些故事,引导学生认识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遵守规则,严以律己。

二、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收集SARS期间的一些关于规则的故事。

2、报道SARS期间的各方面人物的电视短片或图片。

3、收集有关社会中不守规则的现象。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1、同学们,在2003年的4月,我们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惊心动魄!整个世界也同样受到了震撼!在这场战争中,作为主力的是身穿白衣的医护人员和医学、科学工作者们,你们知道吗?是的,就是它——SARS(j典型性肺炎)。

2、说说你了解的你身边的SARS。(学生自由漫谈,关于SRAS)

3、教师总结:

4、播放关于“非典’期间人们外出的的录像,就医的录像,医护人员紧张工作的录像,公共场所每日消毒的录像,隔离区域的录像。

(二)议一议

1、请你回忆一下,在我们抗击“非典”的时候,制定了哪些规则?(小组讨论,并做好记录)

2、交流汇报。

(三)换位体验活动

1、想像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或是大家都不遵守这些规则的话,情况会变成什么样,你能想像得出来吗?(小组讨论)

2、交流汇报。

3、把你的感受写在书上,好吗?

(四)故事会

1、(配乐)教师讲述刘世震老人的故事。

2、你听了这个故事的感受,你想说些什么?

3、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我们的身边、电视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报道着许多真人真事,你能来说一些严格遵守规则的人和事吗?

(五)联系生活

1、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起到了助长“非典”的快速扩散的作用?(小组讨论)

2、交流讨论。

3、把你认为最重要的填写在你的书上。

4、在“非典”流行期间,一位在京某医院进修的医生黄某被感染„„

请你们去看一看书上的这则事例,和你的组内同伴议一议,在这件事中,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行为。

5、交流讨论。

6、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

(六)和不良习惯说告别

1、天空又是一片蔚蓝,阳光依;日灿烂,“非典”已经过去,但是它还会再来吗?还会有别

9 样的“非典”再来吗?那么,从我们自身做起,我能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让我们为这些不良的习惯举行一个埋葬仪式,把它们埋进土里,和它们说再见,和它们永不再见。

2、写下你的埋葬清单。

3、为不良习惯举行埋葬仪式。

(七)写警示标语

1、在某城市近郊的一个铁路道口,上演了一幕幕惨剧,仅2002年一年就因为人们从这里横穿铁路,发生了12起重大伤亡事故。

为什么会在这个道口频发事故呢?

其实前方不远就有一座过街天桥,就是因为他们不肯多走几步路!为了一时的方便,违反规则,给自己,给家人带来永远的痛苦!可是,很多人尽管目睹了这样的一幕幕惨剧,但还是侥幸地认为,也许,不会降临到自己的身上,因而,悲剧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2、请你为这个铁路道口写一个警示标语。

(八)听故事,感悟规则魅力。

1、阅读故事:《写在矿工帽上的遗书》。

(1)什么规则是聂清文至死不渝的?

(2)我们再去读一读这个了不起的矿工的故事吧!

想一想,这个叫聂清文的汉子,何以在临死前,还能够做到这一点?

(3)你读了这则故事,有什么感触吗?可以说说吗?

(4)不只是这一些,千百年来,还有许多规则,也长驻在我们心中,比如说„„(学生自由发言)

2、阅读故事:《德国人心中的规则》。

你怎么看待这位理发师的行为?(交流讨论)我们的留学生做的一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德国人大事小事,事事讲规则)

(九)活动体验 认识规则作用。

1、现在请大家到教室外面去排队。(教师计算一下时间)

2、现在,假设我们遇到了危险,必须马上撤离这里,越快越好,快走!(教师同样计算时间,不要求排队,等人全部离开教室,时间截止)

3、公布两次所花的时间,一起分析一下原因。(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第一次所花的时间多,说明尽管第二次的无组织,但因为大家心中有规则,因而无组织但并不无序。二是第二次所花的时间多,说明每个人的心中只想到了自己,忘记了规则的存在,反而使危险系数增加)

4、通过刚才的两个小实验;你想说些什么呢?

(十)联系自我,讨论生活中的规则。

1、想想我自己

(1)聂清文和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将规则放在心中,无论是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还是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上,他们都是规则的忠实遵守者。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做得怎样呢?

(2)你心中有规则吗?

(3)哪些规则是你时时都能遵守的?哪些规则有时能遵守,有时不能遵守,为什么?静静地思考一下,写在自己的书上。

(4)你敢于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吗?把你写下的自己读一读!

(5)谁来说说你自己?为什么有些还做不到呢?

2、怎样做到心中有规则

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心中有规则?(讨论)

把你想到的写在书上,好吗?

第7课、我们的班级

教学目标:

1、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棵“集体的大树”,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前老师推荐一些名人资料:中外名人传记、传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

2、学生自主收集网上、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课上设疑:上课前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的第一段,能回答两个问题吗?

2、学生小组讨论

3、分小组展示对班级与个人关系的形象比喻,学生互评。

4、课堂朗诵《我是》

5、(出示集体大树)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讨论: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能来到我们这个集体中?

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6、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数,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希望大家一起动脑筋,制作出显示自己特长地“名字树叶”现在我们就来运用这两种方法看谁地树叶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7、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地彩色纸撕或剪树叶;树叶形状力求新颖,独特;树叶设计得要大,用深色笔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特长和自己的理想。

8、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

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9、听配乐诗朗诵,集体思考:

我从集体生活中得到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懂得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

10、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装点得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我们得班级正是有了你们一个个健康的身影而充满朝气和活力,我们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11、作业:请以同学们在课间对我们班级得现有状况做一个调查,为下节课 得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11

上一篇:小升初语文衔接班内容下一篇:高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